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习题2(最新版教材)
5 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课后练习 华东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册

八上§5.1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课后练习姓名1、不需要被消化就能直接被人体吸收的有()A.淀粉、蛋白质、脂肪B.淀粉、水、矿物质C.水、矿物质、维生素D.矿物质、蛋白质、淀粉2、人体排出食物残渣的过程称为()A.排泄B.排遗C.消化D.泌尿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消化道功能的是()A.消化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B.储存食物C.吸收食物中的小分子物质D.分泌消化液4、下列关于牙的有关知识中,你认为有误的是()A.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B.常吃糖类的人易患龋齿C.牙的基本结构是牙本质D.龋齿的产生是口腔内寄生虫吃掉牙齿的部分结构5、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
吃饭时候谈笑容易导致食物掉入气管中,主要是因为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A.口腔B.咽C.喉D.气管6、下列食物中,需要消化后才能吸收利用的是()A.加碘盐B.氨基酸片C.馒头D.维生素药片7、人体的消化道不包括()A.胃B.肝脏C.口腔D.小肠8、下列结构不属于消化腺的是()A.唾液腺B.肠腺C.胆囊D.胰腺9、下列选项中都属于消化腺的是()A. 甲状腺、唾液腺、胰腺B. 肠腺、胃腺、肾上腺C. 唾液腺、肝脏、胃腺D. 胸腺、肾上腺、胰岛10、食物经过人体消化道的顺序依次是()①食道②肛门③咽④小肠⑤胃⑥大肠⑦口腔A.⑦①③⑤⑥④②B.⑦①③④⑥⑤②C.⑦③①⑤④⑥②D.⑦③①④⑥⑤②1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和。
食物从进入人体到残渣排出体外的通道有、咽、、胃、、大肠和肛门。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图中的。
参考答案1、C2、B3、D4、D5、B6、C7、B8、C9、C 10、C11、消化道消化腺口腔食道小肠肝脏 10。
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预习提纲:1. 食物中的、和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这个过程叫做。
消化主要是通过多种的作用而进行的。
2.口腔中有酶,胃液中有酶,肠液、胰液中有消化、和的酶。
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但是胆汁中没有,对脂肪有消化作用。
3.口腔是系统大开始部位,里面有、和导管的开口。
和在口腔中不被消化,只有淀粉在的作用下,部分转变成,还需要进一步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因此口腔只具有初步消化的作用。
4.消化系统是有和组成的,消化腺可以分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壁内的小腺体,如。
5.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等物质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 ,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小肠的和特点,大大增加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是人体的主要器官。
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运往全身。
知识闯关( ) 1.既能消化淀粉又能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是哪一组?A、唾液和胃液B、唾液和肠液C、肠液和胆汁D、肠液和胰液( )2.试管中有一些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摄氏度温水中, 一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
配制的消化液可能是A、唾液、胃液、肠液B、胃液、唾液、胆汁C、胰液、肠液、胆汁D、肠液、唾液、胰液( )3. 当体内胆汁分泌不足时,将主要影响以下哪种物质的消化?()A、豆腐B、米饭C、肥肉D、瘦肉( )4.某严重肠梗阻患者,由于组织坏死,切除了近4米的小肠,手术后其消化功能仍正常,这是因为 A、口腔和胃有消化功能 B、胰腺仍能分泌胰液C、大肠也有吸收功能D、保留了十二指肠( )5.制药厂常把一些药物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给人服用。
根据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分析,其原理是()A、装在淀粉胶囊内,药物需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6.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机能相适应的特点()A、小肠长约5~6米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壁和小肠绒毛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小肠壁内有肠腺7.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进行了三种处理:①将馒头碎屑与唾液放入1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②将馒头碎屑与清水放入2号试管中充分搅拌③将馒头块与唾液放入3号试管中不搅拌。
七年级生物下册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练习新版北师大版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同步练习1、在消化道的某一部位内抽取内容物进行化验,结果发现其中的脂肪类物质还没有被消化,蛋白质却已被初步消化,那么该部位应是( )。
A口腔 B食道C胃 D小肠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在( )。
A口腔 B胃C小肠 D大肠3、下列物质在口腔内就能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的是( )。
A蛋白质 B淀粉C脂肪 D纤维素5、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液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淀粉、脂肪、蛋白质 B淀粉、蛋白质、脂肪C脂肪、淀粉、蛋白质 D蛋白质、淀粉、脂肪5、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无关的结构特点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黏膜表面有许多皱襞和绒毛C小肠壁内有肠腺,分泌肠液 D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6.能分泌胆汁的器官是( )。
A.唾液腺 B.胆囊 C.肝脏 D.胰脏7. 淀粉能够在人的口腔中转变为麦芽糖,是因为人的唾液中含有( )。
A.水 B.酶 C.淀粉 D.麦芽糖8.人的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
A.食管 B.胃 C.大肠 D.小肠9、根据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1)口腔内的__________能分泌唾液。
(2)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小肠的内表面具有皱襞和绒毛且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淋巴管壁都很薄,仅由一层_________构成。
(3)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它能分泌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2、C3、A4、D5、C6、B7、B 8、B9、唾液腺小肠肝脏胆汁。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练习题
食物是人体需要的一种物质,也是人体生存和健康的基本保障。
消化和吸收是人体摄入食物时发生的两个重要生理过程。
消化就是从口腔到胃,肠道等内脏器官时所发生的一系列生理过程,借助消化液的分解和混合,食物被分解为营养成分,形成摄入人体有用的物质;而吸收就是把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输到处于全身的细胞,补充人体的营养物质。
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口腔是消化和吸收的第一个环节。
当食物被研磨后,消化液体的分泌将开始,消化液体中主要有唾液、胃液、肝液、胰液等,它们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并将食物分解成物质。
然后食物粒子经过消化后,被扼住胃泡,有些消化后的物质,胃泡将继续消化,有些物质则会通过粗胃管进入小肠,在小肠里主要发生吸收,小肠中消化完毕的物质会通过粗肠进入直肠,在直肠里会发生一些消化,然后有用的物质进入肝脏开始代谢,终于进入血液,血液将有用的物质运送到全身各部分,这就是消化和吸收的基本过程。
消化和吸收的正常运作对于全身健康至关重要,因此要对消化和吸收的基础知识有更深入的了解,以帮助人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下面是关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练习题:
1.食物粒子在哪里经历消化?
A.胃
B.口腔
C.肝脏
D.小肠
2.什么是消化的第一步?
A.代谢
B.解
C.混合
D.研磨
3.哪种液体参与了消化过程?
A.血液
B.胃液
C.肝液
D.小肠液
4.消化后的营养物质都要经历什么步骤?。
初中七年级生物下册4.8.2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精编版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一、选择题1. 下列各项中不是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的是()A. 小肠内壁有小肠绒毛B. 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C. 小肠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通D. 小肠绒毛壁仅有一层上皮细胞2.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A. 肝脏B. 胰腺C. 唾液腺D. 肠腺3. 把如图4支试管放在37℃温水中10分钟,取出后冷却,向每支试管滴入碘液.若要探究“温度影响唾液淀粉酶消化淀粉”这一实验,应选择的两支试管是()A. 甲和乙B. 乙和丙C. 丙和丁D. 甲和丙4. 下列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的内容中,正确的是()A. 胆汁是由胆囊分泌的B. 唾液中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C. 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酶D. 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淀粉5. 不经消化而能直接被人体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是()A. 脂肪、糖类、蛋白质B. 葡萄糖、无机盐、维生素C. 脂肪、水、无机盐D. 糖类、水、无机盐6. 食物中不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就能被吸收的营养物质是下列哪一组()A. 麦芽糖、葡萄糖、维生素B. 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C. 无机盐、脂肪、氨基酸D. 水、维生素、淀粉7. 在吸收过程中,直接进入毛细淋巴管的物质是()A. 甘油和脂肪酸B. 水和维生素C. 葡萄糖和氨基酸D. 脂肪酸和维生素8. 下列器官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A. 小肠分泌的肠液B. 口腔唾液腺分泌的唾液C. 肝脏分泌的胆汁D. 胃内胃腺分泌的胃液9. 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腺能够分泌消化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下列哪种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所含消化酶的种类最少?()A. 唾液腺B. 胃腺C. 胰D. 肝脏10. 人体内的最大消化腺是()A. 肝脏B. 肾C. 脾D. 肠腺11. 医生从小王消化道中某器官里取出少量的液体,经化验发现含有葡萄糖、麦芽糖、淀粉、氨基酸、脂肪、维生素等物质,该器官是()A. 口腔B. 胃C. 小肠D. 大肠12. 有些对胃刺激性较强的药物,通常都是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这样做的好处是()A. 病人用药时,容易吞咽B. 能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C. 保证药物全部进入小肠D. 抑制药物的吸收和药效13. 淀粉、脂肪、蛋白质在人体消化道内被化学性消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 淀粉、脂肪、蛋白质B. 脂肪、蛋白质、淀粉C. 蛋白质、淀粉、脂肪D. 淀粉、蛋白质、脂肪二、多选题14. 消化道中,消化蛋白质和淀粉的起始部位分别是()A. 胃B. 口腔C. 小肠D. 肝脏15. 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物理性消化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化学性消化不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B. 胃液中有胃蛋白酶,可初步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C. 大肠有消化功能,是粪便形成的场所D. 小肠是主要的消化器官,小肠内的胆汁可以把脂肪乳化成脂肪酸和甘油三、填空题16.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 ______ ,其分泌的 ______ 是一种没有消化酶的消化液.四、实验题17. 下表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记录表,据表格分析回答问题:(1)若以A和B为一组,则 ______ 是实验组.(2)若以B、C和D为一组,则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 .(3)不能构成一组对照实验的两支试管编号是 ______ .(4)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 ______ 等条件下,唾液中含有 ______ ,可以消化淀粉.18.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 ______ 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 ______ 两只试管进行对照实验.(3)实验结果是 ______ 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 ______ .(4)通过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口腔被消化成 ______ .五、简答题19. 某初中学校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课题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表:试管编号1号2号3号形态碎屑碎屑碎屑小块清水或唾液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振荡后保温37℃水浴中保持10分钟加入碘液2滴结果不变蓝变蓝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 ______ .(2)分析1号试管和3号试管的实验结果,说明: ______ .20.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蛋白质的初步消化场所是 ______ (填序号),最终在13所示的结构中被分解为 ______ .(2)肝炎病人怕吃油腻食物的原因是[3] ______ 分泌的胆汁不足,影响了对脂肪的消化.(3)营养物质中的水分、无机盐、维生素的吸收器官有______ .(4)图中番号11是 ______ ,分泌的消化液含有多种消化酶.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答案】1. C2. A3. B4. C5. B6. B7. A8. C9. D10. A11. C 12. B 13. D 14. AB15. ACD16. 肝脏;胆汁17. B;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A和C;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18. 2ml清水;1号和3号;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麦芽糖19. 唾液;牙齿的咀嚼有利于淀粉的消化20. 10;氨基酸;肝脏;小肠和大肠;胰腺【解析】1.解:A、由于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的存在,使小肠的消化和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可达200平方米以上,这是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适应;B、小肠中有很多消化腺,能分泌消化液能分泌消化液,这是与消化功能相适应的;C、小肠上端与胃相通,下端与大肠相通,与它的消化和吸收功能没有直接的关系;D、小肠绒毛的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故选:C.小肠吸收和消化的结构特点:小肠长,长约5~6m;内表面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内表面积;绒毛壁薄,只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绒毛内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消化液种类多,据此解答.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这与它的结构特点相适应,是经常考查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好好记忆.2.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等.故选:A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和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关键知道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3.解: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就要以温度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在一组对照实验中,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这两种环境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分析甲、乙、丙、丁四个实验装置可以发现:乙、丙就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而甲与乙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乙与丁是以酸碱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故选:B.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科学探究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4.解:A.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不是由胆囊分泌的,A错误.B.唾液是有唾液腺分泌的,含有消化淀粉的唾液淀粉酶,不是消化蛋白质的酶,B错误.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能够参与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C正确.D.细嚼馒头有甜味,有甜味的物质是麦芽糖,不是淀粉,D错误.故选:C.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是有消化系统来完成的,肝脏分泌胆汁,唾液腺分泌唾液.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是学习和考试的重点.5.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淀粉、脂肪、蛋白质是大分子物质,必须经过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是小分子物质,不经过消化就能被吸收.故选:B.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知道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终产物:淀粉→葡萄糖、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和甘油.6.解:A、麦芽糖不能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B、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都能够被直接吸收,故符合题意;C、脂肪不能被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D、淀粉不能被直接吸收,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中,水、无机盐、维生素是小分子的物质能够直接被人体消化道吸收,而蛋白质、淀粉和脂肪是大分子物质需经过消化后分别变成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了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终产物,是做好此题的基础.7.解:小肠是消化管中最长的部位,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小肠绒毛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小肠很细长,盘曲在腹腔内.小肠全长5~6米,小肠粘膜形成许多环形皱褶和大量绒毛突入肠腔,每条绒毛的表面是一层柱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顶端的细胞膜又形成许多细小的突起,称微绒毛.小肠黏膜上的环形皱襞,使小肠粘膜的表面积增加600倍,达到200平方米左右.内表面积越大,吸收越多.另外,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使营养物质很容易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小肠的巨大吸收面积有利于提高吸收效率.小肠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葡萄糖、氨基酸、进入小肠中的毛细血管,而甘油和脂肪酸则进入小肠绒毛内的毛细淋巴管.故选:A.本题考查的是小肠的吸收功能,首先明确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对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可结合着小肠的结构特点掌握.8.解:A.肠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故A错误.B.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故B错误.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故C正确.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故D错误.故选:C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胆汁中虽然不含用消化酶,但脂肪的消化离不开胆汁.9.解:A、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消化淀粉的酶.A不符合题意;B、胃腺分泌胃液,含有胃蛋白酶;B不符合题意;C、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C不符合题意;D、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D符合题意;故选:D(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分泌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等消化液.(2)各种消化液中含有的消化酶是不同的:唾液中只有唾液淀粉酶,胃液中只含有胃蛋白酶,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胆汁中虽然不含用消化酶,但脂肪的消化离不开胆汁.10.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分泌胆汁、代谢功能和解毒功能.故选:A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胃腺和肠腺是位于消化道内的小消化腺,肝脏、胰腺和唾液腺是位于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11.解: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脂肪的消化是从小肠开始的;最终在小肠内淀粉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脂肪被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题目中的液体含有葡萄糖、氨基酸,说明该液体取自于小肠.故选:C.人体所需的类营养物质中,有些是小分子的物质可以直接被人体吸收,而有些的大分子的,如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需分别被消化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质的主要器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过程和消化的终产物.12.解:胃液内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将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故选:B.本题考查的是胃的消化,明确的是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掌握三大硬物质在消化道内的消化情况,知道:在胃中这种酸性环境下,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丧失,不能再消化淀粉.13.解:淀粉在口腔中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成麦芽糖,通过食道和胃进入小肠,在多种酶的作用下最终被分解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葡萄糖,蛋白质在胃中在胃蛋白酶的作用被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在多种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可以被小肠吸收的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在胆汁和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被小肠吸收的甘油和脂肪酸.综上所述,蛋白质、淀粉、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被消化的先后顺序是淀粉、蛋白质、脂肪.故选:D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蛋白质的消化开始于胃、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据此解答.本题考查学生对事物的消化过程的理解.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14.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故选:AB(顺序不能颠倒)食物中含有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等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蛋白质、糖类、脂肪在消化道内的起始消化部位不同.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是口腔、胃、小肠,要记住,这是有些同学容易混淆的问题.15.解:A、物理性消化不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化学性消化改变营养物质的结构,A错误;B、胃液中有胃蛋白酶,蛋白质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分解成多肽,B正确;C、大肠的主要功能是进一步吸收粪便中的水分、电解质和其他物质(如氨、胆汁酸等),形成、贮存和排泄粪便,大肠还分泌杯状细胞分泌黏液中的黏液蛋白,能保护黏膜和润滑粪便,使粪便易于下行,保护肠壁防止机械损伤,C错误;D、小肠的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不能进行化学性消化,只能进行物理性消化,把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D错误.故选:ACD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胃有暂时储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其中,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其分泌的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口腔和胃只能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大肠没有消化功能16.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里面不含消化酶,但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为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故答案为:肝脏;胆汁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肝脏能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胆汁不含有消化酶.17.解:(1)若以A和B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唾液,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加入唾液的B组是实验组,未加入唾液的A组为对照组.(2)若以B与D、B和C为一组对照实验,则实验变量是温度,目的是探究高温或低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3)A和C组(A和D组)有两个变量,温度和唾液,不能形成对照实验.(4)通过A试管和B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唾液中含有对淀粉有消化作用的酶,即唾液淀粉酶;通过B试管和D试管的比较可以知道高温破坏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B试管和C 试管的比较知道,低温抑制了唾液淀粉酶的活性.通过B、D和E的比较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分析以上实验结果可知,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所需要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故答案为:(1)B(2)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作用的影响(3)A和C(A和D)(4)适宜的温度;唾液淀粉酶(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一组对照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是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对照组是不接受实验变量处理的对象组;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实验变量的不同引起的,就应当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中除实验变量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2)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B与C、D,这两组对照实验设置的变量分别是唾液、温度,分别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低温、高温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18.解:(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2号试管中应加入2ml清水和1号试管形成对照.(2)1号试管与3号试管形成了以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的结果表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3)淀粉遇碘变蓝色,麦芽糖遇碘不会变蓝.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因此1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对淀粉没有作用,滴加碘液后变蓝色;3号试管虽然加入的是唾液,但由于馒头快没有切成碎屑,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不能被充分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后仍然变蓝色.(4)1号试管与2号试管形成了以唾液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该组实验结果证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在口腔内淀粉被分解为麦芽糖.故答案为:(1)2ml清水(2)1号和3号(3)1;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4)麦芽糖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该实验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与2变量是唾液、1与3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的这个特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经常用到,要注意.19.解:(1)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变量是指可被操纵的特定因素或条件;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1号试管和2号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2)将馒头切成碎屑是模拟了牙齿的咀嚼,对试管进行振荡是模拟舌的搅拌;1号试管和3号试管是以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的对照实验,从实验结果来看,没有牙齿的咀嚼,馒头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不利于馒头中淀粉的消化,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牙齿的咀嚼有利于淀粉的消化.故答案为:(1)唾液(2)牙齿的咀嚼有利于淀粉的消化阅读表格可知,该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2号试管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1号试管和3号试管以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本实验分别以唾液和牙齿的咀嚼为变量设置了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0.解:(1)蛋白质的消化从10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13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2)油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成分是脂肪,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胆汁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肝脏所分泌的,参与脂肪的消化,胆汁中虽然不含有消化酶,但能够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扩大脂肪微粒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脂肪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的.患肝炎的病人胆汁分泌不足,影响了脂肪的消化,因此厌油腻食物.(3)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营养物质的吸收只在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消化道内进行.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场所,能够吸收大部分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全部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是形成粪便的场所,能够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口腔、咽、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功能.(4)图中番号11是胰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胰液中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对蛋白质、脂肪和糖类都有消化作用.故答案为:(1)10;氨基酸(2)肝脏(3)小肠和大肠(4)胰腺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其结构如下图:图示中的1唾液腺、2咽、3肝脏、4胆囊、5十二指肠、6盲肠、7阑尾、8口腔、9食道、10胃、11胰腺、12大肠、13小肠、14肛门,据此解答.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种消化腺的作用.。
人体生理学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

人体生理学》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及答案第六章消化和吸收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消化2.吸收3.胃的排空4.紧张性收缩5.粘液-HCO3屏障二、填空题1.消化可分为和两种形式。
2.食物对胃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胃的排空,食物对十二指肠的扩张和化学刺激可胃的排空。
3.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同时也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4.胃液的主要成分有、、和。
5.糖类在小肠被吸收的主要分子形式是,蛋白质主要是以形式被吸收,它们的吸收均与的吸收相耦联。
6.胃蛋白酶原在的作用下,被激活为胃蛋白酶。
三、选择题1.关于基本电节律的叙述,错误的是()A.与生电性钠泵的周期性活动有关E.当其除极的幅值超过一定的临界时,可触发一个或多个动作电位C.它本身不触发平滑肌收缩D.去除神经体液因素后不能产生-E.是平滑肌收缩的控制波2.关于消化器官神经支配的叙述,正确的是()A.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E.所有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均以乙酰胆碱为介质C.去除外来神经后,仍能完成局部反射D.外来神经对内在神经无调制作用E.内在神经丛存在于粘膜下和平滑肌间3.人的唾液中除含有唾液淀粉酶外,还含有()A.凝乳酶E.蛋白水解酶C.麦芽糖酶D.溶菌酶E.肽酶4.关于胃的蠕动,正确的是()A.起始于胃底部E.空腹时基本不发生C.蠕动波向胃底和幽门两个方向传播D.发生频率约为12次/分E.—个蠕动波消失后才产生另一个蠕动波5.关于分节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舒缩活动E.是小肠所特有的C.空腹时即有明显分节运动D.分节运动存在频率梯度E.食糜对肠粘膜的刺激使分节运动增多6.胃酸的生理作用不包括()A.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提供一个酸性作用环境E.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C.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D.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E.促进钙和铁的吸收7.关于头期胃液分泌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食物直接刺激口腔才能引起E.是纯神经调节C.传出神经是迷走神经D.不包括条件反射E.酸度高、胃蛋白酶含量很少8.由胃排空的速度最慢的物质是()A.糖E.蛋白质C.脂肪D.糖与蛋白的混合物E.糖、蛋白和脂肪的混合物9.对胰腺分泌没有促进作用的物质是()A.乙酰胆碱E.促胰液素C.胆囊收缩素D.胃泌素E.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10."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是()A.唾液E.胃液C.胰液D.胆汁E.小肠液四、问答题1.进餐后胃液分泌有何变化?为什么?2.简述胰液的主要成分及作用3.为什么说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消化是指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3.1.2消化和吸收》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练习题)1、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
原因是( )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流量减少B.唾液腺分泌唾液的量较少C.食物容易由咽误入气管D.有利于保护声带2、“吃饱了”一般是指人体消化道的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A、食道B、胃C、大肠D、口腔3、血液中没有 ( )A.氨基酸B.葡萄糖C.麦芽糖D.维生素4、将熟鸡蛋的蛋白切成碎块,放入小烧杯中,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置于37℃的温水中,请分析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消化效率最高的一组是 (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唾液、胆汁C.肠液、胆汁、胰液 D.胃液、肠液、胰液5、大量饮酒后,受到最直接伤害的器官是( )。
A.胃B.小肠C.口腔D.大肠6、消化腺所分泌的消化液呈强酸性的是( )。
A.胃B.小肠C.胰腺D.肝脏7、蛋白质进行化学消化的场所有( )。
A.口腔、食道、胃、小肠B.口腔、咽、胃C.口腔、小肠D.胃、小肠8、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d.脂肪酸e.无机盐f.维生素g.水A.b、d、fB.a、c、dC.b、e、gD.a、c、g9、对瘦肉有消化作用的一组消化液是()A.唾液、胃液、肠液 B.唾液、胆汁、肠液C.胆汁、胃液、肠液 D.胃液、胰液、肠液10、肠道显微胶囊是一种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的可吞咽式小型设备(如图),它可以在短时间捕捉到消化道内的三维图象。
结合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显微胶囊可依次经过口腔→咽→食道→胃→小肠B.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④,④分泌消化液中有盐酸C.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D.显微胶囊可进入结构⑥,⑥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1、关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B.蔗糖、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C.小肠的皱襞及小肠绒毛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物质吸收D.肝脏能够分泌胆汁,可以促进脂肪转变为脂肪微粒12、下列营养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进入血液的是()A.水、维生素、蛋白质B.水、无机盐、维生素C.维生素、无机盐、脂肪 D. 水、糖类、脂肪13、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食物。
消化和吸收习题及答案

消化和吸收习题及答案1. 人体的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B.胆汁(正确答案)C.胰液D.肠液2. 以下消化液中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有消化作用的是( )①唾液②肠液③胃液④胰液⑤胆汁A.①②B.②③C.②④(正确答案)D.③⑤3. 牛奶营养丰富,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中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 ) A.口腔B.胃(正确答案)C.小肠D.大肠4. 细细咀嚼馒头一段时间后,我们会感觉到甜味,这是因为( ) A.馒头本来是甜的B.馒头中的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正确答案)C.馒头中的部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D.馒头中的部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5. 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分解的终产物依次是( )A.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B.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正确答案)C.甘油和脂肪酸、葡萄糖、氨基酸D.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6. 如图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剪刀①”“剪刀②”分别代表两种消化酶。
其中“剪刀②”出现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 )[单选题]A.口腔B.胃C.小肠(正确答案)D.大肠7. 米饭是我们的主食之一,它在人体内开始被消化和最终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小肠B.口腔、小肠(正确答案)C.小肠、小肠D.大肠、大肠8. 如图中的曲线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系统内的消化程度,其中表达错误的一条是( )A.甲B.乙C.丙(正确答案)D.丁9. 有些药物常被封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
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原因是( )A.胃能消化淀粉,使药物慢慢渗出B.胃不能消化淀粉,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正确答案)C.胆汁不能消化淀粉D.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10. 下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模式图,X代表物质,Y代表结构,Z代表X在Y结构中被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X——> Y ——>Z若X代表麦芽糖,Y代表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正确答案)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胃或小肠,则Z代表氨基酸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或小肠,则Z代表葡萄糖若X代表脂肪,Y代表胆囊或肝脏,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11. 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A.胃B.肾小管C.大肠D.小肠(正确答案)12. 下列消化器官中,只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的是( )A.口腔B.食道C.大肠D.小肠(正确答案)13.小肠的结构特点中,能扩大消化、吸收面积的是( )①小肠很长②小肠绒毛③肠腺④皱襞⑤绒毛内有毛细血管⑥绒毛内有毛细淋巴管[单选题]A.①⑤⑥B.①②④(正确答案)C.③⑤⑥D.②③④14. 小肠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习题
一、选择题:
1.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水分
2.小肠绒毛不能直接吸收的营养物质是()。
A.氨基酸
B.维生素
C.麦芽糖
D.脂肪酸
3.我们摄入的食物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
B.蛋白质分解释放的能量最多,热价最高
C.蛋白质可以为人体供应能量
D.蛋白质在人体内含量仅将于水
4.下列食物成分中,能被细胞氧化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①蛋白质②糖类③脂肪④水⑤无机盐⑥维生素⑦纤维素
A.①②③
B.②③⑦
C.④⑤⑥ D .①③④
5.下列叙述,与小肠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A. 小肠有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
B.小肠绒毛中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
胞构成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D. 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
淋巴管
6.小蝶已经是初三的学生了。
她十分爱穿着打扮,注重自己的形象,可就是每天早晨刷牙的时候牙龈总是出血,则她应多吃一些()。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B1 D.维生素D
7.医生从某病人的消化道内取出一些内容物,经化验有:维生素、水、氨基酸、葡萄糖、无机盐、脂肪酸、纤维素。
请分析这些物质最可能是从哪里取出的()。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8.下列营养成分中,不经过消化,可以直接被消化道壁吸收的是()。
A.水、淀粉、脂肪
B.水、维生素、蛋白质
C.维生素、脂肪、无机盐
D.水、无机盐、维生素
9.食物被消化系统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不与直接接触的是()。
A.咽
B.食道
C.胃
D.肝脏
10.被小肠绒毛吸收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营养成分是()。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脂肪酸
二、非选择题:
1.有ABCD四种消化液,它们都不是肠液。
A、B两种消化液都能消化淀粉,C、D均不能,但C能消化蛋白质。
在A、B两种消化液中各加入适量的D后,可促进B消化脂肪,但A不能消化脂肪。
则四种消化液分别是:A____ __; B___ ____;C___ ____;D___ _____。
2.右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化学性消化的过程,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的排列顺序。
据图回答:
①曲线甲是_____消化,乙是_____的消化,丙是____ 的消化。
②字母C代表的器官是____ ___。
③蛋白质在_____和______进行消化,其终产物是___ ___。
④胰腺分泌的胰液,肝脏分泌的胆汁从_____ __进入消化道。
⑤消化的终产物几乎全部在_______被吸收。
⑥从曲线看出,食物的消化始于___ ___,完成于__ _____,
_______ _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3.右图为人的消化系统关系图,椐图填空([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
称):
(1)[ ]______是消化系统的开始。
人体的消化系统由________和
________组成。
(2)人体的外消化腺中最大的消化腺是[ ] _______。
它分泌的胆汁,
可以有利于帮助吸收_______。
(3)[ ] _____是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内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称为。
(4)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图中[ ]和[ ](填字母)开始消化,消化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和。
(5)细细咀嚼米饭,部分米饭转变成麦芽糖,使人感到一丝丝的甜味。
这是因为唾液()。
A.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 B.含有消化淀粉的酶
C.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D.能提高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