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

10、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
10、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

编码名称临床常用名称40.0001淋巴管探查术

40.11002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40.11003腹腔镜下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40.21002颈深部淋巴结切除术

40.22001内乳淋巴结切除术

40.23001腋淋巴结切除术

40.24002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2单纯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4肺门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7腹腔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8颌下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0淋巴管瘤切除术

40.29014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5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6肠系膜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7腹膜后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18肠系膜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19肢体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20腹壁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3001淋巴结扩大性区域性切除术

40.3002淋巴结区域性切除术

40.3003腔镜下区域性腋窝淋巴结区域切除术

40.3004皮下淋巴抽吸术

40.40003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

40.41001单侧颈淋巴结根治性清扫术

40.42001双侧颈淋巴结根治性清扫术

40.51001腋下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1002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2001主动脉旁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3001髂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4001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1腹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2盆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3颌下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4纵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5股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6肠系膜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7肺门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8腹膜后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9腹腔镜下盆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40.61001胸导管套管插入术

40.62001胸导管造瘘术

40.63001胸导管瘘闭合术

40.63002胸腔镜下淋巴瘘修补术

40.64001胸导管结扎术

40.69001胸导管-颈内静脉吻合术

40.69002胸导管-颈外静脉吻合术

40.69003胸导管狭窄扩张术

40.69004胸导管成形术

40.9001淋巴管-静脉吻合术

40.9003周围淋巴管-小静脉吻合术

40.9004淋巴干-小静脉吻合术

40.9005腰淋巴干-小静脉吻合术

40.9006髂淋巴干-小静脉吻合术

40.9007肠淋巴干-小静脉吻合术

40.9008霍曼手术[淋巴水肿矫正Homans-Macey 手术]

40.9009查尔斯手术[淋巴水肿矫正Charles手术]

40.9010汤普森手术[淋巴水肿矫正Thompson手术]

40.9011腹膜后淋巴管横断结扎术40.9012髂淋巴干横断结扎术

40.9013淋巴管瘘结扎术

40.9014淋巴管瘘切除术

40.9015淋巴管瘘粘连术

40.9016淋巴管瘤注射术

41.01001自体骨髓移植术

41.03001异体骨髓移植术

41.04001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41.05001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41.06001脐血干细胞移植术

41.08001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伴净化41.09001自体骨髓移植伴净化

41.1001脾穿刺

41.2001脾切开探查术

41.31001骨髓穿刺活组织检查

41.32001经皮脾活组织检查41.33001直视下脾活组织检查41.41002脾囊肿造袋术

41.42002脾病损切除术

41.43001脾部分切除术

41.5001腹腔镜下脾切除术41.5002脾切除术

41.91001供者骨髓采集术

41.92001骨髓注射

41.93001副脾切除术

41.94001脾移植术

41.95001脾修补术

41.99001腹腔镜下脾囊肿开窗术

淋巴系统

二、淋巴结 1.淋巴结的形态 淋巴结为是哺乳类特有的周围淋巴器官。为大小不等(米粒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小体,(豆形),质软,色灰红,共约450个,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淋巴回流时常含有大分子抗原或微生物,淋巴结对淋巴液进行滤过,对病毒、细菌、异物甚至癌细胞等,进行清除或阻截;淋巴结产生淋巴细胞进行免疫反应。 2.淋巴结微细结构 淋巴结的大小、结构及内含成分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淋巴结一侧凹陷,一侧凸出,几条淋巴管从凸侧进入即输入淋巴管,淋巴结内也有管道及淋巴窦,淋巴管与淋巴窦相通,淋巴液入淋巴结后,经淋巴窦走出,即1~2条淋巴输出管,一个淋巴结的输出管即另一个淋巴结的输入管。 淋巴结表面有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越被膜与被膜下淋巴窦相连。一侧凹陷为门部,有输出淋巴管、神经、血管出入。被膜和门部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相互连接的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粗网架;在粗网架之间由网状组织构成淋巴结的细网架,网眼中填充大量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交错突细胞等。实质可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两部分。 (1)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是淋巴结的主要构成部分,各部分的结构和厚度随免疫状态的不同而有很大变化。 ①浅层皮质:紧贴被膜下窦,含淋巴小结及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为B 细胞区。受抗原刺激后,浅层皮质内出现淋巴小结,此层增厚,当淋巴小结发育成次级淋巴小结,体积增大,深入到深层副皮质区,并出现大的生发中心,这时的淋巴小结分成三部分:帽、明区、暗区。淋巴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为小结间区,含有较多的初始B细胞,是淋巴结最先接受抗原刺激的部位,可诱生新的淋巴小结。 ②副皮质区 位于皮质深层,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其淋巴细胞主要为 T细胞,又称胸腺依赖区。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血液中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此处的内皮细胞胞质内常见穿越细胞。血流经过此处时,约10%的淋巴细胞穿越内皮进入副皮质区,再迁移至淋巴结其它部位。 ③皮质淋巴窦 包括被膜下淋巴窦和小梁周窦,小梁周窦的末端为盲端,仅部分与髓质淋巴窦直接相通。 淋巴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内皮外有薄层基质、少量网状纤维和一层扁平网状细胞,窦内有星状内皮细胞作支架,其中有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淋巴在窦内缓慢流动,有利于巨噬细胞清除异物和处理抗原。当大量抗原物质进入淋巴结内,巨噬细胞即大量增多。 淋巴内的各种细胞和淋巴浆不断穿过或渗过内皮,进人皮质淋巴组织;而淋巴组织中的细胞等成分也不断进人淋巴,这样淋巴组织便成为一种动态的结构,

血液和淋巴系统毒素

一、血液与淋巴系统的毒素 血液污染就是疾病的根源,身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就是由血液供应营养,不同器官的疾病只就是血液的毒素损伤的不同程度而已,排除血液的毒素,改善血液的环境,身体自然就会进入健康通道。 血液具有运输物质与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运输养料,激素,代谢产物的排泄等。以维持身体各部分正常代谢与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血液中还有与免疫相关的特殊蛋白质,白细胞等,参与免疫过程,对人体具有防御与保护作用。由于血液具有运输,调节与防御等功能,身体血液成分或者性质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代谢不正常,器官功能紊乱,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各器官功能的变化,又会引起血液成分与性质的改变,使身体整体功能紊乱。而血液毒素的来源主要来自肠道,所以,如果不排出肠道的毒素,就是不能排出血液毒素的,把我们的身体当作就是池塘,血液就相当于池塘的水,血液的营养与毒素主要来自肠道。肠道就相当于水源,如果进入池塘的水就是污水,给池塘撒消毒剂用处就是不大的,只要水源就是污水,池塘的水就会就是污水。如果水源就是清洁的,池塘的水自然就会越来越清洁,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就是运输氧与二氧化碳,如果红细胞数量不稳定与功能不正常,运输氧与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不正常,就会对新陈代谢产生影响,导致身体毒素的累积,引起细胞损伤,白细胞的功能就是防卫,参与身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能够消灭致病细菌,病毒,并能识别与杀伤肿瘤细胞,识别与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衰老与损伤的红细胞,血小板等。血小板的功能就是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血小板过多

就会产生血栓,血小板过少,就会引发身体出血,就会危害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血液的毒素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病的来源在肠道的毒素,肠道毒素的来源在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系统流动淋巴液,淋巴系统不仅协助静脉进行体液回流,而且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还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与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与扁桃体,当局部有感染时,毒素,细菌,或者癌细胞等可以沿淋巴管侵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果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截或者清除它们,病变就会沿淋巴流向继续蔓延或扩散。所以乳腺肿瘤在切除时会把腋下的淋巴切除。淋巴组织就是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主要分布在消化道与呼吸道的粘膜内,构成抵御有害因子入侵体内的屏障。淋巴系统与肝脏就是人的外周系统,淋巴毒素过多就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淋巴系统的毒素主要来自于粘膜系统与血液,通过排出肠道与血液毒素可以减轻淋巴毒素,而出汗可以排出淋巴毒素,出汗,运动可以出汗,可就是运动会缺乏氧气,又会增加毒素,蒸桑拿可以出汗,可就是也会缺氧,况且,出汗的时候,腿与脚很难出汗,人老腿脚先老。腿脚承担了全身的重量,腿脚的压力就是最大的,损失就是最严重的,毒素累积就是最多的,而且在远端,供氧就是最少的,所以人糖尿病人常常会下肢溃烂,坏死。如果没有排出腿脚的淋巴毒素,淋巴液随静脉的回流会进入全身的组织器官。怎么排血液与淋巴毒素呢? 二、血液与淋巴系统的排毒

血液和淋巴系统毒素

一、血液和淋巴系统的毒素 血液污染是疾病的根源,身体所有的组织器官都是由血液供应营养,不同器官的疾病只是血液的毒素损伤的不同程度而已,排除血液的毒素,改善血液的环境,身体自然就会进入健康通道。 血液具有运输物质和调节人体功能的作用,运输养料,激素,代谢产物的排泄等。以维持身体各部分正常代谢和调节各种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血液中还有与免疫相关的特殊蛋白质,白细胞等,参与免疫过程,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由于血液具有运输,调节和防御等功能,身体血液成分或者性质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等如果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引起代谢不正常,器官功能紊乱,组织损伤,严重时会危及生命,另一方面,各器官功能的变化,又会引起血液成分和性质的改变,使身体整体功能紊乱。而血液毒素的来源主要来自肠道,所以,如果不排出肠道的毒素,是不能排出血液毒素的,把我们的身体当作是池塘,血液就相当于池塘的水,血液的营养和毒素主要来自肠道。肠道就相当于水源,如果进入池塘的水是污水,给池塘撒消毒剂用处是不大的,只要水源是污水,池塘的水就会是污水。如果水源是清洁的,池塘的水自然就会越来越清洁,身体就会越来越健康,血液中的红细胞主要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如果红细胞数量不稳定和功能不正常,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的能力就不正常,就会对新陈代谢产生影响,导致身体毒素的累积,引起细胞损伤,白细胞的功能是防卫,参与身体对入侵异物的反应过程,能够消灭致病细菌,病毒,并能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识别和清除变性的血浆蛋白,衰老和损伤的红细胞,血小板等。血小板的功能是参与止血,促进凝血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血小板过多就会产生血栓,血小板过少,就会

引发身体出血,就会危害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血液的毒素会导致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病的来源在肠道的毒素,肠道毒素的来源在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 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管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系统流动淋巴液,淋巴系统不仅协助静脉进行体液回流,而且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还有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胸腺和扁桃体,当局部有感染时,毒素,细菌,或者癌细胞等可以沿淋巴管侵入相应的局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如果局部淋巴结不能阻截或者清除它们,病变就会沿淋巴流向继续蔓延或扩散。所以乳腺肿瘤在切除时会把腋下的淋巴切除。淋巴组织是含有大量淋巴细胞的网状结缔组织,主要分布在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粘膜内,构成抵御有害因子入侵体内的屏障。淋巴系统和肝脏是人的外周系统,淋巴毒素过多就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淋巴系统的毒素主要来自于粘膜系统和血液,通过排出肠道和血液毒素可以减轻淋巴毒素,而出汗可以排出淋巴毒素,出汗,运动可以出汗,可是运动会缺乏氧气,又会增加毒素,蒸桑拿可以出汗,可是也会缺氧,况且,出汗的时候,腿和脚很难出汗,人老腿脚先老。腿脚承担了全身的重量,腿脚的压力是最大的,损失是最严重的,毒素累积是最多的,而且在远端,供氧是最少的,所以人糖尿病人常常会下肢溃烂,坏死。如果没有排出腿脚的淋巴毒素,淋巴液随静脉的回流会进入全身的组织器官。怎么排血液和淋巴毒素呢? 二、血液和淋巴系统的排毒 排出血液的毒素,必须要在先排出肠道毒素的基础上,不然效果是不好的,排除血液的毒素的第一步是净化血液,血液中的成分主要是水分,所以干净营养的水分是

10、血液和淋巴系统手术

编码名称临床常用名称40.0001淋巴管探查术 40.11002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40.11003腹腔镜下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40.21002颈深部淋巴结切除术 40.22001内乳淋巴结切除术 40.23001腋淋巴结切除术 40.24002腹股沟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2单纯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4肺门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7腹腔淋巴结切除术 40.29008颌下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0淋巴管瘤切除术 40.29014锁骨上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5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6肠系膜淋巴结切除术 40.29017腹膜后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18肠系膜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19肢体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29020腹壁淋巴管瘤(囊肿)切除术 40.3001淋巴结扩大性区域性切除术 40.3002淋巴结区域性切除术 40.3003腔镜下区域性腋窝淋巴结区域切除术 40.3004皮下淋巴抽吸术 40.40003舌骨上颈淋巴结清扫术 40.41001单侧颈淋巴结根治性清扫术 40.42001双侧颈淋巴结根治性清扫术 40.51001腋下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1002腔镜下腋窝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2001主动脉旁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3001髂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4001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1腹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2盆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3颌下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4纵隔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5股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6肠系膜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40.59007肺门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

最新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汇总

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0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登录名:628 | 姓名:石一宁| 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眼科| 类别:其他返回首页退出系统 题型试题数答对得分总分正确率错误率 A型题50 0 0 50 0.00% 100.00% 章节总统计:50 0 0 50 0.00% 100.00% 说明:下列试题中,题干显示为红色表示您答错或没有作答的试题。 一、A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下列哪项符合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A、淋巴结结构保留 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C、多种细胞联合增生,少数贴细胞 D、纤维组织增生,多数陷窝细胞和少数RS细胞 E、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较多贴细胞 答题答案:E显示答案:D 第2题急性白血病的病理改变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骨髓幼稚白细胞增多

B、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C、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D、骨髓抑制现象 E、肝脾淋巴结肿大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A 第3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末梢血白细胞增多的主要是: A、原始和幼稚粒细胞 B、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C、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D、中、晚幼粒细胞 E、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答题答案:E显示答案:D 第4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区别是: A、贫血 B、末梢血内出现幼稚粒细胞

C、发热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缺如或活性降低 E、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增高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D 第5题有关白血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肝脾淋巴结浸润急性较慢性白血病轻 B、髓性白血病比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C、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 D、白血病淋巴结浸润常出现累及被膜及周围脂肪组织现象 E、白血病肝脏浸润主要集中在汇管区及周围肝窦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E 第6题哪种白血病脾脏肿大最显著: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毛细胞性白血病 C、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泌尿生殖系统及血液淋巴系统

肾脏解剖知识点1、肾皮质浅层肾单位——保留水和电解质;皮质深部肾单位(髓旁肾单位)——调节尿渗透压及尿量;2、肾血流量占心排量的25%左右,肾血浆流量约为300-400ml/min 3、正常人肾单位170万-240万4、肾脏功能:廓清、排泄及内分泌功能5、肾清除率的概念:每分钟肾脏将X毫升血浆中A物质完全清除,则宝完全清除的A物质的血浆X毫升数称为A物质的清除率。6、计算公式:清除率=尿中A物质浓度×每分钟尿量/血浆中A物质的浓度7、清除率用途:a、用菊粉测定肾小球滤过率;b、用邻碘马尿酸测定肾脏血浆流量;c推测肾小管功能。 8、尿生成三个步骤:肾小球滤过出原尿(180L)→原尿经过肾小管重吸收(99%被重吸收)→肾小管分泌。9、肾小球滤过率——每分钟双肾生成原尿的量,125ml/min;10、影响因素: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肾小囊内压;肾血浆流量;血浆胶体压。肾动态显像和肾图显像检查知识点:99m99m99m99m肾小球滤过型→Tc-DTPA;肾小管分泌型→Tc-OIH、Tc-EC、Tc-MAG常用显像剂: 3 1、2、3、4、肾小管型显像剂从肾内清除的速度较肾小球型显像剂清除快。99m5、常用参考指标:峰时<4min,峰时差<1min,峰值差<30%;20min 清除率——Tc-DTPA>40%,肾小管分泌型>50% 肾图含义知识点 a 段——示踪剂出现段——放射性60%来自肾外血管床、30%来自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10%来自肾内血管。——高度一定程度反映了肾血流灌注功量。 b 段——示踪剂集聚段——反应肾

脏摄取示踪剂的速度和数量——主要与肾血浆流量和肾小管功能有关99m c 段——示踪剂排泄段——下降的斜率反映Tc-OIH随尿液排出的速度和数量。肾有效血浆流量ERPF 99m原理:Tc-OIH随血浆流经肾脏,绝大多数被肾小管摄取并分泌入肾小管内,随尿液排出99m体外。所以肾脏只能清除流经肾脏那一部分血浆内的Tc-OIH(肾有效血浆流量内的99m Tc-OIH),从血液中清除的速率主要取决于ERPF。利尿实验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一次法——肾盂明显扩张者,保持原有体位,静脉注射0.5mg/kg呋塞米后继续采集10分钟图像二次法——肾盂明显扩张者,待肾区显像剂放射性接近本底水平时,再饮水300ML左右, 半小时排尿,静脉注射0.5mg/kg呋塞米,3min后再次进行肾动态显像。判断标准:如果利尿后肾盂内放射性明显减退,c 段明显改善,即可排除机械性梗阻,否则则认为机械性梗阻存在临床意义:主要用于鉴别明显机械性梗阻和单纯肾盂扩张※轻度机械性梗阻与单纯肾盂扩张结果区别不大,解释困难※严重肾功能受损者,原尿生成减少,注射呋塞米后不会出现明显的利尿作用,所以不推荐使用。卡托普利试验方法:常规肾动态显像以完成后,口服卡托普利25-50mg,1小时后再次进行肾动态显像。图像分析:患侧肾动态结果变差,说明单侧肾动脉狭窄可能性大。如无明显变化,则可能性很小、※该实验可以提高单侧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和灵敏度,严重肾动脉狭窄者,由于肾功能严重下降,对卡托普利无反应,可以出现

血液和淋巴

血液和淋巴

————————————————————————————————作者:————————————————————————————————日期:

~~01|06|1|3 ^^血液有形成分是指()、()和()。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01|06|1|3 ^^血液从血管流出后,其内的()转变为(),使血液凝固。血液凝固后所析出的淡黄色清亮的液体,称()。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血清 ~~01|06|1|5 ^^从血管取少量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静置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下层为(),中间的薄层为()和()。 ^^肝素或柠檬酸钠、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01|06|1|2 ^^血细胞形态、数量、()和()的测定称为血象。 ^^比例、血红蛋白含量 ~~01|06|1|3 ^^正常血象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以()叶占多数,在某些疾病状态下,杆状核与2叶核的中性粒细胞增多,称核();有时4叶和5叶核的细胞增多,称核()。 ^^2-3;左移、右移 ~~01|06|1|6 ^^红细胞的形状呈(),中央(),周边()。成熟的红细胞无()和其他(),细胞质中充满了()。 ^^双凹圆盘状、较薄、较厚、细胞核、细胞器、血红蛋白 ~~01|06|1|1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内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等于 ~~01|06|1|15 ^^成熟的红细胞无(),也无任何(),细胞质内充满(),使红细胞呈现颜色。血红蛋白具有结合与运输()和()的功能。 ^^细胞核、细胞器、血红蛋白、氧气、二氧化碳 ~~01|06|1|7 ^^根据白细胞的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将白细胞分为两类:即()和()。根据特殊颗粒的染色性,前者又可分为()、()和()三种,后者则有()和()两种,都含有细小的嗜天青颗粒。 ^^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01|06|1|4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性,能以变形运动进入结缔组织,吞噬(),释放(),灭活(),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趋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组胺酶、组胺 ~~01|06|1|1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作用,在患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病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 ^^增多 ~~01|06|1|4

三大免疫功能 [淋巴系统具有三大免疫功能]

一抵御使人体免于病毒、细菌、污染物及疾病的攻击。 二清除新陈代谢后的废物及淋巴细胞与敌人打仗时遗留下来的双方死伤的尸体,都必须由淋巴细胞加以清除。 三修补淋巴细胞能修补受损的器官和组织,使其恢复原来的功能。 人体的免疫功能或免疫力来自于淋巴器官及淋巴细胞。免疫反应就是人体淋巴细胞功能发挥作用的临床表现。因此也称淋巴系统为免疫系统。免疫细胞分B 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等。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于骨髓。B细胞最主要的功能是产生各种各类的抗体,就象军队里的武器精确地抵御毁灭外来的入侵物;T细胞形成于胸腺,它的主要功能是吞噬外来侵袭物;NK细胞专门对付各种癌细胞,癌细胞一旦接触到它就会被快速地消灭掉。 人体淋巴系统具有不可思议的免疫功能,可对外来的细菌,病毒等进行吞噬,灭活;并监视机体本身,对异常的细胞给予清除、吞噬。使人体组织细胞能正常生长、繁殖,不受侵害和干扰。但是当内外多种因素(包括1、不均衡的营养;2、不规律的作息;3、不稳定的情绪;4、不适度的运动,以及淋巴器官的创伤和缺损等)作用于人体后,仍可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外界的细菌、病毒乘虚而入,侵入人体,体内的组织细胞不能正常繁殖而发生变异,产生淋巴组织器官本身的乃至其他组织器官的一系列疾病。

微免疗法——专治淋巴系疾病 淋巴布满全身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淋巴疾病包括淋巴结炎症、淋巴管炎症、淋巴增生、淋巴水肿、淋巴结核、淋巴肿瘤等,是人体免疫力降低的最直接和最大因素,病情顽固此愈彼发,极易导致败血症或淋巴性白血病。中医认为淋巴疾病是情志郁滞、肝气淤结、痰火互搏、脾失润化、胃失条达、痰湿流住所致,属“阴疽”、“瘰疬”、“痰核”、“痃”、“水肿”、“落头疽”等范畴。于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一侧或两侧,手可触及一枚或数枚淋巴肿块,中早期皮色不变,无痛或压痛,多伴有低热、盗汗(或自汗)、厌食、烦躁、疲劳、睡眠欠佳、面色灰暗等;水肿以四肢(单肢或多肢)较常见,往往起自肢端,呈进行性漫肿,严重时皮色紫暗,肿胀加剧,皮肤变硬,变厚,甚至形成象皮病,极易引发局部或患肢组织坏死等,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天津仁中医院淋巴病科经过多年临床实践采用独创特色疗法——微免疗法。通过微创手术合理刺激淋巴系统配合纯中药制剂,有效激发免疫淋巴因子活性,加强淋巴细胞识别功能,加速淋巴细胞修复机体受挽细胞和清除衰亡组织细胞及细胞细菌、病毒、病原微生物的速度,全面提升淋巴免疫系统功能,构建人体稳衡健康状态,达到治疗淋巴疾病的目的。 微免疗法具有微创手术,不留疤痕,病灶不做外科处理,症状消失快,疗效确切,治愈率高,愈后不复发,治疗费用低;不用激素及抗痨药物,不做放化疗,无副作用,不影响工作和生活等优点。经过近30年的临床验证,已使众多淋巴疾病患者恢复了健康。其中淋巴结核治愈率达99%,且愈后回访无1例复发。

第九节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确诊何杰金氏病(HD )的特征性细胞是 A 幼稚淋巴细胞 B 免疫母细胞 C 多形性组织细胞 D R-S 细胞 E 多核巨细胞 答案:D 在非何杰金淋巴瘤中,非B 淋巴细胞起源的肿瘤细胞是 A 小核裂细胞 B 大核裂细胞 C 小无核裂细胞 D 大无核裂细胞 E 曲核细胞 答案:E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瘤细胞在骨膜下浸润,聚集成肿块,称为A 棕色瘤B 黄色瘤C 绿色瘤D Wilms 瘤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ph ' 染色体是

A 22 号染色体长臂易位至9 号染色体长臂 B 17 号染色体长臂易位至15 号染色体长臂 C 21 号染色体三体 D 5 号染色体短臂丢失 E 45 XO 性染色体单体 答案:A 有ph ' 染色体标记的主要是哪一种白血病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答案:B 急性白血病的骨髓组织,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主要为原始细胞 B 巨核细胞增多 C 红细胞系生成受抑制 D 成熟的白细胞数量不多 E 骨髓增生活跃

霍奇金淋巴瘤的特点 A 病变先从一个淋巴结开始,逐渐向远处扩散 B 细胞单一性 C 多处浅淋巴结同时发生 D 首先累及深部淋巴结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下列哪一个类型的霍奇金病预后最好 A 结节硬化型 B 淋巴细胞为主型 C 淋巴细胞消减型 D 混合细胞型 E 弥漫性纤维化型 答案:B 霍奇金病中的独特细胞是 A Langerhans 细胞 B 泡沫细胞 C Langerhans 巨细胞 D R-S 细胞 E Aschoff 细胞

血液淋巴系统

骨髓解剖知识点 1、骨髓是主要造血组织,骨髓基质由骨小梁组成,骨小梁内的网状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未分化吞噬细胞 2、网状细胞内的吞噬细胞是放射性胶体显像的靶细胞 3、骨髓实质由造血母细胞和小的淋巴组成。 4、成人骨髓量5斤4两。一半为造血骨髓红骨髓。红骨髓一半为脂肪细胞。 5、成人造血骨髓主要位于中轴骨及肱骨、股骨的近心端 6、黄骨髓含有休眠状态的“岛状”造血组织 7、骨髓供血为滋养动脉和骨膜毛细血管网 骨髓显像原理和显像剂 红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 52Fe——回旋加速器产生——PET 1 11InCl 3 1、发射171KeV和245KeV两种γ射线——放射性分布与放射性铁和放射性交替相似——用于SPECT 2、静脉注射后迅速和转铁蛋白结合,但是不参与血红蛋白合成,血浆半衰期5小时 3、30%集聚于骨髓、20%积聚于肝脏、7%肾脏、1%脾脏清除,其它位于体液中 4、几乎不和红细胞结合。 网状内皮细胞系统骨髓显像 1、网状内皮系统包括:骨髓内的网状吞噬细胞、肝脏的库普弗细胞、脾脏内的巨噬细胞; 2、常用显像剂包括:99m Tc-硫胶体、99m Tc-锑胶体、198Au胶体。 粒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 3、显像剂——NCA-95(非特异性交叉反应抗原95).主要表达与粒细胞和粒细胞生成细胞。但是骨髓中粒细胞与外周粒细胞之比为50-100/1,所以99m Tc标记的NCA95,主要分布于骨髓中。 显像方法

1、静脉注射10.8-20mci99m Tc-硫胶体或者锑胶体→20-30分钟后行SPECT 全身显像。如果是γ相机局部采集,先采集后位骨盆,计数>300K,后以同等时间采集前后位胸部、前后位腰椎,及后位骨盆。采集时需要遮挡肝脾。 2、静脉注射99m Tc-NCA95 300-400MBq。3-4小时后采集。需要排空膀胱。无需遮挡肝脏脾脏。 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 1、协助判断骨髓穿刺部位; 2、骨髓栓塞的诊断; ①骨髓栓塞多见于镰状细胞性贫血;②骨髓显像表现为局部放射性缺损,周边区浓聚。 3、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诊断; ①患侧股骨头缺血,放射性分布低于对侧,或者缺损 4、血液病 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早期可正常或出现外周骨髓扩张。进入贫血期骨髓衰竭及髓外造血——全身骨髓摄取减低并肝脾高浓聚,特别 是99m Tc-NCA95显像,提示预后不良 ②骨髓纤维化——早期可以正常或者肝脾肿大,进展后全身骨髓摄取减低并外周骨髓扩张。联合骨显像发现类似超级骨显像。 ③白血病——无明确规律,多数出现外周骨髓扩张 ④多发性骨髓瘤——胶体显像可见中央骨髓多发放射性缺损 ⑤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局灶缺损或者多发及弥漫减低 ⑥肿瘤骨转移 ⑦放疗后改变 ⑧其他 ⑨再生障碍性贫血。 全身造血组织容量明显减少,造血衰竭,并在衰竭造血组织中可见散在岛状增生灶为特征的血液病分型:荒芜型——全身骨髓不显影 抑制型——全身骨髓的分布和活性明显低于正常灶Ⅰ型——在全身造血组织不同程度抑制的骨髓中中可见散在界限明确的岛状显影灶,灶内活性

淋巴系统的作用

淋巴系统的作用:经常按摩淋巴有奇效 (配图) ※按摩与淋巴的关系 中医说起按摩来,大都会与经络联系在一起.而对于现代医学而言,这里不能不提及人的淋巴系统.下面这张图,就是人体淋巴系统分布示意图.大家看看,是不是分布于人的全身呢?对.一定是这样的.说起淋巴系统,它在身体里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图片:人体的淋巴分布示意图

淋巴系统的作用,大体分成这两大方面: 第一:过滤作用.就像汽车的气滤、机滤、空滤的作用一样,淋巴系统最主要的作用是过滤人体血液内的垃圾,这些垃圾主要是人体的代谢物质.就好比我们生产任何产品都会产生垃圾的道理一样,我们知道,细胞通过摄取营养及氧气来制造能量时,也会产生一定垃圾,.这些物质,虽然最初会被吸纳到静脉中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完全,因此,淋巴系统便会进一步地去吸纳这些额外的垃圾,代替静脉将其运走,在净化的同时,再一次回流至静脉,淋巴系统里流通的淋巴液,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因此如上图所示,淋巴系统就好比一张网,对人体的血液进行有效的过滤.

图片:人体的淋巴系统 那淋巴系统工作的动力来自于哪呢?它没有一个像心脏那样的泵来压送淋巴液。新的组织液流入细胞间的空隙中的液体挤入淋巴管。动脉和肌肉的张缩也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呼吸作用则在胸导管内造成负压,使淋巴液向上流而回到血液中去。所以,为什么运动,能增加人体的免疫力,实际上,道理也很简单,就是运动使得肌肉不停地收缩,来挤压淋巴液的回流速度. 第二:免疫功能.实际上,这个作用和第一个作用是一体两面的,过滤,肯定就是要留下好的,去除掉废物.而当去除掉废物的时候,也就是对人体进行了有效的免疫.在这点上淋巴结的过滤作用最为明显.它就好比是城市公路上的一个十字路口,四面八方来的车,都要通过这个路口去进行筛选和过滤.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能过滤血液,除去衰老的红细胞,平时作为一个血库储备多余的血液。因此,很多因车祸而摘掉脾脏的人,免疫功能都会受到不同的影响.

(整理)1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0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登录名:628 | 姓名:石一宁| 职称:主任医师| 科室:眼科| 类别:其他返回首页退出系统 题型试题数答对得分总分正确率错误率 A型题50 0 0 50 0.00% 100.00% 章节总统计:50 0 0 50 0.00% 100.00% 说明:下列试题中,题干显示为红色表示您答错或没有作答的试题。 一、A型题: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的方框涂黑。 第1题下列哪项符合结节硬化型霍奇金淋巴瘤: A、淋巴结结构保留 B、淋巴细胞大量增生 C、多种细胞联合增生,少数贴细胞 D、纤维组织增生,多数陷窝细胞和少数RS细胞 E、淋巴细胞显著减少,较多贴细胞 答题答案:E显示答案:D 第2题急性白血病的病理改变中,最具有诊断价值的是: A、骨髓幼稚白细胞增多 B、骨髓巨核细胞减少 C、外周血白细胞增多 D、骨髓抑制现象 E、肝脾淋巴结肿大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A 第3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末梢血白细胞增多的主要是: A、原始和幼稚粒细胞

B、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 C、成熟的小淋巴细胞 D、中、晚幼粒细胞 E、成熟的中性粒细胞 答题答案:E显示答案:D 第4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区别是: A、贫血 B、末梢血内出现幼稚粒细胞 C、发热 D、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缺如或活性降低 E、外周血白细胞数目异常增高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D 第5题有关白血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肝脾淋巴结浸润急性较慢性白血病轻 B、髓性白血病比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多见 C、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 D、白血病淋巴结浸润常出现累及被膜及周围脂肪组织现象 E、白血病肝脏浸润主要集中在汇管区及周围肝窦 答题答案:?显示答案:E 第6题哪种白血病脾脏肿大最显著: 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毛细胞性白血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淋巴系统组织学】淋巴器官:胸腺、脾脏和淋巴结;结外淋巴组织:扁桃体、腺样体、MALT A.淋巴组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网眼内充满大量淋巴细胞、一些浆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 交错突细胞或滤泡树突状细胞等。按其存在形式,一般将淋巴组织分为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 1.弥散淋巴组织:与周边组织无明显边界;Th细胞为主;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血液内的淋巴细胞 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2.淋巴小结(淋巴滤泡):细胞密集,边界清楚,球形;B细胞为主;抗原刺激下,增大、增多; 细胞成分:B细胞、滤泡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Th细胞、发育、分化中的浆细胞; 可分为:初级淋巴小结(小、无生发中心)和次级淋巴小结(大、有生发中心)。次级淋巴小结中央,染色浅,分裂相多;B细胞为主;可分为暗区和明区、小结帽。 B.淋巴器官 1.胸腺:胸腺上皮细胞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皮质:分化发育中的淋巴细胞是胸腺中的主细胞, 故又称胸腺细胞,仅5%的细胞能分化为初始T细胞。髓质:胸腺髓质淋巴细胞较少,多为成熟的T淋巴细胞,并有若干胸腺小体(外周的较幼稚,近中心的较成熟。分泌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刺激胸腺DC成熟)。 血-胸腺屏障:1.连续Cap内皮及其紧密连接;2. 内皮基膜;3.血管周隙含巨噬细胞;4.胸腺上皮基膜;5.胸腺上皮细胞。阻碍诸多物质(抗原、抗体、异物、代谢成分等)进入胸腺皮质,维持胸腺内环境的稳定,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 2.淋巴结: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被膜:结缔组织 皮质:浅层皮质:淋巴小结和附近的薄层弥散淋巴组织,皮质的B细胞区;副皮质区:大片弥散淋巴组织,居皮质的深层,皮质的T细胞区(胸腺依赖区),还有很多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B细胞。皮质淋巴窦:被膜下淋巴窦、小梁周窦 髓质:髓索:淋巴索,连接成网,B细胞为主,另有浆细胞、巨噬细胞;髓窦:腔内巨噬细胞较多。 淋巴结的功能:滤过淋巴;免疫应答;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3.脾:被膜伸入实质即为脾小梁,构成脾的粗支架,小梁内有小梁动脉。 白髓(white pulp)相当于副皮质区: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脾小体)、边缘区(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红髓:脾索:淋巴索,连接成网,B细胞为主。有笔毛动脉开口于脾索,内含大量血细胞。脾窦(splenic sinus):血窦,内皮细胞为长杆状,细胞间有裂隙,基膜不完整,外有网状纤维缠绕。 脾的功能:滤血;免疫应答;造血;调节循环血量。

北大医学院继教血液和淋巴系统(李险峰)

第十六章血液和淋巴系统【学习目标】 一、掌握的内容 1.骨髓显像的原理与分类 2.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显像变化 3.白血病的骨髓显像变化 4.脾脏显像的原理 5.淋巴显像的原理 6.前哨淋巴结的探查方法 二、熟悉的内容 1.骨髓显像剂 2.骨髓显像的临床应用 3.脾脏显像剂 4.脾脏显像的临床应用 三、了解的内容 1.骨髓显像的方法 2.骨髓显像的图像分析 3.脾脏显像的方法 4.脾脏显像的图像分析 5.淋巴显像的显像剂 6.淋巴显像的方法 7.淋巴显像的图像分析 8.淋巴显像的临床应用

【内容要点】 一、骨髓显像分类 分类靶细胞显像剂红细胞生成骨髓显像骨髓红细胞生成细胞 52Fe-枸橼酸铁 氯化铟(111In) 网状内皮细胞骨髓显像骨髓网状内皮细胞99m Tc-硫胶体99m Tc-植酸钠 粒细胞生成细胞骨髓显像红骨髓中的粒细胞生成细胞抗粒细胞单克隆抗体(99m Tc-NCA-95) 99m Tc-HMPAO-白细胞 二、异常骨髓显像特点 骨髓显像类型显像特点临床意义 骨髓增生抑制型 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均不显影或明显显 影不良全身骨髓量普遍减低或功能严重受抑制 骨髓增生活跃型 中央骨髓和外周骨髓显影增强,影像清 晰,甚至向四肢远心端扩张 全身骨髓增生活跃 外周骨髓扩张型 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肱骨和股骨骨髓显 影并向远心端扩张中央骨髓受抑制,外周骨髓功能代偿性增生。 局部骨髓异常型骨髓局部显像剂分布减低、缺损或增高 局部骨髓功能减低、缺失或增 强 髓外造血型 中央骨髓显影不良,而外周骨髓、肝、脾 等其他部位出现显像剂局灶性分布增高。有髓外造血,为一种造血功能的代偿性现象

第九章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第九章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一、名词解释 1. Burkitt 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种类型,原发部位最常见于颌面部和胃肠道。瘤细胞呈滤泡中心母细胞分化,瘤组织常呈“星空”图像。病因学上与EB病毒感染关系密切。临床上分非洲地区性,散发性和HIV相关性三种类型,均高度恶性。 2. 蕈样霉菌病(mycosis fungoides):原发于皮肤的低度恶性T细胞淋巴瘤,临床上进展缓慢,依次可分为皮肤红斑期、斑块期和肿块期。瘤细胞表达辅助性T细胞(CD4+)免疫表型。瘤细胞浸润于真皮和表皮,表皮内的浸润灶称“巴氏微脓肿”。 二、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霍奇金病,有诊断意义的细胞是: A. 类上皮细胞 B. 陷窝细胞 C. 镜影细胞 D. 异物巨细胞 E. 异型性组织细胞 2.脾脏在哪种白血病时肿大最明显? A.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3.Ph1染色体主要出现在哪种白血病? A.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B.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 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D.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E. 单核细胞性白血病 4.急性、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时,在骨内、骨膜下或其它器官内,可由白血病细胞形成瘤结,外观呈某种颜色,称为:A. 白色瘤 B. 黄色瘤 C. 绿色瘤 D. 棕色瘤 E. 转移瘤 5.霍奇金淋巴瘤中不出现哪种细胞? A. R-S细胞 B. 陷窝细胞 C. 单核R-S细胞 D. 多形性或肉瘤样细胞 E. 异型的组织细胞 6.下列哪个是B细胞来源的恶性淋巴瘤? A. 多发性骨髓瘤 B. 霍奇金淋巴瘤 C. 蕈样霉菌病 D. Burkitt淋巴瘤 E. 组织细胞增生症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是人体的重要防卫体系,它与心血管系统密切相关。淋巴系统能制造白细胞和抗体,滤出病原体,对于液体和养分在体内的分配也有重要作用。 像遍布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淋巴系统也是一个网状的液体系统。淋巴系统里流通的淋巴液,由血浆变成,但比血浆清,水分较多,能从微血管壁渗入组织空间。 脾脏是最大的淋巴器官,脾能过滤血液,除去衰老的红细胞,平时作为一个血库储备多余的血液。 淋巴系统有许多管道和淋巴结,毛细淋巴管遍布全身,收集多余的液体,输入两条总导管:一条是淋巴系统的主干胸导管,与脊柱互相平行,通向左边近心脏的一条大静脉;另一条是右淋巴导管,通向右边的静脉。 淋巴系统没有一个像心脏那样的泵来压送淋巴液。新的组织液流入细胞间的空隙中的液体挤入淋巴管。动脉和肌肉的张缩也对淋巴液施加向前的压力。呼吸作用则在胸导管内造成负压,使淋巴液向上流而回到血液中去。 人受伤以后组织会肿胀,要靠淋巴系统来排除积聚的液体,恢复正常的液体循环。 沿着毛细淋巴管有100多个淋巴结或淋巴腺,身体的颈部、腹股沟和腋窝特别密集。每个淋巴结里有一连串纤维质的瓣膜,淋巴液就从此流过,滤出微生物和毒素,并加以消灭,以阻止感染蔓延。 当病毒侵入人体发生感染时,淋巴结会肿大疼痛。像喉咙发炎时,会在下巴颏下摸到两个肿块,那就是淋巴结。炎症消失后淋巴肿块也会自然缩小。 淋巴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先从淋巴的基本知识了解淋巴的相关知识 ■淋巴结lymph node 存在于哺乳动物和人体中的一种淋巴结构,多为卵圆形。分散在全身各处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如颈、腋下、腹股沟、腘、肘、肠系膜及肺门等处。淋巴结与淋巴管相连通,是淋巴回流的重要滤器,也是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重要场所。 淋巴结主要具有滤过淋巴液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功能。①滤过淋巴液。淋巴结位于淋巴回流的通路上。当病原体、异物等有害成分侵入机体内部浅层结缔组织时,这些有害成分很容易随组织液进入遍布全身的毛细淋巴管,随淋巴回流到达淋巴结。在淋巴窦中由于容积极大增加,淋巴的流速变得极为缓慢,使得淋巴中的有害成分在迂回曲折流动时,有充分与窦内的巨噬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一、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定义: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2.病因(多种多样) 感染性:病毒(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细菌(如结核病;猫抓热)、真菌、原虫(如弓浆虫病) 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 代谢性( 如Niemann-Pick病) 医源性(如淋巴管造影) 恶性肿瘤(如窦组织细胞增生) 特发性(如Kikuchi病*,Castleman病) 3.病理形态学特点 肉眼特点: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灰白、土黄 镜下特点:淋巴结反应的病理变化依赖于外来刺激的性质和反应细胞的种类

4.临床病理联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的原因 二、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 别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lymphadenitis) 1.多见于亚洲人 2.好发于年轻人,女性更为常见 3.1/3-1/2患者发热;约50%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25%可见非典型性淋巴细胞 4.多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伴疼痛 5. 病理组织学特点:淋巴结副皮质区显著增生伴坏死 6.免疫表型特点:Macrophage(CD68+) 、T cell(CD8+) 、B cell virtually absent 7.细胞遗传学特点: Diploid pattern 8.自限性疾病 9.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三、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别名: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 1.定义:是Langerhans 细胞或其前身的增生性疾病,包括一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生物学行为各不相同的疾病。 2.亚型:?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hronic progressive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Hand-Schül ler-Christian病、?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cute disseminated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Letterer-Siwe病 3.共同点:Langerhans细胞增生伴有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Langerhans细胞特点:LM:胞浆嗜酸性,核椭圆形或肾形,有纵行核沟; 免疫组化:S-100(+)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全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作者:-----------------------日期:

淋巴造血系统疾病复习资料 一、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定义: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2.病因(多种多样) 感染性:病毒(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BV)、细菌(如结核病;猫抓热)、真菌、原虫(如弓浆虫病) 自身免疫病(如红斑狼疮) 代性(如Niemann-Pick病) 医源性(如淋巴管造影) 恶性肿瘤(如窦组织细胞增生) 特发性(如Kikuchi病*,Castleman病) 3.病理形态学特点 肉眼特点: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灰白、土黄 镜下特点:淋巴结反应的病理变化依赖于外来刺激的性质和反应细胞的种类

4.临床病理联系: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是临床上引起淋巴结肿大的最常见的原因 二、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 别名: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ubacute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 1.多见于亚洲人 2.好发于年轻人,女性更为常见 3.1/3-1/2患者发热;约50%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减少, 25%可见非典型性淋巴细胞 4.多为单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伴疼痛 5. 病理组织学特点:淋巴结副皮质区显著增生伴坏死 6.免疫表型特点:Macrophage(CD68+) 、T cell(CD8+) 、B cell virtually absent 7. 细胞遗传学特点: Diploid pattern 8.自限性疾病 9.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 三、Langerhans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 别名:组织细胞增生症X(Histiocytosis X) 1.定义:是Langerhans 细胞或其前身的增生性疾病,包括一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和生物学行为各不相同的疾病。 2.亚型:·嗜酸性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慢性进行性组织细胞增生症(chronic progressive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Hand-Schüller-Christian 病、·急性弥散性组织细胞增生症(acute disseminated 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或称Letterer-Siwe病 3.共同点:Langerhans细胞增生伴有多少不等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Langerhans细胞特点:LM:胞浆嗜酸性,核椭圆形或肾形,有纵行核沟; 免疫组化:S-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