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品货物运输车辆行车日志
JT-T_912-2014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管理制度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目录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2)2安全培训和教育学习制度 (4)3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 (7)4专用车辆管理制度 (9)5安全设施设备(停车场)管理制度 (15)6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管理制度 (18)7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21)8安全会议制度 (23)9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制度 (26)10事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28)附录: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1)1.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分类 (31)2.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1)3.押运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33)1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和危险货物运输有关的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场所、车辆、设施、设备等。
2.实施主体及职责分工:公司各部门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是安全监督检查的执行者,按照《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职责对全公司作业场所、职工按章作业、安全生产教育、安全任职资格、消防、道路交通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
3.检查的内容、方法和时间:3.1检查的内容:3.1.1查制度,即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完善;3.1.2查设备,即检查车辆、设备设施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3.1.3查安全知识,即检查从业人员是否具备应有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3.1.4查纪律,即检查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是否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1.5查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3.1.6查应急预案演练情况;3.1.7查资料,即安全检查相关台账的保存情况;3.1.8其他事项。
3.2检查的方法和时间:3.2.1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安全检查表法和仪器检查等;3.2.2检查按时间和组织方式分为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4隐患的处理程序:4.1检查中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可以处理的应当立即处理;4.2检查人员发现隐患不能当场处理的,应直接向主管安全的负责人报告,再由针对性地制定隐患处理方案;4.3隐患处理程序包括:隐患的评估分级、整改方案制定、处理措施、处理结果的复验等。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车日志(表)

□其它:防滑链
不符合项
检查结论
□可以出车 □当场修复后出车 □须进厂维修
安全员交待运输注意事项:
1、最高时速<80km/h;
2、做好行车过程中的“三检”;
运输途中事项记录:
安全员
签 字
驾驶员
签 字
押运员
签 字
注:此表由安全员与驾驶员共同会签,按趟填写,随车携带,运输任务完毕后交单位保管。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行车日志
车辆号牌
青A
核定吨位
T
出车天气
起运时间
月日
时 分
起运地点
到达时间
月 日
时 分
到达地点
回场时间
月 日
时 分
行车里程
起始里程数: km 往返总里程数: km承运货物来自品 名类/项别
托运人
名 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收货人
名 称
联系人
联系电话
行车 前安全员车辆检查事项
□转向□制动□灯光□刮水器□轮胎□仪表□标志灯/牌□灭火器
2016年上海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管理要求知识点-(1)

2016年上海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管理要求知识点-(1)D7.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强腐蚀性危险货物的非罐式专用车辆,核定载质量不得超过10吨,但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集装箱运输专用车辆除外。
8.配备与运输的危险货物性质相适应的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设施设备。
(二)有符合下列要求的停车场地:1.自有或者租借期限为3年以上,且与经营范围、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地,停车场地应当位于企业注册地市级行政区域内。
2.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专用车辆以及罐式专用车辆,数量为20辆(含)以下的,停车场地面积不低于车辆正投影面积的1.5倍,数量为20辆以上的,超过部分,每辆车的停车场地面积不低于车辆正投影面积;运输其他危险货物的,专用车辆数量为10辆(含)以下的,停车场地面积不低于车辆正投影面积的1.5倍;数量为10辆以上的,超过部分,每辆车的停车场地面积不低于车辆正投影面积。
3.停车场地应当封闭并设立明显标志,不得妨碍居民生活和威胁公共安全。
(三)有符合下列要求的从业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1.专用车辆的驾驶人员取得相应机动车驾驶证,年龄不超过60周岁。
2.从事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考试合格,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从事剧毒化学品、爆炸品道路运输的驾驶人员、装卸管理人员、押运人员,应当经考试合格,取得注明为“剧毒化学品运输”或者“爆炸品运输”类别的从业资格证。
3.企业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四)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3.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
5.从业人员、专用车辆、设备及停车场地安全管理制度。
6.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7.安全生产作业规程。
8.安全生产考核与奖惩制度。
9.安全事故报告、统计与处理制度。
二、专用停车场管理类(一)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企业应当具有与运输规模相适应的专用停车场地。
江苏省道路运输企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模拟试题(含答案)

江苏省道路运输企业资格考试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模拟试题(含答案)一、判断题(30题)1.客运站经营者应当对出站客车进行安全检查,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品进站上车,按照车辆核定载客限额售票,严禁超载车辆或者未经安全检查的车辆出站,保证安全生产。
A.正确B.错误2.道路运输车辆营运的行车日志主要由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填写。
A.正确B.错误3.运输剧毒化学品或者易制爆危险化学品需要较长时间停车的,驾驶人员或者押运人员应向所在的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报告。
A.正确B.错误4.客运经营者应当为旅客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确保车辆设备、设施齐全有效,保持车辆清洁、卫生,并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发生侵害旅客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行为。
A.正确B.错误5.企业应当制订本单位的应急预案演练计划,根据本单位的事故预防重点,每年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正确B.错误6.企业要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和危害辨识,树立风险就是隐患的观念,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A.正确B.错误7.运输剧毒化学品、爆炸品的企业或者单位,应当配备专用停车区域,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牌。
A.正确B.错误8.客运经营者不得强迫旅客乘车,不得中途将旅客交给他人运输或者甩客,不得敲诈旅客,不得擅自更换客运车辆,不得阻碍其他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
A.正确B.错误9.超限运输车辆护送方案由承运人编制,主要内容包括护送车辆配置方案、护送人员配备方案、护送路线情况说明、护送操作细则、异常情况处理等相关内容。
A.正确B.错误10.客运车辆可以在允许的载重范围内载货。
A.正确B.错误11.事故调查组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A.正确B.错误12.事故调查组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调查。
A.正确B.错误13.客运企业应当每季度分析客运驾驶员的道路交通违法信息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
A.正确B.错误14.对于不在客运站进行安全例检的客运车辆,驾驶员应每日出车前或收车后按照相关规定对客运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查。
危化品运输车安全行驶知识

危化品运输车安全行驶知识危化品运输车是一种特殊的运输工具,它负责将危险化学品从生产地或储存地点运送到目的地。
由于危化品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对于危化品运输车的安全行驶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于危化品运输车安全行驶的知识。
1.合理装载和固定货物。
危化品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货物的合理装载和固定非常重要。
货物应该按照规定的堆放方式进行装载,并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货物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降低了车辆的不稳定性和运输风险。
2.注意车辆的稳定性。
危化品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车辆的稳定性。
因为危化品的重量通常较大,如果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过弯、制动或加速等操作不当,容易导致车辆失控、侧翻等事故。
所以,在行驶过程中要注意平稳驾驶,合理选择车速,避免急转弯或急加急减速等行为。
3.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危化品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包括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驶,保持适当的车距,不超速行驶等。
另外,危化品运输车还需要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行驶路线,避免经过人口密集区或容易发生事故的区域。
4.保持车辆的良好状态。
车辆的良好状态对于安全行驶非常重要。
危化品运输车的驾驶员应该定期检查车辆的刹车系统、悬挂系统、轮胎等关键部位,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和维修,及时更换老化的零部件,确保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加强驾驶员的安全培训。
驾驶员是危化品运输车安全行驶的重要环节。
驾驶员应该持有合法有效的驾驶证,并接受专业的危化品运输车驾驶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危化品的性质和特点,运输车的装卸操作,安全行车技巧等。
通过培训,驾驶员可以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对危化品运输车的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
6.应急处置措施。
危化品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事故或突发情况。
为了保证安全,驾驶员应该熟悉应急处置措施,并随车携带相应的应急救援设备,如泄漏防护装置、灭火器等。
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驾驶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避免事态蔓延和进一步危害。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车辆伤害、火灾、其他爆炸
C级
/黄色
1、停车场地应当封闭管理并设立明显的安全警示告知牌、限高、限速标志。
2、建立停车场安全管理制度,制度应包括危货车辆停放管理、专用停车区域管理、警示标志管理、相关设备管理以及专人值守、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等内容。
3、驾驶员驾驶车辆入场时应注意观察停车场内人员和车辆的动态,主动避让。
B级
/橙色
1、装卸作业前,应按照相关规定检查车辆的安全设施、装卸工具、装卸人员、装卸物品等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相关人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应停止装卸工作并及时汇报。
2、危险化学品的装卸作业应当遵守安全作业标准、规程和制度,并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或者监控下进行。
3、装卸管理人员应经过相应的培训,并考试合格取得相应的证件。装卸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措施。
交通事故
其他伤害
B级
/橙色
1、企业应当建立防止驾驶人疲劳驾驶制度。关心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驾驶人进行体检,为驾驶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运输任务,防止驾驶人疲劳驾驶。
2、企业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知识、操作规程培训。驾驶人员应当遵守道路运输法规和道路运输驾驶员操作规程,安全驾驶,文明服务。
B级
/橙色
1、危险货物的装卸应在装卸管理人员的现场指挥下进行,严格落实装卸现场监督指导制度。
2、在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区应设置警告标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装卸作业区。
3、雷雨天气装卸时,应确认避雷电、防湿潮措施有效。
4、危险品装卸区内严禁使用会产生火花的工具、机具等。
5、装卸作业区要远离热源,通风良好;电器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求,严禁使用明火、灯具照明,照明灯应具有防爆性能。
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车辆行车日志

灯光
转向指示灯、示宽灯、雾灯、警示灯、大灯是否正常。
5
水/电/油
刹车淋水是否充足;点灭是否正常,有无漏电现象;油路是否畅通,有无漏油现象。
6
轮胎
胎压是否正常、胎面是否擦伤刮痕、钉刺物、钢圈是否锈蚀、变形、螺丝齐全、松动。轮胎花纹是否符合国标要求。
7
发动机
运转声音有无异常,怠速稳定,机油压力正常;点火系、燃料系、润滑系、冷却系应齐全,性能良好。
检查人(签字): 复核人(签字):
发车/收车时间
时 分 至 时 分
车辆途中停靠
时间:
地点:
事由:休息□ 维修□ 检查□
时间:
地点:
事由:休息□ 维修□ 检查□
时间:
地点:
事出车前和行车中、收车后必检项内容,检查合格打“√”,不合格打“×”,在备注栏用文字进行描述。
4.运输危险货物过程中,押运员应密切注意车辆所装载的危险货物,根据危险货物性质不定时停车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会同驾驶员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驾驶员、押运员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5.如遇有恶劣天气、道路路面状况发生变化,应根据所载危险货物特性,及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6.在装卸过程中,应当根据危险货物的性质,轻装轻卸,堆码整齐,防止混杂、撒漏、破损,不得与相抵性质货物混合堆放。
7.装载的危险货物是否与电子运单的货物相一致。
8.禁止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在卸货后直接实施排空作业等活动。
9.运输危险货物的车辆禁止搭乘无关人员。
10.运输危险品的车辆不得在居民聚集点、行人稠密地段、政府机关、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停靠。
安全告知人(签字):
出车前
转向□ 传动□ 制动□ 灯光□ 水/电/油□ 轮胎□ 发动机□ 安全标示 □ 消防器材□ GPS□ 电子运单□ 人员、车辆资质证件□ 仪表盘□ 喇叭□ 雨刷□ 防护用品□ 车厢底板□ 安全设施□
驾驶员行车日志制度

驾驶员行车日志制度一、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驾驶员的行车行为,保障行车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并对可能出现的责任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与处理。
二、背景近年来,随着道路交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人们对行车安全问题的日益,驾驶员行车日志制度逐渐成为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该制度要求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详细记录行驶时间、路线、速度、交通流量等信息,以便对可能出现的责任事故进行追溯和分析。
三、原则1、真实记录:驾驶员应如实记录行车日志,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2、完整记录:行车日志应包括所有必要的行驶信息,如起始时间、结束时间、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等。
3、及时填写:驾驶员应在每次行车前或行车后立即填写行车日志,确保信息的及时性。
4、分类保存:行车日志应分类保存,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事故处理。
5、严格执行:管理人员应对驾驶员的行车日志进行定期检查和审核,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四、内容1、行车日志应包括以下内容: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行驶路线、行驶时间、行驶速度、交通流量等。
2、行车日志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包括车辆的起始地点、目的地、行驶时间、交通状况等信息。
3、行车日志应记录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的身体状况、情绪状态等信息,以便对可能出现的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
4、行车日志应记录车辆的运行状况,如发动机、轮胎、刹车等部件的维修记录和使用情况等信息,以便对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及时了解和处理。
5、行车日志应记录行驶过程中的异常情况,如交通拥堵、道路施工、天气变化等信息,以便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进行及时预警和处理。
6、行车日志应记录行驶过程中的交通事故信息,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原因、处理结果等信息,以便对事故进行追溯和分析。
7、行车日志应分类保存,可以根据车辆类型、驾驶员类型、行驶路线等因素进行分类,方便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事故处理。
8、行车日志应定期进行检查和审核,管理人员应对驾驶员的行车日志进行检查和审核,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