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的种类及治疗
疼痛的分级标准

疼痛的分级标准疼痛是人们常见的一种不适感,它可能是由于外伤、疾病、手术等原因引起的。
在临床上,我们需要对疼痛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评估和治疗疼痛。
疼痛的分级标准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从而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疼痛的分级标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疼痛的分级标准。
1. 轻度疼痛,轻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较轻,不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但不会影响正常活动和情绪。
2. 中度疼痛,中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适中,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患者可能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疼痛,比如休息、服用止痛药等。
3. 重度疼痛,重度疼痛通常是指疼痛程度较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患者可能需要停止工作或活动,并需要采取较强的止痛措施来缓解疼痛。
二、疼痛的评估方法。
1. 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在评估疼痛程度时,可以观察患者的表情和动作。
通常,疼痛较轻的患者可能会面无表情或微微皱眉,而疼痛较重的患者可能会面部扭曲,甚至出现呻吟等表现。
2. 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在评估疼痛程度时,可以直接询问患者的疼痛程度。
可以使用疼痛评分量表,让患者根据自己的感受进行评分,从而更准确地了解疼痛程度。
3. 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在评估疼痛程度时,还需要详细了解疼痛的特点,比如疼痛的发作时间、持续时间、疼痛的性质等,从而更全面地评估疼痛程度。
三、疼痛的治疗原则。
1. 对轻度疼痛的治疗,对于轻度疼痛,通常可以采取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比如热敷、按摩、放松等。
如果疼痛较轻,可以暂时不进行药物治疗。
2. 对中度疼痛的治疗,对于中度疼痛,通常可以采取一些药物治疗措施,比如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一些非药物治疗措施,比如理疗、针灸等。
3. 对重度疼痛的治疗,对于重度疼痛,通常需要采取较强的药物治疗措施,比如阿片类药物、麻醉药等。
同时,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手段,比如手术治疗、神经阻滞治疗等。
疼痛科普宣传

疼痛科普宣传什么是疼痛疼痛是一种人们常常经历的身体感觉,它可以是轻微的不适,也可以是剧烈的难以忍受。
疼痛通常是身体对某种伤害或疾病的一种反应,它提醒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寻求解决办法。
疼痛的分类疼痛可以根据其发生的原因和特征进行分类。
主要的分类方式包括:毒伤性疼痛毒伤性疼痛是由于身体受到毒素的侵害而引起的疼痛。
这种疼痛常常是剧烈且持续的,需要尽快寻求医疗救助。
神经性疼痛神经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的异常引起的疼痛。
常见的神经性疼痛包括坐骨神经痛、带状疱疹等。
这种类型的疼痛可能是阵痛或刺痛,并且可能伴随着其他症状,如麻木或刺痛感。
机械性疼痛机械性疼痛通常是由于身体部位的压力或损伤而引起的。
这种疼痛可能是随着活动加剧或减轻,并可能伴随着关节或肌肉的疼痛。
炎症性疼痛炎症性疼痛是由于身体组织的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
这种疼痛通常是肿胀、红肿和局部温度升高,需要及时处理。
疼痛的管理对于不同类型的疼痛,有不同的管理方法。
以下是一些建议,以帮助您更好地管理疼痛:1.与医生咨询: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是处理疼痛的第一步。
医生可以对疼痛进行评估,并提出适当的治疗方案。
2.使用药物:药物是一种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
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使用非处方药或处方药来缓解疼痛。
3.物理疗法:物理疗法可以帮助加速康复过程并减轻疼痛。
常见的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和理疗。
4.改善生活方式:有时候,改变生活方式也可以有助于缓解疼痛。
例如,适当的休息、饮食调整和锻炼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减轻疼痛感。
5.心理支持: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来说,心理支持和心理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与心理医生、临床心理学家或支持小组进行交流,可以帮助改善心理状态和应对疼痛。
总结疼痛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提醒我们需要关注身体健康。
根据疼痛的原因和特征,采取适当的管理方法是缓解疼痛的关键。
记住,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请及时寻求医疗帮助,以确保您得到适当的治疗。
治疗疼痛的方法

治疗疼痛的方法
首先,常见的治疗疼痛的方法之一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可以分为非处方药和处方药两种。
非处方药包括普通的止痛药,比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等,可以缓解轻度到中度的疼痛。
而对于更严重的疼痛,可能需要医生开具处方药,比如阿片类药物和其他镇痛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药物滥用和依赖。
其次,物理疗法也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疼痛的方法。
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按摩、理疗等多种形式。
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冷敷则可以减轻炎症和肿胀。
按摩和理疗则可以舒缓肌肉紧张,改善身体的舒适度。
物理疗法通常是无创的,适合大部分人群,但在进行物理疗法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
另外,心理疗法也是治疗疼痛的重要手段之一。
疼痛往往会给人带来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而心理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这些负面情绪,从而减轻疼痛的感受。
心理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正念减压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面对疼痛,提高疼痛的容忍度。
最后,生活方式的调整也是治疗疼痛的重要方法之一。
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睡眠等,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痛能力,从而减轻疼痛的感受。
此外,避免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保持良好的身体姿态也是减轻疼痛的有效途径。
总的来说,治疗疼痛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长期存在的、严重的疼痛,最好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帮助。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法,减轻疼痛,恢复健康。
疼痛分类

按疼痛的程度分1.轻度疼痛:程度很轻或仅有隐痛。
2.中度疼痛:较剧烈,如切割痛或烧灼感。
3.剧烈疼痛:难以忍受,如绞痛。
按疼痛的病程长短分1.急性疼痛:如发生在创伤、手术、急性炎症、脏器穿孔等的即刻疼痛。
2.慢性疼痛:如慢性腰腿痛、晚期癌症痛等。
按疼痛的深浅部位分1.浅表痛:位于体表皮肤或黏膜,性质多为锐痛,比较局限,定位明确。
2.深部痛:内脏、肌腱、关节、韧带、骨膜等部位的疼痛,性质一般为钝痛,不局限,病人常只能笼统地说明疼痛部位。
按疼痛在躯体的解剖部位分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周痛、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盆腔痛、下肢痛、肛门痛、会阴痛等。
疼痛程度的评估方法(熟悉评估方法名称)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纸上画一长10cm的直线,两端分别表示“无痛”(0)和“想象中剧烈疼痛”(10)。
被测者根据其感受程度,在直线上相应部位做记号:0为无痛,4以下为轻度疼痛,4~7为中度疼痛,大于7为重度疼痛,10为最痛或极度疼痛。
此法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疼痛定量方法,也是比较敏感和可靠的方法。
主诉分级法按病人描述自我感受的疼痛状态,一般将疼痛分为四级,即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0级:无痛。
1级:轻度疼痛,虽有痛感但是仍然可以忍受,能正常生活及睡眠。
2级:中度疼痛,疼痛不能耐受,需要用止痛剂,睡眠受干扰。
3级:重度疼痛,疼痛剧烈,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严重干扰睡眠,被动体位,必须依靠止痛治疗。
数字分级法0度:无痛。
Ⅰ度(轻度):间歇痛,可不用药。
Ⅱ度(中度):持续痛,影响休息。
Ⅲ度(重度):持续剧痛,必须用药才能缓解。
Ⅳ度(严重疼痛):持续剧痛并伴有出汗、心率加快等植物神经症状。
程度积分法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曾介绍疼痛程度积分法:1分:轻痛,不影响睡眠及食欲。
2.5分:困扰痛,疼痛反复发作,有痛苦表情,痛时中断工作,并影响食欲、睡眠。
5分:疲惫痛,持续疼痛,表情痛苦。
7.5分:难忍痛,疼痛明显,勉强坚持,有显著的痛苦表情。
疼痛分类

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神经病变损害出现痛觉过敏,痛觉异常所致,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癌痛:由于肿瘤压迫,浸润周围器官,神经引起疼痛,常见于肝癌,胃癌等。
心理性疼痛:由于心理障碍引起疼痛,无确切躯体病变和阳性检查结果,主诉周身疼痛或多处顽固性疼痛,可伴心理障碍表现。
按Hale Waihona Puke 间 急性痛:持续时间<6个月。
案发生部位
躯体痛:疼痛位于躯体浅部或较浅部,多为局部性,疼痛剧烈,定位清除,如头痛,肩周痛。
内脏痛:位于深部,定位不准,可呈隐痛,牵扯痛或绞痛。如胆石症绞痛,胃痛。
中枢痛:指脊髓,脑干,丘脑和大脑皮质等神经中枢疾病所致疼痛,如脑出血,脑肿瘤,脊髓空洞等引起的疼痛。
根据疼听所在位置分类:如头痛,颊面部痛,颈部痛,胸痛,肩及上肢痛等。
按性质
刺痛:由Aδ定位纤维传入,定位明确,产生消失迅速,有保护性反射,无情绪反应。
灼痛:由C纤维传入,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形成慢消失慢。
酸痛:由Aδ和C纤维传入,痛觉难以描述,定位差。
按原因
伤害性疼痛:由皮肤,肌肉,韧带,筋膜骨损伤引起的疼痛。如骨折,烧伤等。
炎性疼痛:由生物源性炎症,化学源性炎症疼痛,如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三阶梯止痛原则

疼痛的病因治疗
手术
对于某些疼痛,如肿瘤压 迫神经或关节疾病,手术 可能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慢性疼痛,如关 节炎或神经痛,药物治疗 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物理治疗
如热疗、冷敷、按摩等, 可以帮助缓解疼痛。
04
特殊情况处理
儿童和老年人的疼痛治疗
儿童和老年人是疼痛治疗的特殊人群,需要特别关注。对于儿童,应选择适合其生长发育的 药物和剂量,避免对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对于老年人,应考虑其身体机能衰退的特点,选择 副作用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三阶梯止痛原则
目录
• 阶梯一:轻度疼痛 • 阶梯二:中度疼痛 • 阶梯三:重度疼痛 • 特殊情况处理 • 三阶梯止痛原则的注意事项
01
阶梯一:轻度疼痛
非处方止痛药
总结词
非处方止痛药是轻度疼痛的首选治疗 方法,具有方便、快捷的优点。
详细描述
轻度疼痛时,患者可自行在药店购买 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 等,这些药物能够快速缓解轻度疼痛 ,如头痛、关节痛等。
辅助药物
总结词
辅助药物可以增强非处方止痛药的效果,提高患者舒适度。
详细描述
在轻度疼痛治疗过程中,患者可以配合使用辅助药物,如抗 焦虑药、抗抑郁药等,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提高生活质量。
自我调节与认知行为疗法
总结词
自我调节和认知行为疗法是轻度疼痛治疗的辅助手段,有助于患者自我管理和 控制疼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弱阿片类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 过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达到 缓解疼痛的目的。
使用弱阿片类药物时,需要注 意药物的剂量和用药时机,避 免出现不良反应和药物依赖。
疼痛的基本概念

疼痛的基本概念疼痛可以被定义为身体内部或表面上的某种感觉或情感体验,通常与组织损伤或潜在损害相关联。
疼痛是机体最常见的体征之一,是指身体局部或整体的某种不适或不适感觉。
痛觉是一种多层次的感觉,从感知到基于情感的维度都可以被处理。
因此,对疼痛的了解需要对其多个方面进行认识。
疼痛类型疼痛可以有不同种类和特征,通常可以根据其起源和表现特征进行分类。
常见的疼痛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突发性和持续性疼痛:根据疼痛的出现和持续时间,可以将疼痛分为突发性和持续性疼痛。
突发性疼痛通常是急性疼痛,表现是突然出现、快速发展、强烈的疼痛感。
持续性疼痛通常是慢性疼痛,表现为一段较长时间内的长时间持续的疼痛感。
2. 感知性和情感性疼痛:感知性疼痛通常是由于组织受损而导致的疼痛,包括刺痛、钻心、闷痛等感觉。
情感性疼痛通常是与情感体验相关的疼痛,包括焦虑、悲伤、愤怒等情感表达。
3. 本地疼痛和放射性疼痛:本地疼痛通常是在导致疼痛的原始损伤区域内感受到的疼痛,而放射性疼痛会从原始损伤区域向周围的区域扩散。
放射性疼痛可以从源头出发,例如神经炎、疝、肠梗阻等,甚至在病变区域出现外部症状,例如心绞痛、胰腺疼痛等。
疼痛评估评估疼痛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获得相关疼痛治疗和药物,而且还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疼痛的类型和原因,以及各种治疗措施的有效性。
一般而言,疼痛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疼痛程度的评估:对疼痛程度的评估可以使用数值板、面部表情、面部表情量表等。
2. 疼痛的出现和停止时段:通过了解疼痛的出现和停止时段,可以更好地了解疼痛与其他症状之间的联系,如疼痛与饮食、体位立即相关。
3. 疼痛的性质:通过了解疼痛的性质,可以更好地了解其类型和表现特征。
例如,可以询问疼痛的类型和特点、感知和情感体验等方面。
4. 疼痛的诱因:疼痛的诱因可以帮助确定其原因和类型。
例如,可以询问疼痛是否与活动、压力、温度等有关。
5. 疼痛与其他症状的关系:对于已知的诊断或疾病是否与其他症状有关,例如咳嗽、头痛、恶心等。
医院护士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疼痛

医院护士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疼痛在医院里,护士是病人日常护理和医疗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士不仅要照料病人的生活起居,还要负责监测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
其中,疼痛是一个常见但却十分重要的症状,正确的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疼痛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护士需要了解疼痛的分类。
疼痛可以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生理性疼痛和病理性疼痛。
生理性疼痛是由身体组织的受损或受刺激引起的,如切割伤口的疼痛或牙龈疼痛等。
而病理性疼痛则是由疾病或病变引起的,如关节炎引起的疼痛或癌症引起的疼痛等。
了解疼痛的分类可以帮助护士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疼痛类型,从而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其次,护士需要学会合理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
疼痛评估是护士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疼痛评分工具如VAS评分法、NRS评分法等来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
在评估疼痛时,护士需要注意病人的表情、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同时也需要倾听病人的主观感受和描述。
通过全面的评估,护士可以更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疼痛情况,为病人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措施。
接着,护士需要根据疼痛的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
对于生理性疼痛,护士可以通过药物缓解疼痛,如止痛药、消炎药等;也可以通过物理疗法如热敷、冷敷等来缓解疼痛。
而对于病理性疼痛,则需要根据病因进行治疗,如抗病毒药、免疫调节药等。
在处理疼痛时,护士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次,避免药物过量或过敏反应的发生。
最后,护士还需要关注疼痛的长期管理和心理护理。
对于慢性疼痛患者,护士需要制定长期的疼痛管理计划,包括药物管理、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帮助病人减轻疼痛的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护士还需要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积极面对疼痛,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综上所述,护士在医院工作中要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类型的疼痛,需要了解疼痛的分类、合理评估疼痛程度、根据疼痛类型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并关注疼痛的长期管理和心理护理。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更好地照顾病人,帮助他们尽快康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经常被各种各样的疼痛所困扰,《人民日报》特邀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疼痛科主任樊碧发同志撰写系列文章,对各种疼痛类疾病的症状、病因、预防和治疗的方法进行阐述。
现转给大家,希望能给那些为痛所扰的人们带去福音。
合理用药缓解头痛(健康之道·专家话疼痛①)
樊碧发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2日19 版)
头痛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疼痛科门诊的常见疾病。
常见的几种头痛有一下几种:
偏头痛偏头痛是一种与大脑神经血管功能失调有关的慢性神经系统性疾病,好发于中青
年,以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为特点。
多表现为剧烈的搏动性头痛,伴有恶心和呕吐。
偏头痛的治疗包括发作期治疗和间歇期治疗两个方面。
一旦出现发作表现,甚至先兆,就应及时服用止痛药物,如去痛片、百服宁或泰诺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轻、中度偏头痛发作。
如上述药物效果不好或头痛较重时,可选用曲普坦类药物,国内目前使用的有舒马曲坦和佐米曲坦,这是治疗偏头痛发作的特效药物。
颈源性头痛颈源性头痛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头痛。
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
枕、顶、颞和额部,间歇或连续发作,可有颈椎外伤史,有的可出现肩和上臂痛。
其病因多为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引起的神经压迫和伴随的局部无菌性炎症所致。
颈源性头痛早期多为枕部、耳后、耳下的不适感,以后转为闷胀或酸痛感,逐渐出现疼痛。
疼痛部位可扩展到前额、颞部、顶部、颈部,寒冷、劳累、饮酒、情绪激动可诱发疼痛加重。
部分患者伴有耳鸣、耳胀、眼部闷胀、颈部僵硬感。
颈源性头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和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
现今,尚无特别针对颈源性头痛的特效药物。
神经阻滞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缓解、解除头痛,并且能减少镇痛药物的用量。
丛集性头痛丛集性头痛多见于青年,是一种局限于单侧的以眶、颞、额等区为主的严重
发作性疼痛,病因不明。
丛集性头痛有典型的丛集期和缓解期。
在丛集期内,头痛的发作有严格的节律性,一般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发作至少一两次,以夜间发作多见。
随后继以一段时间的缓解期,一般约数月至2年。
丛集性头痛与偏头痛相比,发作的节律性更加明显,头痛更加剧烈,但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发作时疼痛从一侧眼窝周围开始,急速扩展至额颞部,严重时可涉及对侧。
疼痛呈搏动性,兼有钻痛或灼痛,可于睡眠中痛醒。
头痛急性发作时吸入100%的氧气和皮下注射舒马曲坦是首选的治疗方法,可以迅速缓解头痛。
在丛集发作期,每晚睡前口服麦角碱类药物(二氢麦角胺),对夜间到早晨的头痛预防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
紧张型头痛紧张型头痛又称肌肉收缩性头痛,约占头痛疾患的40%左右,是慢性头痛
中最常见的一种。
其发病与社会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精神因素、肌肉紧张、滥用止痛药物等因素有关。
紧张型头痛的特征多表现为几乎每日双侧枕、颈部、额颞部或全头的非搏动性头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胀痛,像一条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紧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有时出现头发牵拉性痛。
大多数病人伴有焦虑、抑郁、失眠等症状,多因精神紧张、工作疲劳等诱发。
本病的许多治疗药物与偏头痛用药相同。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治疗紧张性头痛有效,但需长期坚持。
此外,在生活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情绪,保持愉悦的心情。
慢性疼痛需综合治疗(健康之道·专家话疼痛②)
樊碧发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09日19 版)
●慢性疼痛超过1个月,应前往疼痛专科医院或疼痛科室就诊
●需要采取药物、神经阻滞、神经调节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
慢性疼痛是指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
据估计,中国有1亿以上的慢性疼痛患者。
一般而言,急性疼痛是一种症状,而慢性疼痛则是一种疾病,也是预示人体其他部位可能出现健康危机的“警报器”。
人体的许多部位都会遭到各种慢性疼痛的频繁“侵袭”。
通常,慢性疼痛主要包括肌筋膜劳损、颈椎病、椎间盘突出症、三叉神经痛、四肢关节痛、骨质疏松症、癌性疼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偏头痛、肩周炎、网球肘、血管相关性疼痛、截肢后疼痛等40多种。
慢性疼痛的频繁“发威”,会使人出现睡眠紊乱、食欲缺乏、精神崩溃甚至自杀等后果。
慢性疼痛最大的危害在于降低生活质量。
因此,专家建议,当出现慢性疼痛超过1个月,应前往疼痛专科医院或疼痛科室就诊。
在疼痛治疗领域,除了药物和物理等基础治疗外,还有激光、针灸、牵引、推拿、正骨、中药熏蒸和心理治疗等。
近年来,疼痛治疗领域出现了特有的专科技术,如神经阻滞、神经射频消融、椎间盘减压、臭氧治疗、椎体成型、植入神经刺激器或镇痛泵、椎管内窥镜治疗等。
多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可以达到快速止痛的效果。
治疗难治性顽固性慢性疼痛,当今最先进的两种技术是脊髓电刺激和鞘内吗啡泵治疗。
脊髓刺激法是将刺激电极植入脊髓的一项镇痛技术,总有效率约80%。
当口服吗啡类药物不能充分控制疼痛时,可使用鞘内吗啡泵治疗。
全植入式鞘内吗啡泵可体外遥控编程,精确控制鞘内药物输注系统,进行椎管内吗啡类药物给药。
与口服药物相比,只需要三百分之一的剂量就可以达到同样的镇痛效果,大大减少了药物副作用,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慢性疼痛尤其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与急性疼痛有很大不同,往往需要采取药物、神经阻滞、神经调节、生物、物理、康复、心理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措施,方能使疼痛得到缓解。
癌痛也能“安乐活”(健康之道·专家话疼痛③)
樊碧发
《人民日报》(2012年02月16日19 版)
●治疗癌痛首选“三阶梯止痛法”
●合理使用吗啡类止痛药不会成瘾
●耐药可采用神经阻滞及介入疗法
全球每年约有700万人身患癌症,我国约有180万人。
其中,70%的晚期癌症患者有疼痛,30%的患者有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
癌痛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下降,很多人都想“安乐死”求解脱。
其实,癌痛病人也能实现“安乐活”。
癌症病人的疼痛成因比较复杂,主要分为:直接由肿瘤发展侵犯引起的;和肿瘤相关但不是直接引起的;由肿瘤治疗引起的;和肿瘤无关的疼痛。
由前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抗肿瘤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使疼痛缓解;而由后两种原因引起的疼痛,则需进行止痛治疗。
目前,治疗癌痛首选“三阶梯止痛法”。
这种方法具有简单、安全、有效、合理的优点,可以使90%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超过75%病人的疼痛得以解除。
“三阶梯止痛”的含义是:根据患者疼痛的轻、中、重不等的程度,分别选择第一、第二及第三阶梯的不同止痛药物。
第一阶梯用药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阿片类药物;第二阶梯用药是以可待因、曲马多为代表的弱阿片类药物。
第三阶梯的用药是以吗啡为代表的强阿片类药物。
在应用“三阶梯止痛法”时,既要缓解疼痛,又要将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
这就需要合理搭配用药和反复调整药物剂量。
对于不能口服的患者,临床上开辟了多种用药途径,如经皮下透入、静脉、脑室内、直肠、椎管内给药等。
吗啡类止痛药是治疗中、重度癌痛最有效的药物。
但是,许多人对该类药存有戒心,担心造成上瘾。
其实,吗啡类止痛药物成瘾的发生率与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给药方式有关。
静脉直接注射使血药浓度突然增高,容易出现欣快感及毒性反应,因而易于导致成瘾。
在慢性癌痛治疗中,采用控释、缓释制剂,口服或透皮给药,按时用药,避免出现过高的峰值血药浓度,并且使血液中的活性药物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恒定。
这种规范化的用药方法,可以在保证理想止痛治疗的同时,又显著降低成瘾的风险。
当用“三阶梯止痛法”疗效欠佳或长期大量应用阿片类药物而产生耐药性时,可以采用“第四阶梯止痛”——神经阻滞及介入疗法。
该疗法是用穿刺针将局麻药或镇痛药、神经毁损药注入特定的镇痛靶区,从而达到快速止痛的目的。
1.硬膜外腔阻滞术:连续硬膜外腔局麻药或镇痛药阻滞,已成为国内外治疗顽固性癌痛的主要方法,一次置入导管的保留时间已延长到2周以上。
配合自控镇痛泵,患者可以在家中治疗并可外出活动,使用方便,止痛迅速。
2.腹腔神经丛阻滞术:主要治疗胰腺癌等腹腔盆腔内脏顽固性疼痛。
本法只要适应症选择合适,有效率非常高,在腹痛消失时并无严重副作用,合并症发生率也很低。
3.选择性脊神经根毁损术:对于体神经支配区发生的癌性疼痛,强阿片类药物控制不满意时,可考虑相应脊神经后根或者脊神经行化学毁损、物理毁损,达到阻断疼痛信号传导的目的。
4.蛛网膜下腔可编程输注泵植入术:这是目前国际上治疗癌性疼痛最先进的办法。
向蛛网膜下腔置管,导管与可编程药物输注泵相连,根据患者疼痛特点,由体外遥控器进行编程控制,直接将镇痛药物输注到疼痛感受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