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优化处理解密

合集下载

翡翠的优化处理解密

翡翠的优化处理解密

现象: A、裂隙处会产生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 纵横交错的“沟渠”。
B、无裂隙的翡翠表面会出现较为均匀的不规则凹坑,分布面积大。
特点:凹坑形状不规则,内部粗糙,无反光现象
8、比重
天然翡翠的比重一般为3.33,漂白充胶处理的翡翠一般为3.25。 比重为3.32的二碘甲烷重液, 天然翡翠在重液中缓慢下沉或悬浮,漂 白 充胶翡翠在重液中悬浮,常常露出重液的表面。 9、敲击: 天然翡翠敲击声引清越,有回音,结构越细腻,声音越清晰清脆。 漂白充填翡翠敲击沉闷,没有回音, 前提条件:结构过于粗大不适用。 适用对象:手镯。
4、颜色
B货翡翠的颜色总体特点: (1)黄、褐、红等次生色消失 ( 2 )基底干净、变白
(3 )绿色仍为原生色
绿色是因为绿色的硬玉颗粒形成 的,不能被酸洗掉
5、B货翡翠基底的变化: (1)天然翡翠常见的褐色、红色、黄色呈团块状、点状、薄膜状的物
质被洗掉。基底干净。
(2)翡翠呈现惨白、苍白的背景颜色,无天然翡翠常见的黄色调。
中的所有空隙都充填到。
• 6、固结 • 把注胶翡翠在胶未固结前,把原料从 半固结状态的胶中取出,放入烤箱烘烤 即可。温度掌控是关键。
• 利用现代化的 仪器对翡翠经 行人工处理。
处理工序
• 7、 加工、抛光等等后续过程。
翡翠B货的肉眼鉴定
首先根据结构确定是翡翠 比较对照,仔细寻找与天然翡翠的异同特征 注意观察B货翡翠的内外部特征
1、漂白充填翡翠整体均一、干净,看不到天然 翡翠经常出见的黄褐色的斑点和裂纹。
注意:天然翡翠也有均一干净的特点
2、透明度与翡翠的结构不符
透明度较高的天然翡翠一般颗粒细小 透光观察,颗粒粗大但是透明度较高的翡翠值得怀疑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
翡翠优化处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清洗:将翡翠材料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垢,以凸显翡翠的颜色和光泽。

2. 切割和打磨:使用钻石刀具对翡翠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变得光滑平整,并展现出翡翠特有的光泽和色彩。

3. 浸泡和磨砂:将翡翠放入特定的液体中浸泡,以改变其色调和亮度。

同时,使用磨砂工具对翡翠进行磨砂处理,增加其光泽度。

4. 烧制:将翡翠加热至特定温度,以改变其颜色和增加透明度。

烧制过程中需要控制时间和温度,以避免对翡翠产生负面影响。

5. 油光处理:将翡翠浸泡在透明的油类物质中,以增强其光泽和透明度。

油光处理可以改善翡翠的外观,但也需谨慎使用,以避免对翡翠造成损害。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翡翠材质和质量会对这些处理方法的效果产生影响,处理时应根据翡翠的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掌握处理的时间、温度和操作技巧,以保证翡翠的品质和价值。

翡翠及优化处理翡翠的鉴别讲解

翡翠及优化处理翡翠的鉴别讲解

翡翠及优化处理翡翠的鉴别讲解
翡翠是一种宝石,常用于饰品和装饰品制作。

它具有独特的绿色色调,以及高度的价值和美学吸引力。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假冒冒牌货,所以对于翡翠的鉴别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关于翡翠的鉴别方法和优化处
理的讲解。

首先,翡翠的鉴别主要依靠色彩、质地、透明度和光泽等方面。

正宗
的翡翠通常具有浓郁的绿色,且颜色均匀一致。

面对光源,翡翠会呈现出
独特的“翠光”,而非闪烁的亮光。

此外,翡翠的质地应该坚硬且致密,
在触摸时应该感到凉爽。

透明度方面,翡翠通常呈现出半透明或不透明的
状态。

此外,正宗翡翠的光泽应该自然真实,没有过度的人工加工痕迹。

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鉴别翡翠的真伪。

一种常用的方
法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透过翡翠观察物体时,真翡翠会出现双影效果,
而假翡翠则不会。

另外,可以使用温度来鉴别,真翡翠在温暖的手上会感
觉比较凉爽,而假翡翠则没有这种特征。

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专业的鉴定
仪器,如显微镜、紫外线灯等。

翡翠的优化处理方法

翡翠的优化处理方法

一、翡翠的优化‎处理翡翠的优化‎处理分为优‎化和处理两‎大类。

(一)翡翠的优化‎翡翠的优化‎是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是使翡翠潜‎在的美显示‎出来的制作‎方法。

过去的国家‎标准(2009年‎10月1日‎以前的标准‎)中规定,对翡翠制品‎进行弱酸强‎碱漂白和漂‎白后浸蜡均‎属于优化的‎手法,但是在20‎10年新国‎家标准中规‎定,仅对翡翠进‎行热处理,使翡翠产生‎红色、黄色的方法‎才称为优化‎,优化后的翡‎翠在标识中‎不必标明,可视为A货‎翡翠。

(二)翡翠的处理‎翡翠的处理‎是指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接受的、能增添翡翠‎美感的方法‎。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漂白‎浸蜡、漂白充填、染色等。

二、翡翠的“焗色”及鉴别翡翠的“焗色”其实就是一‎种加热改色‎的方法。

加热改色是‎指天然翡翠‎在加热的条‎件下,使原有的黄‎色、棕色、褐色等转变‎成较为鲜艳‎的红色。

在2009‎年新版的国‎家标准中,仅将此法定‎位翡翠的优‎化,这种方法在‎标识中不必‎标明,可视为A货‎翡翠。

(一)焗色翡翠的‎处理黄色、黄棕色、褐色的翡翠‎的颜色主要‎是由于充填‎于颗粒间隙‎或者为微裂‎缝中的次生‎的含水氧化‎物褐铁矿(Fe2O3‎·nH2O) 造成的,在加热条件‎下这种褐铁‎矿易发生失‎水反应,形成红色的‎赤铁矿。

天然的红色‎翡翠也是由‎于褐铁矿脱‎水变成赤铁‎矿而导致的‎颜色,与焗色的形‎成过程一致‎,只不过这一‎过程是在自‎然条件下发‎生的,所需时间长‎于焗色。

(二)焗色翡翠的‎加工过程焗色翡翠的‎加工过程包‎括选料及清‎洗、加热改色、固化颜色3‎个环节。

1.选料及清洗‎2.加热改色3.固化颜色(3)焗色翡翠的‎鉴别因为天然红‎色翡翠和焗‎色红色翡翠‎形成的过程‎基本一致,所以区分两‎者难度较大‎,常规方式很‎难鉴别,可从以下方‎面鉴别。

1.透明度2.色形3.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较两‎者的红外吸‎收光谱发现‎存在一定的‎差异。

翡翠的优化处理

翡翠的优化处理
使用比重计检测翡翠的密度,天然翡 翠的密度通常较高,而经过优化处理 的翡翠可能密度较低。
使用紫外线照射
• 在紫外线下观察翡翠的颜色变化,天然翡翠在紫外线下通 常无变化,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呈现荧光反应。
听声音
• 用硬物轻轻敲击翡翠,天然翡翠通常发出清脆悦 耳的声音,而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声音较为 沉闷。
提高消费者意识
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翡翠优化处理的认知水平,引导消 费者理性购买。
强化市场监督
加大对市场的监督力度,严厉打击非法优化处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 和公平竞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检测手段升级
技术进步将推动翡翠优化处理检测手段的升级, 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为消费者提供更可靠的 保障。
处理效果可控性增强
通过技术改进,未来翡翠优化处理过程将更加可 控,处理效果更加稳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 性。
市场监管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完善法律法规
加强对翡翠优化处理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行为, 保护消费者权益。
03 鉴别优化处理翡翠的方法
观察外观
检查表面是否光滑,有无瑕疵, 颜色是否自然,有无色块或色斑。
注意观察翡翠的透明度,天然翡 翠通常呈现半透明至不透明,而 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可能显得过
于透明或浑浊。
注意观察翡翠的质地,天然翡翠 质地细腻,经过优化处理的翡翠
可能质地较为粗糙。
检测硬度与密度
使用硬度计检测翡翠的硬度,天然翡 翠的硬度通常较高,而经过优化处理 的翡翠可能硬度较低。
04 优化处理翡翠的价值与风 险
价值评估
提升美观度
优化处理翡翠可以改善其颜色、 透明度等外观特征,使其更符合

3翡翠的鉴定—优化处理

3翡翠的鉴定—优化处理

3翡翠的鉴定—优化处理翡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具有高度的观赏价值和投资价值。

在鉴定翡翠的过程中,优化处理非常关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优化处理的角度,探讨翡翠的鉴定方法。

首先,翡翠的鉴定应该从外观特征开始。

优质的翡翠通常具有浓烈的绿色,颜色饱满均匀。

在鉴定过程中,可以使用专业的翡翠鉴定工具,如透射灯、聚焦灯等,来观察翡翠的颜色、透明度和纹理。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鉴定师更清晰地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和色彩分布。

其次,通过翡翠的硬度来进行鉴定。

翡翠的硬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到8.0。

利用硬度检验器可以对翡翠进行硬度测试,一般情况下如果翡翠的硬度较高,则可以初步确定翡翠的真伪。

此外,翡翠的密度也是鉴定的重要指标之一、鉴定师可以利用密度测定仪对翡翠进行测量,计算出翡翠的密度数值。

翡翠的密度范围为2.5到3.5,一般来说,密度越高的翡翠更为优质。

再者,翡翠还可以通过紫外线观察来进行鉴定。

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翡翠,可以观察到翡翠的荧光颜色和荧光分布。

正宗的翡翠在紫外线下会呈现出绿色或橙色的荧光,而假冒的翡翠则可能展现出其他颜色的荧光。

此外,通过翡翠的热导率来进行鉴定也是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热导率测试仪可以对翡翠进行热导率测试,计算出翡翠的热导率数值。

一般来说,翡翠的热导率范围为0.03至0.04W/m·K,如果测试结果接近这个数值,则可以初步认定翡翠为真品。

最后,为了提高翡翠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鉴定师还可以利用放大镜观察翡翠的内部结构和纹理,或者使用光学显微镜对翡翠进行高倍率放大观察,从而更细致地观察翡翠的特征。

总之,优化处理在翡翠的鉴定过程中非常重要。

通过外观特征、硬度、密度、紫外线观察、热导率测试等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提高翡翠鉴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翡翠的鉴定是一项专业的技术活,需要鉴定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因此,在进行翡翠鉴定时,最好找到一位有资质的专业鉴定师,以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翡翠玉的漂白、浸蜡优化处理

翡翠玉的漂白、浸蜡优化处理

翡翠玉的漂白、浸蜡优化处理翡翠玉的漂白、浸蜡优化处理一、概述1、漂白、浸蜡是传统工艺在翡翠饰品加工过程中,漂白、浸蜡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

对于不同的翡翠饰品,一般可采用其中某一种方式,也可以二者并用实施优化,以达到改善翡翠饰品外观美感及耐久性的目的。

2、漂白、浸蜡为优化在国家标准“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将传统工艺列为优化。

因此在检测报告或鉴定证书中,可不附注漂白、浸蜡说明,优化的珠宝玉石直接使用珠宝玉石名称。

(作者认为:过度的浸蜡在检测报告或证书中,应加以“蜡优化”示有别)3、天然及漂白、浸蜡含意然翡翠饰品:指原料经机械的切割、粗磨、细磨、精磨、抛光等工艺流程加工而成,凡高档的翡翠饰品,如镯、佩、坠、珠、戒面等,均仅仅由这一物理机械加工过程制作而成。

漂白:一种化学处理方法,目的在于溶解翡翠饰品表面不和谐的杂质(矿物)色调,其溶解只限于表面,以使翡翠饰品表面更加纯洁、美观。

浸蜡:视为对翡翠饰品表面覆盖及表层中微细裂隙的蜡充填作用,浸蜡可增加翡翠饰品表面的光洁程度,可部分填补因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粗糙面,尤其是一些雕件的旮旯角角部分,浸蜡可掩盖翡翠饰品涉及表层的原生、次生微细裂隙,使翡翠饰品粗看起来更加悦目。

4、“翠A货”畴目前市场上或民间对俗称“货”翡翠饰品,它包含了“翠饰品(天然)”翡翠饰品的“白、浸蜡”种内涵。

这几种翡翠饰品按国家标准“B/T16552―1996 珠宝玉石名称”均称为“翠”。

5、漂白、浸蜡趋势随着翡翠饰品加工作坊、厂家的增多,但对国家标准中所列的五种翡翠饰品(一种天然产品,四种优化及处理产品)的某些加工工艺,没有一定的准则,漂白、浸蜡没有量的概念,形成对翡翠饰品优化、处理区别难度。

在许多翡翠雕件中,浸蜡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翡翠雕件制作过程粗糙,抛光工序减少,然后就使用浸蜡的方法使其光亮度获得改善。

在我们实际检测过程中,存在着有的翡翠饰品质地、颜色很好,不足之处在于局部地方存在深入表层的原生、次生微细裂隙及孔穴,采用的方式多为浸蜡(如果适度认为是可以的),但如果采用聚合物充填方式,翡翠饰品将变得更耐久。

翡翠的优化及鉴别

翡翠的优化及鉴别

翡翠的优化及鉴别翡翠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宝石,其市场价值一直居高不下。

因此,翡翠的优化与鉴别对于玉石行业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优化技术和鉴别方法两个方面对翡翠进行讨论。

首先,翡翠的优化技术。

翡翠的优化主要是通过特殊的技术手段来改善其外观和品质,使其更具市场竞争力。

目前,翡翠的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渗透染色法:这是一种常见的翡翠优化技术,通过将染料渗入翡翠的裂隙和孔道,改变其颜色,达到美化翡翠的效果。

这种技术可以使翡翠从白色或灰色变成绿色,增加其饱和度和透明度。

2.温和油蜡法:通过将翡翠浸泡在特殊的液体中,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油蜡,提高其光泽和透明度。

这种方法可以隐藏翡翠内部的裂纹和瑕疵,使其看起来更加完美。

但是,这种优化技术的效果并不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油蜡层会逐渐消失。

3.树脂充填法:这种技术是将翡翠中的裂纹和瑕疵用特殊的树脂填充,使其看起来更加完美。

填充后的翡翠表面光滑,颜色均匀,透明度高。

但是,填充树脂的效果并不持久,随着时间的推移,树脂会变黄或剥落。

其次,翡翠的鉴别方法。

由于翡翠非常珍贵,市场上存在许多假冒伪劣产品,因此正确的鉴别方法对于购买者来说十分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翡翠鉴别方法:1.观察颜色和透明度:翡翠的颜色通常为浅绿色到深绿色,质地均匀。

真正的翡翠具有一种透明或半透明的质感,如果石头过于透明,可能是经过优化处理的。

2.观察石头纹理:翡翠具有特殊的纹理,常见的有“糯米纹”和“雪花纹”,这些纹理应该清晰可见。

如果纹理模糊不清或者看起来不自然,可能是假冒产品。

3.测量硬度:翡翠的硬度在矿物学上属于较硬的物质,可以用硬度计进行测试。

真正的翡翠应该具有较高的硬度,可以划破一般的玻璃。

4.检查冷热反应:将翡翠加热后迅速放入冷水中,真正的翡翠会出现微裂纹,而假冒的石头则不会有明显的反应。

总的来说,翡翠的优化与鉴别对于玉石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消费者应该通过了解翡翠的处理技术和鉴别方法,以保证购买到真正的翡翠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拼合翡翠
• 1.利用高档天然翡翠切磨成薄片后,利用粘合剂与低档 玉石进行粘合,来仿冒高档翡翠。 • 2.利用高档天然翡翠两端做夹层,中间利用其他仿玉质 货低档玉石做芯。 • 3.利用高档天然透明翡翠做面料,底层利用有色反光彩 纸做增色处理。
广州玉器


翡 翠
现象: A、裂隙处会产生明显的凹沟,充填物明显低于两边,许多绺裂组成 纵横交错的“沟渠”。
B、无裂隙的翡翠表面会出现较为均匀的不规则凹坑,分布面积大。
特点:凹坑形状不规则,内部粗糙,无反光现象
8、比重
天然翡翠的比重一般为3.33,漂白充胶处理的翡翠一般为3.25。 比重为3.32的二碘甲烷重液, 天然翡翠在重液中缓慢下沉或悬浮,漂 白 充胶翡翠在重液中悬浮,常常露出重液的表面。 9、敲击: 天然翡翠敲击声引清越,有回音,结构越细腻,声音越清晰清脆。 漂白充填翡翠敲击沉闷,没有回音, 前提条件:结构过于粗大不适用。 适用对象:手镯。
6.
鉴定方法
1) 放大观察:颜色呈丝网状分布,在较大的绺裂中可见染 料的沉淀和聚集,染色翡翠颜色不自然,偏蓝色,邪色。
2) 形成网纹状或浮丝状
3) 查尔斯滤色镜观察:铬盐染色的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显 棕红色或浅棕红色,但近期有些染色翡翠由于所用着色 剂的改变,在滤色镜下不显红色。 4) 紫外灯下:染色翡翠呈粉红色至橙红色荧光
第二节
翡翠的优化处理及其鉴别
翡翠的酸洗充胶处理(B)及鉴别 B货的历史
1、最早出现于香港的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行家称之为“冲凉货”; 严重打击了翡翠交易市场。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翡翠的综合鉴定技术提高,到现在对翡翠B 货的仪器鉴别技术已经相当成熟。
3、目前优化处理技术也在改进和提高,不断的探索新的处理方法,处理 后更具迷惑性。给肉眼鉴定带来很大的麻烦。
酸洗和碱洗严重的破坏了翡翠的结构,致使翡翠颗粒之 间的结合变得疏松,强度遭到破坏。
化学反应:Fe(OH)3+HCl=FeCl+3H2O NaO.AlO3.6SiO2+HNO3---Al(NO3)3+NaNO3+SiO2
SiO2+Na (OH) ---Na2SiO3+H2O
5、 充胶
市场上用于B货的胶为环氧树脂、聚苯乙烯类树脂、 邻苯二甲酸类树脂。这些聚合物无色透明、流动性好,注 胶后可以掩盖翡翠的裂隙,可以大大改善翡翠的净度和透 明度。 做法:烘干经酸洗碱洗的原料,置入密闭容器中后 抽真空,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容器中注入足够的胶使翡翠 原料完全浸入胶中,然后增大压力,使胶能够把翡翠原料
天然红色翡翠
a. 热处理翡翠 5. 原理: 鉴定特征
黄色褐铁矿 加热
鉴别:
红色赤铁矿
天然红色翡翠稍微透明一些; 加热的红色翡翠则有干的感觉。
a. 天然红色翡翠
五、镀膜处理
镀有机膜 鉴别: 1.光泽:弱, 蜡状或树脂状 给人的感觉表面过于均一,没有 变化,没有翡翠的色与地的映照作 用。 2.折射率: 1.56左右(膜)
一、漂白加充填处理
一) 目的 1:去掉脏色(黄、黑、灰等色) 2:增加透明度,改善种质 3:掩盖裂隙 4、提高利用率、提高卖相
二)全过程分为七步:
选料 切割 酸洗漂白 碱洗中和 填胶 固结 抛光成型
1、 选料
选择结构不太紧密, 可有些绿色,基底泛黄、 灰、褐等色调(次生色) 的翡翠成品或小块的原石。 严重影响绿色表现的品种。 可以用于B货的翡翠 白底青种
花青种
豆种
2、切割
为了使酸洗和充胶更为充分和快速,把大块的 原料根据用途切成一定厚度的玉片或玉环。
早期B货是对成品处理,目前针对原料处理。
3、酸洗漂白(重要环节)
酸洗的目的是除去黄褐色和灰黑色的杂质。 酸选择硝酸、盐酸、硫酸、磷酸等。
根据翡翠种质的不同时间不同,大致2-3周,甚至一个月。
4、碱洗中和增隙 酸洗后的翡翠,虽然去除了铁的氧化物,但是孔隙小, 孔隙中残留的酸液不利于注胶充填,需要用氢氧化钠加温浸 泡,碱和硅酸盐发生反应腐蚀,增加翡翠的孔隙,并中和孔 隙中的酸液。
4、颜色
B货翡翠的颜色总体特点: (1)黄、褐、红等次生色消失 ( 2 )基底干净、变白
(3 )绿色仍为原生色
绿色是因为绿色的硬玉颗粒形成 的,不能被酸洗掉
5、B货翡翠基底的变化: (1)天然翡翠常见的褐色、红色、黄色呈团块状、点状、薄膜状的物
质被洗掉。基底干净。
(2)翡翠呈现惨白、苍白的背景颜色,无天然翡翠常见的黄色调。
中的所有空隙都充填到。
• 6、固结 • 把注胶翡翠在胶未固结前,把原料从 半固结状态的胶中取出,放入烤箱烘烤 即可。温度掌控是关键。
• 利用现代化的 仪器对翡翠经 行人工处理。
处理工序
• 7、 加工、抛光等等后续过程。
翡翠B货的肉眼鉴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首先根据结构确定是翡翠 比较对照,仔细寻找与天然翡翠的异同特征 注意观察B货翡翠的内外部特征
4.
染色方法
(1)首先将待染色的翡翠用稀酸清洗;
(2) 进入肥皂水调和的水中煮沸,洗净去油
(3) 干燥后放入准备好的染料(如氨基染料)或颜 料(如铬酸盐)的溶液中,稍微加热。
(4)取出置入油中或漂白剂中氧化 (5)洗净烘干
5.耐久性
耐久性较差,当遇到紫外线的照射、高温 或接触化学液体时,染料会发生变化或被溶解掉。 染色翡翠放在油中浸润后会逐渐退色,若加 热退色更快,阳光下曝晒,也会退色。
(鉴定时较为关键)
(3)B翡翠质地疏松,没有致密坚实的感觉,内部渣状物明显,和天
然翡翠的内部棉或白花等包体的感觉不同,翡翠的颗粒感减弱,矿物颗 粒边界模糊不清,混沌一体的感觉。
(4)对于硬玉颗粒较大而且有点透明度的天然翡翠而言,透光观察
硬玉颗粒轮廓清晰,立体感强。而B货翡翠由于颗粒孔隙间胶的黏合作 用,致使透光性过强,导致硬玉颗粒轮廓不清,混沌一体现象的产生。 尤其是粒度粗的B货翡翠和天然粒度粗的翡翠差异更加明显。
6、 翠性:不明显
透光观察如果翡翠颗粒度可见,翠性就一定可见; 充胶翡翠由于胶把硬玉解理面黏合,致使颗粒表面反光变得模糊不清; 充胶翡翠因为充胶不均匀可以出现局部翠性的现象; 天然翡翠的翠性肉眼或放大观察较为清晰。
7、表面特征 (1)沟渠网状纹(酸蚀纹)
成因:
胶的硬度与翡翠本身的硬度差别较大,抛光后易在表面产生凹凸不平的现象。
B+C
处理工序
• 此道工序为颜色处 理工序。
四.加热处理
1. 加热目的 加热是为了使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转变成鲜艳的红色,加 热的目的是促进氧化作用的发生,模仿天然的风化作用。 不加染色剂,较难鉴别。 2. 选料 只有黄色、棕色、褐色的翡翠才能进行热处理产生红色。
3. 加热方法 将选好的翡翠洗净后放入加热炉中加温, 温度不需太高,样品包好悬于炉中。升温速 度要缓慢,当升到一定温度时,翡翠颜色转 变为猪肝色时,开始缓慢降温,冷却后翡翠 就呈现红色。 4. 耐久性 具与天然红色翡翠同样的耐久性。
10、紫外荧光
一般来说,天然翡翠没 有荧光,但如果有方解石、 高岭土等蚀变矿物,可以 出现局部荧光。 漂白充胶翡翠往往具有 较强的蓝白色到奶白色荧 光。
二、染色处理
1.染色目的 使无色或浅色的翡翠变成鲜艳的绿色、 红色或紫色及其混合色。 2.选料
有一定裂隙,颗粒较粗者为宜。
3. 染色原理 翡翠是多晶质矿物集合体,将翡翠 置入有色溶剂中,溶剂会慢慢进入翡翠颗 粒间的缝隙内,使宝石产生颜色。
1、漂白充填翡翠整体均一、干净,看不到天然 翡翠经常出见的黄褐色的斑点和裂纹。
注意:天然翡翠也有均一干净的特点
2、透明度与翡翠的结构不符
透明度较高的天然翡翠一般颗粒细小 透光观察,颗粒粗大但是透明度较高的翡翠值得怀疑
3、 光泽
天然翡翠为强玻璃光泽;种质再差的翡翠抛光后都呈现玻璃光泽; 漂白充填翡翠一般光泽暗淡,呈树脂光泽或蜡状光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