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原理》第三章P133习题1-5答案剖析
新版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课后答案全(李海波 著)立信会计出版社

会计学原理习题答案第二章P66习题一一级科目:原材料、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固定资产、生产成本、应收账款二级科目:应收B公司账款、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应付丑厂账款、临时借款、基本生产成本、运输工具、生产用房、机器设备、辅助生产成本、应收A单位账款、应付子公司账款三级科目:B产品生产成本、甲材料、乙材料、润滑油、建筑材料、A产品生产成本资产4 450 000=负债2 170 000+所有者权益2 280 000P68 习题四(资金变化类型看P68表格)P69第五题P71 习题六借贷记账法一、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1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2、借:生产成本40 000 贷:原材料40 0003、借:库存现金400 贷:银行存款4004、借:固定资产100 000 贷:银行存款100 0005、借:应付账款 3 000 贷:银行存款 3 0006、借:生产成本25 000 贷:原材料25 0007、借:银行存款 3 000 贷:应收账款 3 0008、借:应付账款 4 000 短期借款12 000贷:银行存款16 0009、借:银行存款20 000 贷:实收资本20 00010、借:银行存款 3 600 库存现金400 贷:应收账款 4 000三、试算平衡表P73第七题1\会计分录(1)借: 其他应收款—某某单位或个人120.00 贷:库存现金—某出纳120.00(2)借: 库存现金—某出纳 100.00银行存款—某行某户56,000.00贷: 应收帐款—某客户 56,100.00(3)借:银行存款—某行某户42,000.00 贷:固定资产—某类—某项目42,000.00(4)借: 库存现金—某出纳400.00 贷: 银行存款—某行某户400.00(5)借: 其他应付款—某单位或个人6,020.00 贷:银行存款—某行某户6,020.00(6) 借:银行存款—某行某户400.00 贷: 库存现金—某出纳400.00(7)借:银行存款—某行某户20,620.00 贷: 应收账款—某客户20,620.00(8) 借:应付账款—某供货单位28,600.00 贷: 银行存款—某行某户28,600.00(9)借:库存现金—某出纳400.00 贷:银行存款—某行某户400.00(10)借: 原材料–某材料160.00 贷:库存现金—某出纳160.00(11) 借:库存现金—某出纳40.00原材料—某材料80.00贷:其他应收款—某单位或个人120.00(12)借: 应付账款—某供应商2,000.00贷:库存现金—某出纳300.00银行存款—某行某户1,700.00(13)借:银行存款—某行某户10,000.00 贷:短期借款—某行某笔10,000.00(14)借:银行存款—某行某户20,000.00 贷:实收资本—某所有者20,000.00(15)借:短期借款—某行某笔24,000.00 贷:银行存款—某行某户24,000.00(16)借:固定资产—某类—某项54,000.00 贷: 银行存款—某行某户54,000.00 2 还原经济业务总分类帐户本期发生额对照表第三章P133习题一材料采购过程的核算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500贷:库存现金5002、借:材料采购——甲材料16 000——乙材料12 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 896贷:应付票据33 6963、借:材料采购——甲材料480 (720)——乙材料240贷:银行存款480库存现金2404、借:原材料——甲材料16 480——乙材料13 04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6 480 (29 520)——乙材料 16 4805、借:应付票据33 696贷:银行存款33 6966、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5 500——乙材料 5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 887贷:银行存款12 9877、借:材料采购——甲材料440 (720)——乙材料280贷:银行存款540库存现金1808、借:原材料——甲材料5 940——乙材料5 880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5 940 (11 820)——乙材料 5 880各总账账户发生额:“材料采购”41 340;“原材料”41 340。
中级会计职称第3章固定资产存货课后习题及答案备课讲稿

中级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第三章课后练习题及答案第三章固定资产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表述及应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B.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C.企业由于安全或环保的要求购入的设备,虽然不能直接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但有助于企业从其他相关资产的使用获得未来经济利益或者将减少企业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也应确认为固定资产D.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企业(承租人)虽然不拥有该项固定资产所有权,但因享有使用权,也应将其作为自己的固定资产核算答案:D解析:由于企业对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既不拥有所有权又不能对其未来的经济利益实施控制,所以不能确认为本企业的固定资产。
2.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2011年1月购入一台设备,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价款为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700元。
取得运输发票一张,运输费为1000元,运输费可以按7%抵扣进项税。
另发生保险费1500元、装卸费300元。
款项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则甲公司购入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元。
A.11800B.12800C.12970D.12730答案:D解析:该设备的入账价值=10000+1500+300+1000×(1-7%)=12730(元)。
3.2009年12月29日甲企业一栋办公楼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
已经记入“在建工程”科目的金额是1000万元,预计办理竣工决算手续还将发生的费用为10万元,所以甲企业按照1010万元的暂估价计入“固定资产”科目。
甲企业采用年数总和法对其计提折旧,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6万元。
2010年3月28日竣工决算手续办理完毕,实际发生的费用是12万元,则该企业应该调整的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的金额为()万元。
A.2B.0C.0.67D.0.13答案:B解析:建造的固定资产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结算的,先按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结算手续后再调整原暂估的价值,但是不调整原已经计提的累计折旧金额。
会计学原理课后习题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二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收付实现制:5月份的收入=300000+5000+180000=485000(元)5月份的费用=144000+7000+60000+3800=214800(元)5月份的利润=485000-214800=270200(元)权责发生制:5月份的收入=500000+8000+30000=538000(元)5月份的费用=240000+7000+3000+2000=252000(元)5月份的利润=538000-252000=286000(元)习题二2016年9月末资产总额=476000 元负债总额=107000 元所有者权益=343000+(30000-4000)=369000 元第三章课后习题及答案习题一【解答】A=350000-450000+320000=220000(元)B=680000+410000-360000=730000(元)C=6000000-1500000+500000=5000000(元)D=600000+200000-400000=400000(元)E=950000+1050000-1460000=540000(元)习题二【解答】1.登记期初余额(2)借:生产成本40000贷:原材料40000(3)借:原材料10000贷:银行存款10000(4)借:固定资产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5)借:应付账款13000贷:银行存款13000(6)借:生产成本25000贷:原材料25000(7)借:银行存款3000贷:应收账款3000(8)借:短期借款12000应付账款4000贷:银行存款16000(9)借:银行存款20000贷:实收资本20000(10)借:银行存款14000贷:应收账款14000(2)登记账户,计算发生额及期末余额(见上述T字账)(3)编制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某公司总分类账发生额和余额试算平衡表习题三【解答】1.编制会计分录(1)借:原材料——乙 48000 ——丙 25000 贷:应付账款——红光工厂 73000 (2)借:应付账款——兴华工厂 20000贷:银行存款 20000 (3)借:原材料——丙1500 贷:应付账款——新飞工厂 1500 (4)借:生产成本179000贷:原材料——甲 140000——乙 36000 ——丙 30002.用丁字账开设并登记“原材料”和“应付账款”总分类账及所属明细分类账,计算各账户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
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

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会计学原理第3章习题答案第一节: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在会计学中,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是非常重要的。
会计的基本概念包括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会计的对象以及会计的特征等。
会计要素则是指会计中用于记录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等。
在本章的习题中,我们需要回答一些关于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要素的问题。
例如,什么是会计的定义?会计的目的是什么?会计的对象是指什么?以及会计的特征有哪些?答案如下:-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对其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学科。
- 会计的目的:会计的目的是为了提供有关企业经济活动的信息,以便于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做出决策。
- 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企业的经济活动,包括资源的获取、使用和交换等。
- 会计的特征:会计的特征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等。
第二节: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是会计学中的重要概念。
会计等式是指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即A = L + OE。
会计方程式则是指资产减去负债等于所有者权益的关系,即A - L = OE。
在本章的习题中,我们需要回答一些关于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的问题。
例如,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是平衡的?以及如果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不平衡,会有什么影响?答案如下:- 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的含义: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表示了企业的资源来源和运用的平衡关系,即企业的资产来源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 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的平衡: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之所以是平衡的,是因为每一笔经济活动都会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产生影响,使得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保持平衡。
- 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不平衡的影响:如果会计等式和会计方程式不平衡,会导致会计记录的错误,进而影响到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会计学基本原理练习题全集及参考答案

会计学基本原理练习题全集与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会计2.会计职能3.会计主体4.持续经营5.会计分期6.会计假设7.会计核算方法8.收益性支出9.资本性支出二、问答题:1.什么是会计?它有什么特点?2.会计的职能和任务是什么?3.会计的对象是什么?简述企业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4.什么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哪些?5.什么是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有哪些?6.会计核算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7.什么是会计对象的配比原则?8.什么是权责发生制原则?三、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将你选定的答案编号用英文大写字母填入括号内)1.我国会计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会计”一词最早起源于()。
A.唐朝 B.西周 C.明朝 D.清朝2.“四柱清册”中的“开除”是指A.全部负债 B.全部资产 C.本期支出 D.本期结存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反映和决策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和决策 D.分析和管理4.会计利用货币计价,主要从()方面反映经济活动。
A.生产经营活动 B.实物 C.数量 D.价值量5.会计以()为基本计量形式A.实物计量 B.货币计量 C.时间计量 D.劳动计量6.货币计量是建立在()基础上的。
A.币值变动 B.人民币 C.币值不变 D.记账本位币7.会计对象是()。
A.资金运动 B、物质运动 C.社会再生产过程D.货币的运动过程8.1992年财政部颁布的(),是我国会计与国际会计接轨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
A.会计法 B.企业会计准则 C.企业财务通则 D.具体会计准则9.下列各项中属于流动资产的有()。
A.现金 B.运输设备 C.专利权 D.固定资产10.我国会计实行()。
A.阴历会计年度 B.七月会计年度 C.历年会计年度 D.六月会计年度11.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
A.国家资源 B.物质资源 C.经济资源 D.劳动资源12.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证会计基础第三章习题及详细解析

{财务管理财务会计}会计证会计基础第三章习题及详细解析学习体会:教材中的公式一定要准确记忆,并且能够写出其变型公式。
这样还不够,我们还得知道每个公式所表示的内在含义,例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从该等式,我们可以知道:负债指的是债权人权益,即等式右边代表权益,该等式也就变成了“资产=权益”标明:资产与权益在任一个时点都必然保持恒等的关系。
而在例题的四个选项中:选项A中的三个要素为静态要素,它们是资产负债表中的基本要素,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选项B中的三个要素为动态要素,它们是利润表中的基本要素,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选项D: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也可写为: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为动、静态结合的会计等式)最后这一等式反映了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构成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联系纽带。
在会计期末结账后的会计等式又恢复到会计期初的形式。
知识点:会计等式、会计基础《会计基础》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习题详解②(二)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
1.对“资产=权益”等式的影响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权益”等式两边会计要素变动的方式,可以总结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1)资产与权益同时等额增加。
【例题1】甲企业于20××年1月2日获得所有者A追加投入资本100000元存入开户银行。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增加了l00000元,权益方的实收资本也增加了l00000元,由于资产和权益分别在会计等式的左方和右方,等式两边同时等额增加,使资产总额仍然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因此并没有改变等式的平衡关系。
(2)资产方等额有增有减,权益不变。
【例题2】甲企业于20××年1月12日从银行提取现金5000元。
正确答案:这笔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资产方的银行存款减少了5000元,库存现金增加了5000元。
会计基础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会计等式一、单选1、【参考答案】D【解析】借款增加、银行存款增加2、【参考答案】C【解析】A资产内部此增彼减,B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C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D 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3、【参考答案】C【解析】权益内部此增彼减4、【参考答案】B【解析】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5、【参考答案】A【解析】略6、【参考答案】D【解析】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7、【参考答案】B【解析】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B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C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D 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8、【参考答案】B【解析】略10、【参考答案】A【解析】略11、【参考答案】C【解析】A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B负债内部此增彼减,C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D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
12、【参考答案】C【解析】略13、【参考答案】B【解析】略14、【参考答案】B【解析】略15、【参考答案】A【解析】略16、【参考答案】A【解析】A选项借:银行存款贷:股本资本公积B选项、C选项、D选项:所有者权益内部此增彼减17、【参考答案】D【解析】略18、【参考答案】D【解析】略19、【参考答案】A【解析】略20、【参考答案】A【解析】略21、【参考答案】C【解析】A选项:资产和负债同时减少B选项:资产内部此增彼减C选项:(债务重组)债权人豁免债务人部分债务,作为损失债权人记账:借:银行存款坏账准备营业外支出贷:应收账款债务人记账:借:应付账款贷:银行存款资本公积D选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22、【参考答案】A【解析】购买机器资产内部此增彼减,不影响资产总额23、【参考答案】A【解析】略24、【参考答案】D【解析】略25、【参考答案】D【解析】发生的经济业务均不影响所有者权益总额变化26、【参考答案】B【解析】资产减少、权益增加,等式不平衡27、【参考答案】B【解析】收回应收账款存入银行,是资产内部此增彼减,不影响资产总额二、多选1、【参考答案】ACD【解析】B选项反映企业某一时点的财务状况2、【参考答案】ACD【解析】略3、【参考答案】ACD【解析】资产总额=60000-20000-15000+15000=40000元4、【参考答案】ACD【解析】月末资产总额=50+30+2-2+8-8-6=74万元5、【参考答案】ACD【解析】B:某一时点6、【参考答案】ABD【解析】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等式两边不平衡7、【参考答案】AC【解析】略8、【参考答案】BD【解析】略9、【参考答案】ABCD【解析】略10、【参考答案】ABD【解析】略11、【参考答案】AD【解析】略12、【参考答案】CD【解析】略13、【参考答案】CD【解析】14、【参考答案】BCD【解析】A选项:借:银行存款贷:应付债券B选项: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银行存款C选项:借:银行存款贷:股本资本公积D选项:借:应付股利贷:银行存款15、【参考答案】AD【解析】略16、【参考答案】ACD【解析】略17、【参考答案】BCD【解析】18、【参考答案】ABCD【解析】略三、判断1、【参考答案】对【解析】说法正确2、【参考答案】错【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3、【参考答案】对【解析】说法正确4、【参考答案】对【解析】略【解析】资产内部此增彼减6、【参考答案】错【解析】由企业的投资人提供的称为所有者权益,由企业债权人提供的称为负债7、【参考答案】错【解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8、【参考答案】对【解析】说法正确9、【参考答案】错【解析】可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10、【参考答案】错【解析】投资者将投资转为借款,但并未引起资产的增加11、【参考答案】错【解析】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主要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原理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习题答案习题一:1、借:原材料 15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 550银行存款 7 450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25 0002、借:无形资产 20 000贷:实收资本 20 0003、借:固定资产 50 000贷:实收资本 50 0004、借:固定资产 50 000贷:实收资本 50 0005、借:银行存款 50 000贷:短期借款 50 0006、借:银行存款 100 000贷:长期借款 100 000习题二:1、不可抵扣借:固定资产 47 000贷:应付账款 47 000可以抵扣借:固定资产 40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 800贷:应付账款 47 0002、不可抵扣借:在建工程 35 700元贷:银行存款 35 700可以抵扣借:在建工程 30 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 100贷:银行存款 35 7003、不可抵扣(1)借:在建工程 317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17 原材料 100库存现金 200可抵扣借:在建工程 300贷:原材料 100库存现金 200(2)不可抵扣借:固定资产 36 017 贷:在建工程 36 017 可以抵扣借:固定资产 30 900贷:在建工程 30 9004、(1)借:在途物资—甲 20 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 400 贷:应付账款 23 400库存现金 200(2)借:原材料—甲 20 200贷:在途物资—甲 20 2005、借:在途物资---乙 10 3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700 贷:银行存款 12 0006、借:原材料—乙 10 300贷:在途物资—乙 10 3007、借:应付账款 23 400贷:银行存款 23 4008、借:预付账款15 000贷:银行存款15 000 9、借:在途物资—丙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400 贷:预付账款15 000 银行存款84 00 10、借:原材料—丙20 000贷:在途物资—丙20 000习题三、1、借:在途物资—甲 6 000—-乙 5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870 贷:银行存款12 8702、660(1)分配率=6+4= 66(元/吨)甲材料应负担运费=6╳66=396元乙材料应负担运费=4╳66=264元(2)借:在途物资—甲396—乙 264 贷:库存现金运杂费算进在途物资 6603、借:原材料—甲 6 396—乙 5 264贷:在途物资—甲 6 396—乙 5 264习题四:1、借:生产成本—A 25 000—B 15 000制造费用8 000管理费用 2 000贷:原材料--××材料50 0002、借:生产成本—A 22 800—B 11 400 制造费用 3 420管理费用7 98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45 6003、借:其他应收款——张平 1 000贷:银行存款 1 0004、借:制造费用 200管理费用 800贷:银行存款 1 0005、借:制造费用 200管理费用 100贷:银行存款 3006、借:财务费用 500贷:应付利息 5007、借:制造费用 2 000管理费用 1 000贷:累计折旧 3 0008、借:应付利息 1 200短期借款 20 000贷:银行存款 21 2009、借:制造费用 1 180管理费用 620贷:应付账款 1 800习题五:(一)1、(1)本月制造费用=8000元(1)+3420元(2)+200元(4)+200元(5)+2000元(7)+1180元(9)=1500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34200(A、B产品工人工资总额)=0. 4386(元)A产品应摊销制造费用=22800 × 0.4386=10000元B产品应摊销制造费用=11400 × 0.4386=5000元制造费用分配表分配对象分配标准分配率分配额A产品22 800 0.438596 10 000B产品11 400 0.438596 5 000合计34 200 0.438596 15 000(2)借:生产成本——A 10 000——B 5 000贷:制造费用 15 0002、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2200+(25000+22800+10000)- 0 =60000元借:库存商品——A 60 000贷:生产成本——A 60 000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入库产品数量:1000件成本项目总成本金额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26 200 26.20直接人工23 200 23.20制造费用10 600 10.60合计60 000 60.003、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0+(15000+11400+5000)-0=31400元借:库存商品——B 31 400贷:生产成本——B 31 400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计算表入库产品数量:2000件成本项目总成本金额单位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5000 7.5直接人工11400 5.7制造费用5000 2.5合计31400 15.7(二)制造费用=5 000(1)+10 000(2)+7000(3)+5000(4)=270001、分配率=27 000÷60 000=0.452、A分配额=0.45×40 000=18 000B分配额=0.45×20 000=9 0003、A生产费用=20 000(1)+40 000(2)+18 000(制)=78 000B生产费用=16 000(1)+20 000(2)+9 000(制)=45 000(三)1、总成本=15 000+85 000-0=100 0002、单位产品成本=100 000÷2 000(件)=50元/件3、材料:10 000+56 000-0=66 000单位产品材料成本:66 000÷2 000(件)=33/件人工:3 000+24 000-0=27 000单位产品人工成本:27 000÷2 000(件)=13.50/件制造费用:2 000+5 000-0=7 000单位产品制造费用:7 000÷2 000(件)=3.50/件习题六:1、借:应收账款 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2、借:银行存款 46 800贷:主营业务收入 4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 8003、借:银行存款 20 000贷:预收账款 20 0004、借:预收账款 23 400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 4005、(1)甲产品加权平均成本=(65.5×100+60×1000)/(100+1000)=60.5元甲产品本月销售成本=60.5×800=48 400元(2)借:主营业务成本 48 400贷:库存商品——甲 48 4006、借:销售费用 1 600贷:银行存款 1 6007、(1)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4 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000 (2)借: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4 000贷:银行存款 4 000习题七:1、借:银行存款 2340贷:其他业务收入 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2、借:其他业务成本 1800贷:原材料 18003、借:应付账款 5000贷:营业外收入 50004、借:营业外支出 4 700违约金贷:银行存款 4 700习题八:管理费用=2000(4.1)+7980(4.2) +800(4.4)+100(4.5)+1000(4.7)+620(4.9)=12500财务费用=500(4.6)主营业务收入=20000(6.1)+40000(6.2)+20000(6.4)=80000 主营业务成本=48400(6.5)销售费用=1600(6.6)营业税金及附加=4000(6.7)其他业务收入=2000(7.1)其他业务成本=1800(7.2)营业外收入=5000(7.3)营业外支出=4700(7.4)1、借:主营业务收入 80000其他业务收入 2000营业外收入 5000贷:本年利润 870002、借:本年利润 73500贷:主营业务成本 48400其他业务成本 1800营业税金及附加 4000销售费用 1600管理费用 12500财务费用 500营业外支出 47003、本月利润总额=87000-73500=13500元本月应交所得税=13500×25%=3375元借:所得税费用 33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33754、借:本年利润 3375贷:所得税费用 33755、净利润=13500-3375=10125元提取法定盈余公积=10125×10%=1012.5元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125×5%=506.25元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1012.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506.25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1012.5 ----任意盈余公积 506.256、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3000贷:应付股利 3000习题九1、借:银行存款 200000贷:短期借款 2000002、借:固定资产 120000贷:实收资本(或股本) 1200003、借:财务费用 2500贷:应付利息 25004、借:应付账款 45000贷:银行存款 450005、借: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预借差旅费贷:库存现金 10006、借:短期借款 40000应付利息 1800贷:银行存款 418007、借:固定资产 36000贷:银行存款 360008、借:预付账款 80000贷:银行存款 800009、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100000——丙材料 2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51000贷:银行存款 300000 应付账款 5100010、运杂费分配率=6000/(100000+200000)=0.02乙材料分摊:0.02×100000=2000丙材料分摊:0.02×200000=4000借:在途物资——乙材料 2000——丙材料 4000贷:银行存款 600011、借:原材料——乙材料 102000——丙材料 204000贷:在途物资——乙材料 102000——丙材料 204000验收入库后才成为原材料12、借:在途物资——甲材料 10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00贷:预付账款 80000银行存款 3900013、借:库存现金 30000取钱用于发工资贷:银行存款 3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0贷:库存现金 3000014、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0000——B产品 60000制造费用 20000管理费用 10000贷:原材料——甲材料 150000——乙材料 30000——丙材料 6000015、借:生产成本——A产品 15000——B产品 10000制造费用 3000管理费用 2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3000016、借:制造费用 30000管理费用 20000贷:累计折旧 5000017、借:制造费用 800管理费用 400贷:银行存款 120018、借:制造费用 2700贷:银行存款 270019、借:管理费用 1500差旅费贷:其他应收款——张三 1000库存现金 50020、借:制造费用 1000管理费用 2000贷:库存现金 300021、借:销售费用 10000广告费贷:银行存款 1000022、借:银行存款 500000贷:预收账款 50000023、制造费用合计=20000(14)+3000(15)+30000(16)+800(17)+2700(18)+1000(20)=57500 制造费用分配率=57500/(15000+10000)=2.3A产品分配:15000×2.3=34500B产品分配:10000×2.3=23000借:生产成本——A产品 34500——B产品 23000贷:制造费用 5750024、A产品完工产品成本=10000+(材料150000+工资15000+制造费用34500)-20000=189500(元) B产品完工产品成本= 0 + (材料60000+工资10000+制造费用23000)-4000=89000(元)借:库存商品——A 189500——B 89000验收入库贷:生产成本——A 189500——B 8900025、借:预收账款 702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0200026、借:应收票据 351000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5100027、A产品每件入库成本=189500÷2000件=94.75元A产品销售成本=94.75×1500=142125(元)B产品每件入库成本=89000÷500件=178元B产品销售成本=178×300=534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A 142125--B 53400贷:库存商品——A 142125——B 5340028、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2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消费税 2000029、借;银行存款 8000贷:营业外收入 800030、借:营业外支出 3000贷:银行存款 300031、借:银行存款 46800贷:其他业务收入 4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6800借:其他业务成本 31000贷:原材料 3100032、主营业务收入=600000(25)+300000(26)=900000其他业务收入=40000(31)营业外收入=8000(29)主营业务成本=142125(27)+53400(27)=195525其他业务成本=31000(31)营业税金及附加=20000(28)销售费用=10000(21)管理费用=10000(14)+2000(15)+20000(16)+400(17)+1500(19)+2000(20)=35900 财务费用=2500(3)营业外支出=3000(30)借:主营业务收入 900000其他业务收入 40000营业外收入 8000贷:本年利润 948000借:本年利润 297925贷:主营业务成本 195525其他业务成本 31000营业税金及附加 20000销售费用 10000管理费用 35900财务费用 2500营业外支出 300033、利润总额=948000-297925=650075应交所得税=650075×25%=162518.75借:所得税费用 162518.75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162518.75 借:本年利润 162518.75贷:所得税费用 162518.7534、净利润=650075-162518.75=487556.25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8755.6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4377.81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48755.63——任意盈余公积 24377.8135、(1)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243778.12 贷:应付股利 243778.12 (2)借:应付股利 243778.12贷:银行存款 243778.1236、借:本年利润 487556.25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87556.2537、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16911.56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48755.63——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24377.81——应付现金股利 243778.12 未分配利润=487556.25-316911.56=170644.6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133习题一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供应过程的核算和采购成本的计算。
二、资料××工厂200×年7月份内发生以下有关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假设计划成本与实际成本相等):三、要求1.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登记“物资采购”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以及“物资采购”明细分类账户(运费和装卸搬运费按材料重量比例计入材料采购成本)。
[答案](一)根据下列材料采购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采购员××预支差旅费5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其他应收款——××500贷:库存现金5002.购进下列原材料,巳验收入库,货款以商业汇票结算。
增值税17%甲种材料1600千克@10元计16000元乙种材料800千克@16元计12800元合计28800元借:材料采购——甲16000——乙128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896贷:应付票据336963.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运费480元;以现金支付运达仓库的装卸费240元(对材料运费应扣7%的增值税分录,在以后再考虑)。
采购费用分配率=(480+240)÷(1600+800)=0.3元/千克甲材料分配0.3×1600=480元乙材料分配0.3×800=240元借:材料采购——甲480——乙240贷:银行存款480库存现金2404.上述材料按实际成本入账。
借:原材料——甲16480——乙13040贷:材料采购——甲16480——乙130405.商业汇票到期,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材料款及增值税款。
借:应付票据33696贷:银行存款336966.从外地购入材料11100元,计甲种材料550千克@10元;乙种材料350千克@16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未到(增值税率17%)。
借:材料采购——甲5500——乙56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887贷:银行存款129877.上述材料已到,以现金支付运费18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装卸搬运费540元。
采购费用分配率=(180+540)÷(550+350)=0.8元/千克甲材料分配0.8×550=440元乙材料分配0.8×350=280元借:材料采购——甲440——乙280贷:库存现金180银行存款5408.上述材料按实际成本转账。
借:原材料——甲5940——乙5880贷:材料采购——甲5940——乙5880(二)登记“材料采购”和“原材料”总分类账户以及“材料采购”明细分类账户借材料采购贷借材料采购——甲贷②28800③720⑥11100⑦720 本期发生额41340 ④29520⑧11820本期发生额41340②16000③480⑥5500⑦440本期发生额22420④16480⑧5940本期发生额22420借材料采购——甲贷借原材料贷②12800③240⑥5600⑦280 本期发生额18920 ④13040⑧5880本期发生额18920④29520⑧11820本期发生额41340期末余额41340本期发生额-P134 习题二一、目的练习工业企业生产过程核算和生产成本的计算。
二、资料某工厂200×年7月份内发生以下各项经济业务:三、要求1.根据上列产品生产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2.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和“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3.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格式如下: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金额单[答案](一)根据产品生产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生产车间从仓库领用各种原材料进行产品生产。
计用于生产A产品甲材料150千克@10.50元,乙材料100千克@16.50元;用于生产B产品甲材料120千克@10.50元,乙材料80千克@16.50元。
借:生产成本——A产品3225 (150×10.5+100×16.50) ——B产品2580 (120×10.5+80×16.50) 贷:原材料58052.结算本月份应付职工工资,按用途归集如下:A产品生产工人工资5000元B产品生产工人工资4000元车间职工工资2000元管理部门职工工资3000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5000——B产品4000制造费用2000管理费用3000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140003.按规定根据职工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生产成本——A产品700——B产品560制造费用280管理费用420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19604.计提本月份固定资产折旧,计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600元,管理部门使用固定资产折旧300元。
借:制造费用600管理费用300贷:累计折旧9005. 以库存现金支付应由本月份车间负担的修理费200元。
借:制造费用200贷:库存现金2006.车间报销办公费及其他零星开支400元,以现金支付。
借:制造费用400贷:库存现金4007.车间管理人员出差报销差旅费237元,原预支300元,余额归还现金。
借:制造费用237库存现金63贷:其他应收款3008.将制造费用总额如数转入“生产成本”账户,并按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摊配计入A、B两种产品成本中去。
2000+280+600+200+400+237=3717元制造费用分配率=3717÷(5000+4000)=0.413A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413×5000=2065元B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0.413×4000=1652元借:生产成本——A产品2065——B产品1652贷:制造费用37179.结算本月份A、B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
本月A产品100件,B产品80件,均已全部制造完成,并已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入账。
A产品生产成本=3225+5000+700+2065=10990B产品生产成本=2580+4000+560+1652=8792借:库存商品——A产品10990——B产品8792贷:生产成本——A产品10990——B产品8792(二)登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总分类账户和“生产成本”明细分类账。
借生产成本贷借生产成本——A 贷①5805②9000③1256⑧3717 本期发生额19782 ⑨19782本期发生额19782①3225②5000③700⑧2065本期发生额10990⑨10990本期发生额10990借 制造费用 贷 借 生产成本——B 贷 ② 2000 ③ 280 ④ 600 ⑤ 200 ⑥ 400 ⑦ 237 本期发生额3717 ⑧ 3717 本期发生额3717① 2580 ② 4000 ③ 560 ⑧ 1652 本期发生额 8792⑨ 8792本期发生额8792(三)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下:产品生产成本计算表金额单P135习 题 三一、目的 练习工业企业销售过程的核算。
二、资料 ××工厂200×年7月份发生有关销售经济业务如下:三、要求1.根据上列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2.计算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答案](一)根据各项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1.向甲工厂出售A 产品500件,每件售价60元,增值税率17%。
货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A 产品 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51002.向乙公司出售B 产品300件,每件售价150元,增值税率17%。
货款尚未收到。
借:应收帐款——乙公司 52650贷:主营业务收入——B 产品 45000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76503.按出售的两种产品的实际销售成本转账(A产品每件45元,B产品每件115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A 22500——B 34500贷:库存商品——A 22500——B 345004.以银行存款支付上述A、B两种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运输费800元、包装费200元。
借:销售费用1000贷:银行存款10005.结算本月份销售机构职工工资1000元,并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职工福利费。
借:销售费用1140贷:应付职工薪酬11406.向丙工厂出售甲材料100千克,每千克售价12元。
货款已收到,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1404贷:其他业务收入12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047.按出售的甲材料实际销售成本转账(每千克10元)。
借:其他业务成本1000贷:原材料——甲1000(二)计算产品销售利润和其他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三项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30000+45000-(22500+34500)-1000-1140=15860(元)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1200-1000=200(元)P136 习题四【答案】1.借:管理费用3000制造费用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80002.借:管理费用700制造费用420贷:应付职工薪酬11203.借:管理费用600制造费用800贷:累计折旧1400贷:银行存款12005. 借:管理费用400贷:库存现金4006. 借:管理费用300贷:库存现金3007. 借:管理费用480贷:库存现金4808. 借:销售费用1500贷:银行存款15009. 借:财务费用900贷:银行存款90010. 借:销售费用700贷:银行存款600库存现金10011. 借:应付职工薪酬1200贷:库存现金120012. 借:管理费用960库存现金40贷:其他应收款100013. 借:制造费用1900管理费用500贷:银行存款240014. 借:管理费用1000制造费用2000贷:银行存款3000P137 习题五【答案】3-1借:银行存款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8500 3-2借:主营业务成本35000贷:库存商品35000贷:库存现金 5003-4借:管理费用 300贷:银行存款 3003-5借:财务费用 2200贷:银行存款 22003-6借:营业外支出 500贷:银行存款 5003-7借:其他应付款 300贷:营业外收入 256.4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00/1+17%)*17%=43.59【注明】1、按税务制度规定,“对因逾期未收回包装物不再退还的押金,应按所包装货物的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
”2、一般情况下把押金收入视为“含税收入”。
由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因此,应纳增值税=[含税收入/1+17%]*17%4、 计算、结转和分配利润4-112月份的利润总额=50256.41--38500=11756.414-2 ①计算所得税=11756.41*25%=2939.1借:所得税费用 2939.1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939.1②结转所得税费用:借: 本年利润 2939.1贷:所得税费用 2939.14-3计算净利润=利润总额 - 所得税=11756.41- 2939.1=8817.31借: 本年利润 8817.31贷:利润分配8817.314-4 按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8817.31*10%=881.73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881.73贷:盈余公积881.734-5按1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8817.31*15%=1322.6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322.6贷:盈余公积1322.64-6按10%计算应付投资者利润=8817.31*10%=881.73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881.73贷:应付股利88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