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总体方案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0-3级
切片
4-13 级
14-21 级
无尺度、瓦片数据
环保 水利
工商
房产
规划
政务电子地图
税务
保密处 理插件 (动态)
部门 专题 数据
……
公安
优先使用通过测评软件,注重售后服务质量
验收、平台开通与成果归档
试点项目:国家测绘局组织验收 国家测绘局、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府 三方共同开通
推广项目:省国土资源厅组织验收 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府共同开通
成果分别向国家测绘局、省国土资源厅归档
五、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进展与目标
全国进展:自下而上,稳步推进!(市、省、国家)
试点城市
53个 7个
市县级
推广计划
130个
2006
2007、2008、2009
2010
2015
整体架构:一纵三级 两横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与应用
一、 概念 - 是什么? 二、 建设的必要性 - 为什么要建? 三、 建设的内容 - 建什么? 四、 组织实施 - 怎么建? 五、 进展与目标 - 有什么要求? 六、 体会
一、什么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
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利用“数字地球”的概念、理论与方法, 以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NSS)、遥感 系统(RS)为手段,以地理空间信息为基础的城市信息系 统,旨在通过巨量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实 现分享,并能以三维虚拟现实的形式为政府决策和百姓生 活、工作、出行和娱乐等提供所要即所得的服务
重复采集和 处理!!
需要专业人 员、设备、
软件!!
部门核心业务和空间数据分布在不同系统中 缺乏数据的有效集成和关联,孤岛现象严重 不能有效流动和复用,规模效益不高 不能适应快速共享交换和集成管理的要求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建设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建设浅析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城市系统构造及数字城市建设的根本构架,简要分析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结构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办法。
关键词: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浅析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数字城市,在数据执行标准上,缺乏统一指标体系,单纯考虑到本区域数据标准的统一性,没有考虑到对其他地区及国家、省市的相互关联,基础数据库与平台共享数据库的没有链接起来,难以适应高效率的信息化服务的需要。
今后,在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应用模式上,应该建立统一的空间与时间坐标体系框架,实现各部门共建共享,使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数据规范、服务规范、应用规范和运行维护规范。
在这套支撑体系的基础上,各级地方部门再根据自己的地方需求,随时进行平台调整、数据更新。
只有这样相对完善的系统体系,才可以提供更优质的信息服务。
“数字城市”,即数字化的城市,是“数字地球”在城市的运用和发展。
我们通常说的“数字城市”,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量的储存科学技术为根本,以宽带网络为桥梁,使用3s 科学技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测、仿真-虚拟技术等对城市实施多种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有效的运用信息科学技术方法将城市的过往、目前状况及将来的所有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的建设,是“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关键性构成部分,为了推动地理信息的运用,胡总书记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加快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提高测绘保障服务能力”,温总理也提出了“要加快构建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平台,全面提高测绘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
2006年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启动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该项目现已完成并通过了验收。
数字潮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

浅议数字潮州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摘要:数字潮州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将推进政府部门间空间数据的“共建共享”机制建设,为政府辅助决策提供技术和信息支持,为社会民众提供便捷的公共信息服务。
本文以潮州地理空间框架为研究重点,介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背景、建设目标,并分析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路线。
关键词: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公共平台中图分类号:c93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概述“数字化城市”广义上讲,是指城市的信息化,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分析和管理整个城市,促进城市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交通流的通畅、协调。
“数字城市”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了革命性的手段,是对城市发展方向本质性的一种描述。
我们所要建设的数字化城市是狭义的概念,就是要依托信息和网络技术,通过政府的组织行为,对城市各类信息资源进行有序、有效地整合,建设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城市信息体系;建设具有统一信息平台和完善的各类信息数据库;开发地理信息、专业应用、社区服务等一系列应用工程,为调控城市、预测城市、监管城市提供革命性的手段,使城市建设和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数字城市”是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等技术,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的系统。
也就是说将城市的各种数字信息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使城市规划者和管理者在有准确坐标、时间和对象属性的五维虚拟城市环境中进行规划、决策和管理。
“数字城市”从信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一种新的社会系统。
通过它人们能够实现自由创造、共享信息和知识。
相对于目前的大规模生产和消费系统而言,“数字城市”实际上是一种数字革命。
它包括城市资源、社会资源、基础设施、人文、经济等城市的各个方面,以数字的形式进行获取、存储、管理和再现,并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建设与应用

3年第期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每天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工作重点逐步由物质生产转向信息处理,我们逐渐步入了数字时代。
当前,国际上对地理空间数据的定位是“找不出哪一类生产和生活信息与地理空间数据无关”,地理空间数据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城市”建设需求日益突出,我国“数字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以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为代表的新一代地理信息应用技术为城市管理、人们生活提供了新的科学手段,初步实现了地理信息与经济社会、自然资源和人文信息的互联互通与整合集成,在交通管理、市政服务、地下管网、公安消防、人口管理、旧城改造、土地管理、应急联动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对于改善城市基础设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完善资源合理配置,优化资源、环境、人口和发展的相互关系等方面,都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是一个城市地理信息数据及其采集、加工、交换、服务所涉及的政策、法规、标准、技术、设施、机制和人力资源的总称,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其目的是为“数字城市”提供统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将各部门、各行业的分散数据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城市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同时有效地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如空间基准不一、时间不一、内容不一等问题,使城市信息化在高起点上健康发展。
二、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内容依据统一的标准和技术建立起来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其基础建设内容可归纳为“一库、一平台、一政策”。
(一)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主要内容就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实现其管理、维护与分发功能的软件和支撑环境的总称,主要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设和面向服务的产品数据库建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完善与否直接决定着地理空间框架的功能与应用范围。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基本思路的探讨

0 引 言
20 年 , 06 国家测绘局将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作 为 国家基 础测 绘项 目和 “ 十一 内选 择 若 干具 备 条 件 的 城 标
基础地理 信息 数据 、 管理 系统 和支撑 环境 。 地理 信息公 共 平 台是 依 托 地 理 信息 数 据 , 过在 线 通 方式满 足政府 部 门 、 事 业 单位 和 社会 公 众 对 地 理信 息 企
关键 词 : 字 城 市 ; 理 空 间框 架 ; 理 信 息 公 共平 台 数 地 地 中图 分 类号 :28 P0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62— 87 2 1 )2— 16— 3 17 5 6 (00 0 05 0
Dic s n t e Ba i d a o e m a isFr m e r s u so h sc I e fG o tc a wo k Co sr cin f r Di i lCi n tu to o g t t a y
市, 构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 以促进地理信息资
源的充分 利用 和 城市 信 息化 建 设 , 而 使 测绘 更 好 地 服 从 务于城 市建设 与发 展 , 市信 息化 建设 打好 基础 , 进 为城 推 城 市地理信 息资源 的共建共享 。
从首批 “ 数字 城市地 理空间框 架 建设 ” 试点 启 动到 目 前 为止 , 已有近 1 0个城 市 初步 建成 城市 地 理信 息公 共 平
第3 3卷 第 2期
21 0 0年 4 月
测绘 与 空 间地 理 信 息
G MA 1 S& S A I L l oR T oN T HNO OG EO TC P T A NF MA l EC L Y
Vo . 133, No. 2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数据框架建设与应用项目设计探索

弓怡
数 字 城 市 地 理 空 间数据 框 架 建 设 与 应 用 项 目设 计探 索
汪 安徽 省 勘 查技 术 院
摘
要 随 着 科 学技 术 的 发展
, , ,
彬 安 徽合 肥
2 30 0 3 1
。
数 字 城 市 建设 开 始 进行 地 理信 息技 术 的 运 用 而 建设 数 字城 市 地 理 空 间框 架 则 能 够使城市 的 信 息化 水 平 得 到提 高 基 于 这种 认识 本 文对 框 架 的 建设 内 容 目 标 和流 程 展 开 了 分析 然后 对 应 用 项 目 的 设 计 问 题 展 开 了探 讨 从 而 为关 注 这一 话 题 的 人 们 提 供参考 关 键 词 数 字城 市 地理 空 间 ; 框 架 建设 ; 应 用 项 目设 计 一 一 一 中图分 类号 2 G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编 号 1 6 7 4 6 7 0 8 ( 2 0 1 6 ) 1 7 3 0 0 2 8 0 1
。
/ j
e n
.
k i 16 7 4 6 7 0 8 2 0 16 2 0 刀 1 7
一
.
,
、
、
,
,
。
,
,
。
并 出 具可 行 性分 析报 告 在 设计 阶段 需对 框 架 建设 需 求 展 开分 析 并 且 通 过建 立示 范工 程 完 成 框 架 总 体 设计 同 时 完成 数 据分 类 编 码 在这 一 过程 中 需要 进 行 需求 分 析 报告 标准 化文 化 和 完善 总 体 方案 设计 报告 的 出 具 而 经 过专 家论 证 后 则 可 以 进行 方案 的具 体设 计 最 后 在 方 案 实 施 阶段 需 完成 软 件 开发 数 据 库建 设 和 网络 施 工 等工 作 然 后 进 行连 网 组装 和 试 运 行 从 而 实现 框 架 的 修 改 和 完善
浅谈三维数字城市构建技术——“三维数字兴义”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方案设计

为增强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的规 范性、 权威性 和严 肃 性 , 障 国 家 安 全 , 进 城 市 地 理 空 间信 息 的 共 享 和 广 泛 应 保 促
用 , 快 城 市 信 息 化 进程 , 加 国家 测 绘 地 理 信 息 局 于 2 0 0 6年 启 动
其部 门应用决策需求 出发 , 统一标准规 范, 建成兴义市权威 的、 唯一 的和通用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 使地理信息数据 能更 好的 服 务 于 兴 义 市 的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展 。
的影 响 人们 的 生活 。
21 一个地 理信 息公 共平 台 .. 2
本项 目将依托完善后 的基础地理信 息数据库 , 通过信 息提 取、 实体加工 、 地理编码 、 整合 重组等处理 , 研发 网络化运行 的 应用服务与运行维护系统 。将依照国家标准 , 参照贵州 省地理
空 间框 架 建 设 相 关 文 件 , 密 结 合 兴 义 市 实 际 , 满 足 政 府 及 紧 从
“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示范工程 ” 目, 项 在全 国范围内选 择具备条件 的城市开展 了“ 数字城市地理信 息框架建 设示范工
程 ” 设试 点 , 了搭 建 数 字 城 市 地 理信 息框 架平 台 , 建 为 国家 测 绘
21 公共 应用 示 范平 台 .- 3
在国土 资源 、 计生 、 消防、 公安 、 游和社会 公众 服 务等领 旅
设 提 供 良好 的基 础 和 支 持 。
着 眼于当前, 贵州黔西南州 国土局主要定位于满足 自身地 籍管理业务对空 间地理信息的需求 , 同时着 眼于 面向兴义 市政
府 , 力 于 提 供 一 个 基 于 网络 的三 维影 像 数 字 地 图集 成 管 理 与 致 发布平 台, 行在政府专 网上 , 运 以实 现 国土 信 息 中心 能够 面 向
2023-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方案-1

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方案数字城市建设总体框架方案是目前城市建设的重头戏,其涵盖了数字化、智能化等多重概念。
从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到公共服务,数字城市的建设方案都可谓是无所不包。
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讨论数字城市的建设框架。
一、数字城市的定义数字城市,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将城市建设成一个高度智能化、数字化、科技化的城市。
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整合城市各个领域的资源,从而打造出一个更加高效、智能、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
二、数字城市建设框架数字城市的建设框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化建设和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
1.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和基础。
数字基础设施必须满足高速、高效、高质的要求,包括数字通信、数字计算、数字存储、数字控制等内容。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硬件设备、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多个方面。
2. 数字城市智慧化建设数字城市智慧化建设是数字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这一方面包括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环保、智慧物流等多个智能化建设领域。
通过智慧化建设,城市可实现信息共享、资源整合、效率提升等多重目标。
3.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服务数化化建设包括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等多个公共服务领域。
数字城市的公共服务建设应该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高公共服务效率,促进城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数字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数字城市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关键问题,包括城市数据安全、数据隐私保护、系统互联互通等。
要想使数字城市建设取得更好的效果,需要系统保护城市数据安全,加强对数据隐私的保护,建设多维度的数据共享体系。
同样,数字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市区间的联通,在领域之间建立沟通渠道,打通数据共享之路,提高数字城市建设发展质量。
综上所述,数字城市建设,涉及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多重领域。
数字城市的建设需要整合各个领域的资源,实现信息化、智能化、互联互通的目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
空间数据基础设施
空间数据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高速宽带网络
路
信息基础设施
计算机系统
网络交换系统等
存在问题
对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的理解不统一、不完善 统筹协调和监管力度不够,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比
较严重 政策法规、标准规范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信息
资源开发不足、利用不够 信息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服务社会化程度低,不
及时解决运行问题 落实更新维护计划 提升人员知识技能
四、主要建设内容
主要建设内容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数字城市地理信息服务应用的前提,是数字城市地理空 间信息公共平台建设的基础,由按照国家规定的技术标 准和规范生产的多尺度、多类型、多内容的地理空间数 据构成,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城市地表各种自然和社 会要素的几何和属性信息。 基础数据的采集与更新是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基础 性与必备性工作,而非试点建设的重点。
三、设计书的编写
项目设计目标及主要建设内容 技术路线设计 预期成果及技术指标 组织保障 进度计划 经费使用计划 结束语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需求分析
市政府、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公安局、房产局、 城管局、交通局、林业局、环保局、水利局、农业 局、教育局、旅游局、建设局、广电局、地震局、 卫生局、文化局、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燃气公 司、劳动与社保局、银行、税务、工商、通信部门 等部门
主要建设内容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元数据库
DL
DE
DO
基
地
地
综
三
DR
G
M
M
础名籍合维
G
数
数
数
控
数
数
管
模
数
据
据
据
制
据
据
线
型
据
库
库
库
数
库
库
数
数
库
据
据据
库
库库
国 家 强 制 性 标 准
测绘行业指导性技术文件
主要建设内容
地理空间信息公共平台—数据尺度
覆盖城市建成区范围的数据比例尺不小于1:2000 影像数据分辨率应不低于1m
“数字城市”是“数字地球”的思想在城市范围 的延伸和具体实现
数字城市
什么是数字城市?
运用信息共享的理念,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将 物质城市数字化重建,据此整体研究解决城市问题 的综合系统。
构建虚拟世界,服务真实生活!
架构
地理信息综合服务
政府 企业 公众等
人文
货
社会经济综合信息
社会
经济等
多尺度、多形式的
数据基础定位
依托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
数学基础 数据内容 生产过程 数据认定
功能定位
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的基础
专题信息定位 查询统计 空间分析 信息交换
服务定位
满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 ,具备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 间。
面向专题部门共性需求 满足60—70%的要求 通过再开发满足30—40%的要求
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 总体技术思路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二〇〇九年二月
提纲
背景 建设核心 设计书的编写 主要建设内容 典型实践 几点注意
一、背 景
数字城市与数字地球
美国副总统戈尔1998年提出了“数字地球”的概 念 “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的统一 的数字化认识,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空间数据为 依托、虚拟现实为特征,面向公众开放的系统
主要建设内容
影像数据处理
进行影像的清晰度、反差、 色调、纹理、重影、拼接、镶 嵌效果等的处理,保证影像数 据的较好的可视化效果。 建立影像金字塔并通过分层 分块建立多级索引结构。
第0层 第1层 第2层
第K层
主要建设内容
地名/地址信息扩充
行政区域名
明确现有数据满足需求 的程度,确定哪些要更 新?哪些要采集?是否 需要航摄?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总体目标
紧密结合城市地方特点,立足城市既有数据、软件、 硬件和网络基础,参照国家、行业的相关标准、规范 与指导性技术文件,开展包括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 完善、整合、服务平台开发以及支撑环境等内容的建 设工作,建立城市唯一的、权威的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选择典型领域开展应用示范,为数字城市建设提供统 一的空间定位基础,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推动城市信息化进程。
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在数字城市领域,迫切需要建立城市统一的地理 空间框架,满足政府及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社 会公众等城市各界用户的地理信息需求。
数字城市只有基于一个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才 能消除或减少重复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和互联互 通。
建立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也是切实提高测绘保 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有效措施。
覆盖城乡接合部的数据比例尺不小于1:10000 影像分辨率应不低于5m
覆盖农村地区的数据比例尺不小于1:50000 影像分辨率应不低于5m
主要建设内容
公共平台数据提取
水系数据 居民地数据 交通数据 境界数据 植被数据 数字正射影像数据
主要建设内容
矢量数据重组与处理
拓扑处理 连通性处理 拼接处理 实体化处理
二、建设核心
建设核心
地理信息公共平台:
是其它专业信息空间定位、集成交换和互联互通 的基础,是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通过空间分析满足政府 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具备 实现个性化应用的二次开发接口和可扩展空间。
内容定位
地理空间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 目录与交换体系 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公共服务体系 组织运行体系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需求分析
有无使用地理空间数据 有无地理空间数据需求 正在使用的地理空间数据内容、基准、格式等 现有地理空间数据满足需求情况 需要什么样的地理空间数据 正在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及相关软件情况 网络及硬件设备情况等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基础情况分析
DLG 基础控制 影像 DEM 航飞数据 其它数据等 装备与技术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预期成果及技术指标
技术文档 空间数据
数据完整性 数据一致性
软件系统
数据回溯性
支撑环境
项目设计书的编写
组织保障
领导协调机构
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领导小组 项目办公室
组织实施机构 总体设计、技术实施、质量控制
运行维护机构
城市地理信息中心,专业技术人员
协调部门联合协作 引导督促信息共享 确保财政稳定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