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合集下载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

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摘要:规划环境评价提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制度以及之前纳入计划的事后环境保护论证等处于程序上的被动地位,这对规划环评工作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所以要更新环境管理制度,在环境问题发生地能够积极地预防和控制环境问题。

在目前的输变电规划的环评工作而言,要严格按照规定中的环评内容,落实相关法律规范,结合当地情况进行调研,加大公众参与规划环评的力度,当地政府应当予以重视,促进我国输变电工程规划环评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后评价;方法前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环评工作面临的形势出现了新变化。

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地表水环境(HJ2.3-2018)、大气环境(HJ2.2-2018)等也在2016年至2020年间进行了修订。

2020年12月14日《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24-2020)(以下简称“新输变电环评导则”)正式发布,标志着输变电工程环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关于输变电工程生态环境敏感区包含范围①新分类管理名录明确输变电工程环境敏感区是指:“第三条(一)中的全部区域。

”(包括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海洋特别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②新输变电环评导则4.2.8条、4.3.4条也都明确输变电项目关注的环境敏感区为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的环境敏感区。

新输变电环评导则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中也明确对输变电工程穿越特殊生态敏感区时,其生态评价工作等级按照HJ19要求开展。

特殊生态敏感区主要为分类管理名录中的第一类敏感区。

③建设项目的竣工环保验收和环评是一个体系文件,项目验收的相关内容可作为理解环评的依据。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输变电》(HJ705-2020)(以下简称“验收技术规范”)及规范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均明确输变电项目关注的环境敏感区为分类管理名录中规定的环境敏感区。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项目概况输变电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的位置、规模、建设内容、投资额等,这有助于评估项目对局部区域的影响程度,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二、环境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是评价工作的核心,包括对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健康、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评估,要求评价结果能够体现保护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原则。

其评价要点包括:是否在生态保护区内或近邻区域;是否在敏感区或重要保护区域等。

三、环境基础资料对评价工作来说,环境基础资料是评价结果的依据,评价要点包括:环境地理情况、生态环境状况、气象、水文、地质、土壤、生态系统状况,社会经济以及环境保护目标等。

四、环境影响预测环境影响预测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资料、数据,并运用专业技术手段,来预测在建设和运营期间、输变电站的周边环境以及其影响的可能性和程度,并提出对策和对应方案,降低影响和风险,并限制环境影响。

其中,影响要点包括:土地受损与可承载能力;广域电磁场;高空坠落风险;电磁噪声;供水和排水;生态系统气候变化等。

五、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制定直接关系到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全面性和可信度,评价的方法应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制定。

常用方法包括: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调查、模型模拟、实验室分析等。

六、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是对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和危害进行评估,并设计相应的管理措施。

评价要点包括:环境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流程;危害源的识别及定量化;风险控制预警等。

针对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需要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对策,目的是规避或降低项目的环境风险,加以解决或者减轻环境污染及生态破坏。

其中评价要点包括:可持续性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方案;环境影响管理及报告机制;环境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等。

总之,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对相关工程项目环境风险和影响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的过程,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和要点,从而保障环境和群众的安全,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电力需求的增长,输变电项目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输变电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其环境影响也备受关注。

进行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1. 项目选址对环境的影响输变电项目的选址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是评价的重点之一。

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是否会破坏当地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是否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等。

还需要考虑选址位置与是否与当地的规划发展相符、是否便利日后的运营维护等问题。

2. 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噪音、粉尘和废水废气,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中需要考虑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控制措施是否得当,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环保标准等。

3. 运营期间的环境影响输变电项目在运营期间也会产生一定的环境影响,主要包括电磁辐射、噪音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问题。

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中需要考虑输变电项目在运营期间的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是否得当,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生态保护与修复在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修复。

评价要点中需要考虑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是否得当,是否有进行生态环境修复的计划和措施等。

5. 社会影响评价输变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对周边的居民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

需要考虑是否会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安全产生负面影响,是否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

6. 紧急事件的影响评价输变电项目在运营期间可能会发生一些紧急事件,如火灾、泄漏等,评价要点中需要考虑输变电项目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的影响、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等问题。

二、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1. 综合性在进行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时,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如选址、建设过程、运营期间、生态保护与修复、社会影响以及紧急事件等,充分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做到全面、客观、准确。

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

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分析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对用电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输变电工程在电力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输变电工程建设与运营都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当前,我国输电线路建设正经历着一场变革,并采用了多种技术措施进行了完善。

基于此,本文对输变电工程施工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防治措施1.输变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1.1.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在输变电工程中,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必然会对土地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土地使用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地为本的社会经济活动为中心的非农化活动。

同时,对农林畜牧业等产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对居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输变电工程的修建与运营,会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

具体包括:一是景观影响:输变电工程的修建,会对周围的景观造成一定的影响,会对原来的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对旅游行业与地方经济产生影响。

二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输电线路的修建与运营将对原有的生态造成一定的破坏,并对周围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是对水资源的影响:输变电工程建设与维护,将会对周边地区的水资源消费与储备产生影响。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四是气候影响:输变电线路的修建与运营,将对区域的气候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气温、湿度等气象因素的变化。

污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输变电项目的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往往会牵涉到许多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因此,在对传统文化与历史进行研究时,要注意对其产生的影响。

1.3.对水环境的影响输变电工程建设和运营,会对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为:第一,水土流失: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建设,对地表植被造成了破坏,造成了水土流失,进而对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造成了损害。

第二,水污染: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与运行,会排放大量的污水,对周边水体造成一定影响。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输变电工程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类健康的
潜在影响进行综合性评估和预测。

以下是对输变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要点分析。

1. 项目区位选择:评价项目在特定区域建设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考虑其对自然生态
系统、文化遗产保护和人类居住的影响。

2. 建设工程影响评价:评估建设期间对土地、水资源、大气和噪声等自然与人类环
境的潜在影响,包括施工噪音、废水排放、土壤扰动等。

3. 运行期影响评价:评估输变电站投入运行后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包括电磁辐射、
噪声、废弃物管理等,需考虑其对周边居民、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影响。

4. 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评价:评估项目对土地资源的占用、破坏和改变,包括生态
系统破坏、物种迁移、土地资源压力等。

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输变电站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包括排放的有害气体、颗
粒物和温室气体等对空气质量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6. 水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水资源的占用和污染,包括水库、河流、湖泊和地
下水等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变化。

8. 噪声和振动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居民、野生动物和植物的噪声和振动影响,包括施工、运行期间的噪声水平和振动强度。

9. 社会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当地社会经济、民生和文化价值的影响,包括就业机会、土地收益、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等。

10. 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评价:评估项目可能引起的突发事件的潜在影响,制定应急
预案和风险管理措施,确保项目运行期间的安全和稳定。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于工程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进行预测、评估和管理的过程,对于输变电项目而言,环境影响评价应包括以下要点分析:
1. 区域环境分析:评估输变电项目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包括地理特征、气候特点、生态系统、水资源、土壤状况等。

也需要分析区域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城市规划等因素,以了解项目对区域整体环境的影响。

2. 建设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评估输变电项目在建设阶段所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消耗自然资源、固体废物和污水处理等。

需要对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4. 环境风险评价:评估输变电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包括事故风险、电磁辐射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等。

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风险管理策略,降低环境风险造成的可能损失。

5.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评估输变电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对于植被、野生动物、湿地等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如湿地保护、野生动植物迁徙通道建设等,以维护生态平衡。

6. 环境管理措施:评估输变电项目对环境管理需求,包括环境监测体系的建立、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环境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等。

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确保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环境的可持续管理和保护。

7. 社会影响评价:评估输变电项目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对当地社区和文化的影响、对传统乡村景观的影响等。

需要提出合理的社会管理措施,保障居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输变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要点分析
1. 建设目的和规模:评估项目的建设目的和规模对环境的影响,包括输变电站、电
缆线路等各个方面的规模和布局。

2. 建设地点选择:评估项目选择的建设地点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3. 自然环境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变化、植被破坏、动植物迁移、水体污染等方面的影响。

6. 社会经济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包括对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
环境的影响、对附近农田的影响、对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影响。

8. 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影响评价:评估项目对周边居民的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
的影响,包括噪音、振动和电磁辐射水平的变化、可能引起的健康影响等方面的影响。

9. 灾害防治和安全问题评价:评估项目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对周边环境和人员安全
的问题、对环境保护措施和安全工程的要求等方面的影响。

10. 环境保护措施评价:评估项目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包括土地
复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噪音治理、灾害防治等方面的措施。

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22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一、编制背景
项目名称:XX220KV输变电工程(下称“项目”)位于中国XX省XX
市XX县XX镇XX村,由投资建设的。

主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20kV变
电站内设备安装施工,220kV铁塔和拉线安装施工,以及220kV变电站供
电范围内路线改造与联络线安装施工。

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下称EIA)有必要作出评价和分析,以指导项目的建设和环境保护管理。

二、范围
(1)环境状况分析: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大气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植物景观环境质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2)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建设期间施工扰动环境、施工活动对
环境造成的污染、施工期间尾矿库存储的安全性等;
(3)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项目是否在合理的范围内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是否能够根据当地环境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环境管理期间的环境影响:项目是否在环境管理期间正确地控
制和监测污染物排放量,是否能够采取正确的措施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监
测与治理;
(5)环境质量的管理: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当地环保条例,是否能够
维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指导教师:李薇姓名:王峥学号: 1142200030 日期: 2014年11月12日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 (1)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 (1)1.2.1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影响分析 (2)1.2.2输电线路工频磁场影响分析 (2)1.2.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 (2)1.3变电站环境影响分析 (2)1.3.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 (2)1.3.2运行噪声 (3)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3)2.1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及程序 (3)2.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 (3)2.3输变电建设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 (4)2.3.1噪声环境标准 (4)2.3.2电磁辐射环境标准 (4)2.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5)3、结语 (5)参考文献 (6)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王峥研动1419 1142200030摘要:本文结合当前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现状,分析了输变电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在电磁辐射和噪声等方面对环境的影响,并对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要求、环境标准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关键词:输变电;电磁辐射;噪声;环境影响评价1、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除了电磁环境(包括工频电场、磁场、无线电干扰)评价外,还包括对生态环境、水土保持、社会环境、城市景观、变电站噪声、废水、废油及其它废弃物处置等的评价。

输变电工程在施工期和运行期对环境的影响因子和影响范围均各有其特点,对环境影响的过程见图1。

图1 输变电生产工艺流程与主要污染产生示意图1.1输电线路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的施工将对植被产生破坏,树木的砍伐对某些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施工期施工工程量小,时间短,而且输电线路在昼间施工,其施工活动不会影响附近居民夜间的休息,但架空输电线路在跨越居民房屋时对居民的居住环境及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输电线路的建设将涉及必要的房屋拆迁、补偿和移民安置问题。

1.2输电线路运行期的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运行时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输电线路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①电压等级;②导线类型;③杆塔的形式;④杆塔上导线的回路数;⑤同塔多回导线的排列方式(同相序/逆相序);⑥500kV输电线路距周围敏感目标的水平距离;⑦220kV及以下输电线路跨越民房时的房屋类型及线路距屋顶的净空高度;⑧线路运行工况;⑨天气状况等多个方面。

1.2.1输电线路工频电场影响分析工频电场特性:①电场强度与导线上的电压成正比,和距离成反比;②电场容易畸变,容易屏蔽;③受气象条件影响较大,晴天仅为0.13kV/m左右,雷暴、雨等恶劣天气时会达到10kV/m。

因为线路高度越高,导线下工频电场强度越低,且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采用逆相序排列,比同相序排列或单回线路下的工频电场要低。

所以为了确保输电线路投运后工频电场满足环保标准要求,在线路设计方面要尽量提高线路的对地高度,且同塔双回线路导线采用逆相序排列。

1.2.2输电线路工频磁场影响分析磁场的主要特性如下:①磁场强度的大小只与电流有关,而与电压无关;②工频磁场很容易穿透大多数物体(如建筑物和人),不受物体存在的干扰。

从以往经验看,输电线路工频磁场均能满足0.1mT的标准。

从国外权威机构和国内相关专家了解到,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主要是磁场,但一般高压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磁场远比0.1mT的标准小千倍以上,而彩色电视机或电炊具附近的磁场强度约为0.5~1.0mT,所以高压输电线路下的工频磁场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显著。

1.2.3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影响分析从典型500kV和220kV输电线路实际监测结果来看,输电线路发生的电晕及其瞬间的电磁辐射变化,可能产生对无线电通讯的干扰影响,但电晕现象会在项目投入运行后逐步减弱并趋向稳定,所以无线电干扰水平一般不超过《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15707-1995)规定,不会由此影响正常的无线电通讯(如移动电话手机、小灵通等)。

不过从另一方面看,输变电线路虽自身产生的无线电干扰水平较低,但对工商业发达、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由于存在着其它的无线电发射源,无线电干扰水平将增加,其无线电干扰波的影响大都不可忽视,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1.3变电站环境影响分析变电站在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土地占用、植被破坏、施工噪声等方面。

变电站运行期的主要污染因子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运行噪声和废污水。

1.3.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无线电干扰变电站内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主要产生于配电装置的母线下及电气设备附近。

变电站运行时各种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在接地架构上的感应电荷在变电装置所处的广大空间产生工频电场,由于变电站内带电导体纵横交错,带电设备和接地架构多种多样,因此变电站内的工频电场是一个复杂的三维场分布。

变电站内各种电气设备、导线、金具、绝缘子串都是无线电干扰源,它们通过出线顺着导线方向以及通过空间垂直导线方向朝着变电站外传播干扰。

站内各种电气设备亦可能产生局部电晕放电,产生无线电干扰。

1.3.2运行噪声变电站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电气设备机械振动噪声。

110kV及以下变电站噪声主要是变压器产生的噪声。

220kV及以上变电站中,除了变压器噪声外,不同结构型式的电抗器和同步调相机在运行中也会产生不同的噪声。

变压器容量大,噪声也相对较大。

通常容量为6300kVA 及以下的中小型变压器声级为50~65dB(A);容量为6300kVA以上的大型变压器声级为70~90dB(A)。

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2.1输变电建设项目的环评要求及程序按照国家的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法规,必须对包括输变电项目在内的所有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有关分类规定,环保部门将输变电项目归为电磁辐射项目进行管理。

1997年3月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第18号令《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下列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在立项前或电磁辐射设备在使用前需办理环境保护申报登记手续。

具体对象为:电压在lOOkV以上的送、变电系统;电流在IOOA以上的工频设备。

对符合城市发展规划要求、豁免水平以上的电磁辐射建设项目,要求从事电磁辐射活动的单位履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手续。

必须对电磁辐射活动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编制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电磁辐射环境影响报告书分成两个阶段编制,第一阶段编制《可行性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项目立项前完成;第二阶段编制《实际运行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在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前完成。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确定的电磁辐射污染措施也必须执行“三同时”制度。

国家环保总局2001年2月17日修订、发布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中的有关规定见表1。

表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摘要)项目类别输变电工程及电力供应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20kV及以上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20kV以上对环境影响很小(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2.2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内容国内审批工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包括以下章节:(1)编制依据,包括评价依据、主要环境影响及保护目标、评价范围及标准等;(2)工程概况,包括主要工程内容及设计指标等;(3)工程背景概况,包括项目建设地区的自然、生态及社会环境概况等;(4)生态现状调查,包括评价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现状调查;(5)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包括对变电站及线路途径的敏感点工频电、磁场和无线电干扰的监测及对监测结果的评价;(6)项目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包括对自然电磁辐射、噪声、生态动植物、湿地、农业生态、水土保持、社会环境文化古迹及自然保护风景区、土地利用、移民拆迁安置等的影响;(7)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8)编制环境管理监测计划;(9)公众参与调查;(10)拆迁安置(准确预测拟选线路两侧超过4kV/m的距离,对于此范围内的居民应予以拆迁);(11)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项目的环保可行性及结论。

2.3输变电建设项目执行的环保标准2.3.1噪声环境标准输变电建设项目执行的噪声环保标准如表2。

GB3096-19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1类55 45 2类60 50 3类65 55 4类70 55GB12348-1990 《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I 55 45 II 60 50 III 65 55 IV 70 55GB12523-1990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65-68 552.3.2电磁辐射环境标准(1)国家环境保护局第18号令[1997]《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J/T10.3—1996《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3)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目前国内尚无有关电力系统的高压送变电中产生电磁辐射的正式限制标准。

国家环保总局的HJ/T24—1998《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对50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给出了推荐电磁辐射的评价标准和预测计算方法。

其中,推荐暂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对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4)GBl5707—1995《高压交流架空送电线无线电干扰限值》GBl5707—1995规定了相关的标准。

对不同电压等级的线路,在距边导线投影20m距离处、在晴天测试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允许值见表3。

表3 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的无线电干扰允许值电压等级无线电干扰允许值,dB(μV/m)500kV 55220-330kV 53110kV 462.4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1)目前,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均与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同步进行,此时项目具体的线路路径和塔基尚未确定,变动较大;即便是路径已经确定,由于环境影响评价阶段线路尚未建成,现场调查难度较大,大部分路径附近无参照物,造成线路与敏感点之间的距离度量误差大,线路建成后造成民众上访事件多。

(2)输变电工程建设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有很多电网建没没有具体的规划,使有的项目路径穿越自然保护区、自然风景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延误了工程的审批和建设。

(3)线路两侧拆迁距离计算不准确。

工频电场强度的影响因素较多,塔形、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单双回路和同塔多回的架设方式、线路相序排列、导线最小弧垂处对地高度等均能影响工频电场强度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