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课件5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10版 第5章要素禀赋PPT课件

有两种定义要素丰裕度的方法。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用各国所有可以 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量衡量)。
另一种是使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用各国 的资本的租用价值和劳动时间价格衡量)。
用第一种方法时,如果国家2可利用的总资 本和总劳动的比率大于国家1的这个比率, 就可以说国家2是资本丰裕的。
要继续生产两种商品。
9
这个假设说明两国都不是“很小”的国家。
⑹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这表明,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 那么两国消费X和Y的比例也是相同的。
⑺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 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这说明,商品X和Y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贸 易者都很小,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这些商 品的价格。
如果把资本(K)放在坐标系的纵轴,把劳 动(L)放在横轴,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 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 该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如图5.1。
在图中,国家1可以用2K和2L生产1Y,如 果规模报酬不变,它可以用4X和4Y生产2Y。
K/Y=2/2=4/4=1,这也是从原点出发的表 示Y的射线的斜率。
而在国际间不能流动说明,如果不存在国 际贸易,要素收入差异将永远存在。
11
⑼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 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 (或绝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大于每单位商 品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就 会停止。
⑽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 即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⑾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即各国的总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对于劳动和资本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也是一 样的。
10
完全竞争还表明,在长期,商品价格将与 生产成本相等,减去所有成本之后,生产 者将不会获得任何超额利润。
一种是以实物单位定义(用各国所有可以 利用的资本和劳动的总量衡量)。
另一种是使用相对要素价格定义(用各国 的资本的租用价值和劳动时间价格衡量)。
用第一种方法时,如果国家2可利用的总资 本和总劳动的比率大于国家1的这个比率, 就可以说国家2是资本丰裕的。
要继续生产两种商品。
9
这个假设说明两国都不是“很小”的国家。
⑹两国需求偏好相同。
这表明,如果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相同, 那么两国消费X和Y的比例也是相同的。
⑺在两个国家中,两种商品与两种要素市 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这说明,商品X和Y的生产者、消费者和贸 易者都很小,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这些商 品的价格。
如果把资本(K)放在坐标系的纵轴,把劳 动(L)放在横轴,生产沿着一条从原点出 发的射线进行,则该射线的斜率就是生产 该种商品的资本/劳动比率,如图5.1。
在图中,国家1可以用2K和2L生产1Y,如 果规模报酬不变,它可以用4X和4Y生产2Y。
K/Y=2/2=4/4=1,这也是从原点出发的表 示Y的射线的斜率。
而在国际间不能流动说明,如果不存在国 际贸易,要素收入差异将永远存在。
11
⑼没有运输成本,没有关税或影响国际贸 易自由进行的其他壁垒。
如果存在运输成本和关税,当两国的相对 (或绝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大于每单位商 品关税和运输成本时,两国的生产分工就 会停止。
⑽两国资源均得到充分利用。 即不存在未被利用的资源和要素。 ⑾两国的贸易是平衡的。 即各国的总进口额等于总出口额。
对于劳动和资本的使用者和提供者也是一 样的。
10
完全竞争还表明,在长期,商品价格将与 生产成本相等,减去所有成本之后,生产 者将不会获得任何超额利润。
国际经济学_5

G II PX/PY (1+t) PX/PY
E
E
X
X
(a)大国征收关税福利增加的情况 图5-5 (b)大国征收关税福利降低的情况
征税对大国的影响为:进口品的相对价格下降,贸易条件 改善;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减少出口产品的生产; 社会的福利水平可能增加也可能下降。
四、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
(一)名义保护率 名义保护率是相对于有效保护率提出的。世界银行 研究保护结构时,给名义保护率所下的定义是: “对一商品的名义保护率是由于实行保护而引起的 国内市场价格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部分与国际市场 价格的百分比”。它的计算公式为:
G’
PX/PY
征收关税前的Pw
I
PX/PY (1+t)
Y2
Y1
征税后的国内价格
F’ E’
F
E
图5-4 小国关税的总体均衡效应
X2
X1
X(出口品)
征税对小国的影响为:增加进口竞争行业产品的生产,减 少出口产品的生产(X1-X2);减少进口竞争产品的消费;减少 贸易量(FG-F’G’);降低社会的福利水平(II-I)。
(2)关税对小国消费量、产量、贸易量和财 政收入的影响
关税消费效应:由关税带来的国内消费的减 少,即:D1→ D2; 关税生产效应:由关税导致的国内生产的增 加,即:S2 → S1; 关税贸易效应:由关税导致的进口的减少, 即:M1 → M2; 关税收入效应:由关税所导致的政府财政收 入的增加,即:c。
第二节 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的含义
进口配额的效应
进口配额和关税的比较
一、进口配额的含义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是一国对一定时期内准许进口商 品的数量限制。一般而言,配额会将进口商品的数量限制在 低于自由贸易的水平。 进口配额实施的主要原因是:关税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国内 对进口商品的需求。而配额则限制商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 因此,配额在对进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 另外,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如果一国 出口商试图进入课征关税的市场,那么,只要在产品价格或 质量上有竞争力就有可能进入该国的市场;而在采取配额的 情况下,无论出口国生产的产品在价格上或在质量上有多强 的竞争力,出口国都不可能打入进口国的市场,因为进口的 数量是确定的。 进口配额是比进口关税更加严厉的保护措施,对国内生产者 来说,配额要比关税更受欢迎。
第5章 要素禀赋理论 《国际经济学》教学课件

– 相反,美国资本相对少,利率相对高,制造品 (manufacturing)价格相对高,具有制造品的比较劣势, 从日本进口汽车、半导体、集成电路等。
14
对H-O理论的图示说明
15
5.5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 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PE theorem):
– 萨缪尔森证明了该定理,所以也叫H-O-S(赫-俄-萨定 理);
对商品的需求(相同)
技术(相同) 要素供给(差异) 偏好(相同)
收入分配(相同)
13
5.4 要素禀赋和H-O理论
• 再次强调H-O理论中比较优势的来源:
– 由于理论的假设,各国对要素的不同供给成为导致各 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的唯一原因,从而产生贸易基础。
• 例如,美国和日本比较,
– 美国的土地相对丰裕,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农产品价 格相对低,具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向日本出口农产 品。
• 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 用比较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来表示。 – 用K/L表示生产一单位X和ຫໍສະໝຸດ 投入的资本劳动比,如果有:
– 那么,X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商品,Y是资 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商品。
• 案例:不同要素密集度商品
10
5.4 要素禀赋和H-O理论
• H-O理论提出者:
– 赫克谢尔(Eli Heckscher),“贸易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1919;
– 俄林(Bertil Olin),《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1933;
•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1977
• H-O理论的两种形式:
• 例如,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 密集型商品。资本要素丰裕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 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14
对H-O理论的图示说明
15
5.5 要素价格均等与收入分配
• 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PE theorem):
– 萨缪尔森证明了该定理,所以也叫H-O-S(赫-俄-萨定 理);
对商品的需求(相同)
技术(相同) 要素供给(差异) 偏好(相同)
收入分配(相同)
13
5.4 要素禀赋和H-O理论
• 再次强调H-O理论中比较优势的来源:
– 由于理论的假设,各国对要素的不同供给成为导致各 国相对要素价格不同的唯一原因,从而产生贸易基础。
• 例如,美国和日本比较,
– 美国的土地相对丰裕,土地价格相对便宜,农产品价 格相对低,具有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向日本出口农产 品。
• 产品要素密集度(factor intensity):
– 用比较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资本劳动比率来表示。 – 用K/L表示生产一单位X和ຫໍສະໝຸດ 投入的资本劳动比,如果有:
– 那么,X是劳动密集型(labor-intensive)商品,Y是资 本密集型(capital-intensive)商品。
• 案例:不同要素密集度商品
10
5.4 要素禀赋和H-O理论
• H-O理论提出者:
– 赫克谢尔(Eli Heckscher),“贸易对收入分配的 影响”,1919;
– 俄林(Bertil Olin),《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1933;
• Nobel Prize in Economics ,1977
• H-O理论的两种形式:
• 例如,劳动要素丰裕国家应该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 密集型商品。资本要素丰裕国家应该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 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国际经济学》(全套)ppt课件

27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二、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预备知识一: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 者购买一定数量的产 品愿意支付的价格与 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 的差额;
生产者剩余是指企业 销售一定数量的商品 愿意接受的价格与实 际得到的价格之间的 差额。
国际经济学
P
消费者剩余 F
P1 P2
S
E PE
P2’
D
P1’
、欧盟的水产品中被检出有杂质而受到“暂停进口申
报”。检查结果发现,是渔民在搬运水产品时不小心
夹带了泥沙等杂质。但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却因此受累
,1―2月份,全市水产品的出口下跌二成多,其中出
口欧盟市场下跌了97%以上。
国际经济学
14
1998年9月,美国突然要求所有来自中国的木 质包装和木质铺垫材料必须附有中国出入境检验检 疫机关出具的证书,证明木质包装经过热处理、熏 蒸处理或防腐处理,违规货物将整批禁止入境,这 使我国1/3以上的对美出口受到影响。
国际经济学
24
特惠税:
针对某个国家或者地区进口的商品,给予优惠的低关 税或者免税,如洛美协定(Lome Convention )
1975年2月28日,非洲、加勒比海和太平洋地区46 个发展中国家(简称非加太地区国家)和欧洲经济共 同体9国在多哥首都洛美开会,签订贸易和经济协定, 全称为《欧洲经济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 区(国家)洛美协定》,简称“洛美协定”或“洛美 公约”。
根据实情,制定进出口商品的生产、销售、采购等政策。
国别或地区政策
根据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需要制定的国别或地区政策。
国际经济学
3
国际贸易政策的目的
促进经济发展与稳定
促进生产力发展。鼓励先进知识、技术、管理方法引入 实现经济增长。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提高经济福利 达到外部均衡。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经济学第5章规模经济与产业内贸易理论.ppt

开放以后,本国厂商会选择增加生产,然后再将 新增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同理,外国厂商也会这 么想这么做。这样,产业内贸易就发生了。
第五章目录
二、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第五章>>第三节
布兰德和克鲁格曼的模型
假设总成本C(q)=F+cq(5.17
如果数量为x的产品由国家1运输到国家2,则有数 量为gx的产品到达国家2,其中0≤g≤1,且对两国 来说,运输到对方国家的成本相等。g越高,则运 输成本越低。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二、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在短期情况下,各厂商按照MR=MC组织生产。 有经济利润(即P>AC)→更多企业进入→利润减
少甚至出现亏损(即P<AC)。 在短期内亏损→一些企业逐渐退出→亏损减少甚
至产生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为P=AC。 开放以后消费者可以获得较低价格的产品,而厂
外部规模经济也同内部规模经济一样会产生平均 成本下降的效果。
外部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 行业中。
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要素市场共享以及知识外 溢等因素是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 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 争下的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似但非同质的、具 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 1、产品差异性。 2、产品可以互相替代。 3、厂商进出行业自由,彼此互相竞争,无勾 结行为存在。 4、厂商数目众多,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某一厂 商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五章目录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第五章>>第四节
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 的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五章目录
二、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第五章>>第三节
布兰德和克鲁格曼的模型
假设总成本C(q)=F+cq(5.17
如果数量为x的产品由国家1运输到国家2,则有数 量为gx的产品到达国家2,其中0≤g≤1,且对两国 来说,运输到对方国家的成本相等。g越高,则运 输成本越低。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二、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在短期情况下,各厂商按照MR=MC组织生产。 有经济利润(即P>AC)→更多企业进入→利润减
少甚至出现亏损(即P<AC)。 在短期内亏损→一些企业逐渐退出→亏损减少甚
至产生经济利润。 垄断竞争企业长期均衡条件为P=AC。 开放以后消费者可以获得较低价格的产品,而厂
外部规模经济也同内部规模经济一样会产生平均 成本下降的效果。
外部规模经济一般出现在竞争性很强的同质产品 行业中。
专业化供应商、劳动力要素市场共享以及知识外 溢等因素是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重要原因。
第五章目录
第五章>>第二节
第二节 内部规模经济和垄断竞 争下的国际贸易
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出售相似但非同质的、具 有差别的产品的市场组织。 1、产品差异性。 2、产品可以互相替代。 3、厂商进出行业自由,彼此互相竞争,无勾 结行为存在。 4、厂商数目众多,其他厂商不会跟着某一厂 商采取相应的行动。
第五章目录
一、模型的基本假设
第五章>>第四节
规模经济可以说是有别于比较优势的另一种独立 的国际贸易的起因。
第五章 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 《国际经济学》PPT课件

5.3 中心-外围理论
5.3.2 中心-外围理论简评
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从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出发,对当代国际分工 体系和国际贸易体系中存在的发达国家控制与剥削发展中国家的实质 进行了深刻的分析,从理论与实践上揭示了两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为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贸易理论做了开拓性的贡献。该理论对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分析是正确的,为发展中国家打破国际经济 旧秩序、重建新秩序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拉美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 进口替代战略奠定了理论基础。
5.3 中心-外围理论
然而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分析是不全面的。发达 国家长期对本国初级产品生产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人为地压缩了对发 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需求,初级产品的技术含量低、加工程度低、附 加价值低及产品替代性强等特点也是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另外,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割断了国内外的联系,使发展中国家工业 毫无竞争力,反而更加落后。
5.4 战略性贸易理论
5.4.3 战略性贸易理论的有效性 5.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运用是以对手不采取行动为前提的 6.战略性贸易政策在现实运用中还会受到多边规则的约束 7.一些贸易政策的制定往往受到经济领域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特殊利 益集团的影响,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利益
5.5 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汉密尔顿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在1791年12月向国会提出的《关 于制造业的报告》中指出:对幼稚产业征收保护关税,提高本国商品 的竞争力。汉密尔顿认为,一个国家要在消费廉价产品的“近期利益 ”和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一国不能只顾追求 近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
5.2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
5.3 中心-外围理论
2.外围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恶化
国际经济学课件第五章

35
• 画图分析大国、小国的关税福利效应。
思 考 题
36
1.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 3. 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
29
图7-6
30
掠夺性倾销 (predatory dumping) : 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 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 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 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通常被 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 生产扭曲: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 降造成的损失。
○ 消费扭曲: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后的 净额。
1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5-2
17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 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22
一#20、22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第口三商节品的数进量口。 配额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23
解: V'j=1000(1+30%)-500=800 Vj=1000-500=500 ERPj=V'j-Vj/Vj=800-500/500=,制成品关税仍为30%,那征 税后该制成品的单位产出附加值=1300-500(1+30%)=1300650=650元,实际保护率为(650-500)/500*100%=30%。
• 画图分析大国、小国的关税福利效应。
思 考 题
36
1. 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 2. 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 3. 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隔离的。
29
图7-6
30
掠夺性倾销 (predatory dumping) : 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 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 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 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掠夺性倾销通常被 视为一种“不公平贸易”行为。
○ 生产扭曲: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而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下 降造成的损失。
○ 消费扭曲:征税后因消费量下降所导致的消费者满意程度的降低,在扣除消费支出的下降后的 净额。
16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图5-2
17
在大国情形(图7-2)下,征收关税会降低世 界市场价格,即世界价格由Pw降为P'w。
22
一#20、22 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 配额(即进口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 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 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
❖ 与征收关税相比,进口配额更有助于限制一国进
第口三商节品的数进量口。 配额
❖ 进口配额的分配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全球配额; 二、国别配额。
23
解: V'j=1000(1+30%)-500=800 Vj=1000-500=500 ERPj=V'j-Vj/Vj=800-500/500=,制成品关税仍为30%,那征 税后该制成品的单位产出附加值=1300-500(1+30%)=1300650=650元,实际保护率为(650-500)/500*100%=30%。
第五章国际经济学课件

关于重叠需求理论的适用性,林德曾指 出其理论主要是针对工业产品或制成品。 他认为初级产品的贸易是由自然资源的 禀赋不同引起的,所以,初级产品的需 求与收入水平无关。而且就算生产国缺 少对初级产品的国内需求,它也可以成 为出口产品。即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在 收入水平相差很大的国家之间进行,所 以,初级产品的贸易可以用要素禀赋理 论来说明。
End
25
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销售量Q
成熟期 衰退期
时间 t t1
26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 容(1) )
美国经济学家费农(R.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 周期中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 假设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费农和威尔斯(Wells) 先后采用了市场营销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比较利益学 说动态化,提出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通常把贸易国分为三类: (1)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 (2)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 (3)发展中国家。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 要素密集度的改变,这三类国家所处的贸易地位是不同 的,由此形成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周期。 End
2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 论的异同
End
3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 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 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 同时,我们还假设世界不同地方 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 世界不同地方 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根 据上述两条假设,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 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 即两国 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End
25
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生命周期 理论
销售量Q
成熟期 衰退期
时间 t t1
26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内 容(1) )
美国经济学家费农(R.Vernon)于1966年在《产品 周期中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中,试图用产品生命周期 假设来解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费农和威尔斯(Wells) 先后采用了市场营销中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把比较利益学 说动态化,提出国际贸易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 周期理论通常把贸易国分为三类: (1)出口新产品的工业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 (2)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家,如大多数欧洲国家 (3)发展中国家。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 要素密集度的改变,这三类国家所处的贸易地位是不同 的,由此形成工业制成品的贸易周期。 End
2
第一节 重叠需求理论 (需求偏好相似论)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二、重叠需求与国际贸易 三、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 论的异同
End
3
一、消费者行为假设
假设在一国之内,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 者偏好不同,收入越高的消费者越偏好奢 侈品,收入越低的消费者越偏好必需品。 同时,我们还假设世界不同地方 世界不同地方的消费者 世界不同地方 如果收入水平相同,则其偏好也相同。根 据上述两条假设,可推断两国的消费结构 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关系是一致的:即两国 即两国 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收入水平越接近,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4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加 利福尼亚的案例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的产业,应该淘汰还 是加以保护?
衰退产业退出和调整过 程中,资源不可能立即、 无成本地从一个产业转 移到另一个产业。
从这个案例中,经济学家们认识到:虽然蔬菜和水果进 口的增加导致南加州农业的萎缩,但是它节省了大量的 灌溉用水——这些水资源由于价格低廉被大量使用,所 产生的边际社会产出非常之低。蔬菜和水果进口的潜在 收益也有很多,包括:城市居民将不再经常面临用水短 缺;政府不必继续大量投资于水坝和水渠的兴建;环保 的压力也会趋于缓和。蔬菜和水果进口的这些间接收益 是惊人的:据估计,美国每年由此得到的收益超过1亿 美元。 当然,加州用水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定与 水的实际边际社会成本相当的水价来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保护资源。但是,有关灌溉用水应低价计费的法律条文, 是一个通过政策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却将大得多的成本分 散摊派在大多数人头上的经典案例。然而,这个问题在 政治上似乎又是碰不得的。
只有与国家工业发展有关的幼稚工业,即有发展前途但 刚刚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国家由于实行保护关税所遭受的损失不管怎么说只是一些价值, 相反地,它赢得了力量,利用这些力量,它永远可以生产难以 估量的价值。
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行。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7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 ●贸易条件恶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和发达国家工业制 成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市场环境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收入的需求弹性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3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4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由于上述因素对两类产品的影响不同,因而导致了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 后果就是国际收支的失衡。 用 gL 和 gD 分别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收入 增长率,eM 和 eP 分别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 收入弹性,并假定在贸易前 gL = gD , 这样发展中 国家的出口增长率(XL)和进口增长率(ML)就是:
16
XL= gD×eP ML= gL×eM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第三节
国内市场失灵论
一、市场失灵作为保护的根据
国内市场失灵论批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 念,尤其认为在国内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生产者剩 余没有正确地衡量成本与收益。 例如,某个部门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 的发展(即存在着外部经济),由于该部门的生产 者并不能获得这一收益,因此私人不愿意向该部门 投资。也就是说,增加该部门的生产能够产生边际 社会收益,而用生产者剩余衡量的方法无法反映这 一额外收益。因此,获得这种边际社会收益就成为 贸易保护政策合理性的根据。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5
衰退产业理论:这些资源如果不被受到进口威胁的产 业所利用,也不会找到其他可以获得同等报酬的用途。 因此,政府应出面对进口进行干预,保护衰退产业平 稳实现调整和转产。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6
4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衰退产业理论与幼稚产业保护论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不完全资本市场观点
最优政策:完善资本市场 次优政策:保护幼稚产业
新兴高技术产业技术外溢观点
最优政策:给予该产业补偿 次优政策: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保护新兴产业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0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1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加 利福尼亚的案例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 加利福尼亚的案例
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如果美国
案例5.3 美国汽车工业执行复兴计划
不过,奥巴马总统也承认,如果不支持这些公司,影响 的绝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及工人。因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 勒公司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零件供应商网络,它们依赖汽 车厂商得以生存,其工人数量是汽车厂商的3倍之多。一 家汽车厂商倒闭,将在整个供应量产生连锁效应,造成 更大规模的失业。而且,由于福特等其他汽车厂商需要 相同的供应商,一旦这些供应商倒闭,福特等汽车厂商 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同样可能受到牵连的,还包括全国成千上万的汽车销售 商。此外,汽车工人聚居地的商业也将备受打击。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3
经济学家发现,南加州的农业几乎完全依靠人工灌 溉;而且由于某些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农民以 极低的补贴价格获取灌溉用水。南加州是块贫瘠的 土地,其用水完全取自美国西部诸州。因为要修建 和养护大量的水坝、水渠及各种输水设备,所以成 本高昂。 另外,在环保方面造成的代价虽然难以具体估计但 非常值得注意。尤其当加州经历旱灾时,不得不经 常实行供水配给,巨额的社会经济成本可想而知。 但是农民支付的灌溉用水价格却非常低廉,仅仅只 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1/7。根据很多经济学家 的观点,这一价格占其真实经济成本的比例则更小。
一些汽车公司停产,将导致超过100万人失业。
到2008年底,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现金链断裂,离 破产仅一步之遥。两公司只能求助政府,否则注定要面 临破产清算。为此,布什政府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 司延长了短期过桥贷款的期限,但是如何解决汽车工业 面临的这一历史性危机,政府在产业复兴的过程中应该 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只能由奥巴马总统来考虑了。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6
1
一、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只有进入农工业发展阶段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可以把本国 建成工业国家,只是由于世界上有一个比它更先进的国家的竞 争使它在前进道路上受到阻碍,才有理由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一、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 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 李斯特从 “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 的 思想出发,主张经济落后的国家应选择具有具有潜 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给予适当的保 护,以实现规模经济收益和外部经济效应,逐渐增 强其国际竞争力。而当该产业成长起来后,贸易保 护就应随之取消。
第五章
1 2
各种贸易保护的观点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二节 贸易条件恶化论 第三节 国内市场失灵论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五节 关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各种贸易保护的观点
3 4 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 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 对幼稚产业理论的批评
现实中,各国政府都采取 过哪些措施,向受到进口 威胁产业的工人提供调整 援助?
反映了不同形式的国内市场失灵 幼稚产业保护论 从增进世界整体福利的角度出发 衰退产业理论 从特定的角度出发
美国:汽车产业复兴计划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7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8
案例5.3 美国汽车工业执行复兴计划
8
二、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1.穆勒标准
强调被保护产业未来的成本优势,认为政府对这类企业提供 保护可以使其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对幼稚产业理论的批评
保护一旦确立,很难取消 该保护的产业难以确定 有比关税更好的产业保护措施
2.巴斯塔布尔标准
该标准进一步认为,不能光看一个产业未来是否具有竞争优 势,只有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的企业才有实 行保护的必要;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年代早期的60~70%下降到1984年的31%。
Harley-Davidson公司改变了经营战略,降低了成本并
提高了质量。与此同时,出口量也增加了。因此,这 种暂时性的保护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12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
第二节
贸易条件恶化论
一、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
普雷维什和辛格认为,影响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价格变动、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因 素主要有: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nmilton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3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4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理论基础
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初,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 1848年才结束封建割据局面,完成政治上的统一。 经济上,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英国, 而且与早已进人工业革命阶段的法国以及美国和荷兰等国也 存在很大差距。
案例5.1 美国的机车行业——一个取得成功的 幼稚行业?
保护的效果是明显的。美国市场进口品的占有率从80
美国的机车生产行业是一个幼稚产业的现代版本。助动 车是最早在美国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自1901年以来,有 150家生产厂家,但由于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到1978 年,国内只剩下一家美国国内厂家,即Harley-Davidson 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汽缸量在1000cc以上的助动车, 而小缸量的助动车则主要是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 大量份额。1982年,该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协会申请予 以进口限制。经调查后,发现进口品已对该公司造成了 实质性损害,因此在1983年决定实施关税配额,对超过 配额以上的进口品实施较高的关税,其实施的前提是该 公司将提高其生产效率,并开发生产排量在800~1000 cc的小型助动车。也就是在这一产品范围内,可以被 称为幼稚产业。 11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加 利福尼亚的案例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已经进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的产业,应该淘汰还 是加以保护?
衰退产业退出和调整过 程中,资源不可能立即、 无成本地从一个产业转 移到另一个产业。
从这个案例中,经济学家们认识到:虽然蔬菜和水果进 口的增加导致南加州农业的萎缩,但是它节省了大量的 灌溉用水——这些水资源由于价格低廉被大量使用,所 产生的边际社会产出非常之低。蔬菜和水果进口的潜在 收益也有很多,包括:城市居民将不再经常面临用水短 缺;政府不必继续大量投资于水坝和水渠的兴建;环保 的压力也会趋于缓和。蔬菜和水果进口的这些间接收益 是惊人的:据估计,美国每年由此得到的收益超过1亿 美元。 当然,加州用水问题的“最优”解决办法是通过制定与 水的实际边际社会成本相当的水价来引导居民节约用水, 保护资源。但是,有关灌溉用水应低价计费的法律条文, 是一个通过政策保护少数人的利益却将大得多的成本分 散摊派在大多数人头上的经典案例。然而,这个问题在 政治上似乎又是碰不得的。
只有与国家工业发展有关的幼稚工业,即有发展前途但 刚刚发展且有强有力的国外竞争者的工业才需要保护。
国家由于实行保护关税所遭受的损失不管怎么说只是一些价值, 相反地,它赢得了力量,利用这些力量,它永远可以生产难以 估量的价值。
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行。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7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导致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 ●贸易条件恶化与国际收支失衡
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价格和发达国家工业制 成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市场环境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收入的需求弹性对两类产品价格的影响不同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3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4
二、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
由于上述因素对两类产品的影响不同,因而导致了 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 后果就是国际收支的失衡。 用 gL 和 gD 分别表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收入 增长率,eM 和 eP 分别为制成品和初级产品的需求 收入弹性,并假定在贸易前 gL = gD , 这样发展中 国家的出口增长率(XL)和进口增长率(ML)就是:
16
XL= gD×eP ML= gL×eM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1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第三节
国内市场失灵论
一、市场失灵作为保护的根据
国内市场失灵论批评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概 念,尤其认为在国内市场失灵的情况下,生产者剩 余没有正确地衡量成本与收益。 例如,某个部门生产的发展可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 的发展(即存在着外部经济),由于该部门的生产 者并不能获得这一收益,因此私人不愿意向该部门 投资。也就是说,增加该部门的生产能够产生边际 社会收益,而用生产者剩余衡量的方法无法反映这 一额外收益。因此,获得这种边际社会收益就成为 贸易保护政策合理性的根据。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5
衰退产业理论:这些资源如果不被受到进口威胁的产 业所利用,也不会找到其他可以获得同等报酬的用途。 因此,政府应出面对进口进行干预,保护衰退产业平 稳实现调整和转产。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6
4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衰退产业理论与幼稚产业保护论
三、衰退产业理论与调整援助
不完全资本市场观点
最优政策:完善资本市场 次优政策:保护幼稚产业
新兴高技术产业技术外溢观点
最优政策:给予该产业补偿 次优政策: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保护新兴产业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0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1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加 利福尼亚的案例
案例5.2 反对自由贸易的市场失灵论: 加利福尼亚的案例
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的双重打击下,如果美国
案例5.3 美国汽车工业执行复兴计划
不过,奥巴马总统也承认,如果不支持这些公司,影响 的绝不仅仅是企业本身及工人。因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 勒公司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零件供应商网络,它们依赖汽 车厂商得以生存,其工人数量是汽车厂商的3倍之多。一 家汽车厂商倒闭,将在整个供应量产生连锁效应,造成 更大规模的失业。而且,由于福特等其他汽车厂商需要 相同的供应商,一旦这些供应商倒闭,福特等汽车厂商 也会受到严重打击。 同样可能受到牵连的,还包括全国成千上万的汽车销售 商。此外,汽车工人聚居地的商业也将备受打击。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3
经济学家发现,南加州的农业几乎完全依靠人工灌 溉;而且由于某些复杂的政治和历史原因,农民以 极低的补贴价格获取灌溉用水。南加州是块贫瘠的 土地,其用水完全取自美国西部诸州。因为要修建 和养护大量的水坝、水渠及各种输水设备,所以成 本高昂。 另外,在环保方面造成的代价虽然难以具体估计但 非常值得注意。尤其当加州经历旱灾时,不得不经 常实行供水配给,巨额的社会经济成本可想而知。 但是农民支付的灌溉用水价格却非常低廉,仅仅只 有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的1/7。根据很多经济学家 的观点,这一价格占其真实经济成本的比例则更小。
一些汽车公司停产,将导致超过100万人失业。
到2008年底,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现金链断裂,离 破产仅一步之遥。两公司只能求助政府,否则注定要面 临破产清算。为此,布什政府为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 司延长了短期过桥贷款的期限,但是如何解决汽车工业 面临的这一历史性危机,政府在产业复兴的过程中应该 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只能由奥巴马总统来考虑了。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6
1
一、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只有进入农工业发展阶段的国家,如德国和美国,可以把本国 建成工业国家,只是由于世界上有一个比它更先进的国家的竞 争使它在前进道路上受到阻碍,才有理由实行保护贸易政策。
一、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所谓幼稚产业,是指经济落后国家中处于成长阶段, 尚未发育成熟但具有潜在发展优势的产业。 李斯特从 “ 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 ” 的 思想出发,主张经济落后的国家应选择具有具有潜 在比较优势和发展前途的幼稚产业,给予适当的保 护,以实现规模经济收益和外部经济效应,逐渐增 强其国际竞争力。而当该产业成长起来后,贸易保 护就应随之取消。
第五章
1 2
各种贸易保护的观点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二节 贸易条件恶化论 第三节 国内市场失灵论 第四节 战略性贸易政策 第五节 关于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第五章
各种贸易保护的观点
3 4 5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Friedrich List
● 幼稚产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 对幼稚产业理论的批评
现实中,各国政府都采取 过哪些措施,向受到进口 威胁产业的工人提供调整 援助?
反映了不同形式的国内市场失灵 幼稚产业保护论 从增进世界整体福利的角度出发 衰退产业理论 从特定的角度出发
美国:汽车产业复兴计划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7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8
案例5.3 美国汽车工业执行复兴计划
8
二、幼稚产业的判别标准
1.穆勒标准
强调被保护产业未来的成本优势,认为政府对这类企业提供 保护可以使其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国际竞争力;
三、对幼稚产业理论的批评
保护一旦确立,很难取消 该保护的产业难以确定 有比关税更好的产业保护措施
2.巴斯塔布尔标准
该标准进一步认为,不能光看一个产业未来是否具有竞争优 势,只有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的企业才有实 行保护的必要;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年代早期的60~70%下降到1984年的31%。
Harley-Davidson公司改变了经营战略,降低了成本并
提高了质量。与此同时,出口量也增加了。因此,这 种暂时性的保护措施是卓有成效的。
12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2
第二节
贸易条件恶化论
一、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因素
普雷维什和辛格认为,影响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 价格变动、从而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因 素主要有: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Alexander Hanmilton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3
第五章 贸易保护的观点
4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第一节
幼稚产业理论
理论基础
理论提出的历史背景
19世纪初,德国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 1848年才结束封建割据局面,完成政治上的统一。 经济上,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工业革命已经完成的英国, 而且与早已进人工业革命阶段的法国以及美国和荷兰等国也 存在很大差距。
案例5.1 美国的机车行业——一个取得成功的 幼稚行业?
保护的效果是明显的。美国市场进口品的占有率从80
美国的机车生产行业是一个幼稚产业的现代版本。助动 车是最早在美国进行商业化生产的。自1901年以来,有 150家生产厂家,但由于进口产品的大量涌入,到1978 年,国内只剩下一家美国国内厂家,即Harley-Davidson 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汽缸量在1000cc以上的助动车, 而小缸量的助动车则主要是进口产品,占据了国内市场 大量份额。1982年,该公司向美国国际贸易协会申请予 以进口限制。经调查后,发现进口品已对该公司造成了 实质性损害,因此在1983年决定实施关税配额,对超过 配额以上的进口品实施较高的关税,其实施的前提是该 公司将提高其生产效率,并开发生产排量在800~1000 cc的小型助动车。也就是在这一产品范围内,可以被 称为幼稚产业。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