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二)

1、在自然界中可以单质状态存在的氮族元素有 ,氧族元素有 和 ,与N 2是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离子有 和 。

2、联氨的化学式是 ,羟氨的化学式是 ,砒霜的化学式是 ,保险粉的化学式是 ,难溶于水的锑酸的化学式为 。

3、磷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 ,其中最活泼的是 ,其化学式是 。它在空气中易自燃,应在 中保存。

4、硫的两种主要同素异形体是 和 ,其中常温下稳定的是 ,受热到94.5○C 时转变为 。两者的化学式都是 。具有 状结构,其中硫原子以 杂化轨道成键。

5、H 3PO 2,H 3PO 3,H 3PO 4分别为 元酸,其中 具有强还原性。这三种磷的

含氧酸分子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6、Ca (H 2PO 4)2,CaHPO 4,Ca 3(PO 4)2在水中溶解度有小到大的顺序为 ,

其中可溶于水的为 。

7、关于臭氧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O 3比O 2的稳定性差 (B )O 3是非吸收性分子

(C )O 3比O 2的氧化性强 (D )O 3是顺磁性物质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 2O 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B )H 2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做氧化剂

(C )H 2O 2是弱酸,分子间有氢键

(D)H

2O

2

与K

2

Cr

2

O

7

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C

r

O

5

,此反应可用来鉴定H

2

O

2

9、下列方法不能制得H

2O

2

的是()

(A)电解NH

4HSO

4

水溶液

(B)用H

2和O

2

直接化合

(C)乙基蒽醌法

(D)金属过氧化物与水反应

10、下列反应的最终产物没有硫化物沉淀生成的是()

(A)NaAsO

3酸性溶液与H

2

S反应

(B)SbCl

3溶液与过量的Na

2

S溶液反应后再与稀盐酸作用

(C)Bi(NO

3)

3

与过量的Na

2

S溶液反应

(D)Na

3AsO

3

溶液与过量Na

2

S溶液反应

11、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均难溶于HCl但能溶于浓HCl的是()

(A)Bi

2S

3

和 CdS (B) ZnS和PbS

(C)CuS和Sb

2S

3

(D)As

2

S

3

和HgS

12、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颜色基本相同的是()

(A)PbS,Bi

2S

3

,CuS (B)Ag

2

S,HgS,SnS

(C)CdS,As

2S

3

,SnS

2

(D)ZnS,MnS,Sb

2

S

3

13、工业上制取SO

2

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焙烧FeS

2

(B)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

(C)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

(D)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

14、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A)H

2

S

(B)H

2SO

3

(C)H

2SO

4

(D)H

2S 2 O

7

第十四章 p区元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预习提纲 1、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2、N的成键特点。 3、N2的结构及性质。 4、氮的氢化物,主要是氨和铵盐。氨的性质,铵盐的受热分解规律。 5、氮的氧化物,主要是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分子结构。 6、含氧酸,主要是亚硝酸和硝酸的结构及性质。 7、硝酸反应性规律,硝酸盐受热分解规律。 8、单质P的结构及其变化。 9、磷的氧化物,结构和性质。 10、各类磷的含氧酸结构。 11、砷、锑,铋氧化物及其谁和我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 12、砷、锑,铋化合物氧化还原性的变化规律和重要反应。 13、氧族元素一般性质,氧的同素异形体结构。 14、过氧化氢结构及性质。 15、单质硫的结构及变化规律。 16、硫化氢和硫化物,特别是金属硫化物的性质。 17、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其相应的酸的结构和性质。 18、硫的其他含氧酸结构。 第十四章复习题 一、是非题: 1、硫有六个价电子,每个原子需要两个共用电子对才能满足于八隅体结构,硫与硫之间又不易生成π键,所以硫分子总是链状结构. 2、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的酸性和还原性都是从上到下逐渐增强. 3、氧族元素和卤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热稳定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弱. 4、双氧水具有四种反应类型:氧化作用,还原作用,歧化作用和生成盐类的作用. 5、臭氧分子和二氧化硫分子具有类似的V形结构。中心原子都以sp2杂化,原子间除以σ键相连外,还存在∏34的离域π键。结构的主要不同点在于键长,键能和键角不同. 6、过氧化氢的分解就是它的歧化反应,在碱性介质中分解远比在酸性介质中快. 7、二氧化硫和氯气都具有漂白作用,它们的漂白原理是相同的. 二、选择题: 1、下列氧化物中单独加热到温度不太高时能放出氧气的是 A、所有两性氧化物. B、所有高低氧化态复合起来的氧化物. C、所有金属二氧化物. D、所有过氧化物. 2、下列四类化合物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是 A、硫酸盐. B、硫代硫酸盐. C、过硫酸盐. D、连多硫酸盐. 3、硫酸

p区元素(二)习题总结

第14章P区元素(二)习题目录 一判断题 1 氧族元素中,只有氧在自然界可以单质状态存在。() 2 在所有含氧的化合物中,氧的氧化值都是负的。() 3 氧族元素氢化物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2OH2S>H2Se>H3Te。() 8 O3是反磁性的极性分子。() 9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都是不稳定的,极易分解。() 10 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11 可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12 H2S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只能是SO2和H2O。() 13 可用FeS与HNO3反应制取H2S。() 14 SO2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酸雨主要是由SO2形成的。() 15 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仍可用铁罐运输。() 16 浓硫酸属于高沸点酸。() 17 将H2S通入MnSO4溶液中,可得到MnS沉淀。() 18 H2S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变混浊,是因为H2S被空气氧化生成S沉淀。() 19 用Na2S溶液与含Cr3+的溶液反应,得不到Cr2S3,若想制得Cr2S3必须采用干法。106 用Na2S溶液与含Al3+的溶液反应,可得到Al2S3。() 20 硫代硫酸钠的俗名是大苏打。() 21 海波的化学式为Na2S2O3·5H2O。() 22 在照像行业中Na2S2O3作为定影剂使用是基于它具有还原性。() 23 在酸性溶液中,KMnO4只能将H2S氧化为单质硫。() 24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故需要用塑料瓶保存。() 25 在氢卤酸中,由于氟的非金属性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 26 所有卤素元素都有正的氧化值。() 27 在卤素与氧的化合物中,每种卤素都有多种正氧化值。() 28 卤化氢沸点高低的次序为HFHCl>HBr.>HI。() 30 卤化氢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FHBr.>HI>HF。() 32卤素单质在水中都可以发生歧化反应。() 33 卤素单质在酸性介质中更容易发生歧化反应。() 34 除HF外,可用卤化物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卤化氢。() 35 卤素单质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Cl2到I2依次减弱。() 36 HClO4是最强的无机酸。() 37 氯的含氧酸酸性强弱次序为HClO

第十三章 p区元素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 [教学要求] 1.了解硼族元素的通性。熟悉缺电子原子和缺电子化合物的概念。熟悉乙硼烷的结构和重要性质。掌握硼酸的晶体结构和性质、硼砂的结构和性质。 了解硼的卤化物的结构和水解。 2.熟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3.了解碳族元素的通性。熟悉碳单质的结构、二氧化碳、碳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能用离子极化理论说明碳酸盐的热稳定性。 4.了解硅单质、二氧化硅、硅酸及其盐的重要性质,硅的卤化物。 5.了解锡、铅的氧化物;熟悉锡、铅硫化物的酸碱性及其变化规律。掌握Sn(Ⅱ)的还原性和PB(Ⅳ)的氧化性。熟悉锡、铅硫化物的颜色、生成和溶解性。 [教学重点] 碳、硅、硼三元素的单质、氢化物、含氧化合物和卤化物制备、性质和用途。[教学难点] 硼的多中心键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内容] §13.1 p区元素概述 p区元素性质的特征 1.各族元素性质由上到下呈现二次周期性 ①第二周期元素具有反常性(只有2s,2p轨道) 形成配合物时,配位数最多不超过4;第二周期元素单键键能小于第三周期 元素单键键能(kJ mol -1 ) E(N—N)=159 E(O—O)=142 E(F—F)=141 E(P—P)=209 E(S—S)=264 E(Cl—Cl)=199 ②第四周期元素表现出异样性(d区插入)

例如:溴酸、高溴酸氧化性分别比其他卤酸(HClO 3 ,HIO 3)、高卤酸(HClO 4,H 5IO 6)强。 ③最后三种元素性质缓慢地递变(d 区、f 区插入) 2.多种氧化值 价电子构型:n s 2n p 1~5 例如:氯的氧化值有 +1,+3,+5,+7,-1,0等。 3.惰性电子对效应: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低氧化值化合物比高氧化值化合物变得更稳定。 例如:Si(II) Pb(IV) ,价电子结构分别为[Xe]6s 2 ,[Xe] §13.2 硼族元素 13.2.1 硼族元素概述 硼族(ⅢA):B ,Al ,Ga ,In ,Tl 价电子构型:n s 2n p 1 缺电子元素:价电子数<价层轨道数 缺电子化合物:成键电子对数<价层轨道数, 例如:BF 3,H 3BO 3。 注意: HBF 4不是缺电子化合物。 缺电子化合物特点: a. 易形成配位化合物 如:HBF 4 3HF BF b. 易形成双聚物Al 2Cl 6

第十三章 p区元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预习提纲 1、p区元素性质概述。 Q:二次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硼的成键特点。 3、硼的氢化物,特别是乙硼烷的结构特点(硼氢桥键)。 4、硼的含氧化合物及硼酸。 5、硼的卤化物结构和性质。 6、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结构和性质特点。 7、碳的成键特点。 8、碳的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的结构。 9、碳酸盐热稳定性的规律及解释(离子极化)。 10、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1、锡和铅的化合物,主要以硫化物的性质为主。 12、二价锡的还原性和四价铅的氧化性。 第十三章复习题 一、是非题: 1、钻石所以那么坚硬是因为碳原子间都是共价键结合起来的,但它的稳定性在热力学上石 墨要差一些。 2、在B2H6分子中有两类硼氢键,一类是通常的硼氢σ键,另一类是三中心键, 硼与硼之间是 不直接成键的。 3、非金属单质不生成金属键的结构,所以熔点比较低,硬度比较小,都是绝缘体。 4、非金属单质与碱作用都是歧化反应。 二、选择题: 1、硼的独特性质表现在: A、能生成正氧化态化合物如BN,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B、能生成负氧化态化合物,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C、能生成大分子 D、在简单的二元化合物中总是缺电子的 2、二氧化硅: A、与NaOH共熔反应生成硅酸钠 B、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 C、单质是分子晶体,与CO2晶体相似 D、属AB2型的化合物,晶体结构属CaF2型 3、下列四种非金属元素中,哪一种不生成象POCl3之类的氯氧分子化合物? A、B B、C C、N D、S 4、C、Si、B都有自相结合成键的能力,但C的自链能力最强,原因是: A、C原子外层4个电子易得或易失形成C4-或C4+ B、C形成的最大共价数为2 C、C单质的化学活性较Si,B活泼 D、C原子半径小,自链成键不受孤对电子键弱化效应的影响 5、CO与金属形成配合物的能力比N2强的原因是:

第-13-章p-区元素课后习题答案..教程文件

第13 章p 区元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组 10.1 下面给出第2 第3 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数据(单位kJ mol-1) 试说明B Al 的数值为什么低于左右元素 解答 同周期内,自左至右第一电离能I1 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增大的但中间有明显的跳跃性变化也就是说,由于自左至右核电荷依次增加半径依次减小I1 值必然依次增大但由于外围电子构型对电离能影响较大。因此就出现和外围电子构型相应的跳跃式变化因ns2 ns2np3 ns2np6 属全满或半满状态比较稳定。故此时的第一电离能就较大,如失去一个电子后成半满,全满或全空的稳定状态,则I1 值就较小 物 4. 。参看图1.18 10.2 回答下列用途所依据的性质可能情况下并写出相关的反应式 1 某些型号的分子筛用于干燥气体中的微量水

2 担载在硅胶上的MnO 用于除去氮气和稀有气体中的微量氧 3 甘油用于强碱滴定H3BO3 4 硫酸铝做为絮凝剂净化水 5 硼砂用做定标准酸溶液的基准物 6 硼钢用做核反应堆的控制棒 7 BF3 和AlCl3 用做有机反应的催化剂(参考第5 章课文) 解答 1 基于分子筛的性质和选择性。分子筛是具有分子那般大小孔经(微孔)的一类结晶铝硅酸盐。当分子筛(例如4A 或5A)的微孔使水分子能穿过时,就对水分子产生了极强的亲合力(收附力)且吸水容量大。 2 MnO高度分散在硅胶上,能与杂质O2 在室温或接近室温的条件下迅速反应: 6MnO+O2===2Mn3O4 而这一反应一般是在高温下才能进行的。担载MnO也可再生使用。 3 H3BO3 的酸性极弱,不能直接用NaOH滴定。甘油与之反应生成稳定配合物而使其显强酸性从而使滴定法可用于测定硼的含量。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第十四章 p 区元素(二) 1、在自然界中可以单质状态存在的氮族元素有 ,氧族元素有 和 ,与N 2是等电子体的分子有 ,离子有 和 。 2、联氨的化学式是 ,羟氨的化学式是 ,砒霜的化学式是 ,保险粉的化学式是 ,难溶于水的锑酸的化学式为 。 3、磷的同素异形体常见的有 ,其中最活泼的是 ,其化学式是 。它在空气中易自燃,应在 中保存。 4、硫的两种主要同素异形体是 和 ,其中常温下稳定的是 ,受热到94.5○C 时转变为 。两者的化学式都是 。具有 状结构,其中硫原子以 杂化轨道成键。 5、H 3PO 2,H 3PO 3,H 3PO 4分别为 元酸,其中 具有强还原性。这三种磷的 含氧酸分子中,磷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6、Ca (H 2PO 4)2,CaHPO 4,Ca 3(PO 4)2在水中溶解度有小到大的顺序为 , 其中可溶于水的为 。 7、关于臭氧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O 3比O 2的稳定性差 (B )O 3是非吸收性分子 (C )O 3比O 2的氧化性强 (D )O 3是顺磁性物质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 2O 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型 (B )H 2O 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主要做氧化剂 (C )H 2O 2是弱酸,分子间有氢键

(D)H 2O 2 与K 2 Cr 2 O 7 的酸性溶液反应生成稳定的蓝色C r O 5 ,此反应可用来鉴定H 2 O 2 9、下列方法不能制得H 2O 2 的是() (A)电解NH 4HSO 4 水溶液 (B)用H 2和O 2 直接化合 (C)乙基蒽醌法 (D)金属过氧化物与水反应 10、下列反应的最终产物没有硫化物沉淀生成的是() (A)NaAsO 3酸性溶液与H 2 S反应 (B)SbCl 3溶液与过量的Na 2 S溶液反应后再与稀盐酸作用 (C)Bi(NO 3) 3 与过量的Na 2 S溶液反应 (D)Na 3AsO 3 溶液与过量Na 2 S溶液反应 11、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均难溶于HCl但能溶于浓HCl的是() (A)Bi 2S 3 和 CdS (B) ZnS和PbS (C)CuS和Sb 2S 3 (D)As 2 S 3 和HgS 12、下列各组硫化物,其中颜色基本相同的是() (A)PbS,Bi 2S 3 ,CuS (B)Ag 2 S,HgS,SnS (C)CdS,As 2S 3 ,SnS 2 (D)ZnS,MnS,Sb 2 S 3 13、工业上制取SO 2 可采用下列方法中的() (A)焙烧FeS 2 (B)单质硫在空气中燃烧 (C)亚硫酸钠与盐酸反应 (D)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

第十三章-p区元素复习提纲-及试题

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预习提纲 1、p区元素性质概述。 Q:二次周期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2、硼的成键特点。 3、硼的氢化物,特别是乙硼烷的结构特点(硼氢桥键)。 4、硼的含氧化合物及硼酸。 5、硼的卤化物结构和性质。 6、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结构和性质特点。 7、碳的成键特点。 8、碳的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的结构。 9、碳酸盐热稳定性的规律及解释(离子极化)。 10、硅及其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 11、锡和铅的化合物,主要以硫化物的性质为主。 12、二价锡的还原性和四价铅的氧化性。 第十三章复习题 一、是非题: 1、钻石所以那么坚硬是因为碳原子间都是共价键结 合起来的,但它的稳定性在热力学上石墨要差一些。 2、在B2H6分子中有两类硼氢键,一类是通常的硼氢σ 键,另一类是三中心键, 硼与硼之间是不直接成

键的。 3、非金属单质不生成金属键的结构,所以熔点比较低,硬度比较小,都是绝缘体。 4、非金属单质与碱作用都是歧化反应。 二、选择题: 1、硼的独特性质表现在: A、能生成正氧化态化合物如BN,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B、能生成负氧化态化合物,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C、能生成大分子 D、在简单的二元化合物中总是缺电子的 2、二氧化硅: A、与NaOH共熔反应生成硅酸钠 B、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 C、单质是分子晶体,与CO2晶体相似 D、属AB2型的化合物,晶体结构属CaF2型 3、下列四种非金属元素中,哪一种不生成象POCl3之类的氯氧分子化合物? A、 B B、C C、 N D、 S 4、C、Si、B都有自相结合成键的能力,但C的自链能力最强,原因是: A、C原子外层4个电子易得或易失形成C4-或C4+ B、C形成的最大共价数为2 C、C单质的化学活性较Si,B活泼 D、C原子半径小,自链成键不受孤对电子键弱化效应

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参考答案

第十七章碳、硅、硼 一、是非题: 1 、钻石所以那么坚硬是因为碳原子间都是共价键结合起来的,但它的稳定性在热力学上 石墨要差一些。 2、在B2H6分子中有两类硼氢键,一类是通常的硼氢σ键,另一类是三中心键, 硼与硼之间 是不直接成键的。 3、非金属单质不生成金属键的结构,所以熔点比较低,硬度比较小,都是绝缘体。 4、非金属单质与碱作用都是歧化反应。 二、选择题: 1、硼的独特性质表现在: A 、能生成正氧化态化合物如BN,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B 、能生成负氧化态化合物,其它非金属则不能 C、能生成大分子 D、在简单的二元化合物中总是缺电子的 2 、二氧化硅: A 、与NaOH共熔反应生成硅酸钠B、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 C 、单质是分子晶体,与CO2晶体相似 D 、属AB2型的化合物,晶体结构属CaF2型 3 、下列四种非金属元素中,哪一种不生成象POCl3之类的氯氧分子化合物? A 、 B B 、 C C 、N D 、S 4、C、Si、B都有自相结合成键的能力,但C的自链能力最强,原因是: A 、C原子外层4个电子易得或易失形成C4-或C4+B、C形成的最大共价数为2 C、C单质的化学活性较Si,B活泼 D、C原子半径小,自链成键不受孤对电子键弱化效应的影响 5 、CO与金属形成配合物的能力比N2强的原因是: A、C原子电负性小易给出孤对电子 B 、C原子外层有空d轨道易形成反馈键 C、CO的活化能比N2低 D 、在CO中由于C-←O+配键的形成,使C原子负电荷偏多,加强了CO 与金属的配位能力 6 、下列无机酸中能溶解酸性氧化物SiO2的是: A、HCl B 、H2SO4(浓) C、HF D、HNO3(浓) 7 、下列元素性质最相似的是: A、B和Al B 、B和Si B、B和Mg D 、B和C 8、关于BF3的下列描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A、BF3水解得到HF(aq)和H3BO3 B、BF3接受电子对的倾向比BCl3强 C、BF3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是极性的 D、在室温下B与F2反应得到BF3 三、填空题:

p区元素(二)习题参考答案

第11章 p 区元素(二)习题参考答案 1.解:(1) NH 4 (NH 4)2SO 4HSO 4(NH 4)2Cr 2 O 2O 3 + N 2O (2) 2KNO 32 + O 2Cu(NO 3) 222 2AgNO 3 2.解:(1) NH 4(NH 4)2SO 产生白色沉淀(BaSO 4) (2) KNO KNO 产生蓝色溶液(N 2O 3)、红棕色气体(NO 2) (3) AsCl BiCl SbCl 产生黄色沉淀(As 2S 3)Sb 2S 3)产生黑色沉淀(Bi 2S 3) 3.解:(1)S + 2HNO 3(浓) H 2SO 4 + 2NO↑ (2)4Zn + 10HNO 3(很稀) 4Zn(NO 3)2 + NH 4NO 3 + 3H 2O (3)3CuS + 8HNO 3 3Cu(NO 3)2 + 3S↓ + 2NO↑ + 4H 2O (4)5NO 2-+ 2MnO 4- + 6H +5NO 3- + 2Mn 2+ + 3H 2O (5)2NO 2- + 2I - + 4H 2NO↑+ I 2 + 2H 2O (6)AlCl 3 + 3H 2H 3AsO 3 + 3HCl (7)2AsO 33- + 3H 2S + 6H As 2S 3↓ + 6H 2O (8)AsO 43- + 2I - + 5H +H 3AsO 3 + I 2 + H 2O (9)2Mn 2+ + 5NaBiO 3 + 14H 2MnO 4- + 5Bi 3+ + 5Na + + 7H 2O (10)Sb 2S 3 + 3S 2-2SbS 33-

4.解:(1) NH 4 NH 3 O 2 Pt O 2 NO 2O 2H 2(Fe) N 2 2 2 NH 3 43 H 2SO 4( H 2SO 2 3 NH 3 (2) AsCl H 2As 23 2Na 3 AsS 3 H 3AsO 3 H 4 2S(HCl)2S 5 Na 3AsS 4 (3) Na 3SbO Sb(OH) 3 SbOCl 2S 2S Na 3SbS 3 (4) 3 43) 3)3 Bi(OH)BiONO 3 5.解:A 是AsCl 3,B 是AgCl ,C 是[Ag(NH 3)2]Cl ,D 是As 2S 3,E 是(NH 4)3AsS 4,F 是As 2S 5,G 是H 2S 。有关反应式如下: Ag + + Cl -AgCl ↓ 白色 AgCl + 2NH [Ag(NH 3)2]+ + Cl - [Ag(NH 3)2]+ + Cl - + 2H +AgCl↓+ 2NH 4+

p区元素(一)习题参考答案

第10章 p 区元素(一)习题参考答案 1. 解:(1)3Cl 2 + 6KOH(热) KClO 3 + 5KCl + 3H 2O (2)I 2 + 5H 2O 2 2HIO 3 + 4H 2O (3)KClO 3 + 6KI + 3H 2SO 4 KCl + 3I 2 + 3K 2SO 4 + 3H 2O (4)O 3 + 2I ? + H 2O I 2 + O 2 + 2OH ? (5)H 2O 2 + H 2S 2H 2O + S↓ (6)H 2O 2 + 2I ? + 2H + I 2 + 2H 2O (7)2H 2S + H 2SO 3 3S↓+ 3H 2O (8)2S 2O 3? + I 2 S 4O 62? + 2I ? (9)S 2O 32? + 4Cl 2 + 5H 2O 2SO 42? + 8Cl ? + 10H + (10)Al 2O 3 + 3K 2S 2O 7 Al 2(SO 4)3 + 3K 2SO 4 (11)2Mn 2+ + 5S 2O 82? + 8H 2O Ag +2MnO 4? + 10SO 42? + 16H + (12)AgBr + 2S 2O 32? [Ag(S 2O 3)2]3? + Br ? 2. 解:(1)Cl 2(g) + 2I ?2Cl ? + I 2 5Cl 2(g) + I 2 + 6H 2O 2IO 3? + 10Cl ? + 12H + (2)SO 42? + 8I ? + 10H + 4I 2 + H 2S↑+ 4H 2O 3. 解:(1)以食盐为基本原料制备Cl 2、NaOH 、NaClO 、Ca(ClO)2、KClO 3、HClO 4; 2NaCl + 2H 2O 电解2↑+Cl 2 ↑ Cl 2 + 2NaOH(冷) NaClO + NaCl + H 2O 2Cl 2 + 2Ca(OH)2(冷) Ca(ClO)2 + CaCl 2 + 2H 2O 3Cl 2 + 6KOH(热) KClO 3 + 5KCl + 3H 2O 4KClO 3 3KClO 4 + KCl KClO 4 + H 2SO 4(浓) 减压蒸馏KHSO 4 + HClO 4 (2)以萤石(CaF 2)为基本原料制备F 2。 CaF 2 + H 2SO 4(浓) CaSO 4 +2HF↑ KOH + 2HF KHF 2 + H 2O 2KHF 2电解2KF + H 2↑+ F 2↑ 4. 解:(1)FeCl 3与Br 2水能共存。因 E (BrO 3?/Br 2) = 1.5V > E (Fe 3+/Fe 2+) = 0.771V ,所以FeCl 3和Br 2不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不发生其它反应,故能共存。 (2)FeCl 3与KI 溶液不能共存。因 E (Fe 3+/Fe 2+) = 0.771V > E (I 2/I ?) = 0.5355V , 故发生反应:2Fe 3+ + 2I ? 2Fe 2+ + I 2 (3)NaBr 与NaBrO 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因 E (BrO 3?/Br 2) = 1.5V > E (Br 2/Br ?) = 1.065V , 故发生反应:BrO 3? + 5Br ? + 6H + 3Br 2 + 3H 2O (4)KI 与KIO 3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共存。因 E (IO 3?/I 2) = 1.195V > E (I 2/I ?) = 0.5355V , 故发生反应:IO 3? + 5I ? + 6H + 3I 2 + 3H 2O 6. 解:A 为SO 2水溶液。有关反应式如下: (1)SO 2 + H 2O + 2OH ? SO 32? + 2H 2O

《无机化学》第十三章p区元素

第十三章p 区元素(一)之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6解:铝矾土的主要成分为Al 2O 3。 (1) Al 2O 3 + 2NaOH + 3H 2O 2Na[Al(OH)4] (2) 2Na[Al(OH)4] + CO 2 == 2Al(OH)3 + Na 2CO 3 + H 2O (3) 2Al(OH)3 Al 2O 3 + 3H 2O 第一步中Fe 2O 3不与NaOH 反应以固体存在,经溶解过滤即可去除. 12解:(1)碳酸盐分解的温度 对于Na 2CO 3:△r H θm =-414.22-393.51+1130.68=322.95(kJ/mol ) △r S θm =75.06+213.74-134.98=153.82(J/mol ·K ) 对于MgCO 3:△r H θm =-601.70-393.51+1095.8=100.6(kJ/mol ) △r S θm =26.94+213.74-65.7=175.0(J/mol ·K ) 对于BaCO 3:△r H θm =-553.5-393.51+1216.3=269.3(kJ/mol ) △r S θm =70.42+213.74-112.1=172.1(J/mol ·K ) 对于CdCO 3:△r H θm =-258.2-393.51+750.6=98.9(kJ/mol ) △r S θm =54.8+213.74-92.5=176.0(J/mol ·K ) (2) Na 2CO 3 MgCO 3 BaCO 3 CdCO 3 实际分解温度/℃ 1800 540 1360 345 估算分解温度/℃ 1826 302 1292 289 从结果来看有的偏高有的偏低,对Na 2CO 3和BaCO 3总体偏差不太大,而MgCO 3和CdCO 3实际分解温度高于估算值。这是因为实际分解是在非标态下进行,即 因P(CO 2)分压小于105Pa, △r S θm -Rln(P CO2/P θ)<△r S θm 分母减小, 则T 增大. (3)阳离子的离子半径,电子构型,电荷等数据如下表 从离子电子构型来看, 由于Cd 为18e-构型的阳离子,其极化作用和变形性均大于8e-的离子,所以CdCO 3的稳定性最差. 而8e-的离子,其Z/r 值越大, 极化作用越强, 碳酸盐稳定性越差,即稳定性:MgCO 3

第14章 P区元素(二) (14)

第14章P区元素(二) 一是非题 1. 物种O2+, O2 , O2 -, O2 2-,的键长按序从右向左增大() 2 () 3. 常温下最稳定的晶体硫为S2。() 4. 物种SO3, O3, ICl3 和H3O+都是平面三角形。() 5. SF4, N2O, XeF2, IF3 价层均有 5 对价电子对,但这些分子的空间构性却不同。这些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别为变形四面体,直线型,直线型,T 型。() 二选择题 1. 下列物质在常温下呈液态的是() 1 HF 2 Br2 3 I2 4 M gCl2 2. 下列微粒中不具氧化性的是()

1 F 2 2 Cl- 3 BrO-(4) I2 3. 根据标准电极电位,判断卤素离子X-能被O2 氧化发生4X-+O2+2H2O=2X2+4OH-反应的是() 1 F- 2 Cl-(3)Br-(4)都不能 4. 在任何温度下,X2 与碱性溶液作用能得到XO3-和X-的卤素是() 1 F 2 2 Cl2 3 Br2 (4) I2 5. 由于HF 分子间形成氢键而产生的现象是() 1 HF 的熔点高于 HCl 2 HF 是弱酸 3 除F-化物外还有HF2 等化合 物 4 三种现象都是

6. HX 及卤化物中的X- 具有最大还原性的是()1 F- 2 I- 3 Cl- 4 Br- 7. 盐酸是重要的工业酸,它的产量标志国家的化学工业水平,其主要性质是() 1 浓HCl 有络合性 2 具有还原性 3 具有强酸性 4 三者都是 8. 下列各组溶液按pH 值增大顺序排列的是()1 HI

p区元素二习题

第14章P区元素(二)习题目录 一判断题 1 氧族元素中,只有氧在自然界可以单质状态存在。() 2 在所有含氧的化合物中,氧的氧化值都就是负的。() 3 氧族元素氢化物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2OH2S>H2Se>H3Te。() 8 O3就是反磁性的极性分子。() 9 硫的含氧酸及其盐都就是不稳定的,极易分解。() 10 浓硫酸不能用于干燥氨气。() 11 可用浓硫酸干燥CO2气体。() 12 H2S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只能就是SO2与H2O。() 13 可用FeS与HNO3反应制取H2S。() 14 SO2就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酸雨主要就是由SO2形成的。() 15 浓硫酸虽有强氧化性,但仍可用铁罐运输。() 16 浓硫酸属于高沸点酸。() 17 将H2S通入MnSO4溶液中,可得到MnS沉淀。() 18 H2S溶液放置一段时间变混浊,就是因为H2S被空气氧化生成S沉淀。() 19 用Na2S溶液与含Cr3+的溶液反应,得不到Cr2S3,若想制得Cr2S3必须采用干法。106 用Na2S溶液与含Al3+的溶液反应,可得到Al2S3。() 20 硫代硫酸钠的俗名就是大苏打。() 21 海波的化学式为Na2S2O3·5H2O。() 22 在照像行业中Na2S2O3作为定影剂使用就是基于它具有还原性。() 23 在酸性溶液中,KMnO4只能将H2S氧化为单质硫。() 24 氢氟酸能腐蚀玻璃,故需要用塑料瓶保存。() 25 在氢卤酸中,由于氟的非金属性强,所以氢氟酸的酸性最强。() 26 所有卤素元素都有正的氧化值。() 27 在卤素与氧的化合物中,每种卤素都有多种正氧化值。() 28 卤化氢沸点高低的次序为HFHCl>HBr、>HI。() 30 卤化氢还原性强弱的次序为HFHBr、>HI>HF。() 32卤素单质在水中都可以发生歧化反应。() 33 卤素单质在酸性介质中更容易发生歧化反应。() 34 除HF外,可用卤化物与浓硫酸反应制取卤化氢。() 35 卤素单质水解反应进行的程度由Cl2到I2依次减弱。() 36 HClO4就是最强的无机酸。() 37 氯的含氧酸酸性强弱次序为HClO

无机化学第十四章 p区元素二部分作业答案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1. (3) Hg(l) + 4HNO3(浓) → Hg(NO3)2(aq) + 2NO2(g) + 2H2O(l) (4) 8Al(s) + 30HNO3(稀) → 8Al(NO3)3 + 3N2O(g) + 15H2O(l) Al(s) + 4HNO3(稀) → Al(NO3)3(aq) + NO(g) + 2H2O(l) 铝和硝酸的反应随反应温度和硝酸浓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产物。 (5) 3Ag(s) + 4HNO3(稀) → 3AgNO3(aq) + NO(g) + 2H2O(l) (6) Sn(s) + 4HNO3(浓) →β- H2SnO3(s) + 4NO2(g) + H2O(l) (7) NH4Cl + NaNO2→ N2(g) + NaCl + 2H2O(l) 4. (1) As2O3 + 6NaOH → 2Na3AsO3 + 3H2O (2) Sb2S3 + 3(NH4)2S →2(NH4)3SbS3 (3) Bi(NO3)3 + H2O →BiONO3 + 2HNO3 (4) 2Na3SbS3 + 6HCl →Sb2S3 + 3H2S + 6NaCl (5) NaBiO3(s) + 6HCl(浓) →BiCl3 + Cl2 + NaCl + 3H2O 6. 本题关键是Mn2+变成紫色溶液,这紫色物种即为MnO4-。这说明D是一强氧化剂,其本身为土黄色不溶于水,由此可断D为NaBiO3。

NaBiO3是由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C被NaClO氧化所得,能 发生这一反应的应当是C:Bi(OH)3 接着可推断出A(BiCl3)和B(BiOCl) A与H2S反应生成黑色沉淀E(Bi2S3) C与亚锡酸钠反应生成黑色沉淀F为单质Bi (A) BiCl3; (B) BiOCl; (C) Bi(OH)3; (D) NaBiO3; (E) Bi2S3; (F) Bi 有关反应方程式 (1) BiCl3 + H2O →BiOCl(s) + 2HCl (2) Bi3+ + 3OH- → Bi(OH)3(s) (3) Bi(OH)3 + ClO- + OH- + Na+ →NaBiO3(s) + Cl- + 2H2O (4) 5NaBiO3(s) + 2Mn2+ +14H+ →2MnO4- + 5Bi3+ + 5Na+ + 7H2O (5) 2Bi3+ + 3H2S →Bi2S3(s) + 6H+ (6) 2Bi(OH)3 + 3[Sn(OH)4]2- →2Bi(s) + 3[Sn(OH)6]2- 9. (4) 2FeCl3 + H2S →2FeCl2 + S(s) + 2HCl (5) 3Ag2S + 8HNO3(浓) →6AgNO3 + 3S(s) + 2NO + 4H2O (12) 4S2O82- + S2- + 8OH- →9SO42- + 4H2O 11. 用稀盐酸分别与钠的硫化物、多硫化物、亚硫酸盐、硫 代硫酸盐和硫酸盐反应,可以将这几种物质区分开来。有臭

第13章 p区元素

第13 章p 区元素 一是非题 1. BF3 中的B 是以sp2 杂化轨道成键的当BF3 用B 的空轨道接受NH3 的成 BF3·NH3 时,其中的B 也是以sp2 杂化轨道成键的,() 2. B2H6 和LiH 反应能得到LiBH4,若此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仍可制得[BH4]-离子() 3. H3BO3 中有三个氢因此是三元弱酸() 4. AlCl3 分子中Al 是缺电子原子因此AlCl3 中有多中心键() 5. SiF4、SiCI4 、SiBr4 、和SiI4 都能水解水解产物都应该是硅酸H2SiO3 和相应的氢卤酸HX() 6. 氧化数为十2 的Sn 具有还原性将锡溶于浓盐酸得到的是 H2[Sn IV Cl6] 而不是H2[Sn II C14] () 7. 为了防止制备的锡盐溶液发生水解而产生沉淀可加酸使溶液呈酸性至于加酸的时间于沉淀的先后无关,可以在沉淀产生后一段时间再加酸() 8. 氮与比它电负性大的元素成键才可能成为正氧化态数因此氮与氟或氧成键时氮为正氧化数() 9. N3-在水溶液中是以NH3 存在()

10. 浓和稀硝酸作为氧化剂时它们的还原产物分别为NO2 和NO 可见一个浓硝酸分 子还原时的一个电子,一个稀硝酸分子却得三个电子,因此浓硝酸的氧化能力比稀硝酸的弱() 二选择题 1. 下列化合物属于缺电子化和物的是() (A) BeCl3(B) H[BF4] (C) B2O3(D) Na[Al(OH)4] 2. 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最高配位数不超过4 这是因为() (A) 硼原子半径小 (B) 配位原子半径大 (C) 硼与配位原子电负性差小(D) 硼原子无价层d 轨道 3. 下列关于BF3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BF3 易形成二聚体(B) BF3 为离子化合物 (C) BF3 为路易斯酸(D) BF3 常温下为液体 4. 下列各对物质中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不同的是() (A) CH4 与SiH4 (B) H3O+与NH3 (C) CH4 与NH + (D) CF4 与SF4

P区元素(二)

第十四章:P区元素(二) 一、单项选择 1.下列氧化物中,属于两性化合物的是()。 (A)N2O3(B) P 2O3(C) Sb2O3(D) Bi2O3答案:(C) 2. NO3- V 7989 .0 NO2 V 08 .1 HNO2 V 04 .1 NO(酸性条件下)中可能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NO3-(B) NO2(C) HNO2(D) NO 答案:(B) 3.下列氮的氧化物中,易于聚合的是()。 (A)N2O (B) NO2(C) N2O4(D) N2O5 答案:(B) 4.下列磷的卤化物中,最稳定的是()。 (A)PCl5(B) PI5(C) PF5(D) PBr5 答案:(C) 5.下列氧族的氢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A)H2O (B) H2S (C) H2Se (D) H2Te 答案:(D) 6.下列硫化物中,可溶于水的是()。 (A)CdS (B) BaS (C) HgS (D) CuS 答案:(B) 二、判断题 1.氮族元素自上而下+3价化合物稳定性逐渐增加。() 答案:正确 2.氮族元素中,N在地壳中含量最多。() 答案:错误 3.硝酸根的结构是平面三角形的。() 答案:正确 4.磷酸可以通过脱水生成焦磷酸、偏磷酸和亚磷酸。() 答案:错误 5.砷、锑、铋的硫化物都可在硫化钠溶液中生成多硫化物。() 答案:错误 6.H2Te在酸性介质中是强还原剂。() 答案:正确 7.H2O2分子中,O以sp杂化方式存在,所以它是直线型分子。() 答案:错 8.多硫化物与酸反应可以生成多硫化氢H2S x,x越大H2S x越不稳定()答案:正确 三、填空题 1.氮族元素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从上到下(),碱性(),酸性()。 答案:依次减弱,依次减弱,依次增强 2.氮族元素主要形成的是(),而且()越小,形成()的趋势就越大。答案:共价化合物,原子半径,共价键 3.写出NO的分子轨道排布式()。

第十三章 p区元素

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 13.1 p区元素概述 p区元素包括周期系中ⅢA---ⅦA及希有气体元素,这些元素的最外层分别有2个s电子和1--6个p电子。 p区元素具有以下特点: 1、价电子层结构通式为ns2np1--6。 2、非金属向金属过渡。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有效核电荷只是略有增加,获得电子能力逐渐下降,因此,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这种变化规律在p区ⅢA---ⅦA族中显得突出明显。这几族元素每族都是从1个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开始过渡到一个典型金属元素结束。 3、第一横排元素不规则性。各族的第一个元素,主要指F, O, N, C,它们在本族元素的性质递变上有反常表现。其主要原因是:(1)原子半径特别小。(2)电负性明显地大。3无法动用d轨道。表现为1)F, O, N同H形成的化合物中易形成氢键。(2)配位数小。(3)单键键能反常地小。这是因为当两个F, O, N原子靠近组成单键时, 它们原子外层上还有未键合的孤对电子,原子间距离小时,这些孤对电子间将产生明显的排斥作用,弱化了单键,这种现象也称为孤对电子的 排斥效应。 4、中间横排元素的不规则性。从第四周期始,p区元素次外层不再是8个电子,而是18个电子,多了10个3d电子,这样使的第四周期的p区元素的有效核电荷显著增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增强,造

成同族内原子半径、电负性、电离能、φ等的递变出现不规则性, 变的缓慢甚至发生逆转现象。 例:ⅢA族原子半径电负性第一至第三电离能之和 (埃)(kJ/mol) B 0.82 2.01 6888 Al 1.18 1.47 5140 Ga 1.26 1.82 5520 In 1.44 1.49 5084 Tl 1.48 1.44 5438 中间横排元素的不规则性,是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位置以及电 子层构型的特殊性所造成。 5、氧化值。大多数p区元素具有多种氧化值,其最高正氧化值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族数。除了最高氧化值外,还可显示其它氧化值,而且其正氧化值彼此之间的差值为2。例如氧族元素(除氧外)可显示+2,+4,+6氧化值,这是由于这些元素的原子中有些价电子已经成对偶合起来,不能形成化学键,若要形成化学键一定要先将成对电子拆开,而且每拆开一对电子,可使氧化值增加2。 6、惰性s电子对效应。 p区元素的同一族中,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低氧化态的稳定性逐渐增加,高氧化态则逐渐不稳定。这是由于同族内原子序数大的重元素的ns2电子稳定性增强,倾向于力求保留下来,另一方面,已失去ns2电子的高氧化态不稳定,表现为很易还原为低氧化态,收回已参与成键的ns2电子对。作为一个规律而言,

第十三章p区元素一

第十三章 p区元素(一) 1、硼族元素的原子都是电子原子,在硼的化合物中,硼原子的最大配位数是。硼和铝都是亲元素。 2、硼砂的化学式为,其水溶液呈性。由于其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和,故硼砂的水溶液可作为溶液使用。 3、硅酸钠的水溶液俗称为,该溶液呈性,可与NH 4 Cl溶液反应制得,该产物加热脱水后得到,它具有作用,能用作。 4、α-H 2SnO 3 溶于酸,溶于碱,β-H 2 SnO 3 可用金属锡与 反应制得,它溶于酸,溶于碱。 5、碳酸、碳酸盐、碳酸氢盐的热稳定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这一现象可用理论来解释。 6、下列化合物不属于缺电子化合物的是()。 (A) BCl 3 (B)HBF 4 (C)B 2 H 6 (D)Al(OH) 3 7、下列物质属于Lewis酸的是()。 (A)BF 3 (B)H 3 BO 3 (C)丙三醇(D)HF 8、关于硼和铝的卤化物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硼和铝的卤化物都是共价型化合物; (B)三卤化硼熔点,沸点高低顺序为BF 3

9、下列反应的最终产物没有硫化物沉淀生成的是() (A)在无氧和无多硫化物存在下SnCl 2与Na 2 S反应; (B)Pb(NO 3) 2 与过量的Na 2 S反应; (C)SnCl 4与H 2 S溶液反应; (D)SnCl 4与过量Na 2 S反应。 10、下列各组物质可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是() (A)Pb2+,NO 3-,Na+,Cl-,SO 4 2- (B)Sn2+,H+,Cr 2O 7 2-,K+,Cl- (C)Sn(OH) 3-,Bi3+,Sn(OH) 6 4-,Sb3+ (D)Al(OH) 3,Cl-,NH 3 ·H 2 O,NH 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