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学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 _____________实验一 阶梯轴长度和直径的测量1. 实训目的学习游标卡尺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设备与器材游标卡尺和标准件。
3. 量仪说明与测量原理(1)游标卡尺以10分度游标卡尺(图1-1)为例说明。
将尺身的9小格即9mm 长度平均分成10份,做成游标,游标的每小格即为0.9mm ,比尺身相应小0.1mm ,根据游标和尺身的刻度错位可测量不足1mm 的长度。
尺身和游标上对应的一等份差值,叫做精确度,它体现了测量的准确程度。
游标卡尺正是利用尺身和游标上每一小格之差,来达到提高精确度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示差法。
图1-1 10分度游标卡尺1-内测量爪(测内径);2-锁定旋钮;3-主尺;4-深度尺(测深度);5-游标尺;6-外测量爪(测直径)如图1-2所示,游标上的第6条刻度线与尺身上的某一条对齐,则被测物体的长度为精确度⨯=⨯=⨯-=-=∆6)(1.069.066dc mm L L L bc同理,当游标上第n 条刻线与尺身上的某一条刻线对齐,则被测物体的长度为精确度⨯=∆n L图1-2 游标卡尺读数原理游标卡尺的读数步骤如下:第1步 确认游标格数,算出游标卡尺精确度:10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度为mm 1.0mm 101=。
20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度为mm 05.0mm 201=。
30分度游标卡尺精确度为mm 02.0mm 501=。
第2步 从尺身读出游标零刻线前的毫米数L 1。
第3步 观察游标上第几条刻线跟尺身上某一条刻线对齐,毫米以下的读数就是L 2=n ×精确度,得游标示数L 2。
第4步 测量结果为L = L 1+L 2= L 1+n ×精确度。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16K)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⒈ 工件:工件编号: 表面粗糙度要求: ⒉ 测量仪器:名称: 测量范围: 所选物镜倍数:在所用倍数物镜下目镜测微刻度套筒的分度值C = 微米 ⒊ 测量结果:实测值:R Z1 = R Z2 = R Z3 = 被测工件表面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 Z R Z =3321Z Z Z R R R ++ = 微米TR200粗糙度仪测量数据适用性结论: 该工件表面用TR200粗糙度仪测量的R a = 微米。
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⒈被测塞规标记:量规公差带图被测塞规形状公差:微米⒉所用仪器:名称:分度值:标尺示值范围:仪器测量范围:量块等级:量块组尺寸:通规与止规的形状误差:通规合格性结论:理由:止规合格性结论:理由: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报告4—1齿轮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的测量 1.被测齿轮编号: 模数m= 齿数Z= 齿形角 а= 齿轮精度标注:齿距极限偏差f pt = 微米 齿距累积公差F P = 微米 2.测量仪器名称: 分度值: 测量范围:基准齿距的偏差值K P :K P =Zf npt ∑∆1相对=测量结果:齿距偏差△f pt = 微米 合格性结论: 齿距累积误差△F P = 微米 合格性结论:齿距累积误差作图:4—2 齿圈径向跳动测量1.被测齿轮编号:模数m= 齿数Z= 齿形角а=齿轮精度标注:齿圈径向跳动公差F r = 微米2.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模数直径4—3公法线长度变动量和公法线平均长度的测量1.被测齿轮编号:模数m= 齿数Z= 齿形角а=变位系数X =齿轮精度标注:公法线长度变动量公差Fw= 微米跨齿数K =9Z+ 0.5 = 公法线公称长度W = 毫米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上偏差E wms =E ss cosа—0.72F r sinа= 毫米公法线平均长度的下偏差E wmi = E si cosа+ 0.72F r sinа= 毫米2.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3.测量记录:单位:毫米测量结果:公法线长度变动量Fw = W mas—W min = 微米公法线平均长度__W= 毫米公法线平均长度的偏差E wm =__W—W= 微米合格性结论:公法线长度变动量Fw公法线平均长度的偏差E wm1.被测齿轮编号:模数m= 齿数Z= 齿形角а=齿轮精度标注:基节极限偏差f Pb = 微米齿轮公称基节:毫米2.测量仪器名称:分度值:测量范围:3.测量记录:齿轮基节偏差合格性结论1.被测齿轮编号: 模数m= 齿数Z= 齿形角 а= 变位系数齿轮精度标注: 齿厚极限偏差:E SS = 毫米 齿顶园公称直径: 毫米 E Si = 毫米 2.测量仪器名称: 分度值: 测量范围: 3.测量记录及结果:齿轮齿顶园实际直径: 毫米 齿顶园直径实际偏差△D e 毫米 分度园弦齿高h '2242)]}cos(1[1{DeZXtg Z m h ∆++-+='απ= 分度园公称齿厚S)(24ZXtg mZSin S απ+== 单位:毫米齿厚实际偏差△E S 毫米 合格性结论:。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1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通用量具应用及量块组合选择(选用)实验二用比较仪检测工件尺寸误差实验三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实验四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实验1 通用量具应用及量块组合选择(孔轴测量)(选做)一、实验目的:1.了解量块、千分尺、游标卡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掌握量块尺寸组合、千分尺、游标卡尺测量尺寸的方法3.掌握由测得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的一般方法,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类型。
二、实验所需仪器千分尺、游标卡尺 83块一套的量块三、实验步骤1.利用游标卡尺测量工件直径尺寸,共测量十组数据,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2.利用千分尺测量工件长度尺寸,共测量十组数据,将测量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并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3.用83块一套的量块对千分尺测量的数据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尺寸组合。
四、测量数据1.用游标卡尺测量直径尺寸2.用千分尺测量的数据3.用83块一套的量块对千分尺测量的数据数据处理以后的数据进行组合的量块尺寸尺寸:第一块量块:第二块量块:第三块量块:第四块量块:六、思考题1:测量误差一般分为几类型,一般各怎么进行数据处理?实验2 用比较仪测量工件尺寸误差1.实验目的1.1 立式光学比较仪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1.2 熟悉轴的直径误差的测量方法。
1.3 学会基本的测量误差处理方法。
2.设备与器材立式光学比较仪、被测轴和相同尺寸量块3.实验原理与方案立式光学比较仪主要用于作长度比较测量。
要先用量块将标尺和指针调到零位,被测尺寸对量块的偏差可从仪器标尺上读得。
并可对某轴的固定部位进行多次重复测量,计算测量误差。
立式光学计主要组成见外形图2-2。
由底座1、立柱2、支臂3、直角光管4和工作台11等几部分组成。
立式光学计的光学系统图2-3所示。
光线由进光反射镜6进入光学计管中,由通光棱镜7将光线转折90度,照亮了分划板4上的刻度尺9。
刻度尺上有±100 格的刻线,此处刻线作为目标,位于物镜2的焦平面上。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2013.

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授课专业:授课班级:周学时:总学时:10学分:任课教师:实验一、普通长度量器具的应用一、实验目的:1.熟悉千分尺、游标卡尺、光学比较仪的读数原理,了解其结构;2.熟悉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标准(GB3177—82),掌握普通长度量器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根据被测零件的极限尺寸要求,按GB3177—82,求出验收极限,用外径千分尺(即外径分厘卡)测出被测零件的实际尺寸,判断被测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用游标卡尺测量未注公差尺寸,根据极限尺寸判断被测零件尺寸是否合格。
了解比较测量的方法,用光学比较仪测量塞规轴径。
三、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标准概述:工件公差是限制工件误差的。
为了保证工件的配合质量,还应考虑工件上可能存在的形状误差。
为了尽可能地保证工件不超越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验收极限是从规定的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分别向工件公差内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来确定,如图1—1所示。
因此验收极限是对有配合要求工件进行验收的界限,为一规定的尺寸。
内缩后的验收极限,是指最后工序加工合格的工件的验收极限。
至于工序间的检验,在保证验收符合标准规定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内缩或不内缩的检验极限,由各行各业或工厂单位具体确定。
安全裕度A直接关系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经济性。
如A值较大,易于保证工件的配合质量,同时也可选择较低精度的计量器具进行检验,但占用了较多的工件公差,留给工件的加工公差相应地小了,因而加工经济性较差;如A值较小,则要求选择更精确的计量器具,但使工件的加工公差相应地增大,因而生产的经济性又较好。
因此,验收极限的确定,必须从技术和经济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要合理分配测量过程和加工过程占用工件公差的比例,以达到技术经济指标最佳的目的。
采用内缩方案,按标准规定的安全裕度确定验收极限,既可控制误收率,保证产品质量,又考虑了工件形状误差的影响,满足产品的配合要求。
用千分尺来测量有配合要求工件的尺寸时,一般可用于检验IT7~IT8级的轴类零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三个实验,前两个必做,最后一个演示和选做)

实验一直线度误差的测量一、实验目的掌握按“节距法”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二、测量原理及数据处理对于很小表面的直线度误差的测量常按“节距法”,应是将被测平面分为若干段,用小角度度量仪(水平仪、自准直仪)测出各段对水平线的倾斜角度,然后通过计算或图解来求得轮廓线的直线度误差。
本实验用合像水平仪。
具体测量方法如下:将被测表面全长分为n段,每段长l=L/N应是桥板的跨距。
将桥板置于第一段,桥板的两支承点放在分段点处,并把水平仪放在桥板上,使两者相对固定(用橡皮泥粘住)记下读数a1(单位为格)。
然后将桥板沿放测表面移动,逐段测量下去,直至最后一段(第n段)。
如图1每次移l,并要使支承点首尾相接,记下每段读数(单位为格)a1、a2、……a n。
最后按下列步骤(见例)列表计算出各测量点对两端点连线的直线度偏差Δh i,并取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作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例]设有一机床导轨,长2米(L=2000mm),采用桥板跨距l=250mm,用分度值c=0.02mm/m的水平仪,按节距法测得各点的读数a i(格)如表1。
表1也可用作图法求出直线度误差,如图2。
作图法是在坐标纸上,以导轨长度为微坐标,各点读数累积为纵坐标,将测量得到的各点读数累积后标在坐标上,并将这些坐标点连成折线,以两端点连线作为评定基准,取最大正偏差与最大负偏差的绝对值之和,再换算为线值(μ),即为所求之直线度误差。
测量导轨直线度误差时,数据处理的根据,可由下图看出:(图3)A i — 导轨实际轮廓上的被测量点(i =0、1、2、……、n ); a i — 各段上水平仪的读数(格); Y i — 前后两测量点(i -1,i )的高度差;h i — 各测点(A i )到水平线(通过首点A 0)的距离(μ),显然1'in i i h y ==∑'i h — 在测量点A i 处,导轨的倾斜量(μ); Δh i — 测量点A i 对导轨首末两端点连线(A 0,A n )的直线度误差(μ)(显然Δh 0=0,Δh n =0);l — 桥板跨距,即各测量段长度l =L /n (mm),L ——导轨全长(mm ),n ——测量段数; c —水平仪的分度值0.01mm/米·格。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实验指导书机械工程学院实验一量块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能正确进行量块组合,并掌握量块的正确使用方法;2、加深对量值传递系统的理解;3、进一步理解不同等级量块的区别;二、实验仪器设备量块;千分表;测量平板;被测件。
三、实验原理量块的测量平面十分光洁和平整,当用力推合两块量块使它们的测量平面互相紧密接触时,两块量块便能粘合在一起,量块的这种特性称为研合性。
利用量块的研合性,就可以把各种尺寸不同的量块组合成量块组。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内容采用合理的量块组合,测量被测零件尺寸高度。
(二)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被测件2.据所需要的测量尺寸,自量块盒中挑选出最少块数的量块。
(每一个尺寸所拼凑的量块数目不得超过 4块,因为量块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误差,量块的块数越多,便会积累成较大的误差。
)3.量块使用时应研合,将量块沿着它的测量面的长度反向,先将端缘部分测量面接触,使初步产生粘合力,然后将任一量块沿着另一个量块的测量面按平行方向推滑前进,最后达到两测量面彼此全部研合在一起。
4.将研合后的量块与被测件同时放到测量平板上,在测量平板上移动指示表的测量架,使指示表的测头与量块上工作表面相接触,转动指示表的刻度盘,调整指示表示值零位。
5.抬起指示表测头,将被测件放在指示表测头下,取下量块,记录下指示表的读数。
6.量块的尺寸与指示表的读数之和就是被测件的尺寸。
7. 记录数据;五、思考题量块按“等”测量与按“级”测量哪个精度比较高?实验二常用量具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正确掌握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的正确使用方法;2、掌握对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3、对比不同量具之间测量精度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设备外径千分尺;内径百分表;游标卡尺;轴承等。
三、实验原理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仪器本身的“允许误差”(尺寸偏差)相应也越小。
学习使用这些仪器,要注意掌握它们的构造特点、规格性能、读数原理、使用方法以及维护知识等,并注意要以后的实验中恰当地选择使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指导书机械⼯程实验室2008-10合象⽔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实验⽬的1、掌握⽤合象⽔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的⽅法及数据处理。
2、加深对直线度误差的定义及理解。
⼆、实验内容⽤合象⽔平仪测量直线度误差。
三、计量器具说明与测量原理为了控制机床、仪器导轨及长轴的直线度误差,常在给定平⾯(垂直平⾯或⽔平平⾯)内进⾏检测,常⽤的测量器具有框式⽔平仪、合象⽔平仪、电⼦⽔平仪和⾃准直仪等测定微⼩⾓度变化的精密量仪。
由于被测表⾯存在直线度误差,测量器具置于不同的被测部位上时,其倾斜⾓将发⽣变化,若节距(相邻两点的距离)⼀经确定,这个微⼩倾⾓与被测两点的⾼度差就有明确的函数关系,通过逐个节距的测量,得出每⼀变化的倾斜度,经过作图或计算,即可求出被测表⾯的直线度误差值。
合象⽔平仪因具有测量准确、效率⾼、价格便宜、携带⽅便等特点,在直线度误差的检测⼯作中得到⼴泛采⽤。
合象⽔平仪的结构,主要由微动螺杆、螺母、底盘⽔准仪、棱镜、放⼤镜、杠杆以及具有平⾯和V形⼯作⾯和底座等组成。
如图3-1所⽰。
1、⽔准器2、棱镜3、放⼤镜4、杠杆5、测量机构6、底板7、测量机构8、微动螺杆图3-1 合象⽔平仪合象⽔平仪是利⽤棱镜将⽔准器中的⽓泡像复合放⼤,以提⾼读数时的对准精度,利⽤杠杆和微动螺杆传动机构来提⾼读的精度和灵敏度,其⼯作原理见本指导书第⼆篇。
合象⽔平仪置于被测⼯件表⾯上,若被测两点相对⾃然⽔平线不等⾼时,将引起两端的⽓泡像不重合,转动度盘使⽓泡像重合,此时合象⽔平仪的读数值即为该两点相对⾃然⽔平⾯的⾼度差,刻度盘读数与桥板跨距L之间的关系为:h= i·L·a四、测量步骤;1、量出零件被测表⾯总长,将总长分为若⼲等分段(⼀般为6~12段)确定每⼀段的长度(跨距)L,并按L调整可调桥板两圆柱的中⼼距。
2、将合像⽔平仪放于桥板上,然后将桥板从⾸点依次放在各等分点位置上进⾏测量。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实验指导书(2016-2017-1-32)课件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实验指导书(2016-2017-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教研组编机械工程学院2016年08月班级:学号:姓名:目录实验一长度测量 (3)实验二表面粗糙度测量 (9)实验三齿轮齿圈径向跳动的测量 (13)实验一长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掌握杠杆千分尺、和立式数显光学计的测量原理、主要结构及使用方法。
2.应用上述仪器检验光滑极限量规。
3.巩固尺寸公差的概念,学会由测得数据判断零件合格性的方法。
二、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1.杠杆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相当于外径千分尺与杠杆式卡规组合而成,其外形如图1-1(a)所示。
它的工作原理与杠杆式卡规及千分尺相同。
可以用作相对测量,也可以作绝对测量。
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如图1-1(b)所示。
(a)(b)图1-1杠杆式卡规的工作原理图当测量杆1移动时,使杠杆2转动,在杠杆的另一端装有扇形齿轮,可使小齿轮3和装牢在小齿轮轴的指针4转动,在刻度盘5上便可读出示值。
为了消除传动中的空程,装有游丝6。
测量力由弹簧8产生。
为了防止测量面磨损和测量方便,装有退让器9。
杠杆千分尺刻度值有0.001毫米和0.002毫米两种(现在使用的是前者),表盘的示值范围±0.02毫米,测量力是500-800克,测力变化不大于100克。
2.立式数显光学计立式光学计又称光学比较仪,集光电、机电于一体,是我国最先进的数显式光学仪器。
直接测量可以达到10毫米。
测量结果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工、英制在显示屏上显示,也可以在任意位置置零。
当被测工件大于10毫米时,在测量前用量块(或标准件)对准零位,被测尺寸与量块尺寸的差值在屏幕上读得。
立式数显光学计对五等量块和一级精度的量块,球形和圆柱形工件得直径和不圆度,线型、板型、金属及非金属薄膜的厚度和平行度进行高精度测量。
仪器基本度量指标:数显最小显示值0.0001毫米直接测量显示值范围10毫米仪器比较测量范围0~200毫米示值误差:0-0.2mm比较测量时:±0.00025mm0-10mm直接测量时:±0.0005mm⑴仪器结构:见图1-5.图1-5 立式数显光学计结构简图1-数字显示器 2-测量计管锁紧螺钉 3-光学计管 4-测杆5-测帽锁紧螺钉 6-工作台 7-电源开关 8-打印键 9-公英制转换键 10-置零键 11-底座 12-调平手轮 13-测帽 14-提升器 15-信号电缆 16-升降螺母 17-横臂锁紧螺钉 18-横臂 19-立柱⑵仪器工作原理JDG-S2立式光学计使用的是每㎜100线的光栅,栅距为10μm.光电接收后,经过软件进行100细分后,显示当量为10μm/100=0.1μm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按压测帽提升杠杆多次,若示值稳定,则记下标尺读数(注意正 负号)。此读数即为该测点轴线的实际差值。
7、在轴的三个横截面上,相隔90度的径向位置上共测六个点 (如图1-1), 并按其的验收极限判断其合格性。
式中:Es——零件的上偏差Ei——零件的下偏差
Ea――局部实际尺寸A――安全裕度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轴径实验记录
仪器
名
称
分度值
(卩m)
示值范围
(mm)
测量范围
(mm)
备注
被
名
称
图样上给定的极限尺寸
(mm)
安全裕度
A(m)
最 大
最 小
测
零
验收极限尺寸(mm)
基本尺寸(mm)
最 大
最 小
件
结果
测
量 示 意 图
2.对零位:
因内径百分表是相对法测量的器具,故在使用前必须用其它量具根据 被测件的基本尺寸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校对零位的常用方法有以下三 种:
①用量块和量块附件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并装夹在量块的附件中,将内径百 分表的两测头放在量块附件两量脚之间,摆动量杆使百分表读数最小,此 时可转动百分表的滚花环,将刻度盘的零刻线转到与百分表的长指针对齐。
3用外径千分尺校对零位
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选择适当测量范围的外 径千分尺,将外径千尺对在被测基本尺寸外,内径 百分表的两测头放在外径千分尺两量柱之间校对零 位。
因受外径干分尺精度的影响,用其校对零位的准则度和稳定性均不
高,从而降了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确度。但此方法易于操作和实现,在生 产现场对精度要求不高的单件或小批量零件的检测,仍得到较广泛时应用。
5等、6等量块、光滑极限量规及测量相应精度的零件。
(五)测量步骤:
1、按被测零件的基本尺寸组合所需量块尺寸。一般是从所需尺寸的 未位数开始选择,将选好的量块用汽油棉花擦去表面防锈油,并用绒布擦 净.用少许压力将两量块工作面相互研合。
2、将组合好的块规组放在工作台上, 松开横臂紧固螺钉, 转动调节螺 母,使横臂连同光管缓慢下降至测头,与量块中心位置极为接近处(约0.lmm的间隙)将螺钉拧紧。
1•预调整:
1将百分表装入量杆内,预压缩1毫米左右(百分表的小指针指在1
的附近)后锁紧。
2根据被测零件基本尺寸选择适当的可换测头装入量杆的头部,用专 用扳手扳紧锁紧螺母。此时应特别注意可换测量头与活动测量头之间的长
度须大于被测尺寸0.8〜1毫米左右,以便测量时活动测量头能在基本尺寸 的正、负一定范围内自由运动。
3.测量
①手握内径百分表的隔热手柄,先将内径百分表的活动量头和定心护
桥轻轻压入被测孔径中,然后再将固定量头放人。当测头达到指定的测量 部位时,将表微微在轴向截面内摆动(如图1-3),读出指示表最小读数,
即为该测量点孔径的实际偏差。
测量时要特别注意该实际偏差的正、负符号:当表针按顺时针方向未
这样的零位校对方法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及内径百分表的测量精 度,但其操作比较麻烦,且对量块的使用环境要求较高。
②用标准环规校对零位
按被测件的基本尺寸选择名义尺寸相同的标准环规,按标准环规的实
1
\
7
X
f >■//tr*
1
际尺寸校对内径百分表的零位。
此方法操作简便,并能保证校对零位的准确度。 因校对零位需制造专用的标准环规,固此方法只适 合检测生产批量较大的零件。
内在百分表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范围有6〜10mm、10〜18mm、
18〜35mm、35〜50mm、50〜160mm、100〜250mm、250〜450mm等多 种规格。根据不同的被测孔直径可选择相应测量范围的内径百分表及适当 的可换测量头,通过比其精度高的量具调整零位后进行测量。
四、测量步骤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
实验指导书
北方工业大学机械实验室
2017年3月
实验一 尺 寸 测 量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式光学计的测量原理。
2.熟悉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外径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的外径
三、测量器具
1.立式光学计
2.块规
四、测量器具简介
立式光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结构简单的常用光学仪器。常用来检定
测量一般精度的深孔零件,其
原理如图1-2所示。
内径百分表主要由百分 表1、接长杆2、活动测头3、 等臂杠杆4、可换测量头
5、定测头
及锁紧装置等组成。工件的尺寸变化通过活动测头3,传递给等臂转
向杠杆4及接长
杆2,然后由分度值为0.01毫米的百分表指示出来。为使内径百分表的 测量轴线通过被测孔的圆心,内径百分表一般均设有定心装置,以保证测 量的快捷与准确。
3、松开光管紧固螺钉,调整手柄,使光管缓馒下降至测头与块规中 心位置接触,并从目镜中看到标尺象,使零刻线外于指标线附近为止。调 节目镜视度环,使标尺像完全清晰 (可配合微调反光镜) 。锁紧螺钉, 调整 微调旋钮,使刻度尺像准确对好零位。
4、按压测帽提升杠杆2〜3次,检查示值稳定性,要求零位变化不超
过l/10格,如超过过多应寻找原因,并重新调零(各紧固螺钉应拧紧但 不能过紧,以免仪器变形) 。
(六)注意事项
1、测量前应先擦净零件表面及仪器 工作台。
2、操作要小心,不得有任何碰憧, 调整时观察指针位置,不应超出标尺示 值范围。
3、使用量块时要正确推合,防止划伤量块测量面。
4、取拿量块时最好用竹摄子夹持,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量块•以减少 手温对测量精度的影晌。
5、注意保护量块工作面,禁止量块碰撞或掉落地上。
测量数据
实际偏差(卩m)
实际尺寸(mm)
测量位置
I —I
A-A
测
量
方
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 -B
B -B
川一川
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内径百分表及内径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内尺寸测量特点的了解
二、测量器具名称
I•内径百分表
2•量块及其附件
3•外径千分尺
三•测量器具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
内径百分表是用相对法 测量孔径的通用量具,适用于
6、量块用后,要用航空汽油洗净,用绸布擦干并涂上防锈油。
7、测量结束前,不应拆开块规,以便随时校对零位。
(七)测量数据处理及零件合格性的评定
考虑到测量误差的存在,为保证不误收废品,应先根据被测轴径公差 的大小,查表得到相应的安全裕度A,然后确定其验收极限。若全部实际
尺寸都在验收极限范围内,则可判此轴径合格,即:Es-A>Ea>E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