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水污染导致工业损失成本量化分析

合集下载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评估公维可07环科一班摘要:我国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近年来水污染事故常有发生,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经济纠纷成为事故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结合水污染事故的具体特点,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方法,指出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进行水污染经济损失的核算,将水资源由于污染而造成的环境经济损失量化体现,忘政府部门对环境污染现状加以重视,并加大水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 水污染经济损失量化评估1 . 前言水污染进行计量是环境污染经济是环境污染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对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行计量是环境污染经济损失计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衡量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并分析这类损失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开着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面临这越来越严峻的水污染形势,近年来,水污染事故时有发生,但由于水污染事故发生的多样性、随机性、动态性等因素,目前尚无完整的损失评估体系。

一般情况下水污染事故损失评估可从经济、生态环境、社会三个方面入手,利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办法,建立水污染事故的损失评估体系,本文从经济角度研究水污染事故的经济损失评估体系。

2.水污染事故的分类2.1水体感官性污染色泽变化。

天然水是无色透明的。

水体受污染后可使水色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感官。

如印染废水污染往往使水色变红,炼油废水污染可使水色黑褐,等等,水色变化,不仅影响感官,破坏风景,还很难处理。

浊度变化。

水体中含有泥沙、有机质以及无机物质的悬浮物和胶体物,产生混浊现象,以致降低水的透明度,而影响感官甚至影响水生生物的生活。

泡状物。

许多污染物排入水中会产生泡沫,如洗涤剂等。

漂浮于水面的泡沫,不仅影响观感,还可在其孔隙中栖存细菌,造成生活用水污染。

臭味。

水体发生臭味是一种常见的污染现象。

水体发臭多属有机质在嫌气状态腐败发臭,属综合性恶臭,有明显的阴沟臭。

恶臭的危害是使人憋气、恶心,水产品无法食用,水体失去旅游功能等。

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

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效益分析研究水污染日益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解决水污染问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采取了各种治理措施,其中包括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

然而,是否值得在这些技术上投入巨大资金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效益展开研究,分析其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首先,从经济效益角度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需要巨额投资。

例如,建设污水处理厂、购买处理设备、维护运营等都需要高昂成本。

然而,这些投资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善水质,提供清洁的水资源,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水资源需求,并减少对水资源的开采和处理成本。

此外,污水处理厂在运营过程中还能产生一定数量的沼气、肥料等副产品,可以通过销售获得经济收益,进一步提高治理技术的经济效益。

其次,从社会效益角度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对社会的影响也是显著的。

首先,水污染的治理可以减少水传播的疾病发生,保障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其次,水污染治理技术可以改善水环境,提供清洁的水体,增加人们的休闲和娱乐场所,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治理水污染还有助于保护水生生物和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

通过提高环境质量,水污染治理技术还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从环境效益角度看,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降低水环境的污染程度。

一方面,这有助于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另一方面,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还可以避免或减少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降低环境风险和对生态系统的毒害。

此外,水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还能够减少污染物通过水环境传播到大气中的可能性,降低空气污染的程度。

综上所述,水污染治理技术的成本效益主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

经济效益包括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产值,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等。

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

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城市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有效地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并实现经济效益的双重目标,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城市水环境污染的经济成本、治理措施的投入与效益以及治理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城市水环境污染给经济带来的成本是巨大的。

城市水环境污染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也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城市水环境污染导致供水成本的增加。

水污染源头的治理以及后期的净化处理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增加了供水企业的成本。

其次,水质不合格对农业和渔业造成了损失。

水污染不仅导致了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延长,还造成了农田的退化和渔业资源的减少,给农业和渔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水环境污染还加重了城市环境管理的负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增加了城市管理的成本。

其次,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的投入主要包括污染源头的治理和水质处理设备的建设与运营等。

首先,污染源头的治理可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了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损失。

其次,水质处理设备的建设和运营可以提高供水质量和安全性,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此外,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还能够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如水处理设备制造、环境监测等,推动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

最后,评估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是必要的。

在进行经济效益评估时,需要考虑到治理措施的成本与效益、治理后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以及治理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等方面。

通过定量分析和评估,可以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资本回报率计算等方法,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非经济指标,以实现全面的评估。

综上所述,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不仅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经济的发展产生着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通过治理城市水环境污染,可以减少经济的损失和成本,提高供水品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污染的经济成本与环境损失评估

污染的经济成本与环境损失评估

污染的经济成本与环境损失评估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污染所造成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损失。

为了评估和了解这些成本和损失的真正影响,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同时采用适当的评估方法。

一、污染的经济成本污染对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成本:污染物通过空气、水或土壤的污染,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得不偿失的医疗费用、降低工作效率和人力资源流失等问题都会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2. 生态成本: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水资源的减少、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会导致农业、渔业等行业的减产和收入的降低,从而增加经济负担。

3. 生产成本:污染物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农作物死亡、工业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增加了生产成本,并可能导致产品质量被世界市场所拒绝。

4. 环境修复成本:治理和修复被污染的环境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这些成本直接由政府或企业承担,对经济造成巨大压力。

二、环境损失评估方法为了准确评估污染所造成的环境损失,需要采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如下所示: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通过评估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对人类的服务价值,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和碳吸存等,可以定量衡量环境损失。

2. 资源价值评估:对受污染破坏的自然资源进行价值评估,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以便评估损失的经济价值。

3. 边际成本分析:边际成本指的是治理和防治污染所带来的额外成本。

通过评估治理与未治理的污染之间的成本差异,可以了解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并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4. 修复成本评估:对受污染环境进行修复所需的经济投入进行评估,包括清理污染物、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等,以便了解修复所需的资源投入。

三、污染治理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对于减少经济成本和环境损失的评估结果,我们应当认识到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通过加大对污染源治理的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可以降低经济成本和环境损失。

1. 推行绿色发展:发展绿色技术和产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污染,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环境成本与污染物排放的量化与分析

环境成本与污染物排放的量化与分析

环境成本与污染物排放的量化与分析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其中具有实质性影响的是环境成本和污染物排放。

环境成本是指由于污染或破坏环境所造成的费用,包括污染防治费用、资源贮备费用、生态修复费用等,这些费用可能需要由企业、政府或社会承担;而污染物排放是污染物由人类活动进入环境的方式和程度,直接决定了环境破坏的程度和深度。

本文主要探讨环境成本与污染物排放的量化和分析,旨在为环保提供一些借鉴和思路。

一、环境成本的量化与分析环境成本是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破坏和污染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一些生态学家认为,环境成本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消失和生态失衡的根本原因。

环境成本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污染防治费用因为污染防治费用是由企业和政府承担的,所以这是环境成本的重要部分。

企业需要投入成本来购买污染防治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和改进;而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保障公众利益,加强监管和处罚污染企业。

2.资源贮备费用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如水、空气、土壤和野生动植物等,因此它们的管理和保护需要投入一定的成本。

例如,政府需要设立保护区或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计划,企业需要对水、土壤和空气等进行监测和管理。

3.生态修复费用因为海洋、河流和森林等生态系统被严重破坏,需要进行生态修复的大规模工作。

这些工作需要巨额成本以及长时间的周期,而成本则由政府、企业和整个社会承担,例如,企业需要进行降解污染物残留、土地恢复等工作,而政府需要加大对生态恢复的支持。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对于环境建设,环保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政府环保支出、省级、市级、县级的不同的施工规模、环保投资的不断提升等诸多环保成本因素,都会影响环境成本的大小和变化,因此通过成本功能分析单独考虑环境问题的代价是必要的。

二、污染物排放的量化与分析由于污染物的排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直接和显著的,因此需要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量化分析,以便可以评估其影响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京津冀重污染

京津冀重污染

京津冀重污染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京津冀地区包括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是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该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大气污染问题,给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京津冀重污染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方案。

一、重污染的原因:1. 工业排放:京津冀地区是中国工业生产的重要基地,拥有众多的工业企业和制造业。

然而,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

这些废气和废水未经充分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和水污染严重。

2. 能源消耗:京津冀地区的能源消耗量也非常庞大,尤其是依赖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河北地区。

燃烧煤炭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此外,车辆尾气排放、家庭燃烧废气等也是导致重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地理条件:京津冀地区的气候和地理条件也是重污染问题的原因之一。

夏季高温和低湿度的气候条件导致大气污染物难以扩散,形成了大气倒灌现象,使得污染物滞留在该地区。

此外,京津冀地区地势相对平坦,缺乏自然屏障,使得污染物扩散的难度加大。

二、重污染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1. 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京津冀地区的重污染导致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空气污染物下,会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对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 生态环境破坏:重污染也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体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导致水质恶化,给水生生物带来威胁。

大气污染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农作物产量,严重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酸雨的形成也对土壤产生了严重的侵蚀作用。

三、解决京津冀重污染问题的方案:1. 加强环保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政府应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监管,完善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对污染企业进行严格的执法和处罚。

水污染治理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

水污染治理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

水污染治理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水污染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

它不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水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在全球各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污染问题。

因此,水污染治理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

在治理水污染时,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的水污染源,采取相应的治理技术。

例如,对于重点污染地区的恶臭河道,我们可以采取生物修复、化学物质净化等技术手段来降低污染物的浓度。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我们可以采用沉淀、生物膜、活性碳等技术进行处理,有效地去除有机物、难降解物质和微生物等污染物,最终达到排放标准。

而对于工业废水的处理,则需要采取特殊的化学、物理和生物处理等技术,以保护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到目前为止,水污染治理技术有很多的发展。

尽管许多方法已经被应用并成功地治理了水污染,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注意。

例如,某些技术虽然能够有效地治理污染,但却造成了更严重的二次污染,需要解决这样的问题。

除了技术问题以外,水污染治理的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目前,治理水污染所需的成本显然越来越高。

这样的成本包括了治理用的技术设备、治理用的工艺流程等等。

因此,针对不同的治理技术,我们需要做出成本效益分析,以确保资源最大的利用。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涉及到了多种评估技术和方法。

其中,评估治理效果的技术有环境质量标准、水质模型、生态风险评价、污染源流量监测等。

而评估成本效益方面的技术有环境生态效益评估、成本分析和因果关系分析等。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技术的使用需要符合当地治理水污染的实际情况,方可达到最佳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也需要针对治理不同的水污染问题,做出特定的成本效益分析。

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为例,我们可以通过成本效益分析方法来确定不同工艺路线的经济效益,以选择最优化的方案。

同时,我们也需要预估处理过程的各项成本,并对比不同方案的预期收益和成本费用,以决定具体使用哪种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水污染治理技术与成本效益分析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计算

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计算

科技期刊水 利 学 报Journal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1998年 第8期 No.81998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计算刘 晨 伍丽萍(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摘 要 本文首先讨论了水资源的价值及其计量.水污染经济损失,究其实质是由于水资源受污染而导致其使用价值降低或消失而造成的.在回顾已有的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计算模式的基础上,针对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模式.并利用珠江流域的有关资料,计算了1993年流域水污染经济损失. 关键词 水资源价值,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模式. 水是一种有限的自然资源,这一观点已被社会所接受,国家制订的《水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规中,明确规定取水要缴水资源费,排污要缴排污费,这表明了水作为资源的价值和商品属性.水污染的经济损失是水作为资源所具有的价值由于被污染而降低或丧失造成的.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大小对领导决策和提高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有直接影响,但是,在以往开展的水资源保护规划、入河排污口调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等工作中,水污染经济损失的分析及水环境保护措施的费用效益分析恰恰是一个薄弱环节,不能为规划的实施和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现有的水污染经济损失计算方法及环境经济评价方法,结合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工作的开展,从水污染经济损失与水资源价值的关系着手,提出水污染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并计算了珠江流域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1 水资源价值的计量 在探讨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之前,有必要弄清楚水资源价值的概念和计量思路. 水资源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的产生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天然生成,二是人类创造.天然生成的价值,按照效用价值论,对某一特定事物来说.由于它的稀缺性,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有正比的关系,水资源是一种使用价值极高的自然资源.因此,水资源价值决定于它对人类的有用性及不可替代性,对于人类来说,水资源应该是有很高价值的. 另一方面,水资源的价值又体现在水资源开发利用后社会所投入的附加劳动上.即水资源的价值的开发利用要投入大量的附加劳动,这是构成水资源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由于水资源量的稀缺和质的下降,水资源的价值观念愈来愈被人们认同并显得重要,这是现实迫使人们必需接受的新概念.那些认为水资源“是没有价值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旧观念,应该予以改变. 水资源价值计量的原则取决于水资源的供需关系、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条件.即水资源的丰枯程度、水质的优劣、不同用途、不同地区及不同时段.在不同情况下,水资源价值计量的尺度应该是不同的. 通常对资源价值的计量采用等于该资源实物量乘以价格(即单位资源的价值),但这仅是计算资源中有形的、比较实的物质性产品价值.对水资源而言,它的确还存在着满足人类的精神文明的需要的生态价值、景观价值,只是这部分价值的计算目前尚无比较确切的量化模式.因此,水资源价值的计量仍采用直观的模式,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劳动成本,即社会投入的附加劳动;二是机会成本(体现水的使用价值),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放弃其他任务所造成的费用或损失.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当它因受到污染或其它原因,不能发挥其资源特性用途时所牺牲的效益或造成的损失,即为水资源的机会成本.拿工业用水来说,可用万元产值用水量的倒数表示(即每吨水可创造的工业产值),每吨水创造的产值越高,缺水时的损失越大,它的机会成本也就越高. 长期以来由于实行无偿供水或低价供水,没有考虑水资源的价值和供水成本,形成了水资源的低值论,这是一种被严重歪曲了的价值观,造成用水不讲效益,污水随意排放,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这种观念,不利于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不利于水资源保护,不利于缓和资源危机,更不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2 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模式2.1 计算方法回顾 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方法,国外较早开展了研究,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总的思路,概括起来就是用户所受到的一定水质降低的损失,也就是为弥补损失而采取的最便宜的综合措施费用的总和,即我业常用的恢复费用法、防护费用法,将遭受损失的所有用户的损失加起来,即为总损失量.对于某种污染物,水质浓度与年损失的关系见图1.图中很直观地反映出一种污染物引起水质浓度变化时的经济损失量.图1 水质浓度~经济损失曲线 国内外水污染损失的计算,基本按水体功能的分类,如饮用水源、工业用水、渔业养殖、农业灌溉等项目,按单项分别计算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总损失等于单项损失之和,单项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如市场价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人力资源法等,此外还有投标博弈法、德尔斐法、赔偿费用法等.2.2 水污染损失计算模式 现有的水污染损失计算模式,存在几个方面的不足:(1)水质浓度~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是依据单一污染浓度进行计算的,实际上,水质浓度往往是由多种污染物共同造成的,要建立全部污染物浓度~损失曲线,有很大的难度,同时,这种方法并没有同受污染的水量大小建立联系;(2)因污染使单项水体功能遭到破坏,其损失计算方法过于简单,没有反映出水资源具有多功能,可重复利用的特性,这样,在总损失计算中,必然导致重复计算的问题;(3)以往水污染造成经济损失计算,没有真正反映水资源价值的降低,计算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必须与水资源的价值紧密相连. 水污染的经济损失是水资源所具有的价值由于被污染而降低或丧失造成的,计算模式中主要考虑3个因素:(1)遭到污染的水资源量大小;(2)水资源价值量大小;(3)水资源受到污染的程度(与排污量大小有关).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及水资源的特性,提出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模式为: F=RQ(W入-W允)k, (1)式中F为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万元/年);R为反映单位水资源量价值与污染损失的系数(万元/t*亿m3);Q为遭到污染的水资源量(亿m3);W入为计算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入河量(t/年);W允为计算区域内主要污染物的允许排放量(t/年);k为无量纲因次参数.利用式(1)计算水污染损失的概念及方法分两个方面说明:2.2.1 河流水环境容量价值计量 河流允许负荷量是指水体在规定的环境目标下允许容纳的最大污染物量,也即通常讲的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的价值就是水资源自然净化污染物能力的价值,在计算水污染损失中,不应该将水环境容量的价值算到损失中,而应将其扣除掉.其理由是:(1)排污引起的水质浓度变化只要不超过水环境目标,水体功能将不受影响;(2)按照我国目前的环保政策,是允许合理利用水环境容量,显然利用水环境容量(允许负荷量)价值,不应算作损失;(3)水是有限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在水资源的利用和配置上必须尽可能有效,即要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物质性和精神性功能,不能因为水资源的保护需要而“停止发展”或“仅仅在保证100%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发展”或实施“零排放”,这些都不现实.在环境的限制范围内,合理利用和配置水资源,才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真正涵义. 按照“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河流水环境容量价值应该体现有偿使用的原则,将水环境容量价值进行货币量化,排污单位或个人应缴纳水环境容量价值使用费.这样才能体现公平合理,并利于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保护.河流水环境容量的计算,与河流水体功能与水质目标,水文条件和水动力条件、混合输移参数等有关,这部分工作目前已有大量成熟的计算方法,这里不再赘述. 水环境容量价值的计量,是在水环境容量计算的基础上,将其货币计价,可采用单项环境经济效益计算的方法进行,如恢复费用法,用建同样规模的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及运转费,换算成治理每吨污染物的成本,即为水环境容量的货币价格.2.2.2 河流污染损失的计量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遭受污染,是指污染物入河量大于水体的允许负荷量时,引起水质浓度超过规定的标准值,这时水体功能遭到破坏,不再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如果污染物入河量小于允许负荷量,水质在规定的标准值内,水体就末受到污染.利用式(1)计算水污染的经济损失,正是考虑了水资源自然净化污染物的能力,只有在水资源遭受污染时,才会造成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大小与受污染的水资源量和污染程度(污染物入河量减河流允许负荷量)直接相关.受污染的水资源量愈大、污染程度愈严重,其造成的污染损失愈大.但是,当污染程度达到一定数值以后,水污染损失仍在一定数值范围内,不再随污染程度增大而增大. 式(1)中有关因子及参数的确定方法有: Q为遭到污染的水资源量,直接采用受污染河流的日、月、年径流量,以水质浓度的变化来划分径流量的计算时段,如一年中计算河流有8个月超河流水体功能及水质目标,水资源量就用相应这8个月的径流量. W入为污染物入河量,选取影响河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计算其入河量. R为反映单位水资源量价值与污染损失的参数,其值大小与水资源的稀缺性和开发利用条件有关.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丰枯度、不同的时段,R值各不相同.最简单的确定方法是在单位水资源费的基础上,增加考虑水环境生态价值,可考虑一般占单位水资源费的40%~60%. k为无量纲因次参数,取值范围0<k<1.0.可用单项经济损失法反推求出,或采用典型调查结果.3 珠江流域水污染损失计算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水资源量相对北方河流较丰富,水质总体来说较北方河流好.但是,随着流域内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水污染问题已愈来愈突出.自八十年代初开始的流域水质监测资料表明,珠江水质逐年下降,1993年枯水期4~5级水(水利部部颁标准SL63—94)突破多年来不超20%的记录,西江上游南盘江,枯水期超标河长占83%,珠江三角洲水质恶化,有的河段发黑发臭,已经影响到城市饮用水和人民的正常生活.水污染事故频频发生,桂江中下游曾出现大面积水质污染,影响沿岸供水,广西大王滩水库污染严重等等,这些已表明珠江流域潜在的水污染相当严重. 珠江流域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计算,以1993年在珠江流域内开展的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年度水质评价资料为基础.根据1993年度流域水质评价结果及《珠江水系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划定的河流水体功能和相应计算的河流允许负荷量,利用式(1)进行计算.计算中由于各城镇水资源丰枯程度、水污染程度差异很大,按各城镇分别计算水污染损失,流域损失总量则为各城镇叠加.各城镇单位水资源量价值与污染损失参数(R)和无量纲因次参数(k)的取值见表1中按水系给出的取值范围.为便于计算,建立了珠江流域水污染损失计算子数据库,作为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数据管理系统的一个分支.经过计算,1993年珠江流域实测入河排污口造成的水污染损失为29.37亿元.表1 珠江流域水污染损失计算参数取值范围水 系R(万元/t*亿m3)k西 江50~2000.1~0.3北 江100~2000.1~0.2东 江200~3000.1~0.2珠江三角洲200~5000.07~0.24 结 语 水资源是构成环境的基本要素之一,是人类经济发展与生存的物质基础.本文探讨水污染损失的计算方法,正是为了能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损失数据以引起政府部门的重视,通过政府的干预,避免由于市场力量的某些盲目性和短视行为给水资源造成的破坏,并且通过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加大对水资源保护管理工作的力度. 水资源的价值用货币来体现,在我国现行的计量标准极为偏低,这就导致计算出的水污染损失量也偏低,不足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解决水资源价值的计量标准偏低问题,还需做大量的工作,这也是水资源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参考文献1 L、D詹姆斯等.水资源规划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42 吴恒安.实用水利经济学.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3 约翰A.狄克逊等.环境的经济评价方法——实例研究手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4 李金昌.环境价值及其量化是综合决策的基础.环境工作通讯,1994,(12)5 刘鸿亮,等.中国水环境预测与对策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6 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珠江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汇总报告,19947 珠江水资源保护办公室.珠江水系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1989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of the economic loss causedby water pollutionLiu Cheng Wu Liping(Pearl River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Bureau) Abstract Based upon the reviews of avaliable model for calculating economic loss caused by water pollution and to cope with the deficit in calculation, a new model was proposed. The loss of Pearl River basin due to water pollution in 1993 has been calculated. Key words value of water resources, water pollution, model economic loss.水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分析计算作者:刘晨, 伍丽萍作者单位:刊名:水利学报英文刊名:年,卷(期):1998,(8)被引用次数:20次1.高练同.王路光.赵文英.孙双跃河北省水环境污染农业损失研究[期刊论文]-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6)2.张国珍.李毅华黄河兰州段污染物经济损失价值研究[期刊论文]-水资源保护 2007(5)3.洪滨.崔广柏.张润润.姬战生我国水污染经济损失计量方法综述[期刊论文]-水电能源科学 2007(5)4.王海云.高太忠.高京.黄群贤基于AHP-LP法的南水北调中线水资源优化配置——以河北省受水区为例[期刊论文]-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5)5.张曦南方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国民经济评价研究[期刊论文]-建筑经济 2006(8)6.惠二青.黄钰铃.刘德富沙河水体污染经济损失估算[期刊论文]-生态经济 2006(10)7.苏万军环境价值在公路建设方案比选中的应用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68.戚玉丽水质性缺水地区中水合理利用分析——以嘉兴市为例[学位论文]硕士 20069.许信旺安徽省农业生态系统经济损失估算与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经济 2005(7)10.张文鸽.黄强.管新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期刊论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11.陆建兵.徐海中水污染治理效益分析[期刊论文]-环境技术 2005(4)12.黄宝涛.周洁.田伟平.杨红军思小高速公路建设对热带雨林大气、水环境影响的损失分析[期刊论文]-公路 2005(12)13.容锵桃.张鸿郭.周少奇水回用及其经济效益分析[期刊论文]-广东化工 2005(5)14.刘立军.陈剑锋.赵红弟城镇供水优化调度的减灾效益分析[期刊论文]-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12)15.邓荣森.李青.陈德强污水回用改变水循环的环境经济分析[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16.吴泽宁基于生态经济的区域水质水量统一优化配置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17.吴泽宁.左其亭.张晨光水资源配置中环境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期刊论文]-郑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4)18.李斌.樊胜岳.周立华干旱区水资源费的构成与确定[期刊论文]-中国沙漠 2001(1)19.胡廷兰.杨志峰.程红光.王华一种水污染损失经济计量模型及其应用[期刊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5)本文链接:/Periodical_slxb199808010.aspx授权使用:青岛大学IP账户(sdqddx),授权号:f7c2bc4e-4046-487a-b0ee-9e6900dacef9下载时间:2011年1月12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津冀水污染导致工业损失成本量化分析
随着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废水污染物排放量也越来越大,反过来,亦会损害工业行业的发展。

选取京津冀为研究对象,应用影子价格法量化分析水环境污染物尤其是COD、NH3-N对工业造成的损失成本,从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及防护成本两个方面详细计量了京津冀2008-2013年工业损失成本发展趋势为V型。

量化分析结果为当前制定水环境治理及废水排放收费政策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标签:水污染;工业损失;量化分析;京津冀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0.058
近年来,随着化工业、造纸业、纺织业、钢铁业、装备制造业等行业及其他消耗水资源较多的工业行业的快速发展,京津冀废水排放量也在随之快速增长。

2013年,京津冀废水排放量为310920.54万t,COD排放量为130.99万t,其中工业和生活源排放量为42.3万t,农业源排放量为87.89万t,集中式治理设施源排放量为0.8万t;NH3-N排放量为10.71万t,其中工业和生活源排放量为6.21万t,农业源排放量为4.5万t。

COD、NH3-N、镉、砷等水环境污染物除了导致人体健康质量下降之外,还会造成工业产品质量下降、工业及生活用水水质超标、工业缺水等损失,本文主要量化分析京津冀水污染导致工业损失的成本。

本文相关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北京统计年鉴》、《天津统计年鉴》、《河北经济年鉴》、《北京、天津、河北省环境公报》、《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4-2014)等。

1量化模型构建
水污染对工业造成的终端损失主要表现为:污染型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及防护费用的增加。

在此,本文主要计量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LCw工业1、防护成本LCw工业2。

1.1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LCw工业1量化模型
本文引入运筹学科中的影子价格法计量LCw工业1,污染型缺水使工业失去了获得更多净产值的机会,本文把工业失去的这部分净产值计量为污染型缺水造成的损失,计为污染型缺水量与水资源影子价格的乘积(此时影子价格是指每一m3水可以创造的工业净产值)。

计量表达式为:
LCw工业1=Qi*Pi(1)
式中,LCw工业1为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Qi为污染型缺水量(因年鉴中缺乏特定的工业污染型缺水量,考虑到如果工业没有排放废水,而是利用了这部分未污染的水资源,就可以创造更多净产值,鉴于此,本文以当年工业废水排放
量与上一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之差,相当于当年工业污染型缺水量),Pi为水资源影子价格。

1.2防护成本LCw工业2量化模型
工业使用污染水生产产品就会使产品质量下降,从而使工业产值下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这部分损失可以通过加强污水处理和防护加以控制。

拟定工业用水均为劣Ⅴ类水质,经过二级处理后,即能达到Ⅳ类水质,满足工业用水的标准。

计量表达式为:
LCw工业2=I工业i*C工业i(2)
式中,LCw工业2为污水防护成本,I工业i为工业用水量,C工业i为劣Ⅴ类水处理成本(本文确定Ci=0.77元/m3)。

最后,根据计量出来的前2项,再计量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成本LCw工业,计量表达式为:
LCw工业=LCw工业1+LCw工业2(3)
2工业损失成本的量化过程
根据上文确定的影子价格法及计量模型,对废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成本进行计量。

下文分别计量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LCw工业1及污水防护成本LCw工业2,然后再计量工业损失成本LCw工业。

根据过孝民的研究成果(全国各省份生产用水和工业用水影子价格测算结果)得知,1999年北京、天津、河北工业用水影子价格分别为6.52元/m3、9.66元/m3、5.76元/m3,进行平均计算得知1999年京津冀工业用水影子价格为7.31元/m3。

经价格指数调整,2008-2013年京津冀工业用水影子价格分别为:9.54元/m3、9.82元/m3、10.12元/m3、10.42元/m3、10.73元/m3、11.06元/m3。

2.1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LCw工业1的量化
根据式(1)及表1中的相关数据(已知2007年京津冀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5.41亿m3),得出2010年、2011年、2012年的污染型缺水量为0.39亿m3、0.48亿m3、0.41亿m3,其余年份没有缺水。

再根据式(1)计量京津冀2008-2013年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计量结果见表2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京津冀2008-2013年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发展趋势是波动变化的。

由于工业企业环保意识的提高及排污费的上升,工业排放废水量在逐渐降低。

6年中,只有2011年缺水损失成本最大,达到了5亿元,随之下降,直至2013年归于零,这种形势对生态环境保护及工业企业净产值提升都很有利。

2.2防护成本LCw工业2的量化
根据式(2)及表1中的相关数据,计量京津冀2008-2013年污水防护成本,计量结果见表3所示。

从图2看出,京津冀2008-2013年污水防护成本走势呈W型。

进入“十二五”,经济大发展,导致工业用水量猛增,2011年工业用水量35.72亿m3,污水防护成本达到最大值27.50亿元,比2010年增加了2.13亿元,递增了8.40%。

3工业损失成本量化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计量得出的LCw工业1、LCw工业2结果,计量工业损失成本,计量结果见表4所示。

从图3可看出,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成本发展趋势呈现倒V型。

2011年达到最大值32.5亿元,缺水损失成本和防护成本都达到最高值,因为这一年开始进入“十二五”,工业经济追求快速发展,却以牺牲水环境作为代价。

2011年之后工业损失成本缓慢下降,年均下降7.88%。

由于近几年来京津冀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及工业用水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导致水污染造成的工业损失也逐渐开始减少。

另外,污水防护成本所占比重大大超过了污染型缺水损失成本所占比重,因此,污水防护成本的发展趋势直接代表了总成本的发展态势。

从以上量化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环境污染物排放形势严峻。

相关政府部门也认识到了水环境发展的尴尬形势,也在逐渐加强对水体污染的治理力度。

其中,北京落实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推进《北京市加快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3—2015年)》的实施。

垡头再生水厂、黄村污水处理厂等一批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或升级改造,2013年全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2万吨/日,在114家规模养殖场实施粪污治理工程,减少COD、NH3-N 等水污染物排放。

天津2013年制定《天津市清水河道行动实施方案》,关闭废水直排工业企业92家、责令停产整治296家、接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52家、实施深度治理6家,完成10个工业渗坑废水治理、595个排污口门治理任务,建成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3.3万立方米。

河北省不断深化完善流域跨界断面水质目标考核生态补偿制度,2014年累计扣缴生态补偿金1.7亿元,有力地促进了重点流域水质改善。

同时,亦亟待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观念一致,共同制定严格的环保政策及排污惩罚制度,减少废水排放量,归还京津冀一个质量优越的水资源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杨丹辉,李红莉.基于损害和成本的环境污染损害核算[J].中国工业经济,2010,(7):125134.
[2]过孝民,於方,赵越.环境污染成本评估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3]王佳,于维洋.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秦皇岛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联量化分析[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4749.
[4]Stephen P. Ryan.The costs of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in a concentrated industry[J].Econometrica,2012,(5):101910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