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及答案

合集下载

历年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

历年高考语文常考古诗文默写题及答案一1、《论语》中孔子所说的“__________”两句用在党员身上,就是要向先进典型学习,加强自身修养,而对于反面典型要对照反省,引以为戒。

答案: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李白在《蜀道难》中通过描写行人手摸星辰、仰天叹息来衬托蜀道之高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改变自己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岳阳楼记》中能体现岳阳楼长联上“范希文两字关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5、苏轼在《赤壁赋》中“__________”用比喻手法感叹生命之短暂,个体之渺小。

答案: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6、庄子在《逍遥游》结尾中列举出三类人的“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句子是(任答一类人即可):“__________”。

答案: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7、欧阳修《醉翁亭记》中“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意思。

答案: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8、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9、《爱莲说》中作者以菊花与莲花作对比,指出莲花是花中君子,描写菊花的句子是:“__________”答案:菊,花之隐逸者也。

10、为人处世很难做到两全其美。

《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在处理“生”和“义”两者的关系时,我们应当做到“__________”。

答案: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痛惜后人不知汲取教训,必将让再后来的人为之扼腕叹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

答案: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高考语文每年必考古诗词或者名句默写,这些题虽然没难度,但是如果遗忘了,就得不到这些分数。

店铺考试网小编汇总了高中语文三年常考古诗词及名句给大家,大家可以利用零碎时间复习一下。

1.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杜牧《阿房宫赋》)3.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4.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6.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朱自清《荷塘月色》)7.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8.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10.今其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1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3.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14.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触龙说赵太后》)15.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1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

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整理)古诗词情景默写是每年高考语文的必考题,因此各位备战高考的同学,也应该尽早把这些必背的古诗词和相应的情景默写模式记熟。

以下是准备的高考常考的古诗文名句默写,欢迎借鉴参考。

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默写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途矣。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3.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司马迁《报任安书》)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5.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劝学情景默写重点句第1页共8页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一句印证了这句话。

2.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名句。

而《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中,阐述个人只有经过博学和自省才能成为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两句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文中用成功雕刻金石的例子来说明在学习中坚持不懈的句子是: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完整版)高考古诗文默写含答案

名句名篇默写专题练(二)整编教师: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共48小题,1空1分,共100分)(1)《庄子·逍遥游》中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经·氓》中,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一诗写琵琶女出场时,用“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表现琵琶女欲说还休的心态,这与下面琵琶女出场后“________________”的情态一起把琵琶女复杂的内心情感十分传神地表现了出来。

(4)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茫茫江水浩瀚无际,天光水色浑然一体的景象,与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秋水共长天一色”有着一样的意境。

(5)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

(6)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用了六个意象,动静对比明显,色彩鲜明,描绘出有声有色的秋江图景。

(7)《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杜牧《阿房宫赋》中,写阿房宫内走廊蜿蜒曲折,屋檐凸起犹如牙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屈原《离骚》中,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李煜在《虞美人》中用“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达了遥想故国、不忍追忆的沉痛情感。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

新高考60篇必背古诗文理解式名句默写30题(含答案)1.王维《山居秋暝》中“ ,”两句,通过描写人与环境和谐融合的生活图景,表达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之情。

2.《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国君决心改变士大夫们养成的种种陋习,“ ,”,才招致众人的强烈反对。

3.《书愤》中“ ,”两句以典明志,表明自己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

4.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并弘扬“九德”,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 ,”,那么便可轻松治理国家。

5.《春江花月夜》中诗人写望月思远,希望追随月光陪伴远人的句子是“ ,”。

6.《阿房宫赋》中“ ,”两句用粮仓中的粮食衬托钉头之多,表现阿房宫殿宇众多,批判统治者的穷奢极欲。

7.杜甫《蜀相》中“ ,”两句,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追思缅怀之情表达得极为深微。

8.《孟子·梁惠王上》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礼记·礼运》中“ ,”表达了相同的意思,都体现了儒家的“仁”。

9.《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谈到“文”与“质”辩证关系的两句是“ ,”。

11.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两句,互文见义,情韵悠扬,让人联想到西湖之上,不论白天或是夜晚都荡漾着优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声。

12.《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 ,”两句,既凸显了冉有谦虚谨慎、敦厚礼让的性格,更彰显了“礼乐”的重要性。

13.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 ?”,诗人被贬出京,江州地处偏远,只能听到民间山歌和村笛小调。

14.在《赤壁赋》中,苏子以“ ,”两句,告诉我们获得快乐其实很简单,即把自然美景当作无穷的资源,与朋友一同享用。

15.《锦瑟》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诗句是“ ,”。

16.在《屈原列传》中,司马迁对屈原的为人作出了高度评价,认为他志向远大,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句子是“ ,”。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古诗文默写是一项重要的考查内容。

它不仅要求我们对经典古诗文有深刻的记忆,还需要我们理解其内涵,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出来。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真题及答案,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真题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这两句诗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秋日美景。

请默写这两句诗。

答案: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解析:这两句诗是千古名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落霞”与“孤鹜”相对,“秋水”与“长天”相对,展现出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真题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请写出作者及词的题目,并默写全词的上阕。

答案:作者是苏轼,词的题目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上阕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解析:这首词以月为主线,抒发了作者的复杂情感。

上阕通过对明月的追问和对天上宫阙的想象,表现出词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真题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请写出这两句诗的作者及诗的题目,并默写全诗。

答案:作者是杜甫,诗的题目是《登高》。

全诗为:“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解析:这首诗是杜甫晚年的作品,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真题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句诗描绘了奇特的雪景,请默写全诗。

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千古文化,万世文化”。

高考语文中古诗词占据了很重要的一部分,掌握了这些古诗词,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化内涵,还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语文成绩。

现在我就给大家总结一下高考语文常考的古诗词及名句,供大家参考。

唐诗宋词唐诗李白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3.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杜甫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2.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4.四时之景各不同,愁云飞去蓝天空。

5.涓滴洒落皆成血,吴会临之也震惊。

白居易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3.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4.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宋词苏轼1.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2.见说天涯思旧客,举杯消愁作自语。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清照1.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2.相思两处欲难言,月朗月莹柳色寒。

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山花漫不经心,水墨画流年。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深情只有宋江。

辛弃疾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2.红颜弃轩冕,白发卧松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3.客去波平横,惜此别离情。

4.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5.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名句篇唐诗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5.如梦令人愁,正梦令人萧。

宋词1.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

高考语文默写常见名篇名句含答案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2)________________,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抚孤松而盘桓。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

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答案(1)舍生而取义者也(2)云无心以出岫景翳翳以将入(3)甲光向日金鳞开塞上燕脂凝夜紫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____________________。

(《涉江采芙蓉》)(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答案(1)采之欲遗谁长路漫浩浩(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3)宋朝朱熹在《观书有感》中以方塘池水为喻,说明每天看书可以领会到许多新的道理,他的原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 ? ??,? ? ? ? ??。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 ? ? ??,? ? ? ? ??。


3、屈原《离骚》中的“? ? ? ? ??,? ? ? ? ??。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 ? ? ? ??,? ? ? ? ??。

”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 ? ? ??,? ? ? ? ??。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 ? ? ??,? ? ? ? ??。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 ? ? ??,? ? ? ? ??。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 ? ??,? ? ? ? ??。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 ? ? ??,? ? ? ? ??。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 ? ? ??? ? ? ? ??。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 ? ? ??,? ? ? ? ??。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 ? ? ??,? ? ? ? ??。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 ? ? ? ??,? ? ? ? ??。

”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 ? ? ? ??,? ? ? ? ??。

”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 ? ? ??,? ? ? ? ??。

”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 ? ? ??,? ? ? ? ??。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 ? ? ??,? ? ? ? ??。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 ? ? ??,? ? ? ? ??。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 ? ? ? ??,? ? ? ? ??。

”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 ? ? ? ??,? ? ? ? ??。

”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21、《明湖居听书》写小玉说书时,用“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来侧面描述说书人高超的造诣;《琵琶行》中则用“? ? ? ? ??,? ? ? ? ??。

”来烘托琵琶女的高妙的演奏技艺。

22、苏轼《赤壁赋》中的“? ? ? ? ??,? ? ? ? ??。

”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23、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思忆青春年华起笔,写得如梦如幻,最后以?“? ? ? ? ??? ? ? ? ??。

”表示追梦已醒,只是当时不甚分明。

?
24、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杜牧在《赤壁》中说周瑜的获胜是机遇所致,其中表达这种看法的诗句是:?“? ? ? ? ??,? ? ? ? ??。


25、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 ? ? ? ??,? ? ? ? ??,圣心备焉”可见。

26、《琵琶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是:? ? ? ? ??,? ? ? ? ??。

27、《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 ??,? ? ? ? ???。

28、《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 ? ? ??,? ? ? ? ??。

29、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有直接描述,这个句子是? ? ? ? ??,? ? ? ? ??。

30、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 ? ? ? ??,? ? ? ? ??。

?”自勉。

以下是答案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9、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10、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此句应注意“鹃”字)
11、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此句应注意“渺”字)
1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此句应注意“箸”字及“拔”字)
1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5、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6、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17、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8、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1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0、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3、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6、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7、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8、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9、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