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彩云 好听的罐子声音
《小班科学教案罐子的声音》活动反思

(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罐子的声音)活动反思又有小朋友来过生日啦!爸爸、妈妈不光拎来了一个大蛋糕,还拿来了每人一瓶旺牛奶,孩子们高兴的摇晃着罐子,“老师,罐子里有水的声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科学活动应紧密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究的对象。
刚巧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在无锡公开了一个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看完她的活动实录感触颇深,原来科学活动还可以这样上,我也曾有幸现场观摩过她的教学活动,应老师的教学风格清新自然、幽默幽默,令我非常佩服。
在幼儿园组织的科学通关活动中,我很想对这一活动进行尝试。
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此活动的主要设计意图是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引导幼儿区分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开展听觉能力;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乐趣。
我依据我班幼儿的特点,制定了以上目标,并以以下环节进行:一、一听摇一摇。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摇摇空罐子、找找有物体的罐子,让幼儿区分不同,幼儿初步得出结论:没有声音代表罐子里没有物体;有声音代表罐子里有物体。
二、一听猜一猜。
为自己罐子宝宝里面的东西找朋友,教师依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了解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开展听觉能力。
三、听一听玩一玩。
结合(幸福拍手歌)的音乐,让幼儿玩红绿灯游戏,通过音乐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乐趣。
四、延伸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从活动设计来看,层次清楚,步步第进,目标层层落实,但从我当天活动的感觉来看,觉得有几点做的不是很好。
首先打算工作不充分,因三位老师共用一份材料,罐子从上一位老师拿过来以后我没数个数,没检查盖子是否有破损,造成罐子多而分组不便,所以开始局部发觉这一情况后,有点紧张,言语不够标准,语速较快。
其次:各环节时间的把握不恰当。
重点没有突出,如第二环节应设为难点与重点处,时间应稍长一些,让幼儿充分体验不同物体所发出的不同声音,最好再加以验证。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秀教案《罐子的声音》含反思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进展听觉力量。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发觉现象,并能以实证讨论科学现象。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预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有声音所以有东西)二、听一听猜一猜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伴侣,老师依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老师:我在罐子里放了三种东西(米宝宝、红豆宝宝、核桃宝宝),出示标记牌,依次熟悉核桃、米、红豆标记牌。
请你猜猜哪个罐子里是核桃宝宝? (米、红豆)感知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
三、听一听玩一玩《红绿灯》嬉戏:1、幼儿了解嬉戏规章:看标记牌,轮番摇自己的罐子。
2、老师清唱《幸福拍手歌》,幼儿依据老师出示的标记牌依次摇罐子演奏。
3、听音乐看标记牌摇罐子演奏。
四、延长探究活动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活动反思: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爱好,学习乐观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力量,提高了他们的观看力和听觉力量。
能达到教学目的。
应彩云老师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精选18篇)

应彩云老师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精选18篇〕应彩云老师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精选18篇〕应彩云老师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篇1一、活动目的1、体验探究声音的乐趣,乐于表达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2、能区分生活中不同的声音。
3、在为乐曲伴奏中,感受声音的轻响。
二、活动准备1、宝宝生活中声音的flash。
2、录音带:大鼓和小鼓音乐3、每人一只塑料小瓶,小盆4个,黄豆假设干,三瓶软硬不同的糖果,大鼓小鼓各一个〔图片〕。
三、指导要点1、鼓励幼儿根据生活经历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2、在听听、玩玩、尝尝中感受声音,激发幼儿对探究声音轻响的兴趣。
四、活动过程〔一〕、生活中的声音听声音:〔以宝宝早晨的生活背景〕笑声——鸡鸣——盥洗——汽车——问候〔老师好〕。
引导幼儿说出笑声、动物的叫声、听水声进展猜测、说出马路上的汽车声等。
〔二〕、让小瓶发出声音,为大鼓小鼓伴奏1、让空瓶子发出声音宝宝来到幼儿园,老师要和宝宝一起玩啦。
这里有一个瓶子,你能让它发出声音吗?〔幼儿每人取一小瓶子,探究用各种方法让它发出声音〕。
2、用瓶子装豆让它发出声音这里有许多豆子,小豆和瓶子在一块能发出声音吗?3、〔放录音〕引导幼儿跟着音乐摇瓶子:用儿歌“你的小瓶子,有声音吗?有有有”有节奏地引导幼儿感受音乐。
4、出示大鼓和小鼓图片,引导幼儿用瓶子摇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感受用力大小不同,发出的声音轻响不同;装的多少也影响瓶子发的声响〔太少声音小,装满没声音,感受事物的相对性〕〔三〕、幼儿通过尝一尝,咬一咬,区别糖果的软硬不同,知道装硬糖果的瓶子摇起来会发出大鼓的声音,装软糖果的会发出小鼓的声音。
〔四〕、为“大鼓小鼓”唱歌,边摇瓶子配乐曲边唱歌。
五、活动延伸出示装棉花糖的瓶子,提出:棉花糖与软糖发出的声音,谁更像大鼓、谁像小鼓?请幼儿到教室去吃吃看就知道了。
应彩云老师小班教案《好听的声音》篇2活动目的:1、喜欢听辨周围的各种声音,区别不同声音以及所表示的意义2、知道大家不喜欢噪音,愿意在生活中防止发出重重的噪声。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罐子的声音》含反思通用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教案《罐子声音》含反思通用一、教学内容《罐子声音》这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科学领域教材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围绕声音产生、传播以及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特点展开。
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感知声音多样性,培养他们对科学兴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声音产生,知道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
2. 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特点。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声音产生和传播过程。
2.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材质罐子、小石子、沙子、米粒、小球等。
2. 学具:小铁锤、塑料棒、小木棒、棉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在课堂上,我拿出一个空罐子,轻轻敲击,让幼儿们听到罐子发出声音。
然后提出问题:“大家知道罐子为什会发出声音?”2. 例题讲解(10分钟)(1)声音产生:我向幼儿们解释,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当我们敲击罐子时,罐子振动,从而产生声音。
(2)声音传播:我通过演示实验,让幼儿们观察声音是如何通过空气传播。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们分组,每组一个空罐子,用小铁锤、塑料棒、小木棒等工具敲击罐子,观察不同工具敲击罐子时发出声音。
4. 小组讨论(10分钟)(1)为什用不同工具敲击罐子,发出声音不一样?(2)如何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1)不同工具敲击罐子,发出声音不一样,是因为振动方式和频率不同。
(2)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可以通过观察罐子材质、形状和大小等特征。
六、板书设计1. 声音产生:物体振动2. 声音传播:空气3. 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特点:声音音调、音量、音色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家里罐子,尝试用不同工具敲击,记录下罐子发出声音特点。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罐子发出声音特点,如音调、音量、音色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我发现幼儿们对声音产生和传播有初步解,但在辨别不同材质罐子发出声音时,部分幼儿还存在困难。
小班教案 - 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

小班教案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个小实验,叫做《罐子的声音》。
你们知道吗?罐子也有声音哦!这个实验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准备几个罐子和一些小东西就可以了。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实验吧!
我们需要准备三个罐子。
一个是空的,一个里面装满了水,还有一个里面装满了沙子。
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小东西。
比如说,一颗小石头、一根小木棒和一张纸片。
这些小东西都可以帮助我们发出不同的声音。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实验了。
我们把纸片放在空罐子里。
我们轻轻敲打一下罐子,看看会发生什么?哇塞!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对啦,就是“当当当”的声音。
这是因为纸片在震动,产生了声音。
我们把纸片换成小石头。
再次轻轻敲打罐子,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不是比刚才更响亮了一些呢?这是因为小石头比纸片更大、更重,所以震动得更厉害,产生的声音也就更大了。
我们把纸片换成小木棒。
同样地,再次轻轻敲打罐子。
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是不是又变得不一样了呢?这是因为小木棒比纸片更长、更细,所以震动得更快、更频繁,产生的声音也就更尖锐了。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不同的物体在罐子里会产生不同的声音。
这是因为它们在震动时会产生不同的频率和力度。
而频率和力度越大,声音就越响亮、越尖锐。
今天的实验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学得愉快!下次再见啦!。
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

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8篇)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1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二、听一听猜一猜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三、听一听玩一玩四、延伸探究活动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幼儿园教案《罐子的声音》2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导入,让孩子自己发现探索怎么样罐子会有声音。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3、老师带了好多罐子,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用耳朵去找找那些罐子是有声音的,找好了带回座位上。
(让孩子自己体会声音)二、通过听声音,引导幼儿分辨罐子里面的东西是否一样。
1、老师摇一摇罐子,大家来听一听罐子里的东西是不是一样,大家来为罐子里的东西找朋友啊。
幼儿园罐子的声音教案

幼儿园罐子的声音教案【篇一:罐子的声音小班科学活动《罐子的声音》】小班科学活动《罐子的声音》设计意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幼儿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幼儿科学探索的对象。
刚巧上海特级教师应彩云在无锡公开了一个小班科学:《罐子的声音》此活动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我就根据我们班幼儿的特点将应老师的这节课略有改变。
活动目标: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感受声音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装有大枣、大豆、大米的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一、听一听,摇一摇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有声音吗?”“怎么会没声音呢?”“是这样吗?”(老师打开易拉罐让幼儿见证)2、老师给罐子里放进一个大枣,摇一摇:“现在呢?”“为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二、听一听,猜一猜1、你想要一个有声音的罐子吗?(看老师给你们准备好了,一个宝宝只拿一个。
可是管子的口是封住的,不可以打开看哦。
)2、师:哇!罐子的声音正好听,来听听你们的罐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幼儿1:一样的。
幼儿2:不一样的。
)师:哦!有一样的有不一样的。
孩子们让我们的罐子休息一会儿吧,让它一直发声音会很累的。
3、师:哇,这个宝宝把他的罐子保护的最好,请拿着你喜欢的罐子到我跟前来,你的罐子会发出什么声音呢?来摇一摇让其他小朋友听一听。
宝宝瑶瑶你的罐子,听一听你的罐子发出的声音和他的一样吗?一样的拿着你的罐子和他站到一起啊。
再来听听这几个罐子发出的声音真的一样吗?(要求幼儿一个一个的摇) 哇!他们几个真实好朋友,好朋友的罐子放在一起,好朋友也要坐到一起。
老师也有一个罐子,(一边摇一边问)谁的罐子和老师的是好朋友?是好朋友的赶快站到我跟前。
我们听听它们几个真是好朋友吗?(要求幼儿一个一个的摇)它们几个真是好朋友,把罐子放在一起,你们几个也坐到一起。
应彩云小班语言《好听的声音》观后感

应彩云小班语言《好听的声音》观后感示例文章篇一:《〈应彩云小班语言《好听的声音》〉观后感》哇塞,我看了应彩云老师的小班语言课《好听的声音》,那可真是太有意思啦!就好像走进了一个充满奇妙声音的魔法世界。
在这个课上啊,应老师一上来就把小朋友们的注意力全抓住了。
她没有干巴巴地讲,而是用特别有趣的方式。
我看到那些小班的小朋友,眼睛都瞪得大大的,就像一颗颗小星星。
他们坐得直直的,特别期待应老师接下来要说的话呢。
应老师先问小朋友们,“你们都听到过哪些声音呀?”嘿,这一下可热闹喽。
有个小男孩子,长得虎头虎脑的,他站起来大声说:“我听到过汽车的声音,嗡嗡嗡,就像小蜜蜂在叫。
”哈哈,他这个比喻可真好玩。
还有个小女孩,扎着两个小辫子,声音甜甜的,她说:“我听到过妈妈炒菜的声音,刺啦刺啦的。
”这时候呀,小朋友们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说起来。
有的说听到过风声,呼呼呼的;有的说听到过小狗汪汪汪叫的声音。
这让我想起我在小班的时候,我们老师也问过类似的问题,那时候我就光知道说汽车声,可没这些小朋友这么会形容呢。
然后啊,应老师就像个神奇的魔法师,她拿出了好多东西,有小铃铛、小鼓,还有一个小沙锤。
应老师摇了摇小铃铛,“叮铃铃”,那声音可清脆啦。
小朋友们都兴奋得不得了。
应老师问:“这个声音像什么呀?”一个小朋友说:“像天上星星在唱歌。
”哎呀,这想法可太奇妙了。
应老师又敲了敲小鼓,“咚咚咚”,那声音很有力量。
有个小朋友就说:“像巨人在走路。
”我当时就想,这些小朋友的小脑袋瓜里怎么装着这么多有趣的东西呀。
要是我在现场,我肯定也想冲上去玩一玩那些小乐器,感受一下那些声音。
接着呢,应老师开始给小朋友们讲故事啦。
故事里有各种小动物,它们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比如说小猫咪,它会“喵呜喵呜”地叫。
应老师学小猫咪叫的时候,可像啦,就像一只真的小猫咪在那里。
小朋友们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故事里,小动物们要去找最好听的声音。
这就好像我们自己有时候也会去找最有趣的东西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罐子的声音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活动准备
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桌子三张、椅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
一、听-听摇一摇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
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什么?)有声音所以有东西)
二、听一听猜一猜
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罐子里的材料
三、听一听玩一玩
四、延仲探究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
为什么?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感受音乐的乐趣。
3、能大胆参与探索活动,感受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装有米、红豆、核桃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1、教师摇动手中空罐子,引起幼儿注意教师:听听,罐子里面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的啊?没有东西就没有声音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到底有没有东西。
二、基本部分1、小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教师:那现在我要来变一个小魔术(将事先准备好的核桃装入罐中,摇动)你们再听一听,有没有声音啊?猜一猜,里面有东西么?
2、幼儿选取罐子教师:现在老师这里有那么多罐子宝宝,你去找一个里面有东西的罐子宝宝,罐子宝宝都封住的不可以打开,今天要用你的小耳朵去找找哪个罐子宝宝里面是有东西的,你拿一个有东西的罐子宝宝去坐到位置上好吗?赶快来找找。
教师:摇一摇你们的罐子宝宝,里面都有东西吗?
3、为罐子宝宝分类教师: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发出的是什么声音,和旁边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的声音一样吗?我们来为罐子宝宝找朋友好吗?这样他们就不会孤单了。
(1)为第一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师: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摇一摇他的罐子宝宝,其他小朋友听一听,你的罐子宝宝和他的是不是好朋友,是好朋友的话就赶紧上来和他站到一起。
你们是好朋友,好朋友要坐到一起,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让一个位置好不好?
(2)为第二种罐子宝宝找朋友,坐在一起。
教师:他们的朋友已经找到了,现在老师来帮你们找朋友好不好?请你们听听,谁和我是朋友。
是我的好朋友的赶快上来,我们坐在一起。
(3)为剩下的小朋友的罐子宝宝找朋友。
教师:现在请没有找到朋友的小朋友上来,我们一个一个摇一摇手中的罐子宝宝,听听谁是谁的好朋友。
哦,我们都是好朋友,我们坐在一起。
(4)按声音的不同将罐子放在一起。
教师:现在我们的罐子宝宝都找到好朋友了,我们让他们休息一下,把他们放到前面的桌子上吧。
好朋友要放在一起的哦。
4、认识罐中的东西教师(出示图片):你们知道吗?老师今天在这三个罐子里啊,放了这三样东西。
这是什么?我们吃饭烧饭的米宝宝;还有一种,你看这是什么啊?豆宝宝,豆沙就是这个做的;还有一种是核桃宝宝。
放了这三种东西,你猜猜,谁是核桃宝宝(分别摇动罐子)这是核桃宝宝吗?那这是什么宝宝呢?这个是什么宝宝?
5、幼儿拿回自己的罐子教师:现在请你们拿回你们的罐子宝宝,米宝宝、红豆宝宝、核桃宝宝。
6、游戏:警察叔叔红绿灯教师:我们要来做游戏了,是什么游戏呢,我们要玩警察叔叔红绿灯的游喽。
(拿卡片反面红色)警察叔叔拿出这个,红灯,大家都不可以发出声音,警察叔叔翻过来,就你来出声,会不会?先保护好自己的罐子宝宝。
眼睛要看仔细哦。
(翻一张卡片)谁摇啊?对,是米宝宝,小朋友们真聪明。
(翻回卡片)停!(翻过另一张卡片)来看看(幼儿摇)对,(翻过卡片)这样呢?(幼儿停止)(再翻最后一张卡片)现在呢?
教师(准备卡片):现在我们开始喽,速度很快的。
核桃宝宝摇一摇,米宝宝摇一摇,红豆宝宝摇一摇。
(两遍游戏)三、结束部分1、配乐游戏教师:老师要来唱一首歌了,然后和警察叔叔一起让你们发声音的,这个声音会很好听的。
开始喽!红豆宝宝请你摇一摇,米宝宝请你摇一摇,核桃宝宝请你摇一摇,我们大家一起摇一摇。
(歌唱速度加快!三遍)。
现在老师啊请来了一个乐队,乐队的声音也是很快,所以你们的耳朵要听好,眼睛要看好哦。
好,全体起立。
(伴随音乐一起游戏,背景音乐为《如果感到快乐你就拍拍手》)恩,很好,我们和老师们再见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