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系种猪超级繁殖性能的营养与管理策略

合集下载

法系猪管理

法系猪管理
3.合理利用。种公猪配种应该有计划进行,公猪使用应根据年龄和体质合理安排,法系后备公猪一般在7月龄开始训练采精,在8月龄以上、体重120千克以上开始使用,健康的青年公猪每周采精1次,成年公猪每周可采精2次,采精频率一定要有规律,尤其注意公猪不能过度使用,不然会影响受胎率和产仔数,而且可能使公猪失去种用价值。
2.后备母猪配种。保证后备母猪有优良繁殖能力,一般在8月龄、体重达到140千克~150千克时便可以配种。为了防止初配母猪产仔少以及影响自身发育和后续生产,至少要让过一个情期,到第二或第三个情期时再配种。后备母猪第二次发情比第一次发情多排1个~2个卵子,第三次发情期比第二次发情期多排1个~1.5个卵子。后备母猪配种最好采用本交。
妊娠期管理
1.妊娠前期管理(妊娠第1天~30天)。母猪配种受精后第12天~14天受精卵子开始附着在子宫表面,第18天~24天则完全附植,所以配种后一个月内饲养管理关系到胚胎的着床率,从而影响产仔数。妊娠前期母猪应减少刺激(比如并圈等),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母猪。及时通风换气,保持清洁卫生,喂给优质无霉变、营养丰富的饲料。此阶段采取限制饲喂,饲喂量为每天1.8千克~2.2千克。配种后18天~24天利用公猪,配种30天用B超进行妊检,及时检测出返情、未受孕的母猪及空怀母猪。
(2)哺乳母猪护理 保证哺乳母猪有较好的食欲,母猪临产前5天~7天开始减料,产后逐渐增料,及时清除母猪食槽中的剩料。保证母猪每次吃的饲料都是新鲜的。产后强迫母猪站立,运动,站立吃料,恢复体况。调动食欲,母猪产后最好湿拌料,可以喂一些青饲料。增加饲喂次数,每天喂四次。注意哺乳母猪产后三天内排恶露情况,预防子宫炎等。经常保持圈舍清洁干燥,每天都要检查哺乳母猪有效乳头,充分利用母猪每一个乳头。哺乳母猪断奶前两天要适当减料,断奶当天上午可以不喂或者少喂,以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几率。

法系种猪饲养管理技术与繁殖性能研究

法系种猪饲养管理技术与繁殖性能研究

养猪SWINE PRODUCTION2019第1期法系种猪饲养管理技术与繁殖性能研究汤海林,谢周松,谭仲秋,孙杰龙,张锦余,宋灵峰,冷电波(湖南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益阳413000)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1957(2019)01-0063-02收稿日期:2018-12-27收稿,2019-01-07修回基金项目:湖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生猪产业建设项目[湘财农指(2018)101号]作者简介:汤海林(1966-),男,湖南益阳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猪养殖研究工作.E-mail:yynksthl@为加强中法科技交流,1979年11月我国赠送法国梅山猪、嘉兴黑猪、金华猪3个地方品种9头种猪,每个品种1公2母。

法国充分利用了我国猪种高产仔数的基因,培育出性能优秀的法系大白猪、法系长白猪。

据中国种猪信息网资料,2008—2016年我国从国外引进种猪中法系种猪占比14.16%,近几年法系种猪引进较多。

2013年12月江西绿环牧业集团从法国ADN 种猪育种公司引进原种大白猪、长白猪种猪600头;2016年10月湖南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益阳兆丰农牧有限公司从江西绿环牧业集团引入法系大白猪、长白猪种猪800多头,成为湖南省法系种猪较大规模原种猪扩繁场。

为了充分利用国外优良猪种,在法国ADN 种猪育种公司及江西绿环牧业集团专家技术指导下,我们制定实施科学养殖配套技术措施,使法系种猪表现出了良好的繁殖性能。

1法系种猪外型特征由表1可见,法系长白猪后备母猪平均体重124千克,体高66厘米,体长125.2厘米,胸围114.1厘米;经产母猪平均体重253.2千克,体高81.8厘米,体长154.4厘米,胸围143.2厘米。

法系大白猪后备母猪平均体重123千克,体高65.8厘米,体长119.2厘米,胸围112.3厘米;经产母猪平均体重254千克,体高83.9厘米,体长151.9厘米,胸围145.3厘米。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的养殖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母猪饲养管理存在不足,那么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下。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养殖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总体的养殖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就是母猪饲养管理存在不足,那么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一起来了解下。

高产母猪的营养方案有哪些方面?1、配种母猪促发情以NRC(2023)标准或者偏高水平的能量摄入量,有利于促进母猪发情和获得最佳的排卵数。

高脂肪高纤维日粮,与以淀粉为主要能量来源的日粮相比,能使后备母猪初次发情的时间提前,并提高其发情率。

促排卵来源于糖类的能量比来源于脂肪的能量更能提高母猪的排卵数。

在生产管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高油脂和高纤维作为能量源的日粮,在配种前改为高淀粉或糖作为能量源的日粮。

添加抗应激、抗氧化营养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硒、有机铬等可通过抗氧化作用,降低应激对母猪神经内分泌和生理代谢的影响。

2、妊娠母猪高能日粮不利于受精卵存活,也会影响乳腺的发育以及妊娠后期胎儿的存活。

所以,妊娠全程都不能使用高能日粮。

然而,低能日粮不能满足母猪和胎儿对营养的需求,一般情况下采用中等能量水平的日粮。

在妊娠后期,母猪需要足够的赖氨酸、含硫氨基酸、苏氨酸、色氨基酸等,这些氨基酸不仅能促进胎儿肌纤维快速生长、满足胎儿快速生长的需求,而且还能抗氧化、调节免疫力,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

母猪不同阶段饲喂方法后备母猪到了三四个月龄就要开始饲喂后备母猪料了,这时起就要分餐饲喂,每天四至五斤,到了六月龄就开始初情,到了七个半月龄后就要准备配种了。

在配种的前几天可以一天喂五斤以上的哺乳料,或者饲料里加些鱼粉鸡蛋动物性蛋白饲料。

初配母猪配种后每天采食量应该控制在四斤之内,可用怀孕料一直饲喂到生产。

生产后换哺乳母猪料。

经产母猪配种后的一个月内每天饲喂的量不能够超过四斤,一个月后再根据母猪的膘情来增减饲喂量,膘情适中的则根据母猪的体型大小饲喂体型小的保持日采食量四斤,体型大的则可以多喂一到四两。

新法系大白母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新法系大白母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

新法系大白母猪饲养管理的注意事项大白猪是世界著名瘦肉型猪种,产仔多、增重快,瘦肉率高,在规模化养猪的配套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培育出专门化高繁母系大白猪,广东温氏集团在2009年12月,成功从法国引种315头新法系大白母猪,从目前的繁殖成绩来看,新法系大白猪窝均总仔在15头以上,与传统的老法系母猪相比,新法系母猪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繁殖性能,均表现得更加优秀。

但实际生产中,各个场之间的差异较大,要想让新法系种猪能够保持其优良性状,获得更好的生产成绩,需要在营养、管理、环境控制等方面多下功夫。

本文就新法系大白猪在饲养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简述,希望对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后备阶段饲养管理新法系大白母猪生长速度快,要特别注意后备母猪骨骼的发育,为未来高繁殖性能奠定基础。

后备母猪第一次配种最好在240-250日龄,体重达到140~150kg,P2膘厚>15mm,第三个发情期或以上,有利于保证第一胎繁殖成绩、自身发育和后续生产成绩及使用年限。

新法系母猪生长速度快、背膘薄,对营养要求高。

首先在饲料配方上可参考法国的指标,调整能量、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粗纤维等水平。

后备母猪30~70kg期间,蛋白水平应该达到16%,消化能在3250kcal/kg以上;70~100kg期间,蛋白应达到15%以上,消化能在3200kcal/kg左右;100~140kg蛋白在14.5%左右,消化能在3150kcal/kg左右;配前2周适当提高能量浓度,有利于促进卵泡的发育,提高卵泡的质量。

研究发现,后备母猪在初配前,适当控制其生长速度有利于延长使用年限和保证肢蹄健康。

25~105kg 长速控制在750g/天以下;105kg后日增重控制在650g/d。

限制采食量的同时,是要补充一些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特别是有利于骨骼发育的钙、磷等。

此外,法系猪对锌、生物素和B族维生素的需求比较高。

2妊娠阶段饲养管理新法系母猪成熟体重更大,3胎前仍在生长,易在妊娠期与胎儿发育竞争,同时由于在遗传选择方面,长速快瘦肉率高,导致繁殖方面“入不敷出”,头胎高产后易出现“二胎综合症”。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

保育猪的保健方案保育猪的保健方案对于猪群的健康和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有效的保健措施可以预防疾病的传播和爆发,提高猪的抵抗力和生产力,确保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保育猪的保健方案,包括营养、环境、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查等方面。

一、营养管理1.均衡饲料供给:保育猪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来满足生长和繁殖的需要。

饲料应包含合适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根据猪的年龄和生理阶段,调整饲喂比例和食量,以确保猪的健康和生长。

2.优质饲料选择:选择优质的饲料可以提高猪的食欲和消化吸收能力。

饲料应保持新鲜,避免霉变和污染。

合理控制饲料中的添加剂,避免过量使用抗生素和激素等。

3.水源管理:给予干净的饮水可以提高猪的健康水平。

水源应保持新鲜,定期清洁和更换饮水设备,以防止水质污染和细菌滋生。

二、环境管理1.舒适的居住环境:为保育猪提供干燥、通风、温度适宜的舒适环境。

定期清理圈舍,清除粪便和杂物,保持圈舍清洁和卫生。

避免过度拥挤,确保猪有足够的空间活动和休息。

2.正确的照明管理:猪对光线的需求较高,适当的照明管理可以促进其生长和繁殖。

保持适宜的光照强度和照明时间,帮助猪保持正常的生物钟和作息规律。

3.噪声控制:过高的噪声会对猪的健康和生产产生严重影响。

采取隔音措施,减少圈舍中的噪音污染,保证猪的安静环境。

三、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保育猪的疫苗接种方案应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及养殖场的特点进行制定。

常见的猪类疫苗包括猪瘟、猪链球菌、猪蓝耳病等。

接种疫苗前应对猪群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身体状况适宜接种。

四、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是保育猪健康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

定期检查内容包括体温、体重、呼吸情况、粪便和尿液等。

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疾病扩散或加重。

总结:保育猪的健康管理是养殖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通过营养管理、环境管理、疫苗接种和定期检查等多种手段,可以有效提高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动物高效繁殖实用技术

动物高效繁殖实用技术

(一)如何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1、母猪发情的生理特征:发情周期平均21天 (19~23天),断奶后1周(3~7天),发情持续 期一般2~4天。 2、母猪发情周期的分期:①发情前期:平均 持续2.7天,不宜配种输精;②发情期:平均持续 2.5天,配种输精的最佳时机;③发情后期:不接 受公猪配种;④间情期: 3、发情鉴定的方法:①直接观察法:散户, 结合饲喂;②公猪试情法:规模场,公猪缓慢、 性情温顺、唾液旺盛,且结合母猪压背;③外激 素法:用人工合成公猪外激素。
(一)怎么判母猪是否受胎?
• 3、激素反应观察法(或生物学反应法) • 根据母猪妊娠后体内的孕激素水平提高的原理,在母猪体 内注射少量雌性激素后,妊娠母猪不会出现发情现象,而 未妊娠母猪则一般会出现发情现象。 • 具体做法为:母猪配种后14~17天,耳根皮下注射雌性激 素,如果在3~5天内不见母猪发情或发情微弱但不接受交 配,即可判定为妊娠。常用的雌性激素及其用量为:雌激 素或己烯雌酚3~5毫克、人工合成苯甲酸求偶二醇1~2毫 克、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700国际单位等。该法准确率约 95%,不会造成母猪流产,母猪产仔数及仔猪发育均正常 ,具有早期妊娠诊断和诱导发情的双重效果。
(六)人工授精要准备哪些设备、仪器 和用品?
(七)如何设计公猪舍和采精室?
(八)如何饲喂和管理种公猪?
(九)怎样采精?
(十)怎样进行公猪精液的检查和处理?
(十一)怎样输精?怎样防止精液倒流?
(十二)如何做好采精和输精记录?
四、配种后30天母猪饲养技术
(一)怎么判母猪是否受胎? (二)配种后再发情,为什么?怎么办? (三)胎儿畸形,为什么?怎么办? (四)对配后30天的母猪如何饲养管理?
(二)缩短繁殖周期,提高母猪年产仔 窝数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

种猪育种方案猪,作为我国重要的家畜之一,其育种工作关系到整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种猪育种方案,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养殖业的探索之旅。

一、育种目标我们要明确育种目标。

种猪育种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生产性能,降低料肉比,增强抗病力,改善肉质,提高繁殖能力。

具体来说,就是要培育出长得快、吃得少、抗病力强、肉质好、繁殖能力强的种猪。

二、育种材料1.种猪选择选择优质的种猪是育种工作的基础。

我们要从国内外引进优秀种猪,对其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同时,要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2.繁殖材料繁殖材料的选择同样重要。

我们要选用优秀的公猪和母猪进行交配,以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还要关注繁殖技术的研究,如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以提高繁殖效率。

三、育种方法1.选择育种选择育种是最基本的育种方法。

我们要根据种猪的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的个体作为种猪。

2.杂交育种杂交育种是利用不同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培育出具有优良性能的新品种。

我们要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3.育种技术育种技术是提高育种效果的关键。

我们要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如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以便更准确地预测种猪的性能。

四、育种流程1.种猪引进引进优质种猪,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2.繁殖管理对种猪进行严格的管理,确保其健康状况。

同时,开展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繁殖技术研究。

3.选择育种根据种猪性能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4.杂交育种根据生产需求,选择合适的杂交组合,进行杂交育种。

5.育种技术关注育种技术的研究,提高育种效果。

6.后代测定对后代进行性能测定,筛选出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个体。

7.品种推广将培育出的新品种推广到生产实践中,提高整个养殖业的水平。

五、育种成果1.培育出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种猪新品系。

2.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利用率。

种猪高效扩繁及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种猪高效扩繁及配套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X u m u s h o u y i在现代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国内畜牧业加大发展力度,营造优质的养殖环境,研究高质量的养殖技术,有助于促进国内畜牧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和发展,促进国内社会经济水平的稳定发展。

关于现代社会中畜牧业种猪的养殖和繁殖技术的发展,根据研究了解主要从系谱、性刺激、人工授精等方面进行科学专业化的介绍,能够有效提升畜牧业发展的卫生性和安全性,实现国家畜牧业整体的稳定发展。

针对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是种猪提升免疫力的重要手段,同时能够有效提升种猪生长的抗病力,从而实现国内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

以下主要从而几个方面进行介绍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的应用性能和特点,对国内畜牧业的未来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一、种猪高效扩繁及配套技术中关于系谱方面的应用1、关于种猪引进方面的选育关于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在系谱方面的应用,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针对性的考虑,分别是引进种猪的计划和目标、技术以及种猪的隔离方面,需要保证这三个方面满足引进计划发展的标准,能够有效提升种猪的品种,从而提升肉制品的质量和品质。

2、关于自留种猪方面的选育关于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在系谱方面的应用,在自留种猪方面,首先需要根据种猪的品种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然后构建专业的种猪标准综合体,紧接着需要关键的选育环节,也是保证种猪质量和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后进行评估和留种,从而实现国内畜牧业的顺利发展。

3、系谱应用方面的结果针对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试验的结果,能够发现系谱能够为种猪的选育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同时通过加强选育和推广工作的有效结合,能够有效实现现代畜牧行业的稳定发展,促进种猪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

二、种猪高效扩繁及配套技术中关于性刺激试验方面的应用1、关于试验的生产性能和方法关于种猪高效扩繁以及配套技术在性刺激方面的应用,相关畜牧业研究小组选择胎次相近的母猪进行试验,利用相同的公猪进行性刺激操作,主要利用定期刺激作用的活动,从而提升母猪出现发情的情况和数据,为技术的应用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系种猪超级繁殖性能的营养与管理策略
作者:康大夫来源:互联网时间:2013-05-15 13:48点击:77次
核心提示:本文为大家介绍法系种猪超级繁殖性能的营养与管理策略,供养殖户参考学习,详情见下文。

1.法系种猪的特点
法系猪的体型比其他系猪的体型都大,成年种猪体重能达到300千克。

成熟早,利于获得高瘦肉率。

产子数高,子猪生长速度快,产奶量更高。

营养需要量与原有品种有较大差异,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要求更严格。

胎次间的性能变异较小,对营养、环境和管理等方面的反应更加敏感。

2.影响繁殖性能的因素
激素刺激、后备母猪管理、用公猪诱情、短期优饲、体况、营养
3.后备母猪的管理
防止生长过快。

后备猪由于生长速度过快,135天~140天达到100千克,其骨骼生成时钙化不好,在以后的饲养管理过程中容易造成肢体病的发生,淘汰率高,所以要控制生长速度过快,后备猪100千克之前,最佳日增重控制在650克之内。

我们推荐的饲喂方案是:体重7千克~14千克,总饲料消耗为7千克;体重14千克~30千克,总耗料为20千克;30千克~65千克之间,每千克活重每天耗料量从50克逐步增加到82克,但每头每天最多不超过2.8千克;65千克~100千克和100千克分娩母猪每天每头2.4千克~2.8千克。

猪e网网友建议,要注意的是饲料的推荐量要与饲料的营养浓度适量调整。

防止后备猪群肢蹄病的发生。

为了防止种猪肢蹄病的发生,除了控制后备猪育成过程中日增重不超过650克以外,还要注意种猪的饲料质量,法系种猪对饲料中的能量、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要求比其他品系猪高很多。

圈舍地面也是造成肢蹄病的原因之一,30千克子猪饲养在橡胶地面易造成腿病,育肥猪和后备猪舍水泥地面过于光滑或粗糙都易造成肢体病的发生。

4.延长种猪使用年限
注重后备猪的培养。

后备猪体重在100千克体重之前日增重控制在650克之内,提早转到后备母猪舍,提高其适应环境的能力,限饲可避免相互之间的抢食,避免出现过肥或过瘦的猪只(见表1)。

营养与骨骼发育。

初产母猪的骨质脆弱,比经产猪更易发生骨折。

造就健康
骨骼的营养要求是让母猪在第三胎之前骨骼重量达到最大。

饲料中高水平的钙和磷有助于强健骨骼。

法系猪对锌、生物素和B族维生素的需求比较高。

初配前控制生长速度有利于延长使用年限。

过肥或体重过大对延长种猪使用年限很不利。

初次配种的目标。

法系猪的初配日龄为220天~250天,体重在160千克~170千克,配种时的背膘厚度为13mm,初产时的背膘厚度为20mm。

第一次配种最好在第三个发情期,最早也应在第二个发情期,有利于种猪延长使用年限。

5.妊娠母猪管理
妊娠母猪采用多阶段饲养方案:妊娠初期。

妊娠期的最初几天采食量过大会对胚胎存活产生不利影响,配种后的最初3天采食量保持在每天2.2千克~2.4千克。

妊娠中期。

妊娠一个月至妊娠84天,本阶段是矫正体况评分的最佳时机,应让母猪达到最佳体况评分(3分),母猪的饲喂量要由体况评分确定,最好是单栏饲养,便于调整母猪的体况,饲料饲喂一般在1.5千克~2千克,注重母猪每日的营养摄入量,根据饲料的营养浓度不同调整饲喂量,适当的脂肪沉积有利于提高出生子猪的品质,并使分娩更顺利。

妊娠后期。

妊娠后期为妊娠最后30天,是胎儿和乳腺发育期,应提高饲喂量15%~20%,达到2.5千克~3千克,避免分娩时过肥,体况评分最高在3.5分,有利于母猪分娩和泌乳机能启动,妊娠期的最后一个月切忌膘情下降。

评分与饲喂量的调整(见右上图及表2、表3)。

6.哺乳母猪的管理
哺乳期是母猪生命中最重要的阶段,该阶段采用的饲养方法将对子猪的品质以及下一胎母猪繁殖潜力的发挥,甚至终生的生产率都有重要的影响。

饲养目标:满足泌乳的营养需要。

体重较大的子猪先断奶。

较少的哺乳期失重,力求摄入足够营养。

泌乳阶段的饲养策略应为力争达到最大采食量,提高食欲的措施有:饲喂适口性好的饲料,以饲喂营养丰富而平衡的日粮,饲料要求新鲜,避免不卫生、陈旧或有异味,夏季饲喂高能日粮。

增加饲喂次数,添加糖或其他食欲促进物质(特别是夏季),供给充足饮水,夏季选择气温较低时饲喂,即清晨和傍晚,避免断奶前的喂量不足,在产房期间避免应激。

饲料的营养水平固然重要,但相对于哺乳初期的饲养管理来讲,却处于从属
地位。

产后10天内饲料喂量保持产前的水平,产前切忌过分减少饲喂量,(2.4千克~2.6千克)否则易增加便秘的几率(2.4千克~2.6千克),便秘的发生与产死胎是成正比的。

产前的饲料和饮水要充足,切忌分娩过程过长,母猪需要足够能量,产后逐步缓慢增加饲喂量:每天增加400克~500克,日喂2次~3次,粉料优于颗粒,最高喂量每天8千克~9千克。

初产母猪的饲养技术:头胎母猪产后第一周避免喂量过大而引起乳腺肿胀,饲喂量过大→泌乳过多→超过子猪的哺乳量→导致乳房肿胀。

7.从断奶到配种的饲养
加大喂量至配种(每天3.5千克~4.0千克),配种后3天降低喂量,将母猪短时间合群(2小时~3小时)有利于发情,断奶后开始用公猪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