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文化

合集下载

家庭教育中母亲文化的

家庭教育中母亲文化的

04 母亲文化的传承 与发展
传统母亲文化的保留
保留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传统的母亲文化中蕴含了许多优秀的价值观,如勤劳、善良、有爱心等,这 些价值观对于家庭教育和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应该得到保留和传承。
传承家庭技艺和习俗
传统的母亲文化中还包含了许多家庭技艺和习俗,如手工制作、烹饪、礼仪 等,这些技艺和习俗代表着家族的文化和历史,应该得到传承和发展。
键。母亲给予孩子的关爱和呵护,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还有
助于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02
母爱的表达方式
母爱可以通过言行、身体接触、关心和倾听等方式来表达。母亲要学
会倾听孩子的内心需求,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回应和
支持。
03
母爱的持久性
母爱不仅要给予孩子童年时期的陪伴和教育,还要关注孩子的成长过
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
情绪影响
母亲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到孩 子的安全感。母亲保持积极、 稳定的情绪,有助于孩子形成
乐观、自信的性格。
沟通与表达
母亲善于倾听和表达,能更好 地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需 求和困惑,给予及时的指导和
帮助。
03 母亲在家庭教育 中的角色
母爱的力量
01
母爱是家庭教育的基石
母爱是家庭关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情感,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关
程,持续给予关爱和支持。母亲的陪伴和支持对孩子的人格形成和心
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母亲的榜样作用
母亲的言行影响孩子的行为
母亲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孩子的言行举止很大程度上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要注重自 身的言行,以积极的态度和正面的行为来引导孩子。
母亲的生活习惯影响孩子的习惯
母亲的生活习惯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母亲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健 康饮食、适度锻炼等,以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浅论龙母文化中的母爱文化

浅论龙母文化中的母爱文化

浅论龙母文化中的母爱文化没有人把龙母文化叫做龙母教,但龙母文化的的确确是一种宗教文化。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以“掘尾龙扫墓”传说为中心所形成的文化体系。

龙母文化是珠江流域的主流文化之一,龙母在近代已成为珠江流域公认的重要人文始祖,在全国和东南亚都具有广泛的影响。

以悦城和梧州为中心,在西江沿岸及全国各地兴建数以百计的龙母庙。

梧州现存4座龙母庙:市区的龙母庙、藤县的龙母庙、岑溪的大竹龙母庙和三堡龙母庙。

围绕龙母而开展的宗教活动也层出不穷,常见的有龙母诞活动、龙母开金库活动、龙母得道诞期活动、五龙朝母节活动等。

在活动中人们更多的是向龙母祈福,保佑自己顺境如愿,保佑自己升官发财,保佑家庭平安。

主办方为了迎合大众的心态也往往着重开展诸如撞发财钟,击和平鼓,摸龙洗盆以求财源滚滚,用硬币投石龟以测运气等活动。

这确实能吸引大批的人来参加,但这却给龙母文化沾上了铜臭味,龙母文化中的精髓------母爱文化却被忽略了,招来的人其实并非真实的信徒。

龙母文化的精髓就是母爱文化,这是龙母文化与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的根本区别,这也是龙母文化能够独立成为一种文化,吸引大批信徒的根本原因。

如果去掉了龙母文化的母爱、感恩,那么龙母文化与其它文化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关于龙母的传说,最早见于野史《南越志》。

南朝刘宋年间沈怀远所撰的《南越志》,该书有一则记载:“昔有温氏媪者,端溪人也。

居常涧中捕鱼以资日给。

忽于水侧遇一卵,大如斗。

乃将归置器中,经十日许,有一物如守宫,长尺余,穿卵而出,因任其去留。

稍长二尺便能入水捕鱼,日得十余头,稍长五尺许,得鱼渐多。

常游波水萦迥媪侧,媪后治鱼误断其尾,遂逡)巡而去。

数年乃还,媪见其辉色炳耀,谓曰:“龙子复来耶。

”因盘旋游戏亲驯如初。

秦始皇闻之曰:“此龙子也,朕德之所至。

”乃使以兀圭之礼聘媪,媪恋土不以为乐。

至始兴江,去端溪千余里,龙辄引船还,不逾夕至本所,如此数四。

使者惧而止,卒不能召媪。

媪殒,瘗于江阴,龙子常为大波至墓侧,萦浪转沙以成坟,人谓之掘尾龙。

三圣母:乳山母爱文化的灵魂

三圣母:乳山母爱文化的灵魂

三圣母:乳山母爱文化的灵魂辛明路题记:乳山境内所说的三圣母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大乳山的传说》中的主人公三圣母,二是对乳山的三位圣母的合称,包括大地圣母、神话圣母、人间圣母。

本文所论述的是后者。

乳山母爱文化既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又具备系统的母爱文化特质,这特质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乳山的三位圣母。

要想了解乳山母爱文化,首先要知道这三位圣母,因这是乳山母爱文化的根基。

乳山的自然山水中、精神层面里、人世间都有圣母的身影。

大自然中的母爱图腾大乳山为大地圣母,以冯德英先生作品“三花”中的伟大母亲为代表的人间圣母,神话传说中拯救众生的三圣母为神话圣母。

这3位圣母的特点都不是因为养育了圣人才被称圣的,而是她们自身就具有非凡的圣性。

她们所养育的人,天赋中就带有灵性。

她们给人的感觉,有的时候很具体,有的时候又较抽象,这正是母爱的特征——母亲对子女的爱,有的时候儿女看得到,有的时候看不见。

乳山的圣母元素,彰显母亲大爱无疆的母爱文化特质。

大地圣母:大乳山的慈母懿容,当之无愧地应该称作大地圣母。

我曾对大乳山敬言:“母爱如山看得见的地方。

”大乳山使人油然而生神圣、端庄、慈爱、温馨、祥和的美好感觉,萌生崇敬、感恩、报答等孝道情怀。

乳山也是全国唯一的一个以母亲形象命名的城市。

前人对大乳山就十分敬仰,大乳山岩体上有不少古代刻石诗文,可怜因年代久远无法辨认。

20世纪之前的吟咏作品,现存清代李本澄的一首题为《乳山》的长诗。

全诗表达出大爱情怀,闪烁着人性的光芒。

特别是对孝道的颂扬,语言生动,比喻形象,真情感人。

全诗如下:大造鼓洪炉,流形善陶冶。

生气弗宁息,循环未相假。

中空讵有灵,尘埃并野马。

万物构精生,万物复就养。

三年难免怀,拮据才儿襁。

犹嫌粒食粗,琼液儿心懩。

甘苦望儿言,食之速儿长。

精血化儿食,儿大珠擎掌。

东西与南北,任凭儿所之。

儿去饱鸡豚,椿萱饥饿时。

乾坤为此愁,设象碧山丘。

高顶遏流云,圆峰润松楸。

楸干集慈乌,乌雏声啾啾。

乌壮返哺乌,遂令群鸟羞。

关于母爱的中华传统故事

关于母爱的中华传统故事

关于母爱的中华传统故事
,伟大而平凡,无私而博大,不求回报。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关于母爱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1、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少年时丧父,家境清贫,与湛氏相依为命。

一次在食用官府的腌鱼时,陶侃念起贫寒中的母亲,于是派人给母亲送去一罐腌制好的鱼。

不料陶母湛氏非但不受,还将陶罐封上退回,并附信责备说:“汝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忧矣。

”陶侃见状十分愧疚。

就此一生严守母训,为官清正廉洁。

后朝廷对他委以重任,並封他为长沙郡公。

2、欧母画荻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4岁的时候,其父欧阳观去世。

家里非常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他到了入学年龄,母亲满足他写字的愿望。

在冬天的夜里,将炉灰洒在雪地上,借着微亮的月光,用荻草杆当笔,在雪地上一笔一笔地教欧阳修写字、认字,并四处为他借书。

在母亲的帮助下,欧阳修得以博览群书,后来成为大学问家。

3、岳母刺字
南宋时候天下大乱,金兵在边境不断骚扰且准备向南攻打宋,察觉这一情况南宋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征兵以抗击金的侵犯。

在河南老家的岳飞听到这个消息便在第一内收拾好东西准备参军。

在临行前一晚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以期岳飞日后能够为国竭尽忠诚。

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母爱文化论坛(2009

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母爱文化论坛(2009

中国营口望儿山母亲节——母爱文化论坛(2009.5)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于丹发表演讲今天有这个机会在这里谈母亲节这个话题,可以说这个时候百感交集,我们都在说敬老爱幼传统,都说最近几年开始过母亲节,大概是所有节日中最温馨的节,但是我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08年的母亲节是5月11号,那个母亲节过后的第二天就是大地震,有很多给母亲的康乃馨还没有开败,这些母亲就永远失去了她们的孩子。

我是昨天刚刚从四川回来,夜里到的营口。

所以在这里我也知道今天会有一个爱心基金的发起,我很想从我们的当下、从灾区的一些母亲来跟大家谈起。

大家知道,那里有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就是再孕妈妈。

这次大地震里面,牺牲和失踪的孩子总的数量,就是在校学生统计数量已经有5300多人。

他们的妈妈,特别是有一些大的损失都是在高中部,这些妈妈基本上都是40岁上下,一个快要上大学的孩子就这么没有了,他们想要再有一个宝宝也很艰难,好不容易怀上以后,灾区发生一个特别奇特的现象,就是流产率奇高,特别高,很多情况下是没有任何诱发的原因就胎心停跳。

后来就研究怎么会这样?心理作用很大。

对怀的宝宝忐忑不安,高度关注。

我们很多当妈妈的人,我们自己怀孕时都是充满喜悦,每一次胎动你都会想到这是一个小生命,但是她们在想什么呢?我去过灾区的一些学校,我看到那里的老师,我见到一位什邡式中心中学的年轻老师,她见到还可以谈笑风生,她顺手指着四年纪的班,说如果我女儿还在,就跟他们一个班。

她的校长告诉我,这个老师在失去孩子和丈夫之后,在复课的第一堂课她就给孩子们上语文,那一课的题目是小狐狸找妈妈,这个年轻女老师就哭得晕倒在讲台上,从此以后,校长不敢再让她上语文课。

我还问一些女老师,我说你们现在能休息的多一点吗?她说我比过去更累了,我得把我丈夫的课兼起来。

轻描淡写一句话,就可以知道有多少夫妻同校当老师。

最多的学校,像北川一中,殉难的老师是20多个,那些伤残老师有40多个,他们牺牲的孩子最多,1000多人。

传承母爱母亲节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

传承母爱母亲节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

传承母爱母亲节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传承母爱:母亲节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母爱是世界上最为伟大和无私的情感之一,它是生命的源泉和力量的象征。

每年的母亲节,正是为了纪念和弘扬母爱,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中弘扬母爱观念的一种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母爱的显现及母亲节的意义阐述,探讨如何在当代社会中传承母爱,并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

一、母爱的显现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在自然界中都是普遍存在并表现出强大的力量。

母亲的爱无私、无畏,她们舍弃个人利益、付出一切确保子女的成长和幸福。

母亲在抚养子女的过程中,不仅给予物质上的满足,更为重要的是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关爱。

母爱是温暖的,是慈悲的,它时刻影响着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二、母亲节的意义母亲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旨在展示对母爱的感激和敬意。

这一节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及古罗马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它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庆祝活动。

母亲节的意义就是通过每年给予母亲特别的关爱和感谢,提醒人们要珍惜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同时也是在传递一种家庭、社会和国家中弘扬母亲养育之恩的观念。

三、传承母爱的重要性在当代社会中,传承母爱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家庭结构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孩子们更需要母爱的滋养和教育,以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人际关系和正确的价值观。

传承母爱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也是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保障。

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传统文化中的母爱观念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家庭观念。

为了弘扬这一观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母爱观念的教育:教育是传承母爱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母爱的重要性,并培养尊敬和感激母亲的情感。

2. 弘扬传统文化中母爱的艺术形式: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与母爱相关的艺术形式,如诗词、戏曲等。

可以通过组织展览、演出等活动,推广和传承这些艺术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感受母爱之美。

慈母情深介绍内容

慈母情深介绍内容

慈母情深母爱无限的伟大力量慈母情深,这个词汇常常被用来形容母亲对子女的深沉爱意。

母爱是世界上最纯洁、最无私、最伟大的力量之一,它犹如一股温暖的春风,为我们的成长注入无尽的力量和勇气。

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母亲的呵护与关爱。

从我们刚出生那一刻起,母亲就开始默默地用自己的身体温暖我们,呵护我们的成长。

母爱如同一汪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母亲不计较得失,无私奉献,只希望我们能够幸福、快乐、健康地成长。

典型的母爱表现母爱是多样的,它可以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母爱表现:1. 无微不至的照顾母亲总是能够洞察我们的需求,并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

无论是小到感冒发烧,还是大到遭遇困难,母亲总是在第一时间为我们准备药物,关心询问,并为我们加油打气。

她们在我们的身边守护着,给予我们坚实的后盾,让我们能够放心地追逐属于自己的梦想。

2. 耐心倾听与理解母亲总是愿意倾听我们的心声,并理解我们的困惑与烦恼。

她们用耐心的态度倾听我们的抱怨、独白和愿望,为我们排忧解难。

她们不急于指责我们的过错,而是用理解和宽容的心态引导我们走出困境,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3. 无私奉献的付出母亲的付出是无私的,她们总是把自己的需求和利益置之不顾,全心全意地为我们付出。

无论是精神上的支持还是物质上的供应,母亲总是尽心尽力地给予。

她们默默地为我们呵护照顾,不求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够快乐成长。

4. 殷切的期望与支持母亲对于子女都有着殷切的期望与支持。

她们鼓励我们追逐自己的梦想,相信我们能够做到更好。

无论我们想做什么,母亲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们,为我们加油打气,为我们鼓劲助力。

她们的坚定信仰和不懈努力,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动力和勇气,成为我们奋斗的源泉。

母爱在不同文化中的体现慈母情深是一个全球共通的话题,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母爱都深深地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不同文化中母爱的体现:1. 东方文化中的母爱在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母亲被视为家庭的核心,是一切爱与温暖的源泉。

浅论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

浅论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

浅论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充满了独特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感悟。

在她的“爱的哲学”中,母爱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将围绕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展开,探讨母爱的内涵、表现方式以及意义,以期更好地理解冰心的文学世界和思想体系。

冰心在她的“爱的哲学”中,对母爱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她认为,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它涵盖了包容、关怀和奉献。

在家庭中,母爱是维系亲情的纽带,是温暖心灵的港湾。

冰心笔下的母亲形象,往往是慈爱、贤淑、坚韧的,她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例如,在《寄小读者》中,冰心用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母亲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让读者感受到了母爱的温暖和力量。

在文学领域中,母爱是冰心作品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她通过不同的作品和人物形象,展示了母爱的多元性和普遍性。

在小说《猫猫神和喇叭花》中,母亲的形象是慈祥而勇敢的,她为了孩子的幸福而付出一切;在散文《青春的赞歌》中,冰心则以细腻的笔法描写了母亲对子女成长的期盼与付出。

这些作品中的母亲形象,充分展现了母爱的魅力,也使得冰心的文学作品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冰心“爱的哲学”中的母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从社会角度来看,母爱是家庭和社会的基石,它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感,也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冰心在她的作品中,通过刻画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伟大,激发了人们对家庭、社会和人类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这种向往与追求,使得人们更加珍视亲情、友情和爱情,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美好的世界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

母爱在冰心的“爱的哲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她通过不同的作品和人物形象展示了母爱的内涵、表现方式和意义。

这些作品不仅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还激发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应更加和珍视母爱,让它成为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和支撑。

我们还应进一步研究冰心的“爱的哲学”中的其他元素,发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爱文化
辛明路
什么是母爱,什么是文化,乳山的母爱文化是怎么诞生和发展的,这些词汇我们太熟悉,似乎人人都明白,其实不然,如果不去作深入细致解读,我们对太熟悉事物,往往容易停留在概念化的层面而忽略了对其实质内涵的认识。

现就相关语汇,与大家共同探讨。

母爱的含义:
母爱是动物在漫长进化过程中为延续物种而衍生出来的本能,照顾后代再苦再累也任劳任怨,保护后代牺牲自己也在所不辞,这是人与其他动物所共有的。

母爱具有忘我性,但原生母爱只对自己的亲生血缘子女忘我地付出,对非血缘的他人子女不是那样的,这种本能的母爱,施爱是有范围的,所以仍属小爱的范畴。

母爱虽然广泛存在于动物界,但人类的母爱是文化。

人类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的产生,是由母亲培育起来的。

母亲那种人格高尚、博爱无疆、忘我奉献等人文精神,和牵肠挂肚、情真意切、呵护备至等细致情感,使后代的身体和精神能够健康茁壮成长。

伟大母亲并能推己及人,由爱自己的子女发展到兼爱他人的孩子,为了民族整体利益或某种公道义理,甚至能舍其亲生儿女而挽救别人的生命,使母爱升华为人类的大爱境界。

文化的内容:
文化一词的内容有三层:一是物质文化,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科学技术等,二是精神文化,如思想意识、宗教艺术、风俗习惯等,三是制度文化,如社会体制、政策法律、团体章程等。

文化一词的用途有三种:即广义、中义和狭义。

广义是通指前面所述的文化三层含义的全部内容,是社会精神的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中义是指某领域的文化,如企业文化、军旅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等,带有集体主义色彩;狭义是指对个人文化的考量,上学,叫学文化;上了几年学,叫文化程度。

母爱文化的意义:
母爱文化涵蕴两个层面,父母对子女的爱和子女对父母的孝,所以,母爱文化包含母爱、父爱、真挚、孝道、感恩等多种温馨而崇高的情感。

母爱文化的人文属性,极其富有现实意义。

——本源属性。

母是本,根本之所在;子是末,经母体孕育而生。

母爱就是源自母体对子嗣的无私关爱,父母有爱护子女的责任,子女有孝敬父母的义务。

就员工而言,单位是本,个人是末;就公民而言,国家是本,个人是末;就自然人而言,地球是本,个人是末。

如果本末倒置,员工不敬业,公民不爱国,人类不爱大自然,这个世界就会进入危险境地。

摆正关系,本(母)关爱末(子),末回报本,才能维系可持续性发展。

母亲是家的象征,母爱是家的纽带。

有家的观念,才会有国家观念、人类观念。

母爱文化这种化一家之小爱为天下之大爱的义理情怀,正是人类和解互谅、和平共处、和谐发展所必需的前提。

以母亲和母爱为引领升华普爱生灵的大境界,以爱母和敬母为起点延伸感恩知报的大胸怀,构建充满爱的和谐世界。

——真情属性。

人间真情,母爱之情排在第一位,母爱文化就是呼唤人间真
情,保护道德底线。

如果以放纵为开放,以趋利失真情,那是民族消亡的征兆。

疾病流行于失检群体,外族侵略于失和国家,这是历史的铁律。

坚守爱护、奉献、思孝、感恩、利他、回报等真情元素,也是弘扬母爱文化的现实意义之一。

所以说,母爱文化既是一种道德保底文化,又是一种引导文明进步的先进文化。

——优化属性。

母爱文化,造就优秀母亲。

人口素质决定民族兴衰,世界各国都在为优化国民素质探索方法。

弘扬母爱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为未来培养高素质的父母。

当下的一个优秀女孩,将来的一位优秀母亲,所以,对女孩的教育尤为重要。

母亲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素质,有优秀的母亲,才会有优秀的子女。

母亲造就母爱文化,母爱文化造就伟大母亲。

母爱文化在历史上提出较晚的原因:
缺乏总结是母爱文化提出较晚的主要原因。

对能够量化的事物,容易做到清晰直观的认识,人们最不善于提炼归纳的就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物。

空气时刻围绕在大家身边,然而对其进行研究才仅有200多年的时间。

母爱虽然无处不在,但人们通常觉得母爱只是一个概念,不去做深入细致地探讨。

前人不乏歌颂母亲的好诗文,但没有形成对母爱的理论研究。

母亲给子女的爱,做事上很具体,事理上较抽象,要以文化理论来阐述其内涵,表述上有难度,这也是前人忽视整理的原因。

乳山的母爱文化底蕴:
乳山被誉为母爱圣地,是有着极其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渊源。

境内大乳山因像母亲的乳房而被称为母亲山、圣母山,这是大自然中的母爱图腾。

由此诞生的三圣母救众生的大乳山传说,将母爱博大无疆演绎得感人肺腑,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乳山人。

千百年来,母爱、爱母、孝亲、感恩,在乳山传统道德风尚中,始终占主流崇尚位置。

抗战时期在乳山的胶东育儿所,300多位乳娘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养育了1000多名八路军的后代,演绎了真人版的“三圣母救众生”的故事。

中国描写母亲最成功的作品——冯德英先生的“三花”,对乳山母亲的母爱事迹进行了细致地诠释。

自然山水中,精神层面里,人世间,乳山都有圣母的身影。

人们称大乳山为大地圣母,大乳山传说中的三圣母为神话圣母,“三花”中的母亲为人间圣母(包括红色圣母)。

这三位圣母的特点都不是因养育了圣人才被称圣的,而是她们自身就具有非凡的圣性。

她们所养育的人,天赋中就带有灵性。

她们给人的感觉,有的时候很具体,有的时候又较抽象。

这正是母爱的特征。

母亲对子女的爱,有的时候儿女看得到,有的时候看不见。

乳山的圣母元素,最符合母亲大爱无疆的母爱文化特质。

乳山是提出并弘扬母爱文化的先行区:
母爱文化在乳山的发展经过了三个阶段。

1992年笔者发表的《大乳山的传说》中,首先提出了母爱文化命题,为母爱由自然现象向文化现象升华起到了启帷作用。

2005年境内的大乳山景区确立了“母爱千年温情湾、福地养生大乳山”为景区形象定位,开始了母爱元素景观的建设。

2007年乳山市委、市政府根据民俗中深厚的母爱文化底蕴和借鉴大乳山景区的形象定位,科学地提炼出“母爱圣地、幸福乳山”为城市名片。

在此基础上,2011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三爱五福”文化理论,以热爱生命母亲、热爱祖国母亲、热爱地球母亲的“三爱”为主题,以富、寿、康、宁、乐的“五福”为主要内容,扎实推进富民家园、生态家园、健康家园、平安家园、文化乐园的“五园”建设工程。

母爱文化在乳山诞生和发展、弘扬和传播,对居民综合素质提高、提升区域
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母爱文化对生活在乳山或者是来乳山兴业的人而言,既是福音又是福运,这不是祈颂而是实事,母亲大爱无疆,母爱福佑永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