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合集下载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编辑ppt
15
◇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核 细胞质 液泡
叶绿体
编辑ppt
16
◇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
编辑ppt
17
二、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
草履虫培养液 连桥
A
牛肉汁 B
在实验中,草履虫是怎样运动的?这些 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部。
擦→滴→取→放、编展辑ppt →盖→ 染→吸 7
◇制作人体口腔细胞临时装片
1、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编辑ppt
8
生理盐水
2、滴把载玻片放在试验台上,用滴管在载 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编辑ppt
9
3、刮:用凉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
牙签从口腔侧壁处轻轻刮几下,牙签 上就附着了一些碎屑。
编辑ppt
10
生理盐水
生理盐水
4、涂:把牙签放在载玻片放在载玻
片的生理盐水中均匀地涂抹几下。
编辑ppt
11
防止产生气泡
5、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
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
后缓缓放平。目的是防止产生气泡
编辑ppt
12
吸水纸
碘液
6、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
,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一
擦、二滴、三刮、四涂、五盖、
六染。
编辑ppt
21
2、植物细胞的结构
编辑ppt
22
3、动物细胞的结构
编辑ppt
23
1、从细胞结构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 象主要决定于(D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2、下列哪一项不是人体细胞所具有的结构是(A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3、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漱口的液体、 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B自来水、生理盐水、碘液 B、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C、生理盐水、自来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制作永久玻片标本的详细流程

制作永久玻片标本的详细流程

制作永久玻片标本的详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Download Tip: This document has been carefully written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制作永久玻片标本详细流程如下:①材料准备:选取新鲜或固定后的生物材料,如植物切片、动物组织等,以及载玻片、盖玻片、试剂(如福尔马林、酒精、二甲苯)和加拿大树胶或环氧树脂等。

②材料处理:先将样本进行固定,常用福尔马林溶液,固定时间视材料不同而定。

之后进行脱水,依次用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如70%、80%、95%、100%)浸泡,逐渐替换样本内水分。

③透明处理:将脱水后的样本浸入二甲苯中,以增强样本透明度,利于观察,一般需更换二甲苯数次。

④浸透与包埋:将透明化后的样本浸入熔化的加拿大树胶或环氧树脂中,待充分渗透后,将样本与树胶一同倒入模具中,冷却固化形成包埋块。

⑤切片:使用微切机将包埋块切成薄片,一般厚度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

⑥贴片:将切片小心放置于载玻片上,使用镊子或毛笔微调至理想位置。

⑦染色:根据需要对切片进行染色,以增强结构对比度,如HE染色法,先用苏木精染色,再用伊红复染。

⑧封片:染色干燥后,滴加一滴中性树胶或树脂于切片上,轻轻覆盖盖玻片,排出气泡,固定。

⑨晾干与存储:将制好的玻片标本放置干燥处自然晾干或温箱中加速干燥,完成后存放在干燥、避光的标本盒内,以便长期保存和观察。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一、引言生物玻片标本是生物学实验和研究中常用的工具,通过将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切片固定在玻片上,能够方便地观察和研究生物结构与功能。

本文将介绍生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样本采集、固定、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二、样本采集1. 选择合适的生物体: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生物体,可以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等。

2. 采集新鲜样本:在合适的生物体中采集新鲜的组织或细胞样本,确保样本的完整性和活性。

三、固定样本1. 选择合适的固定液:根据样本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固定液,常用的固定液有福尔马林、乙醛、乙酸等。

2. 固定样本:将采集到的样本浸泡在固定液中,时间根据样本的大小和性质而定,一般为几小时至几天。

四、切片1. 准备切片仪器:使用显微镜、切片刀、切片钳等仪器,保证切片的质量和准确性。

2. 固定样本:将固定好的样本取出,用切片钳夹持住,放在切片刀上。

3. 切片样本:用切片刀将样本切成薄片,厚度一般为5-20微米,注意保持切片的整齐和平滑。

4. 收集切片:用切片钳将切好的样本收集到含有适量缓冲液的玻片上。

五、染色1. 选择合适的染色剂: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染色剂,常用的有哈里斯血红素、伊红等。

2. 染色样本:将切片好的样本放入染色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样本染色均匀。

3. 洗涤样本:用缓冲液或蒸馏水洗涤样本,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 干燥样本:将洗涤好的样本放置在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干燥器将样本快速干燥。

六、封片1. 准备封片材料:使用封片剂、盖玻片、封片胶等材料,保护样本并固定在玻片上。

2. 涂抹封片剂:将封片剂均匀涂抹在玻片上,使其覆盖样本。

3. 盖上盖玻片:将盖玻片轻轻压在封片剂上,避免产生气泡。

4. 固定封片:用封片胶将盖玻片和玻片固定在一起,避免样本移动或掉落。

七、存储和标记1. 存储样本:将制作好的生物玻片标本存放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避免受潮和霉变。

2. 标记玻片:在玻片上标记样本的相关信息,如生物体名称、采集日期、制作人等,便于管理和使用。

标本的处理

标本的处理

标本的处理涂片的制备1. 用白金耳挑取待检材料(血液、脓汁、尿沉渣等),均匀涂布于载玻片上,约呈1平方厘米的圆形面积。

2. 用冷吹风机吹干后,立即应用,或装在塑料袋中,-10℃保存,可于二周内使用。

印片的制备1. 将待检组织以小剪刀剪开,用滤纸将创面血液吸干,然后用创面轻压玻片,使之粘上1-2层细胞。

2. 用冷吹风机将玻片吹干。

组织切片的制备1. 在-16~-25℃的低温下将冷冻的待检组织用冷冻切片机切片。

2. 将切片迅速贴在玻片上。

3. 用冷吹风机立即将玻片吹干。

标本的固定1. 将标本玻片置于玻片架上,浸入盛有固定剂溶液的搪瓷桶内。

2. 经过一定时间(参考3min)固定后取出玻片架。

3. 即刻以冷磷酸缓冲盐水冲洗,再按顺序经过磷酸缓冲盐水三缸浸泡,每缸3min,取出在空气中晾干或用风扇吹干。

涂片和印片血液、细菌培养物、脑脊液、体腔渗出液和细胞悬液等均可简单地涂抹在玻片上,干燥固定后就可用于荧光抗体染色。

脑脊液、脏器(肝、脾、淋巴结等)、细菌菌落或尸体病变组织可把切面压印于玻片上作成印片,经固定后再染色。

组织切片主要有以下两种:①冷冻切片:为了使抗原最大量的保存,首选的制片方法是冷冻切片,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组织的抗原性保存好,自发荧光较少,特异荧光强,同时适用于不稳定的抗原,缺点是组织结构欠清晰。

②石蜡切片:石蜡切片是研究形态学的主要制片方法,它不但是观察组织结构的理想方法,而且可进行回顾性研究。

其优点是组织细胞的精细结构显现清楚,但对抗原的保存量不如冷冻切片,并有组织自发荧光和非特异性荧光,需加酶消化处理。

细胞培养标本用HEP-2细胞或Hela细胞培养,待细胞在玻片上形成单层,固定后用作抗核抗体等检测的抗原片。

还可使细胞单层生长在玻片上,再用病毒或病人标本感染,然后固定,用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病毒。

活细胞染色检查淋巴细胞表面抗原以及免疫球蛋白受体、癌细胞表面抗原、血清中抗癌细胞抗体等,均可用活细胞荧光抗体染色法。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其仪器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范及其仪器的使用

微生物实验室操作规程1.工作人员加强有菌观念,无菌操作。

2.每日工作前用紫外线照射实验室半小时以上。

3.入室前应穿工作服,并做好实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准吸烟、吃东西及用手触摸面部。

尽量减少室内活动,以免引起风动,无关人员禁入。

5.非必要物品禁止带入实验室,必要资料和书籍带入后,应远离操作台。

6.做好标本的登记、编号及试验记录。

未发出报告前,请勿丢弃标本。

7.标本处理及各项试验应在操作间进行,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火焰灭菌,沾菌吸管、玻片等用后应浸泡在消毒液内。

8.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过氧乙酸消毒或浸于 3%来苏儿溶液中 5-10分,再用肥皂洗手并冲洗干净;如误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用 1: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 3%双氧水漱口,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

9.实验过程中,如污染了实验台或地面,应用 3%来苏儿覆盖其上半小时,然后清洗;如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下,高压灭菌。

10.使用后的载玻片、盖片、平皿、试管等用消毒液浸泡,经煮沸后清洗或丢弃。

11.所有微生物培养物,不管标本阳性或阴性均用消毒液浸泡后,经煮沸消毒,才能清洗或丢弃。

12.取材、最好采用一次性工具,不能采用一次性工具者,每次取材前均应彻底消毒。

13.若出现着火情况,应沉着处理,切勿慌张,立即关闭电闸,积极灭火。

易燃物品(如酒精、二甲苯、乙醚和丙酮等)必须远离火源,妥善保存。

14.工作结束时检查电器、酒精灯等是否关闭,观察记录培养箱、冰箱温度及工作情况,用浸有消毒液的抹布将操作台擦拭干净,并将试剂、用具等放回原处,清理台面,未污染的废弃物扔进污物桶,有菌废弃物应送高压灭菌后处理。

15.离室前工作人员应将双手用消毒液消毒,并用肥皂和清水洗净。

16.爱护仪器设备,遵守仪器使用规范,经常清洁,注意防尘和防潮。

每天观察培养箱、冰箱、干燥箱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17.发出的微生物报告应认真复审,分析报告、评价报告。

无菌室使用规程1 目的建立无菌室管理使用规程,保证操作者正确使用。

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

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

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嘿,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的步骤啊,那咱就来唠唠。

要想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呢,得先把显微镜准备好。

“哎呀,这可重要啦。

”把显微镜放在平稳的桌子上,调整好位置,让自己坐得舒服。

然后检查一下显微镜的各个部件是不是都在,有没有坏的地方。

要是有问题,可得赶紧修好。

接着呢,把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嘿,这得小心点。

”用夹子把玻片标本固定好,不能让它乱动。

要是玻片标本动来动去,那可就看不清楚了。

然后调整显微镜的焦距。

先把低倍镜对准玻片标本,“哎呀,可别对错了。

”用粗准焦螺旋慢慢地把镜头往下调,直到能看到模糊的图像。

这时候可不能着急,得慢慢地调,不然会把玻片标本压坏的。

看到模糊的图像后,再用细准焦螺旋慢慢地把图像调清楚。

“嘿,这就像调望远镜一样。

”如果想看更清楚的图像,可以换成高倍镜。

“哎呀,这可得小心。

”换高倍镜的时候,要先把低倍镜移开,然后把高倍镜对准玻片标本。

再用细准焦螺旋把图像调清楚。

高倍镜下的图像会更清楚,但是视野会变小,所以要小心地找自己想看的东西。

观察的时候,要注意光线。

“嘿,光线不好可看不清楚。

”可以调整反光镜或者灯光,让光线正好照在玻片标本上。

要是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影响观察效果。

我给你讲个事儿吧。

有一次我在学校上生物课,老师让我们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

一开始我不会,瞎弄了半天也没看到啥。

后来老师过来教我,先准备好显微镜,把玻片标本放好,调整焦距,注意光线。

嘿,我终于看到了玻片标本上的细胞,可清楚了。

“哈哈,这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还真得有方法。

”总之呢,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要准备好显微镜,放好玻片标本,调整焦距,注意光线。

这样才能看到清楚的图像,学到更多的知识。

中学实验室玻片标本的管理与使用注意事项

中学实验室玻片标本的管理与使用注意事项

中学实验室玻片标本的管理与使用注意事项中学玻片标本有九十余个品种。

玻片标本就是将微细的生物体或从生物体上切取的微小薄片,经过一定的处理制成标本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使用。

按照制作方法,玻片标本可分为两大类:切片和非切片。

非切片类又可分为若干小类,中学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中有两种,即装片和涂片。

切片是用刀把材料切成能透过光线的薄片的玻片标本,厚度一般在2~10微米之间。

装片是将整个微小生物体或器官封藏起来的玻片标本。

涂片是将液态或疏松柔软的动植物组织均匀涂抹于载玻片上再封藏起来的玻片标本。

玻片标本的载体是无色透明的盖玻片和载玻片。

标准的载玻片长是76毫米,宽是26毫米,厚是1~1.2毫米。

标准的盖玻片的边长是18毫米,厚是0.13~0.17毫米。

载玻片和盖玻片最重要的技术要求是厚度,超过标准厚度的玻片会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生困难。

玻片标本虽小,但制造过程并不简单,一般需要经过取材、固定、冲洗、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贴片、脱脂、复水、染色、封片等十几道工序。

玻片标本都必须染色,这是因为染色后,标本的各部分折光率不同,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

玻片上的颜色会自然褪色,在光照下会加速褪色,因此玻片使用完毕应立即放入盒中,并避免阳光直射。

用酸性品红染色的玻片标本一般可保色3~4年,用苏木精染色的玻片标本可保色7~8年。

玻片标本是玻璃制品,使用时必须轻拿轻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应避免物镜碰坏玻片标本。

不能露置在外堆放。

玻片标本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封边。

封边剂一般是石蜡和蜂蜡的混合物,石蜡的熔点在42~60摄氏度之间。

一旦封边剂失效,将严重影响玻片的使用寿命,因为封边剂的失效将导致封固剂的失效,封固剂的失效将不能保存染色的成果,玻片标本应远离热源。

制作植物玻片标本的步骤

制作植物玻片标本的步骤

制作植物玻片标本的步骤
植物玻片标本的制作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以下是一般的制作步骤:
1. 选取叶片
选择新鲜的叶片,并将其平放在载玻片上。

用刀片去除叶片的基部、页面尖端以及叶片的两端,留下中间含有主脉的长方形小叶片。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切下的叶片更加均匀,便于后续的操作。

2. 切割叶片
用镊子按压材料的一端,右手捏紧刀片,沿着主叶脉垂直方向切割叶片,每切一次刀片粘一下水。

将薄薄的切下的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

这个步骤的目的是获取薄而均匀的叶片切面,以便于观察其内部结构。

3. 选择并染色
用镊子从水中选取最薄的切片,首先在载玻片上滴你需要染色的材料,然后将薄薄的叶子切面放平展开,盖上载玻片。

染色的目的是
使细胞结构更加清晰,以便观察。

4. 观察叶片横切面结构
观察完整清晰的叶片横切面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小倍数找到细胞位于哪个部位,然后通过局部放大调整亮度和倍数得到较好的视野与清晰度。

这个步骤需要耐心和细心,才能得到准确的观察结果。

5. 整理并保存样本
完成观察后,洗净载玻片与培养皿,还原器材,将废物放入指定容器。

这一步的目的是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全,同时保护好样本和器材。

以上就是制作植物玻片标本的基本步骤,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

但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制作的标本能够更加清晰地展示植物的内部结构,对于学习和研究植物学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置玻片标本的步骤
一、准备材料
在进行放置玻片标本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玻片:常用的玻片有玻璃和塑料两种材质,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玻片;
2. 标本: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标本,可以是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等;
3. 盖玻片:用于覆盖标本的透明玻璃片;
4. 显微镜:用于观察标本的仪器;
5. 石蜡:用于固定标本和玻片的胶黏剂;
6. 刀片或剪刀:用于切割标本;
7. 染色剂: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染色剂,用于增强标本的对比度。

二、制备玻片标本的步骤
1. 收集标本: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标本收集,可以是昆虫、植物的组织、细胞等。

注意选择新鲜、完整的标本。

2. 处理标本:将收集到的标本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清洗等。

对于组织标本,可以使用缓冲液进行固定和保护。

3. 制备标本片:将处理好的标本切割成适当的大小,通常为2-3毫米。

使用刀片或剪刀进行切割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损坏标本。

4. 固定标本:将切割好的标本放置在石蜡中,轻轻搅拌几分钟,使其充分浸润石蜡。

然后将标本放置在玻片上,并轻轻压平。

5. 染色标本:根据需要,可以选择使用染色剂对标本进行染色。

染色可以增强标本的对比度,使细胞结构更清晰可见。

6. 盖玻片:在标本上方放置一滴透明胶,然后将盖玻片轻轻放在胶滴上方,使其缓慢下降并覆盖整个标本。

避免产生气泡,否则会影响观察效果。

7. 去除气泡:在盖玻片上方轻轻按压,将气泡排除。

可以使用细针或玻璃棒辅助操作,避免直接用手指触碰盖玻片。

8. 固定盖玻片:使用石蜡或者透明胶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以防盖玻片移动或脱落。

9. 标记标本信息:在玻片上使用铅笔或者特殊的标记笔标注标本的名称、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识别和存储。

三、存储和使用玻片标本
1. 存储:将制备好的玻片标本放置在密封的载玻片盒或载玻片盘中,避免灰尘和湿气的侵入。

2. 使用:在使用玻片标本之前,先将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调节合适的放大倍数和焦距,然后进行观察和记录。

注意使用显微镜时要小心操作,避免碰撞和损坏。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成功制备出玻片标本,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和研究。

制备好的玻片标本可以用于教学、科研和医学诊断等领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定,做好实验记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