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3L200010 静态ECMP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教师参考
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通过浮动静态路由实现链路备份编者:daiwell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7.5工作任务公司内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库服务器,所在网段为192.168.1.0/24,平常访问通过Router1和Router2两个路由器构成的通信链路,路由协议采用静态路由协议。
最近由于链路故障造成数据库存取中断,造成了经济损失。
为了保证该网段能够不间断访问,要求实现一个备份冗余的通信链路,因此决定在该网段增加一条浮动静态路由,为PC2所在网络与PC1所在网络增加冗余通信链路。
7.6相关知识浮动静态路由是一种特殊的静态路由。
由于浮动静态路由的优先级很低,在路由表中,它属于候补人员,它仅仅在首选路由失败时才发生作用,即在一条首选路由发生失败的时候,浮动静态路由才起作用,因此浮动静态路由主要考虑链路的冗余性能。
浮动静态路由通过配置一个比主路由的管理距离更大的静态路由,保证网络中主路由失效的情况下,提供备份路由。
但在主路由存在的情况下它不会出现在路由表中。
浮动静态路由主要用于拔号备份。
浮动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与静态路由相同,要注意preference-value为该路由的优先级别,即管理距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指定,范围0~255。
其配置格式如下:[no] ip route ip-address { mask | mask-length } { interfacce-name | gateway-address } [preference-value ] [ reject | blackhole ]管理距离是指一种路由协议的路由可信度。
每一种路由协议按可靠性从高到低,依次分配一个信任等级,这个信任等级就叫管理距离。
对于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到一个目的地的路由信息,路由器首先根据管理距离决定相信哪一个协议。
一般管理距离是一个0-255的数字,值越大,则优先级越小。
一般优先级顺序为:直连路由> 静态路由> 动态路由协议,不同协议的管理距离不一样,同一协议生成的路由管理距离也可能不一样,例如几种ospf协议的管理距离就不同,区域内路由> 区域间路由> 区域外路由。
实例讲解静态路由设置方法

实例讲解静态路由设置方法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电脑,了解静态路由设置,无线安全性的设置会更方便的让你体会到互联网的精彩世界。
实例讲解静态路由设置方法例二:两台平级并连的路由器,下挂子网中主机需要互相通信的环境这种情况,两台平行并连的路由器上层应该还有一个总的出口网关,而这个网关有可能因某种原因不便设置路由,而此时网络中存在3个不同的网段。
地瓜:我家是小区共享型的宽带接入,我自己用一台宽带路由器构建了一个家庭局域网以共享Internet,正好邻居也跟我一样用宽带路由器构建了另一个家庭局域网。
而我们各自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却不能互相通信,根本ping不通,静态路由设置怎么回事?大虾:这种情况下整个小区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局域网,主机不能互通的原因,其实跟例一中LAN1不能ping通LAN2的原因一样,都是因为上层的默认网关不知道目的IP所属网段的正确位置,无法做有效转发所致。
这种环境的典型示意图如下静态路由设置:静态路由设置图中内网网关就是小区的网关,R1和R3分别为两户的宽带路由器,它们之间一般通过楼层的接入交换机和小区的骨干交换机连接在一起,此图省略了这一部分。
图4的这种情况,只要在网关设备上按例一的方式添加两条路由就能实现两个子网中主机的互访,而且其10.0.0.0这个A类网段中存在的主机也都能通过这两条路由访问到R1和R3下的内网机。
但是如果是小区的网关设备,那肯定是不会让用户随便配置路由条目的,而且你应该也不想小区内的所有用户都能直接访问到你的内网主机。
这时,我们可以在R1和R3上各添加一条路由指向对方来实现R1和R3下主机直接互访的效果。
在R1上:目的IP地址172.16.0.0,子网掩码255.255.0.0(B类网段),下一跳10.1.1.3。
在R3上:目的IP地址192.168.0.0,子网掩码255.255.255.0(C类网段),下一跳10.1.1.2。
注:有些新型小区中使用了P-VLAN技术,这种网络的情况比较复杂,这样上面简单的静态路由设置有可能无法达到目的。
静态路由和静态浮动路由

作业:1、配置静态路由分析:源-192.168.1.1;目的:172.16.1.1过程:1)Branch配置了静态路由2)HQ有直连到达server3)server有默认网关指向HQ4)HQ有直连到达192.168.1.15)到达Branch实验步骤:1)Branch上配置e0/1接口IP 192.168.1.1 255.255.255.0Branch(config)#int e0/1Branch(config-if)#no shuBranch(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2)HQ上配置e0/1接口IP 192.168.1.2 255.255.255.0hq(config)#int e0/1hq(config-if)#no shuhq(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2 255.255.255.03)HQ上配置e0/0接口IP 172.16.1.254 255.255.255.0hq(config)#int e0/0hq(config-if)#no shuhq(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254 255.255.255.04)Server上配置e0/0接口IP 172.16.1.1 255.255.255.0server(config)#int e0/0server(config-if)#no shuserver(config-if)#ip address 172.16.1.1 255.255.255.05)Server上关闭路由功能,并设置网关172.16.1.254server(config)#no ip routingserver(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72.16.1.2546)Branch到HQ有直连的路由,但是到server没有,故配置一条静态路由:Branch(config)#ip route 172.16.1.0 255.255.255.0 e0/1 192.168.1.2测试:Branch#ping 172.16.1.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72.16.1.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80 percent (4/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数据包通了2、配置静态默认路由分析:数据包有来有回才会通,pc1去往Branch有直连路由(网关),去往server有一条静态路由,所以数据包去往server没问题;server有到达HQ的直连路由(网关),但HQ上没有去往pc1的路由,那么配置1条路由(静态默认路由):1)配置pc1e0/1口的ip地址PC1(config)#int e0/1PC1(config-if)#no shPC1(config-if)#ip address 10.1.10.254 255.255.255.02)将pc1的路由功能关闭,并设置网关PC1(config)#no ip routingPC1(config)#ip default-gateway 10.1.10.2543)HQ上配置静态默认路由hq(config)#ip route 0.0.0.0 0.0.0.0 e0/1 192.168.1.1测试,可以通信了PC1#ping 172.16.1.1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72.16.1.1, timeout is 2 seconds:.!!!!Success rate is 80 percent (4/5), round-trip min/avg/max = 1/1/1 ms3、试试静态浮动路由(默认路由的)1)开启HQ上s1/0接口,配置iphq(config)#int s1/0hq(config-if)#no shuhq(config-if)#ip address 202.100.1.2 255.255.255.02)开启Branch上的s1/0接口,配置ipBranch(config)#int s1/0Branch(config-if)#no shuBranch(config-if)#ip address 202.100.1.1 255.255.255.03)在HQ上实施浮动路由:hq(config)#ip route 0.0.0.00.0.0.0 s1/0 10(管理距离设置为10,设置串口上路由为次要的路由选择)此时再show只有一条路由hq#show ip rou staS* 0.0.0.0/0 is directly connected, Ethernet0/14)在server上测试,可以看到数据是走以太口上的路由走的,因为以太网上的路由管理距离较小,所以优先从这里传输;server#traceroute 10.1.10.100 numeric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Tracing the route to 10.1.10.100VRF info: (vrf in name/id, vrf out name/id)1 172.16.1.254 0 msec 0 msec 0 msec2 192.168.1.1 0 msec 0 msec 0 msec3 10.1.10.100 1 msec * 0 msec5)关掉以太口上的这条默认路由(需要关闭Branch和HQ上的e0/1接口),再次测试,发现数据是从浮动路由上传输的了:server#traceroute 10.1.10.100 numeric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Tracing the route to 10.1.10.100VRF info: (vrf in name/id, vrf out name/id)1 172.16.1.254 6 msec 0 msec 0 msec2 202.100.1.1 9 msec 12 msec 10 msec3 10.1.10.100 10 msec * 10 msecserver#。
普通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浮动路由的配置语句

普通静态路由、默认路由和浮动路由的配置语句静态路由是通过手动配置的路由,需要管理员手动输入路由规则,是一种最基本的路由配置方式,可以提供网络死亡控制和负载均衡等功能。
ip route 目标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
其中,目标子网是需要生成路由的目标IP子网;掩码是目标IP子网的掩码;下一跳地址是该子网数据包转发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比如,要将目标子网为192.168.1.0/24的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地址为192.168.2.1的路由器,那么配置语句为: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默认路由是当一张路由表中没有与目标网络地址匹配的路由规则时,该数据报将被发送到默认路由,从而达到数据包的转发目的。
默认路由配置语句:ip route 0.0.0.0 0.0.0.0 下一跳地址。
其中,0.0.0.0表示任意IP地址,表示该规则适用于所有的IP地址;下一跳地址是该子网数据包转发的下一个路由器的IP地址。
比如,将所有不能匹配到路由规则的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地址为192.168.2.1的路由器,那么配置语句为:ip route 0.0.0.0 0.0.0.0 192.168.2.1。
浮动路由是当已配置的默认路由和静态路由失效后,备用路由将自动生效,从而保证网络连接的连续性。
浮动路由配置语句:ip route 目标子网掩码下一跳地址跃点数 track 1。
其中,track 1是跟踪默认路由状态的关键字,当默认路由不可达时,备用路由即生效。
比如,将目标子网为192.168.1.0/24的数据包,发送给下一跳地址为192.168.2.1的路由器,并跟踪默认路由状态,备用路由生效,那么配置语句为:ip route 192.168.1.0 255.255.255.0 192.168.2.1 track 1。
总的来说,以上三种路由配置方式各有特点,在不同的场合下可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和配置,以达到最优的网络路由方案。
静态路由配置教程

一、数据转发过程中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1)解封装:此处解封装的前提是目的mac地址是自己才能解封装(2)根据目的ip查路由表转发数据。
查看路由表的命令:[Huawei]display ip routing-table2. 此处分两种情况:情况1:如果目的ip在路由表中,则会把数据转发到相应的出接口情况2:如果目的ip不在路由表中,则把数据丢了就可以了3.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区别:4. 路由的优先级4.1. 路由优先级出现原因一台路由器上可以同时运行多个路由协议。
不同的路由协议都有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路由的好坏,并且每个路由协议都把自己认为是最好的路由送到路由表中。
这样到达一个同样的目的地址,可能由多条分别由不同路由选择协议学习来的不同的路由。
虽然每个路由选择协议都有自己的度量值,但是不同协议间的度量值含义不同,也没有可比性。
路由器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路由协议计算出来的最佳路径作为转发路径加入到路由表中。
路由的优先级是一个正整数,范围0~255,有它指定路由协议的优先级。
4.2. 各路由协议的优先级4.3. 路由优先级赋值原则直连路由具有最高优先级。
人工设置的路由条目优先级高于动态学习到的路由条目。
度量值算法复杂的路由协议优先级高于度量值算法简单的路由协议。
二、搭建拓扑图拓扑图如下:三、实验过程:1、主机IP和网关:PC2:10.1.2.1 网关:10.1.2.254 PC3:10.1.3.1 网关:10.1.3.2542、配置路由器的接口ip地址:路由器R1:<Huawei>sys[Huawei][Huawei]interface g0/0/2[Huawei- 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0.1.1.254 24[Huawei- GigabitEthernet0/0/2]interface g0/0/1[Huawei-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10.1.2.254 24[Huawei- GigabitEthernet0/0/1]interface g0/0/0[Huawei- GigabitEthernet0/0/0]ip address 12.1.1.1 24路由器R2:<Huawei>sys[Huawei]interface g0/0/1[Huawei- GigabitEthernet 0/0/1]ip address 12.1.1.2 24[Huawei- GigabitEthernet 0/0/1]interface g0/0/0[Huawei- GigabitEthernet 0/0/0]ip address 10.1.3.254 243、测试一下R1、R2直连路由的连通性:4、直连路由可以ping通的基础后,建立静态路由(Static)静态配置:[Huawei]ip route-static 目的网段掩码出接口下一跳注意:下一跳地址:如果是以太网链路,g或者e开头的,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必须加;如果是s开头的串行线,可以不指定下一跳。
静态路由配置入门讲解

静态路由配置入门讲解静态路由是一种需要管理员手工配置的特殊路由。
静态路由在不同网络环境中有不同的目的:·当网络结构比较简单时,只需配置静态路由就可以使网络正常工作。
·在复杂网络环境中,配置静态路由可以改进网络的性能,并可为重要的应用保证带宽。
静态路由基础路由器根据路由转发数据包,路由可通过手动配置和使用动态路由算法计算产生,其中手动配置产生的路由就是静态路由。
静态路由比动态路由使用更少的带宽,并且不占用CPU资源来计算和分析路由更新。
但是当网络发生故障或者拓扑发生变化后,静态路由不会自动更新,必须手动重新配置。
静态路由有5个主要的参数:目的地址和掩码、出接口和下一跳、优先级。
目的地址和掩码IPv4的目的地址为点分十进制格式,掩码可以用点分十进制表示,也可用掩码长度(即掩码中连续'1’的位数)表示。
IPv6的目的地址和掩码请参见《配置指南-IP业务配置》中的“IPv6基础配置-原理描述-IPv6地址”。
当目的地址和掩码都为零时,表示静态缺省路由。
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在配置静态路由时,根据不同的出接口类型,指定出接口和下一跳地址。
· 对于点到点类型的接口,只需指定出接口。
因为指定发送接口即隐含指定了下一跳地址,这时认为与该接口相连的对端接口地址就是路由的下一跳地址。
· 对于NBMA(Non Broadcast Multiple Access)类型的接口(如ATM接口),配置下一跳IP地址。
因为这类接口支持点到多点网络,除了配置静态路由外,还需在链路层建立IP地址到链路层地址的映射,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指定出接口· 对于广播类型的接口(如以太网接口)和VT(Virtual-template)接口,必须指定通过该接口发送时对应的下一跳地址。
因为以太网接口是广播类型的接口,而VT接口下可以关联多个虚拟访问接口(Virtual Access Interface),这都会导致出现多个下一跳,无法唯一确定下一跳。
浮动静态路由配置教程

浮动静态路由配置教程本文为大家讲解浮动静态路由配置,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所谓浮动静态路由(floating static route)是指对同一个目的网络,配置下一跳不同,且优先级不同的多条静态路由。
正常情况下,只有优先级最高的静态路由起作用。
当优先级最高的静态路由失效时,次优静态路由被启用,以此保障目的网络总是可达,提高网络可用性。
在路径故障的情况下,浮动静态路由在收到路径故障信息后,设备首先删除出错的软硬件转发表项,接着启用次优先路由,并重设软硬件转发表项。
时间大致在10ms到100ms量级。
【说明】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是通过其管理距离(Administrative Distance,AD)来指定的,所以在此先要了解各种路由在的管理距离。
具体如下(值越小优先级越高):直接互连:0静态路由:1EIGRP汇总路由:5外部BGP路由:20内部EIGRP路由:90IGRP路由:100OSPF路由:110IS-IS路由:115RIP路由:120外部EIGRP路由:170内部BGP路由:200浮动路由:可变浮动静态路由的配置与上节介绍的静态路由的配置方法完全一样,只不过要使用上节介绍的"ip route"命令中的可选项参数distance,以指定备用的浮动静态路由与默认的静态路由有不同的管理距离,或者说是有不同的优先级。
当然,事实上,它不仅会与静态路由的优先级进行比较,还会与动态路由的优先级进行比较,当接口上同时配置了静态路由、浮动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且静态路由无效时,浮动静态路由并不一定会生效,这还要看它所配置的优先级是否高于所配置的对应类型的动态路由优先级。
要注意的是,默认的静态路由也可以配置为浮动的,只要在后面加上管理距离即可。
如默认的静态路由为ip route 0.0.0.0 0.0.0.0 s0,对应的浮动静态路由可以为ip route 0.0.0.0 0.0.0.0 s1 250。
实验一 静态ECMP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1,掌握路何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ECMP;2,掌握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二,实验组网图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任务
(1)任务一:静态ECMP配置
(2)任务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五,实验总结
在实验原理图可以看出实验一是一个简单的配置静态路由实验,由管理员手工配置,无开销,适合简单的扩普结构网络,合理配置可以减少路由表选项数量,节省路由表空间,加快路由匹配速度,缺点是无法根据网络扩扑变化而改变,网络故障必须由管理员去维护。
实验二则是配置浮动静态路由,适合于备份链路是低宽带链路的场合,当备份链路是较高宽带链路的场合时,则用动态路由来备份另
一动态路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静态ECMP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实验任务一:静态ECMP配置在本实验任务中,学员需要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ECMP,再验证等值路由的负载分担和备份功能。
通过本实验任务,学员应该能够掌握静态等值路由的配置和应用场合。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按照实验任务一:进行连接,并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在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以上步骤可能会用到以下命令:<RTA> display version<RTA>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RTA> reboot步骤二:IP地址配置表1-1任务一IP地址列表按表1-1所示在PC及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
步骤三:静态等值路由配置在RTA上配置目的地址为192.168.2.0/24的二条静态路由,下一跳分别指向RTB的S5/0接口和G0/1接口;在RTB上配置目的地址为192.168.0.0/24的二条静态路由,下一跳分别指向RTA的S5/0接口和G0/1接口。
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A的命令:[RTA]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2[RTA]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1.6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B的命令:[RTB]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255.0 192.168.1.1[RTB]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255.0 192.168.1.5配置完成后,查看RTA和RTB的路由表。
RTA路由表中的等值路由是:______192.168.2.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B路由表中的等值路由是:______192.168.0.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四:等值路由的备份功能验证在PCA上用Ping –t 192.168.2.2命令来测试到PCB的可达性。
确保其可达。
现在从RTA到RTB有两条路径。
但在缺省情况下,路由器接口工作于基于流的负载分担模式,所以所有报文会通过一个接口转发。
在RTA上查看快速转发表。
请观察快速转发表的输出。
从输出可以看出,从192.168.0.2到192.168.2.2的数据流从路由器RTA的接口______ GE0/0_______进入,从接口_____ S5/0________流出。
在PCA上用ping –t 192.168.2.2命令来测试到PCB的可达性。
在此期间,在RTA上使用shutdown命令来断开负责转发报文的接口S5/0,并观察是否有报文丢失及路由变化。
如下所示:[RTA-Serial5/0]shutdown在PCA上观察是否有Ping报文丢失,并在下面填入结果。
_________没有Ping报文丢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在RTA上查看路由表及快速转发表。
根据路由表和快速转发表的输出回答以下问题:RTA路由表中还有等值路由吗?________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快速转发表中,从192.168.0.2到192.168.2.2的数据流是从哪一个接口被转发出去的?________________ GE0/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以上实验结果可见,静态ECMP能够起到备份的作用。
在缺省状态下,路由器的快速转发功能是起作用的。
实验任务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在本实验任务中,学员需要在路由器上配置浮动静态路由,再验证浮动静态路由的备份功能。
通过本实验任务,学员应该能够掌握浮动静态路由的配置和应用场合。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按照实验任务一:进行连接,并检查设备的软件版本及配置信息,确保各设备软件版本符合要求,所有配置为初始状态。
如果配置不符合要求,请在用户模式下擦除设备中的配置文件,然后重启设备以使系统采用缺省的配置参数进行初始化。
以上步骤可能会用到以下命令:<RTA> display version<RTA> reset saved-configuration<RTA> reboot步骤二:IP地址及RIP路由配置表1-2任务二IP地址列表本实验任务中的IP地址配置与实验任务一相同。
按表1-2所示在PC及路由器上配置IP地址。
本实验中使用RIP协议作为RTA和RTB之间运行的动态路由协议。
在RTA和RTB上启用RIP协议,并设定仅在接口G0/0和G0/1上收发RIP路由更新;使用静默接口命令来使路由器不在接口Serial 5/0上发送路由更新。
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A的命令:_________[RTA]ri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A-rip-1]network 192.168.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A-rip-1]network 192.168.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A-rip-1]versio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A-rip-1]undo summar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TA-rip-1]silent-interface Serial 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B的命令:_________[RTB]ri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B-rip-1]network 192.168.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B-rip-1]network 192.168.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B-rip-1]version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B-rip-1]undo summa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TB-rip-1]silent-interface Serial 5/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配置完成后,请在路由器上查看路由表。
此时,路由表中路由192.168.2.0/24的来源是什么?下一跳是什么?_____在RTA上,路由192.168.2.0/24的来源是RIP,下一跳是192.168.1.2,即从GE0/1接口转发报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三:浮动静态路由配置在RTA上配置目的地址为192.168.2.0/24的静态路由,下一跳指向S5/0接口,并设定优先级为120;在RTB上配置目的地址为192.168.0.0/24的静态路由,下一跳指向S5/0接口,并设定优先级为120。
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A的命令:______[RTA] 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S5/0 preference 120____请在下面填入配置RTB的命令:______[RTB] ip route-static 192.168.0.0 255.255.255.0 S5/0 preference 120____配置完成后,在RTA上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来查看路由表。
路由表有什么变化吗?。
为什么?_____路由表没有什么变化,并没有出现静态路由。
因为所配置的静态路由优先级为120,大于RIP的优先级100,所以并不是有效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在RTA上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 192.168.2.0 verbose来查看路由表的详细信息。
从输出来看,有几条192.168.2.0/24的路由?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哪里?______有2条,分别是来源于RIP和静态。
不同之处在于,RIP路由的状态为Active,表明是有效路由;而静态路由的状态为Inactive,表明不是有效路由。
______________步骤四:浮动静态路由验证在PCA上用Ping –t 192.168.2.2命令来测试到PCB的可达性,确保可达。
在RTA上使用shutdown命令来断开负责转发报文的接口GE0/1,并观察是否有报文丢失及路由变化。
如下所示:[RTA-GigabitEthernet0/1]shutdown在PCA上观察是否有Ping报文丢失,并在下面填入结果。
_______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RTA上使用display ip routing-table命令来再次查看路由表。
路由表中路由192.168.2.0/24的来源是什么,下一跳是什么?。
相比在shutdown接口前,路由有变化吗?为什么?_______192.168.2.0/24的来源是Static,下一跳是192.168.1.5,出接口是S5/0。
相比shutdown前,下一跳和出接口、来源都不同了。
原因是shutdown接口后,系统检测到到原路由不可用,会启用备份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1 静态ECMP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 ..................................................................................... - 1 -实验任务一:静态ECMP配置..................................................................................................... - 1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 .............................................................................................................................. - 1 -步骤二:IP地址配置.................................................................................................................................. - 1 -步骤三:静态等值路由配置 ...................................................................................................................... - 1 -步骤四:等值路由的备份功能验证........................................................................................................... - 2 -实验任务二: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 3 -步骤一:建立物理连接 .............................................................................................................................. - 3 -步骤二:IP地址及RIP路由配置.............................................................................................................. - 3 -步骤三:浮动静态路由配置 ...................................................................................................................... - 4 -步骤四:浮动静态路由验证 ......................................................................................................................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