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典型案例中分析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文档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80534): 权利要求1: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 审查意见: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
经核对对比文件1-2,发现: 1. 对比文件1转动一个盖,随位置不同而盖住管入口或不盖住管入口 (允许气体进入,导向制动器,以实现冷却);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1.利用对比文件未公开技术问题本身,甚至公开的是相反的发明目的,以证明创 造性 例2: 说明书: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1.利用对比文件未公开技术问题本身,甚至公开的是相反的发明目的,以证明创 造性 例2:权利要求1(90351)
说明书: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1.利用对比文件未公开技术问题本身,甚至公开的是相反的 发明目的,以证明创造性
答复: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
审查员驳回: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
复审: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四、创造性 4.对比文件无相应教导,因此谈不上结合得出权利要求:
1.一种静电喷雾装置,包括: 一个液体输送装置,将液体传输到雾化装置; 一个雾化装置,将来自液体输送装置的液体雾化成直径不大于60微米的液 滴; 一个静电发生装置,其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直流电压>90,000伏至150,000伏, 供所述液滴穿过并因此而带电。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2.利用对比文件本身含有的信息,反证发明的“意想不到” , 以体现创造性
专家方案审查意见回复

专家方案审查意见回复尊敬的专家:非常感谢您对我们方案的审查意见。
我们非常重视您的意见,并已经详细研究了您提出的各项建议。
在此,我代表我们团队向您回复,并就您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首先,关于您提到的方案的目标和目标实现的可行性问题,我们已经重新审视了我们的目标,并且经过讨论和分析,我们确定我们的目标是明确、可行的。
我们将小组成员与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以确保我们的目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同时,我们也调整了方案中的一些细节,以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
关于您提到的方案的成本效益问题,我们已经重新评估了我们的方案,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调整,以提高成本效益。
我们已经与相关供应商进行了多次洽谈,并确定了一个更具竞争力的价格。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您对方案的实施周期的担忧。
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我们的实施计划,以确保方案能够按时完成,并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回报。
对于您提到的方案的可持续性问题,我们深感重视。
我们在方案中考虑到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
我们计划对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升级,并根据需要进行功能的扩展。
同时,我们也将继续关注技术的发展,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系统能够持续发展和适应变化的需求。
最后,我们要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方案的审查意见。
您的建议对我们的方案改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的意见,并不断完善我们的方案。
希望我们的方案能够得到您的认可和支持。
再次感谢您的审查意见,并祝愿您工作顺利!此致。
答复审查员意见通知书格式

尊敬的审查员:本答复意见是关于专利申请号CN××,审查员第一次答复意见通知书做出的具体答复。
申请人认真阅读了审查意见通知书,同意审查员的意见,对申请文件进行了修改并陈述意见如下:说明:同意与否要经过对比文件的分析,切记也有可能审查员给出的对比文件不符合抵触申请情况,抵触申请不能用来评价创造性,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如果不同意,直接说明不同意,而后剔除第一部分,不过这种情况很难存在。
如果对比文件不能采纳,在这部分要增加说明情况,为什么不对。
一、修改说明(1)修改了权利要求1,引入了技术特征,把原权利要求1的技术特征作为新权利要求的前序部分,把引入的技术特征作为特征部分。
使该修改的权利要求符合第二十二条关于新颖性和创造性的规定。
该在修改的依据来源于说明书第四页倒数第一行。
说明:有可能是从属权利要求上升,比如权利要求2上升,也有可能是全部权利要求确实无创造性,得从说明书根据对比文件对比找到有创造性的技术特征补充到独立权利要求。
(2)修改了从属权利要求.... 引用部分,只引用权利要求,克服了审查员在通知书指出的该权利要求不清楚的情况,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
(3)修改了从属权利要求4的主题名称,使其与引用的权利要求的主题名称一致。
除此之外,对说明书进行了适应性修改,由于上述修改未超出发明书和权利要求书记载的范围,因此,符合专利法三十三条修改的规定,申请人认为这样的修改是允许的。
说明:还有可能标记,部件不准确,出现不确定性用语等情况。
答题时,修改说明一定要有!还要注意审题:新审查指南规定答复审查意见时不允许加新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但是在考试中,如果考题有说明,如有必要可以增加权利要求,有必要的就写,因为有分值的!!!二、新颖性论述审查员的意见是……. 针对审查意见,申请人通过在独立权利要求1中增加对比文件1和2均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使得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具备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的新颖性。
审查意见回复意见书

审查意见回复意见书尊敬的XXX先生/女士:首先,感谢您对我们产品/服务的审查并提供宝贵的反馈意见。
我们对您对我们的意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非常重视您的意见。
经过我们团队的认真讨论和综合分析,我们希望通过回复您的意见来解答您的疑问,并对您的建议进行回应。
首先,针对您提到的产品质量问题,我们向您表示由衷的歉意。
我们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我们的生产和质检团队一直严格把控产品的生产和质量。
但是,作为一个制造产品的公司,我们无法避免偶尔出现的瑕疵。
在接到您的意见后,我们立即进行了调查,并对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排查。
发现问题后,我们迅速采取了相应的纠正措施,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同时,我们也会对生产和质检流程进行进一步的改进,以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关于您提到产品使用方便性的问题,我们对给您带来的困扰表示歉意,并非常感谢您提供这一重要的观点。
我们会认真研究您的建议,并通过技术和设计的改进来提升产品的易用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会加强用户的培训和使用说明的编写,以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我们的产品。
在您的审查意见中,您还提到了我们的售后服务问题。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深感抱歉。
我们的售后服务一直是我们公司的关注重点,我们的目标是为客户提供满意的售后服务。
在您反馈的情况中,我们似乎没有达到您的期望,这是我们的失职。
我们将立即采取措施,加强我们的售后服务团队,并将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同时,请您提供具体的联系方式,我们会尽快与您取得联系,以解决您在售后服务上的问题。
此外,我们也注意到您对产品包装问题的提及。
产品包装不仅仅是我们产品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对产品质量和形象的体现。
我们会认真审视您的指出的问题,并与我们的包装设计团队进行沟通,改进和加强产品包装的设计和实施。
我们希望通过精细的包装设计,为顾客营造更好的购物体验。
最后,我们再次感谢您对我们产品/服务的审查,并为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意见表示感激。
我们会认真对待您的建议,并以此为契机,不断改善和提高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三步法答复审查意见

三步法答复审查意见在进行文稿审查时,我们常常会收到审查者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为了更好地应对审查意见,我们可以采取一种被称为"三步法"的方法来回应这些意见。
这个三步法包括:理解、分析和回应。
在本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步骤,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第一步:理解我们需要仔细阅读和理解审查者提出的意见。
在阅读意见时,我们应该全面了解审查者的观点和意图。
我们可以对意见进行归类和总结,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审查者的要求。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审查者进行进一步的沟通,以确保我们准确地理解他们的意见。
在理解审查意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避免歧义或错误信息的出现。
我们可以通过询问和澄清来消除不明确或不清楚的地方。
此外,我们还要确保自己对审查者的意见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以便进行下一步的分析。
第二步:分析在理解审查意见后,我们需要进行分析。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将审查意见与我们的文稿进行比较和评估。
我们可以逐个分析每条意见,并考虑它们对我们文稿的影响。
我们可以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来帮助我们进行分析:- 这个意见是否合理和有效?它是否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文稿?- 它是否与我们的写作目标和读者需求相符?- 它是否与其他审查意见相冲突或重复?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筛选出对我们文稿最有价值的意见,并确定我们需要采取的改进措施。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避免重复我们自己的问题,以免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中。
第三步:回应我们需要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审查意见进行回应。
回应应该是明确、具体和全面的,以便传达我们对意见的理解和接受。
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回应:1. 感谢审查者的意见和建议,表达我们对他们的赞赏。
2. 解释我们对意见的理解,并确认我们是否接受这些意见。
3. 提供我们采取的具体措施,以改进我们的文稿。
4. 在回应中,我们还可以陈述我们自己的观点和理由,以解释我们在文稿中的决策和选择。
通过这个三步法,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回应审查意见,并改进我们的文稿。
审查意见回复

审查意见回复审查意见回复1、明确方案编制依据中各类规范、手册的有效版本;增加《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回复:已经明确编制依据中各类规范、手册的有效版本,已经增加《云南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实施要点》。
具体见P3页编制依据。
2、施工便桥应执行“设计-审批-制作-安装-验收-投入使用”的程序,并定期检查维修;方案中应补充完善定期检查维修制度。
回复:已经补充完善定期检查维修制度。
具体见P8、9页4.2.8、钢便桥的维护和保养。
回复:已经补充。
具体见P1页1.3、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4、便桥高度应按照部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中相关要求,按照15年一遇的洪水频率确定。
回复:已经补充。
具体见P1页1.3、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
5、进一步完善便桥设计,明确工字钢与贝雷架、桥面钢板的固结方式(到底是螺栓连接还是焊接?),补充桥台受力验算以及桥台基底土层承载力情况;便桥桥台基础和护岸墙的埋深应满足冲刷深度要求。
细化护岸墙设计(应对桥台形成环抱围护)。
回复:已经明确,工字钢与贝雷架、桥面钢板的固结方式为焊接,具体见P7-8页4.2、主要施工方法;已经补充桥台受力验算以及桥台基底土层承载力情况,具体见P23-25页7.2、桥台受力计算;已经细化护岸墙设计,具体见P1页1.2、便桥简介。
6、补充完善便桥接路的纵断和平面设计,便道上翘段纵坡不宜大于9%。
回复:已经补充,具体见后附进场道路平面图及纵断面图。
7、补充完善便桥限高、限重、限速等标志以及各种安全反光标志以及夜间警示、照明灯具等。
增设桥头防冲撞设施回复:已经补充,具体见P1页1.2、便桥简介。
从典型案例中分析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文档

从典型案例中分析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一、引言每一个发明专利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都会采取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方式将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根据笔者多年的代理经验,发明中创造性审查已经成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主要内容,占审查意见中80%以上,在创造性审查中,又以多个对比文件相互结合可以否定本申请的情况居多,在该类审查意见中,代理人或者申请人与审查员的争辩焦点在于:多个对比文件是否存在相互结合的技术启示又或者多个对比文件结合后能否得到本申请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对于该类审查意见,如果能够撰写一篇令审查员信服的意见陈述,就可以很快授权,本文站在一个代理人的角度,结合代理洛阳一家企业的机械案例分析意见陈述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其抛砖引玉,促进高效沟通和节约程序。
二、撰写意见陈述前的准备工作;在案例分析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在拿到一篇审查意见时需要做的工作;首先,逐篇研读对比文件,将对比文件中所披露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权利要求中是否存在对比文件未披露的技术特征;然后,分析对比文件1,将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区别特征是否与审查员确定的区别相同,如果审查意见不准确,需要指出并充分说明;若区别特征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公开,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区别特征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与其在本申请中为解决相应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从而判断该对比文件是否给出了结合启示,代理人一般会在此提出争辩:例如上述区别特征实际上没有在其他对比文件中公开或者虽然公开了但由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相同无法与对比文件1相结合,因而,本申请相对于审查员指出的对比文件具备创造性。
以上是针对该类审查意见答复的思路,这种方法的针对性较强,笔者认为,此时描述的重点需要突出,切忌意见陈述书写的比较杂乱,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观点都写在意见陈述里,又或者反复陈述非重点的语言。
这样会造成意见陈述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审查员看完意见陈述后云里雾里,除了知道代理人反复强调本申请具有创造性之外,完全不明白代理人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用格式

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通用格式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尊敬的审查员先生/女士:首先感谢您对本申请的认真审查。
对于审查员的意见,申请人进行了认真的研读,(简述审查员的意见,表明同意或者不同意查员的建议,)申请人对申请文件做出了修改并陈述意见如下:1.修改说明(针对新修改的独立权利要求和从属权利要求逐一分析,说明出处。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始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符合《专利法》三十三条的规定,具体内容参见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
新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为:1.本发明涉及……2.关于新颖性对比文件1涉及(简述对比文件1的发明要点)。
(与新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对比,阐明不同,可用例句如下:(1)对比文件1披露了新修改独立权利要求1前叙部分的内容,但未披露“本发明区别技术特征”;(2)与对比文件1相比,本发明具有***的区别技术特征)所以新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1与文件1对比符合《专利法》二十二条二款和《审查指南》规定的新颖性的要求。
对本文件2涉及(简述对比文件2的发明要点)。
(与新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对比,阐明不同)所以新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1与文件2相比符合《专利法》二十二条二款和《审查指南》规定的新颖性的要求。
权利要求2~*是对独立权利要求1进一步限定的从属权利要求,由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1具有新颖性,因而其从属权利要求2~*也具备新颖性。
3.关于创造性(“三步法”(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指出现有技术中不存在相应的技术启示))(第一步:确定最接近现有技术)在审查意见通知书所提供的对比文件中,由于对比文件*与本发明技术领域相同,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相近,且公开本文中的相同技术特征也比较多,,所以,确定对比文件*为最接近现有技术。
(第二步: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与最接近现有技术对比文件*相比,修改后的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与它之间的区别技术特征是(论述区别技术特征)。
由此可知,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典型案例中分析如何答复审查意见通知书
一、引言
每一个发明专利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都会采取审查意见通知书的方式将审查意见告知申请人,根据笔者多年的代理经验,发明中创造性审查已经成为审查意见通知书的主要内容,占审查意见中80%以上,在创造性审查中,又以多个对比文件相互结合可以否定本申请的情况居多,在该类审查意见中,代理人或者申请人与审查员的争辩焦点在于:多个对比文件是否存在相互结合的技术启示又或者多个对比文件结合后能否得到本申请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对于该类审查意见,如果能够撰写一篇令审查员信服的意见陈述,就可以很快授权,本文站在一个代理人的角度,结合代理洛阳一家企业的机械案例分析意见陈述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以其抛砖引玉,促进高效沟通和节约程序。
二、撰写意见陈述前的准备工作;
在案例分析之前,和大家分享一下笔者在拿到一篇审查意见时需要做的工作;
首先,逐篇研读对比文件,将对比文件中所披露的技术方案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判断权利要求中是否存在对比文件未披露的技术特征;
然后,分析对比文件1,将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权利要求的技术方案进行比较,确定区别特征是否与审查员确定的区别相同,如果审查意见不准确,需要指出并充分说明;若区别特征在其他技术方案中公开,
则需要进一步分析区别特征在该技术方案中所起的作用是否与其在本申请中为解决相应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从而判断该对比文件是否给出了结合启示,代理人一般会在此提出争辩:例如上述区别特征实际上没有在其他对比文件中公开或者虽然公开了但由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相同无法与对比文件1相结合,因而,本申请相对于审查员指出的对比文件具备创造性。
以上是针对该类审查意见答复的思路,这种方法的针对性较强,笔者认为,此时描述的重点需要突出,切忌意见陈述书写的比较杂乱,眉毛胡子一把抓,把所有的观点都写在意见陈述里,又或者反复陈述非重点的语言。
这样会造成意见陈述主次不分明,重点不突出,不利于双方的有效沟通,审查员看完意见陈述后云里雾里,除了知道代理人反复强调本申请具有创造性之外,完全不明白代理人想要表达的重点是什么。
三、案例分析
意见陈述最基本的三个字:针对性。
找准争辩的重点,有针对性的说明理由,一击切中要害,就可以说服审查员改变观点,下面分析实际案例:
一种油雾净化空调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油雾净化空调装置,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空调冷凝器(8),其特征在于:在室内还设有进气口(1)、送风机(2)、旋风锥管蒸发器(5)、过滤器(6)和回收槽(7),送风机(2)设置在进气口(1)与旋风锥管蒸发器(5)的进口(5-3)之间,旋风锥管
蒸发器(5)下端的出口(5-4)处设有过滤器(6),过滤器(6)上的液体排放口与回收槽(7)相连;所述的旋风锥管蒸发器(5)由旋风分离器(5-1)和蒸发管(10)组成,在旋风分离器(5-1)上端设有溢流口(3),旋风分离器(5-1)的外部设有保温层(4),旋风分离器(5-1)下端为锥管体(5-2),蒸发管(10)设置在锥管体(5-2)上,蒸发管(10)两端设置的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空调冷凝器(8)的对应管路相连,混合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5-1),在离心力、重力作用下,干净空气经溢流口(3)排出,液滴在锥管体(5-2)内壁区域富集、长大,旋风锥管蒸发器作为空调制冷单元对液滴富集后的空气进行冷却,净化后的冷空气从锥管体底部经过过滤器(6)后排出,含油液滴通过回收槽收集。
从属权利要求2—5主要是对于蒸发管(10)的多种设置方式,本申请重点的焦点在于权利要求1,因此从属不再一一描述;
主要附图为:
该案例的技术方案其实比较简单,唯一的创新点在于将旋风分离装置和空调器中的蒸发管有效结合,实现了液滴净化功能与空调制冷功能互补,改善液滴回收、空气净化效果,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空调热
交换效率。
在一审意见中,审查员很容易的找到对比文件1(CN2466570Y)和对比文件2(CN200958804Y);
审查意见指出: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家庭用空气净化器,并具体公开了以下技术特征:在室内设置进气口、抽风机和集尘器,抽风机设置在进气口和旋风分离器之间,在旋风分离器上端设有出风管的口,旋风分离器下端为锥管体,混合气体进入旋风分离器,再离心、重力作用下干净空气经出风管口排出,尘粒沿器壁落入集尘器收集,审查员也指出区别特征:本申请还设有室外的空调冷凝器,在室内设有旋风锥管蒸发器;但是审查员认为该区别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公开,对比文件2公开一种分体式空调器,并描述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室外的空调冷凝器、蒸发管两端通过连接管路与外部的空调冷凝器的对应管路连接,蒸发器对空气进行冷却,基于上述公开,审查员认定该区别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为对空气进行调节,也即对比文件2给出了通过蒸发器对空气进行调节的技术启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得到本申请权利要求1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因此判定权利要求1不具有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在拿到上述审查意见后,代理人通过仔细的阅读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后,认为审查意见所指出的观点有误,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一章中明确规定:在判断两个对比文件是否存在结合的启示时,首先要判断该技术手段在该对比文件中所起的作用与该区别特征在要求保护的发明中所起的作用是否相同;
笔者在仔细研究对比文件后发现:对比文件1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其采用一个旋风分离器结合抽风机和集尘箱用来收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对比文件2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是对现有分体空调室内室外机连接装置的改进,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采用毛细管以降低成本,综合分析后:笔者认为权利要求1不需要修改,并答复如下:
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相比具有以下区别特征:将旋风分离装置与空调内的蒸发管相互结合,蒸发管设置在锥筒体上,蒸发管两端设置的端口通过连接管与外部空调冷凝器的对应管路相连;从说明书有益效果可知,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空调蒸发器与旋风分离装置的锥形筒一体化结构设计,在锥形筒内壁形成相对低温环境,不仅促使高含油气体中的油雾成分凝结液化,也降低了流经锥形筒内的空气温度,实现油气分离和对室温调节的双重作用。
对比文件1公开了一种家庭用空气净化器,从其说明书和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其采用一个旋风分离器结合抽风机和集尘箱用来收集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众所周知,采用旋风分离器分离颗粒状粉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而本申请通过旋风分离装置与空调内的蒸发管巧妙结合使含油气体降温,促使油雾成分凝结液化,实现油气分离和对室温调节的双重目的。
本申请和对比文件1相比,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不相同,所要实现的目的不相同,而且对比文件1中也没有给出采用旋风分离器结合蒸发管以处理空气中油雾的技术启示;
在对比文件1公开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分析,对比文件2描述了一种分体式空调器,从其说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其技术方案主要是对现有分体空调室内室外机连接装置的改进,主要的创新点在于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采用毛细管以降低成本,综合分析可知其所要实现的作用和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同时申请人认为:对比文件2的目的将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采用毛细管以降低成本,对比文件1的目的是采用旋风分离器以分离空气中粉尘颗粒,两者所涉及的领域跨度较大,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差异较大,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没有动机将对比文件2结合到对比文件1中以得到本申请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因此申请人认为两者不具有相互结合的启示;
假如一定要将对比文件2与对比文件1相互结合用以评价本申请的创造性,申请人仍然认为对比文件2结合对比文件1不能得到本申请所限定的技术方案,分析如下:对比文件1采用旋风分离装置分离空气中粉尘,这个是公知的技术手段,对比文件2将室外机和室内机的连接采用毛细管以降低成本,申请人认为:即使将对比文件2中分体式空调结构应用到对比文件1中,其对分离空气中粉尘并不产生什么效果,也不可能出现增效的可能,更不能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同时也没有给出将蒸发管设置在旋风分离器的锥管体内壁上以处理空气中油雾的技术启示;同时这一点区别特征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不属于常用的技术手段: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2的结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综上所述,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相比,本发明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因此权利要求1具备了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规定的创造性。
一审答复后,审查员随后做了授权。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该类审查意见重点答复在于:两者是否存在结合的技术启示,并在意见陈述书中一针见血的指出两者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不同,如此才改变了审查员的观点。
四、经验交流
对于该类审查意见,笔者还有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交流,审查员在审查时,由于每个人的任务量较大,正常情况下不能花大量的时间仔细的阅读申请文件,其对整个技术方案的理解并不是十分透彻的,因此在严格的对比分析之前,笔者一般在意见陈述书前半部分客观的描述下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上技术问题,例如:在阐述本发明具有创造性之前,申请人认为有必要解释下列内容:本装置的创新点在于什么,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什么,上段描述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区别特征;给出这样的语言也是在提醒审查员理解本申请的重点在哪里,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何不同,所要实现的技术效果有何不同,间接的让审查员再次理顺自己的观点是否正确。
五、结语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意见陈述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希望能给各位同仁一点参考。
由于水平有限,观点难免存在问题,欢迎与读者交流互勉。
参考文献:专利审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