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

-操作方法:严格无菌条件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连接闭式引流装置。
(2)胸腔内药物注射:
-适应症:少量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或药物不易渗透。
-药物选择: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链霉素等。
3.并发症处理
-呼吸衰竭:及时给予氧疗,必要时行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
-继续治疗:在初始治疗基础上,去除吡嗪酰胺(Z),继续使用异烟肼(H)、利福平(R)和乙胺丁醇(E),治疗4个月。
-药物剂量和用法:遵循《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指南》推荐剂量和用法。
(2)对症治疗:
-胸痛: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镇痛药。
-发热:使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2.非药物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
-发热:必要时可使用解热药物,如布洛芬等。
2.非药物治疗
(1)胸腔闭式引流:
-适应症:大量胸腔积液、呼吸困难、肺压缩明显者。
-操作方法:在严格无菌条件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进行胸腔穿刺,留置引流管,连接闭式引流装置。
(2)胸腔内药物注射:
-适应症:胸腔积液量较少、包裹性积液或药物不易渗透者。
4.全程管理、密切随访。
三、治疗方案
1.药物治疗
(1)抗结核化疗:
-初始治疗: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联合使用,疗程为2个月。
-继续治疗:异烟肼(H)、利福平(R)及乙胺丁醇(E)联合使用,疗程为4个月。
(2)对症治疗:
-疼痛:根据疼痛程度,可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或弱阿片类药物。
三、治疗原则
1.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2.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结核药物。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
多发生于儿童和40岁以下的青壮年。
多为单侧,若由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起,多为双侧。
按病理可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两大类,渗出性胸膜炎是干性胸膜炎的进一步发展,积液少量或中等量多见。
结核杆菌引起胸膜炎的途径有:从原发综合征的肺门淋巴结核病灶经淋巴管逆流至胸膜;胸膜附近的肺结核,胸椎结核、肋骨结核病灶破溃使结核杆菌或结核感染产物直接进入胸膜腔;通过血行播散性结核引起胸膜炎;机体对结核杆菌处于变态反应状态,胸膜对结核毒素出现高度反应引起渗出。
结核性干性胸膜炎往往由肺结核蔓延至胸膜所致,可发生于胸膜腔的任何部分,最多发生在肺尖后部,其次为胸下部的胸膜。
有时因胸痛进一步检查而发现肺部结核病灶。
诊断依据1.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不一,有些很少或完全没有症状,可以自愈。
典型渗出性胸膜炎起病多较急,有中度或高度发热、乏力、盗汗,畏寒、虚弱、全身不适等结核中毒症状,持续数日至数周。
干性胸膜炎的主要症状是局限性针刺样胸痛。
胸痛系因壁层和脏层胸膜互相贴近摩擦所致,故胸痛多位于胸廓呼吸运动幅度最大的腋前线或腋后线下方,深呼吸和咳嗽时胸痛加重。
浅吸气、平卧或卧于患侧,胸痛可减轻。
如病变发生于肺尖胸膜,胸痛可沿臂丛放射,使手疼痛和知觉障碍,如在膈肌中心部,疼痛可放射到同侧肩部;病变在膈肌周边部,疼痛可放射至上腹部和心窝部。
随胸液出现和增多,胸痛反而减轻或消失。
但出现不同程度的气短,心悸和呼吸困难。
积液愈多愈快,症状也愈剧。
急性大量积液渗出时,可有端坐呼吸,并有发绀。
如胸液逐渐形成,气急可不显著,仅感胸闷。
由于胸痛病人多不敢深吸气,故呼吸急促而表浅,发病初多有刺激性咳嗽,痰量通常较少,转移体位因胸液刺激胸膜可引起反射性干咳。
体征随胸液多少而异,积液少或位于叶间可无明显体征、早期呼吸运动受限,局部有压痛,呼吸音减低,触到或听到胸膜摩擦音。
胸水增多后,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活动度、语颤减弱,气管和心脏向健侧移位,液平面以下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平面上方可有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偶有小水泡音。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Oeo e 2 0 tb r 01
VO12 . No 3 .2
中国中医药 咨讯
J u a fChn rdto a iee Me cn nomain o r lo i aT a iin lChn s diie Ifr t n o ・1 7・ 6
膜 炎症 反应 , 大多数呈急性 发作 , 其症状 主要 表现为结核全 身 中 毒症状和胸腔积液所致的局部症状 。结 核中毒症状 主要表现为 :
午后 发热 、 畏寒 、 夜间盗 汗 、 力 、 乏 食欲不 振 、 体重下 降 、 消瘦 等 。 局部症状主要有患侧胸痛 、 咳嗽 、 闷 、 胸 憋气甚至呼吸困难。胸痛 多 位于患侧腋 前线或腋 后线下方 ,以深 吸气 或咳 嗽时加重 , 尖 锐 。单纯胸腔积 液咳嗽多与体位变动有关 , 坐位变 卧位 时加重 。
参 考 资 料
[杨 福堂。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 1 ] 临床肺科杂志 , 0 , 2 83 0 1 [ 中华 医学会 结核病 分会。肺结核诊断和 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 5 ]
志 ,0 1 47 — 3 2 0 , : 7 2 0
【] 4 钟南山等。第 七版内科学教材第十一章胸膜疾病 1 5 1 『..] 23 彭卫生 王英年等。新编结核病学 2 9 2 4 6 1—2
胸膜 肥 厚 粘 连 的重 要 措 施 。胸 水 穿 刺 可 以根 据 胸 水 量 的 多 少 , 每 天一 次或者隔 1 3一次进行 , 可超声引导下穿刺或者 C T引导下穿
结核性胸膜炎是 呼吸系统的常见病 多发病 ,是结核 菌及 其 代谢产 物进 入正处于高度过敏状态的机体胸膜 腔 中所一起 的胸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案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咳嗽和胸腔积液等。
及时的治疗对于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案,以帮助患者及医务人员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主要治疗方案是药物治疗。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指南,应使用四种抗结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治疗期间需要进行密切观察,监测患者的病情和药物的反应。
药物治疗的方案通常是持续服用上述四种抗结核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治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延长至9个月。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和尿液检查,以及肝功能和视力的检测,以确保药物不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二、实施人工气胸对于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中出现严重胸腔积液的情况,可能需要实施人工气胸来减轻胸膜压力,改善患者的症状。
人工气胸是通过插入胸腔引流管,将积液抽出,并保持胸腔负压,以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
人工气胸的实施应在专业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确保操作安全和有效。
在气胸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观察胸腔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并进行相应的胸部X线检查。
一般情况下,当胸腔引流液的量稳定、症状缓解后,可以撤除引流管。
三、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和人工气胸无效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
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清除胸膜炎的病变组织,以减轻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治疗通常选择胸腔镜技术或开放性手术。
胸腔镜手术是通过微创技术进入胸腔,清除病变组织。
开放性手术则需要进行较大的切口,直接清除病变组织。
手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并进行术后相关的康复护理。
四、护理支持和生活调理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同时需要进行护理支持和生活调理,以促进康复和预防病情的复发。
护理支持包括定期复查和咨询,以及心理支持和营养指导等。
生活调理方面,患者需要保持合理饮食、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和寒冷刺激。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方案一、简介结核性胸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炎症疾病,主要表现为胸膜腔内积液和胸膜增厚。
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休息、营养支持和必要的外科干预等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案。
二、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首选是抗结核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药物: - 强力霉素(SM):剂量为15-20mg/(kg·d),分2-3次口服。
用药2-3个月后可停用。
- 吡嗪酰胺(PZA):剂量为20-30mg/(kg·d),分2-3次口服。
用药2-3个月后可停用。
- 伊索韦胺(HZ):初始剂量为0.15g/d,逐渐加至0.3g/d,分2次口服。
用药至少6个月。
- 利福平(RFP):剂量为0.45-0.6g/d,分2次口服。
用药至少6个月。
注:以上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休息和营养支持休息对于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非常重要。
患者要保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
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保持营养平衡,增强免疫力。
推荐食物包括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柠檬、橙子)、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肉)等。
避免摄入辛辣食物和过多的油腻食物。
四、外科干预在某些情况下,结核性胸膜炎可能需要外科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大量胸腔积液:如果患者胸腔积液较多,影响呼吸功能,则需要进行胸腔穿刺引流,以减轻症状和恢复肺功能。
2. 胸腔膜增厚:胸腔膜增厚可导致呼吸困难。
在胸腔膜增厚程度明显且症状明显的情况下,可考虑胸腔镜手术,通过手术切除或刮除增厚的胸膜,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3. 并发症:结核性胸膜炎可引发胸腔内感染,如脓胸等。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进行胸腔引流和抗感染治疗。
五、随访和复查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定期随访和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随访时应注意观察症状的变化和体征的恢复情况。
结核性胸膜炎用药方案

结核性胸膜炎用药方案结核性胸膜炎(tuberculous pleurisy)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胸膜炎症,是结核病在胸膜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结核性胸膜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方案的选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结核性胸膜炎的常用药物,并提供一个适用于此病的用药方案。
一、药物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主要依靠抗结核药物,包括以下常用药物:1. 强力霉素(streptomycin):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适用于结核感染程度较重的患者。
2. 合并用药:通常结核性胸膜炎需要联合使用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isoniazid)、利福平(rifampicin)和吡嗪酰胺(pyrazinamide)等。
这些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增加治疗效果,减少耐药性。
二、用药方案下面是结核性胸膜炎的一个常用用药方案,供参考:1. 基本方案:1)异烟肼(isoniazid):每日口服,剂量为5mg/k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300mg。
2)利福平(rifampicin):每日口服,剂量为10mg/k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600mg。
3)吡嗪酰胺(pyrazinamide):每日口服,剂量为20-25mg/kg,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
2. 配合治疗:1)维生素B6(pyridoxine):可减轻异烟肼的副作用,剂量为每日口服10-50mg。
2)肝素(heparin):对于大量积液的病例,可使用肝素注射液,以减少胸腔积液。
3)结核感染的基本治疗过程为连续用药6个月,但具体药物剂量和疗程的调整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病情进展和耐药性检测结果来进行。
三、用药注意事项1. 药物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肝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等。
因此,在用药期间应监测肝功能,同时注意患者的饮食调整,避免食用刺激性和油腻食物。
2. 药物间相互作用:抗结核药物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药物浓度变化。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或者根据需要进行剂量调整。
结核性胸膜炎怎么治疗最理想

结核性胸膜炎怎么治疗最理想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概要:结核性胸膜炎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胸腔抽液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胸膜粘连。
化疗。
当形成结核性脓胸时,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
也可通过药物的治疗。
结核性胸膜炎的详细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预防:注意休息,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饮食。
抗结核治疗应坚持,彻底。
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一)基本治疗1.穿刺抽液胸腔抽液可迅速缓解症状,减少胸膜粘连。
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基本消失。
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 ml,以后每次抽液不宜超过1 000 ml。
2.穿刺注意事项(1)穿刺点:胸腔积液中等量或以上在常规穿刺点,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因为后肋膈角比前肋膈角低。
但胸腔积液为包裹性或叶间积液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
(2)坐姿: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下垂,肩胛角对应的位置为第7肋间,标记好点;上抬前臂置于椅背上,将肋间隙打开以便进针。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上臂上举抱于枕部。
(3)器械准备:操作前检查胸穿针是否畅通、针尖是否损坏有倒勾、胶皮管是否老化有裂口、漏气。
(4)左右手配合:术者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上下肋骨的皮肤上,两手指反方向用力将皮肤绷紧(尤其老年人皮肤松弛),右手将用止血钳夹住胶皮管的穿刺针沿下一个肋骨的上缘垂直进针,穿过皮肤后,助手将胶皮管抽成负压,再继续进针,负压消失、胶皮管被胸腔积液膨开,刚好到达胸膜腔,左手紧贴皮肤固定穿刺针,右手控制止血钳,抽液开始。
(5)嘱患者避免咳嗽和深吸气,以防刺破肺引起气胸,咳嗽患者提前给予止咳药和(或)含服干草片。
3.化疗与治疗肺结核一样,需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足量的治疗原则。
HRE方案,疗程9-12个月可以取得满意效果。
如果结核性胸膜炎同时并发活动性肺结核或肺外结核,疗程可能延长到12个月以上。
治疗期间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4.外科干预当形成结核性脓胸时,需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并通过外科手术剥离胸膜纤维板。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概述

一般治疗 抽液治疗
抗结核治疗
糖皮质原则上应尽快抽
尽胸腔内积液或肋间插细管引流。可解除肺及心、血管受压,改善呼吸功能,使肺功能免 受损伤。抽液后可减轻毒性症状,体温下降,有助于使被压迫的肺复张。大量胸腔积液者 每周抽液2-3次,直至胸腔积液完全消失。首次抽液不要超过700ml,后每次抽液量不应 超过1000ml,过快、过多抽液可使胸腔压力骤降,发生复张后肺水肿或循环衰竭。表现 为剧咳、气促、咳大量泡沫状痰,双肺满布湿啰音,PaO2下降,X线显示肺水肿征。治疗 应立即吸氧,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控制液体入量,严密监测病情与酸碱平衡,有 时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若抽液时发生头晕、冷汗、心悸、面色苍白、脉细等表现应 考虑“胸膜反应”,应立即停止抽液,使病人平卧,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ml, 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血压变化,防止休克。一般情况下,抽胸腔积液后,没必要胸腔内注入 抗结核药物,但可注入链激酶等防止胸膜粘连。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和脓胸
类肺炎性胸腔积液一般积液量少,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后可吸收,积液多者应胸腔穿刺 抽液,胸腔积液pH<7.2应肋间插管引流脓胸治疗原则是控制感染、引流胸腔积液及 促使肺复张,恢复肺功能。抗菌药物要足量,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用药2周以上,防止 脓胸复发,急性期可联合抗厌氧菌的药物,全身及胸腔内给药。引流是脓胸最基本的治 疗方法,反复抽脓或肋间插管闭式引流。可用2%碳酸氢钠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胸腔, 然后注入适量链激酶或尿激酶,或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脱氧核糖核( Dnase), 可使脓液变稀便于引流。对有支气管胸膜瘘者不宜冲洗胸腔,以免引起细菌播散。慢 性脓胸应改进原有的脓腔引流,也可考虑外科胸膜剥脱术等治疗。此外,一般支持治疗 亦相当重要,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及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维持酸 碱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
摘要】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采用抗结核治疗,
常规胸腔穿刺抽液+糖皮质激素治疗。
反复胸穿抽液,病人痛苦大,且胸液难以
抽尽。
影响疗效,导致胸膜肥厚,包裹性积液发生。
目的:推行结核性胸膜炎的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方法:2001~2008年收治102例结核性胸膜炎。
单纯化疗组52 例,胸水完全吸收日38±3天。
抽吸、异烟肼与激素组90 例,胸
水完全吸收日29±2 天。
手术组62例。
结果:随访248例,完全恢复195例。
特例一例,19岁男性,结核性胸膜炎,住院时胸水B超示最深处宽度10cm,治疗20余天,B 超示胸水最深处宽度
1.8cm。
返家口服抗结核药2月后复查,胸水消失。
合并结核性腹膜炎,再次住
院20余天好转后出院。
继续口服抗结核药。
26天后返院复查,突然呕血量约
200毫升,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
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1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01~2008 年收治102 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4 岁2 例,15~45
岁22 例,46~59 岁54 例,≥60 岁24 例, 最小4 岁,最大84岁。
男42例,女60 例,发热25 例,咳嗽29 例,胸痛8 例,呼吸困难15例,胸廓萎陷2 例。
贫血5 例,白细胞增多9 例,肝功异常6 例,心电异常2 例,痰菌阳性1 例。
误诊为炎
症15例。
病程<1 个月35 例;2~6个月46 例;>7 个月6 例。
并发肺结核10 例,淋巴腺结核0 例,结核性腹膜炎5 例。
冠心病20例,糖尿病16 例。
右侧
256例,左侧242例,双侧6例。
化疗方案:3HSRE/6HR 为主,余为2HSRE/4HR。
激素方案:强的松,儿童每公斤体重1mg,成人30~40mg,顿服,胸水吸收后,每7~10 日递减5mg,延续4~8 周。
治疗手段:单纯化疗组47例,胸水完全吸
收日36±1 天。
抽吸、异烟肼与激素组14 例,每周2~3 次,平均4~16 次,次
量≤1000ml,胸水完全吸收日22±2天。
尿激酶与异烟肼组16例,胸水完全吸收
日15±3 天。
中心静脉导管、异烟肼与尿激酶组23例,置管平均6~16天,胸水
完全吸收日13±2天。
手术组2 例。
随访68 例,平均2~3 年。
完全恢复(以胸
片与B 超为准,胸水完全吸收,胸膜无粘连肥厚)55 例,大部恢复(胸水完全吸收,胸膜粘连肥厚)11 例,未恢复(胸水未完全吸收,包裹积液伴明显胸膜粘连
肥厚)2例。
2 讨论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最常见的胸腔积液,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半数,如不治疗
任其自然发展,约60%~65%的病人可发展为活动性结核病。
结核性胸膜炎,胸
液蛋白含量和纤维蛋白含量高,若仅予抗结核治疗,胸液吸收慢,易并发胸膜肥厚、黏连,临床上治疗中建议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及尽早实施综合治疗:早期诊
断是结核性胸膜炎综合治疗中的关键一环,治疗的黄金时段通常是发病后7~14日。
然而本组病程>2个月者竟占31.6%。
结果胸腔内沉积大量的纤维素,胸膜
粘连肥厚,胸廓塌陷,脊柱侧弯,心肺功能障碍,中毒症状十分实显,营养不良,贫血,肝功受损,白细胞增多,继发感染,持续不规则发热,再加之并发冠心病、糖尿病、胸水又多不做处理或不规范,胸膜纤维板甚至可厚达0.5~1cm,直至沦
为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或外穿性脓胸。
并发肺结核174 例占53%,痰菌阳性占
8.3%,且多系活动进展开放性肺结核,耐药试验中多耐药占47%,因而势必增加
治疗难度和矛盾,严重影响了预后的改善。
鉴于上述,若能及时获得早期诊断,
应尽快早期施以综合治疗,积极纠正和支持,创造条件,减少和控制并发症,提
高免疫能力,方可扭转病势,阻断恶性病理环节,则多会疗程缩短,减轻负担,
取得满意的远期疗效。
化疗是首要的,应规范而充分,同样应贯彻早期、联合、
规律、适量、全程5 项原则。
早期规范系统化疗,本组入院前不规则和未接受化疗
者82例,高达63.8%,由此可见继续普及深入学习和掌握化疗知识已迫在眉睫。
化疗方案应原则遵循肺结核治疗方案,我院以2(或3)HRSE/4(或6)HR 为主体。
激素应用问题:激素应用的争论由来已久,但对多数单纯的结核性胸膜炎的激素
应用已被接受,并公认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辅助手段。
但我们认为目前已有取得显
著令人信服的结核病化疗方案作为安全保证的屏障,而不必强行统一、广泛使用
激素。
更不应忽视的一点是在全程化疗中有少数病例会发生激素的不良反应,致
病情急转直下,迅速恶化,甚而危及生命。
我院还是以严格谨慎的适应证为准则,酌情使用:①中毒症状明显,长时间得不到遏止。
②双侧者或伴多发性浆膜炎。
③粟粒性肺结核。
④大量胸水施抽吸引流反应不佳者。
用药途径包括口服、静
滴及胸腔注药。
尽早实施规范的胸水处理:本组随访中残留胸膜肥厚与包裹积液者尚占
21.8%。
因此尽早短期内彻底抽吸引流排净胸水是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远期予后康
复的极重要举措。
我院以中心静脉导管、异烟肼与尿激酶为首选,它可以防止抽
吸的胸膜反应、复张后肺水肿、气胸,减少出血与继发感染,防止纵隔摆动,留
样标本简单,不影响活动与睡眠,时间长而不能耐受反复抽吸注药者,胸水吸收
较快且较彻底,甚少胸膜粘连肥厚,预后佳。
纤溶酶原激活剂问题:近年来由于
纤维溶酶、尿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注入胸腔[1,2],则会显著的降低纤维蛋白原,使纤维蛋白原α腱N端精-甘氨酸肽腱断裂,释放A肽,形成单体αβ(B)γ,此单体不能变换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而与α 腱形成端对端的松散的纤维蛋白聚
集体,从而易被吸收。
胸水吸收较快,胸膜粘连肥厚甚少发生,疗程短,再辅以
其他措施则疗效更佳。
临床中尚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及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适
时辅以较早期的外科处理:在内科临床工作中,对于延误诊断久,病程长、化疗
不系统、胸水处理不规范的病例尤应注意。
切切不可要陷入病理解剖结构已遭致
重度破坏,难以剥除,无法逆转时方想到手术治疗。
本组42 例较早期胸膜纤维
板剥除术后36例,占75%,获得较满意的肺复张和良好的肺功能恢复,远期随
访中完全与大部分恢复可达80%。
参考文献[1] 郝金柱.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辅助治疗结核性纤维化性胸腔积液的
临床观察.中国防痨杂志,2000,22:83-84.[2] 孙凤春. 尿激酶胸腔___________注
射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观察. 中国防痨杂志,2001,2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