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团委活动-参观建川博物馆
建川纪念馆观后感

建川纪念馆观后感建川博物馆观后感篇一:——勿忘历史,居安思危在上个世纪,我们的国家任人宰割,就如文天祥说的:“山河破碎风飘絮。
”那样,岌岌可危。
今天,回顾这段历史,充满着屈辱与辛酸。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
我们必须铭记这段历史,不仅仅是为了吸取教训,更是为了鞭策自己,居安思危。
4月11日星期日,我们棕北中学除九年级师生,都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有建川博物馆。
那日。
我们从成都驱车一个半小时,便到了建川博物馆,据介绍,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全名“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有樊建川先生私人投资建立。
聚落内建设有抗战,5.12地震纪念,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等20余个分馆。
其中,我们分别参观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红色年代音像陈列馆,川军抗战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中国壮士群雕广场,中国老兵手印广场,红色年代镜鉴陈列馆,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老公馆家具陈列馆,“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国防兵器馆,三寸金莲馆等。
接下来,我们便开始参观:第一站是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抗战系列,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顾名思义,中流砥柱馆所展示的是一些关于人民顽强抗战的文物,一根高达十来米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馆中央,标志着比馆的意义,凸显了此馆的特征,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下来参观了不屈战俘馆,陈列的是一些当时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的侵略,仍面不改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人物塑像及画面。
十分感人。
我们还参观了国防兵器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这些馆都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参观以后不禁让我对那些在战争种牺牲的,伤残的,做出过贡献的国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便是民俗系列。
这里,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和老公馆家具陈列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百年变革。
一双双三寸绣花鞋,不禁让我们想起以前女人的悲哀,一个女孩生下来不久便要在正在发育的脚上裹上绷带,让脚不能再长,其结果必然是脚严重变形,而且相当痛苦,那时,大脚女人是很没有地位的。
游西昌建川博物馆作文

游西昌建川博物馆作文5月15日参加公司团委组织的54青年节活动,并有幸参观到著名的建川博物馆,我感到意义非凡。
怀着一种平常的心情进去参观,带着崇敬的心情出来。
在参观的短暂时间内使我获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当亲眼看到当年先烈们抵抗侵略者所使用的的装备十分落后时,我的心情是震撼的,打赢这场战争更多的是靠民族的团结,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收获比在任何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得到的都要多。
我的心情激动难以平复,那一段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该忘记的。
也是这样一段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书写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反侵略的伟大胜利,无数的中华英雄儿女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这些也是我们不该忘记的。
先烈们英勇的事迹感动着我,一张张图片上年轻的面孔,坚毅的眼神震撼着我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也是对我们面对失败与困难,面对逆境与挫折的一种指引与力量之源。
参观每一个展馆,站在每一个展台前,每当看到日本侵略者的物品都有想冲上去灭了它的冲动,但我知道这不行。
这是最好的证据,是对日本修改历史,否认侵略,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也是告知后者这段历史最有力的教材。
一个个英雄,一个个的先烈,有的也正值20多岁的青春岁月,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受尽苦难、折磨,甚至光荣牺牲,比起他们我显得多么的渺小,也更加促进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的热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做为13亿分之一,我该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勤于学习,努力工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对于建川博物馆,我的态度是矛盾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说,叫“纠结”。
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那么亲近的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
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它,历史太厚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压着我,让我透不气来。
时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不能洗刷事实。
参观建川博物馆有感

参观建川博物馆有感本人最近到成都游玩,当然少不了参观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位于成都市南门外,是一座以三星堆文化为主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建筑面积达到了7万平方米,被誉为世界级博物馆之一,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进入博物馆大门,立刻被一股文化气息所包围,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四千年前的三星堆文化时代。
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在参观建川博物馆时所感受到的体验。
首先,建川博物馆的外观和内部环境让人十分震撼。
博物馆外观采取了金字塔形式的设计,不仅美观而且独特,搭配上灰色立体铝板打造的覆层,让整座博物馆看上去更加现代和科技感十足。
进入博物馆大门,便可眼前一亮,怪异的文化雕塑、精美的艺术展品、清晰的文化图像都展示在了眼前。
身处其中,仿佛回到了一个神秘而古老的时代,这种视觉冲击力令人难以忘怀。
其次,博物馆内部馆藏众多,配备良好的科技设施和导览服务,让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建川博物馆的收藏品包括了大量三星堆文化文物和千年历史文化遗迹,包括象形文字、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品。
博物馆内的每个部分都有详细的说明,科技解说机器人还能精准地为观众讲解,这让我更容易理解三星堆文化的历史和发展,也使得参观博物馆变得更加有趣。
特别是三星堆金面具和青铜神树,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真是不虚此行。
最后,博物馆提供了很多互动体验,相当具有趣味性。
参观建川博物馆不仅可以欣赏到稀世珍宝,更可以参加一些现场体验活动,如古文化体验、模拟挖掘等等。
个人觉得这些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加深入了解三星堆文化,感受古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能让参观者更加有代入感,认识文物的重要性。
总之,参观建川博物馆是我最近的一次精神之旅。
通过对三星堆文化的考古发现和还原,不仅缅怀祖先文化,也折射出我国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希望有更多人能够关注博物馆的保护工作,和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中来。
建川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建川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一、引言建川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之一,位于雅安市建川县。
该博物馆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学生前来参观和学习。
我有幸参与了建川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学到了许多关于古代文化和历史的知识。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分享这次实践活动的经历和收获。
二、博物馆参观在参观博物馆之前,我们先进行了简要的导览。
博物馆的导游向我们介绍了建川的地理环境和历史背景,以及博物馆里展示的文物的类型和价值。
通过导览,我们了解到建川在古代是一座繁荣的城市,曾经是丝绸之路的一站。
博物馆内收藏有大量的陶器、青铜器、书画和古代文献等文物。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建川古代的繁荣和文化底蕴,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历史文物的鉴赏和解读在博物馆内,我们还有幸聆听了一场关于历史文物的鉴赏和解读的讲座。
讲座主要介绍了一些珍贵的青铜器和陶器,其中包括一些被誉为国宝级的文物。
讲座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的历史和精髓,也提高了我对文物的鉴赏能力。
在讲座结束后,我们还有机会亲自触摸和感受这些历史文物,这种亲身体验使我对这些文物更加感兴趣。
四、文化活动体验参观博物馆不仅仅是观赏文物,还有许多有趣和有意义的文化活动。
在博物馆内,我们参加了一场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制作陶器。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会了用泥巴和陶轮制作陶器。
这种学习体验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古代手工艺和劳动的乐趣,也更加珍惜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制作陶器,我们也体会到了劳动的辛苦和技艺的精湛。
五、社区服务博物馆不仅是一个场所,也是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参与了一次社区服务活动: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
我们为老年人准备了一场精彩的表演,包括歌曲、舞蹈和情景剧等节目。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希望能够给社区的老年人带去快乐和温暖。
这次社区服务不仅增进了我对老年人的关爱,也提升了我与他人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六、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建川博物馆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受益匪浅。
建川博物馆研学活动过程记录

建川博物馆研学活动过程记录
我们今天参观了建川博物馆的研学活动。
活动开始时,工作人员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了博物馆的历史和基本情况。
然后,我们进入了展厅,开始了亲自参与的学习活动。
首先,我们参观了建川博物馆的常设展览。
展览展示了丰富的文物和历史展品,帮助我们了解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历史发展。
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逐一认真观看了每件展品,同时还听取了导游对于展品的详细讲解。
接着,我们参加了小组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团队合作。
每个小组被分配了一个主题,要根据博物馆的展品进行创作和讲解。
我们花了一些时间研究和讨论,然后开始制作展板和PPT,用于展示我们小组的成果。
在活动的最后,各个小组进行了展示。
每个小组依次向其他人展示了他们的创作和讲解,还进行了互动问答。
这个环节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展品的理解,还提高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整个研学活动结束后,我们向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并进行了反馈。
我们纷纷表示,参加建川博物馆的研学活动是一次令人难忘的经历,通过亲身参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历史和文化。
活动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我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我们希望将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
建川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建川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1.引言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选择参观了建川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以其丰富的馆藏收藏和独特的展览方式而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
本次实践报告将围绕我在博物馆参观中所获得的体验和知识进行叙述和总结。
2.建川博物馆的背景和介绍建川博物馆成立于1980年,是中国国家级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位于建川市中心,占地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馆内共分为六个展厅:历史文物展厅、艺术品展厅、自然科学展厅、民俗文化展厅、特展厅和教育交流中心。
3.参观经历当我踏入建川博物馆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宏伟壮观的建筑。
博物馆外观设计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独特的建筑风格给人一种震撼和典雅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后,我首先参观了历史文物展厅。
这里陈列着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包括器物、服饰、书籍等,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博物馆通过图文并茂的展示方式,将历史和文物联系起来,使得参观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接下来,我参观了艺术品展厅。
这里陈列着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绘画、雕塑和器皿等艺术作品。
我被展厅中那些细腻、精巧的艺术作品所吸引,感受到了中华艺术的博大精深。
同时,博物馆也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对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技法进行了详细介绍,使得参观者能够更好地领略到艺术的魅力。
然后,我参观了自然科学展厅。
这里展示了大自然的奇妙,包括地质生态、动植物、珍稀矿石等。
我在这个展厅中领略到了宇宙浩瀚和地球多样的奇迹,加深了我对自然和科学的理解。
之后,我进入了民俗文化展厅。
这里陈列了建川及周边地区的传统习俗、手工艺品和民间传说等。
通过参观这个展厅,我更加了解了自己的家乡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
最后,我参观了特展厅,这里不定期展示一些特别的主题展览,如世界文化艺术展、名人展等。
这些特展给我带来了新的领域的知识和启发,拓宽了我的视野。
4.实践收获通过对建川博物馆的参观,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

建川博物馆观后感在岁月的长河中,历史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的兴衰荣辱与智慧光芒。
而博物馆,则是承载这些历史记忆的重要场所。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建川博物馆,那是一次触动心灵的旅程,让我对历史、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感悟。
建川博物馆坐落在一个宁静而庄严的地方,当我踏入这片土地时,一种肃穆的氛围扑面而来。
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简洁而大气,没有过多的华丽装饰,却自有一种沉稳厚重的力量。
进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抗战系列的展品。
那些陈旧的武器、泛黄的照片、饱含深情的书信,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看到了战士们坚毅的眼神,感受到了他们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
在一幅幅历史照片前,我驻足良久。
照片中的人们,有的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在后方辛勤劳作,他们的脸上都写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和平的向往。
看着那些年轻的面孔,我不禁想到,他们也曾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家庭,但为了国家的大义,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继续前行,来到了“5·12”汶川地震纪念馆。
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无数人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馆内陈列的一件件物品,让我重新回忆起那段令人心碎的日子。
倒塌的房屋、破碎的衣物、孩子们的书包……每一件物品背后,都有着一个令人动容的故事。
在灾难面前,人性的光辉熠熠生辉。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伍迅速集结,无数志愿者挺身而出,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为受灾群众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
那些在废墟中坚持求生的人们,他们的坚强和勇气让我深受感动。
生命在那一刻显得如此脆弱,但又如此顽强。
在民俗文化馆中,我领略到了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
从传统的手工艺品到民间的戏曲表演,从古老的农耕器具到丰富多样的节日习俗,每一个展示都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这些民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们承载着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建川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每一件都有着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建川博物馆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建川博物馆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历史,感受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以下是本次实践教学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建川博物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
该博物馆以收藏抗日战争历史文物为主,展示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风貌。
博物馆分为多个展馆,包括抗战馆、民俗馆、民俗博物馆等,涵盖了抗日战争、民俗文化等多个领域。
三、实践目的1. 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抗日战争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历史素养。
四、实践内容1. 参观抗战馆在抗战馆,我们首先参观了“抗战馆概述”展区,了解了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战争过程以及抗战英雄的英勇事迹。
接着,我们参观了“抗日战争历史文物”展区,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抗战时期文物,如武器、生活用品、照片等。
通过这些文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抗战时期人民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斗争。
2. 参观民俗馆民俗馆展示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传统工艺、民间艺术等。
通过参观民俗馆,我们深刻认识到我国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参观民俗博物馆民俗博物馆以展示我国民间文化为主题,其中包括了民间信仰、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等多个方面。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欣赏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如剪纸、泥塑、刺绣等,感受到了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4. 参观其他展馆除了抗战馆、民俗馆和民俗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其他展馆,如建川博物馆艺术馆、红色年代博物馆等。
这些展馆展示了我国不同时期的历史风貌,让我们对国家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五、实践总结1. 实践效果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
(2)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证历史,深化责任-记建发成都团支部参观建川博物馆活动
历史,一直是一个厚重的话题,不是指史料文物的厚重,更是人们心情的厚重。
泱泱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纤绳在一代又一代人手中传递,然后,勒进那些稚嫩的肩膀,拉动着历史之船,向前,向前……
12月16日,建发(成都)有限公司团支部组织了团委活动“参观建川博物馆”——一个占地500亩,收藏文物800余万件,分为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部分20多个展馆的大型博物馆聚落。
在那里大家透过一个个真切的实物,一幅幅生动的照片,去聆听和感知,思考和评判,去触摸历史的脉搏,倾听历史的声音。
怀着崇敬的心情,大家走进建川博物馆……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
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随后,大家参观了地震博物馆,汶川大地震第一次那么近那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让我们脑海里不断闪现当初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被大地震撕裂的建筑,那些在废墟中找到的书包和杂物,那辆曾载过“亡妻”的摩托车……如今它们静静地躺在那里,但它们的曾经却是如此的心痛和震撼。
返程路上,车内已不复来时的欢声笑语,大家都在低头思索,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岁月可以逝去,年代可以久远,唯有英雄的事迹,失败的教训,永远无法磨灭,它将化为永恒,珍藏于我们心中。
本次团委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让我们这些世纪之末出生的青年,第一次近距离的直面感受到那一份厚重的历史,通过记住历史来珍惜现在,通过回忆战争来珍爱和平,通过反思苦难来奋发图强,是此次建川之行最真实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