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常见疾病

合集下载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原因及注意事项说起慢性疼痛,想必大多数的年轻人都不了解这是怎样的一种疼痛。

其实慢性疼痛是指一种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而且这种疼痛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这个困扰了多数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吧!一、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引起老年人慢性疼痛的原因有很多,较为常见的包括:颈椎病、腰突、骨质疏松、类风湿关节炎、肩周炎、骨性关节炎、痛风、椎管狭窄、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肌筋膜炎、带状疱疹、脑梗死、癌症等等。

二、慢性疼痛带来的危害由于慢性疼痛的持续时间较长,很容易对老年人的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带来严重危害,使得老年人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还会导致其活动受限,易发生跌倒事件,从而使其失去了以往的社交能力,同时还会出现睡眠障碍,而且食欲也会有所下降。

另外,在使用止痛药后,还容易因为药物的原因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便秘、肾功能恶化、尿潴留等。

在此给大家讲述一个真实事件,是我一位同事的爸爸出现了慢性疼痛。

记得我同事和我说,有一天他的弟弟问他,有没有发现他们的老爸和以前不大一样了,变得不爱活动、不爱说话,甚至连最喜欢的广场舞都不愿意去了,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经过询问后才得知,他们的老爸几个月以前就出现了腰痛和膝关节痛,经过诊断后确诊为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腰突症,虽然贴了膏药,但是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因为胃不好的原因,也没有吃止痛药。

所以,他们的老爸害怕走路疼痛,哪都不敢去,而且心情也非常的不好。

看到这,大家再结合一下上述提到的危害,这都是因为慢性疼痛所导致的。

三、老年人常见慢性疼痛的注意事项1、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要注意卧床休息,术后2-3周左右,可佩带腰围下床,但是要注意不可弯腰提重物。

另外,还需选择适合自己的腰部锻炼方式,如:撑腰锻炼、倒走锻炼、多角度的腰部运动、拱腰锻炼等,锻炼时动作要舒缓、轻柔,力度适中,同时注意腰部的保暖工作,做好腰部的保护工作。

小针刀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小针刀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摘要】通过对目前有关慢性疼痛状态认识的讨论,及小针刀综合疗法(小针刀+刺络拔罐+神经阻滞)对慢性疼痛的实践和总结,明确了该疗法治疗慢性疼痛的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针刀;慢性疼痛;镇痛;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3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09-0070-02疼痛是机体受到损伤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性体验,是由于神经受到刺激的一组复杂的病理、生理改变的临床表现。

[1]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把持续一个月以上的疼痛界定为慢性疼痛,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1 常见的慢性疼痛最常见的慢性疼痛有颈椎、腰椎病引起的疼痛,还有一些神经痛、关节痛、缺血性疼痛、肌筋膜痛等,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很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

现代医学通常把颈肩痛、腰背痛、四肢关节痛、癌痛、带状疱疹后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称之为慢性疼痛的七种。

慢性疼痛的危害。

慢性疼痛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疼痛已被现代医学列为继呼吸、脉博、血压、体温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

最近一项调查表明,美国中青年劳动者每年因疼痛导致机体各系统功能失调、免疫力降低、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从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剧烈疼痛还可能引起自杀,导致家庭关系破裂,从而带来诸多的社会问题。

2 小针刀镇痛原理小针刀是由金属材料做成的在形状上似针又似刀的一种针灸用具,它是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原理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小针刀镇痛的科学基础,是源于针刺镇痛的神经科学基础。

近30年来出现了有关针刺镇痛的机理大量实验生物医学科研成果,不仅填补了中西医发展全程中的空缺部分—实验医学,也证实了针灸疗法的科学性,使中国针灸学成为中国针灸医学科学。

[2]针刀镇痛与针刺镇痛有共同的科学基础,但针刀镇痛的个性有三个特点:2.1 针刀有针、刀、铲三种性能;2.2 以局部取穴(以痛为腧)的治则;2.3 上下、纵横、三维针刀方法。

慢性疼痛分类

慢性疼痛分类

慢性疼痛分类(ICD-11)一、慢性原发性疼痛(MG30.0)1.慢性原发性内脏痛(MG30.00)2.慢性广泛性疼痛(MG30.01)3.慢性原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02)4.慢性原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03)4.1慢性偏头痛(8A80.2)4.2紧张型头痛(8A81)4.3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8A82)4.4灼口综合征(DA0F.0)5.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8D8A.0)5.1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 型(8D8A.00)5.2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II 型(8D8A.01)二、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MG30.1)1. 慢性癌痛(MG30.10)2. 慢性癌症治疗后疼痛(MG30.11)三、慢性术后或创伤后疼痛(MG30.2)1. 创伤后慢性疼痛(MG30.20)2. 术后慢性疼痛(MG30.21)四、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0)2. 结构改变相关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1)3. 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慢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MG30.32)五、慢性继发性内脏痛(MG30.4)1. 机械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0)2. 血管因素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1)3. 持续性炎症引起的慢性内脏痛(MG30.42)六、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 慢性中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0)2. 慢性周围性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51)2.1 三叉神经痛(8B82.0)2.2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E91.5)七、慢性继发性头痛或颌面痛(MG30.6)1. 慢性继发性口颌面痛(MG30.60)2. 慢性牙痛(MG30.61)3. 慢性头痛或口颌面部神经病理性疼痛(MG30.62)4. 慢性继发性颞下颌关节紊乱引起的头痛或颌面痛(MG30.63)5. 继发性头痛(8A84)5.1 颅脑创伤性急性头痛(8A84.0)5.2 颅脑创伤性持续性头痛(8A84.1)。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

慢性疼痛的名词解释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通常持续超过三个月以上。

与急性疼痛不同,慢性疼痛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或作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出现。

慢性疼痛常常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使他们失去正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慢性疼痛的特点是它持续存在的时间较长,并且在常规医疗治疗下难以缓解或消除。

它可以来源于多种因素,如疾病、创伤、手术后的恢复、神经病变等,通常伴随着局部组织的病理变化。

慢性疼痛通常被分为两类:组织源性疼痛和神经源性疼痛。

组织源性疼痛是由于组织的损伤或炎症导致的疼痛。

举例来说,骨骼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会导致关节组织的退变和炎症,从而引起长期的疼痛。

神经源性疼痛则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或异常引起的疼痛。

例如,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都属于神经源性疼痛,这些疼痛是由于神经传递异常而引起的。

慢性疼痛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首先,慢性疼痛会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障碍,如行走困难、丧失劳动能力等。

这使得患者的工作和社交活动受到了限制,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其次,慢性疼痛还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如焦虑、抑郁和睡眠障碍等。

这将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产生自我价值感丧失和社交孤立等问题。

对于慢性疼痛的治疗,医学界提出了多种方法。

首先,药物疗法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消炎药和抗抑郁药等都可以用于缓解慢性疼痛。

然而,这些药物并非万能的,而且使用药物长期可能会带来依赖和副作用。

因此,非药物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物理疗法、心理治疗、针灸等方法在缓解慢性疼痛方面也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一些综合性的慢性疼痛管理方案,如多学科团队合作和康复治疗等,也逐渐被采用。

总而言之,慢性疼痛作为一种持续存在的疼痛感觉,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通过理解其病理机制和采用综合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由于每个患者的疼痛特点和诱因均有所不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是必不可少的。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
诱发慢性疼痛的因素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 创伤或手术后的神经病变:手术、创伤或其他身体损伤后,神经可能受到损伤或压迫,导致慢性疼痛。

2. 慢性疾病:如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纤维肌痛症、背部问题(如椎间盘突出症)、癌症等。

3. 神经系统疾病:如带状疱疹、脊髓损伤、周围神经疾病等。

4. 炎症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疾病等。

5. 神经性疼痛综合征:如糖尿病神经病、反射感神经性突触后膜症等。

6. 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失眠等精神压力可能导致身体疼痛。

7. 非器质性疼痛综合征:即疼痛没有明确的器质性原因,但持续存在。

8. 药物滥用或成瘾:药物滥用或依赖性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戒断症状,其中包括疼痛。

这些因素可能单独或联合起作用,导致长期慢性疼痛的发展。

个体差异和生活方式也可能影响疼痛的严重程度和表现方式。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适度的锻炼、均衡的饮食以及良好的心理健康,可能有助于减轻慢性疼痛的症状。

如果您正在经历慢性疼痛,请咨询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常见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颈椎病

常见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颈椎病

常见慢性疼痛疾病的诊疗:颈椎病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关节骨质增生及颈部软组织病变,刺激或压迫了邻近颈神经、脊髓、血管及交感神经,并由此产生颈、肩、上肢的一系列症状。

(一)分类及临床表现根据颈椎病变的部位及由此而产生的临床表现;颈椎病可分为六种类型:即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以及混合型颈椎病。

1.颈型颈椎病临床上最为常见,又称为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

(1)症状:青壮年为多,常表现为颈部突然疼痛、酸胀及沉重不适,有时向枕部及肩背部放散。

(2)体征:颈部肌肉紧张、僵硬感,活动受限。

患侧椎旁或胸锁乳突肌、斜方肌等有压痛。

(3)X线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有轻度或中度颈椎退行性变的征象。

2.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特点为根性痛和根性肌力障碍。

(1)症状:一侧颈肩上肢反复发作的疼痛、麻木,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而诱发。

仰头、咳嗽时症状加重,手指麻木、活动不灵、精细动作困难,可有受累神经支配区的肌萎缩。

(2)体征:检查可见颈部肌紧张、活动受限,棘间及椎旁有压痛,并向上肢放射。

受累神经支配区感觉减退,肌力下降。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和引颈试验常为阳性。

(3)X线片:表现为颈椎生理弯曲变直、椎间孔狭窄、椎间隙变窄、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

3.脊髓型颈椎病(1)症状:呈缓慢进行性经过。

表现为从远端至近端发展的四肢麻木、无力、双腿发紧、跛行、步态笨拙、束胸感等症状,一般多先由下肢渐至上肢。

后期可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2)体征:肢体远端常有不规则感觉障碍区,肌萎缩,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出现病理反射(Huffman sign、Babinski sign)阳性及踝阵挛、髌阵挛等。

(3)影像检查:X线片表现为椎体前后缘明显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生理弯曲改变等。

MRI检查可见颈椎管矢状径缩小,脊髓信号改变。

4.椎动脉型颈椎病(1)症状:有与头颈部活动相关的发作性椎-基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头痛、头晕、视觉障碍、耳鸣、耳聋等。

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和治疗方法有哪些关于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以及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简单科普。

一、什么是慢性疼痛?如果急性疼痛迁延不愈,疼痛时间超过了三个月的,就叫慢性疼痛,常见的有骨关节痛,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

还有癌痛的病人也有持续时间超过三个月的,也属于慢性疼痛的范围。

实际上,疼痛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慢性疼痛在临床上通常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劳损、慢性损伤引起的一些软组织、神经痛等方面的疾病,是相对于急性疼痛而言的。

通常慢性疼痛是由一些急性疼痛由于迁延不愈或是反复发作,或急性疼痛治疗不及时,就容易转为慢性疼痛。

有些专家认为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也可以叫慢性疼痛。

其中长期的慢性损伤,包含实际损伤与潜在损伤,也都称为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多半都是一种疾病,自2017年以后,疼痛被列为生命的第五大体征,有些疾病是一些体征表现,但是疼痛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病。

慢性疼痛的病因有很多,如肿瘤会引起慢性疼痛,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慢性疼痛,还有如神经的受压、机械性的压迫、或是炎症、病毒,这些原因都可以造成慢性疼痛的长期存在。

还有较为常见的,比如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收到刺激,出现坐骨神经痛,这些情况都是引起慢性疼痛的原因。

慢性疼痛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时间较长,持续疼痛,持续存在,得不到缓解,且时间超过三个月;或是持续疼痛的过程中,有的时候间断停止,或是反反复复疼痛,但时间均超过三个月。

慢性疼痛可能产生中枢敏化,给治疗带来干扰。

幻肢痛是慢性疼痛的典型代表。

慢性疼痛会影响到病人的情绪和睡眠,由于长期的疼痛使患者对疼痛的治疗失去信心,出现焦虑抑郁,更加重疼痛,出现恶性循环。

所以,当出现慢性疼痛时,一定要及时控制住疼痛进行规范的治疗。

二、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慢性疼痛的诊治范围主要有:颈肩痛和腰腿痛;四肢慢性损伤性疾病;神经痛;周围血管疾病;癌症疼痛;艾滋病疼痛;心因性疼痛。

按照病理可以分为炎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混合性疼痛,按照部位可以分为头痛、颈肩痛、牙痛等;从病因来源性如肿瘤,可以引起慢性疼痛,还有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神经痛,是一种病毒感染,感染疱疹病毒以后造成神经损害,也会出现慢性长期疼痛,还有一些疼痛是退化性的疾病,比如老年人的慢性腰椎退行性变等。

慢性疼痛诊疗

慢性疼痛诊疗

长时间(一般指3个月以上)持续存在 或反复发作的并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的疼痛称为慢性疼痛。
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疼痛有:骨关节痛、 肌肉筋膜痛、神经病源性痛、血管性痛、 内脏痛等等。
二、研究慢性疼痛的重要性
1.慢性疼痛多发、迁延 美 国:有35%患有慢性疼痛
56%的患者病程超过5年 22%的患者被建议接受疼痛专家的治疗
(1)先排除非本科疾病转到相应科室治疗 (2)属本科室疾病
1)先查出病因,以便采用对因治疗; 2)根据病变特点,选择治疗方法; 3)准确确定病变部位,确保治疗到位; 4)正确分析和处理残余症状; 5)建立随访制度,解决遗留或新发生问题。
(1)先排除非本科疾病转到相应科室治疗 颈椎肿瘤
寰椎肿瘤
加拿大:有29%患有慢性疼痛
患者的平均病程为10.7年 80%的病人报告曾经有中重度疼痛的经历
中 国: ?
2.慢性疼痛危害严重:
(1)49%的病人无法参加社交活动; 61%的病人无法参加娱乐活动; 58%的病人无法进行家庭的正常生活; 在过去的一年中因为疼痛而造成无法工作的天数=9.3; 27%的病人没有正常睡眠; 34%的病人无法提拎购买的日用商品。
(2)美国已经有超过5千万慢性疼痛患者变为部分或完全残废 美国每年有5千万人无法正常工作 美国由于慢性疼痛导致的生产总值损失为650亿美元 美国由于慢性疼痛导致的医疗花费为750亿美元
三、慢性疼痛的治疗
1.诊疗原则 2.诊疗程序 3.常用治疗方法1.诊疗原则安全有效综合治疗
明确诊断
2.诊疗程序
慢性疼痛诊疗
主要内容
一、何谓慢性疼痛? 二、为什么重视慢性疼痛的治疗? 三、如何治疗慢性疼痛?
一、何谓慢性疼痛?
第17版默克诊疗手册(The Merck Manual)这 样描述:“慢性疼痛通常是被广泛地并人为地用来指 一些在急性组织损伤消退后继续持续超过1个月的疼痛, 或反复超过3个月以上的疼痛,或者预期会继续或进展 的组织损伤所伴的疼痛。慢性疼痛已经丧失其适应性 生物作用。往往会逐渐出现一些自主神经系统征象 (例如疲乏、睡眠障碍、食欲减退、饮食无味、体重 减轻、性欲减退、便秘等),并且可能继发抑郁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诊断: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 下腰痛 持续性神经根刺激征 臀部刺疼麻木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 X-线:骨质增生 骨性关节炎样改变 MRI:腰椎管腔狭窄 神经受压征
处理: 非手术疗法 急性期卧床休息 理疗 手术治疗 影响工作生活行椎板切除减压术
54
骨关节病
常见于中老年 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继发性骨质增生 诊断: 主要症状- 关节疼痛 钝性痛 摩擦性痛
交感型:交感神经兴奋症 —头痛、偏头痛、 头晕恶心呕吐 视力下降 心跳加速 心律不齐 四肢多汗 耳鸣 听力障碍 交感神经抑制症 —头晕眼花 流泪鼻塞 心动过缓 血压下降 胃肠胀气
47
椎动脉型 头晕:为主要症状,转头时加重
头痛:枕部顶枕部痛 视力障碍:视弱 失明 复视 摔倒及运动感觉障碍 X线片:
慢性疼痛常见疾病
疼痛
临床最常见的症状 是诸多种疾病的症状 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解除疼痛是临床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
个方面 寻找病因、病因学治疗更重要
2
发病时限分类
急性疼痛:创伤、手术、急性炎症 心肌缺血、脏器穿孔
慢性疼痛:躯干、四肢疾病 本节主要讨论慢性疾病
3
疼痛部位分类
头颈部、胸部、腹部、躯干、四肢 头部、胸部、腹部----内腔脏器疾病 颈部、躯干、四肢----肌肉、韧带、
36
肌纤维织炎处理
自主活动:功能练习和锻炼 改善固定姿势和体位工作及习惯
被动活动:按摩 理疗:促进组织功能活动 药物:消炎痛口服 手术:适合于有结节增生
37
肱骨外上髁炎
俗称“网球肘” 肱骨外上髁伸肌总腱附着点 前臂过度旋前旋后时产生牵拉作用 长期反复作用产生慢性损伤
38
肱骨外上髁炎诊断
持重加重,局部结节 握拳尺偏试验阳性
25
狭窄性腱鞘炎处理
局部制动 腱鞘封闭:醋酸泼尼松 狭窄腱鞘切除术 改善手腕部劳作状态
26
腱鞘囊肿
关节附近囊性肿物 慢性损伤,滑液增多形成囊性渗出 结缔组织退行性变,滑液渗出 多发于手、足小关节和肌腱 可单发也可多发
27
腱鞘囊肿诊断
肌腱腱鞘部位肿物 囊性感,无压痛 肿物表面光滑,与皮肤不相连 肿物基底固定于关节和腱鞘 肿物增大有硬性实质性感 有波动
14
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横突间韧带
15
棘上韧带劳损诊断
长期腰疼,以弯腰动作明显 过伸体位,棘上韧带出现疼痛 受损棘上韧带或棘间韧带有压痛 棘上韧带触诊有肥厚和滑动感
16
棘上韧带劳损处理
尽量减少或避免弯腰动作 局部封闭治疗 合理使用腰围 理疗 治疗长久不愈可行筋膜韧带修补术
17
滑囊炎
发病特点: 长期 反复 持续— 姿势、动作、应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织肥大、增生— 症状— 疼痛
10
腰肌劳损
腰部肌及其附着点筋膜、骨膜 慢性损伤性炎症
腰肌劳损是腰部最常见的疾病 腰肌劳损是慢性损伤的病理过程
11
腰肌劳损诊断要点
无明显诱因的腰部慢性疼痛 腰疼以酸、胀痛,间歇性出现 腰肌固定点压痛,多位于肌起止点 痛点按揉后可有减轻感 病程长可有脊柱畸形
关节积液穿刺抽液注入醋酸氢化强的松 手术治疗:持续疼痛畸形
关节形成或置换术
56
腰骶小关节紊乱
突发性腰痛最常见病症 腰肌功能减退 腰骶韧带松弛 腰骶诸小关节稳定性减低 突发性外力作用引发症状
57
腰椎小关节紊乱诊断
多发于中老年 多见女性 弯腰转身时突发腰痛 不敢动作 静息后可减轻 腰骶关节持续隐痛 范围不确切 向臀部放射 腰活动受限 脊柱向病侧弯曲 骶棘肌压痛 腰棘突压痛 骶髂关节压痛 休息可缓解 反复发作出现
58
腰骶小关节紊乱处理
发作时卧床休息 牵引 按摩 缓慢轻度活动 必要时封闭
59
28
腱鞘囊性处理
局部穿刺抽出囊液 注入醋酸泼尼松后加压包扎 可手术切除,完整切除囊肿
29
肩关节周围炎
简称:肩周炎 俗称:凝肩、冻结肩、“五十”肩 —— 肩周肌、肌腱、滑囊 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 发病:软组织退行性变 承受外力能力减退 长期过度活动 姿势不适,肩部固定过久
30
肩关节周围炎病变
对症治疗:疼痛时给予止痛剂 局部敷贴《麝香壮骨膏》 理疗 局部封闭:利多卡因加氢化考的松注射 肋骨增生畸形可行肋骨切除术 避免胸大肌过度运动
43
骨病
骨及关节退行性变、创伤所致骨质增生 以疼痛为主的症状 包括: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管狭窄症、骨关节病 腰骶小关节紊乱等
44
颈椎病
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间隙变窄 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增生 椎间孔狭窄 MRI:椎间盘突出 椎管神经根管狭窄 脊髓受压征
48
颈椎病处理
非手术疗法: 增强颈肌支持力,减轻椎体负重压力 - 颈牵引、颈托、颈圈 - 按摩、理疗 -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适应于非手术疗法无效,影响工作生活 脊髓受压症状渐进性加重
20
滑囊炎处理
首选:穿刺抽出囊内容物 注入醋酸泼尼松后加压包扎 骨畸形突起可手术切除 改善局部压力和摩擦
21
狭窄性腱鞘炎
腱鞘是肌腱附着于骨膜的结缔组织 腱鞘炎:肌腱长期过力牵拉和摩擦使腱鞘
产生损伤性炎症反应束缚肌腱,称狭窄性 腱鞘炎 常见部位:手指、腕部
22
腱鞘
切面:示滑 膜层的脏层 和壁层
34
肌纤维织炎
肌纤维组织充血、肿胀、功能障碍 发病相关因素:慢性损伤
气候变化 温度变化 发病部位:全身各部位诸肌组织
35
肌纤维织炎诊断
疼痛:酸胀痛,按摩、活动后减轻 持续固定体位时疼痛加重 疼痛部位可局限或弥漫界限不清
压痛: 局限于肌组织 肌组织可触及结节或条索
常见肌组织:颈肌 斜方肌 岗上肌 髂腰肌 骶棘肌 臀肌 股四头肌 腓肠肌
多见于中老年人 疼痛先发肩部一处,与动作姿势有关 疼痛逐渐加重,涉及肩周各个肌、肌腱滑囊 以夜间明显加重 肩关节活动受限、肩关节僵硬 肩周围组织压痛,三角肌、斜方肌、岗上肌压
痛 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受限
33
肩关节周围炎处理
肩关节周围炎有其自然病程 积极治疗可缩短病程 早期理疗、针灸 适当按摩和功能练习 必要时痛点封闭 非甾体抗炎药可减轻疼痛
49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 位于椎体之间的软骨垫 平衡和缓冲两椎体间的压力
腰椎间盘突出症 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 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 经根、马尾神经的综合征
椎间盘
5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
发病 常见20-50岁,男性多于女性 多发于腰 4-5,腰 5 骶1 椎间隙 腰痛:最先出现症状 坐骨神经痛:最多见症状 股神经痛:高位腰椎间盘突出 马尾神经症:大小便障碍、鞍区感觉异常
滑囊:纤维结缔组织和滑膜构成压力的缓 冲结构
滑囊炎:长期持续反复集中和过力摩擦和 压迫产生组织肿胀渗出 常发部位:髂前滑囊 坐骨结节滑囊 踇趾滑囊 腘窝
18
滑膜囊
19
滑囊炎诊断
关节、骨突出部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缓慢 增长
局部压痛 皮肤无炎症表现 肿物边缘清楚 波动感 肿物增大 剧烈疼痛 囊性感 肿物穿刺液为清晰粘液
肌和肌腱:三角肌 岗上肌 肩胛下肌 小圆肌及联合肌腱 肱二头肌长腱、肱二头肌短腱
滑囊:三角肌下滑囊 肩峰下滑囊 喙突下滑囊 关节囊
31
肌和肌腱: 三角肌 岗上肌 肩 胛下肌 小圆肌及联合肌腱 肱二头肌长腱、肱 二头肌短腱
滑囊: 三角肌下滑囊 肩峰下滑囊 喙突下滑囊 关节囊
32
肩关节周围炎诊断
12
腰肌劳损处理
改变长时间持久固定姿势 适当变换体位 合理使用腰围 腰肌力自我训练 疼痛部位按摩、理疗 痛点封闭疗法 服用非甾体抗炎剂
13
棘上韧带劳损
棘突之间韧带 枕骨隆突— 第5 腰椎棘突 颈段宽厚— 项韧带 胸段较细— 易发病 腰段增宽 腰5 至骶1 无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起病缓慢,劳损史 疼痛:握拳伸腕疼痛出现在肘关节 持物不稳,有时失落 肱骨外上髁,桡骨头之间局限压痛 肘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伸肌腱牵拉试验(Mills)阳性
39
肱骨外上髁炎处理
限制腕关节活动,握拳伸腕动作 局部封闭:压痛点泼尼松注射 适当制动休息
40
肋软骨炎
替采病(Tietze病) 结节性肋骨痛
51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征:腰椎侧突 腰部活动受限 局部压痛点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下肢感觉异常 下肢肌力下降
52
腰椎间盘突出症处理
非手术疗法 绝对卧床休息 急性期 持续牵引 理疗 推拿 按摩 硬膜外封闭
手术治疗 适应于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脊髓神经受压
53
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管狭窄引起马尾神经或神经根管受压综合征, 常见腰椎骨质增生
23
狭窄性腱鞘炎 常见部位:手指、腕部
手指屈指肌腱鞘炎- 弹响指、扳机指 拇指拇长肌腱鞘炎- 弹响拇 腕部拇长肌拇指伸肌腱鞘炎 -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手背的腱鞘
手掌和手 指的腱鞘
24
狭窄性腱鞘炎诊断
起病缓慢,指僵硬、疼痛、活动后消失 逐渐出现弹响指,伴疼痛 指屈曲僵硬,活动受限 屈指肌腱压痛 伸指时出现移动结节 桡骨茎突腱鞘炎,腕桡侧疼痛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疼痛的诊断问题
目前误区:
忽视病史—起病因素 忽视体征—解剖观念 依赖于辅助检查 缺乏全面思考和分析 缺乏独立思考先入为主
8
引发疼痛常见原因
创伤 感染 组织增生 组织缺血 功能失调 肿瘤
9
软组织疾病
肌、肌腱、腱鞘、韧带 滑膜、滑囊、筋膜
筋膜、神经、血管组织疾病
临床常见:躯干、四肢疼痛
4
疼痛性质分类
隐痛、钝痛、酸痛、胀痛 锐痛、剧痛、绞痛 针刺样痛、刀割样痛、烧灼样痛 ——不同性质疼痛表达不同种类的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