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
20130510中药药理实验

【方法】
【注意】
1.小鼠应该单只游泳,如果两只以上同时游泳,会影响实验结果。 2.水温过高或小鼠负重物较轻均可使小鼠游泳时间明显延长。
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ig ig
【注意】
1.戊巴比妥钠新鲜配制 2.小白鼠翻正反射消失1分钟以上为入睡标准。 3.每次实验前,都要预试,找出戊巴比妥钠的阈下剂量。
【思考题】
1.为什么天麻能提高阈下催眠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的百分率?
天麻对小白鼠睡眠的影响
组别
动物数(n) 给药途径 剂量 潜伏期
生理盐水组 天麻注射液组
入睡动物数
麻黄汤及去麻黄桂枝对大鼠足跖部汗液分泌的影响
组别
剂量(g/kg) 动物数(n)
汗点出现的时间
给药5min汗点出现数
蒸馏水组
麻黄汤 水煎液组
【目的】 学习家兔胆总管胆汁流量测定的实验方法,观察茵陈蒿汤的利胆 作用。 【原理】
本实验采用胆管插管法。肝脏分泌的胆汁经胆总管流入十二指 肠,茵陈具有利湿退黄、解毒疗的功效。茵陈能促进胆汁排出, 使胆汁流量增加。 【器材】
实验内容
周次
第四周
第五周
上课时间
下午
下午
实验项目名称
天麻对小鼠睡眠时间影响 天南星抗士的宁小鼠惊厥试验 麻黄配桂枝对大鼠足跖汗液分泌的影响
第六周
下午
茵陈利胆实验
第七周 第八周
下午 下午
人参对小鼠游泳时间的影响 人参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考试
【目的】通过天麻对小白鼠睡眠的影响实验,了解天麻的镇静作用. 【原理】
中药药理学实验

实验一附子炮制前后致小鼠中毒死亡的情况比较实验目的:用小鼠死亡数观察附子炮制前后毒性的不同实验原理:附子的有毒成份主要是乌头碱。
它的性质不稳定,经长时间用水浸泡和加热煎煮炮制,都可使乌头碱水解成毒性较小的苯甲酰乌头胺和乌头胺。
生附子中乌头碱含量高,经过炮制后乌头碱含量减少,毒性也降低,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的剂量就比生附子大得多。
实验器材:小鼠笼(或罐)、电子天平、注射器(1ml),小鼠灌胃针头。
药品:生附子和熟附子水煎液1g/1ml、苦味酸。
材料:小白鼠。
体重18-22g,雌雄不拘。
实验方法1,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附子和炮制后的附子水煎液灌胃。
30min后观察两组小鼠中毒症状和死亡数有无不同。
2,生附子灌服后约20min动物出现腹部收缩,身体摇摆,步态不稳和不安静等现象;30min 左右可能死亡。
而炮制附子水煎液灌服后则无此中毒现象。
观察结果并记录。
实验结果:思考题:1.中药炮制后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2.为预防附子中毒,应如何降低其毒性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醋酸扭体法观察延胡索炮制前后镇痛作用的变化实验原理:延胡索的醇制浸膏、醋制浸膏、散剂等均有明显镇痛作用。
延胡索乙素镇痛作用最强,丑素次之,甲素较弱。
延胡索乙素为镇痛主要有效成分,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弱但优于复方阿司匹林,对钝痛的作用优于锐痛。
与吗啡等麻醉性镇痛药相比副作用少而安全,没有成瘾性。
镇痛时对呼吸没有明显抑制,也无便秘等副作用。
生品中游离生物碱难溶于水,煎液中有效成分低,醋制后生物碱成盐,易溶于水,镇痛作用增强。
左旋四氢巴马汀是一个多巴胺受体阻断剂,其镇痛作用机制可能与阻断脑内多巴胺D1 受体,使纹状体亮氨酸脑啡肽含量增加有关。
实验方法:取4只小白鼠,称重,用苦味酸标记后随机分为两组,分别0.2ml/10g的生延胡索和炮制后的延胡索水煎液灌胃。
45分钟后分别腹腔注射0.7%冰醋酸溶液。
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探究,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二、实验原理1.中药药理作用中药是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物质中提取的药物。
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的药理活性、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等方面。
2.药效学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生物体所引起药理反应的学科,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的作用效应、药物作用启始时间与结束时间、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仪器:实验室离心机、恒温摇床等试剂:中药提取液、小白鼠等四、实验步骤1.提取中药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中药进行提取。
将中药材粉末加入适量乙醇中,进行浸泡提取,然后进行离心等处理,最后获得中药提取液。
2.动物实验准备一定数量的小白鼠,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
将实验组小白鼠按照一定剂量给予中药提取液,对照组小白鼠给予相同剂量的溶剂。
观察小白鼠在给药后的反应,如行为改变、体重变化等。
3.药效学评价通过观察实验组小白鼠的生理变化,如心率、血压、体温等,进行药效学评价。
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的差异可以反映中药提取液的药理作用。
五、实验结果分析通过观察小白鼠的行为和生理变化,对药效学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确认中药提取液的药理作用。
六、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与分析,得出中药提取液对小白鼠的药理作用与机制。
对比实验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一步验证中药的药理活性与作用机制。
七、实验心得通过这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合理运用仪器和试剂,并进行数据分析。
这对我今后的中药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中药药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明确了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评价方法。
中药的研究对于探索新药物以及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实验不仅增加了对中药的了解,同时也增强了对药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对于今后的科研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
中药药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中药药剂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掌握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散剂、丸剂、煎膏剂等。
3. 了解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方法,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
二、实验原理中药药剂学是研究中药制剂的制备、应用和质量控制的一门学科。
中药制剂的制备过程包括原料的选择、炮制、提取、浓缩、干燥、制剂等环节。
中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主要包括外观、含量、溶出度、微生物限度等方面。
三、实验内容1. 散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散剂的制备方法,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
(2)实验原理:散剂是指将药材粉碎成细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制成一定规格的粉末制剂。
(3)实验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天平、烧杯等。
(4)实验材料:滑石30g,甘草5g,朱砂1.5g。
(5)实验步骤:a. 将滑石、甘草粉碎成细粉。
b. 水飞朱砂成极细粉。
c. 将少量滑石粉放入研钵内,加入朱砂极细粉1.5g,逐渐加入等容积滑石粉,研匀。
d. 将甘草粉加入上述混合物中,研匀。
e. 按每包3g分包。
(6)质量检查:a. 外观检查:散剂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色泽一致。
b. 均匀度检查:按《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检查,取供试品适量,置光滑纸上,平铺约5cm2,将其表面压平,在明亮处观察,应色泽均匀,无花纹与色斑。
c. 水分检查:照《中国药典》20xx年版附录照水分测定法(附录 H)测定,不得过9.0%。
d. 装量差异检查:依照《中国药典》20xx年版一部附录I B检查,单剂量包装的散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2. 丸剂的制备(1)实验目的:掌握丸剂的制备方法,熟悉丸剂的质量检查。
(2)实验原理:丸剂是指将药材粉碎成细粉,经过加水、炼蜜等工序,制成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3)实验仪器:粉碎机、药筛、研钵、天平、烧杯、炼蜜机等。
(4)实验材料:人参、黄芪、当归、熟地黄等。
(5)实验步骤:a.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b. 加水适量,搅拌溶解,制成药液。
c. 将药液倒入炼蜜机中,炼制成熟蜜。
中药药理实验

药理实验室在新校区教学实验楼B区二楼二区,实验室房间号BM217, BM218, BM210实验一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运动的影响【实验目的】复习并掌握药物剂量的计算和表示方法、小鼠的捉持和给药方法以及处死方法;掌握常用的中药剂量表示方法;熟悉基本的尸检方法和消化道器官的辨认;掌握肠推进动力实验方法及其应用范围;熟悉大承气汤对肠道运动功能的影响;了解药理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基本格式。
【实验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观察炭末在肠道的推进距离。
【实验材料】小白鼠、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 、大承气汤水煎剂的炭末混悬液(1g/ml)、苦味酸溶液、手术剪、眼科剪、直尺、注射器及小鼠灌胃针头等。
【实验方法】取禁食20~24小时体重相近的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用苦味酸溶液标记。
然后分别用上述两种炭末混悬液以0.3ml/10g 的剂量给小鼠灌胃。
给药18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蛙板上。
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的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
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
取各组2只小白鼠平均值,用公式计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小白鼠的容积是否增大。
汇集全班实验结果,计算三组小白鼠的炭末推进距离,并作均数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炭末推进率= 碳末在肠内推进的距离(cm)/小肠全长(cm)x100% 【注意事项】1、注射给药前应将碳末混悬液混匀。
2、每只小鼠注射应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3、分离肠系膜时动作应轻柔,以避免将肠管拉断或人为地将肠内容物向前推进。
实验记录鼠号药物小肠总长度(cm) 炭末推进距离(cm)【实验结果】大承气汤对小白鼠小肠蠕动的影响组别动物数药物剂量小肠总长度炭末推进距离炭末推进率(只)(g/kg)(cm)(cm ) ( % ) 生理盐水组大承气汤组【思考题】大承气汤致泻的主要成分及作用机理是什么?本实验可用于那些药物的研究?实验二丹参对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实验目的】复习并掌握大鼠的捉持和常用给药方法;熟悉常用的麻醉剂及其麻醉方法;熟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意义、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实验中造模的方法;熟悉用垂体后叶素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的机制、方法和丹参注射液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
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引言中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疗效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中药的药理学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为了探究中药的药理学特性,本实验对几种常用中药进行了药理学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实验一:中药A的抗炎作用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实验鼠(雄性,体重20-25g)2. 实验药物:中药A提取物3. 实验组:将实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
4. 实验操作: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中药A提取物,每天一次,连续7天。
5. 指标测定:测定实验鼠血清中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白细胞计数显著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也显著下降。
这表明中药A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药A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等,这些成分可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和调节免疫反应来发挥抗炎作用。
实验二:中药B的抗氧化作用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实验大鼠(雌性,体重200-250g)2. 实验药物:中药B提取物3. 实验组: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只。
4. 实验操作: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给予中药B提取物,每天一次,连续14天。
5. 指标测定:测定实验大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与讨论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的SOD活性显著增加,MDA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中药B中富含多种抗氧化物质,如黄酮类、多酚类等,这些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
实验三:中药C的抗肿瘤作用材料与方法1. 实验细胞:人肺癌细胞株A5492. 实验药物:中药C提取物3. 实验组: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孔。
4. 实验操作:对照组加入培养基,实验组加入中药C提取物,培养48小时。
5. 指标测定:测定A549细胞的增殖率和凋亡率。
中药药理学实验报告

中药药理学实验总结学院:农学院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班级:121实验材料与药品实验一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 个)、灌胃针(1 支)、烧杯(2 个)、1 ml 注射器(4 支)等,小白鼠,每组 3 只雌鼠,3只雄鼠。
实验二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 个)、灌胃针(1 支)、烧杯(2 个)、1 ml 注射器(4支)。
实验动物——小鼠(每组3只雌鼠,3只雄鼠)、实验三仪器设备条件:鼠笼 1个)、灌胃针(1 支)、烧杯(2 个)、1 ml 注射器(3 支)、电炉、铁锅、铁铲、搪瓷盘、蛙板、眼科剪、眼科镊、直尺。
物质条件:实验动物——小鼠(每组 4 只),番泻叶实验四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 个)、灌胃针(1 支)、烧杯(2 个)、1 ml 注射器(3 支)、线、玻璃缸(水桶)、200ml磨口瓶等物质条件:实验动物——小鼠(小鼠每组4 只)、补中益气中药水煎液实验方法与步骤实验一小白鼠是药理实验常用的一种动物,常用于药物的筛选、LD50ED50 的测定、中枢神经系统药试验、抗炎免疫药试验、避孕药、抗肿瘤以及抗衰老药试验等。
常用体重 18~ 22g。
1 .捉拿方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向后拉其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皮肤及双耳,将小白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后以第四指和小指夹住鼠尾。
2 .给药途径:(1)经口给药法:口服(PO):将受试药物放入饲料或溶于饮用水中,由动物自由提取的一种方法。
缺点是摄入剂量不够准确。
灌胃(IG):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沿上腭插入食道。
如遇阻力,可将针头抽出再另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
灌注量为 0.1~ 0.3ml/10g 体重。
(2)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
一手固定动物,另一手注射,注射量为0.1~0.3ml/10g 体重。
(3)肌内注射(IM):多注射于后肢股部肌肉,每侧不超过 0.1ml.(4)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进针约 3~5mm,。
中药药理学实验

中药药理学实验实验1 附子炮制前后致小白鼠中毒表现得影响(6学时)【目得】观察生附子与制附子致小白鼠得死亡数量,评价炮制对附子毒性得作用、【器材】1ml注射器、鼠笼、天平。
【药品】生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l、制附子水煎醇沉液(上清液)0.5g/m l、【动物】小鼠,雌雄各半,体重18 ~22 g。
【方法】小鼠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2组。
按0、2ml/10g 腹腔注射给药,第1组给予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第2组给予制附子水煎醇沉液。
观察并记录30min 内各组小鼠死亡情况。
【结果】记录生附子水煎醇沉液组与制附子水煎醇沉液组动物死亡数,比较两者毒性得大小。
【注意事项】生附子与制附子水煎液制备时均应煎煮4小时以上。
【思考题】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炮制前后附子毒性作用差异得原因。
实验2 生大黄、制大黄以及大黄、芒硝配伍对小白鼠小肠运动得影响(炭末法)(4学时)[目得]了解生大黄、制大黄对肠蠕动得影响以及大黄与芒硝配伍得药理意义。
[原理]利用黑色炭末作为指示剂,观察炭末在肠道得推进距离。
口服生大黄可刺激肠蠕动加速,有泻下作用,故对胃肠实热有“釜底抽薪”之功。
大黄久煎或炮制之后,致泻成份分解,作用减弱,而芒硝在肠内不易被吸收,使肠内渗透压升高,大量水分保留在肠腔,机械性刺激肠壁而致泻。
故生大黄与芒硝配伍有“增水行舟,润燥软坚”之功效,致泻作用增强。
[器材]手术剪、眼科镊、直尺、注射器、灌胃针头、天平,烧杯,搪瓷盘或蛙板、[药品] 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
1g/m(炭末为活性炭),生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
1g/m1),制大黄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l,生大黄水煎液加芒硝(生大黄1g/ml+芒硝0.5g/ml+炭末0.1g/m1),苦味酸。
[动物]小白鼠。
[方法] 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得12只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用苦味酸标记。
分别用上述4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炭末推进率= ×100%
小肠全长(cm)
实验四取4只小鼠,雌雄不限,称重,用苦味酸标记,随机分为两组。给药组每只灌胃未知中药水煎液0.25ml/10g,对照组每只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给药后30min将小鼠放入盛有15g钠石灰的广口瓶内(每瓶只放1只小鼠),用凡士林涂抹瓶口盖严,是之不漏气,立即计时。以呼吸停止为判断死亡指标,记录小鼠因缺氧而死亡的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5)静脉注射(IV):将小鼠至于固定筒内,使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OC温水中。待尾部左右侧静脉扩张后,左手拉尾,右手进针。注射量不超过0.5ml/只。
实验二1.药品的配制元胡止痛分散片每片重0.4g,成人的剂量每天3次,每次3片,即成人剂量是3.6g/60Kg,换算成小白鼠的剂量是0.0144g/20g(即0.72g/Kg)。又因为小白鼠给药量是0.4mL/20g,故元胡止痛片溶液的浓度应该为0.0144g/0.4mL,所以将18g的元胡止痛分散片溶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制成0.0036g/mL(即14.4g/400mL)的元胡止痛片溶液。
对照组扭体次数 — 给药组扭体次数
镇痛率= ×100%
对照组扭体次数
实验三1.药品不同炮制品的处理 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拟写操作步骤和实际操作。
2.药品制备:炭末生理盐水混悬液0.1g/ml(炭末为活性炭),番泻叶水煎液1g/ml(含炭末0.1g/m1),
3.取禁食20-24h成年、体重相近的4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2只,用苦味酸标记。分别用上述2种炭末液0.3ml/10g体重灌胃。给药30min后脱颈椎处死,打开腹腔分离肠系膜,剪取上端至幽门,下端至回盲部的肠管,置于托盘上。轻轻将小肠拉成直线,测量肠管长度作为“小肠总长度”。从幽门至炭末前沿的距离作为“炭末在肠内推进距离”。取各组2只小自鼠平均值,用公式汁算炭末推进百分率,并注意观察各组小肠容积是否增大。
实验一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实验动物的捉拿、了解用扭体法筛选镇痛药的实验方法;观察中药的镇痛作用。
实验三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番泻叶对肠蠕动的影响
实验四通过本实验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小白鼠耐常压缺氧的实验方法,研究补中益气丸的抗应激作用。
物质条件:实验动物——小鼠(每组4只),番泻叶
实验四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个)、灌胃针(1支)、烧杯(2个)、1 ml注射器(3支)、线、玻璃缸(水桶)、200ml磨口瓶等
物质条件:实验动物——小鼠(小鼠每组4只)、补中益气中药水煎液
实验方法与步骤
实验一小白鼠是药理实验常用的一种动物,常用于药物的筛选、LD50ED50的测定、中枢神经系统药试验、抗炎免疫药试验、避孕药、抗肿瘤以及抗衰老药试验等。常用体重18~22g。
中药药理学实验总结
学院:农学院 专业: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班级:121
学号
1
实验组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
成绩
实验内容
实验一小白鼠的捉拿、固定、给药、标记及处死方法
实验内容包括小白鼠的捉拿、小白鼠的固定、小白鼠的给药、小白鼠的标记、小白鼠的处死方法
实验二中药镇痛作用比较(扭体法)
实验内容包括小白鼠的选择、小白鼠的分组、小白鼠的给药、扭体次数的测量、镇痛率的计算、实验数据的处理。
1.捉拿方法 右手提起鼠尾,放在粗糙物(如鼠笼)上面,轻向后拉其尾,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其头部皮肤及双耳,将小白鼠固定在掌中,使其腹部朝上,然后以第四指和小指夹住鼠尾。
2.给药途径:
(1)经口给药法:
口服(PO):将受试药物放入饲料或溶于饮用水中,由动物自由提取的一种方法。缺点是摄入剂量不够准确。
灌胃(IG):将小鼠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插入口腔,沿上腭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可将针头抽出再另插,以免穿破食道或误入气管。灌注量为0.1~0.3ml/10g体重。
实验材料与药品
实验一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个)、灌胃针(1支)、烧杯(2个)、1 ml注射器(4支)等,小白鼠,每组3只雌鼠,3只雄鼠。
实验二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个)、灌胃针(1支)、烧杯(2个)、1 ml注射器(4支)。实验动物——小鼠(每组3只雌鼠,3只雄鼠)、
实验三仪器设备条件:鼠笼1个)、灌胃针(1支)、烧杯(2个)、1 ml注射器(3支)、电炉、铁锅、铁铲、搪瓷盘、蛙板、眼科剪、眼科镊、直尺。
实验三中药番泻叶对小白鼠肠蠕动的影响
实验内容包括小白鼠的选择、小白鼠的分组、小白鼠的灌胃给药、小白鼠的处死和解剖、炭末推进长度和小肠长度的测量、炭末推进率的计算、实验数据处理。
实验四补益药抗应激作用
实验内容包括小白鼠的选择、小白鼠的分组、小白鼠的给药、密封计时、测量小鼠耐缺氧时间、实验数据的处理。
实验目的
阿咖酚散同样的方法换算成小白鼠的剂量也是0.0144g/20g(即0.72g/Kg)。小白鼠的给药量是是0.4mL/20g,故阿咖酚散溶液的浓度应该为0.0144g/0.4mL,所以将18g的阿咖酚散溶于500mL的去离子水中,制成0.0036g/mL(即14.4g/400mL)的阿咖酚散溶液。
生理盐水配制成0.9%的浓度。冰醋酸配制成0.6%的浓度。
综合全实验室的结果,分别算出两组的平均存活时间
按表记录
未知中药对小鼠耐常压缺氧的影响
2.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称重并编号。第一组灌胃未知中药醇提液0.2ml/10g(体重),第二组腹腔注射颅痛定0.2ml/10g(体重)(40mg/kg),第三组灌胃等容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给药30min后,每组小鼠均腹腔注射0.6%冰醋酸0.2ml/只,观察并记录20min内小鼠扭体次数。
(2)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手注射,注射量为0.1~0.3ml/10g体重。
(3)肌内注射(IM):多注射于后肢股部肌肉,每侧不超过0.1ml.
(4)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进针约3~5mm,呈450角刺入腹腔,注射量0.1~0.2ml/10g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