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

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18.09.25•【文号】教语用〔2018〕3号•【施行日期】2018.09.2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语言文字工作正文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语用〔201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语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语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语委,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部内各司局、各直属单位: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切实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国家语委研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国家语委2018年9月25日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教育部、国家语委组织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通过开展经典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社会大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更加广泛深入地领悟中华思想理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人文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普通话诵经典,规范字书中华”。
中华经典诵读工程以立德树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任务,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内容,以诵读、书写、讲解等文化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课程教材、资源平台及人才培养建设为基础支撑,以广大青少年、教师、家长和中华文化爱好者为基本对象,充分发挥语言文字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为青少年的美好人生打下鲜明中国底色,为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
2020届中考模拟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扫描答案)

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一、积累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歌声如飘风,如一(lǚ)______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______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______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mú B.mò2.古诗文名句默写。
(1)子日:“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②_____________”,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人藕花深处,“③_____________”,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阴翳,④_____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迈人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A.晴空一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渡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美丽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国学经典朗诵稿

国学经典朗诵稿国学经典朗诵稿篇一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正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诵读国学经典致辞。
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从琴棋书画到礼乐射御,从孝悌忠信到精忠报国,我们无不感受到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文化基因,在我们的血液里留下了中华民族的烙樱中华民族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世世代代仁人志士的薪火相传使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之林。
九隆实验小学从办学开始设立“国学经典诵读”课,我们立足乡村语文教学实际,结合我校精细化管理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积极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到目前已经初见成效。
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
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在吟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精典文化的精髓,使得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具体实践中,我们把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我校以“国学经典诵读”为切入口进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育人环境。
校园本来就是文化传承的地方,国学经典所承载的中华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正是我们需要弘扬和发展的。
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我国教育中对于国学经典的传承显得比较苍白,有些经典对于老师来说也比较陌生。
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达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对国学经典的认识和理解水平,从而提高教师思想道德修养,补充教师精神文化食粮,进一步培养广大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语文素养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矗随着师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教学质量也会相应的提升。
在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中,我校成立了以校长挂帅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
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8年浙江金华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缕激荡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见了。
咿呀的桨声,夹着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___《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缕激荡答案】缕激荡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把握。
结合第一空后面的“游丝”可知根据拼音“lǚ”应写的汉字;第二空也可根据横线后面的“荡”填写,不要误写成同音字“击”等。
2)填入文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辨B.辩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近字字形的辨识。
根据语境——空前的“清晰”可知应为“辨析”的“辨”而非“辩论”的“辩”。
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múB.mó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字音的辨识。
“模”是个多音字,在“模糊”“模型”“模仿”“劳模”等词中读“mó”;在“模子”等词中读“mú”,结合语境,可知答案的选项。
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___居山中,看“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___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悠然自失;___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欢快自由;___兴尽下山,“树林阴翳,鸟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___自得;然___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4.下面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闻得春雷动。
2020学年中考语文真题(word版,答案) (4)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16分)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歌声如飘风,如一(ljī)▲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
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
(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一(lǚ)▲(jī)▲荡(2▲) A.辨 B.辩(3)加点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mú B.mó2.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论语》)(2)云横秦岭家何在?▲。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3)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
吴均闲居山中,看“①,云从窗里出”,欣然自在;陶渊明采菊东篱,见“山气日岁佳,②”,悠然自失;李清照沉醉回舟,误入藕花深处,“③”,欢快自由;欧阳修兴尽下山,“树林明翳,④,游人去而禽鸟乐也”,陶然自得;然杜甫于山河破碎之际,面对长安草木,却有“⑤,⑥”的慨叹。
惊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的他和读诗的你。
3.邻居小咏今年刚满18岁,是第一批买入成年的00后(200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人)。
请仿照示例,从下列名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写在送给他的贺卡上,并根据所选的名句写出你的祝福。
(2分)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C.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愿你勇攀人生的高峰,去领略世界的魅力和壮阔。
4.下列两副对联分别写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相应节气填在横线上。
(2分)闻得春雷动,只是一声,虫醒桃开莺恰恰;昼夜等长,旧巢又是栖玄鸟;说来地气苏,正逢二月,牛耕日暖雨微微。
暑寒渐易,新柳皆来扭绿腰。
(1)(2)备选答案:立春雨水惊蛰春分白露秋分二、阅读(46分)(一)名著阅读(7分)5.阅读《水浒传》部分目录,完成(1)(2)小题。
(4分)目录第三回史大郎夜走华阴县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第四回赵员外重修文殊院鲁智深大闹第五回小霸王醉入销金帐花和尚大闹第六回九纹龙翦径赤松林鲁智深火烧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1)目录中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地名,正确的一项是()(1分)A.五台山桃花村瓦罐寺野猪林B.瓦罐寺五台山桃花村野猪林C.桃花村五台山野猪林瓦罐寺D.五台山野猪林桃花村瓦罐寺(2)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水浒传》写一百八个人性格,真有一百八样。
小学生语文朗读方法(五篇)

小学生语文朗读方法朗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活动,不出声地诵读,光靠看、光靠浏览,小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充分重视朗读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一、正确认读,养成习惯在上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动手预习,看准字形,查找字音,先“读”为快。
宋代的朱熹曾对此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记。
”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朗读时,就要求学生把字音读准,朗读过程中,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重复字词,严格要求自己反复朗读,达到文畅气顺的地步,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顺应了部分学生好动、多动的生理习惯。
二、熟练朗读,掌握节奏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语言连贯、节奏分明、语速适中,语读清晰。
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然后准备一个语段,让不同的学生来读,比较其不同。
熟练朗读一定要跳出第一步——正确朗读的桎梏,由单个的文字换位到整篇的文章。
在诗词教学中,常常感觉开头难读,所以往往是为了读而读,不能尽快进入意境,读起来生硬造作。
这就会加大读的次数。
朗读量的加大,必定会引起质的变化,即对隐藏在文字背后精义的理解以及以后对其它文字的理解。
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可以在学生预习之后,教师再帮他们标出重音和节奏,然后让学生分组试读,大声朗读,在反复朗读中逐渐掌握节奏,演绎抑扬顿挫的和谐美的音韵。
一篇诗词的含义,就会在学生反复地、大声地朗读中浮现于学生的脑际,成诵于学生的嘴边,就自然会与他们的生活经验、个人的联想与想象联系起来,就会让学生思维活跃,慢慢悟其真义。
三、感情朗读,体验情境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准了字句,掌握了音节,熟练朗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脉络,透彻地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出“神气”,与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产生共鸣,并内化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学、文章上升到文学,上升到对文化的品味、鉴赏的层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指导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诵读指导经典诵读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它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观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指导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从经典诵读的内涵、重要性、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价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经典诵读的内涵经典诵读是指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读、背诵、解析和鉴赏等活动,让学生们领略到中华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道德观念。
经典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散文、小说等,其中以古诗词为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典诵读的内容主要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传统启蒙读物,以及唐诗、宋词等经典诗词。
二、经典诵读的重要性1.传承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诵读经典文学作品,学生们能够领略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经典诵读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朗读、背诵等活动,学生们能够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3.促进德育教育:经典诵读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通过对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观念和人文精神进行解读,能够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实施经典诵读的策略1.精选诵读内容: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经典文学作品作为诵读内容。
同时,应注重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制定诵读计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诵读计划,包括诵读时间、内容、方式等。
同时,应注重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经典诵读融入日常教学中。
3.开展多种诵读形式:教师应采用多种诵读形式,如个人诵读、小组诵读、集体诵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诗词大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课文范读朗读诵读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视频录像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课文范读朗读诵读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全册课文范读朗读诵读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范读朗读诵读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视频录像上课实录、课堂实录教学视频老师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视频录像、观摩课音频精品课例名师教学实录、在线视频免费下载播放由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整理,提供各年级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课后练习题答案PPT课件试卷教学设计导学案教学反思说课稿听课评课稿!总目录:新课标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特级教师辅导视频免费合集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文范读朗读诵读课堂教学实录公开课视频录像第一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一》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1》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柳树醒了》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柳树醒了》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春雨的色彩》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课《春雨的色彩》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春雨的色彩》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春雨的色彩》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邓小平爷爷植树》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古诗二首-春晓》古诗朗读老师范读朗诵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4课《古诗二首-村居》朗诵有感情朗读范读讲解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古诗二首-春晓》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村居》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第二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2》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二》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看电视》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看电视》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胖乎乎的小手》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胖乎乎的小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胖乎乎的小手》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7课《棉鞋里的阳光》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月亮的心愿》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月亮的心愿》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月亮的心愿》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第三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三》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9课《两只鸟蛋》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两只鸟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鸟蛋》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两只鸟蛋》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0课《松鼠和松果》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松鼠和松果》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松鼠和松果》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美丽的小路》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1课《美丽的小路》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小路》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失物招领》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失物招领》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第四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四》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古诗二首-所见》古诗朗读老师范读朗诵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13课《古诗二首-小池》朗诵有感情朗读范读讲解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古诗二首-所见》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二首-小池》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荷叶圆圆》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荷叶圆圆》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荷叶圆圆》说课视频讲读课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夏夜多美》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夏夜多美》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夏夜多美》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夏夜多美》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要下雨了》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要下雨了》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要下雨了》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要下雨了》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壁虎借尾巴》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第五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5》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四个太阳》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8课《四个太阳》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四个太阳》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四个太阳》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乌鸦喝水》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乌鸦喝水》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乌鸦喝水》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司马光》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0课《司马光》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称象》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称象》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称象》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称象》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称象》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第六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六》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6》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2课《吃水不忘挖井人》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王二小》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王二小》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4课《画家乡》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4课《画家乡》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快乐的节日》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5课《快乐的节日》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快乐的节日》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快乐的节日》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第七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七》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音频视频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7》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6课《小白兔和小灰兔》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白兔和小灰兔》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两只小狮子》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7课《两只小狮子》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两只小狮子》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两只小狮子》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8课《小伙伴》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8课《小伙伴》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伙伴》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29课《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第八单元、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八》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棉花姑娘》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第1课时课堂实录优质课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棉花姑娘》第2课时教学实录公开课示范课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1课《地球爷爷的手》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1课《地球爷爷的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地球爷爷的手》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地球爷爷的手》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2课《兰兰过桥》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2课《兰兰过桥》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3课《火车的故事》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3课《火车的故事》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火车的故事》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课文朗读课文朗诵老师范读视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课堂实录教学实录优质课视频录像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小蝌蚪找妈妈》公开课教学视频观摩课示范课录像人教版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实录老师上课视频研讨课课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
第1课《秋天》朗读者:杨婧第2课《小小的船》朗读者:郑晶第3课《江南》朗读者:马宗武第5课《影子》朗读者:鞠萍第6课《比尾巴》朗读者:方舟第7课《青蛙写诗》朗读者:任杰第8课《雨点儿》朗读者:郑岚
第11课《项链》朗读者:春天第13课《乌鸦喝水》朗读者:宇菲第14课《小蜗牛》朗读者:郑晶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朗读者:春天第2课《我多想去看看》朗读者:郑晶第5课《小公鸡和小鸭子》朗读者:董乐第6课《树和喜鹊》朗读者:陈亮第9课《夜色》朗读者:王艺第10课《端午粽》朗读者:陈智鹏第12课《池上》朗读
者:肖玉第13课《荷叶圆圆》朗读者:田龙第14课《要下雨了》朗读者:杨婧第16课《一分钟》朗读者:王冠
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朗读者:庞莹
第18课《小猴子下山》朗读者:林溪
第21课《小壁虎借尾巴》朗读者:海霞
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朗读者:郑晶第2课《我是什么》朗读者:刘沙第4课《曹冲称象》朗读者:贾旭东第6课《一封信》朗读者:朱红娜第8课《登鹳雀楼》朗读者:忠诚第10课《日月潭》朗读者:杜月媚第12课《坐井观天》朗读者:李锐第13课《寒号鸟》朗读者:贾男第15课《大禹治水》朗读者:杨富江第17课《难忘的泼水节》朗读者:贺红梅第18课《敕勒歌》朗读者:方亮
第19课《雾在哪里》朗读者:刘静第20课《雪孩子》朗读者:宋雪第21课《狐假虎威》朗读者:高莉第22课《狐狸分奶酪》朗读者:杨婧第23课《纸船和风筝》朗读者:刘曼斯第1课《春》朗读者:肖玉第4课《天净沙·秋思》朗读者:安然第5课《秋天的怀念》朗读者:陈智鹏第6课《散步》朗读者:贾际第7课《荷叶·母亲》朗读者:雅坤第8课《陈太丘与友期行》朗读者:原杰第9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朗读
者:杨波第11课《《论语》十二章》朗读者:方明课外《江南逢李龟年》朗读
者:刘静第12课《纪念白求恩》朗读
者:雷鹏第13课《植树的牧羊人》朗读
者:田龙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朗读者:赵宇昕第15课《诫子书》朗读
者:姚科第16课《猫》朗读者:杨昶
第17课《动物笑谈》朗读者:段纯第19课《皇帝的新装》朗读者:康辉第20课《天上的街市》朗读者:雷鹏第21课《女娲造人》朗读者:于晓莉第22课《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朗读者:王文超第22课《蚊子和狮子》朗读者:王纪春
第1课《邓稼先》朗读者:黎江第2课《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朗读者:姚科第3课《回忆鲁迅先生》朗读者:傅淳第5课《黄河颂》朗读者:贾际第6课《最后一课》朗读者:黎春第7课《土地的誓言》朗读者:方亮第8课《木兰诗》朗读者:雅坤第10课《老王》朗读者:王大民第11课《台阶》朗读者:大铭第12课《卖油翁》朗读者:潘涛
课外阅读《竹里馆》朗读者:原杰课外阅读《春夜洛城闻笛》朗读者:肖玉第14课《驿路梨花》朗读者:肖玉第16课《爱莲说》朗读者:雅坤第19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朗读者:贾际第20课
《登飞来峰》朗读者:陆洋第20课
《游山西村》朗读者:忠诚第23课《带上她的眼睛》朗读者:章莹莹课外阅读《泊秦淮》朗读者:弥亚牛第1课《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朗读者:于芳第4课《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朗读者:方亮第5课《藤野先生》朗读者:陈智鹏第6课《回忆我的母亲》朗读者:姚科第10课
《答谢中书书》朗读者:刘沙第11课
《与朱元思书》朗读者:陆洋第12课
《黄鹤楼》朗读者:弥亚牛第12课《渡荆门送别》朗读者:于芳课外阅读《庭中有奇树》朗读者:常亮第13课《背影》朗读者:方明第14课《白杨礼赞》朗读者:于芳第15课《永久的生命》朗读者:雅坤第15课《我为什么而活着》朗
读者:贾际第19课《蝉》朗读者:刘静第21课《富贵不能淫》朗读者:方明第22课《愚公移山》朗读者:朱卫东第24课《饮酒》朗读者:任杰第24课《春望》朗读者:海霞第24课《赤壁》朗读者:姚科课外阅读《相见欢》朗
读者:贺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