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稿-韩信评传
韩信刘邦发言稿

韩信刘邦发言稿尊敬的刘邦陛下,韩信参见!臣韩信自出生之日起就深知,人生不易。
浩渺繁星之间,我们每一个人都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
然而,历史的舞台上,能够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寥寥无几。
国家兴亡、生死存亡之际,我深感责任重大。
国家大事至关重要,为了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不得不站出来,助陛下成就大业。
陛下,您是我所愿意追随的领导。
自您成为汉王后,治理国家的决断、胆识与智慧,深深打动了我。
我愿意将我所拥有的一切贡献给您,为您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所面对的困难与挑战,也许是千古未曾有过之事。
但困难与挑战是我们不断成长的机会,也是我们实现伟业的契机。
我们不能因害怕而退缩,尤其当我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正义与进步的时候。
陛下,您的事业正在带给百姓们希望与喜悦,您的理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我愿意与您并肩前进,迎接任何困难与挑战。
陛下,我深信,才能与品德并存始终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在人生行走的道路上,虚心听取他人的建议是一种智慧;在历练与成长的过程中,谦虚与诚实是一种品德。
作为您的臣子,我会努力保持谦虚、诚实、勤劳与友善的品格。
我会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会勇敢面对自己的失败。
我会用我的所作所为去赢得人们的尊重与认可。
陛下,请您放心,韩信绝不会自视过高。
我深知,没有团队的支持,一个人是很难成功的。
我愿意与我的同事们携手共进、互相扶持,为您的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在我们共同的事业中,我们需要相互信任、鼓励与合作。
我会竭尽全力与我的同事们保持密切的关系,传播您的理念,营造一个和谐与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
陛下,我对于我们共同的事业抱有巨大的热情与信心。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伟大的,而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又是如此巨大。
面对这一切,我深知只有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命运将我们聚集在一起,我们应该珍惜这样的机遇。
陛下,我深信,在您的领导下,我们将会创造历史,为未来的世世代代树立榜样。
陛下,愿上天保佑您。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三分钟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三分钟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领导给我这个机会,来为大家分享我心中的一段故事——关于韩信报恩的故事。
我相信大家对韩信这个名字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韩信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华,也在政治斗争中展现出了智慧和勇气。
但是,今天我要讲的并不是韩信的军事智慧或者政治手腕,而是他那伟大的报恩之举。
故事的背景是在汉高祖时期,韩信因为在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因为被嫉妒和排挤,韩信最后被降职为庶人,甚至被贬为奴隶。
这对于一个身居高位的将领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屈辱。
然而,韩信并没有沉沦于悲伤和愤怒之中,而是选择了与命运抗争的道路。
他在庶人和奴隶的身份下,仍然保持着他的坚定信念,坚信自己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韩信在历经了风风雨雨的人生之后,终于有了转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韩信结识了刘邦,并成为他的亲信将领。
韩信用他过人的才智和高尚的人品,赢得了刘邦的信任和尊重,在刘邦带领下,韩信与其他将领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汉朝的建立,使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史书。
此时,作为一个曾经被羞辱和贬低的人,韩信完全可以报复那些曾经排挤和伤害他的人。
但是,他选择了一种更高尚的道德行为——报恩。
首先,韩信没有对他的敌人进行报复。
他不仅没有追究过去的冤屈,甚至在他成功之后,还给予了一些曾经辱骂他的人以宽恕和帮助。
韩信的恩泽并没有选择性,而是让那些曾经伤害他的人也从中受益。
他明白,复仇和报复只会让自己陷入无穷无尽的恶性循环之中,最终伤害的只会是自己。
其次,韩信在权力之路上也始终保持着廉洁和高尚的品格。
在刘邦让他经营一方的时候,韩信不仅没有滥用权力,还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人民谋福利。
他用自己的力量挺身而出,为社会带来了真正的改变。
正是因为这些为人民做出的努力,韩信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卓越的业绩,更为人民赢得了敬佩和爱戴。
报恩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精神。
发言稿关于报恩韩信与管仲

发言稿关于报恩韩信与管仲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要为大家讲述两位古代伟人的故事,他们分别是韩信和管仲。
他们一个是韩国无冕的国君,一个是孤儿寡母的皇帝,他们的故事极为动人,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首先,我要向大家介绍韩信这位伟人。
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也是刘邦的重要将领之一。
他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但是他年幼聪明机智,勇敢果敢,很快就成为了刘邦的得力助手。
在刘邦的帮助下,韩信不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位优秀的将军。
然而,命运却在一次意外中对他进行了残酷的捉弄。
有一次,韩信在一场战斗中表现出色,但是刘邦却出于嫉妒和恐惧,心生不满,于是把他陷害成为叛逆。
韩信被贬为城门守卫,过着枯燥无味的生活。
尽管如此,韩信并没有放弃,他依然充满信心地等待着未来的机会。
潮水退尽、石头露出,韩信如愿以偿地迎来了机会。
刘邦的玩法全国从前处韩国分裂成了八个割据的诸侯国,而他们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
这使得刘邦再次需要一个优秀的将领来帮助他平定天下。
于是,刘邦想起了曾经的伙伴韩信。
韩信在刘邦的帮助下重新崭露头角,他打败了八个割据的诸侯国,最终夺取了独裁者的位置。
从那以后,韩信成为了一位国君,他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而与韩信相比,管仲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物。
管仲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父母早逝,他和他的弟弟成了孤儿。
然而,管仲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他拼尽全力努力求学,并凭借自己的才智和勤奋获得了大学士的职位。
他成为了曲阜学派的领袖,并用自己的智慧和学问为人民解答疑惑。
管仲的智慧和技巧使他深受孔子的赏识,他被孔子誉为“天下管仲”,并任命他为齐国的宰相。
管仲担任宰相后,他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促进了齐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他废除了奴隶制度,并提出了以人才为本的治理原则,为齐国带来了繁荣和辉煌。
然而,管仲的成功并没有让他骄傲自满,相反,他一直保持着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责任感。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高中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高中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演讲者,我选择的演讲题目是《韩信报恩》。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有关于韩信这位历史人物的故事,故事中所展现的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对真挚友谊的珍惜,以及对恩义的高度重视。
韩信,生于汉朝初年,出身贫苦。
他机智聪明,勇猛无畏,深受刘邦赏识,并被任命为大将军。
在战事中,韩信总是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决策能力,他赢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成为了刘邦的得力助手。
然而,一次意外的事件改变了韩信的人生。
有一天,韩信迎回了一个银碗,由于事先并未知道这是刘邦所赠,他误以为是别人的报恩礼物。
于是,他立即决定将报恩的心意转交给一个无辜的朋友。
过了一段时间,当他才知道那个银碗是刘邦所赐的时候,他的愧疚感使他不知所措。
然而,就在此时,韩信的朋友郭昱义无反顾地把报恩的信交给了刘邦,并对韩信表示了理解和原谅。
这一幕感人至深,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友谊的力量和韩信对恩义的珍视。
从韩信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韩信内心深处那份对友谊和恩义的忠诚,他宁愿付出自己的幸福和利益,也要把友谊和恩情放在第一位。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和倡导。
亲爱的同学们,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恩情和友谊。
不管是家人、朋友还是老师,他们对我们的帮助和付出是无私的,是值得我们铭记一生的。
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无数需要我们回报的恩情和友谊。
让我们从韩信的故事中领悟到真正的友情和恩义的珍贵,并把这份珍贵的财富传递下去。
与此同时,让我们努力学习,成为像韩信一样有智慧、有担当,以及勇于承担恩情和友谊的人。
谢谢大家!。
演讲稿韩信评传

演讲稿韩信评传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韩信评传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议论、争吵关于韩信之死的种种猜测,韩信辉煌一生,最后却落得以谋反罪处死的下场,到底是何原因。
因此各类阴谋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到韩信前半生的经历。
他毕竟靠着什么走到了那么显赫的位置,靠着什么成为了兵家的一个传奇。
那么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演讲的主题是——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板书)。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韩信的家世。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
由于《史记》中关于韩信家世的书写太过简略了。
我们能够对比着来看。
留侯世家里,一上来就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xī)王,悼惠王。
”可见张良实为韩国贵族的后代。
而萧相国世家里也提到了萧何最初是中等官吏出身。
但韩信呢。
“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
”完了,什么父母祖辈姓甚名谁以何营生一概没有。
是司马迁不记得写了吗。
还是说他懒的写呢。
我想都不是,而是由于司马迁确实不明白。
可能有人会认为韩信出身乡土,地位卑贱,不值一提。
那我就不服了呀。
陈平一样也是出身卑微,但《陈丞相世家》里也有这么一句:“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
”难道司马迁搞区别对待。
我想估计不可能吧。
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无法确定他的身份,才不敢随意下笔。
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史记》窥知到一点点信息。
首先,韩信是喜欢佩剑的。
大家在学《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可能觉得也没什么。
但正是这个细节点出了一个秘密。
韩信居然能够随身带着刀剑。
他凭什么能够随身带刀剑。
要明白,在秦朝,刀剑管制可比现在严厉上百倍。
拿根铁棍都能被说成是管制刀具,马上给你扭送到衙门去,一审二讯三拷打,签字画押关进大牢秋后问斩,绝对比某省电视台干得更加过分。
可韩信凭啥呢。
两种可能,要么是他对世界心灰意冷心想着我应该去死一死这样的暂时性急性精神障碍突发,要么是他确实就这么吊。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

韩信报恩的发言稿大家好!我是韩信,今天我要向大家讲述一个关于报恩的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我还是刘邦身边的亲信将领时期,那时候的我为人忠诚、正直、勇敢、聪明,却因为一次军事失利而被刘邦质疑信任。
然而,在最困难最危险的时刻,为了保护刘邦,我选择了放弃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
质疑与误解往往是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与刘邦之间也不例外。
当时,虽然在我领导下的军队战绩卓著,但由于一次失败的战斗,我被刘邦质疑我的能力和忠诚。
这让我十分伤心与失落,但是我并没有放弃或者抱怨。
相反,我选择了以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值得信任。
在战争中,每一个将领都必须听从上级的命令,而且要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尽管刘邦对我的怀疑使我感到失望,但保护刘邦的方式仍然要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在我身陷危险境地时,我选择了自我牺牲。
我将自己装扮成刘邦,为了逃避敌军的追杀,我冲入了一个黑暗的山洞之中。
我明白这肯定会带来某种程度的背叛以及对刘邦的误解,但我认为这是唯一的出路。
在黑暗的山洞里,我忍受着饥饿和孤独,每天都默默地期待凯旋的时刻。
经过了漫长而寂寥的日子,终于到了我重新回到刘邦身边的时候。
刘邦看到我之后,想要杀死我以报复我的背叛,但是我毫不畏惧地诚实地表达了自己保护他的意图。
我告诉刘邦,我之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是因为我知道我一人丧失了刘邦的信任并不重要,但如果他死去,国家和人民将陷入更大的危机之中。
刘邦对我的言辞产生了共鸣,他选择原谅了我的所作所为,并重新恢复了对我的信任。
我并没有因为刘邦的误解而憎恨他,相反,我更加坚定地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与行动,才能真正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
尽管我在这次追求并保护刘邦的行动中受到了伤害和痛苦,但这一切都值得。
因为我拯救了一个我心爱的人,并且通过他对我的信任,使我们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意识到:报恩并不仅仅是言语上的感谢,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对别人的承诺。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有胆识、智慧、忍耐和勇气。
韩信拜大将军的演讲稿

韩信拜大将军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将军、士兵们,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身披战甲,手持利刃,向各位宣誓,我韩信,愿意拜大将军,为国效力,誓死效忠!
在座的各位,大家都知道,我韩信出身寒微,从小就饱受欺凌,但我从未向命运低头。
我不甘平凡,我渴望成就一番伟业,我怀揣着让天下人敬仰的志向。
我曾在刀耕火种中历练,曾在战场上血战到底。
我深知战争的残酷,更懂得胜利的可贵。
我韩信,愿意为了国家的安宁,为了人民的幸福,不惜一切代价,勇往直前!
各位将军、士兵们,我们的国家正面临着外敌入侵的威胁,我们的百姓正遭受着战火的煎熬。
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
我们要挺身而出,奋起抵抗,捍卫我们的家园!
我韩信,愿意率领大家,冲锋在前,与敌人浴血奋战。
我不求功名利禄,只求国家安宁,人民安康。
我愿用我生命的最后一滴热血,换来国家的和平,人民的安宁。
各位将军、士兵们,让我们携手并肩,同心协力,为国家的明天而战!让我们铸就永世流传的功勋,让我们书写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
最后,我再次郑重承诺,我韩信,愿意拜大将军,誓死效忠,誓死捍卫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让我们一起,向着胜利前进吧!愿祖国早日太平盛世,愿人民安居乐业!谢谢大家!。
演讲稿关于韩信

演讲稿关于韩信韩信,一个古代中国的传奇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和勇气让后人敬仰不已。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韩信的一些故事和他的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韩信的成长经历。
韩信出身贫寒,但他却拥有着非凡的才华和智慧。
在他年轻的时候,他曾经在一家商店当过伙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追求。
他勤奋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最终成为了汉朝的一位重要将领。
韩信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天赋,他善于运用兵法,善于布局,善于用兵。
他曾经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多次战胜强敌,成为了汉朝的一位名将。
他的军事才能和智慧使得他成为了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除了在军事上有着非凡的成就,韩信在政治上也有着很高的造诣。
他曾经在汉朝的政治中担任过重要职务,他善于谋略,善于处理政治上的事务,为汉朝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韩信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智慧和勇气让后人敬仰不已。
他的成就和思想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就能够创造出一番非凡的成就。
他的故事也告诉我们,只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就能够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
他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正确的思想和谋略,就能够在政治上做出重要的贡献。
总的来说,韩信是一位非常伟大的人物,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的成就和思想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启示,他的一生也告诉我们,只要有才华和勇气,就能够创造出一番非凡的成就。
希望我们能够向韩信学习,不断努力,不断充实自己,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铭记韩信,向他学习,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人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
——韩信评传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从古至今,很多人都在议论、争吵关于韩信之死的种种猜测,韩信辉煌一生,最后却落得以谋反罪处死的下场,到底是何原因?于是各种阴谋论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但很少有人会在意到韩信前半生的经历。
他究竟凭着什么走到了那么显赫的位置,凭着什么成为了兵家的一个传奇。
那么这也就是我今天要讲的重点,我演讲的主题是——卑微屈辱铸就兵家绝唱(板书)。
首先我们来研究一下韩信的家世。
这是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细节。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记》中对于韩信家世的书写太过简略了。
我们可以对比着来看。
留侯世家里,一上来就讲,“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大父开地,相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xī)王,悼惠王。
”可见张良实为韩国贵族的后代。
而萧相国世家里也提到了萧何最初是中等官吏出身。
但韩信呢?“淮阴侯韩信,淮阴人也。
”完了,什么父母祖辈姓甚名谁以何营生一概没有。
是司马迁忘记写了吗?还是说他懒的写呢?我想都不是,而是因为司马迁真的不知道。
可能有人会认为韩信出身乡土,地位卑贱,不值一提。
那我就不服了呀。
陈平一样也是出身卑微,但《陈丞相世家》里也有这么一句:“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
”难道司马迁搞区别对待?我想恐怕不会吧!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司马迁无法确定他的身份,才不敢随意下笔。
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史记》窥知到一点点信息。
首先,韩信是喜欢佩剑的。
大家在学《淮阴侯列传》的时候可能觉得也没什么。
但正是这个细节点出了一个秘密。
韩信居然可以随身带着刀剑!他凭什么可以随身带刀剑?!要知道,在秦
朝,刀剑管制可比现在严厉上百倍!拿根铁棍都能被说成是管制刀具,马上给你扭送到衙门去,一审二讯三拷打,签字画押关进大牢秋后问斩,绝对比某省电视台干得更加过分。
可韩信凭啥呢?两种可能,要么是他对世界心灰意冷心想着我应该去死一死这样的暂时性急性精神障碍突发,要么是他确实就这么吊。
我想,会相信前者的一定也是暂时急性精神障碍突发,毕竟那只是我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那么在秦朝,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有资格配带刀剑呢?贵族,或者至少得祖上是贵族。
有些人可能有点将信将疑,说韩信怎么会是贵族呢?我们再来看第二点,漂母饭信时,漂母对韩信是这样称呼的:王孙。
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尊敬的称呼,岂是一个快饿死的乡下毛小子可以享有的?但仔细想想,司马迁又怎么能知道漂母当时对韩信说了什么?司马迁在这里运用了小说笔法,他心中的推断也认为韩信的身份并不卑贱,只是无法肯定。
如果这样还不足以推断韩信的身份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第三点。
韩信曾写过兵书三篇,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这简直是了不得啊!为什么呢?首先,韩信居然识字!一个平民百姓,会有机会接触文化教育吗?其次,他居然懂兵法!兵法可是比刀剑更能令秦朝政府寝食难安的东西,按照法律,只有从事武将职业的才能学习,那么韩信的兵法是从何而来?他一生戎马无一败绩,其军事理论师承何人?难不成还有一部《黄石公书后传》?种种不寻常的迹象可以推断到这样一个结果——韩信的祖辈,极有可能是军事贵族,而韩信正是没落贵族的后代。
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司马迁也无法肯定,只能含糊地暗示。
但至少可以认定的是,韩信绝对不是一个普通人。
我们再来看看韩信的父母。
《淮阴侯列传》通篇只是简单提及了韩信的母亲,
我们因而能知道他的母亲早在他少年时便离世了。
而他的父亲极有可能是在他懂事之前就已经离世,甚至有可能韩信是他父亲的遗腹子。
当然,如果你们要往其他方向想我也不拦着,毕竟我深知你们的本性。
这就是促成韩信成功的先决条件和首要前提——韩信是没落军事大贵族的
后代,到韩信时,社会地位已经十分低下。
韩信的前半生堪称屈辱。
父辈只给他留下了贵族的地位,却无任何是在的遗产或立身的手段。
韩信没有办法谋生,只能寄食于人。
然而“人多斥之者“,更可见他已然举世无亲无故,遭人嫌弃。
他彼时的处境,绝对不会比昨天包宸宇同学所讲的图灵大师好多少。
但正是这种环境,在摧毁了他的自尊的同时,也唤醒了他的斗志。
图灵走向了死亡的极端,而韩信选择的另一极端,他站了起来,他选择反抗。
韩信的屈辱史一共经历了三次重大转折。
第一次是寄食于南昌亭长,亭长可能敬他是个知识分子,挺喜欢他的,也乐着收留他,但亭长老婆就不干了,说你一个大男人,手脚不缺的,蹭我们家饭干嘛?于是她想了一个妙计,“晨炊蓐食“,早上赶紧把饭做了吃掉,也不怕消化不良。
到了饭点韩信跑过去一看,饭呢?亭长老婆摊着两手说,不好意思啊今天饭做早了已经收拾完了不小心忘了还有您这回事儿呢真是十分抱歉啊!韩信也不多说什么了,聪明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逐客了。
韩信气也气饱了,甩甩袖子走人了。
这是他第一次自尊心在受到践踏之后,他愤怒了。
他的斗志开始萌芽,他的屈辱开始滋生出藤蔓,他的内心开始破碎。
第二次是漂母饭信。
难得有个好心的老婆婆肯给他饭吃,他一时高兴过了头,好了伤疤忘了痛,开始瞎吹牛:“吾必有以重报母!”其实韩信自己都不相信自己有可能报答他,只不过是自尊心已百受侵害,为了勉强维护颜面,一时兴起装了
个逼而已。
但漂母直接撕开了他内心的这层遮羞布,让韩信正视他自己千疮百孔血淋淋的自尊。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如凌空断喝,如当头一棒,喝得韩信无地自容,羞愧难当,打得韩信幡然醒悟,深感震撼。
这成为他心路历程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饱受摧残的自尊第一次滋生出怨愤,第一次滋生出志向,但彼时的他,仍在犹豫。
第三次重大转折,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
市中少年,正值血气方刚,斗气好狠之时,他们某天突然感到精神无聊,灵魂空虚,便调戏韩信来取乐,“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
”也是一群亡命之徒。
这要是搁在我们班哪位同学的身上指定两耳光就招呼上去了,遇上个别狠的,不用手招呼,用板砖,再狠点,有个田径运动叫投掷标枪,我估计韩信手头那把佩剑重量正合适。
但韩信的反应是什么呢?他仔细看了看,上下打量了一番,选定了合适的位置,趴下,准确地爬了过去,实现了无缝对接。
羞愧吗?肯定的。
但是他已经没有自尊了,千疮百孔的内心早就烂成一团,扭曲变形了。
人们都喜欢拿这事来说韩信多么的宽容忍让,我说他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觉得韩信很可怜,那个时候的韩信,确确实实是被社会逼上了绝路的呀!韩信此时的内心早已经将自己鄙夷的一文不名,他急切地寻求改变,放下了一切身段的他,已经无所畏惧。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先投奔项羽,后改投刘邦,在萧何力荐下成为刘邦的左膀右臂,为汉家天下立下汗马功劳,从一个无名小辈一跃成为汉帝国最为耀眼的人,他成功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让曾经鄙夷他的人对他刮目相看,他用力量证明了自己。
我想,正是这样的韩信,才是真正的韩信,而不是那些史学家们各种各样阴谋论里的韩信,一个有血有肉,有屈辱,有奋斗,最后也修成正果的韩信,这样的韩信,可敬,可叹,可惋,这样的韩信,让我景仰,让我钦佩!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