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第4课时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并将其推广到小数的加法运算中。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培养学生的坚韧不拔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推广到小数。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科书。
2.教具:小数点卡片、白板、彩色粉笔、实物小数。
3.教学环境:教室中心位置的教师讲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让学生回顾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内容,引入小数的加法运算。
2. 提出问题(10分钟)•出示一组小数,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加法运算,并讨论其中是否有可以推广到整数加法定律的规律。
3. 探究定律(15分钟)•指导学生借助小数点进行加法运算,让学生自主发现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适用性。
4. 引入新知识(10分钟)•引入新增知识,介绍小数加法运算规律,并与整数加法计算规律进行比较。
5.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加法运算的练习,巩固整数加法定律与小数加法定律的联系。
6. 总结反思(5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推广,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课后作业•完成教材中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通过引入小数加法运算,得以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整数加法定律的应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实际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巩固环节还需要加强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以上就是本课时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推广。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4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案

或 2.8 - 1.5 = 1.3(先将两个数都扩大10倍,变成28 - 15,再相减得到13,最后将结果缩小10倍得到1.3)
5. 小数加法运算律研究题: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小数加法运算律,研究以下问题的答案。
(1)2.3 + 4.7 + 3.5 等于多少?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并解释原因。
3. 小数加法运算律创新题: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小数加法运算律,解决以下创新性问题。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2厘米,宽是3.5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答案:6.2 × 3.5 = 21.7(平方厘米)
4. 小数加法运算律综合题:请运用本节课学习的小数加法运算律,解决以下综合问题。
(1)小丽有2.8元钱,她买了一本书花了1.5元,她还剩下多少钱?请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并解释原因。
(3)数学竞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级数学竞赛,如“全国青少年数学竞赛”、“美国数学竞赛”等,通过竞赛提高学生对小数加法运算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数学游戏:介绍一些与小数加法运算律相关的数学游戏,如《小数加法大冒险》、《数学加法乐园》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小数加法运算律。
2. 拓展建议:
(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小数加法运算例子,如购物时价格的计算、烹饪时食材的配比等,从而增强学生对小数加法运算律的认识和应用。
详细介绍小数加法运算律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小数加法运算律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数加法运算律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小数加法运算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小数加法运算律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适用性。
2. 培养学生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迁移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推广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定律在小数加法中是否适用?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适用性。
a. 学生分组讨论,举例验证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适用性。
b.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2)巩固练习,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法计算。
a.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b. 集体订正,分析错误原因,总结注意事项。
3.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小数加法接力赛,进一步巩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察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与小数加法有何不同。
六、板书设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1. 加法交换律:a b = b a2. 加法结合律:(a b) c = a (b c)3. 加法单位元:a 0 = a注意:在小数加法中,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适用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迁移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部分,特别是学生分组讨论和举例验证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适用性。
这个环节是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从已知到未知的重要过渡,也是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和迁移能力的关键步骤。
6.4《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6.4《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今天,我要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第六章第四节《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继续使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第六章第四节《整数加法运算律推广到小数》。
我们将通过实际例题来学习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难点是如何将整数加法的运算规律推广到小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出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5元,他又得到了2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元?”通过解决这些问题,让大家感受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2.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讲解一些典型的小数加法例题,让大家理解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3.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发放一些练习题,让大家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作业布置:我会给大家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大家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我会在黑板上写出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并配合实例进行讲解。
七、作业设计1.请同学们运用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答案:略2.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我也会根据同学们的学习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律。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同学们特别关注。
一、实践情景引入在实践情景引入环节,我会给大家出示一些实际问题,比如:“小明有3.5元,他又得到了2元,请问他现在有多少元?”这些问题都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4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反馈练习,巩固应用。
课件出示:
1.口算。
0.384+0.37+2.63= 5.28+3.43+0.72=
1.29+3.6+0.71+6.4=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6.7+4.88+2.3=6.7+□+4.88
(2)(2.59+3.25)+2.75=+□(□+□)
3.看谁算得快。
35.6+58.9+22.4= 59.7-12.12-5.88= 2.8+1.37+7.2+42.63=(21.34+28.68)+12.66=
课堂总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教学板书
教学反思
让学生自己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之处,在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
同时引导学生明确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也同样适用,可以使计算简便。
从整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掌握得还是不错。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教案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教案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1.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复习迁移。
1、口算(小组开火车)。
6.52+0.48=3.6+6.4=2.54-0.54= 0.17+3.83 =5.47-2.47=4.8-1.8=2、计算35+28+72 125+49+75156-47-53 137+98+2+43 1、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1)用字母表示就是:a+b=b+a (a+b)+c=a+(b+c) a-b-c=a-(b+c) (2)让学生说说它的实质内容3、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3.2+0.5()0.5+3.2(4.7+2.6)+7.4()4.7+(2.6+7.4)(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2)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
(4)从这三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2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这一定律进行小数加法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对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在运用到小数加法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加法。
2.培养学生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法运算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探究等方式,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例题、练习题等相关教学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整数加法的例子,引导学生回顾整数加法运算定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个小数加法的例子,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并提出问题:“这个小数加法的运算,我们可以运用我们之前学过的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吗?”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回答。
3.操练(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小数加法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进行计算,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小数加法的综合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将其推广到小数的加法运算中。
2.过程与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小数计算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能够灵活运用到小数的加法运算中。
•教学难点: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加法运算,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3节内容。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生练习册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一个小游戏或故事引入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复习复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回顾并掌握这一知识点。
第三步: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通过具体例子和练习,让学生体会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应用。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课堂上讲解和讨论答案。
第五步:拓展延伸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或思考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第六步: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
六、教学反思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在学习中充分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小数的加法运算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
四年级数学下册《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设计
王希付
教学内容:
教材79—81页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知道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也适用于小数加减法。
2.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3.在不同算法的比较中体会运算定律在运算中的简化作用。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灵活应用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迁移,导入新课。
1、口算(小组开火车)。
6.52+0.48= 3.6+6.4= 2.54-0.54=
0.17+3.83= 5.47-2.47= 4.8-1.8=
2、计算
35+28+72 125+49+75 156-47-53 137+98+2+43 (1)在刚才的计算中我们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
(2)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性质
用字母表示就是:
ɑ+b=b+ɑ (ɑ+b)+c=ɑ+(b+c) ɑ-b-c=ɑ-(b+c)
(3)让学生说说它的实质内容
3、揭示课题:整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小数的加减法有简便运算吗?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这个问题。
二、自主探究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 (
4.7+2.6)+7.4()4.7+(2.6+7.4)
(1)观察、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2)把你的发现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3)组织学生进行验证。
(板书:验证)可以怎样验证呢?师生共同计算,发现○的左右两边相等。
(4)从这两组算式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小结:整数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对于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
学生把规律读一遍。
2、板书课题: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应用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小数加减法简便运算。
三、新知应用
出示例4:0.6+7.91+3.4+0.09
1、怎样算比较简便?根据什么?
2、
0.6+7.91+3.4+0.09
=8.51+3.4+0.09
=11.91+0.09
=12
0.6+7.91+3.4+0.09
=(0.6+3.4)+(7.91+0.09)
=4+8
=12
3、比较不同的算法,发现规律:哪种方法简便?第二种方法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证明了什么?
4、小结:加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也同样使用,那么我们在进行小数计算的时候,就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灵活的去采用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巩固练习
做一做第1、2 两题。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练习十九的第1、5题。
板书设计: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减法的运算性质
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本课时,我从本次培训中积累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迁移的认知规律,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简单的多媒体,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的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表象。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我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
1、教学时,我创设了春季运动会的情景,通过有激励性的四
项技能竞赛情境导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小数加减简便算法的探索活动,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
2、我结合本次学习获得的经验,大胆放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在学生独立自行计算,发展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从求选手总成绩不同的算法中比较、悟出整数加法定律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
通过情境中特设计的两道都能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和一道不能简便计算的数据,使学生在有限个例证中证实了初步构建的数学模型,懂得能否凑成整数是判断小数加减算式能不能进行简便计算的依据。
3、练习设计层次性。
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内容的重复反应或拓展,课堂练习能及时反馈不同层次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本课让学生通过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新知的应用、开放题思维训练使三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所获、有所悟,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心。
4、在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与缺陷:如本课教学内容有数字的特殊性,如何根据学生生活创设趣味性、有效性、真实性的最佳的教学情境;计算课应怎样驾驭课堂既体现自主学习,又不枯燥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