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题(初稿)
分析化学试题1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重量分析法B. 滴定分析法C. 光谱分析法D. 热分析法2.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酸碱滴定中的标准溶液?A. 氢氧化钠溶液B. 硫酸溶液C. 氯化钠溶液D. 盐酸溶液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元素的测定是基于以下哪种性质?A. 原子的发射光谱B. 原子的吸光度C. 原子的荧光D. 原子的散射光谱4. 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测定溶液中的氯离子含量?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离子选择电极法D. 红外光谱法5. 色谱分析中,色谱图上的峰高或峰面积与什么成正比?A. 样品的浓度B. 样品的体积C. 样品的重量D. 样品的纯度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重量分析法中,样品的______是定量分析的基础。
7.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确定可以通过______或______来确定。
8.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含量时,样品需要转化为______态。
9. 色谱分析中,固定相可以是固体或______。
1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测定物质浓度时,通常使用的是______原理。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范围。
12. 解释什么是酸碱中和滴定,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13.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环境分析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某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硫酸钠,通过重量分析法测得硫酸根的质量为0.5g。
假设样品的质量为10g,试计算硫酸钠的质量分数。
15. 某溶液的pH值为4.00,已知氢离子浓度为\[10^{-4}\] M。
试计算该溶液的氢氧根离子浓度。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D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C5. 答案:A二、填空题6. 答案:质量7. 答案:指示剂颜色变化,电位突跃8. 答案:气9. 答案:液体10. 答案:比尔-朗伯三、简答题11. 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是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然后通过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重等步骤,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以下哪种仪器用于测量溶液的电导率?A. 光谱仪B. 电导仪C. 色谱仪D. 质谱仪答案:B2. 滴定分析中,滴定曲线的拐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3.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主要是指什么?A. 样品中其他元素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B. 样品中分析元素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C. 样品基体对分析元素吸收的影响D. 样品基体对其他元素吸收的影响答案:C5.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该与什么相匹配?A. 滴定剂的pH值B. 被滴定溶液的pH值C. 滴定终点的pH值D. 滴定开始的pH值答案:C6.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样品前处理的?A. 离心机B. 萃取器C. 蒸发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D7.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什么?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的离子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的离子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的离子答案:A8. 在电位滴定中,电位突跃点表示什么?A. 滴定开始B. 滴定结束C. 滴定半程D. 滴定终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微量金属元素的分析?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紫外-可见光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答案:C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样品中有机化合物的分析?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电位滴定法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的浓度为0.1 mol/L,被滴定溶液的浓度为0.05 mol/L,若要达到滴定终点,则需要滴定剂的体积为________。
答案:10 mL2. 色谱分析中,保留时间是指从样品注入到检测器检测到________的时间。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分析化学试卷一一。
填空(每空1分,共35分)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1) NH4H2PO4: [H+]+[H3PO4]=[OH-]+[NH3]+[HPO42-]+2[PO43-]2) NaAc-H3BO3: [H+]+[HAc]=[H2BO3-]+[OH-]2.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t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F检验法。
4.二元弱酸H2B,已知pH=1.92时,[H2B]=[HB-];pH=6.22时[HB-]=[B2-],则H2B的pKa1=1.92,pKa2=6.22.5.已知Φ(Fe3+/Fe2+)=0.68V,Φ(Ce4+/Ce3+)=1.44V,则在1mol/L H2SO4溶液中用0.1000 XXX滴定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1.06V,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XO)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EDTA,终点时溶液颜色由黄色变为红色。
7.某溶液含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为99:1.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2与Na2S2O3的反应式为I2+2S2O32-=2I-+S4O62-。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所获得的曲线称为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XXX灵敏度以符号S表示,等于M/ε;XXX灵敏度与溶液浓度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强电解质?A. 乙醇B. 醋酸C. 氯化钠D. 蔗糖答案:C2. 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颜色变化B. 体积变化C. 温度变化D. 压力变化答案:A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被测元素的原子化方式是:A. 火焰原子化B. 电热原子化C. 化学原子化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法?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质谱法D. 电泳法答案:C5.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基准物质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纯度高B. 稳定性好C. 易于称量D. 以上都是答案:D6. 根据拉曼光谱的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拉曼散射是弹性散射B. 拉曼散射是无选择性的C. 拉曼散射是选择性的D. 拉曼散射是不可逆的答案:C7. 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中,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浓度的光谱区是:A. 紫外区B. 可见区C. 红外区D. 紫外-可见区答案:D8. 电位滴定法中,电位突跃的产生是由于:A. 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变化B. 溶液中离子活度的变化C. 溶液pH的变化D. 溶液电导率的变化答案:C9. 以下哪种仪器不适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pH计B. 电导仪C. 酸度计D. 离子计答案:B10.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中,用于激发试样中原子发射光谱的能源是:A. 火焰B. 电弧C. 激光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剂的浓度为0.1 mol/L,滴定体积为50 mL,则被测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为 _______ mol/L。
答案:0.022. 根据比尔-朗伯定律,当溶液的吸光度为1时,其浓度为 _______ mol/L。
答案:1×10^-53.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火焰原子化法中常用的火焰类型是_______ 火焰。
答案:空气-乙炔4. 电位滴定法中,当滴定剂和被测物质发生反应时,溶液的电位会_______。
分析化学试题1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1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无机化合物B. 有机化合物C. 生物大分子D. 物理化学性质答案:D2.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溶液颜色变化B. 溶液pH变化C. 溶液密度变化D. 溶液电导率变化答案:A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定元素含量的基本原理是:A. 元素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B. 元素的原子发射特定波长的光C. 元素的原子散射特定波长的光D. 元素的原子反射特定波长的光答案:A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中,分离物质的主要依据是:A. 物质的沸点B. 物质的溶解度C. 物质的吸附能力D. 物质的分子大小答案:C5. 红外光谱法中,用于测定物质分子结构的依据是:A. 物质分子的振动频率B. 物质分子的旋转频率C. 物质分子的电子跃迁D. 物质分子的核磁共振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在酸碱滴定中,当溶液的pH等于7时,溶液呈________。
答案:中性2.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元素含量时,所使用的光源是________。
答案:空心阴极灯3. 色谱分析中,固定相的作用是________。
答案:保持样品分子4. 紫外-可见光谱法中,最大吸收波长对应的是物质分子中的________。
答案:电子跃迁5. 电位滴定法中,用来指示终点的装置是________。
答案:电位计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标准溶液的配制步骤。
答案:首先选择适当的基准物质,然后准确称量基准物质的质量,溶解并定容至所需体积,最后通过滴定或其他方法标定其准确浓度。
2. 什么是色谱分离原理?答案:色谱分离原理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的差异,通过流动相的移动,使得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上移动速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3. 红外光谱法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红外光谱法主要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分析分子中的化学键振动频率,可以确定分子中存在的官能团和化学键类型。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缓冲溶液?A. 磷酸盐缓冲液B. 柠檬酸缓冲液C. 硫酸铵缓冲液D. 硫酸缓冲液答案:C2. 标准溶液的配制中,下列哪种操作是错误的?A. 使用分析天平称量B. 使用容量瓶定容C. 直接用自来水稀释D. 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前需摇匀答案:C3.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管的刻度B. 溶液颜色的变化C. 溶液的pH值D. 溶液的体积答案:B4.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不包括: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化学气相原子化D.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化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色谱分析中的分离技术?A. 气相色谱B. 液相色谱C. 质谱分析D. 薄层色谱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溶液颜色的______。
答案:突变2. 标准溶液的配制需要使用______天平进行称量。
答案:分析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包括火焰原子化和______。
答案:石墨炉原子化4. 色谱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有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和______。
答案:电导检测器5. 在滴定分析中,滴定管的校准是为了确保______的准确性。
答案:体积测量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答案:指示剂的选择应基于其变色范围与滴定终点的pH值相匹配,同时指示剂的变色要明显且迅速,以便于观察和判断终点。
2. 为什么在配制标准溶液时需要使用容量瓶进行定容?答案:容量瓶的设计使得溶液在定容时可以保证体积的准确性,从而确保标准溶液的浓度准确无误。
3. 描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强度来定量分析元素含量的方法。
当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元素原子的样品时,原子会吸收与其共振的光,从而减少透射光的强度,通过测量透射光的强度来确定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
本科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本科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分析化学中,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物理分析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电位分析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色谱法答案:A2.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A. 滴定体积B. 滴定速度C. 滴定曲线的突跃D. 滴定液的颜色变化答案:C3. 以下哪种仪器不是用于样品前处理的?A. 离心机B. 萃取器C. 蒸发器D. 原子吸收光谱仪答案:D4. 电位分析法中,参比电极的作用是:A. 测量溶液的电位B. 作为工作电极C. 作为辅助电极D. 作为指示电极答案:A5.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火焰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A. 提供稳定的火焰B. 将样品转化为原子蒸气C. 测量样品的吸光度D. 测量样品的发射光谱答案:B6. 色谱法中,固定相的作用是:A. 提供分离介质B. 作为流动相C. 作为检测器D. 作为样品容器答案:A7. 在红外光谱分析中,下列哪种物质的吸收峰通常位于较低波数区域?A. 碳氢键B. 碳氧键C. 碳氮键D. 碳碳键答案:A8. 质谱分析中,分子离子峰是指:A.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峰B. 分子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离子峰C. 分子失去一个中子后形成的离子峰D. 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和质子后形成的离子峰答案:A9. 核磁共振波谱法中,化学位移的单位是:A. HzB. ppmC. TD. G答案:B10.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元素分析的?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X射线荧光光谱法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在酸碱滴定中,滴定曲线的突跃部分对应的pH值范围称为滴定的________。
答案:滴定范围12. 电位分析法中,测量溶液电位时,需要使用________电极和________电极。
答案:参比电极;指示电极13.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样品的原子化方式有多种,其中________原子化器是最常见的一种。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分析化学?A. 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科学B. 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科学C. 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科学D. 研究物质的生物活性的科学答案:A2. 滴定分析中,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A. 溶液颜色的变化B. 溶液pH的变化C. 溶液体积的变化D. 溶液浓度的变化答案:A3.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仪器分析?A. 重量分析B. 容量分析C. 色谱分析D. 光谱分析答案:C4.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原子化的方法不包括以下哪项?A. 火焰原子化B. 石墨炉原子化C. 电弧原子化D. 质谱原子化答案:D5. 以下哪种物质最适合作为酸碱滴定的指示剂?A. 酚酞B. 硫酸铜C. 硝酸银D. 碘化钾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化学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重量分析、容量分析、仪器分析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物质对________的________。
答案:紫外光和可见光的吸收3.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常用的原子化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火焰原子化器、石墨炉原子化器4. 在色谱分析中,常用的固定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固体、液体、气体5. 滴定分析中,滴定液的浓度必须准确,通常使用________来制备。
答案:标准溶液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重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答案: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质的重量变化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通常包括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和称量等步骤。
2. 什么是标准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标准溶液是指浓度已知的溶液,它在分析化学中用于制备滴定液、校准仪器、进行定量分析等,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 简述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A 卷)2009 -- 2010 学年 上 学期 时间120分钟分析化学 课程 64 学时 4.0 学分 考试形式: 闭卷专业年级: 化工、应化、制药、八年制2008级 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一.选择题 (每题1分,共20分。
)C1.A 物质与B 物质反应的摩尔比是1/2,B 物质与C 物质反应的摩尔比是3/2,则物质A 与物质C 的摩尔比是A .5/4B .4/5C .3/4D .4/3C2.对某试样进行多次平行测定获得其中硫的平均含量为3.25%,则其中某个测定值3.15%与平均值之差为该测定值的A .绝对误差B .相对误差C .绝对偏差D .相对偏差C3. 0.1000 mol •L -1HCl 滴定0.1000 mol •L -1B( K b =10-3) 溶液的pH 突跃范围是8.0~4.3,用0.01000 mol •L -1HCl 滴定0.01000 mol •L -1 K b =10-4的B 的突跃范围是A .8.0~5.3B .9.0~5.3C .7.0~5.3D .7.0~4.3B4.某二元酸H 2B 的21100.1-⨯=Ka ,52100.5-⨯=Ka ,若以0.2000mol •L -1的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这种酸的试液,突跃情况是A . 能滴至HA -,一个突跃B . 能滴至A 2-,一个突跃C . 能滴至A 2-,两个突跃D . 不能滴定9C5.lgK MY =20.0,lg αY(H)=7.0,lg αY(N)=5.0,lg αM =4.0,='lg MY K A .4.0 B .8.0 C .9.0 D .11.06. 以EDTA 滴定M 、N 共存溶液中的M ,加入掩蔽剂L 掩蔽N 时,0.4lg )(=L N α,已知1010.0,0.12lg ,0.16lg -⋅===L mol C K K N NY MY ,则'lg MY K 的最大值为 A .2.0 B .6.0 C .8.0 D . 10.07.已知V A A 80.0'/3=Θ++ϕ,V B B 40.0'/24=Θ++ϕ,以A 3+滴定B 2+的电位突跃范围是 A .0.49V ~0.71V B .0.58V ~0.62V C .0.71V ~0.58V D .0.71V ~0.49V B8.已知半反应为 Ox 1+2e==Red 1 Ox 2+e==Red 2 ,若用Ox 1滴定Red 2时,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为A . 0.09VB . 0.18VC . 0.27VD . 0.36V9.考虑Ca 2+、F -的副反应, CaF 2在c mol ·L -1NaF 溶液中的溶解度计算式为A .22F F Ca sp c K S αα= B . F F Ca sp c K S αα=C .324F F Ca sp c K S αα= D .32F F Ca sp c K S αα=10.沉淀中不能通过洗涤和重结晶而有效去除的杂质是由哪种途径引进的A .表面吸附共沉淀B .混晶共沉淀C .包藏共沉淀D . 后沉淀C11.用分配柱色谱法分离A 、B 、C 三组分的混合样品,已知它们的分配系数K A >K B >K C ,则其保留时间的大小顺序是A .A<C<B B .B<A<C C .A>B>CD .A<B<CC12. HPLC 与GC 比较,可以忽略纵向扩散项,原因是HPLC 比GC 的A .柱前压力大B .流动相黏度大C .流动相流速大D .柱温低A13. 发射光谱分析中,根据在一定实验条件下,分析元素含量降低时,该元素的谱线数目逐渐减少的原理进行半定量分析,这种方法叫A. 谱线呈现法B. 谱线强度比较法C. 均称线对法D. 内标法D14. 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来校正原子吸收光谱法中的背景吸收A. 邻近线校正法B. 用与试样组成相似的标准溶液校正法C. 塞曼效应校正法D. 试样稀释法D15.下列化合物的紫外吸收波长最长的是A.B.C. D. A16. 某化合物在正已烷中的λmax =329nm ,在水中的λmax =305nm ,该吸收跃适类型为A .n →π*B .n →π*C .σ→σ*D .π→π*A17.电负性:C 为2.6,N 为3.0,O 为3.5。
三种振动σC =O ,σC =N ,σC =C 的频率大小顺序是A. σC =O >σC =N >σC =CB. σC =C >σC =O >σC =NC . σC =N >σC =C >σC =O D. σC =N >σC =O >σC =CD18.已知CO 2的结构为O =C =O ,基本振动数为A . 4个B .3个C .2个D .1个C19.测定溶液pH 时,用标准缓冲溶液进行校正的主要目的是消除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 .温度B20.极谱分析的底液中加入电解质的作用是A .消除电容电流B .消除迁移电流C .消除极谱极大D .消除氧波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对的用T 表示,错的用F 表示。
)T1.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指在一定置信度下测定的平均值所在的范围。
H 2N --N O 22.空白试验可以检验试剂误差的存在。
T3.HA-A 缓冲体系的β最大=0.575c HA 。
T4.0.1mol/L 的甲酸钠(Ka 甲酸=1.8×10-4)可以用HCl 标准溶液准确滴定。
T5.已知00.6lg =M α,当00.6'=pM 时,00.12=pM 。
6.均匀沉淀法之所以优于溶液混合沉淀法,是因为避免了局部过浓。
7.直接碘量法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F8.色谱分析中,固定液越多,允许的进样量越大,因此固定液越多越好。
9.正向色谱的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极性。
10.有效塔板数n 有效的大小是判断色谱柱对混合物有、无实现分离可能的依据。
11.直接电位法测定高价离子比低价离子的准确度高。
12.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内、外玻璃膜的表面特性不同。
13.单扫描示波极谱法记录的是每个汞滴周期的i -U de 曲线。
14.在直接电位法加入在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中加入TISAB 的目的是维持溶液具有相同的活动系数和副反应系数。
15.空心阴极灯发射的谱线轮廓宽度大于原子吸收线轮廓宽度。
16.火焰原子化法比石墨炉法的原子化效率高。
17.丙酮同时具有σ→σ*,n →π*,π→π*跃迁,因此丙酮在紫外区会出现三个吸收带。
18. 中C =O中C =O 的振动频率低。
19.吸光光度法测定某组分时,若显色剂和所加入的试剂都有吸收,样品中共存离子不吸收、不显色,应选用试剂空白做参比溶液。
20.在光度分析中,为了使浓度测定的相对误差较小,应使吸光度A 落在0.2-0.8范围内。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某物料的最大颗粒直径为1mm ,若K 取0.2,则采样量至少为 KD2 克。
2.对某样品进行4次测定得平均值为25.48%,标准偏差S =0.10%。
已知t 0.05,3=3.18,则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为 。
3.检验两组测定值x 1、x 2、…、x n 和y 1、y 2、…、y m 的平均值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的程序是 T 检验法 。
4.-242PO H δ的计算公式是 。
5.(NH 4)2CO 3水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为 。
6.用EDTA 准确滴定金属离子M 的判别式为6lg '≥M MY c K ,它所对应的前提是 。
7.条件电极电位是指 特定条件下,氧化态与还原态的分析浓度都为1摩尔每升的实际电势 。
8.碘量法的主要误差来源是 和 。
9.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是 。
10. 气相色谱分析中,分离非极性混合物选用非极性固定液,出峰顺序是 。
R -C -R || O11. 用保留指数I 作为色谱定性分析的指标,重现性较好,可以根据所用固定相和柱温直接与文献值对照而不需要标准试样。
12. 要使两组分的色谱峰完全分离,其分离度R 至少应为 1.5 。
13.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粮食中“六六六”的残留量,宜选用 电子俘获检测器 检测器。
14. 用pH 玻璃电极测定pH >9的溶液时,测出的pH 值会偏低,原因是 碱金属离子的浓度增大,膜对碱金属离子也会产生响应 。
15.干扰离子j 对欲测离子i 的选择性系数j i n n j i j i a a K =,的意义是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提供相同电位的欲测离子活度和干扰离子的活度的比值 。
16.溶出伏安法的灵敏度很高,其原因 长时间的预先电解,将被测物质富集浓缩的原因 。
17.Cr 在高温时易形成氧化物,用火焰原子化法测定Cr 时,应采用 火焰。
18. R -CH =CH -R(顺式)和R -CH =CH -R(反式)中C =C 的红外吸收强度大的是 顺 。
19. 一般不饱和C -H 键伸缩振动峰出现在 3030?? cm -1以下。
20. 在吸光光度法中,一般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作测定波长,其好处是 灵敏度高 减小或消除由非单色光引起的朗伯比尔定率的偏离 。
四.计算题(每题6分,共30分)1.已知甲酸的K a =1.8×10-4,若用0.1000 mol •L -1NaOH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甲酸溶液,计算:(1) 滴定前溶液的pH 值; (2) 滴定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的pH 值。
2.在pH =10.0的NH 3-NH 4Cl 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 为指示剂,用0.02000mol·L -1 EDTA 滴定20.00ml 0.02000mol·L -1 Ca 2+ 溶液,计算终点误差。
已知45.10lg =CaY K ,pH=10.0时:45.0lg )(=H Y α,指示剂的变色点为pCa=5.0。
3.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果汁中氯化物含量,在100mL 果汁中测得电动势为-26.8mV ,加入1.00mL 0.500mol ·L -1的NaCl 溶液,测得电动势为-54.2mV 。
计算果汁中氯化物的浓度。
(假定加入NaCl 前后离子强度不变,忽略加入NaCl 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试样中含对、邻、间甲基苯甲酸及苯甲酸并且全部在色谱图上出峰,各组分相对质量校正因子和峰面积如下表,用归一化法求出试样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组 分苯甲酸 对甲基苯甲酸 邻甲基苯甲酸 间甲基苯甲酸 峰面积A80.0 300.0 140.0 90.0 相对校正因子f i1.20 1.50 1.30 1.405.浓度为25.5μg/50mL 的Cu 2+溶液,用双环已酮草酰二腙光度法进行测定,于波长600nm处用2cm比色皿进行测量,测得T=50.5%,求摩尔吸光系数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