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篇 淡渗利湿药

合集下载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本类药物性味多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作用趋向偏于下行,具有利水消肿、利水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致的各种病证利水消肿药本类药物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小便畅利,水肿消退,故具有利水消肿作用用于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茯苓药性: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应用:1、水肿2、痰饮3、脾虚泄泻4、心悸,失眠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薏苡仁药性:甘、淡、凉。

归脾、胃、肺经功效:利水渗湿,健脾,除痹,清热排脓应用:1、水肿,小便不利,脚气2、脾虚泄泻3、湿痹拘挛4、肺痈,肠痈用法用量:煎服,9—30克,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泄宜炒用使用注意:津液不足者慎用猪苓药性: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应用:水肿,小便不利,泄泻鉴别用药:猪苓利水作用强于茯苓,但无补益之功;茯苓,性平和,能补能利,又能健脾宁心以下药物了解泽泻药性:甘、寒。

归肾、膀胱经功效:利水渗湿,泄热冬瓜皮药性:甘、凉。

归脾、小肠经功效:利水消肿,清热解暑玉米须药性:甘、平。

归膀胱经、肝、胆经功效:利水消肿,利湿退黄葫芦药性:甘、平。

归肺、肾经功效:利水消肿香加皮(即北五加皮)药性:辛、温、苦。

(有小毒)归心、肝、肾经功效: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枳椇子药性:甘、酸。

归脾经功效:利水消肿,解酒毒泽漆药性:辛、苦,微寒。

(有小毒)归大肠、小肠、肺经功效:利水消肿,化痰止咳,解毒散结蝼蛄药性:咸、寒。

归大肠、小肠、膀胱经功效:利水消肿,通淋荠菜药性:甘、凉。

归肝、胃经功效:利水消肿,明目,止血利尿通淋证本类药物性味多苦寒,或甘淡而寒。

苦能降泻,寒能清热,走下焦,尤能清利下焦湿热,以利尿通淋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小便短赤,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等证车前子药性:甘、微寒。

【水湿壅盛证,排除多余水分四】——常用利水渗湿药

【水湿壅盛证,排除多余水分四】——常用利水渗湿药

【水湿壅盛证,排除多余水分四】——常用利水渗湿药第七节常用利水渗湿药利水渗湿药是指以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这类药物大多性味甘淡,主归膀胱、小肠经,具有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的功效。

常见药物有车前子、茯苓、泽泻等。

◇利水消肿药ー、茯苓【简介】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

7~9月采挖。

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归心、脾、肾经。

【药物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

【药物应用】(1)经常与泽泻、猪苓等配伍,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小便不利等病证。

(2)可治疗脾虚湿盛、食少、便溏,常与党参、白术同用。

(3)与酸枣仁、远志等同时使用时,可治疗心悸、失眠。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每次9~15克。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二、猪苓【简介】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

春、秋季采集。

切片生用。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平。

归肾、膀胱经。

【药物功效】利水消肿、渗湿。

【药物应用】 (1)单用可治疗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

(2)治疗热淋,小便不利,泄泻,可与茯苓、泽泻等配伍。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每次6~12克。

三、薏苡仁【简介】薏苡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味甘、淡,性凉。

归脾、胃、肺经。

【药物功效】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脓。

【药物应用】(1)渗湿除痹,能舒筋脉,缓和拘挛,可用于治疗水肿、泄泻。

也可用于治疗肺痈、肠痈。

(2)可作为日常保健食品和药物。

【用法用量】煎服9~30克。

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

四、泽泻【简介】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块茎。

冬季采挖。

切片生用或者是麸炒、盐炒用。

【性味归经】味甘,性寒。

归肾、膀胱经。

【药物功效】利水消肿、渗湿、泄热。

【药物应用】(1)常与茯苓、白术、猪苓配伍,治疗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等病证。

(2)治疗淋证,遗精,常与熟地黄、山茱萸同时使用(3)能清膀胱之热,又能泄肾经之虚火。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每次6~9克。

淡渗利湿药

淡渗利湿药

淡渗利湿药
淡渗利湿药
一、利水消肿药
双苓薏泽荠,二皮葫芦须,
泽漆蝼蛄椇,性味甘淡平。

善疗痰饮肿,泻泄尿不行。

健脾渗湿苡仁茯,薏除痹脓苓安神。

渗湿利水猪苓好,泽泻泻热虚火应。

甘寒利尿冬瓜皮,香加祛风强筋迎。

通淋利胆玉米须,急慢肾炎肝胆循。

葫芦利水荠明目,蝼蛄通淋漆散结。

二、清热利尿药
双通车滑海,苇葵瞿麦灯,
萆薢疗膏淋,萹蓄地肤并。

滑石清暑利尿强,收湿湿疹痱子收。

车前利尿通淋良,清肝渗湿痰热驱。

双通利水为清心,入气入血通乳平。

木通通经同瞿麦,海金止痛效亦奇。

萆分清浊治膏淋,祛风除痹比木通。

萹蓄地肤善止痒,蓄杀三虫葵润肠石苇止咳疗血淋,灯心清心夜啼停。

三、祛湿退黄药
黄疸茵陈第一药,湿疮瘙痒外洗清。

金钱消石治石淋,解毒消疮疗蛇伤。

虎杖散瘀止咳行,地耳活血疗伤寻。

鸡骨疏肝珠明目,珍珠消积为小儿。

杖垂耳骨珍珠草,清热解毒效微同。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小肠、膀胱经。 【功效应用】 1.利尿通淋:本品能上清心火,下泄小肠之热,使湿热 之邪从小便而出。 (1)湿热淋证。配伍车前子、滑石等,如:八正散。 (2)心火上炎之口舌生疮或心火移热于小肠之小便短 赤。配伍生地、竹叶、甘草等,如:导赤散。 (3)脚气水肿,小便不利。 2.通经下乳: (1)产后乳汁不足或乳汁不下。配伍通草,穿山甲。 (2)血瘀经闭。丹参,红花等。 (3)湿热痹证。配伍秦艽,防己,薏苡仁等。

【用量用法】 煎服,3~6g。 【使用注意】 无湿热者及孕妇慎用。据报道大量的 关木通可致急性肾功衰竭(60克),故用量不宜过大。 【鉴别用药】 木通药材品种很复杂,目前使用最广 泛的是关木通,《中国药典》定为正品.历代本草所 记载的木通则 为木通科木通,目前已很少见用. 【化学成分】主要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常春藤皂苷元 (Hederagenin)

【化学成分】 茯苓菌核主要含β-茯苓聚糖(βpachyman)占干重93%,乙酰茯苓酸 (pachymicacid),茯苓酸(Tumulosic acid)。 【药理作用】 1.利尿作用:有明显的利尿作用。促进钠、钾、氯 的排出。 2.镇静作用: 3.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降低胃液分泌及游离酸的含 量;抗溃疡作用;降低谷丙转氨酶,防止肝细胞坏 死。 4.抗肿瘤作用。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有促进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作用。

【用量用法】 煎服,10~20g。入汤剂宜包煎。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孕妇忌用。 【化学成分】 含硅酸镁、氧化铝、氧化镍。 【药理作用】 1、保护皮肤和粘膜作用:滑石粉由于颗粒小,总 面积大,能吸着大量化学刺激物或毒物,因此当撒 布于发炎或破损组织的表面时,可有保护作用。 2、镇吐、止泻作用:内服时除能保护发炎的胃肠 粘膜而发挥镇吐、止泻作用,还能阻止毒物在胃肠 道中的吸收。

渗水利湿药

渗水利湿药

痰饮停于中焦, 清阳不升之眩晕耳鸣等。
茯苓:均利水消肿、渗湿
相须
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 相火亢旺, 潮热盗汗, 遗精。
34
泻肾与膀胱 之热
黄柏:善制相火,退虚热。 清泄相火
用药提示
煎服:5—10g; 处方:泽泻、建泽泻、福泽泻、炒泽泻、盐 泽泻,均付盐炙泽泻;写生泽泻,付生泽泻 片。

35
冬瓜皮
量10~2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43
滑石 《本经》

【来源】 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 主含含水硅酸镁 [ Mg3 · (Si4O10) ·(OH)2 ],主产
寒。归胃、膀胱经。
44
滑石
功效 利尿通淋 清热解暑 祛湿敛疮 主治 特点:质重而滑、淡能渗湿、寒能清热 应用:淋证(石淋)八正散
增强清肺排脓作用
肺痈胸痛, 咳吐脓痰。
暑湿吐泻转筋; 湿痹筋脉挛急疼痛。
27
祛湿舒筋力胜
鉴别应用
薏苡仁 茯苓
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用治水肿、小便不利及脾虚泄泻。
药性偏凉, 能清肺、肠之热而排脓, 可治肺痈、肠痈。
益心脾, 宁心安神, 心脾两虚之心悸、失眠。 又能除痹,用于湿痹拘挛。
28
薏苡仁
【处方用名】 1. 薏苡仁(薏米仁)、苡仁、米仁、生苡仁、 生米仁(去壳晒干用,清利湿热宜生用) 2. 炒薏苡仁(炒用,健脾宜炒用) 【用法用量】 煎服,9~30g。 生用:功偏渗水利湿; 炒用:功专健脾和中止泻。 敛大便,脾湿泻 时可用。 【使用注意】 津液不足者慎用。
10
茯 苓
11
茯苓皮:棕色;功专利水消肿。15-30g 茯苓/白茯苓:煎服,9~15g。 赤茯苓 茯神(带松根的):安神作用好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之茯苓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之茯苓

《中药学》学习笔记:利水渗湿药之茯苓凡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能使尿量增多,小便通畅,使滞留体内的水湿排出,小便淋漓、涩痛等症状得以解除,故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淋病等。

此外有些药物可用于黄疸、湿疮、湿温病、湿痹以及妇女白带等湿证。

利水渗湿药按其药性及功效的不同,大体可分为二类:一类味甘淡,性平或微寒,长于利水消肿,主要适用于水肿、痰饮等。

习称淡渗利湿药,如茯苓、猪苓、泽泻、薏苡仁、滑石等。

另一类寒性(苦寒或咸寒)长于清湿热,通淋浊(有的能排结石),主要适用于各种淋病,以热淋、石淋为多用。

习称利尿通淋药或清利湿热药。

如木通、车前子、萹蓄、瞿麦、石韦、海金沙、金钱草等。

其中有的药物既能利水消肿,又善清热通淋,难于截然划分。

脾弱生湿,脾虚不能制水;或肾阳衰微,火衰不能生土,而致水湿泛滥者,应健脾温肾以治其本,适当配伍利水渗湿药,不宜单用渗利之品。

再如水肿初起有表证者,当配宣肺发汗药;膀胱气化不利而小便少者,需配通阳化气药。

至于下焦湿热淋病,常配清热泻火药;若寒湿相并者,配祛寒药;热伤血络而尿血者,配凉血止血药等。

此外,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故利水渗湿药还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利水渗湿药易耗伤津液,对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宜慎用或忌用。

茯苓《本经》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hcw. ) Wolf 的干燥菌核。

多于7~9月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置“发汗”后,摊开晾至表面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阴干,称为“茯苓个”;或将鲜茯苓按不同部位切制,阴干,分别称为“茯苓皮”及“茯苓块”。

【性味归经】甘、淡,平。

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临床应用】1.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

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②茯苓为真菌茯苓的菌核(菌核: 某些菌类在休眠期,由许多菌丝体 形成的球状或快状物,表面坚硬, 多为黑色),多寄生在松树的松根 上。
③茯苓因药用部位不同,名称有 别,功用不一
茯苓皮、赤茯苓——利水
白茯苓——健脾
茯神、茯神木——安神
薏苡 仁
功效 主治
1.利水〔消肿〕渗湿 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2.健脾〔止泻〕 脾虚泄泻。 3.〔祛湿〕除痹 湿痹而筋脉挛急疼痛。 4.清热排脓 本品清肺肠之热,治疗肺痈,
阴亏津少、肾虚遗精遗尿者, 宜慎用或忌用。
§1 利水 消肿

代表药物: 茯 苓 薏苡仁 猪 苓 泽 泻
茯 苓
茯 苓
茯苓皮
功效 主治
1.利水〔消肿〕渗湿 可用各种水肿、痰饮。 2.健脾 脾虚诸证。 3.安神 肝血不足的心悸失眠。
运用
①特点:本品药性平和,补而不峻, 利而不猛,既扶正又祛邪,能补能 泻。
萆 薢
运用
1.利湿去浊 本品“治湿最长” 善利湿而分清别浊,为治膏淋、
白浊要药。 2.祛风〔湿〕除痹 风湿痹痛。 尤善治着痹。
瞿麦
瞿麦
利尿通淋,
淋证。 本品苦寒泄降,能清心与小肠
火,导热下行,为治淋常用药。 尤以热淋最为适宜。 破血通经。
闭疼痛; 热淋——小便短赤,兼有热象。
代表 药
车前子 滑 石 木 通 海金沙 石 韦 萆 薢 瞿麦
车前 子
滑 石
※车前子
滑 石 Huashi
利尿通淋 —— 淋证。
1.偏治热淋。
1.偏治石淋。
鉴别 用药
2.渗湿 止泻:湿。盛
之水泻
3.清肝明目 :肝热
目赤肿痛
4 清肺祛痰:
2.掌握治淋诸药的特点。

中药学7利水渗湿药123

中药学7利水渗湿药123

功 效:
利尿通淋,清心火,通经通乳。
木通《本经》
临床应用:
利尿通淋
1、热淋尿少,水肿
淋证配车前子、通草等药同用; 水肿可配伍猪苓、桑白皮等药物。
木通《本经》
清心除烦
2、口舌生疮,心烦尿赤 可配竹叶、黄连等以加强清心除
烦的作用。 朱丹溪:“君火宜木通,相火宜
泽泻,利水虽同,所用各别。”
木通《本经》
第十三章
利水渗湿药
利水渗湿药
学习要求: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
伍方法、使用注意等。 2、掌握利水消肿药的茯苓、泽泻、薏苡仁,利尿
通淋药车前子,利湿退黄药茵陈、金钱草、虎 杖功效及应用。 3、掌握茯苓、猪苓、泽泻的功用异同点。
利水渗湿药
二、分类和应用
茯苓、猪苓、薏 苡仁、泽泻等。
薏苡仁、茯苓
鉴别用药:
甘、淡,平。可治疗各种水肿
茯苓 健脾作用较强,脾虚证常用
利水消肿
兼有安神作用,主心神不宁失眠
水 肿
渗湿健脾
泄 甘、淡,凉。治疗水肿兼有热象者 泻
苡仁 渗湿作用较强,水湿内停常用
兼除痹,清热排脓。主湿痹,内痈
第二节 利尿通淋药
本节药物:车前子、滑石、木通、 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海金 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解
粉调糊为丸。 3、白浊,白带: 配以猪苓一份,熔黄蜡四
两。
茯苓《本经》
使用
虚 寒 滑 精
用 注 意 :
煎 服 ,
法 用 量 :
9~15g

忌 用


茯苓《本经》
淋赤茯苓脾宁健茯歌 浊苓神皮虚心脾苓曰 肿渗性通湿安渗甘: 满热守利盛神湿淡 有利益消百化小性 奇水心水病痰便和 功道灵肿宗饮通平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利水渗湿药
学习要点
①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适应证、分类和使用注意。

掌握茯苓、薏苡仁、车前子、茵陈分类归属、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②熟悉猪苓、泽泻、滑石、关木通、金钱草分类归属、功效与主治病证、特殊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

③了解本章其他药物的使用特点。

【概论】
1.定义及性能特点:
表湿证-解表祛湿药
外湿证{
湿痹证-祛风湿药
湿邪致病{
湿滞上焦-芳香化湿药
内湿证{湿阻中焦-苦温燥湿药
湿注下焦-利水渗湿药
以通利水道,渗泻水湿为主要作用,治疗水湿内停证。

也叫利尿药淡渗利湿药清热利湿药利尿通淋药2.分类性能特点适应症:
*利水消肿药甘淡寒或平脾肺肾
水肿痰饮淡渗利湿
二苓泽泻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皮玉米须葫芦
香加皮泽漆蝼蛄等
*利尿通淋药苦寒肾膀胱清热利湿
车前滑石关木通通草瞿麦扁蓄地肤子
海金沙石韦冬葵子灯心草萆薢
*利湿退黄药苦寒肝胆
茵陈金钱草虎杖地耳草等
第一节利水消肿药
【茯苓】(多孔菌科干燥菌核)
甘淡平心脾胃肾
1.利水渗湿性平为水湿内停要药利水不伤正
治水肿配猪苓白术等(五苓散)
2.健脾补中:脾虚证配白术党参等(参苓白术散)
3.宁心安神:治虚证心神不宁配枣仁朱砂等
特点:能补能泻补泻兼化之品利水湿而不伤正
益心脾而安神
附药:
茯苓皮:专行皮肤水饮
赤茯苓:渗利湿热
白茯苓:健脾补中
茯神: 宁心安神
以本品煎服治精神分裂症;以本品烘干研细末内服治斑秃;用羧甲基茯苓多糖静脉注射减轻肺癌化疗、放疗的副作用。

茯苓利水力弱长补脾益心用脾虚水肿}利水消肿{
【猪苓】利水力强无补益作用用于各种水湿(单用有效,但久服伤肾昏目)
【泽泻】(块茎)
生用盐水炒用
甘淡寒肾膀胱
利水渗湿水肿
泄热淋浊湿热带下
加入滋阴药中取泻相火保真阴之意.
【薏苡仁】(禾本科种仁) 苡仁苡米米仁生用(利湿热) 炒用(健脾止泻)
甘淡微寒脾胃肺大肠
1.利水渗湿:水湿停滞之水肿配二苓
2.健脾止泻:治疗脾虚泄泻配黄芪白术等
3.除痹:湿热痹证配牛膝苍术
风湿一身尽痛配麻黄杏仁
可单用-
4.清热排脓:肺痈配桃仁苇茎
肠痈配附子败酱
以本品内服,用治扁平疣、消化道肿瘤、坐骨结节滑囊炎;以本品为主制成复方降脂通脉饮,治疗高脂血症等疾患有效。

苡仁提取物用于治疗肺癌等肿瘤有效。

【泽泻】(泽泻科块茎)
泽泻、盐泽泻。

主产福建、四川、江西
甘、淡,寒肾、膀胱
1.利水渗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

2.泄热。

用于湿热带下,淋浊。

本品有泄热作用,能
泄肾与膀胱之热,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此外,在滋阴药中常加入本品,以泻相火而保真阴。

常与熟地、山茱萸、山药等同用,用治肾阴不足,相火偏亢之遗精盗汗,耳鸣腰酸,如六味地黄丸。

以本品配白术内服,治耳源性眩晕;配茯苓、石菖蒲同用,治中耳积液;配葛根、刺五加制成片剂内服,治糖尿病;配生首乌、丹参等同用,治脂肪肝等疾患。

第二节利尿通淋药
【车前子】(车前子科种子) 东北地区
生用盐炒
甘微寒肺膀胱小肠肾肝1.利水通淋:湿热下注热结膀胱的湿热淋证
配木通滑石等(八正散)
2.渗湿止泻:通小便而实大便(分清浊而止泻)
治疗暑湿泄泻
3.清肝明目:肝热目疾配密蒙花菊花等(车前散)
4.清肺化痰(不常用):肺热咳嗽
*布包入煎剂
炒研细末治胃溃疡、胃炎、上消化道出血等疾患
【木通】(马兜铃科藤茎) 东北地区
关木通
川木通
苦寒心小肠膀胱
1.利水通淋:==
2.泄热清心:治疗心火上炎配生地竹叶(导赤散)
3.通经下乳:产后瘀滞之乳少证配王不留通草漏芦
4.通痹:治疗湿热稽留关节之湿热痹证
注意:用量3-6克孕妇及肾功能不全忌用
【滑石】(矿石) 含水硅酸镁滑石粉、飞滑石
甘淡寒肾膀胱
1.利水通淋==
2.清热解暑:治疗暑热烦渴配甘草(六一散)
3.外用清热收涩:湿疮湿疹等皮肤病痱子单用
配冰片等外用,治复发性口疮、腋臭等;
以本品为主配制成九华膏外涂,治Ⅰ~Ⅲ度烧伤等鉴别:
木通(通草) 泻降力强主清心火入血分}利尿通乳{
通草(通脱木) 泻降力缓主清肺热入气分
【瞿麦】又活血通经治血瘀经闭【扁蓄】又杀虫止痒治皮肤瘙痒阴痒【地肤子】又止痒利湿作用平和复方应用【海金沙】利水通淋{主治石淋(血膏淋) 诸淋涩痛要药【石苇】止血治血淋又止咳治肺热咳嗽【灯心草】主清心除烦力弱治心热烦躁【萆薢】为膏淋常用药又祛风湿
第三节利湿退黄药
【茵陈】(菊科地上部分) 陕西、山西、安微苦寒脾胃肝胆
1.利湿退黄-湿热黄疸要药
阳黄单用大量煎汤内服配栀子大黄阴黄配附子干姜
2.清热利湿-湿温湿疮湿疹
水煎代茶,用治高脂血症有效。

配土茯苓、桃仁同用,用治前列腺炎等疾病。

【金钱草】(唇形科全草)
大金钱草、过路黄。

苦微寒肝胆肾膀胱
1.利湿退黄-湿热黄疸
2.利水通淋-沙石淋要药(泌尿系统结石)
单用大剂量煎汤代茶饮
3.解毒消肿-疮疡肿毒毒蛇咬伤单用煎汁或以渣外敷
【虎杖】(根茎根) 茎叶也可入药
苦微寒肝胆肺
1.利胆退黄==单用或配伍
治疗湿浊带下可单用为末米汤送下
2.清热解毒:烧烫伤-单用麻油调敷
痈肿疮毒-煎汤外洗
毒蛇咬伤-鲜品捣烂外敷或煎浓汤内服
3.活血祛瘀止痛:血瘀经闭跌打损伤配桃红乳没
4.祛痰止咳:肺热咳嗽单味煎服
并泻下通便
复习参考题
1.简述利水渗湿药的含义性能特点适应证分类及使
用注意
2.写出茯苓泽泻薏苡仁车前子滑石关木通
茵陈蒿金钱草的性能特点功效及主治证
3.鉴别:
茯苓-猪苓木通-通草
4.茯苓用药部位不同,作用何异?
5.使用木通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6.选药:
利水渗湿利胆退黄诸淋涩痛(石淋)-海金沙
血淋膏淋砂石淋(金钱草)
泻相火保真阴利湿又能健脾除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