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相关推荐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实施方案1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垃圾产生量持续增加,垃圾围城之困日显突出。

为打造生态宜居幸福新冉义,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和文明意识,根据《20xx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国家及成都市鼓励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及资源化利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指引,围绕建设生态宜居幸福清溪的目标,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和处置,建立生活垃圾综合管理体系,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促进城市精神文明与生态环境建设。

二、工作原则(一)协调管理。

坚持统一领导,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强化属地管理、综合协调和分工协作运行机制,加强宣传引导。

(二)科学易行。

各村社区结合分类收运和处置方式,按照先粗后细、先易后难原则,制定科学分类方法,方便居民操作。

(三)示范推进。

各村社区通过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处置试点,总结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四)统一规划。

各村社区系统考虑分类投放、收运、处置各环节之间的衔接,配置配套的环卫收运设施设备。

三、推行区域冉义镇7个村社区作为我镇20xx年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区域。

四、工作目标20xx年,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村社区建立垃圾分类收运体系,配套相关设施设备;20xx年底,力争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55%,在全镇范围内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逐步建立长效监督管理机制提供经验借鉴和基础保障。

五、生活垃圾分类操作方法(一)分类标准目前,我镇群众环卫意识尚处于初级阶段,试点区域采用粗分法,根据生活垃圾来源、成分构成和目前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分为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四类。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3篇)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中心小学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有___个班级,___多名师生员工,每人每天都要产生一些垃圾,如废纸、旧书报、食品包装、厨余物品等,其中以废纸为最多。

这些垃圾如果混杂在一起被运走,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如废纸、塑料等完全可以再生利;另一方面,垃圾中有可能混有少量有害物品(如废电池),会造成环境污染。

另外,少数学生平时乱扔垃圾,既影响校园环境,又会养成不良的习惯,这也不利于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思想指导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

同时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学生影响家庭、社区,为我区实施垃圾分类打好基础。

二、活动的口号资源回收,清洁校园,保护环境,和谐发展。

三、活动的宣传1、在校长室、教导处的领导下,由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书,号召人人参与。

每人在倡议书上签名,并转化为自己的直接行动,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2、发放《垃圾来源及学生处置方式的问卷调查》,让师生反思自己的行为。

四、具体分类收集工作安排及要求(一)人员配备1、加强领导,由校长室牵头,各部门协作,大队辅导员卢桂香负责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和监督计量工作。

2、各班由班主任、环保小卫士负责,各办由办公室主任负责,对垃圾分类的要求进行监督执行,每周进行小结,每天定人、定时进行垃圾清倒。

(二)工具配备:1、垃圾收集处___处,分别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2、班级发垃圾桶___个,为可回收,不可回收。

3、学校大厅配有废旧电池回收专用箱。

4、实验室配有实验废液回收缸。

(三)垃圾收集的类别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师生产生的垃圾主要为:a类:废旧报纸和草稿纸、作业本、各类产品的纸质包装。

b类:食品包装、各种产品的塑料包装、各种塑料袋、饮料瓶等。

c类:废旧电池、废油墨盒、实验废液。

d类。

不可回收垃圾(含食品、教室打扫后的残存物等。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满是文件的办公桌上,垃圾分类管理实施方案的构思在我脑海中渐渐清晰。

这个方案,我已经构思了无数遍,每一次都有新的想法涌上心头。

现在,就让我用这十年的经验,把这份方案一气呵成。

一、背景分析咱们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在环保方面做出榜样。

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因此,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管理方案,对于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营造绿色校园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1.提高师生垃圾分类知晓率,确保全体师生了解并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提升垃圾分类投放准确率,减少垃圾混装现象。

3.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

三、具体措施1.宣传教育a.通过校园广播、海报、宣传栏等形式,广泛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方法和要求。

b.定期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师生的垃圾分类意识。

c.开展垃圾分类主题教育活动,如手抄报、作文比赛、知识竞赛等,激发师生的参与热情。

2.基础设施建设a.在校园内设置垃圾分类投放点,明确标识各类垃圾桶,方便师生分类投放。

b.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负责监督和指导师生正确投放垃圾。

c.建立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如垃圾压缩站、资源回收站等,确保垃圾分类后的处理工作顺利进行。

3.制度保障a.制定垃圾分类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各班级的职责和任务。

b.将垃圾分类纳入学校考核体系,对垃圾分类工作落实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c.对违反垃圾分类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对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师生给予表彰和奖励。

4.实践活动a.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接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等,让师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过程。

b.鼓励师生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c.与社区、企业等合作,共同开展垃圾分类活动,扩大影响力。

四、实施步骤1.启动阶段:成立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学校垃圾分类工作方案1为贯彻落实__市《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局属各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改善校园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区教体局制定了《中小学、幼儿园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此活动方案。

一、组织机构成立__x小学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各部门分工合作,共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二、分类原则和标准按照《__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

结合我市城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实际需求,我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现阶段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待相关设施建设、分类收集的条件成熟后,再按照部颁标准细化、实施。

(一)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

(二)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垃圾。

三、目标任务(一)开展宣传动员。

组织全体师生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校园网、班会课、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

切实提高学校全体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参与社区共建。

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三)设置分类收集设施。

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四、经费保障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校校园内部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五、阶段安排(一)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x月)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模版(3篇)

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模版(3篇)

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模版一、背景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峻。

垃圾分类减量作为解决垃圾问题的关键策略,其重要性愈发凸显。

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基石,学校应强化垃圾分类减量的教育与实践,积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推动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深入实施。

二、工作目标本方案旨在____年内全面推广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具体目标如下:1. 普及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际操作能力;2. 通过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减少学校垃圾总量,提升资源利用效率;3. 构建完善的垃圾分类减量管理体系,实现全面监管与评估。

三、工作内容1. 垃圾分类减量宣传教育活动(1)组织主题讲座、宣传报道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垃圾分类减量重要性的认识;(2)建立垃圾分类减量知识库,举办知识竞赛、编写宣传手册等,以丰富学生相关知识;(3)开展垃圾分类减量实践活动,如制作可回收垃圾手工艺品、组织垃圾分类减量运动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2. 垃圾分类减量管理体系建设(1)成立学校垃圾分类减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体规划与协调;(2)制定垃圾分类减量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明确师生及后勤人员的职责;(3)建立垃圾分类减量监测与评估机制,定期进行检查与评估,确保工作成效。

3. 提供垃圾分类减量工具与设施(1)配备垃圾分类减量垃圾桶、分类标识及垃圾袋等,便于学生操作;(2)建设垃圾分类减量示范区,配备各类分类收集设施,供学生实践体验。

4. 加强师生培训(1)组织师生垃圾分类减量培训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学生的知识水平;(2)将垃圾分类减量纳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实践能力。

四、工作计划1. ____年1月至2月: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2. ____年3月至4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知识竞赛等;3. ____年5月至6月:建立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配备相关工具与设施;4. ____年7月至8月:加强师生培训,提升垃圾分类减量意识与能力;5. ____年9月至12月: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减量工作,进行监测与评估。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方案

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方案(精选5篇)校园垃圾分类实施方案1为提升我校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循环和低碳经济发展,根据《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的有关意见》、《温州市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等,结合湾龙实际,结合湾龙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结合区里的中小学校、幼儿园以及有处理条件(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等先行开展“厨余垃圾”细分类的要求,特制定湾龙中学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五化战略”要求,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和分类处置。

加强宣传教育,有效树立“可卖尽量卖、有害分开放、厨余要分类、投放应准确”的分类理念,实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二、实施时间:12月6日(本周日)开始三、实施步骤1、宣传阶段:11月30日晨会进行宣传、动员。

2、前期适应、准备阶段:11月30日―12月6日,学校在校园合理位置放置分类垃圾桶;学生、教师做好寝室、教室、办公室垃圾分类前期准备工作(领取垃圾桶、制作垃圾回收纸箱,采购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有意识的进行垃圾分类。

3、实施阶段:12月6日开始,严格按照实施内容进行垃圾分类。

四、具体实施内容根据我校生活垃圾成分特点,按照大类粗分、简便易行的原则,将日常生活垃圾主要分为四类。

1.厨余垃圾(绿色桶):是指易腐性的菜叶、果壳、食物残渣等有机废弃物。

主要指餐饮垃圾、由专门机构外运。

2.有害垃圾(红色桶):是指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日用小电子产品、废灯管、过期药品、废油漆、废日用化学品等。

【学校会在宿舍,教学楼两个地方,各设一个红色垃圾桶。

】3. 可回收物(蓝色桶):是指适宜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塑料、废纸、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等。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14篇)

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精选14篇)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1我校落实生活垃圾分类“一严禁、两分类、一鼓励”(严禁将有害垃圾混入其他各类生活垃圾,做好日常干、湿垃圾两分类,鼓励将可回收物通过售卖方式纳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或投至可回收物收集容器)。

校内教职工、学生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用符合要求的垃圾袋或者容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

一、分类投放标准校园生活内垃圾按照规定的四种类别进行分类。

校园内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绿化垃圾及实验室废弃物等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严禁混入生活垃圾投放。

(一)可回收物,是指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适宜回收、可循环利用的.生活废弃物;(二)有害垃圾,是指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及其容器等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生活废弃物;(三)湿垃圾,即易腐垃圾,是指食材废料、剩菜剩饭、过期食品、瓜皮果核、花卉绿植、中药药渣等易腐的生物质生活废弃物;(四)干垃圾,即其它垃圾,是指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以外的其它生活废弃物。

二、投放、收运工作(一)学生和教职工宿舍区宿舍内干湿分离,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单独放置。

师生定时带到集中垃圾箱房分类投放。

房间内产生的生活垃圾,不得随意丢弃到操场、卫生间等公共区域。

(二)教学、实验及办公楼宇生活垃圾分类小组指导师生分类投放,各室垃圾桶由各负责人及时收集,并定时放置到户外指定位置,干湿垃圾日产日清。

(三)食堂师生用餐完毕后,应将餐具和垃圾统一带至餐具回收处分类投放。

外带食物残余等湿垃圾也投至食堂厨余垃圾桶统一处理。

食堂厨余垃圾对接负责人日产日清,其余垃圾按规定投放。

(四)实验室实验室的垃圾自产自清,实验废物分类收集后单独妥善处理,无危险性垃圾放至垃圾站,不得将垃圾随意倾倒、堆放。

(五)校园道路和室外公共区域校园道路垃圾桶由负责人清运,并进行必要的二次分拣,对于垃圾易满溢时间及区域,增加清运频次。

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6篇

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6篇

学校垃圾分类实施方案6篇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根据《关于开展苏州市中小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专项督查的通知》等文件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实际行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增强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序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着力提高师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实现“美丽中国”和“美丽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学校通过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工作,规范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工作,做好与社会生活垃圾分类运输、资源化利用和终端处置等环节的衔接,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和校内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贮存的管理体系。

根据实施计划,稳步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基本实现校园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的全面普及,师生具有较强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基本形成自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投放的行为习惯。

三、组织领导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总务处、学工处、系部负责实施。

组长:徐建副组长:陈家张凯庄青成员:周晔张晓王华谢永李硕何昊沈慧办公室主任:周晔办公室设在后勤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并及时汇总提出有关意见建议等,负责学校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拟定及日常具体工作。

四、责任分工(一)陈家时:负责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统一部署相关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宣传动员,督导、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二)周晔:负责协调全校各部门、单位做好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三)姚迪:负责利用宣传橱窗、校园网站等宣传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活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的浓厚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鱼儿山中心校
一、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经济适用原则。

要着眼当前,兼顾长远,科学系统地规划建设学校垃圾处理设施,充分利用乡镇、村垃圾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共建共享。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合理选择适合学校实际的收集处理方式和技术。

2、坚持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的原则。

学校要结合本乡镇和村的实际,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做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3、坚持科学治理,资源利用的原则。

既要注重对校园垃圾采取清扫、清运、处理等治理措施,保持学校的良好环境卫生;也要注重垃圾成份分类,按照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对可回收、堆肥利用、能源转换的垃圾尽可能地加以回收利用。

二、计划目标
我校垃圾处理工作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大力实施,大见成效,到2020年底,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得到全面提高,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学校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力争全校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90%以上,垃圾处理率达到80%以上,达到“三个基本没有”:即校园周边基本没有零星垃圾,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

在巩固垃圾处理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长效化。

具体任务是:(1)教室、寝室垃圾处理做到有垃圾存放桶(袋),做到日产日清。

(2)食堂垃圾处理要做到“三个有”:有专门处理清运垃圾的保洁员,有食堂卫生打扫、垃圾处理的运行管理制度,有专门的排废水通道,确保食堂卫生干净整洁。

(3)校园内垃圾处理要做到“五个有”: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桶,有供垃圾集中堆放的垃圾池,有托运垃圾的专用车(拖拉机、三轮车等),有焚烧池等处理垃圾的专用设施场地(垃圾池),有定期打扫环境卫生、处理垃圾的运行管理制度。

(4)各学校厕所、乔家营小学猪舍垃圾处理要做到定期清扫、无害化处理。

三、垃圾处理工作重点
(一)推行学校垃圾处理有效模式
学校垃圾处理的基本模式是:一回收、二分散、三集中。

一回收:师生把废料制品、破衣烂鞋、各类软包装瓶、废纸屑等能回收的无机垃圾归类投放,由专人回收并出售给废品收购站。

二分散:学校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剩菜、剩饭、烂菜、瓜果皮有专人负责清理,回收到养殖场再利用;人类粪便、生活污水等有机垃圾进入污水池,达到一定数量后抽出定点存放转化为有机肥入田。

学校建房产生的废砖、废陶瓷、废瓦、余土等建筑垃圾,一律由业主或责任人负责清运,就近分散回填到由当地政府指定洼地。

三集中:即不可回收无机垃圾采取两种方式集中处理。

一是依各乡镇设施集中处理。

离乡镇垃圾中转站或垃圾填埋场较近的学校采取
“垃圾分类、学校收集、乡镇运输处理”方式进行生活垃圾集中处置。

二是依托中心村设施集中处理。

设在中心村小学的垃圾采取“学校分类、村收集处理”方式进行集中焚烧、填埋;其它边远小学的垃圾就地集中处理。

(二)加快学校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
1、各校要按照实际需要配置一定数量的垃圾桶及垃圾池,有学生寄宿的学校都要建立有机垃圾沤肥窖。

要完善校园内废水排放设施。

2、各校要配置必要的垃圾清扫工具,做到每个教室和寝室有一定数量的垃圾清扫工具,做到日产、日清、日运,防止产生二次污染。

(三)建立健全学校垃圾长效管理机制
1、建立爱卫小组。

学校成少先队辅导员为组长,各班班干部为成员的爱卫小组,通过利用爱卫小组开展卫生评比检查,利用爱卫小组进行有效地卫生督查。

2、建立卫生包干区制。

学校要将卫生区域包干到班,班级再包干到人,通过层层包干,有效地规范学校垃圾处理工作。

3、建立卫生评比制。

各校要建立卫生周检查制、月评比制,并评出“卫生清洁班”和“不卫生清洁班”。

通过开展评比检查,有效促进学校卫生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

四、2018年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5月1日—9月30日)。

各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强宣传,发动和引导师生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垃圾集中处
理工作。

要加强对学生环保教育,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环保知识。

各校结合当地政府垃圾处理实施意见和本校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垃圾处理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集中治理阶段(10月1日—10月30日)。

各学校以班为单位,积极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给学生上一堂农村垃圾处理常识课;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一次垃圾清拣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以垃圾处理为主题的征文活动,既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保洁习惯,又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参与到农村垃圾处理行动中。

各中小学要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好垃圾池和沤肥窖。

(三)建章立制阶段(11月1日—11月30日)。

各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师生的主体作用,制定垃圾处理公约,建立健全卫生清扫责任制、垃圾收集制度、垃圾集中处理制度等环卫保洁一系列制度,用制度进一步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积极开展卫生文明班级、个人评选活动,激发学生讲卫生的热情和荣誉感;对所开展的垃圾处理工作进行自查、整改,促使学校垃圾收集处理工作步入制度化、长效化、规范化运行轨道,确保全县学校垃圾处理工作能长期有效开展。

(四)检查验收阶段(12月1日—12月30日)。

中心校组织有关成员,对各学校垃圾处理工作进行集中考核验收。

五、工作要求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位推动。

各学校要落实工作人员、工作责任制,确保有人管事、有章可循,按制度要求推动工作。

各校校长主抓此项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督查,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学校垃圾处
理工作纳入工作重点,精心制订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务必抓出成效。

(二)加强督查,促进落实。

中心校对各小学开展垃圾处理工作情况实行不定期督查,查找问题,提出建议。

对已经开展工作的要查成效、对工作正在进行的要查进度、对没有开展工作的要查原因、对影响工作落实的要查责任,使垃圾处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鱼儿山中心校农村学校周边垃圾清理工作责任人中心校:张艳青(安办主任)
鱼儿山小学:曹永志(校长)
乔家营小学:李文龙(校长)
鱼儿山中心幼儿园:田媛(幼儿园园长)
大河东幼儿园:王桂华
同胜永幼儿园:郭鑫丽
山咀幼儿园:何艳芹
东滩幼儿园:王小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