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18

合集下载

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2018年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备课教案

南庄小学校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问我们什么问题?2.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说说是怎么想的。

5.进一步提问:刚才大家画柳树时画了几个几棵?摆柳树时摆了几个几棵?(3个5棵),这样看来,求柳树有多少棵,也就是求3个5棵时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6.学生列式并口答。

7.组织学生讨论小结:这题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谁能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思考:列式的时候是怎样思考的?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每题是怎样想的)4.蝙蝠每分钟飞行500米,大雁每分钟飞行的路程是蝙蝠的3倍。

大雁每分钟飞行多少米?5.10人打乒乓球,跳绳的人数是打乒乓球的3倍。

拍球的人数是跳绳的2倍。

跳绳的有多少人?拍球的呢?6.四、小结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五、课堂作业学生独立思考,可以动手画一画,或摆一摆。

组织交流。

学生先画一画,再填一填。

先让学生自己填一填,然后让学生利用线段图说一说如何解答题目。

练习交流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南庄小学备课教案重点难点重点:掌握算理及竖式书写中乘的顺序。

难点:掌握笔算时乘的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学具挂图、小黑板板书设计预习要求掌握乘法口诀和乘法意义。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学生活动内容、方式旁注一、课前热身1.口算:2.竖式笔算:二、进入新课1.教师出示图:(如果需要可出示例5的情境图,然后再画出下图。

)□□□□□□□□□□□□□□□□□□□□□□□□□□□□□□□□□□□□(1)请同学看图列出算式,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请同学口算出结果,并且说出算理。

让学生经历口算的过程,逐步使学生明白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可以把两位数分成几十和几,先分别乘以一位数,再把两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全册集体备课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合上书本,想一想怎么除的,在草稿本上再算一遍。
自己验算一下,看看算得对不对。
说说今天学的除法和以前学的有什么不一样?
四、作业
先独立试做前两小题。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计算方法。
独立做后两小题。
课堂作业:P8(2)
家庭作业:P8(3前三组)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方法310 10 10 10 10 14
4、做P10(6)
先看图,读题。
自己在草稿本上试算。
三、课堂小结
交流。
提问:为什么10顶帐篷还得加上1顶?
板书设计:
练习设计:
教后记:
参加备课人员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除法练习课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8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集体备课教案
备课日期:
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
本课初备
课时
共11课时,本课第6课时
个人复备栏
丁文年
教学目标:
基本掌握商末尾有0的除法笔算,理解不够商1要用0占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不够商1用0占位。
课前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6÷6 99÷6
笔算,指名板演。
重点难点:
进一步巩固除法笔算中的重难点,打好基础。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一、基础题练习
1、做P10(3)
先出示题目后,让学生观察,并指出错在哪里。
再在书上改正三道题,指名板演。
2、做P8(6)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备课18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备课18
停车场停了6行轿车,每行14辆,一共有多少辆轿车?
王老师带了8000元钱,买一台电脑用去了6387元,买一台打印机用去986元,还剩多少元?
久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小学应用题练习作业
三年级应用题姓名:评分:
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相片?
王阿姨去买3个足球,每个足球28元,付给营业员100元,找回多少元?
三(2)班有男生26人,女生22人。全班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队。平均每个小队有多少名同学?如果每个同学发2本数学练习本,全班一共需要多少本数学练习本?
希望小学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69人,下午又去了213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去参观?
一只虎体重180千克,一只熊的体重是虎的2倍,这只熊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一个粮食加工厂碾了一批大米。已经装满96袋,每袋75千克,还剩2700千克没有装袋。把这批大米平均分两批运出,一共运出多少千克?
一列火车有9节车厢,每节车厢有118个座位,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同学们种树,4个人种8棵树,平均每人种几棵?
一列火车早上5时从甲地开往乙地,按原计划每小时行驶120千米,下午3时到达乙行驶多少千米?
一座楼房有6层,分为4个单元。每个单元第一层住2户,第二层到第六层各住3户,这座楼房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小学三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案
年级:三年级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
课题:加法口诀表
教学目标:
1. 能熟练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2. 能用加法口诀表快速计算1-10的加法;
3. 能灵活运用加法口诀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计算问题。

教学重点:
1. 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2. 运用加法口诀表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 运用加法口诀表解决复杂的计算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教材》;
2. 加法口诀表卡片;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加法口诀表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通过课前活动或教师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加法口诀表的兴趣。

2. 引导学习:教师展示加法口诀表卡片,让学生跟读并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3. 练习巩固:让学生分组进行加法口诀表的练习,提高学生对口诀表的熟练程度。

4. 讨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用加法口诀表解决问题的过程,共同讨论解题的方法和策略。

5. 实际运用:设计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计算问题,让学生使用加法口诀表快速解决。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加法口诀表的方法,反思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改进的
方法。

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教学、练习和讨论,评估学生对加法口诀表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提供个性化指导。

拓展延伸: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游戏、歌曲等)继续巩固加法口诀表的学习,拓展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 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 复习|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8 复习|苏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和掌握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复习,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 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 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的总结。

2. 教师准备一些数学题目,用于学生的练习。

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重点讲解(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

教师可以用一些实例来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3. 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

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解题中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讨论,学生可以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5.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让学生巩固和掌握了本册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同时,通过练习和讨论,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评价,鼓励学生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中的练习环节。

练习环节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设计练习题目时,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应该既能够巩固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能够有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学生的思考。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共18张PPT)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共18张PPT)

长方形的特征:
正方形的特征: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四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 把序号填出来。
长方形:① ④ ⑦
正方形:② ⑥
基础练习(4)
第一课时
基础练习(5)
第一课时
基础练习(6)
第一课时
基础练习(6)
第一课时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我们用了量一量、折一折和比一比的方法去认识 长方形和正方形。要判断这些图形是长方形还是正 方形,既要看边的特点,也要看角的特点。
谢谢观看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苏教版小学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有四条边,四条边都行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认识长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认识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
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而正方形四条边 都相等。
相同点:对边相等,四个角是直角.
读出长方形和 正方形的特征

最新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最新新版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3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6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的算法的过程,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于日常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根据搜集到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二、自主探究谈话: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现在我们先来一起解决其中的两个问题。

1.解决“小女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求小女孩要跑多少米怎样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算式。

⑵谈话:请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计算400×2,结果是多少?再在小组里交流。

⑶班级交流。

谈话:谁来给同学们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学生说出算法,教师板书。

2.尝试解决“小男孩要跑多少米”的问题⑴问:怎样列式?⑵谈话: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结果是多少?⑶小组讨论交流算法。

⑷班级交流,总结算法。

3.小结,问:观察上面两题的乘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揭示课题。

三、组织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一组一组地算,再比较每组中两道题算法上的联系,从而促进算法的有效迁移。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教师出示卡片指名回答,再移动卡片,学生抢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每组的三道题之间的联系。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观察图意,搜集信息,明确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图画,引导搜集信息,明确要求问题。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五篇〕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利用已学的24时记时法和生活中对经过时间的感受,探索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

2、在运用不同方法计算时间的过程中,体会简单的时间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进一步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算经过时间的思路与方法。

教学难点:计算从几时几十分到几时几十分经过了多少分钟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过星期天吗?老师相信我们的星期天都过得很快乐!明明也有一个愉快的星期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明的一天,好吗?2、小黑板出示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

7:10-7:30起床、刷牙、洗脸;7:40-8:20早锻炼;8:30-9:00吃早饭;9:00-11:00看书、做作业3、看了刚刚明明星期天的时间安排,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想知道什么?二、自主探究,寻找方法1、谈话:小明在星期天做了不少的事,那你知道小明做每件事情用了多少时间吗?每个小组从中选出2件事情计算一下各用了多少时间。

(1)分组学习。

(2)集体交流。

2、根据学生的提问顺序学习时间的计算。

从整时到整时经过时间的计算。

(1)学生尝试练习9:00-11:00明明看书、做作业所用的时间。

(2)交流计算方法:11时-9时=2小时。

3、经过时间是几十分钟的时间计算。

(1)明明从7:40到8:20进行早锻炼用了多少时间呢?出示线段图。

师:7:00-8:00、8:00-9:00中间各分6格,每格表示10分钟,两个线段下边的箭头分别指早锻炼开始的时间和结束的时间,线段图涂色局部表示早锻炼的时间。

谈话:从图上看一看,从7时40分到8时经过了多少分钟?(20分)从8时到8时20分又经过了多少时间?所以一共经过了多少分钟。

(20+20=40分)小朋友们,如果你每天都坚持锻炼几十分钟,那你的身体一定会棒棒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