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发言稿和演讲稿是两种不同的文体,它们在形式和用途上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这两者进行比较,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一、概念和定义发言稿是指在宣布某一特定事项、提出某一意见、回答某一问题等场合下所准备的文字稿件,用于发言者参考和便于与听众进行沟通。
它通常具有简明扼要、言之有物以及提供主要观点之间逻辑联系等特点。
演讲稿是在正式场合下,针对某一主题或议题进行演讲所准备的文字稿件。
它的目的是以语言和说服力向听众传达一定的信息、观点或情感,通过演讲者的演讲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使观众接受并认同演讲者的立场。
二、写作风格发言稿的写作风格相对较为简洁明了,以简洁易懂、重点突出为主。
发言稿通常要注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思想,尤其要注意用词准确、句子通顺。
同时,还要注意使用简单明了的逻辑结构,以方便听众理解和接受。
演讲稿则更加注重表达的感情和气氛的营造。
演讲稿在语言上更富有感染力,并且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以增强演讲的说服力。
演讲稿还可以使用一些个人化的表达方式,从而更好地吸引和保持听众的关注。
三、结构和组织发言稿一般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开头通常是致辞和问候,可以使用一些引人注目的开端,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主体部分是发言的重点内容,需要展开说明、论证或回答问题等。
结尾部分通常是总结,可以再次强调发言的核心观点,并对听众表示感谢。
演讲稿的结构相对复杂些,需要考虑到语言表达的持久性和吸引力。
演讲稿一般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是开始演讲前用来吸引听众的一段话,可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个问题或者一个有趣的事实。
正文部分是演讲的主要内容,需要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可以分段来展开。
结尾部分通常是总结演讲的观点,并给予听众一定的启示或建议。
四、语言表达发言稿通常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为原则。
在语言表达上,应避免使用太过复杂或晦涩的词汇和句式,要注意适当运用例证、事例和数字等,以增加论述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发言稿和演讲稿有什么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有什么区别发言稿和演讲稿是两种不同的文字表达形式,它们在使用场合、写作目的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
下面将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两种稿件的区别。
一、使用场合的不同发言稿一般是在一些小型会议、座谈会或工作会议等场合中使用的,主要是为了陈述自己的观点、表达意见或提出建议。
发言稿通常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包含精辟的观点和清晰的逻辑。
演讲稿则相对正式,常用于一些正式的场合,如学术讲座、政治演讲、领导讲话等。
演讲稿需要经过精心准备,内容要详尽、充实,用词要严谨、优美。
演讲稿的目的通常是为了让听众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主题或观点,同时也要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作目的的不同发言稿的写作目的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往往更注重简洁明了、直接表达。
发言稿一般不会包含过多的背景介绍和详细的论证,而更注重提炼核心观点,突出重点。
演讲稿则通常需要更加详细和全面地介绍和阐述观点。
演讲稿需要在给定的时间内让听众对演讲主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还需要通过事实、数据、例证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力求论证充分、有力。
三、语言风格的不同发言稿更加贴近口语,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风格,力求简洁、通俗易懂。
发言稿的语言应精练,用词要准确恰当,以便在很短的时间内传递观点。
相比之下,演讲稿更加正式和庄重,语言上更注重修辞和表达的艺术性。
演讲稿的语言更丰富多样,可以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演讲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综上所述,发言稿和演讲稿在使用场合、写作目的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了解这些区别,有助于我们根据不同需求和场合来正确撰写发言稿和演讲稿,使其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发言稿和演讲稿作为两种常见的演讲形式,往往在不同的场合和目的下使用。
虽然它们都是为了演讲而准备的文本,但在写作和表达方式上有一些显著的区别。
本文将探讨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1. 长度和结构:发言稿通常是较短的文本,主要用于会议、座谈会或其他正式场合的发言。
一般来说,发言稿的长度不会超过一页,结构简洁明了,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
而演讲稿则更加详细和全面,往往需要更长的篇幅,并且可以分为导入部分、主体部分和总结部分。
2. 写作风格:发言稿的写作风格通常更直接、简洁,因为在会议等正式场合中,演讲者的发言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在发言稿中,应该使用简练、明了的语言,重点突出,以确保信息的传达效果。
演讲稿则可以更富有表现力,允许演讲者使用修辞手法、感叹句和比喻等,以更好地引发听众的共鸣和兴趣。
3. 语言风格:发言稿的语言风格通常更正式、客观,注重事实陈述和逻辑推理。
在发言中,演讲者应该避免个人情绪化的表达,而更注重事实、数据和专业性。
演讲稿则可以更灵活,允许演讲者更多地展示个人观点、情感表达和人文关怀,以增加演讲的感染力和艺术性。
4. 目标受众:发言稿的受众通常是与会者,因此应该着重满足与会者的需求和兴趣。
在发言稿中,演讲者可以引用与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事件或问题,以建立与听众的共鸣。
演讲稿的受众范围更广,可能包括学生、家长、社区居民等不同群体。
因此,在写作演讲稿时,演讲者应该考虑到不同受众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综上所述,发言稿和演讲稿在长度、结构、写作风格和目标受众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准备演讲时,根据演讲的场合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文本形式,有助于提高演讲的效果和表达的精准度。
无论是发言稿还是演讲稿,在准备和练习时,都需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内容的丰富性和表达的流畅性,以确保演讲的成功和影响力。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作为一名公众人物或者从事某个领域的专家,我们经常需要在公众场合进行发言或者演讲。
虽然这两个行为看似相似,但是它们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下面,我将会从几个方面来讨论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一、目的不同首先,从目的上来看,发言稿和演讲稿的目的是不同的。
发言稿是以交流和讨论为目的,讲话人通常只是在特定的场合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或者发表意见,而不是要表达一个完整的思路和主题。
反观演讲稿,它是以讲述一个主题或者达到一个共识为目的的。
演讲稿的讲话人需要对主题进行思考和深入研究,并且展开层次分明的演讲,以达到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效果。
二、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其次,从内容角度来看,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内容组织方式也不同。
发言稿的内容通常是一连串的观点或者提纲,它的重心在于传递某个信息或者思想,而演讲稿则需要拥有完整的思路和逻辑,它采用的是引言、主要部分和结论的三段式结构,让听众能够清楚明了地理解演讲人的观点和想法。
三、表达方式与目的密切相关此外,表达方式也是体现发言稿和演讲稿差异的重要方面。
发言稿的表达方式通常比较直接、简短,强调对讲话人的思想和观点的清晰表达,而演讲稿则强调对语言的条理性、逻辑性,讲话人需要通过缜密的推理和激情的演讲方式来引导听众理解自己的观点,同时也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节奏和氛围的营造等方面。
四、多媒体技术运用方式不同最后,对于演讲稿来说,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如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演讲的重要辅助手段,而对于发言稿则不太需要这些要素。
在演讲过程中,可以通过PPT、视频、音乐等方式,让听众更加形象地理解演讲人的观点和主旨,同时也能够增强演讲效果。
综上所述,虽然发言稿和演讲稿都是让讲话人在公众场合讲话,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明显。
发言稿是以交流和讨论为目的,通常只是一个简短的介绍或者发表意见;而演讲稿则是以讲述一个主题或者达到一个共识为目的,需要对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展开层次分明的演讲。
演讲稿与发言稿的区别

演讲稿与发言稿的区别演讲和发言在现实生活中频繁出现,无论是在学校的讲台上,还是在企业的会议室中,人们经常需要准备并发表演讲或发言。
然而,很多人对于演讲稿和发言稿的区别并不清楚。
本文将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以便更好地理解并运用这两种文本形式。
一、目的不同首先,演讲稿和发言稿的目的不同。
演讲通常是在大型场合下进行,目的是向观众传达特定的信息或观点。
演讲者需要用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引导观众思考并产生共鸣。
因此,在演讲稿中,更加注重语言的生动表达、情感的渗透以及适合口头表达的结构。
相比之下,发言通常发生在小型会议或内部讨论中,其目的更加明确,即在特定场合下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建议。
发言的主要目的是沟通和交流,并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得自己的观点被听众理解和接受。
二、风格差异其次,演讲稿和发言稿的风格也存在差异。
演讲常常需要借助修辞手法、幽默等语言技巧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共鸣。
演讲者通常会运用丰富的情感表达、聪明的谐音、夸张的比喻等手法,以便更好地传达自己的观点。
而发言更加注重言简意赅,避免繁琐的修辞和抒情的描写。
发言者需要准确直接地表达观点,并在有限的时间内给予清晰的解释和回答。
三、结构上的不同此外,演讲稿和发言稿在结构上也有所不同。
演讲稿通常分为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需要引起听众的兴趣,并提出演讲的主题。
主体部分是对这个主题的更加详细的解释和论证。
结尾部分则需要给予总结和激励,强调演讲的核心思想。
而发言稿则更加简洁,通常只包含一个或者几个重要观点,并通过简明的句子进行交代。
发言需要直接陈述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方案或者个人意见。
四、使用领域的差异最后,演讲稿和发言稿在使用领域上也存在差异。
演讲通常是在公众场合下进行,例如学术研讨会、颁奖典礼等。
演讲涉及到的话题更加广泛,需要渗透思想深度和广度。
相比之下,发言通常发生在内部会议、小组讨论等场合下。
发言的话题更加具体,并且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建议。
演讲稿与发言稿的区别

演讲稿与发言稿的区别在演讲和发言这两种口头表达的形式中,演讲稿和发言稿是两种不同的文本类型,它们在内容、结构和目的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详细介绍演讲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一、演讲稿和发言稿的定义和特点演讲稿是为了在公众场合或正式场合进行演讲而准备的文本,其主要特点是较为正式、庄重,并且需要在预定时间内完成。
演讲稿一般需要提前准备,完整地呈现演讲者的思想、观点和主题,并配以适当的语言技巧和修辞手法,以引起听众的关注和共鸣。
发言稿是参加会议、座谈会或其他群体性活动时所准备的口头表达文本,其特点是简洁、实用,通常在会议或活动期间用于发表自己的观点或回答问题。
发言稿的撰写通常比较简单,重点在于准确表达主要观点,不过度修辞或使用复杂的语言技巧。
二、演讲稿和发言稿的结构和内容要求1. 演讲稿的结构和内容要求:(1)开头:演讲稿的开头需要引起听众的注意,可以使用引述、故事、问题等吸引人的方式。
(2)正文:正文是演讲稿的核心部分,需要清晰的逻辑结构,重点论述主题,并给出事实、论点、论据或案例来支持观点。
(3)结尾:结尾是演讲稿的总结和收尾部分,可以用回顾、展望、呼吁等方式来结束演讲,留给听众一个深刻的印象。
2. 发言稿的结构和内容要求:(1)开场白:发言稿的开场白需要简洁明了,可以感谢主持人或致辞,并简要介绍自己的身份和背景。
(2)观点表达:在发言稿的主体部分,需要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可通过陈述事实、说明利弊、提出建议等方式。
(3)问题回答:在参加会议或座谈会时,可能会有一些问题需要回答,发言稿需要充分准备并给出明确的回答,使听众对问题得到满意的解答。
(4)致谢与总结:在发言稿的最后,可以简要致谢和总结自己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三、演讲稿和发言稿的语言和修辞要求演讲稿和发言稿在语言和修辞上也有一些区别:1. 演讲稿的语言通常较为正式,需要使用较为优美和庄重的词汇和句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等来增强表达效果。
演讲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演讲稿和发言稿的区别演讲稿和发言稿是在公共场合进行口头表达时的两种不同形式。
尽管它们都是为了有效地传达信息和感染听众,但在语言风格、结构和应用方面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探讨演讲稿和发言稿之间的差异。
一、语言风格演讲稿通常具有较正式的语言风格。
演讲者应该使用高雅的词汇、恰当的句子结构和丰富的修辞手法,以增强演讲的表达力和说服力。
由于演讲往往在重要场合进行,演讲者需要以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内容。
发言稿通常采用更为简洁和轻松的语言风格。
发言者可以使用更直接的语言方式,与观众进行更亲近的交流。
由于发言往往在非正式场合进行,发言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结构安排演讲稿通常具有较为明确的结构安排。
演讲者会在演讲开始时引入主题,然后逐步展开各个论点,最后进行总结和回顾。
这种结构有助于听众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演讲的内容。
发言稿的结构相对灵活,不必遵循严格的引入、发展、总结的方式。
发言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组织自己的内容,但仍需确保逻辑清晰、条理清楚,以便听众更好地理解。
三、应用场景演讲稿通常用于正式的大型活动,如学术研讨会、政府会议或商业演讲等。
在这些场合,演讲者可能需要面对大量听众,并通过演讲来传递重要信息、思想或观点。
发言稿通常用于小型会议、团队讨论或社交场合。
在这些场合,发言者通常是作为一个成员或代表发言,需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参与集体讨论或交流。
四、时间限制演讲稿通常需要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例如十分钟或二十分钟。
演讲者需要在给定的时间内有条理地阐述观点,并确保内容充实而不冗长。
发言稿的时间限制相对较短,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发言者通常有更多的弹性来适应会议或活动的时间安排。
总结:演讲稿和发言稿在语言风格、结构安排、应用场景和时间限制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了解这些差异,演讲者和发言者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来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与听众进行良好的互动和沟通。
无论是演讲稿还是发言稿,都应力求清晰简洁、有逻辑性和说服力,以便更好地影响和启发听众。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

发言稿和演讲稿区别发言稿和演讲稿是在不同场合使用的两种文体,虽然它们有着一些共同之处,但在语言风格、主题构思和发表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以下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
一、语言风格发言稿的语言风格相对简洁明了,注重简洁明了的表达,力求突出重点和核心部分。
发言稿中使用的语言通常较白话化,简单明了,使听众能够迅速理解。
而演讲稿则可以更加华丽,修辞手法更为多样化,以此来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兴趣。
二、主题构思发言稿的主题通常较为集中,语言简练且直接,随着会场的变化而变化。
发言者要根据会议或活动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发言,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或者传达信息,有明确的目标。
而演讲稿更加注重全局性和系统性,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和细节阐释,具有更强的逻辑性,通常需要对整个演讲进行全面的规划和构思。
三、发表方式发言稿通常在小范围的会议或活动中使用,发言者多是在特定的场合下发表观点或解释问题,发言时间通常较短,一般只需要几分钟至十几分钟的时间。
而演讲稿则多用于大型的演讲活动或演讲竞赛中,演讲者所面对的听众范围广泛,时间较长,需要更加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四、内容表达方式发言稿的内容通常包括问候语、简要介绍、核心观点、例证和总结等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传达通常较为简短明了。
而演讲稿的结构则较为完整,包含了开头、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更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需要体现出深度思考和对问题的全面分析。
综上所述,发言稿和演讲稿虽然在一些方面存在相似之处,但在语言风格、主题构思、发表方式和内容表达方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
了解这些区别,能够更好地运用适当的方式来撰写和发表不同场合下的演讲稿和发言稿,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言稿和演讲稿的区别篇一:致辞、演讲和讲话的区别和联系致辞、演讲和讲话的区别和联系含义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於走题或把话讲错.用途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於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於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代写,或由秘书,干亊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吿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特点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於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我们知道,听报吿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注意亊项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亊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掦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於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亊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4.主题要単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要合乎口语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向受表彰的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省‘人民教师’、‘特级教师’和‘教学名师’表示热烈地祝贺!向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工作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该讲话代表的是上级机关,主要表达的是上级领导对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关心和慰籍。
再如《在公安地税联络办公室成立暨揭牌仪式上的讲话》“??公安、地税部门要从维护国家利益和税法尊严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打击各类涉税犯罪活动,为全区的社会治安和经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讲话既是要求公安、地税部门要“做什么、怎么做”,更是表达了领导对公安、地税部门的殷切期望。
发言则一般使用陈述、恳请、自勉、表示决心一类的语言。
如《国际护士节发言稿》“??最后,愿我们全省的护士姐妹们携起友谊之手,奋发有为,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省卫生厅的正确领导下,继承白求恩精神,脚踏南丁格尔的足迹,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护理岗位上谱写出一曲曲不平凡的天使之歌,为保障人民健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该护士代表的发言,主要表达了自己以及全省的护士姐妹们今后要团结奋进、进一步做好护士工作的决心和信心。
虽曰前后两例都提出了“做出更大的贡献”,但前者是要求“别人(即公安、地税部门的同志)”“做出更大的贡献”,而后者则是勉励自己及同行们“做出更大的贡献”,因而语气是不同的。
(五)处理方式不同。
领导讲话往往被下级机关列为“白头文件”来贯彻执行(如上例温总理的讲话),会后往往还要认真组织学习,重要的领导讲话还要印制成学习资料或红头文件,下发各级。
而发言则只能作为今后工作的参考,即使是先进典型发言,也需要经领导肯定认可并制发公文后,方可参照执行。
总之,“讲话”与“发言”,虽然极为相似,但也有着明显的区别,我们不论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写作中,都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应将其混为一谈。
同时我们也期待所有的教学、写作工作者,严格区别各类文体,以求达到“泾渭分明”,教好、写好、使用好每一个文种。
篇二: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的相似性和区别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的相似性和区别作者:肖利庆张丽来源:《文教资料》20XX年第09期摘;;要:领导讲话稿是一种事务性文书,具有演讲稿的基本特征。
领导讲话稿在社会功能、结构要素、写作目的、使用场合、情感表达、修辞特点、存在形态等方面与演讲稿都是一致的。
但是,领导讲话稿与普通演讲稿还是有非常显著的差别的,使它不同于一般的演讲稿。
关键词:领导讲话稿;;演讲稿;;文体;;类别从事秘书工作的人都知道,领导讲话稿是所有文件里面最难写的。
为了写出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且让领导满意的讲话稿,秘书往往加班熬夜、用尽心力。
然而,稿成之日,送呈领导审阅,往往不是被改得面目全非,就是干脆被推翻重来。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一个比较常见原因是把领导讲话稿写成普通演讲稿。
刚刚从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秘书,由于没有弄清楚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的相似性和区别,尤其容易把这二者混为一谈。
一、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的相似性领导讲话稿容易与一般演讲稿混淆,因为它与演讲稿具有高度相似性:其一,从用途来看,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二者都是用于在各种正式场合发言的文稿底本。
实际讲话或演讲与文稿底本相比会有一定差异。
这是由讲话或演讲现场情况决定的。
一般而言,一个优秀的领导或演讲者绝不会照读文本,而是会根据现场情况和听众情况与听众进行互动,从而在文稿底本基础上进行一定自我发挥。
其二,从结构要素来看,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二者都是由标题、称呼、正文三个部分组成的。
不用落款,也不需要注明成文日期。
既是它们与法定公文在形式上的重要区别,又是它们与书信等实用性文体在形式上的重要差异。
其三,从写作目的来看,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二者的写作目的都在于让观众认同自己阐发的观点并且付诸实践。
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都是以逻辑论证为主的独特的实用性文体,主要是诉诸人的理性。
通过影响人的思想观念,指导人的行为实践。
这是它们与文学作品不同的地方,文学作品主要是诉诸人的情感,通过影响人的心理、提升人的心灵境界、完善读者的人格、改变人的行为。
曾担任过里根和老布什两任美国总统演讲稿撰稿人的佩吉·努南认为:“一篇演讲稿中最能打动人心的总是说理,而不是华丽的辞藻或感性的演说,也不是我们引用的那些做作的诗句。
”[1]在这一方面,它们不同于法定公文。
一般来说,法定公文具有特定的法律效力和一定的强制性。
其四,从写作内容来看,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都具有一定的鼓动性。
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引用季米特洛夫的话说:“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切实领会下面这条起码的规则,把它当做定律,当做布尔什维克的定律:当你写东西或讲话的时候,始终要想到使每个普通工人都懂得,都相信你的号召,都决心跟着你走。
”[2]这里,他强调的除了语言通俗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强调文章和讲话中语言和内容的鼓动性。
其五,从情感抒发来看,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都注重情感表达,通过真切情感增强表达效果,打动与会人员。
这是其事务性文书不具备的。
尽管很多人都知道要在讲话稿中重视情感表达,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敢或者不善于表现丰富的情感,结果导致领导讲话索然寡味、干瘪无趣,而好的讲话稿无一不表现出讲话者真切感人、丰富的情感。
在第四届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代表大会上,新当选的北京作家协会主席刘恒为大会致闭幕词。
短短一篇闭幕词竟说得有的代表落泪,媒体评论说,刘恒不说套话,说的都是有血有肉的感情话。
有位代表说:“你听到了吗?刘恒没有说一句套话!一句都没有!他一讲完话,我的眼泪刷一下就出来了!”[3]其六,领导讲话稿与演讲稿一样,注重展示说话者的个性及人格魅力。
我们一直强调在讲话稿中体现领导的个性及人格魅力。
善于表现自己的个性和人格魅力,实际上正是领导艺术的重要方面。
20XX年9月28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鸿忠在深圳市领导干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暨党纪政纪法纪教育培训班上讲道:“现在已是万马奔腾的年代,是?重新洗牌?的年代,面对?黑马?迭出,我们一定要有忧患意识,变巨大的压力为巨大的动力,不服输,再拼搏,再领先。
万马奔腾的年代是谁也没有绝对优势的年代,深圳在许多方面的绝对优势已经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