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远古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远古的传说》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材分析】《远古的传说》是部编新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本课主要讲述了远古传说时代华夏文明的发展概况,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感知和探究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接受能力较强,渴望亲身体验。

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并给予充分肯定,增强自信心。

同时注重加强学法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对七年级学生也是十分必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和认识传说与史实的区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禅让制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祖赫赫,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世代仰望。

”2018年4月5日上午,戊戌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隆重举行。

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新闻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营造积极探究的心理氛围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炎黄联盟1.课堂活动:(1)课前学生分组合作搜集有关人类起源或早期社会的神话与传说;(2)课上分组讲述;(3)评比讲述精彩的传说故事。

2.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归纳部落联盟时期的主要人物和部落战争。

3.问题思考:华夏族的由来?谁被尊称为人文始祖?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表述,可以了解学生对传说的认知程度,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予以总结。

4.教师讲述:(1)炎黄在阪泉大战,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联盟。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上历史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3、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理解华夏族的形成,炎帝、黄帝的重要发明,尧、舜、禹的禅让等远古传说。

过程与方法:搜集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神农尝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资料,讲述相关传说故事;思考理解传说与史实的区别。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作的贡献;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体验作为炎黄子孙的骄傲和自豪;学习大禹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炎帝和黄帝的发明教学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教学方法:讲述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黄帝陵图片,导入新课教师介绍: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每年的清明时节,都有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到这里祭拜,黄帝陵被视为华夏子孙寻根祭祖之地,平日里到这里来瞻仰的人也很多,络绎不绝。

为什么黄帝会受到后认的尊敬和景仰,传说中四五千年前的中国大地上又发生了哪些大事?给后人带了怎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

二、讲授新课(一)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它们之间的是怎样的关系?2、五六千年前,在今天的黄河流域发生过哪几次重要的战争?战争双方分别是谁?结局怎样?有什么影响?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黄帝、炎帝、蚩尤等部落。

经常相互攻伐又持续合并2、(二)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完成引领学习说说炎帝和黄帝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尊敬?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因为他们都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学生读课文第三小节,完成引领学习1、尧、舜、禹是怎样的人?2、什么是禅让制?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哪些部落首领以前实行过禅让制?指名生回答,教师明确。

1、尧:鼓励人们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舜: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 禹:治理水患,用疏导的方法;三过家门而不入 2、“禅让”的实质——原始社会时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 历史 上册 第3课 远古的传说 教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阪泉之战;涿鹿之战;炎帝、黄帝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制;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的热烈氛围和教学的直观性。

采用讲述法和启发式、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开展师生的双向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

第一,认识到我们祖先在生产技术和文化方面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充分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融合而成的,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禅让制。

难点:炎黄联盟、尧舜禹的禅让。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光明日报西安4月5日电,4月5日上午,己亥(2019)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隆重举行。

海内外万余名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黄帝陵祭祀广场,共同祭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

上午9点50分,公祭典礼正式开始。

34咚鼓声象征着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对初祖的无限景仰和感恩情怀,9响钟鸣代表着中华民族崇敬初祖的最高礼数。

鼓声雄浑,钟声悠远,回荡在桥山沮水间。

《黄帝颂》响彻全场,拉开典礼大幕。

黄帝为什么受到后人尊敬?他对中华民族有什么贡献?(二)、讲授新课:一、炎黄联盟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炎帝和黄帝原来都生活在黄河上游一带,后来两大部落又都向中原发展。

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产生尖锐矛盾,终于爆发阪泉之战,经过三场恶战,黄帝最后取得胜利。

战败的炎帝表示愿意服从黄帝的领导,黄、炎部落结成黄炎联盟。

1、阪泉之战神农尝百草图炎帝姓姜,号神农氏。

他教民农耕,是农业生产的创始人。

同时还是医药之神,“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 。

第3课 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  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

第3课远古的传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特点•掌握远古时代文化特点及基本知识•能够使用网络资源获取与远古文明相关信息教学重点•远古文化的主要特点和内容•人类祖先的饮食、生活和文化特点•使用网络资源获取远古文化相关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母系制度的理解及其在远古社会中的作用•能够较为流利地叙述远古文明的相关内容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用图片展示一些远古时代的文物和工具,引发学生对远古文明的思考,进入本文化课学习。

学习与探究(25分钟)1.人类祖先–介绍人类祖先的各个阶段,则如原始人类、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等,定位出所学知识的内容区域2.母系氏族–母系制度的介绍、意义及其在远古社会中的作用3.文化特点–通过图片等展示远古文明的各个方面,如饮食、居住、工具、艺术等方面。

让学生对于远古文明的各个方面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4.美术课堂(25分钟)–让学生通过在班内进行绘画再现远古文明中所使用的文物或者遗迹。

合作展示(25分钟)1.分组合作,每组介绍一些远古文化的相关知识,如般达尔洞穴壁画、石头史前庙宇、拉斯科洞穴肋骨竖琴等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引导学生使用网络等资源获取远古文明相关的其他信息。

小结(5分钟)简要回顾本堂课讲解的内容,并鼓励学生保持对于远古文明的兴趣。

同时,巩固本节课新学内容,明确自己今后的自主学习方向以及补充方式。

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课上提出问题并积极回答,主动展示绘制出的文物或遗迹等。

2.作业评价:通过回答问题或者呈现自己画的远古文明文物及遗迹评价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了解。

课后作业1.完成记述一篇关于所学的人类祖先的生存方式、母系制度以及远古文明主要特点、所有内容的文章2.使用网络获取与远古文明相关的其他信息。

教材参考1.《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文明——一部人类简史》等相关书籍或文献。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1

初中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1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比拟清楚地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的根本概况,包括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奉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为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远古传说时代的历史开展进程、中华文明的演进奠定根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对课本中插图的观察、想象以及对具体材料的分析入手,推导结论,初步培养学生进展历史感知、历史想象的形象思维能力;其次是初步培养学生全面、系统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开展线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到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做出了巨大的奉献,黄帝是华夏族的人文初祖,从而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黄帝对人类的奉献;夏朝的建立二、难点:为什么说黄帝是人文初祖?禅让制的含义突破重点、难点的方法:列举大量的远古传说,展现黄帝对对中华文明的出色奉献,提醒黄帝是人文初祖。

教学方法:采用讲述、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重视历史的民族,我们向来有炎黄子孙的称谓,那么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是哪些人吗?我们为什么称他为人文之祖?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是怎么样的?二、学生自主学习:1、涿鹿之战〔阅读课本12页,找出有关涿鹿之战的以下问题〕:①时间:;交战双方:、对抗;地点:,所在流域。

②结果:。

③影响:。

2、黄帝----人文初祖后人尊称黄帝是,他建造,制作,教人,还创造了,为后世衣食住行奠定了根底。

他的妻子创造了,他的手下创造了,编出了。

3、尧舜禹的禅让①黄帝之后,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②尧舜禹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③夏朝的建立:时间年,建立者,王朝的地位。

影响,。

④原始社会终结:原因、,标志:年,禹建立。

影响:原始社会完毕,开场。

4、你对黄帝的创造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更科学?5、中国人为什么称自己为“炎黄子孙〞?6、“禅让〞是怎么回事?“禅让〞的实质:“禅让〞表现为:7、大禹治水治水方法:治水效果:8、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9、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0、材料分析题材料一:“大汶口原始居民的墓葬里,大都有随葬品,但数量多少差异很大。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5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

供大家阅读参考。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远古的传说》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远古传说时代中华文明起源:黄帝其人及他对华夏族的形成所做的贡献;尧舜禹的“禅让”和原始社会走向终结的有关史实。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感知历史的形象思维能力;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和追踪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社会发展观,激发爱国之情,增强民族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黄帝──“人文初祖”是全课的重点。

正确认识尧舜禹的“禅让”的含义是难点。

【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

【情景导入】以江丙坤郁慕明清明祭拜黄帝陵冢的视频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黄帝是什么样的人呢?为什么清明节会有那么多人祭拜黄帝陵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第3课,远古的传说【自主预习】1、读课文结合课件图片了解本文内容。

2、小组讨论华夏族的由来,人文初祖,禅让制等知识。

(一)炎黄战蚩尤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归纳出华夏族,炎黄子孙名称的由来,知道涿鹿之战。

明确黄帝所进行的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黄帝--人文初祖结合课文内容及课件图画知道黄帝对于人类的贡献。

明白他被人们称为人文初祖的原因。

(三)尧舜禹的“禅让”了解什么是禅让以及禅让的本质,尧舜禹的事迹。

了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及夏王朝的建立等有关知识。

【合作探究】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三位神话人物——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

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和特点,以及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神话故事的文本阅读,也有与故事相关的插图和注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神话传说有一定的了解,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进一步拓展对古代神话传说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在阅读和讨论中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女娲和伏羲的故事,理解这些神话传说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及其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教学难点:神话传说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以及引导学生理解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化中的作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神话故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3课远古的传说》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课件3.教学资源:与神话传说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源4.课堂活动准备:神话故事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知的神话传说,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课件呈现盘古、女娲和伏羲的传说故事,同时配合相关插图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师:同学们讨论都很热烈,接下来轻松一下,做一个小游戏。

小游戏:交头接耳
游戏规则:
第一个同学把小纸条上的句子记住,小声地传给另一个附近的同学,直到
(5)课堂小结
远古时代是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时期,也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

因为在文字产生前夕,传说都是靠先民们口耳相传才流传下来,我们会把这些传说当成真实的历史,作为历史的学习者,我们要善于结合远古时代留存的遗址和文物,来印证并提取传说中的真实历史。

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为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而骄傲和自豪,更有责任把中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远古的传说》教案
【课标要求】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帝、炎帝对人类的贡献,认识炎黄子孙的由来;了解尧舜禹的传说,理解“禅让”的含义。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传说与史实的联系和区别。

2.通过学习传说中人物的精神,树立起热爱祖国、保卫祖国的思想和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
难点:禅让制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讨论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前两课我们学习了关于我国远古居民和原始农耕文化的历史,我们主要是通过考古资料来了解这些历史的,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并没有相关的确切的记载。

但是,从我国广为流传的大量关于远古时代的传说中也能找到一些重要的信息,和远古的农耕文化相印证。

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后来的尧、舜、禹,是著名的部落首领,赢得当时许多部落的尊重。

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让我们走进本课,了解古老传说背后的故事。

一、炎黄联盟
大约4000多年前,我国大地上分布着许多部落。

相传,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

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

1.阪泉之战:为争夺土地和财富,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发生了阪泉之战。

最终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2.涿鹿之战: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

传说,涿鹿之战十分激烈。

蚩尤请来了风伯、雨师施展法术,突然间风雨大作,使黄帝、炎帝迷失了方向,黄帝命部下制造指南车,辨别了方向,才把蚩尤打败。

3.归纳概括华夏族的形成过程,并且思考回答:为什么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黄部落联盟以后不断融合其他民族逐渐形成为华夏族,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海内外华人也以“炎黄子孙”自称。

黄帝和炎帝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打破了氏族之间狭隘的界限,促进了相
互间的交流和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因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传说中的炎帝有哪些发明?
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首创耒耜,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学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传说中的炎帝有哪些发明?
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官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学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

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出乐谱,隶首发明算盘。

黄帝的妻子嫘祖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3.讨论:关于黄帝的神话,哪些是可信的?哪些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怎样看待才更科学?
传说黄帝时期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舟车、创制文字、编出乐谱等有可信的一面。

如建造宫室指能造房子;创制文字,指有了原始文字。

河姆渡原始居民时就掌握了挖掘水井这门技术。

制造舟车,在河姆渡遗址也出现过木桨等。

但说这些是黄帝、嫘祖、仓颉或伶伦的个人发明,就带有神话色彩了。

实际上,其中的任何一项发明都不是一两个人的功劳,而是经过许多人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果。

因此,历史上的这些记载反映的应该是黄帝那个时代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但由于黄帝是公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也就把这些发明都归功于他和他的妻子及其部属了。

4.问题思考: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发明,你认为这些发明创造发映出当时人们生活的哪些变化?你认为先民的传说是否有科学根据?
在生产上:制作出了陶器、发明了纺织等。

在生活上:教会人们开垦耕种、种植五谷和蔬菜等。

使人们的生活有所保障。

在经济交流上:教会人们通商交换。

有科学依据:在西安半坡、河南仰韶等遗址发现大量彩陶如尖底瓶、陶罐等。

考古学家在河南、陕西、山西、甘肃、浙江等地发掘出水井的遗迹。

蚕茧和石制品等。

三、尧舜禹的禅让
1.请同学们说一下,什么是禅让制?那么,这种禅让制的实质是什么?
禅让制,就是将部落首领位子传给贤德之人。

其实质是原始社会后期一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领袖的方法。

其表现有两点:新的部落联盟首领是通过部落联盟会议民主推选出来的,被推举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2.什么样的人才具备被推选的资格?能否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爱戴。

包括生活俭朴,克己爱民;宽厚待人,以身作则;与群众同甘共苦,一心为群众着想……
3.大禹治水:禹和鲧治水的方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我们可以从大禹身上看出中华民族祖先有哪些优
秀的品质?
疏导——成功,堵塞——失败。

传说大禹治水历时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4.问题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和区别:
远古传说: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

不可否认这里有神话的成分,但不难发现者其中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历史事实: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课堂小结】
从黄帝以后,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由此发端,西汉伟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名著《史记》落笔第一人也是黄帝。

他是我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依托,是十几亿炎黄子孙心系一处的文化巨擘。

由他及历代有为国君的努力,中国不断发展、壮大,走向统一、团结,民主,富强!
【板书设计】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炎黄联盟
1.炎黄之战
2.涿鹿之战:距今约四五千年
3.华夏族的形成:炎帝和黄帝结成部落联盟
二、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
1.炎帝的发明:开垦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制作陶器等,制作乐器等。

2.黄帝时期的发明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
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仓颉——发明文字
伶伦——编出了乐谱
三、尧舜禹的禅让
1.尧舜禹的美德
2.禅让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