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试题
中国文学史习题与参考答案(明代文学)

明清文学史习题及答案目录第七编明代文学………………………………………………………………()基本知识…………………………………………………………………………()简单解释题………………………………………………………………………()思考题……………………………………………………………………………()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七编明代文学一、基本知识1、明初诗歌的代表人物是刘基和高启。
刘基诗风近于杜甫,高启则近于李白。
2、台阁体的代表人物是杨士奇、杨荣、杨溥。
3、茶陵诗派的代表人物是李东阳,他著有《怀麓堂集》。
4、“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梦阳和何景明,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5、“吴中四才子”是指: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和徐祯卿。
6、“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李攀龙、王世贞。
初期则以谢榛为代表。
7、晚明李贽著有《焚书》等,他在文学创作上提出了“童心说”。
8、公安派以袁宏道为代表,“公安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
9、公安派的理论主张主要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10、竟陵派的代表人物是钟惺与谭元春,他们主张“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追求“幽深孤峭”的风格。
11、明末爱国诗人有陈子龙、夏完淳、瞿式耜、张煌言等。
12、陈子龙的《小车行》、《卖儿行》等诗歌,表现了他对人民深重苦难的同情。
13、陈子龙抗清失败后的诗歌代表作是《秋日杂感》十首。
14、朱笠亭《明诗钞》把陈子龙列为明代最后一位大诗人。
15、夏完淳被俘后在押解途中作有《别云间》诗。
16、在市民通俗文学样式中,除了小说和戏曲外,散曲和民歌也是非常重要的样式。
17、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的是北散曲。
18、梁辰鱼开创了以昆曲写散曲的先例,他的散曲集《江东白苧》全部用昆曲写成,被称为“白苧派”。
19、代表明代散曲最高成就的作家有王磐、陈铎、冯惟敏、杨慎等。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明代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明代文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3. 名词解释 4. 简答题 5. 论述题 6. 填空题名词解释1.神魔小说正确答案:是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之下,将神佛与妖魔作为是非正邪对立的双方.表现其斗争的小说。
涉及知识点:明代文学2.吴江派正确答案:是晚明时期以沈?为中心形成的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因沈?是吴江(今属江苏)人而得名。
该派成员吕天成、叶宪祖、冯梦龙、袁于令、范文若、卜世臣、沈自晋等,大都是沈?的子侄、门生或朋友,他们的剧作对昆曲格律十分讲究。
涉及知识点:明代文学简答题3.《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正确答案:《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是“尊刘贬曹”,其次是强调“义”的道德价值。
(1)《三国演义》继承宋代以来以蜀汉为正统的看法,表现出强烈的“尊刘贬曹”的倾向。
小说通过描写曹操的残暴奸诈、刘备的宽厚仁爱,不但表现出皇权神圣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表现出对“仁政”和“明君贤相”的社会图景的向往。
(2)《三国演义》始终以“义”作为描写和衡量人物的重要标准。
刘、关、张三人名为君臣,实为兄弟,关羽更是“义气”的化身。
这种“义”在本质上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以德报德、互相帮助,与民间流行的道德观念息息相通。
涉及知识点:明代文学4.《西游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正确答案:(1)小说笔触所至,多处影射明代中后期的礼会现实。
(2)小说所写的神佛与妖魔的微妙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统治者与社会黑暗势力之间微妙关系的缩影。
(3)小说所写的各色神佛,都“极似世上人情”,展现了尘世间人的种种情态。
涉及知识点:明代文学5.《金瓶梅》的主要版本。
正确答案:《金瓶梅》现存最早的版本是万历丁巳(1617)年刊行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也称作《金瓶梅词话》),此本称词话本、万历本或十卷本;之后的重要刊本,有崇祯年间刊行的《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称崇祯本、说散本,可能是词话本的评改本。
还有清康熙年间的《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它以崇祯本为底本,文字上有所改动,并加上了评点,称第一奇书本、张评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正确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
1、关于神话得产生,一向比较通行得解释有两种:一种就是劳动说,另一种就是( ) A、宗教说 B、游戏说 C、模仿说 D、宣泄说2、《诗经》得传统分类就是( )A、南、风、雅B、风、雅、颂C、雅、颂、南D、颂、南、风3、《尚书》内容所属得类别就是( )A、哲学散文集B、历史散文集C、文学散文集D、艺术散文集4、《左传》内容反映得历史时期就是( )A、先秦B、西周C、春秋D、战国5、《庄子》散文运用得主要手法就是( )A、重言B、卮言C、寓言D、杂言6、《离骚》在诗歌形式上所属得全式就是( )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7、以《谏逐客书》为代表得李斯散文最鲜明得特色就是( )A、流畅谐偶B、铺陈排比C、质实无华D、诙谐反讽8、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对《古诗十九首》得评价就是( )A、惊心动魄,一字千金B、发于天籁,本乎人情C、婉转附物,怊怅切情D、凭空模拟,文法极奇9、《史记》得五种体例中,“世家”这种体例就是( )A、记述历代帝王得兴衰沿革B、记述特殊人物或集团得事迹C、记述重要人物得家族兴衰D、记述王侯各国得史实与状况10、《汉书》所属得历史编自体例就是( )A、编年史B、纪传体通史C、断代史D、国别史11、枚乘得《七发》所标志得赋体发展阶段就是( )A、骚体赋得终结B、抒情小赋得开端C、骈赋得开端D、大赋文体得形成12、形制完整得文人五言诗,最早出现得时期就是( )A、西汉中期B、西汉末期C、东汉前期D、东汉末期13、代表曹操悲凉沉雄诗风得名句就是( )A、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B、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C、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D、遗荣荣在,外身身全。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卷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尚书》中关于原始初民模仿动物而歌唱的记载是(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刲羊,无血C.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阀2.《诗经·七月》是( )A.爱情诗B.战争诗C.农事诗D.怨刺诗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 )A.国别体B.纪传体C.编年体D.纪事本末体4.《左传》的风格特色是( )A.佶屈聱牙B.情韵并美C.辩丽恣肆D.质朴平实5.下列寓言出自《战国策》的是( )A.处女遇盗B.郢书燕读C.刻舟求剑D.狡兔三窟6.《九章》大多数作品的体式是( )A.论体B.赋体C.骚体D.七体7.晁错主张劝农务本的名篇,一篇是《守边劝农疏》,另一篇是( )A.《论贵粟疏》B.《论积贮疏》C.《至言》D.《陈政事疏》8.造成《汉书》、《史记》写作思想和特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作者的思想差异和具体写作环境的不同B.作者对历史著作性质功能的认识不同C.作者具有“颂世”和“刺世”的不同主张D.作者对历史著作“实录”标准的认识不同9.最早以“赋”作为文体名称的作品是( )A.《高唐赋》B.《吊屈原赋》C.《柳赋》D.《赋篇》10.东汉赋体文学创作的发展趋势是( )A.由骚体赋向大赋转变B.由小赋向京都赋转变C.由大赋向抒情小赋转变D.由大赋向骚体赋转变11.在《乐府诗集》的以下类目中,保存两汉乐府民歌最多的是( )A.《鼓吹曲辞》B.《杂曲歌辞》C.《相和歌辞》D.《杂歌谣辞》12.最早载录《古诗十九首》的古代典籍是( )A.《玉台新咏》B.《文选》C.《乐府诗集》D.《古诗纪》13.曹植诗歌创作中成就最高的诗体是( )A.四言诗B.五言诗C.七言诗D.杂言诗 14.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 A.咏怀诗 B.幽愤诗 C.拟古诗 D.悼亡诗15.西晋诗风的特点是( )A.沉痛委曲,意蕴深沉B.梗概多气,志深笔长C.理过其辞,淡乎寡味D.结藻清英,流韵绮靡1、C2、C3、C4、B5、D6、C7、A8、A9、D 10、C 11、C 12、B 13、B 14、A 15、D16.刘琨诗歌的风格是( )A.笔力雄迈,文典以怨B.英雄失路,万绪悲凉C.坎土禀咏怀,彪炳可玩D.平淡自然,韵味醇厚17.晋代诗人郭璞最著名的诗作类型是( )A.咏史诗B.游仙诗C.玄言诗D.田园诗18.谢灵运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 )A.田园诗人B.玄言诗人C.边塞诗人D.山水诗人19.在唐代边塞诗中,具有气质沉雄,颇多感慨风格的是( )A.李益的边塞诗B.岑参的边塞诗C.高适的边塞诗D.陶翰的边塞诗20.初唐时期创作水平最高的宫廷诗人是( )A.早有诗名的杨师道、李百药、虞世南等前朝耆老B.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的“初唐四杰”C.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坛新秀D.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21.李贺诗中最具有特色的作品是( )A.咏仙讽鬼之作B.感愤不遇之作C.揭露时弊之作D.气势高扬之作22.“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出处是( )A.白居易的《长恨歌》B.李商隐的《无题》C.元稹的《离思五首》其四D.元稹的《会真诗三十韵》23.词之起源的传统说法是( )A.词起源于诗B.词起源于“曲子词”C.词起源于民间D.词起源于酒令艺术24.盛唐诗人中唯一位居高官且封侯者是( )A.崔颢B.高适C.岑参D.李白25.白居易闲适诗的基本特色是( ) A.反映国计民生,发挥美刺作用 B.表达知足常乐、温厚柔和的情致 C.受外界事物感动,形诸咏叹 D.写山水风光和友情26.盛唐诗风形成的标志是( ) A.讲究声律辞藻B.抒写慷慨情杯C.诗情画意结合D.声律风骨兼备27.唐传奇繁盛期的优秀代表作品是( ) A.《古镜记》、《补江总白猿传》、《游仙窟》 B.《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 C.《玄怪录》、《博异志》、《虬髯客传》 D.《游仙窟》、《枕中记》、《虬髯客传》28.最能体现陈子昂诗歌创作个性风采的是( )A.声情并茂,意在言外B.声律调谐,辞采华美C.评说古今,抒发感慨D.壮伟之情,豪侠之气29.韩愈散文中数量最多的文类是( )A.碑志B.书信C.序文D.杂著30.中晚唐诗坛的“武功体”所指的诗作是( )A.贾岛的作品B.姚合的作品C.孟郊的作品D.许浑的作品16、B 17、B 18、D 19、C 20、C 21、A 22、C 23、A 24、B 25、B 26、B 27、D 28、B 29、A 30、B三、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国语》(1)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明代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1.《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神魔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已经成熟。
2.“二拍”指凌蒙初创造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P704.“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种传奇。
P105.6.《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历史资料、民间故事、文人改编。
P517.《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
8.锦囊妙计和“耳畔分付”是《三国志演义》制造悬念的方式。
P839.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给正统文学思想带来了极大挑战。
P13910.公安派诗学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P140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1. 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这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基础上经文人加工整理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2. 茶陵派:茶陵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成员有铎、张泰等人。
他们论诗主张宗法杜甫,针对台阁体平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虽未尽除台阁遗风,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真情实感他们的诗歌成就不高,但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3. 台阁体:明初流行的文体,因其代表作家杨士奇、杨荣等位太阁大臣而得名。
这些作家大都身居高位,远离下层社会,作品大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缺乏丰富社会生活内容和真实情感。
格平正典丽,但有肤浅,空泛的弊端,流行几十年,造成不好影响,文学史上评论较低。
4.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他们均为湖北竟陵人,因而称为竟陵派。
竟陵派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
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
明清文学试卷及参考答案

明清文学试卷及参考答案【字号:大 中 小】 【背景色 】玉溪师范学院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中国文学史》(编号:A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方式:■考试 □考查 (■闭卷 □开卷 □仅理论部分 □其他)系(院): 专业: 年级: 级 班 学号: 姓名: 考试时间: 月 日 时 分题号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 评卷人 复核人一、填空题(本大题共9 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1、“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戏剧作品是《《桃花扇》》。
2、继《金瓶梅》之后问世的长篇世情小说是《《醒世姻缘传》》。
3、清代著名的讽刺小说是《《儒林外史》。
》。
4、李渔的戏曲理论主要见于其著作《《闲情偶寄》》。
5、朱权的曲学论著是《《太和正音谱》 》。
6、清代文言短篇小说除了《聊斋志异》外,还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7、《金瓶梅》的版本主要有词话本万历本和 崇祯本 两种。
8、公安派提出的文学理论主张是性灵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
9、吴伟业“梅村体”的代表作是 《圆圆曲》。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4 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 章回小说章回小说是在宋元讲史等话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它的特色是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段落整齐,但又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将全书构成统一的整体。
《三国演义》是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
2、 四声猿《四声猿》是明代徐渭的四部杂剧的合称,《四声猿》语出于郦道元《水经注》。
“猿鸣三声泪沾裳”,鸣四声则更属断肠之歌。
作为一组杂剧,《四声猿》包括了《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四本短戏。
王骥德“曲律”称“四声猿”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
得分得分)摆脱传统小说的传奇性,谈化故事情节。
)人物性格摆脱了类型化,写出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
)自然景物的描写舍弃了章回小说长期沿袭的程式化、骈俪化的韵语,运用口语化的散文。
)改变了传统小说中说书人的评述模式,采取第三人称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事方式。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

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篇:明清文学试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毛宗岗认为《三国演义》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三绝”,分别是“奸绝” _________,“义绝”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
2、“青丘子,癯而清,本是五云阁下之仙卿”,诗句中的“青丘子”是指明代诗人_________。
3、徐渭的“四声猿”是指《狂鼓史》、《雌木兰》、《》、《》四本短戏。
4、明代中期的三大传奇是李开先的《》、_________ 的《浣纱记》,以及署名王世贞等人的《》。
5、明初,瞿佑的文言小说《》轰动了文坛。
6、晚明诗坛,以袁宏道为首的________派提出了“_______说”,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为首的竟陵派倡导诗歌创作要达到“灵”而“_____”的境界。
7、被王国维誉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词人是__________。
8、袁枚《湖上杂诗》云:“桃花吹落沓难寻,人为来迟惜不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原名“恶因缘”,是按照佛教的____________观念,先后写了两世的两种恶因缘。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明传奇2、神怪小说3、梅村体4、桐城派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前后七子复古的得失与影响。
2、简述“沈汤之争”的背景、论争的焦点及文学史意义。
3、《聊斋志异》的诗化倾向表现在哪些方面?4、谈谈王士祯的神韵说和其神韵诗。
四、论述题(共20分)以《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四部小说为例,从题材、结构、人物塑造三个方面论述明清白话小说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文学D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2009-2010年第2学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曹操、关羽、智绝。
2、高启。
3、女状元、玉禅师。
明清文学试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元明清文学)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元杂剧作品,取材于唐传奇的是( )A.《赵氏孤儿》B.《张生煮海》C.《墙头马上》D.《柳毅传书》2.《陈州粜米》是( )A.历史剧B.爱情剧C.公案剧D.家庭伦理剧3.元代“四大传奇”的共同创作倾向是( )A.针砭时事,揭露现实的黑暗B.颂扬男女之情的浪漫美好C.展示人生的变幻无常D.宣扬道德教化4.关汉卿的性格和为人特点是( )A.理想高远,希冀隐逸B.风流倜傥,桀骜不驯C.勇猛刚强,杀富济贫D.修身养性,洁身自好5.现存的寺公大师创作的《醉义歌》在辽诗中是( )A.最长的诗B.最短的诗C.最早的诗D.最晚的诗6.《张协状元》对后来传奇作品的开创性贡献是( )A.创造戏剧中诗的意境B.创制以生、旦为主而各领一条线索的剧情结构C.追求词藻华美D.采用民歌的朴素风格,并含有滑稽表演的片断7.明初高启的诗歌风格是( )A.清新B.沉郁C.典雅D.豪放8.明代“前七子”的文学主张是( )A.文道合一B.独抒性灵,不拘格套C.文必秦汉,诗必盛唐D.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9.宋濂散文成就最高的是( )A.写景散文B.传纪文C.序文D.寓言10.关于《西游记》的主旨,鲁迅提出的说法是( )A.玩世主义说B.游戏说C.诛奸尚贤说D.滑稽说11.明代长篇小说《木寿杌闲评》是( )A.历史演义B.英雄传奇C.神魔小说D.世情小说12.吴江派戏剧理论的核心是( )A.注重合律侬腔B.推崇语言本色C.强调场上之曲D.注重文采才情13.沈德潜的诗歌创作主张是( )A.师法汉魏B.师法唐诗C.师法宋诗D.兼学唐宋14.陈维崧的词风是( )A.师法柳永,以赋为词B.师法周邦彦,典雅精工C.师法姜夔、张炎,清空婉约D.师法苏轼、辛弃疾,豪放苍凉15.下列文学主张中,与晚明公安派思想相近的是( )A.性灵说B.神韵说C.格调说D.肌理说16.《荡寇志》的题材类型是( )A.历史演义小说B.公案小说C.讽刺小说D.英雄传奇小说17.目前《红楼梦》的通行版本是( )A.脂评甲戌本B.脂评庚辰本C.程甲本D.程乙本18.下列作品中,与《长生殿》题材相同的是( )A.《梧桐雨》B.《临川梦》C.《比目鱼》D.《奈何天》19.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三项衡量标准是( )A.新意境、新语句、新风格B.古意境、新语句、新风格C.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D.新意境、古语句、新风格20.辛亥革命期间,“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狱中赠邹容》中的名句是( )A.力填平等路,血灌自由苗B.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C.临命须掺手,乾坤两只头D.世人皆欲杀,法国一卢骚二、多项选择题1.苏轼在文学创作上的显著特点有( )A.以文为诗B.以文字为诗C.以才学为诗D.以议论为诗E.以诗为词2.从三十首论诗绝句可以看出元好问的诗美追求是( )A.翻新出奇B.慷慨激昂C.天然浑成D.质朴浑厚E.阴抑穷愁3.关于《三国演义》主题的几种重要说法有( )A.拥刘反曹反映人民愿望说B.讴歌贤才说C.为英雄豪杰立传说D.反映三国兴亡说E.宣扬正统说4.下列总集中,属于清代民歌总集的有( )A.《白雪遗音》B.《霓裳续谱》C.《时尚南北雅调万花小曲》D.《古谣谚》E.《挂枝儿》5.清代曾国藩是( )A.咸同之际宋诗运动的倡导者B.桐城派古文的中兴缔造者C.湘乡派的领袖D.同光体的中坚E.湖湘诗派的核心三、简答题1.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中“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指什么事?作者借此表达何种含义?2.姚鼐《登泰山记》景物描写的特点是什么?3、梅尧臣诗歌有何特点?4、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四、论述(每小题 15分,共45分):1 、试析《红楼梦》中凤姐性格的丰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
1.《西游记》的问世标志着神魔小说作为一种小说类型已经成熟。
2.“二拍”指凌濛初创造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3.《水浒传》,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
P70
4.“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包括《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四种传奇。
P10
5.
6.《三国志演义》的成书主要受到三个因素的影响:历史资料、民间故事、文人改编。
P51
7.《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章回小说。
8.锦囊妙计和“耳畔分付”是《三国志演义》制造悬念的方式。
P83
9.李贽提出的“童心说”给正统文学思想带来了极大挑战。
P139
10.公安派诗学的核心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P140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1. 三言:指冯梦龙编撰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短篇白话小说集,这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基础上经文人加工整理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
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2. 茶陵派:茶陵派因其领袖李东阳为湖南茶陵人而得名,成员有铎、张泰等人。
他们论诗主张宗法杜甫,针对台阁体平冗委琐的风气,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
虽未尽除台阁遗风,他的有些作品摆脱了台阁体的束缚,表现出更为广阔的生活视角,刻画了作者个人的
真情实感他们的诗歌成就不高,但在明代诗歌发展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3. 台阁体:明初流行的文体,因其代表作家杨士奇、杨荣等位太阁大臣而得名。
这些作家大都身居高位,远离下层社会,作品大都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缺乏丰富社会生活内容和真实情感。
格平正典丽,但有肤浅,空泛的弊端,流行几十年,造成不好影响,文学史上评论较低。
4.竟陵派:以钟惺、谭元春为代表,他们均为湖北竟陵人,因而称为竟陵派。
竟陵派看重向古人学习,追求一种幽深奇僻、孤往独来的文学审美情趣。
在艺术上,他们不满于公安末流的浅易风格,力倡所谓“幽深孤峭”的风格。
使其作品刁钻古怪,走向了极端。
但缩了文学表现的视野,显示出晚明文学思潮中激进活跃精神的衰落。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吴中四杰”不包括(B)p23
A. 高启
B.刘基
C.杨基
D.张羽
2.生就一副“雷公嘴”,“孤拐脸”是形容( C)的人物形象的。
P121 A.猪八戒 B.牛魔王 C.孙悟空 D.沙僧
3.( B)是汤显祖最为得意的剧作,也是戏曲史上最具艺术魅力的剧作之一。
P105
A.《南柯记》
B.《牡丹亭》
C.《鸣凤记》
D.《浣纱记》
4.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 )P67
A.《三国志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金瓶梅》
5.拳打镇关西的是下列哪位人物(A )P78
A.鲁智深
B.宋江
C.武松
D.石秀
6.唐顺之是下列哪个流派的代表人物( B )p33
A.公安派
B.竟陵派
C.唐宋派
D.茶陵派
7.下列哪位人物不属于后七子文学流派( B)p13
A.李攀龙
B.李梦阳
C.王世贞
D.徐中行
8.《踏莎行.晚景》是哪位诗人的诗( C )p168
A.杨慎
B.陈子龙
C.陈霆
D.吴子孝
9.明代四大声腔不包括(D)
A.海盐腔
B.余姚腔
C.昆山腔
D.梆子腔
10.淳于棼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 D )P111
A.《紫钗记》
B.《邯郸记》
C. 《牡丹亭》
D. 《南柯记》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
1.“三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59
⑴暴露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揭露黑暗现实。
⑵描写情爱婚姻。
⑶反映市井细民道德标准。
⑷展现下层文人生活。
2.《水浒传》的语言艺术成就。
P89
(1)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2)口语化;(3)叙述语言明快洗练,生动传神;(4)景物描写与人物活动融为一体。
《水浒传》是全白话文,成为了白话语体成熟的标志。
3.简述《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P69
(1)使用“七实三虚”的叙述手法;
(2)情节结构宏伟而严谨。
显示了作者非凡的叙事才能;
(3)善于描写战争。
突出智斗,突出个性,把战争描写与人物性格刻画相结合;
(4)长于写人,使人物特征化或类型化。
五.论述题
1.论述《牡丹亭》的艺术成就及主题思想。
一、艺术成就:(1)把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
首先,贯穿整个作品的是杜丽娘对理想的强烈追求。
其次,艺术构思具有离奇跌宕的幻想色彩,使情节离奇,曲折多变。
再次,从“情”的理想高度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
(2)是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使之形神毕露,从而赋予人物形象以鲜明的性格特征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3)是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
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
另一方面,具有奇巧、尖新、陡峭、纤细的语言风格。
作品表现出很高的艺术水准。
二、主题思想:它具有强烈地追求个性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浪漫主义理想。
这个理想作为封建体系的对立面而出现。
善良与美好的东西都属于杜丽娘。
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
《牡丹亭》写出,她不是死于爱情被破坏,而是死于对爱情的徒然渴望。
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
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2.论述《西游记》的艺术成就,并简析孙悟空形象所具有的典型意义。
艺术成就:(1)想象丰富。
创造了一个极幻而又极真的境界;(2)人物形象物性、神性、人性三位一体,而且人物更贴近现实,更具真实性;(3)结构曲折巧妙;(4)语言风格幽默诙谐。
孙悟空形象:(1)天性自由,不爱拘束;(2)活泼机智,神通广大;(3)战胜妖魔,为民除害。
这个神话形象具有典型的意义:他既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人,又有经过想象夸张而出现的种种神奇色彩,既有社会中人的特点,又有动物的特点。
作品将他们的社会性和神话性,人性和动物性很好地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