信号发生器设计书

合集下载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说明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说明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说明设计说明: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引言二、设计目标1.实现多种基础波形的产生,包括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锯齿波等。

2.实现复杂信号的产生,如脉冲信号、调频信号、调幅信号等。

3.提供可调节的信号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

4.具备高稳定性和低失真度的特点。

三、系统架构系统主要由以下模块组成:1.控制模块:负责接收输入的指令、参数,并对其他模块进行控制。

2.信号生成模块:负责产生各种类型的基础波形信号和复杂信号。

3.波形控制模块:负责对生成的信号进行频率、幅度、相位等参数的调节和控制。

4.输出模块:负责将生成的信号输出到外部设备。

四、关键技术1.时钟模块:使用高精度稳定的时钟源来提供基准时钟信号,用于信号的定时和同步。

2.数字信号处理芯片:通过运算、变换等算法实现各种基础波形信号的产生,可以实时调节频率、幅度等参数。

3.数字模拟转换模块: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

4.软件算法:基于不同的波形类型,设计相应的算法来生成信号,并实现参数的实时调节。

五、设计流程1.确定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划分。

2.根据每个模块的功能需求和接口特点,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案。

3.实现控制模块,包括指令的解析、参数的读取和传递等。

4.实现信号生成模块,根据不同的波形类型和参数要求,设计相应的算法实现信号的产生。

5.实现波形控制模块,设计参数的调整和控制界面,并与信号生成模块进行交互。

6.实现输出模块,将产生的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并输出到外部设备。

7.进行系统整体调试和测试,确保各个功能模块正常工作。

8.优化系统性能和稳定性,提高波形的准确度和控制精度。

六、预期效果本设计实现的函数信号发生器具备以下优势:1.具备多种基础波形和复杂信号的产生功能,可满足不同场合的需求。

2.通过软件算法,实现参数的实时调节和控制,提供灵活的操作界面。

3.采用高精度时钟源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精确度。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职称学生姓名班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总体设计要求及技术要点:
1.基本要求
(1)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三种周期性波形;
(2)输出信号频率在100Hz~100kHz范围内可调, 输出信号频率稳定度优于10-3;
(3)在1k 负载条件下,输出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峰-峰值V opp在0~5V范围内可调;
(4)输出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
(5)自制稳压电源。

2.发挥部分
(1)将输出信号频率范围扩展为10Hz~1MHz,输出信号频率可分段调节:在10Hz~1kHz范围内步进间隔为10Hz;在1kHz~1MHz范围内步进间
隔为1kHz。

输出信号频率值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
(2)在50 负载条件下,输出正弦波信号的电压峰-峰值V opp在0~5V范围内可调,调节步进间隔为0.1V,输出信号的电压值可通过键盘进行设置;
(3)可实时显示输出信号的类型、幅度、频率和频率步进值;
(4)其他。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课程设计成果
1.课程设计实物
2.课程设计报告书及答辩报告。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书

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书

摘要:本作品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产生各种波形(如正弦波等)的数字信号,利用DAC0832芯片把各种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再经过LM324进行放大,从而输出各种信号。

关键词:ATMEGA16,DAC0832,LM324,A/D转换,波形;设计要求:1.基本要求(1)能输出频率f=20Hz~2kHz并连续可调的正弦波,三角波和方波。

正弦波:峰-峰值 Vp-p ≈3V; 三角波:Vp-p≈5V; 方波: Vp-p≈10V(2)能输出频率f=20Hz~500Hz并连续可调的锯齿波和矩形波锯齿波:Vp-p≈3V ,负斜率连续可调;矩形波:Vp-p≈12V,占空比为50%~90%并连续可调2.扩展功能(1)增加其他输出波形产生电路,如阶梯波等。

(2)可通过键盘设定信号输出频率,并加入显示电路,将测试频率结果显示出来。

(3)正弦波和脉冲波的频率可自动步进,步长为1 Hz。

(4)正弦波和脉冲波的幅度可步进调整,调整范围为100mV~3V,步长为100 mV。

(3)可以根据用户设计需求产生任意波形。

具体方案:采用直接数字频率合成,用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产生各种波形(如正弦波等)的数字信号,利用DAC0832芯片把各种数字信号进行D/A转换,转换成模拟信号,然后再经过LM324进行放大,从而输出各种信号。

DAC0832是8分辨率的D/A转换集成芯片。

与微处理器完全兼容。

这个DA芯片以其价格低廉、接口简单、转换控制容易等优点,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D/A 转换器由8位输入锁存器、8位DAC寄存器、8位D/A转换电路及转换控制电路构成。

LM324系列器件为价格便宜的带有真差动输入的四运算放大器。

与单电源应用场合的标准运算放大器相比,它们有一些显著优点。

该四放大器可以工作在低到 3.0伏或者高到32伏的电源下,静态电流为MC1741的静态电流的五分之一。

共模输入范围包括负电源,因而消除了在许多应用场合中采用外部偏置元件的必要性。

信号发生器设计..

信号发生器设计..

0
VSS
电源地
8
D2
VDD
电源正极
9
D3
VL
液晶显示偏压信号
10
D4
RS
数据/命令选择端(H/L)
11
D5
R/W
读写选择端(H/L)
12
D6
E
使能信号
13
D7
D0
Data I/O
14
BLA
图11-8 LCD1602液晶显示电路
11.4 软件设计
1.主程序流程图 本设计中子程序的调用是通过按键的选择来实现的,在取得相应按键的键值后,依据键值来确定各种波形的输出,以及信号幅度和频率调整,并将相应的数据送入D/A转换器转换成模拟信号,等到所需信号波形。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11-9所示,在程序开头运行之后,首先是对TLC5615进展初始化,之后推断是否有按键按下,依据键值输出相应波形,然后推断是否进展幅度和频率调整,确定波形频率后,显示其频率。
图11-1 信号发生器原理框图 89C52是整个波形发生器的核心局部,通过程序的编写和执行,产生各种波形信号,并从键盘接收数据,进展各种信号的转换和信号频率、幅度的调整。当数字信号经过数模转换电路,转换后得到的模拟信号就是所需的输出波形。
单片机STC89C 52
显示电路
键盘电路
D/A电路
复位电路
放大电路
波形输出
11.3 硬件电路设计
下面从硬件电路着手对信号发生器进展设计,主要包括主控模块、信号数据处理模块和显示电路的设计。
11.3.1 主控模块设计
1.RF-X1开发板〔STC89C52〕最小系统 RF-X1开发板〔STC89C52〕的最小系统包括时钟振荡电路和复位电路。 〔1〕时钟振荡电路 时钟振荡电路为单片机供给各种微操作的时间基准,STC89S52片内设有一个由反向放大器所构成的震荡电路,所以外部只要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即可。具体电路如图11-2所示,电容C1、C2起稳定震荡频率,快速起振的作用,电容值一般为5~33pF。本设计承受22pF的电容和12MHz的晶振。

任务书 信号发生器设计

任务书 信号发生器设计

设计任务书
名称:基于AT89C51的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内容
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信号发生器,能够产生方波、三角波、锯齿波、正弦波,要求频率和幅值在线可调,频率的调节范围为:0——500KHz,幅值的调节范围为:0——5V。

二、设计要求
1、以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晶振11.0592MHZ),设计信号发生器。

2、采用DAC0832实现D/A转换。

3、要求显示波形。

4、设置若干按键,功能分别为:波形选择、幅度调节、频率调节、复位。

5、用4个位LED指示灯指示当前波形类型。

6、键盘采用中断方式。

7、程序设计语言采用C51。

8、在Proteus中进行仿真。

三、验收标准
1、设计报告(论文);
2、Proteus仿真软件;
3、元器件清单。

四、进度安排
五、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信号发生器的发展
1.2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工作
第二章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 总体方案设计
2.2 单片机的选型
2.3 复位电路的设计
2.4数/模转换及DAC0832简介
2.5 键盘接口电路
第三章软件设计
3.1 C51简介
3.2 主程序的设计及存储器的分配
3.3键盘中断服务程序
3.4主要子程序介绍
第四章 Proteus仿真
4.1 仿真的目标及意义
4.2 Proteus简介
4.3 仿真过程及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系统总硬件原理图附录2:元器件单
附录3:源程序代码。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程序仿真电路图任务书说明书).doc

信号发生器的设计(程序仿真电路图任务书说明书).doc

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

采用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迟滞比较器电路产生方波信号,以及充分利用差分电路进行电路转换,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信号发生器。

通过对电路分析,确定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利用仿真软件仿真电路的理想输出结果,克服Y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设计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本设计是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主要由比较器、积分器、差分放大器构成,它能产生频率范围为1KHZ〜10KHZ内的方波、三角波、正弦波。

关键词方波;正弦波;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I)第1章绪论 (1)第2章方案论证及系统框图 (2)2.1方案比较 (2)2.2系统框图 (3)第3章单元电路设计 (4)3.1方波一三角波产生电路 (4)3. 1. 1比较器电路 (4)3.1.2积分电路 (5)3.1.3参数计算与元件选择 (8)3.2三角波一正弦波产生电路 (9)3.2. 1差分放大器电路 (9)3.2.2参数计算与元件选择 (10)第4章仿真电路与调试 (12)4.1方波波形 (12)4.2三角波波形 (13)4.3正弦波波形 (13)4.4方波转换三角波 (14)4.5三角波转换正弦波 (14)总、*吉 (15)& 谗1 (16) (17)附录1整机原理图 (18)附录2元件明细表 (19)第1章绪论凡是产生测试信号的仪器,统称为信号源,也称为信号发生器,它用于产生被测电路所需特定参数的电测试信号。

信号源可以根据输出波形的不同,划分为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矩形脉冲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和随机信号发生器等四大类。

正弦信号是使用最广泛的测试信号。

这是因为产生正弦信号的方法比较简单,而且用正弦信号测量比较方便。

正弦信号源又可以根据工作频率范围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种。

信号发生器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方波及锯齿波、阶梯波等电压波形。

信号发生器设计(正弦,方波,三角,多用信号发生器)

信号发生器设计(正弦,方波,三角,多用信号发生器)

模拟电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信号发生器设计班级:10通信工程三班学生姓名:陶冬波学号:2010550921指导教师:设计时间:目录一、信号发生器摘要--------------------3二、设计目的---------------------3三、设计内容和要求四、设计方案------------------------------------------34.1 RC桥式正弦波产生电路--------------------------------------3 4.2方波产生电路----------------------------------------------------6 4.3三角波产生电路-------------------------------------------------84.4多用信号发生器-------------------------------------------------9五、组装调试及元件清单---------------------------105.1 测试仪器---------------------------------------------------------10 5.2信号发生器元件清单-----------------------------------------------115.3调试中出现的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11六、总结设计电路,改进措施----------------------116.1 正弦波产生电路改进措施--------------------------------------116.2多用信号发生器改进措施---------------------------------------11七、收获和体会-----------------------------------------12八、参考文献--------------------------------------------12信号发生器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设计摘要:本设计介绍了波形发生器的制作和设计过程,并根据输出波形特性研究该电路的可行性。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目录绪论前言1 方案论证与比较-------------------------------------------------------------- 信号发生器的大体流程------------------------------------------------------------2.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3.系统硬件设计3.1总体系统原理图----------------------------------------------------------------------- 3.2 主控制器设计--------------------------------------------------------------------------3.3 显示电路-------------------------------------------------------------------------------- 3.4 按键电路-------------------------------------------------------------------------------- 3.5 信号产生且放大电路---------------------------------------------------------------- 3.6 波形输出电路-------------------------------------------------------------------------3.7 可调直流稳定电源电路-------------------------------------------------------------4.波形仿真4.1正弦波的仿真-------------------------------------------------4.2 方波的仿真--------------------------------------------------5.结束语---------------------------------------------------------------------------------------6.参考文献-------------------------------------------------------------------------------------前言波形发生器是一种常用的信号源,广泛地应用于电子电路、自动控制系统和教学实验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名称:信号发生器(一)姓名:姚添珣班级:电气N112班学号:201145679204日期:2013/7/4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设计周期:一周一、设计题目:信号发生器(一)二、设计目的1、研究正弦波等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

2、学习波形产生、变换电路的应用及设计方法以及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

三、设计要求及主要技术指标设计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发生器。

1、方案论证,确定总体电路原理方框图。

2、单元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

3、仿真调试及测量结果。

主要技术指标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

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

四、仿真需要的主要电子元器件1、运算放大电路2、滑线变阻器3、电阻器、电容器等五、设计报告总结(要求自己独立完成,不允许抄袭)。

1、对所测结果(如: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输出电压的范围等)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振荡电路的振荡条件、波形稳定等的条件。

2、分析讨论仿真测试中出现的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3、给出完整的电路仿真图。

4、体会与收获。

第1章方案论证与比较1.1 方案提出方案一:首先由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信号,然后用迟滞比较器将正弦波信号转换为方波信号,最后经过积分器将方波信号转换为三角波信号。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方案二:首先,(比较器和积分器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把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最后通过差分放大器将三角波信号转换为正弦波信号。

方波三角波正弦波方案三:(将方案二中产生正弦波的差分放大器换成RC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首先,由RC桥式振荡器产生正弦波信号,再经过迟滞比较器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而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

正弦波方波三角波1.2 设计方案的论证和选择:方案一为开环电路,结构简单,产生的正弦波和方波失真较小。

但它对于三角波的产生有一定的麻烦,设计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故幅度稳定性难以达到要求。

方案二由于采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电路,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为改善。

但它的差分电路比较复杂,并且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信号的失真,对元件的要求较高。

方案三较方案二将差分电路换成了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波形失真小,频率调节方便等优点,迟滞比较器是采用最为广泛的电压比较器,具有抗干扰性强的优点。

综上所述,本设计选择方案三。

第2章系统的功能及设计框图2.1 系统的全部功能、要求及技术指标系统功能:产生频率在一定范围内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频率稳定度较高,并且频率幅度连续可调,输出波形连续可调,占空比可调。

要求:设计并仿真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及正弦波等多种波形信号输出的波形。

技术指标:1、正弦波信号源:信号频率范围20Hz~20kHz 连续可调;频率稳定度较高。

信号幅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可调;2、各种输出波形幅值均连续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3、设计完成后可以利用示波器测量出其输出频率的上限和下限,还可以进一步测出其输出电压的范围。

2.2 确定设计框图(系统包含的单元电路及结构)和总体设计方案本设计采用方案一,设计框图如下:正弦波方波三角波总体设计方案:首先,由RC桥式振荡器产生正弦波信号,再经过迟滞比较器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而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具有电路简单,波形失真小,频率调节方便等优点;迟滞比较器是采用最为广泛的电压比较器,具有抗干扰性强的优点,且该比较器只要使电容的正向和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不同则占空比可调;积分电路由运放组成,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为改善。

2.3 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设计图2-1 RC桥式振荡器R、C串、并联电路构成正反馈支路,同时兼作选频网络,R1、R2、R3、R6及二极管等元件构成负反馈和稳幅环节。

调节电位器R6可以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振荡的振幅条件和改善波形。

利用两个反相并联二极管D1、D2正向电阻的非线性特性来实现稳幅。

调整负反馈电阻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

改变选频网络的参数C或R即可调节振荡频率。

如图2-1所示。

图2-2 方波-三角波发生器把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

在比较器上调节R8即可改变方波占空比,而由于采用运放组成的积分电路。

因此可实现恒流充电,使三角波线性大大改善。

如图2-2所示。

第3章系统仿真调试分析3.1 软件仿真原理图图3-1 信号发生器仿真3.2 模拟仿真过程所有波形正常:开始时,调整RC桥式振荡器反馈电阻使电路起振,且波形失真最小,产生的正弦波信号的A v=1+R f/R1略大于3,达到稳定平衡状态时,A v=3,F v=1/3。

由RC桥式振荡器产生的正弦波信号,再经过迟滞比较器将正弦波信号转化为方波信号,而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

具体显示如图3-2,图3-3所示:图3-2 正弦波起振时和稳定振荡时的电压波形图3-3 方波-三角波频率可调:该电路中振荡电路的选频网络由R、C元件组成,f=f0=1/(2πRC),调节R、C的值即可改变频率。

一般采用改变电容C作频率量程切换,而调节R作量程内的频率细调。

信号幅度/输出波形幅值可调:通过调节RC桥式振荡器中的电位器R6可以调节信号幅度,调节电位器还能调节输出波形幅值。

如图3-4所示:图3-4 信号幅度可调方波占空比可调:通常将方波为高电平的持续时间与振荡周期的比称为占空比。

如需改变方波占空比,只需适当改变电容C的正、反向充电时间常数即可。

在图2-2中,当比较器输出端为高电平时,D4导通而D3截止,正向充电时间常数为(R7+R8下部分)C1;当比较器输出端为低电平时,D3导通而D4截止,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为(R7+R8上部分)C1。

故调节电位器R8即可改变占空比。

如图3-5所示:图3-5 方波占空比可调3.3 各项指标测试频率上限:如图3-6所示,往小调节R、C串、并联选频网络上的R与C的值,直到输出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频率最大,该频率即为频率上限。

图3-6 频率上限及此刻输出波形频率下限:与调节频率上限差不多,只是R、C的值应该往大调,使得f最小。

如图3-7所示:图3-7 频率下限及此刻输出波形正弦波输出电压:在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调节电位器,待波形稳定后,得到正弦波输出电压峰值约为4.5V。

如图3-8所示:图3-8 正弦波输出电压峰值方波-三角波输出电压:在波形不失真的情况下调节电位器,待波形稳定后,得到方波输出电压峰值约为9V,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值约为6V。

如图3-9所示:图3-9 方波-三角波输出电压峰值第4章结语在本设计方案中,起振要在稳幅环节中调节电位器改变负反馈深度以满足起振条件,频率范围在180HZ~5KHZ,频率的调节主要是依靠R、C串、并联选频网络的调整来实现的,可变R、C的范围不一样,调出来的频率范围也不一样。

输出电压可调,但在峰值上时电压值和波形都最稳定,其他值上电压值和波形不稳定。

占空比主要是依靠改变电位器的上下部分的比值来调节电路中电容正、反向充电时间常数,从而调整了占空比。

RC桥式振荡电路、方波-三角波电路互相影响,每一个环节都要处理好,否则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由于本设计方案中方波电路与三角波电路形成了一个正反馈,所以正弦波电路最好不要与方波-三角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并且若是与地端相连,因在地与正弦波电路输出端之间串一个适当阻止的电阻,以免正弦波输出端直接接地,读不出波形。

方波占空比的调节需要依靠原理建立出一个电容充电时间常数可变的电路来实现。

当波形输出不正常或主要指标不达标时,应尝试着调节相关电位器来改善电路。

起初,波形出不来,就反复想着起振条件,然后去调试每个线路上元件的值,调整了2、3个小时终于把波形弄出来了,之后因为要去测试主要指标是否达到,所以不断地在调试电路,改变元件数值,甚至是大幅度改变电路去构想一个新电路来提高性能,发现调试也有手感这回事,越熟练调试时间越短。

随着调试时间的越来越短,调试范围的越来越广,也越来越有成就感,这是一次很有趣很有收获的课程设计,更是一个毕生难忘的第一次。

在这次课程设计当中,我们不仅学习到了一个新软件的操作,还对波形发生器和模电有了更深层次更加全面的理解,更加增强了我们对电气学习的耐心热情与信心以及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贴切的领悟。

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我们去证明自己,去爱上学习,爱上实践。

第5章参考文献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曹泰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