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IPV6过渡技术

合集下载

IPv6与IPv4互通技术及过渡进程

IPv6与IPv4互通技术及过渡进程
道、 隧道 重 点 解封 的过 程 。 封装的时候要根据G R E 的 封 装格 式进 行 T B 的 结 构 如 图4 所 示

封装 。
隧道 代理 : 负责根据用户( 双栈结点) 的要求建立、 更改和拆除
为 了均衡 负载 , TB 可 以在多个 隧道 服务器 中选择一个 作为 I I P V 4 报 头 I G R E 报头 I I P V 6 报 头 l I P V 6 有 效 数据 l 隧道 。 P 。 T B 还 负责将 用户的I P v 6 地 址和名字信息存放到D NS 里; 而另一种 隧道 技术 , I P v 6 i n I P v 6 手动隧道也是通过 I P V4 骨 TE 隧道 服务器 : 是一个双栈服务器, 是连接NI P v 6 网络上的隧道 干 网络连接两个孤立的I P V 6 网络 , 与G RE 隧道 的发送过程相 同, 仅 末端 。 它从 隧道代理 处接 收命 令 , 对隧道进行必要的操作 。 仅 封 装格 式 不 同 , 如下 :
6 t o 4 隧道 的提 出是 为了克服前两 种隧道手动配置 的困难 , 在 6 t o 4 隧道 中, 仅仅需要 告诉设备 隧道的起点 , 隧道 的终点 由设备 自 动生成 。 6 t o 4 的基本思 路是 , 任何一个I P v 6 孤 岛都 使用其全 网唯一 的I P v 4 地址构造 自己的I P v 6 地 址前缀, 因此前缀也是全 网唯一 的。
I 、 初期阶段 , I P v 4 占主导地位 , I t > v 6 只是网络 中的小岛。 在这 中 条件下 , 应该在 双协议栈 的基础上 , 采用隧道技术互联I P v 6 e ]  ̄ 岛。 I I 、 共存阶段 , I P v 6 得到大规模应用 , I P v 4 应用大量被 I P v 6 应用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研究与实现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研究与实现

3、隧道技术(Tun):隧道技术是通过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 以便在IPv4网络上进行传输。Tun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实现对现有IPv4网络的逐步 升级,但是它也可能会增加网络延迟和复杂性。
四、实现方法
在实现IPv4到IPv6过渡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步骤: 1、配置双协议栈:为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配置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
2、软件要求:在设备上安装支持IPv6的操作系统和相关软件。此外,需要 安装6to4隧道软件,以便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
3、配置和管理:对路由器或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配置,以确保它们可以处理 IPv6数据包。此外,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网络设备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四、6to4的安全性如何?
6to4技术本身并不是特别安全,因为它允许在IPv4网络中传输任意IPv6数据 包。因此,可能会存在一些安全风险,例如数据包被篡改或窃听等。但是,可以 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6to4网络的安全性:
1、使用加密技术:使用SSL或TLS等加密技术来对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加密, 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
2、部署防火墙:在网络的入口和出口处部署防火墙,以过滤掉恶意数据包 或其他潜在威胁。
参考内容
实现IPv4向IPv6过渡的隧道技术: 6to4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IPv4空间已经逐渐耗尽,因此IPv6的使用变得越来 越重要。然而,由于许多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仍仅支持IPv4,因此需要一种机制 来在IPv4网络中部署IPv6。6to4是一种隧道技术,可以帮助实现IPv4向IPv6的 过渡。本次演示将介绍6to4技术的原理、优点、部署、安全性、性能和管理方面 的内容。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研究与 实现
目录
01 IPv4到IPv6过渡技 术研究与实现

IPvIPv过渡技术和方案分析

IPvIPv过渡技术和方案分析

杨巧霞摘要:简要介绍了IPv4向IPv6过渡的要紧技术,并针对我国IPv6进展情形对网络过渡方案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IPv4IPv6过渡方案O、前言互联网的成功进展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重大的转变,互联网的阻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飞速增加,当前的互联网协议IPv4的缺点已经愈来愈突出。

IPv6作为IETF确信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有望完全解决IPv4存在的问题,因此受到人们的关注。

IETF从1992年就开始着手研究IPv6。

目前IPv6的相关标准和产品已经慢慢成熟。

随着3G、NGN等潜在业务需求的增加,IPv6的市场前景日趋看好。

2003年,我国启动了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CNGI工程”,更使得IPv6成了国内业界关注的核心。

尽管目前我国已经开始了较大规模的IPv6网络建设,但IPv6业务的进展还将是个漫长的进程,IPv4向IPv6的过渡需要相当长的时刻才能完成。

在IPv6完全取代IPv4之前,两种协议不可幸免地有很长一段共存期。

因此,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方案保证IPv4和IPv6的互操作性和滑腻过渡。

在这方面,IETF的IPv6过渡工作组已经提出了许多建议方案,并概念了多种IPv4/IPv6过渡技术,以实现IPv4向IPv6的过渡。

这些技术各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处合。

本文将对要紧的过渡技术进行介绍,并针对我国目前互联网现状对可采纳的网络过渡方案及相应过渡技术的选择进行分析。

一、IPv4/IPv6过渡技术简介综述IPv4/IPv6过渡技术是用来在IPv4向IPv6演进的过渡期内,保证业务共存和互操作的。

目前的各类IPv4/IPv6过渡技术,从功能用途上能够分成两类: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IPv4/IPv6互操作技术。

a)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用来保证这两种网络协议能够在公共互联网中一起工作,在IPv6进展进程中这些技术能够帮忙IPv6业务在现有的IPv4网络基础架构上工作。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方法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方法

ipv4到ipv6过渡主要是三种⽅法
Ipv4到Ipv6的过渡的主要⽅法有双栈策略和隧道策略。

1、双栈策略:
是指在⽹元中同时具有 IPv4和IPv6两个协议栈,它既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4的分组,也可以接收、处理、收发IPv6的分组。

对于主机(终端)来讲,“双栈”是指其 可以根据需要来对业务产⽣的数据进⾏IPv4封装或者IPv6封装。

对于路由器来讲,“双栈”是指在⼀个路由器设备中维护IPv6和IPv4两套路由协议栈,使得路由器既能与IPv4主机也能与IPv6主机通信,分别⽀持独⽴的IPv6和IPv4路由协议。

2、隧道策略:
是 IPv4/v6综合组⽹技术中经常使⽤到的⼀种机制,所谓“隧道”,简单地讲就是利⽤⼀种协议来传输另⼀种协议的数据技术,隧道包括隧道⼊⼝和隧道出⼝ (隧道终点),这些隧道端点通常都是双栈节点。

在隧道⼊⼝以⼀种协议的形式来对另外⼀种协议数据进⾏封装并发送。

在隧道出⼝对接收到的协议数据解封装, 并做相应的处理。

在隧道的⼊⼝通常要维护⼀些与隧道相关的信息,如记录隧道MTU等参数。

3、协议翻译技术:
对IPV6和IPV4报头时⾏相互翻译,实现IPV4/IPV6协议和地址的转换。

⽹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NAT-PT 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层⽹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部分应⽤的相互通信。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从IPv4过渡到IPv6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 双栈技术(Dual-Stack):使用双协议栈,即同时支持IPv4和IPv6。

这种方法可以保持IPv4和IPv6网络独立运行,但在网络设备和应用程序上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配置。

2. 隧道技术(Tunneling):通过隧道将IPv6流量封装在IPv4网络中进行传输。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网络上传输IPv6数据,但需要在网络设备上配置隧道,可能会增加延迟和复杂性。

3. 代理技术(Proxying):通过代理服务器将IPv4流量转换为IPv6流量,或者将IPv6流量转换为IPv4流量。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4和IPv6之间进行流量转换,但需要额外的代理服务器来进行转换。

4. NAT64技术:使用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NAT)来实现IPv6和IPv4之间的转换。

这种方法可以在IPv6网络中访问IPv4资源,但可能会引入一些兼容性和性能问题。

这些方法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根据具体的网络环境和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IPv4到IPv6的过渡过程需要全球范围的协调和合作,以确保平稳过渡并保持互
联网的连通性。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

第1章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简介1.1 概述IPv6不可能立刻替代IPv4,因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IPv4和IPv6会共存在一个环境中。

要提供平稳的转换过程,使得对现有的使用者影响最小,就需要有良好的转换机制。

目前主要有四种过渡技术:●双协议栈这类技术可以让IPv4和IPv6共存于同一设备和网络中。

●隧道技术这类技术可以让IPv6业务在现有IPv4基础设施上传输。

●协议转换这类技术让纯IPv6节点能够和纯IPv4节点互相通讯。

●6PE技术这类技术可以让IPv6业务在IPv4的MPLS骨干网上传输。

1.2 双协议栈双栈节点完全支持这两种协议版本,这类节点常常被称为IPv6/IPv4节点。

这种节点和IPv6节点进行通信的时候,就像一个纯IPv6节点,而当它和IPv4节点通信的时候,又像一个纯IPv4节点。

IPv6/IPv4节点在每种协议版本下至少有一个地址。

节点使用IPv4机制进行IPv4地址配置(静态配置或DHCP),而使用IPv6机制进行IPv6地址配置(静态配置或自动配置)。

这两种协议版本都会使用DNS来解析名称与IP地址。

IPv6/IPv4节点需要有一个DNS解析器来同时解析这两种DNS记录。

DNS的A记录用来解析IPv4地址,而DNS的AAAA记录或A6记录将用来解析IPv6地址。

某些情况下,DNS只返回一个IPv4地址或IPv6地址。

如果所要解析的主机是双栈主机,这时DNS将返回这两种地址。

客户端的DNS解析器与使用DNS的应用程序均具备一些配置选项,可以让我们指定这些地址使用时的顺序或筛选器。

一般来讲,设计运行于双栈节点的应用程序需要一种机制来决定所通信的是IPv6节1IPUA_615_C1 IPv4到IPv6的过渡技术2点还是IPv4节点。

注意,DNS解析器可以运行于IPv4网络或IPv6网络中,但世界上的DNS树多数只支持IPv4网络层。

1.3 隧道技术虽然整个IPv4基础设施仍然是基础,但可以用隧道机制在基础设施上部署IPv6。

IPv4向IPv6过渡的两种技术

IPv4向IPv6过渡的两种技术

向 F 发 送 IPv6 数 据 报 , 路 径 是 A- - >B- - >C- - >D- - >E- - >F。中间B到〔 这 段路径是{ Pv4网络,B和E是双协议栈路由器, 因此路由器B不能向C转发IPv6数据报,因为C 只使用} 协议。由于B是IPv4/ IPv6路由器 , Pv4 因此路由器B将IPv6数据报首部转换为IPI 数 A P 据报首部后发送给C。等到!Pv4 数据报到达 IPv4 网络的出口路由器E时 (E也是IPv4/ }尸 v6 路由器) ,再恢复成原来的} 数据报。但 Pv6 IPv6首部中的某些中断却无法恢复, ,例如, 原来IPv6 首部中的流标号X在最后恢复出的
球表面都覆盖着计算机 ,那么IPV6 允许每平 方米拥有7 x 1023个IP地址,如果地址分配速 率是每微秒10 万个地址, 0 则需要1019年的时 间才能将所有可能的地址分配完。 1.2 过渡策略的主要原则 考虑到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现实世界的 商业需求,在进行} 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策 Pv4 略的设计中,如下方向性问题必须遵循 ,在 “ 下一代协议建议规范” (RFC1752) 中,明 确定义了以下的过渡原则: 1. 过渡方式应该是逐步的和渐进的,保 护} 网络设备的投资, Pv4 确保在一个相当长的 历史阶段,IPv4 网络设备可以在过渡时期中正 常地独立使用。 2. IPO 网络世界和IPv6 网络世界相互渗
protocol) , 它不但解决了IPv4的 地址问 题, 并 且改善了!尸 协议的性能。
但在现阶段中,由于Internet 完全是建立 在IPv4的体系结构上,所有的应用程序也是按 照IP由此而产生的过渡机制成为了一个新的 研究热点。目 前主要有两种过渡技术: 双协议 栈和隧道技术。 1 IPv4向IPv6的过渡

[计算机]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介绍

[计算机]IPv4向IPv6的过渡技术介绍

IPv4向IPv6的过渡策略邱翔鸥移动网络向移动IPv6的过渡过程中,IPv4的网络和业务将会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与IPv6共存,许多业务仍然要在IPv4网络上运行很长时间,特别是IPv6不可能马上提供全球的连接,很多IPv6的通信不得不在IPv4网路上传输,因此过渡机制非常重要,需要业界的特别关注和重视。

IPv4向IPv6过渡的过程是渐进的,可控制的,过渡时期会相当长,而且网络/终端设备需要同时支持IPv4和IPv6,最终的目标是使所有的业务功能都运行在IPv6的平台上。

1、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从IPv4到IPv6的过渡方法有三种:网络元素/终端的双协议栈、网络中的隧道技术以及翻译机制。

其中双协议栈和隧道技术是主要的方法,而翻译机制由于效率比较低,只在不同IP版本的元素之间进行通信时才采用。

(1)网络元素和移动终端上的IPv4/IPv6双协议栈双协议栈是非常重要的过渡机制,从网络方面来看,网络设备(如GGSN)实现双协议栈对于实现IPv4和IPv6的接入点并完成IPv6-in-IPv4的隧道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运营商IP网络和公众因特网边缘的边际路由器也应该是双栈路由器。

从移动终端来看,需要通过双协议栈来访问IPv4和IPv6的业务而不需要网络上的翻译机制。

(2)隧道技术如将IPv6的数据包封装在IPv4的数据包中并在隧道的另一端解除封装,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过渡方法,隧道技术要求在封装和解除封装的节点上都有IPv4/IPv6双协议栈的功能。

隧道技术又分为自动和人工配置两种,人工配置的隧道技术是在隧道的终点人工配置到某个特定的IPv4地址;对于自动隧道技术来说,封装是自动在进行封装的路由器/主机上完成的,隧道终点的IPv4地址被包含在目的地址为IPv6地址的数据包中,如“6to4”隧道技术。

(3)网络上的IPv4-IPv6协议翻译器:翻译器是纯IPv4主机和纯IPv6主机之间的中间件,使两种主机不需要修改任何配置就可以实现彼此之间的直接通信,翻译器的使用对于移动终端来说是透明的,头标转换是一种重要的翻译机制,通过这种方法IPv6数据包的头标被转换为IPv4数据包的头标,或者反过来,IPv4转换为IPv6,有必要的时候对校验进行调整或重新计算,NAT/PT(Network AddressTranslator/Protocol Translator)就是采用这种机制的一种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Pv4/IPV6过渡技术IPv4/IPV6过渡技术是用来在IPv4向IPV6演进的过渡期内,保证业务共存和互操作的。

目前的各种IPv4/IPV6过渡技术,从功能用途上可以分成两类: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IPv4/IPV6互操作技术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用来保证这两种网络协议可以在公共互联网中共同工作,在IPV6发展过程中这些技术可以帮助IPV6业务在现有的IPv4网络基础架构上工作。

主要的IPv4/IPV6业务共存技术又可分为•双栈技术•双栈技术通过节点对IPv4和IPV6双协议栈的支持,支持两种业务的共存。

•隧道技术•隧道技术通过在IPv4网络中部署隧道,实现在IPv4网络上对IPV6业务的承载,保证业务的共存和过渡•已定义的隧道技术种类很多,主要包括手工配置隧道、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6over4、6to 4、MPLS隧道、ISATAP、隧道代理等技术。

双栈技术•双栈是指同时支持IPv4协议栈和IPV6协议栈。

双栈节点同时支持与IPv4和IPV6节点的通信,当和IPv4节点通信时需要采用IPv4协议栈,当和IPV6节点通信时需要采用IPV6协议栈。

双栈节点访问业务时支持通过DNS解析结果选择通信协议栈。

即当域名解析结果返回IPv4或IPV6地址时,节点可用相应的协议栈与之通信。

•双栈方式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解决IPv4/IPV6共存问题的方式,但只有当通信双方数据包通路上的所有节点设备(路由器等)都支持双栈技术后,这种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1、手工配置隧道•隧道技术是一种利用现有IPv4网络传送IPV6数据包的方法,通过将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数据包中,实现在IPv4网络中的数据传送。

隧道的起点和终点设备都同时支持IPv4和IPV6协议的节点,隧道起点将要经过隧道传送的IPV6数据包封装在IPv4包中发给隧道终点,隧道终点将IPv4封装去掉,取出IPV6数据包。

IPv4封装IPV6数据包方式如图1所示。

••图1 IPv4封装IPV6数据包方式•在实际实现中,隧道封装时还涉及到对MTU 、TTL 等的处理。

•隧道技术在设置IPv4报头的目的IP 地址时分为手动和自动两种方式,不同的目的地址设置方式也成为几种隧道技术的重要区别。

这里介绍的手工配置隧道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方式预先设置隧道终点IPv4地址的方式。

每条隧道的终点IPv4地址都是隧道起点从人工配置信息中获得的。

手工配置隧道实现简单,但每条隧道都要人工管理,大量使用时管理难度很大。

•2、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这种技术通过使用IPv4兼容地址,使得隧道起点可以从IPV6报头中自动获得隧道终点的IPv4地址,自动完成隧道的配置。

•IPv4兼容地址是一类专门指定给这种自动配置隧道方式使用的IPV6地址,该地址是由96位全为零的前缀和后32位IPv4地址组成的。

可以看出这种IPV6地址可以方便隧道起点设备通过该地址取得内嵌的IPv4地址。

•当一个连接在IPv4网络中的IPV6节点想要使用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方式与另一个节点进行IPV6通信时,只要知道对方节点的IPv4兼容地址,就能自动建立与对方节点的隧道,通过隧道实现IPV6通信。

隧道入口节点从采用兼容地址格式的目的地址中获取后32位IPv4地址,使用该IPv4地址作为隧道终点地址建立隧道。

•这种方式虽然比较简单、直观地实现了隧道的自动配置,但这种方式扩展性差,每个主机需要1个IPv4地址,无法发挥IPV6地址空间的优势。

•3、6to4隧道•6to4隧道也支持隧道的自动建立。

6to 4隧道支持IPV6子网通过IPv4网络中的隧道相连。

6 to 4方式使用IANA指定的专用地址前缀:2002::/16•在2002::/16前缀后是32位的IPv4地址。

该地址是隧道端点的IPv4地址。

地址格式中后80位是用户自己分配的,一个IPV6子网只要有1个公开的IPv4地址就可以用其构建自己的6to4格式地址,80位的地址空间能满足任何大容量子网的需求。

子网中1台设备作为6to 4网关与IPv4网络相连,使用公开的IPv4地址。

子网中的IPV6用户可以使用6 to 4地址通过6 to 4网关与其他6 to 4子网通信。

两个子网的网关之间通过自动建立的IPv4隧道连接。

使用6 to 4地址的用户如果需要与远端的IPV6公共网络的用户(使用非6 to 4地址)通信,可以通过IPV6公共网络中的6 to 4中继路由器实现。

•6to4技术使用方便,IPv4地址消耗很少,IPV6子网可以不申请独立的IPV6地址就可以使用6to 4地址通信,具有较好的灵活性。

•4、6over4隧道•6over4是一种自动隧道技术,使用6over 4的IPV6主机将IPv4组播域作为虚拟的链路层,通过IPv4的组播方式实现互联。

•5、隧道代理•隧道代理(TunnelBroker)自动代理IPv4网中IPV6用户的隧道配置请求,简化隧道配置。

隧道代理体系中,用到隧道代理和隧道服务器两种设备。

需要IPV6通信的用户访问隧道代理,隧道代理响应用户的请求,进行隧道建立和拆除的配置、DNS域名的注册和注销等工作。

隧道服务器是双栈设备,与IPV6和IPv4网络相连,它接受隧道代理的配置指令。

完成用户之间隧道的创建和拆除等操作。

•6、MPLS隧道•MPLS隧道方式通过在IPv4网中的MPLSLSP连接IPV6网络。

MPLS隧道有多种实现方式,比较常见的有6PE方式。

6PE方式对用户端的CE设备没有要求,PE设备是双栈设备,支持IPv4网中MPLS隧道的建立。

•7、ISATAP•ISATAP(Intra-SiteAutomaticFunnelAddressing Protocol)支持IPv4子网中的IPV6主机通过自动隧道接入到IPV6路由器。

ISATAP使用内嵌IPv4地址的特定地址格式:64位的前缀+32位串00005EFE+32位的IPv4地址。

ISATAP地址可以使用标准的公开IPV6地址前缀,IPv4可以是公开地址也可以是保留地址。

ISATAP支持保留IPv4地址,可以使经过NAT设备的IPv4子网中的IPV6主机实现连接。

IPv4/IPV6互操作技术•NAT-PT•前面已经提到,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NAT-PT)属于IPv4/IPV6互操作技术,可以实现纯IPV6节点和纯IPv4节点之间的互通。

NAT-PT 使用网关设备连接IPV6和IPv4网络。

当IPv4和IPV6节点互相访问时,NAT-PT网关实现两种协议的转换翻译和地址的映射。

NAT-PT网关在工作时,将维护一个IPv4地址池。

与传统NAT方式一样,NAT-PT 网关支持为IPV6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分配IPv4地址。

维护地址映射关系,并且完成IPv4协议和IPV6协议的转换。

•为了保证NAT-PT的正确运行,NAT-PT网关需要和DNS应用网关结合在一起,保证正确解析跨网络的地址解析请求。

•NAT-PT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IPv4和IPV6的互通问题,使得大部分应用层协议不需要修改就能够实现互通。

但对于需要在应用层协议的控制平面传送IP层信息的应用,不能够通过基本NAT-PT设备互通。

必须结合相应的应用层网关(ALG)来实现这些应用层协议的转换。

•IPv4/IPV6过渡技术种类较多,但各有特点,适用场合不同。

下面将对各种技术进行分析比较。

•双栈技术•双栈技术能彻底解决IPv4/IPV6共存的问题,但是需要全网路由器设备都支持双栈时才有效,对现有IPv4网络的改造要求高。

是适合在IPv4骨干网全部改造后考虑的策略。

•隧道技术•隧道技术是在IPv4/IPV6过渡阶段中,利用IPv4现有的网络资源开展IPV6业务的方式。

由于现有的IPv4网络基础资源庞大,在IPV6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大量的隧道应用。

正因如此,隧道技术倍受关注,且种类很多,下面分别对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a)手工配置隧道直观、简单,但是管理开销大,适合在稳定不变的2个IPV6网络之间连接时使用。

•b)兼容地址自动配置隧道仅适用于独立的主机站点之间,IPv4地址消耗大,扩展性差。

•c)6to4隧道适于多个IPV6子网之间的互联,有公开IPv4地址的用户子网就可以自行配置,使用方便。

•d)6over4隧道需要IPv4组播支持,无法在大规模网络中应用,适用范围小。

•e)ISATAP可以支持通过NAT的IPv4子网连接,使用方便,适合在企业网络内部使用。

•f)隧道代理适合独立的主机站点使用,可作为ISP提供给的业务,简化建立站点到IPV6骨干网连接的方式。

•g)MPLS隧道提供了在IPv4网络中的高效隧道传送方式。

MPLS隧道可提供比其他隧道方式更好的性能和优化的路由。

属于需要IPv4运营商提供的业务方式。

•IPv4/IPV6互操作技术•IPv4/IPV6互操作技术实现IPV6主机和IPv4主机之间的相互通信,主要用于在过渡时期IPv4用户访问有特色的IPV6应用,或IPV6用户访问丰富的IPv4应用。

在IPv4/IPV6互操作技术中NAT-PT提供了较完整的网络层解决方案,可以支持一定规模的网络互联。

BIA、SOCK64属于在应用层进行转换。

需要对主机系统进行修改,这类方案取决于主机软件厂家,应用范围有限。

谢谢观赏WPS Office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WPS官方微博@kingsoftwp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