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生产性粉尘,也被称为工业粉尘,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物,包括金属粉尘、矿石粉尘、化工品粉尘等。
虽然生产性粉尘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危害。
为了确保工作环境的健康和人员的安全,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点:1. 呼吸系统疾病:生产性粉尘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如铅、锌、铬等重金属,被人体吸入后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 黑色素肺病:铁、锡、铝等金属的粉尘吸入后会在肺部积累,形成黑色素沉积,导致黑色素肺病。
3. 尘肺病:矽、石、石膏、石英等矿石粉尘中含有的二氧化硅,长期吸入后会刺激肺泡,导致肺部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尘肺病。
4. 肺癌:生产性粉尘中含有的一些有害化学物质,例如苯、氯乙烯等,会引起细胞变异,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5. 爆炸和火灾:某些金属粉尘如铝粉、镁粉等具有爆炸性,在适当条件下就会引发爆炸和火灾,对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为了防止生产性粉尘对人员健康造成的危害,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是必要的:1. 个人防护装备:工人在工作环境中应佩戴防护口罩、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降低粉尘吸入的风险。
2. 风险评估和控制:对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危害进行风险评估,采取合理的控制措施,如安装排风系统、喷淋设备等,降低粉尘浓度。
3. 定期清理和维护:定期清理工作区域的积尘,保持工作区域的清洁和通风。
4. 安全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工人提供相关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生产性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护意识。
5. 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减少粉尘产生的工具和设备,如使用湿法进行加工和清理,减少粉尘扬尘的可能性。
6. 管理控制:建立粉尘治理的管理体系,确保工作安全和环境卫生。
综上所述,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保护工人的健康。
通过个人防护装备、风险评估和控制、定期清理和维护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粉尘对人员健康和安全的风险。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和正确预防措施

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尘肺、粉尘沉着症、呼吸道炎症和呼吸系统肿瘤等疾病。
三、什么是尘肺病
尘肺病是由于在生产环境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而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病是职业性疾病中影响面最广、危害最严重的一类疾病,约占我国职业病总人数的90%。其中在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引起的矽肺和煤矿作业人员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煤工尘肺最多。
管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劳动强度和作息时间,减少职业病危害。
教
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提高劳动者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和能力。
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时、离岗前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上岗前检查时如发现有以下疾病者均不得从事接尘作业:活动性肺结核、严重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显著影响肺功能的胸部疾病、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等等。
采矿、开山采石、建筑施工、铸造、耐火材料及陶瓷等行业,主要接触含石英的混合粉尘;
焊接、金属加工、冶炼时,接触金属及其化物粉尘。二、生产性粉尘的危险
不同特性的生产性粉尘,可能引起机体不同部位和程度的损害。
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吸收入血液,引起中毒作用;
某些硬质性粉尘可机械性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
生产性粉尘
一、什么是生产性粉尘?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长时间漂浮于生产环境中的颗粒物,是污染作业环境、损害劳动者健康的主要职业性有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日期: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第1 页共8 页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粉尘的性质:为了有效的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必须掌握粉尘的性质,以便根据卫生的要求,结合产尘源特点和生产工艺,有针对性的采取防尘措施。
1、粉尘的分散度:粉尘是由粒径不同的尘粒组成,粉尘的分散度是指不同粒径的粉尘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粉尘中微细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高,粗颗粒占的百分比大,表示分散度低,分散度高的粉尘不易被除尘器捕集。
2、粉尘的密度;指单位体积内粉尘的重量3、粉尘的粘附性:指粉尘尘粒间相互凝聚的能力,粉尘的粒径越小,粘附性越强。
4、粉尘的荷电性:由于尘粒间的摩擦、碰撞和吸附使粉尘具有荷电性。
5、粉尘的湿润性:粉尘是否容易被水湿润,对除尘器的效能有很大影响6、粉尘的燃暴性:有些粉尘(如镁粉、炭化钙粉)与水接触后会引起自燃或爆炸,有些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时,若存在着能量足够的火源,也会引起爆炸。
粉尘的危害:1、对人体的危害:生产过程中,有尘作业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能引起肺部组织纤维化病变,硬化,丧失正常的呼吸功能,导致尘肺病。
尘肺病是无法痊愈的职业病。
此外,部分粉尘还可以引发其他疾病,如造成刺激性疾病(沥青烟尘、石灰、皮毛引起的皮炎),急性中毒(如铅烟、锰尘等),致癌率增高(如石棉、放射性物质粉尘)。
影响粉尘的致第 2 页共 8 页病因素:粉尘的沉积量、粉尘的致病性、吸入量。
1)、粉尘在肺泡里的沉积量是发生尘肺病的首要条件,粉尘粒径越小、表面活性越大、所带电荷越多、越容易在肺泡内沉积。
2)、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不与其他元素化合物结合在一起的二氧化硅)含量越高,发病时间越短,病变发展越快,危害越大。
3)、粉尘的吸入量,作业场所中粉尘的浓度越高、有尘作业的劳动强度越大、接触粉尘的时间越长,粉尘的吸入量就越多,越容易得尘肺病。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一、引言粉尘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农业种植等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它们悬浮在空气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粉尘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二、粉尘的危害1. 呼吸系统影响:吸入粉尘会导致呼吸道炎症、支气管炎、肺部纤维化等疾病。
长期暴露于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下,还可能导致职业性尘肺病。
2. 眼睛刺激:粉尘颗粒会刺激眼睛,引起眼结膜炎、角膜炎等眼部疾病。
3. 皮肤问题:接触某些粉尘颗粒可能引起皮肤瘙痒、湿疹、过敏等皮肤问题。
4. 爆炸和火灾风险:某些可燃性粉尘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三、粉尘的预防措施1. 工程控制:a. 封闭操作区域:在粉尘产生的工作区域设置封闭的操作舱或罩,减少粉尘扩散。
b. 排风系统:安装有效的排风系统,将产生的粉尘迅速排出室外,保持室内空气清洁。
c. 吸尘设备:使用吸尘设备清理粉尘,避免扬尘产生。
d. 湿式作业:对于易产生粉尘的工艺,采用湿式作业方法,将粉尘湿化降低扬尘风险。
2. 个体防护:a. 呼吸防护:根据粉尘浓度选择适当的防护口罩,如N95口罩等,确保过滤效果良好。
b. 眼部防护:佩戴防护眼镜或面罩,避免粉尘颗粒进入眼睛。
c. 皮肤防护:穿戴适合的防护服和手套,避免粉尘直接接触皮肤。
3. 健康监测:a. 定期体检:对于长期接触粉尘的从业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及早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b. 职业暴露监测:通过空气采样和粉尘监测,了解工作场所粉尘浓度,评估危害程度。
4. 培训和教育:a. 员工培训:对从业人员进行粉尘危害的培训,提高其对粉尘危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b. 安全宣传:加强企业对粉尘危害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四、结论粉尘的危害不容忽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通过工程控制、个体防护、健康监测和培训教育等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粉尘危害。
企业和从业人员应共同努力,确保工作场所的粉尘控制和安全管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化工企业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对策

化工企业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预防对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化工企业的生产活动不断加强。
化工企业是一种粉尘产生量较大、粉尘有毒有害、粉尘易燃易爆、粉尘难以控制的大气污染源。
本文将介绍化工企业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以及预防措施。
生产性粉尘的具体危害对健康的危害1.呼吸系统受损:吸入粉尘对人体最主要的伤害是对呼吸系统的影响,其表现为呼吸短促、胸闷、咳嗽、气喘等症状。
2.致癌:一些常见的粉尘,如铬、砷、镉等,属于致癌物质,长期吸入会引发肺癌等病症。
3.皮肤病:长时间接触、吸入会使皮肤表面变得干燥、脱屑,进而引发过敏症状。
对环境的危害1.污染大气:化工企业是一个大气污染源,生产产生的粉尘会大量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破坏。
2.污染水源: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一些粉尘会随着水的流动排到水源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预防生产性粉尘的措施建立粉尘监测系统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粉尘监测系统,以及粉尘监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对粉尘的含量、种类和分布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及时发现粉尘超标现象。
控制生产现场的粉尘产生化工企业需要发挥技术优势,采用生产设备内部的粉尘控制措施,比如使用防护罩等措施,在生产现场及时清理,并加强通风换气等措施,控制粉尘扩散。
做好员工防护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员工的防护意识,根据不同的岗位,配备合适的防护装置,确保工人不直接接触粉尘,减少因工作原因接触粉尘的机会。
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清理和处理定期清理生产场地、设备等有粉尘问题的地方,将粉尘清除彻底,避免再次溢散,同时,根据有关标准对清理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进行分离处理,以免产生二次污染,影响环境。
结论化工企业生产性粉尘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生产性粉尘进行预防和治理。
同时,我们也需要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问题,构建一个更加环保的社会。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预防

医疗保健宣传第24期前言接触粉尘可导致尘肺,目前,在国家规定的115种职业病中,尘肺占13种。
我国是世界尘肺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尘肺病人的一半。
全国每年有1万多新增病例,约有5000人死于尘肺。
另外,全国还有疑似尘肺者60多万人。
主题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预防内容什么是生产性粉尘生产性粉尘是指在人们生产活动中产生的、能够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
如采矿与矿石加工、纺织工业、皮毛工业、化学工业中固体原料的加工、成品包装等。
如果在上述这些生产过程中,无良好的防尘措施,均可产生大量生产性粉尘。
目前在本公司生产作业环境中,主要在生产课制成区,员工接触一般性粉尘;公用课锅炉房,员工接触煤粉尘;技术课化验,部份员工接触炭黑粉尘;机械课电焊作业员工接触电焊烟尘;成品课员工接触一般性粉尘(上述由工环课提供)。
粉尘分类及健康检查周期规定生产性粉尘按其性质可分为无机粉尘、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从医学卫生角度可分为呼吸性粉尘(指粒径在5μm以下,能进入人的细支气管到达肺泡的粉尘微粒,其危害性很大)、非呼吸性粉尘。
在国家制定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及周期》中,将粉尘危害因素分为无机粉尘和有机粉尘两类。
其中无机粉尘又分为矽尘、石棉,体检周期为1年;煤尘、碳黑、石墨、滑石、云母、水泥、陶土、铸尘、铝尘、焊尘,体检周期为2年;其他粉尘;体检周期为3~5年。
有机粉尘体检周期为3~5年。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根据不同特性,粉尘可对机体引起各种损害。
如可溶性有毒粉尘进入呼吸道后,能很快被吸收入血流,引起中毒;放射性粉尘,则可造成放射性损伤;某些硬质粉尘可损伤角膜及结膜,引起角膜混浊和结膜炎等;粉尘堵塞皮脂腺和机械性刺激皮肤时,可引起粉刺、毛囊炎、脓皮病及皮肤皲裂等;粉尘进入外耳道混在皮脂中,可形成耳垢等。
粉尘对机体影响最大的是呼吸系统损害,包括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如锰尘)、肺肉芽肿(如铍尘)、肺癌(如石棉尘、砷尘)、尘肺(如二氧化硅等尘)以及其他职业性肺部疾病等。
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防护范文

生产性粉尘危害及防护范文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粉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颗粒物,可以由各种材料如矿石、煤炭、金属、化学品等产生。
虽然粉尘看起来微小而无害,但由于其细小的颗粒大小,可以被吸入并深入到呼吸系统中。
长期接触生产性粉尘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问题。
1.呼吸系统疾病:生产性粉尘进入呼吸系统后,会沉积在肺部,引发一系列的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支气管炎等。
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还可能导致职业性肺部疾病,如硅肺、尘肺等。
2.眼部问题:生产性粉尘也会对眼睛造成危害,引起眼部刺激、炎症和结膜炎等眼部问题。
长时间接触粉尘还可能导致角膜炎,影响视力。
3.皮肤问题:工作环境中的粉尘容易粘附在皮肤上,导致皮肤痒痒、干燥、炎症和过敏等问题。
某些粉尘物质还可通过皮肤渗透进入体内,造成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4.爆炸和火灾风险:某些粉尘具有易燃性和爆炸性,例如金属粉尘和木材粉尘。
当这些粉尘积聚到一定程度时,一点火源就足以引发爆炸和火灾,对工人和工厂造成严重伤害和损失。
二、生产性粉尘的防护措施为了保护工人免受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产性粉尘防护措施:1.工程控制措施: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减少粉尘生成和扩散。
例如,使用封闭式操作设备、增加通风换气、湿式工艺等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传播。
2.个体防护措施:给工人提供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以降低粉尘的接触。
例如,戴上适合的防尘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手套等。
3.培训教育: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使工人了解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和防护知识。
教育工人应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教授正确的清洁和处理粉尘的方法。
4.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生产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排放粉尘的系统有效。
及时更换损坏的过滤器和吸尘设备,以保证粉尘的有效控制。
5.清洁和停工:定期清洁工作区和设备,及时清除积聚的粉尘。
如果粉尘达到危险程度,应安排停工清理,并在清理期间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生产性粉尘的预防与控制

生产性粉尘的预防与控制概述:生产性粉尘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颗粒物,具有悬浮、可燃、可爆炸等特性。
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因此预防与控制生产性粉尘的释放和扩散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生产性粉尘的预防与控制方法。
一、加强生产性粉尘的源头防控1. 定期清洁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生产设备是粉尘产生的主要源头。
因此,定期清洁生产设备是预防和控制生产性粉尘的重要一环。
清洁设备可以减少粉尘的积聚和扩散,从而降低粉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优化生产工艺: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或替代产生大量粉尘的工序,可以有效降低粉尘的生成和排放。
比如,引入封闭式生产工艺或改变生产方式,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外排,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生产性粉尘的目的。
3. 定期维护和更换设备:设备的老化和磨损会导致粉尘产生增加。
因此,定期维护和更换设备是防控生产性粉尘的重要措施之一。
只有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才能降低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二、改善作业环境,防止粉尘扩散1. 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对于控制生产性粉尘的扩散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和规划通风系统,可以将粉尘迅速排除,减少粉尘在作业环境中的停留时间,保证作业环境的良好质量。
2. 控制湿度和温度:湿度和温度的控制可以影响粉尘的悬浮性和扩散性。
较高的湿度和温度会使粉尘更容易附着于工作区域,增加人体吸入的几率,因此,控制湿度和温度是预防和控制生产性粉尘的关键。
3. 使用防护设备:工人在作业过程中需要佩戴和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口罩、防尘服等,以减少粉尘的吸入和接触。
防护设备应选择合适的型号和规格,确保其有效阻隔粉尘和其他污染物。
三、加强生产性粉尘的监测与管理1. 定期进行粉尘监测:通过定期进行粉尘监测,可以了解粉尘的产生和扩散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粉尘监测可以采用空气采样和颗粒物分析等方法,以获得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2. 建立管理制度与标准:建立粉尘管理制度和标准是防控生产性粉尘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湿式作业 洒水、喷雾、注水、水幕等
◆6、限制、抑制扬尘和粉尘扩散
→①采用密闭管道转送、密闭自动(机械) 称量、密闭设备加工,防止粉尘外逸; →②通过降低物料差,适当降低溜槽倾斜度 等降低扬尘; →③湿式作业可有效地减少物料在装卸、转 动、破碎、筛分、混合和清扫等过程中粉 尘的产生和扩散; →④用水冲洗的方法清理积尘。
■综合防尘和降尘措施
◆1、经典的防降尘“八字方针”,即“革、水、密、 风、护、管、教、查”。
◇“革”是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水”是湿式作业; ◇“密”是密闭、捕尘、抽尘; ◇“风”是改善通风; ◇“护”是个人防护; ◇“管”是加强管理,建立各种制度,及时检修防尘设备, ◇“教”是宣传教育,发动工人搞好防尘工作, ◇“查”是检查评比,定期测尘和工人健康检查.
◎四级 ①尘肺Ⅱ期;②尘肺Ⅰ期伴肺功能中 度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
◎六级 ◎七级 尘肺Ⅰ期伴肺功能轻度损伤。 尘肺Ⅰ期,肺功能正常。
●尘肺患者安置的原则 1、尘肺诊断一经确诊,不论期别,都应及时调 离接尘作业。不能及时调离的,必须报告当地劳动、 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工会。 2、伤残程度轻者(六级、七级),在调离接尘 作业后,可安排在非接尘作业区从事劳动强度不大的 工作。
●7、通风除尘
→①全面机械通风: 全面机械通风是对整个厂房进行通风、 换气,是把清洗的新鲜空气不断地送入车 间,将车间空气中有物质(包括粉尘) 浓度稀释并将污染的空气排到室外,使室 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卫生标准。 →②局部机械排风
■尘肺病患者的处理
● 治疗原则 尽管尘肺目前尚无治愈的方法,但是还要积极预 防并发症和对症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减轻病人痛 苦,延长寿命。一般采用综合疗法。 ◎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心情舒畅,增强患者的抗病意志。坚持健身体育 运动和呼吸锻炼,特别注意呼吸道感染。适当安排劳 动和休息,生活规律化。 ◎对症疗法 按一般内科治疗方法对气短、胸 痛、咳嗽及并发症进行治疗。
3、伤残程度中等者(四级),可安排在非接尘 作业区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或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 行康复期活动。
4、伤残程度重者(二级、三级),不担负任何 工作,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康复期活动。(尘肺患 者)
◐2.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 改革工艺过程,革新生产设备,使用 含石英低的原材料代替石英原料,寻找石 棉的替代品等。
●3、生产设备的密闭化 密闭是防止尘、毒外泄的有效措施, 投料、粉碎、搅拌、出料、输送、包装等 应尽可能密闭。
▲4、隔离操作和自动控制 隔离操作就是把操作工与生产设备隔 离开。如使用遥控操纵、计算机控制、隔 室监控等措施避免工人接触粉尘。新近投 产的企业多数已实现了远程自动程序控制, 减少了有害因素的危害。
粉尘产生于固体物料的破碎过程
悬浮在空气中的 固体颗粒,如水 泥尘、铸造型砂 尘、打磨尘、石 料开采加工、石 棉尘、玻纤尘等 。 通常没有味道。
粉尘
粉尘的产生常伴随机械加工 = 伴随噪声
硅肺、矽肺结节,大块纤维化
三期尘肺病
■粉尘还具有爆炸危险
□已发现以下七类物质的粉尘具 有爆炸性: →1、金属:如镁粉、铝粉 →2、煤炭; →3、粮食 如小麦、淀粉; →4、饲料 如血粉、鱼粉; →5、农副产品 如棉花、烟草; →6、 林产品 如纸粉、木粉; →7、合成材料 如塑料、染料。 河北秦皇岛骊骅 淀粉公司粉尘爆炸
◐生产性粉尘的危害及其预防
●所有不溶或难溶的粉尘 对身体都是有害的,生产 性粉尘根据其理化特性和 作用特点不同,可引起不 同疾病。
产生粉尘基本环节
■生产性粉尘:是
指在生产中形成的,能较长 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中 的固体微粒,其粒径多在 0.1~10μm,它是污染环境, 影响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因素。
●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矽肺患者确诊后,应依据其χ线诊断尘肺期别、 肺功能损伤程度和呼吸困难程度,进行职业病致残程 度鉴定。按《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GB/T16189-1996),尘肺致残程度共分为5级,由 重到轻依次为: ◎二级 难3级。 尘肺Ⅲ期伴肺功能中度损伤或呼吸困
◎三级 ①尘肺Ⅲ期;②尘肺Ⅱ期伴肺功能中度 损伤或呼吸困难3级;③尘肺Ⅰ、Ⅱ期合并活动性肺 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