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备运行巡检作业指导书
消防作业指导书

消防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消防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消防工作的安全、高效进行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消防作业流程、安全操作规范以及应急处理措施,以匡助消防人员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类火灾和紧急情况,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二、作业准备1. 消防设备检查在进行任何消防作业前,必须确保消防设备完好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消防水带、喷淋系统、疏散通道等设备的检查,并及时修复或者更换损坏或者失效的设备。
2. 作业区域划分根据实际情况,将作业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设置明确的标志和警示牌,以确保作业人员清晰了解各个区域的作业范围和安全要求。
3. 作业人员培训所有参预消防作业的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消防培训,并熟悉本指导书的内容和要求。
特殊是针对不同类型火灾的应对方法、逃生技巧以及紧急救援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培训。
三、消防作业流程1. 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应即将按下火灾报警按钮或者拨打紧急电话,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并提供准确的火灾位置和情况描述。
2. 火灾扑救在进行火灾扑救前,必须确保自身安全。
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和方法进行扑救。
同时,应注意火势的蔓延情况,合理调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最大程度地控制火势。
3. 人员疏散在火灾发生时,应即将启动疏散预案,引导人员有序撤离。
在疏散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使用电梯,优先使用安全通道和紧急出口,并确保疏散通道畅通无阻。
4. 紧急救援在火灾扑灭和人员疏散后,应即将进行紧急救援工作。
包括但不限于救护伤员、疏散被困人员、防止火势复燃等。
救援工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救援方案,并确保救援人员具备必要的装备和技能。
四、安全操作规范1.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作业区域。
2. 禁止在作业区域内吸烟或者使用明火。
3. 禁止私自更改或者关闭消防设备。
4. 禁止随意堆放杂物或者阻塞疏散通道。
5. 禁止未经许可进入高温、高压等危(wei)险区域。
6. 禁止随意操作消防设备,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操作。
消防设施维护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维护作业指导书一、维护作业概述消防设施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而维护消防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为此,制定本作业指导书,以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
二、维护作业内容1. 消防设施检查: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消防水源、消火栓、喷淋系统等。
检查过程中,需要清理堆积的杂物、检查设施是否损坏,并记录异常情况。
2. 消防设施维修:对于发现的设施损坏,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工作。
维修前需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维修过程的安全性,并在维修完成后进行测试验证。
3. 消防设施更新: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更新,确保其适应新的技术标准和应对新的火灾风险。
4. 消防设施培训: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能力,确保他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确使用设施。
三、维护作业流程1. 制定维护计划:根据消防设施的种类和数量,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包括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维护方法等。
2. 维护设备准备:确保维护所需的工具、设备和材料已准备就绪,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 检查消防设施:按照维护计划,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记录异常情况。
4. 维修和更换:对于发现的设施损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或更换。
5. 测试验证:在维修完成后,对修复或更换的设施进行测试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行。
6. 更新消防设施: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更新,根据新的技术标准和火灾风险进行更新工作。
7. 培训员工:定期进行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能力。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维护作业前,需对现场进行风险评估,确保维护过程的安全性。
2. 维护人员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3. 维护人员需熟悉消防设施的使用和操作方法,并在作业前进行充分培训。
4. 在维护过程中,需注意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5. 如发现设施过于损坏或无法维修,应及时报告上级,并进行替换或更新工作。
五、维护记录和报告维护人员需及时记录维护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包括发现的设施损坏情况、维修或更换的工作内容、测试验证结果等。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XXXXXX管理体系文件消防设施检查维护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QD/XXXXX—2010版本号:I/0页次:P1-P24编写人:XXXXXX日期:XX年X月X日审核人:XXXXXX日期:XX年X月X日批准人:XXXXXX日期:XX年X月X日受控印章:发文登记号:XXXXXX/WHCX-2012XX年X月X日发布XX年X月X日实施XXXXXX1目录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22.消防供配电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53.消防给水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64.室内消火栓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12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146.水喷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177.细水雾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218.气体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249.干粉灭火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2810.泡沫灭火系统检测作业指导书...................................................3211.防火门防火窗维护作业指导书...................................................3812.防火卷帘门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4013.防烟、排烟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4314.火灾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 (48)1火灾主动报警系统维护作业指导书一、系统运行要求: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保持连续正常运行,不得随意中断。
消防作业指导书

消防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消防作业指导书是为了保障消防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消防作业的详细步骤和操作要点,以确保消防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正确、迅速地应对各种火灾和紧急情况。
二、作业前准备1. 人员准备:确保参与消防作业的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消防培训,了解各种消防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
2. 工具准备: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性和可用性,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喷水器等,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资料准备:准备好建筑平面图、消防设备布局图等相关资料,以便在实际作业中能够快速定位和使用。
三、作业流程1. 火灾报警:一旦发现火灾,应立即按下火警按钮或拨打火警电话报警,并向指定人员汇报火灾发生的位置和情况。
2. 疏散人员:在火灾发生时,应立即启动疏散预案,引导人员有序撤离。
疏散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踩踏和堵塞出口,确保人员的安全。
3. 灭火操作: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在灭火过程中,应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和姿势,避免火势扩大和人身伤害。
4. 抢救财物: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抢救可移动的财物,避免火灾造成更大的损失。
5. 堵截火势:在灭火过程中,应注意堵截火势的蔓延,封闭门窗,切断火势的传播途径。
6. 救援被困人员:如果有人员被困,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到来,切勿盲目行动。
四、作业注意事项1. 个人防护:在进行消防作业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靴、防护手套等,确保个人安全。
2. 协同配合:消防作业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各个成员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
3. 操作规范:根据消防作业的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作业,不得擅自修改或忽略任何步骤。
4. 灭火器材使用:在使用灭火器材时,要熟悉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点,并注意使用时的姿势和距离,确保灭火效果。
5. 火场勘察:在火灾被扑灭后,应进行火场勘察,确保火势已经完全扑灭,并排除火灾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消防作业指导书

消防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消防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消防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而制定的一份文件。
该指导书旨在提供消防作业的具体步骤和要求,以便员工能够正确地进行消防工作,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二、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所有涉及到消防工作的部门和岗位,包括但不限于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商场、住宅小区等。
三、消防作业流程1. 灭火器使用1.1 灭火器种类及使用方法1.1.1 干粉灭火器1.1.1.1 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起,拔掉安全销,持握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1.1.1.2 注意事项:喷射时要保持距离火源1-2米,喷射方向要与火源相反。
1.1.2 泡沫灭火器1.1.2.1 使用方法:将灭火器提起,拔掉安全销,持握喷嘴,对准火源喷射。
1.1.2.2 注意事项:喷射时要保持距离火源1-2米,喷射方向要与火源相反。
1.2 灭火器的存放和维护1.2.1 存放位置:灭火器应放置在易于取用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1.2.2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灭火器的压力是否正常,保证其可靠性。
1.2.3 使用期限:灭火器一般使用期限为5年,过期后应进行更换。
2. 疏散逃生2.1 疏散逃生路线2.1.1 确定疏散通道:每个区域应有明确的疏散通道,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
2.1.2 安全出口标识:疏散通道应有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确保员工能够迅速找到出口。
2.2 疏散逃生演练2.2.1 演练频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疏散逃生演练。
2.2.2 演练内容:演练时应模拟实际火灾情况,员工按照指定的疏散路线进行逃生。
2.2.3 演练评估:演练后应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改进疏散逃生计划。
3. 火灾报警3.1 报警设备3.1.1 火灾报警按钮:每个区域应设有火灾报警按钮,员工在发现火灾时可立即按下按钮报警。
3.1.2 烟雾探测器:烟雾探测器应布置在各个区域,及时发现火灾烟雾并报警。
3.2 报警流程3.2.1 发现火灾:员工在发现火灾时应立即按下火灾报警按钮。
消防作业指导书

消防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消防作业指导书是为了确保消防工作的安全和有效进行而编写的一份指导性文件。
消防工作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对于各个行业和单位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以便消防人员能够正确、高效地进行消防作业。
二、目的和范围本指导书的目的是为消防人员提供操作指南,确保他们在进行消防作业时能够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指导书适合于各类建造物、工厂、仓库等场所的消防作业。
三、消防作业流程1. 作业前准备1.1 确保消防器材完好有效,如灭火器、消防水带等。
1.2 检查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如消防报警系统、排烟系统等。
1.3 确定作业区域的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
1.4 检查作业区域是否存在可燃物,如油漆桶、易燃液体等。
2. 灭火作业2.1 根据火灾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灭火器材。
2.2 使用灭火器材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如喷射方向、喷射距离等。
2.3 针对不同类型的火灾,采取相应的灭火方法,如扑灭、冷却等。
2.4 确保灭火作业时周围人员的安全,避免火势蔓延。
3. 疏散和救援3.1 在火灾发生时,即将启动火灾报警系统,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疏散。
3.2 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和逃生通道进行疏散,确保人员的安全。
3.3 在疏散过程中,对于有难点的人员进行救援,确保每一个人都能够安全撤离。
4. 事后整理4.1 灭火后,要对灭火器材进行检查和修复,确保其能够继续使用。
4.2 对火灾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排除火源和可燃物,防止二次火灾的发生。
4.3 对于火灾原因进行调查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四、安全注意事项1. 在进行消防作业时,要穿戴好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手套等。
2. 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步骤。
3. 注意消防器材的有效期限,及时更换和维修损坏的器材。
4. 在进行灭火作业时,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全,避免引起更大的事故。
5. 做好消防演练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和反应速度。
消防设施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

消防设施现场检测作业指导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布线系统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布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
2、信号传输线路保护材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并应采取穿金属管、硬质塑料管或封闭式线槽保护方式布线。
3、消防控制室、通信和警报线路保护材料:消防控制室、通讯和警报敷设在不燃烧体的结构层内,且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30mm。
采用明敷时,应采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保护,并应在金属管或金属线槽上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电缆时,可不穿金属管保护,但应敷设在电缆竖井或吊顶内有防火保护措施的封闭式线槽内。
4、路加固措施及管路连接处理:管路入盒时,盒外侧应套锁母,内侧应装护口;在吊顶内敷设时,盒的内外侧均应套锁母,或采用焊接等其它加固措施。
在吊顶内敷设各类管路和线槽时,宜采用单独的卡具吊装或支撑物固定。
线槽的直线段应每隔1.0-1.5m设吊点或支点,在线槽接头处、接线盒0.2m处、线槽变向或转角处应设吊点或支点。
敷设于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路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5、布线要求:管路长度大于45m 无弯曲时、大于30m有1个弯曲时、大于20m 有2个弯曲时、大于12m有3个弯曲时,应加装接线盒便于接线。
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流类别的线路应分管、分槽设置,穿管绝缘导线或电缆的总截面积不宜超过管内截面积的40%。
导线接头应在线盒内焊接或用端子连接,导线在管内或线槽内不应有接头或扭结。
6、传输线路及导线截面积:火灾探测器的传输线路应选择不同颜色的绝缘导线,+极为红色。
-极为兰色。
其它导线同一工程中相同线别的绝缘导线颜色应一致,接线端子应有标号。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宜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和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250V。
管敷绝缘导线截面积≥1.00mm²;槽敷绝缘导线截面积≥0.75mm²,多芯电缆截面积0.50mm²,并且均宜采用多芯线。
消防作业指导书(最新版)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作业指导书总52页第1页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1. 范围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装质量、功能运行的检测要求、检测方法和检测规则。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质量的检测评定;不适用于生产和贮存火药、炸药、火工品等有爆炸危险场所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检测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引用而构成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16-201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66-200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16806-2006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GB4717-2005 火灾报警控制器GA503-2004 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技术规程3。
检测类别委托检测: 受建筑消防设施业主单位、施工单位、使用单位等委托而进行的检测。
4. 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检测方法、项目类别、检测器具4。
1火灾报警控制器4。
1。
1报警控制器型号标志技术要求:文字符号和标志应明显、清晰.项目类别:C类.检测方法:观察检查。
4.1。
2报警控制器安装尺寸技术要求:消防控制室内设备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设备面盘前的操作距离,单列布置时不应小于1。
5m;双列布置时不应小于2m。
b)在值班人员经常工作的一面,设备面盘至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c)设备面盘后的维修距离不宜小于1m。
设备面盘的排列长度大于4m时,其两端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通道.d)火灾报警控制器和消防联动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主显示屏高度宜为1。
5~1.8m。
e)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0。
5m。
f) 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
2m.g) 当其一侧靠墙安装时,另一侧距墙不应小于1m。
h)落地安装时,其底边宜高出地面0.1~0.2m.项目类别:C类。
检测器具:0~10m钢卷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设备运行巡检作业指导书
目的:为规范消防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确保消防设备设施良好运行。
业务范围:适用于消防设备设施的运行和巡检。
职责:
1.运行工职责:
a)填写消防设备设施的各项纪录。
b)检查消防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
c)进行消防设备设施等的巡视检查。
d)及时处理较小的设备故障
e)做好消防设备及机房的卫生及维护工作(如:防、灭鼠措施、防火措施等)。
f)向直管上级汇报巡视检查情况。
2.直接上级职责:
a)检查、指导记录填写情况
b)对消防设备设施的巡视内容进行抽检
c)指导运行工处理较小的设备故障
d)检查设备及机房的卫生及防范措施到位情况
e)向工程部负责人汇报巡视检查情况
标准、要求:
1.定期对消防设备设施进行巡视检查,设备设施的巡视频次可跟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但不应少于每天一次。
2.如实地填写各项纪录。
3.确保设备设施正常使用,不出现重大责任事故。
4.保证机房及机房内设备设施的清洁及防火和防灭鼠措施完善。
工作内容:
1.消防栓水系统巡检
a)检查消防泵、稳压泵是否漏水;
b)水池和水箱水位达到设计水位,排水阀门是否关严;
c)水源通向系统的控制阀门应打开;
d)消防泵、稳压泵进出口端阀门是否打开;
e)管路系统的压力正常,压力表指示正确;
f)检查阀门、焊接连接处是否漏水、损坏、锈蚀;
g)控制配电柜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转换开关的位置是否放置在“自动”位置。
2.自动喷淋(预作用、雨淋)灭火系统巡检
a)喷淋泵、稳压泵、稳压罐是否漏水;
b)水池水位达到设计水位,2.3 排水阀门是否关严;
c)水源通向系统的控制阀门是否打开;
d)喷淋泵、稳压泵、稳压罐进出口端阀门是否打开;
e)喷淋水系统的压力正常,压力表指示正确;
f)喷淋头、阀门、管网接头处是否漏水,是否有损坏、锈蚀;
g)报警阀前端阀门是否打开;
h)报警阀上的压力表指示正常;
i)报警阀上的排水阀是否关严;
j)控制配电柜电源指示灯是否亮,转换开关是否放置在“自动”位置上。
3.防排烟系统巡检
a)检查软连接有无破损、漏气;
b)风机外观有无损伤;
c)扇叶与外壳是否剐蹭。
d)检查正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空调系统上的防火排烟阀开启、关闭位置是否正确。
4.防火卷帘门巡检
a)检查防火卷帘门所处位置是否正确;
b)检查防火卷帘门的外观是否良好。
c)手动按钮是否良好。
5.工程部运行工结合巡检情况填写《消防泵房巡视记录》。
注意事项:
表格:《消防泵房巡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