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数据统计信息化管理研究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与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高校科研工作的日益发展,实验室已经成为高校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
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保障实验室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环节,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和绩效评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探讨,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以期为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意义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为了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对实验室的资源、设备、人员分布、科研成果等进行有效管理和监控。
只有通过信息统计工作,我们才能及时掌握实验室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实验室的科研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实验室信息统计是与实验室绩效评价密切相关的工作。
通过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设备使用情况、人员配备等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实验室的绩效水平,为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改进管理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也是对高校科研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
通过信息统计,可以清晰地了解实验室的经费使用情况,发现并防范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经费使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 加强信息化建设在进行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时,首先要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信息化手段,将实验室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规范化、集中化管理,实现实验室信息的全面、精准统计。
对于实验室的设备、资源、科研成果、人员等信息进行归档管理,不仅方便了信息的统计和查询,还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和管理工作。
2. 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高校实验室可以考虑设立专门的统计岗位,负责实验室的信息统计工作。
统计岗位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验室的情况,制定合理的统计方案和统计指标,负责实验室的信息统计工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统计岗位的人员还可以对实验室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汇总,为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3. 定期组织信息统计工作定期组织信息统计工作也是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建设方案中的实验室信息化和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实验室建设方案中的实验室信息化和数据管理系统设计一、背景介绍实验室作为科研工作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管理的准确度,实验室信息化和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实验室信息化系统需求分析1. 数据管理需求在实验室工作中,数据的收集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需要提供便捷的数据收集方式,并能够实时更新和存储数据。
此外,对于不同类型的数据,系统需要提供对应的存储和管理模块。
2. 设备管理需求实验室中存在大量的仪器设备,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维护、报废等。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应该能够提供设备管理模块,方便实验室管理员进行设备信息的录入、查询和统计。
3. 实验室资源共享需求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可以提高实验室利用率,同时减少资源浪费。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资源预约、使用情况查询、资源共享交流平台等功能,便于不同科研小组或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和交流。
4. 安全管理需求实验室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包括物品损坏、人员安全等问题。
实验室信息化系统需要提供安全管理模块,记录实验室的出入、设备的使用情况等,以确保实验室的运行安全。
三、实验室信息化系统设计原则1. 系统的可用性和易用性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设计,操作简单易懂,方便用户快速上手,并能够满足用户各种需求。
2. 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实验室信息化系统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应对实验室工作中的变化。
同时,系统的设计应该具备可扩展性,能够随着实验室的发展扩展功能。
3. 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实验室信息化系统中承载着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个人隐私信息,系统的设计应该具备良好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止数据泄露和损毁。
四、实施方案1. 系统建设在实验室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先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和设计方案。
然后,根据需求和设计方案开展系统的开发和测试工作。
高校实验室数据统计信息化管理研究.doc

高校实验室数据统计信息化管理研究作者:赵亚红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2期[摘要]实验室信息统计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章通过对“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系统的摸索与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就如何完善信息管理、提高数据统计的准确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数据统计[作者简介]赵亚红(1964- ),女,新疆石河子人,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科员,实验师,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
(新疆石河子 832003)[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8-0150-02高等院校实验室数据统计工作的职能是对所获资料加以整理、统计、归纳、分析,从中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为教育部和学校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分析,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规划、整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高校的普及,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必然。
利用计算机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评估提供翔实数据,为实验室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统计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
每年通过“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系统”和“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形成“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教育部。
为了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高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学改革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及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队伍等方面的信息,认真做好“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势在必行,是今后高等院校实验室发展与评估的依据和保障,同时也是教育部和学校宏观把握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结构、实验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意义广泛而深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关键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精神,自2006年起,各高等院校均采用网上传送方式给教育部上报有关实验室数据。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促进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验室日益复杂的管理需求。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通过深入分析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意义在当今高校实验室管理中,信息化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高校实验室管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研究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高校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管理的高效与否直接影响到科研和教学的质量。
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进而改善科研和教学环境。
随着实验室设备和数据的增多,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实验室管理的需求。
而基于大数据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实验室设备、资源、人员等信息的全面监控和管理,为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决策依据和支持,提升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研究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意义重大,对于推动高校实验室管理现代化,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及实施策略,以及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通过对实验室管理中大数据的应用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可以为高校实验室提供更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具体了解不同高校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做法及效果,从而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研究过程中,也将重点探讨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策略,分析其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优势和挑战,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推进提供参考。
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浅谈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摘要:自从我国步入信息化时代,国家的整体实力得到了持续的增强,这也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快速进步和技术的转型。
在高校机构中,实验室的科学建设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而且还能实现高效的教育成果。
因此,在此背景之下,各大高校均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视力度,并将其作为学校发展过程中重要内容之一,而实验室管理则是其中最核心部分。
然而,必须重视提高高校实验室的数字化管理能力,并构建一个更加规范、高效和科学的管理框架。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有效路径前言事实上,在任何正式的实验室体系中,当制定实验室的管理规章时,都必须获得相关政策的批准后才能正式发布并执行。
因此,为了让实验室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要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症结,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保证实验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
实验室应当对教师和学生的实验室行为进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确保每位实验人员的行为都是规范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只有当这些制度得到有效实施,后续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1高校实验室的基本特征从宏观角度观察,高等教育实验室呈现出较大的分散性,人员流动频繁,而实验的内容既多样又存在不确定性。
同时,高校实验教学存在的安全问题也较为突出。
在高校中,专业的涵盖范围极为广泛,同时实验的内容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特点。
高校的实验室通常数量众多且分布广泛,它们的运行周期相对较长,有时甚至是全天的。
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学校带来较大的损失。
在高校中,参与实验的人员种类繁多,以学生为主要参与者。
由于学生的入学和毕业导致了人员的频繁流动,因此出现了多人替代进行相同实验的情况。
因此,在高校实验室中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与此同时,实验的内容常常充满了创新和探索精神,因此存在很大的未知风险。
这些都使得高校实验室在管理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高校的一项核心职责是开展科学研究活动,而实验室则肩负着这一重要职责。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方案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其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将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标、策略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方案。
一、现状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导致实验室设备更新缓慢,无法满足科研和教学的需求。
2. 信息化管理系统不完善,实验室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率不高。
3. 实验室信息化人才短缺,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护人员。
4. 实验室信息化安全问题突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待加强。
二、目标设定基于以上现状,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包括:1. 提高实验室信息化建设投入,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
2. 完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3.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技术支持和维护水平。
4. 强化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三、策略实施为实现上述目标,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应采取以下策略:1. 加大投入,优化实验室资源配置。
高校应将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更新换代。
同时,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资源的利用效率。
2. 构建完善的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包括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教学管理、科研项目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等在内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全面、实时、高效管理。
3. 加强实验室信息化人才培养。
高校应重视实验室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引进、培训等方式,提高实验室技术支持和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
同时,鼓励实验室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整体信息化素养。
4. 强化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
高校应加强实验室信息化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制度,确保实验室信息安全。
高校重点实验室信息化统计系统研究

[ ] 金玫 , 6 罗敏 , 晓红. 王 可靠性 实验室信 息微 机管理 系统 的开发 [ ]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 0 5 2 (0 5 — 2 J. 20 , 4 1 ): 9 6 .
[ ] 陈伟. 7 高校实验室 管理系统 开发 的关 键技术 [ ] 怀化学 院学 J,
报 ,0 7,6 8 :6 — 7 . 20 2 ( ) 17 10
3 2 网页 开发 语言 : S . JP
图 3 科 研 管 理 子 系统
JP是基 于 Jv 语 言 的一 种 We S aa b实现 技 术 。
2 系统模块设计
结 合河 南 省高 校重 点实 验 室建设 与 管理 的实 际 情况 , 系统 主要 由基 本信 息 、 重点 实验 室建 设 与管 理 和用户 管理 等模 块组 成 。
三 部分构成 。
1 1 科研 平 台 网站 .
12 后 台管 理子 系统 . 后 台管理 子 系统通过 应用 服务 器进行 数 据库操
作 生成标 准 的 H ML语 言 , WE T 由 B服 务 器 实 现 客 户端的交互请求 J 。图2 是网站信息后 台管理子系
统 架构 图 。
Re e r h o n o ma in z t n sa itc y tm fk y lb r t r s a c n i f r to ia i t t i s s se o e a o ao y o s
HOU Ya bn ,XU Ja — i — i in bn ( .L b rt ya dE up e t d nsai , n nU iesy 2 1 aoa r n q im n A miirt n Hea nvri ; .A dt eat e t,H nnU o t o t uiD pr n m e a —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不断进步,大数据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
在高校中,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于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的现状、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和实施策略进行分析,力求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供思路和借鉴。
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实验室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多实验室仍然采用传统的纸质管理方式,导致信息的流动和沟通成本较高。
实验室资源利用率较低,实验仪器常常处于闲置状态,而其他实验室却需要使用。
实验室存在安全风险,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较为昂贵,而传统的物理钥匙管理方式容易导致设备的丢失和损坏。
实验室的管理流程不够规范,实验室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不畅,影响了实验室效率和工作质量。
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和流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实验室资源进行智能调度,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可以实现对实验室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避免了设备的损坏和丢失。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可以建立起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流程,提高实验室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可以促进实验室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建立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借助大数据技术和建立实验室管理平台等策略,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实验室使用者之间的协作和沟通,推动实验室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策略能够为高校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实验室数据统计信息化管理研究
[摘要]实验室信息统计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衡量高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文章通过对“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系统的摸索与实践,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就如何完善信息管理、提高数据统计的准确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数据统计
高等院校实验室数据统计工作的职能是对所获资料加以整理、统计、归纳、分析,从中认识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为教育部和学校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资料和数据分析,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规划、整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高校的普及,使用计算机网络来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必然。
利用计算机进一步规范化、流程化和信息化管理,减轻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实验室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为实验室评估提供翔实数据,为实验室开放提供有力保障。
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信息统计工作也在不断改进与完善。
每年通过“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系统”和“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形成“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教育部。
为了能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高校在教学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学改革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及实验室建设、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实验教学和实验队伍等方面的信息,认真做好“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统计和上报工作势在必行,是今后高等院校实验室发展与评估的依据和保障,同时也是教育部和学校宏观把握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结构、实验教学任务的重要依据,意义广泛而深远。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关键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精神,自2006年起,各高等院校均采用网上传送方式给教育部上报有关实验室数据。
为完善相关指标体系,教育部组织人员对原“高等学校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统计”进行了全面修订,制定了新的“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和规定。
为了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我校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培训,各学院之间相互观摩、取经,对做得好的学院和单位学校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和表彰。
为了取长补短,做得更好,我校还组织相关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去兄弟院校学习先进经验,并结合我校实验室具体情况,制定了一整套适合我校目前实验室现状的信息采集、统计、录入和上报格式及要求,大大提高了信息数据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管理水平、实践教学水平及实验教学手段的重要指标,是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管理部门每年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校十分重视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管理工作,多次召开有关会议落实部署这项工作,成立了实验室信息专项工作领导小组,重新规范了实验室名称,并制定修订了相关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实行主管实验室院领导负责制。
指定实验室信息管理员统计实验室基本信息,如实验房间数、房间面积、仪器设备台套数、仪器设备总值、开出实验项目数、实验室专(兼)职人员、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情况等。
及时维护和更新实验室基本信息,明确岗位职责,规范管理过程,确保数据统计质量。
同时,将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物、卡管理水平作为各学院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基础课教学实验室评估的重要指标,提高了实验室仪器设备账、物、卡的相符率,为学校上级主管部门全面掌握实验室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和数据。
二、完善管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信息统计管理软件具有两大功能。
一是可以实现各级管理用户的建立,网络数据安全设置,网上数据输入、统计、审核、查询、打印等功能。
二是可以提供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的相关统计报表,能全面反映学校每学年实验项目、实验人员的基本情况、实验室面积、实验室类别、实验室仪器设备、实验教学手段、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经费等基本情况,为学校教辅人员定编、实验设备经费筹措、实验教学材料费的划拨及专业实验室评估、学校实践教学评估等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为适应新形势下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完成我校实验室信息统计管理工作,我校采用了教育部指定的新版“实验项目及人员管理系统”和“高等院校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其中能客观反映高等院校实验室基本情况的基础报表有7个,反映高等院校实验室情况的综合报表有2个。
数据汇总阶段,可以对全校各学院实验室上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核查、修改,确保数据准确、完整、真实、可靠。
数据生成阶段,经过“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完成上报数据的查错,提高网络数据上报的准确率,形成完整数据。
目前,中国教育统计网已经建立了“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专项统计栏目,各高校、省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登录该站点,完成“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指标体系要求的数据上报、数据验证、数据审核查询、报表打印等工作。
此外,学院实验室信息管理人员及时对网上数据进行了更新与维护,保证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主管部门及领导可随时上网查询实验人员、实验项目、仪器设备等信息,实现了实验室的宏观、动态管理。
为了严格和规范管理,我们印制了《实验室信息统计使用表格与说明》《高等学校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常用代码汇编》《实验室信息上报统计表》等数据统计表格,并汇编成册,使我校数
据统计上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三、思考与建议
1.充分认识信息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反映了实验室基础工作的最新动态,为主管部门查询、浏览、统计、打印提供了信息资料。
因此,必须及时做好实验室基本信息的更新与维护。
正如仪器设备信息管理,它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新购仪器设备一经验收合格,就要及时录入,在网上更新数据,才能体现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也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动态。
2.加快实验室网络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随着科学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的完成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规范、科学、便捷实用的日常管理软件平台。
因此,各高等院校必须加快实验室网络信息化建设步伐,并与校园网络连通,以便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共享。
在实验室基本信息建立过程中,要注重信息的有效利用,要求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多摸索、多实践、多总结,不断改进与完善,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真正体现出资源的利用价值。
3.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统计功能。
学校在完成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的基础上,要及时进行实验室基本信息的传递,使各级部门动态了解实验室仪器设备增减变动及损耗情况、实验室教学任务完成情况、实验室材料的耗费情况、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晋升、变动情况、学生实验的开支等情况,为学校全面了解现有实验室基本资源情况,动态把握和管理,开展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益评价等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4.重视信息统计的日常管理工作。
加强实验室信息资料的日常管理,提高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质量,规范实验室实验教学管理。
实验室基本信息的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更新、不断改进的系统性工程。
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付出更多更艰辛的劳动,不断探索与实践,不断学习与完善,不断改进和提高各层次的管理水平,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5.稳定队伍,提高实验室信息管理员的素质和地位。
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是实验室的基础工作,需要一支稳定的、经验丰富的队伍。
因此必须改变高校实验人员的岗位定位,适当提高待遇。
通过各种方式对信息管理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基本信息收集、整理、录入和计算机管理水平。
高等院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工作在各高校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各项信息数据的统计汇总,为上级主管部门制定实验室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的
依据。
随着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进一步推广与运用,将对实现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发挥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通过我们广大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不懈努力,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上报系统会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的通知(教高厅函[2006]45号)[Z].200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