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规仪器操作流程
尿常规仪器操作流程

尿常规仪器操作流程实验原理:尿液中的成分与干化学试纸条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使得试纸条的颜色发生相关的变化,通过尿液分析仪器扫描判定颜色变化的深浅从而确定尿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的多少。
进而对相关物质做出初步的定性。
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肉眼观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管型,真菌孢子的有无,数量以及形态。
样本要求:第一次晨尿在理论上是一段时间来尿液的浓缩,对于尿液分析中的管型,蛋白的定性与分析具有很良好的临床意义。
但是由于第一次晨尿在标本的留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现阶段在临床工作中一般留取随机尿液的中段尿。
一般要求留取尿液5—10ml。
女性标本的留取时间注意与月经期隔开。
操作流程:1每天工作之前检查沉渣仪器的清洁液是否足量,然后将干化学仪器与沉渣仪器打开。
进入登陆界面登陆。
打开每日工作界面。
进入镜检实时监控,将镜检的序列号设置为与尿液干化学仪器的序列号相同。
2首先将病患取来的一次性尿杯中的尿液留置到专门的配套的尿液沉渣分析仪器的试管中并编辑序列号(注意序列号与美侨试纸条德机器序列号同步)。
3取尿液干化学试纸条在尿液中浸湿,放入美侨干化学仪器中点击开始按钮,之后仪器将自动感应作干化学尿液分析。
4、将盛有尿液的试管放入尿液沉渣分析仪器中,需注意干化学仪器与尿沉渣仪器序号同步。
点击尿液沉渣仪器的开始镜检按钮,使机器作自动取样,涂片,扫描。
5、在审核界面输入病人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科室,年龄等主要信息。
镜检审核,观察镜检涂片里面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真菌孢子的数量与形态。
每高倍镜下红细胞白细胞1个数目在镜检结果里面发5个。
结果输入之后点击保存。
审核并打印报告。
在审核者处签署检验者的名字。
6、每日工作结束之后,点击软件右上方的关闭软件界面的图标退出仪器,并作关机保养。
关闭机器电源。
质量控制:每日工作之前,用标准试验品在美侨干化学试纸条机器上做干化学质量控制。
然后打印出质量控制的结果,观测质量控制是否在控。
MT-300尿仪操作规程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蛋白质(PRO)
Neg
Trace
1+
2+
3+
Trace
0.3 g/L
1.0 g/L
>=3.0 g/L
维生素C(VC)
0 mmol/L
0.6 mmol/L
1.4 mmol/L
2.8 mmol/L
>=5.7 mmol/L
亚硝酸盐(NIT)
2.把测试方式设置成“半自动”模式,仪器可继续测试,然后请与供应商联系。
6
屏幕显示“Calibration not found”
白基准损坏,丢失,被污染或光藕挡片损坏。
1.白基准损坏或丢失,更换白基准。
2.更换光藕挡片。
3.擦拭白基准。
4.重新开机自检。
5.若仍排除不了,请与供应商联系。
7
屏幕显示“Strip missing”
胆红素:肝细胞障碍(肝炎、急性肝萎缩、肝硬化)、胆道阻塞。
酮体:糖尿病性酮症(Ketosis)、饥饿(过度减肥)、呕吐。
潜血:肾脏或尿道疾病、肾性高血压、尿路结石、肾结核、恶性肿瘤、血红蛋白尿症(不同血型输血、溶血性贫血等)、肌红蛋白尿症(肌肉炎症等骨骼肌破坏)。
蛋白质:尿道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等)、肾脏疾病(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抗坏血酸:维生素C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
微量白蛋白:检测血管损伤,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肾病血管损伤的重要指标。
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

尿常规检验操作规程一、仪器设备准备1.尿液收集容器:应选择干净、无污染的容器,通常使用无菌尿杯。
2.尿液分析仪:如尿常规分析仪、尿沉渣离心机等。
二、操作步骤1.提示被检者收集尿液:尽量让被检者收集早晨第一次排尿的尿液,收集方法是先用流水彻底清洗外阴部,然后正常排尿,将中段尿收集在尿液容器中,尽量避免尿液污染。
2.检测样本标记:在尿液容器上标记被检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检查日期、床号等。
3.尿液性状观察:首先观察尿液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浑浊度、气味等。
然后用左手持尿杯,右手打开尿杯盖,将尿液倒入尿杯模具,注意避免污染。
4.尿比重测定:使用尿比重计或折射仪,将尿液滴于尿比重计的比重尺上,进行读数。
5.尿液pH测定:将pH试纸或电极插入尿液中,待试纸充分反应或电极稳定后,观察读数。
6.尿液蛋白定性检测:将尿液离心,取上清液与几滴百蛋白试剂滴于白板上对照核对颜色变化,根据颜色深浅判断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
7.尿液糖定性检测:将尿液离心,取上清液与葡萄糖试剂混合,观察颜色变化,根据颜色的变深程度判断尿液中糖的含量。
8.尿液酸碱度定量检测:使用酸碱度试纸或电极,进行测定。
将试纸或电极插入尿液中,待试纸充分反应或电极稳定后,观察读数。
9.尿液沉渣制备:将尿液离心机的离心管插入相应的插槽,设置离心时间和转速,启动离心机进行离心。
10.尿液沉渣检查:将离心后的尿液管取出,用吸管取约0.5mL的尿液沉渣滴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液体检查,盖上草绿色滑片,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
三、结果判断1.尿液性状:根据尿液的颜色、浑浊度、气味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尿液的异常情况,如红色尿液可能是尿液中有血液;浑浊尿液可能是尿液中有白细胞、脓液等。
2.尿比重:尿比重正常范围为1.003-1.030,高于1.035可能是尿液浓缩,低于1.003可能是尿液稀释。
3.尿液pH:尿液pH正常范围为4.6-8.0,高于8.0或低于4.6都可能提示尿液出现酸碱失衡。
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工作
1. 确保尿液分析仪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仪器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
2. 检查仪器是否已连接好电源,并确保电源稳定。
3. 准备好使用的尿液样本。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尿液分析仪的电源开关,等待仪器自检完成并进入工作状态。
2. 将已准备好的尿液样本通过专用倒入仪器的样本室。
3. 根据仪器的操作界面,选择相应的测试项目和参数,如需要输入患者信息和样本编号等。
4. 点击开始测试按钮,仪器将开始对尿液样本进行分析。
5. 等待分析完成后,查看仪器的测试结果。
根据仪器的显示或输出报告,进行相应的解读和记录。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尿液分析仪应遵循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确保操作
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2. 在进行尿液样本测试前,应将仪器进行校准,以确保测试结
果的准确性。
3. 尿液样本的处理应符合相关的卫生规范和操作规程,避免出
现交叉感染和污染。
4. 尿液分析仪的维护保养应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定期
检查和清洁仪器,确保其正常运行。
5. 结果解读时,应根据尿液分析仪的说明书或相关的参考资料
进行判断和解读,避免错误的诊断或评估结果。
以上为尿液分析仪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尿液分析仪操作规范

尿液分析仪操作规范1.准备工作1.1检查仪器和设备的完好性,确保各部件正常运转。
1.2清洁仪器外部,并检查仪器内部是否有异物存在。
1.3检查试剂和标准品的有效期,并储存于规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
1.4根据实验需要,准备好需要的器皿、试管、移液器、量筒等实验器材。
2.校准仪器2.1校准仪器前,准备好相应的校准标准品。
2.2依照仪器的操作手册,按照说明书进行校准操作。
2.3重复校准过程直至校准结果满足规定的误差范围。
3.样品处理3.1准备样品时,遵循标本采集操作规范,保证样品的完整性和无污染。
3.2对于固体样品,将其适当研磨或溶解,并按照仪器要求进行预处理。
3.3样品处理过程中,避免与空气接触、污染和蒸发。
4.仪器操作4.1打开仪器前,确保所有参数和配置设置正确,并与实验要求相符。
4.2依据仪器操作手册,按照说明将标本放入仪器中。
4.3启动尿液分析程序,并确保仪器开始工作。
4.4在仪器运行期间,注意监测仪器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数据采集与分析5.1仪器自动完成测试后,将测试结果导出到计算机或存储介质上。
5.2导出数据后,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排除因仪器故障导致的异常结果。
5.3根据实验设计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5.4保存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6.仪器维护与清洁6.1在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仪器并断开电源。
6.2清洁和消毒仪器的仪表面板、样品台和其他易受污染的部位。
6.3清理并处理仪器内部的废液和试剂垃圾。
6.4定期保养和维护仪器,更新软件、更换消耗品和维修损坏的部件。
7.安全注意事项7.1在操作仪器时,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7.2禁止将任何有害物质或生物样品接触到裸露的皮肤或黏膜上。
7.3避免使用尿液分析仪时,发生浓度较高或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溅溢。
7.4紧急情况下,应立即断电并报告相关负责人进行处理。
尿液分析仪操作规范的审查内容主要包括仪器的准备工作、校准、样品处理、仪器操作、数据采集与分析、仪器维护与清洁以及安全注意事项。
尿常规操作流程

尿常规操作流程
一、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检,10秒后屏幕显示
“OK”字样,表示仪器正常。
二、按“开始”键,将试纸条灌入尿液后取出放吸水纸吸去多余的尿液,再将其放传送带上,仪器自动进行检测。
三、检测完毕,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检验室质量控制制度
1、依据仪器和试剂,选择国家或商家推荐的标准室内质控物,并按规定方法进行评价和使用。
确认后严禁随意更换试剂和控制物,以保证项目质量体系的完整性和连贯性。
2、确实需要更换时,应提供完整和有效的原始数据和评价结果并报送科主任审核,待确认符合质量体系完整性要求后报主管院长批准后方可调换,同时应按质量手册要求进行前瞻性调研。
3、建立和完善SOP手册及管理与质量记录文件,加强室内质控物的管理和使用,应详细记录开封日期、有效日期、储存条件、预期使用次数等;注意节约,不得回收,避免污染。
4、应按标本测定常规方法进行控制物的检测,遵循Westgard多规则质控条款进行判别和分析,正确理解变异系数(CV%)的真实含义;当日分析和定期分析相结合,认
真做好各项文字记录并妥善保存原始结果,以供“举证倒置”等医疗纠纷时使用。
5、当结果失控时,不得随意更改或删除原始数据和记录,应认真寻找原因并进行客观分析后提出纠偏措施。
否则当时失控项目检测结果不得发出。
尿液化学分析仪操作流程

尿液化学分析操作流程1、打开电源打开分析仪后面板左方的电源开关,待其自检校准完毕。
2、调节显示屏的角度(测试过程中随时可以调节)将显示屏调节到适宜观察的角度,若在调节时觉得显示屏过松或过紧,可以调节箭头所示螺柱来改变显示屏的松紧程度。
3、测试前的检查1)、测试槽检查测试槽是否干净,如果脏了,用棉签沾上酒精将其清洁干净。
2)、热敏打印纸打开打印机盖板检查热敏打印纸是否已经装好,如果纸已用尽或太少不足以打印结果,请更换热敏打印纸。
4、样本测试1)、准备样本在样本杯中准备足够的浸泡整个试纸条反应区的样本。
摇匀样品。
2)、设置测试序号设置测试序号又称病人号,设置完毕后,每测试一次序号会自动增加,关机自动保存)按下数字“7”键,光标显示在阴影处。
输入要输入的号码,若输入的号码不足5位,请按“确认”键确认。
3)、设置尿样浑浊度及颜色(如需要设置)按下数字键“6”,屏幕显示,此时用左右光标键‘<’和‘>’选择正确的浑浊度,然后按“确认”键,再用左右光标‘<’和‘>’选择正确的尿样颜色,最后按“确认”键,设置完成。
参数将打印在结果中。
4)、准备试纸条在试纸瓶中取出试纸条后关紧盖子(试纸条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影响测试结果。
请在每次使用时取出,取用后立即盖紧瓶盖。
)5)、开始测试将试纸条上所有试剂块完全浸入尿样,2秒后取出试纸条,立刻将它放在纸巾上以吸除多余的尿样,然后正确放置在测试槽中(注意放平,试纸条前端顶住槽底,否则对测量结果有影响),按下“开始”键开始测试。
6)、打印结果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打印格式,按下“确认”键开始打印。
测量的结果有两种显示和打印效果,他们之间可以用数字键“5”切换。
7)、下一测试将已用过的试纸条从测试槽中取出将新的试纸条浸入下一个样本将试纸条放在纸巾上,吸除多余的尿样将试纸条正确放置在测试槽上,重复测试操作。
在所有测试结束后,按“菜单”键返回主菜单,测试台自动回到仪器内部。
尿液分析仪操作流程

尿液分析仪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在开始操作尿液分析仪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运行状态,确保各个部件正常工作。
-准备标准尿液样本和试剂,并确保保存良好。
-根据仪器和试剂的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实验用具和试剂。
2.样品采集和准备-使用随附的容器收集患者的尿液样本。
确保容器是干净和无菌的,并避免尿液污染。
-按照仪器的要求,取一定量的尿液样本并将其转移到仪器的样本室。
3.仪器设置和校准-打开尿液分析仪的电源,并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进行系统启动。
-进入仪器设置界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如样本体积、试剂用量等。
-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校准。
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样本进行校准,并记录校准结果。
4.样品分析-将准备好的尿液样本装入仪器的样本室,确保样本室的密封性。
-按照仪器的操作手册,选择相应的分析程序,并启动仪器进行样品分析。
-仪器将自动完成尿液样本的分析过程,包括离心、吸光、荧光等步骤。
-在分析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监测仪器的运行状态,并及时处理任何误差或干扰。
5.结果解读和记录-当尿液分析仪完成样品分析后,将显示测试结果。
通常包括尿液PH 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白细胞等指标。
-根据仪器的数据显示,比对标准范围,判断结果是否正常。
-记录测试结果,并将其与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根据需要,可以生成报告并提供给医生和患者。
6.仪器维护和清洁-在使用完尿液分析仪后,应根据仪器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和清洁。
这包括清洗仪器表面、更换试剂和耗材、定期校准等。
-确保仪器的顺畅运行,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7.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在实验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以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样本进行质量控制,根据控制结果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整。
-根据实验室的质管要求和标准,记录并报告质控结果。
综上所述,尿液分析仪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临床检验仪器。
正确地操作和使用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尿液分析结果,并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常规仪器操作流程
实验原理:
尿液中的成分与干化学试纸条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使得试纸条的颜色发生相关的变化,通过尿液分析仪器扫描判定颜色变化的深浅从而确定尿液中相关物质的含量的多少。
进而对相关物质做出初步的定性。
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在光学显微镜下放大,肉眼观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结晶,管型,真菌孢子的有无,数量以及形态。
样本要求:
第一次晨尿在理论上是一段时间来尿液的浓缩,对于尿液分析中的管型,蛋白的定性与分析具有很良好的临床意义。
但是由于第一次晨尿在标本的留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
所以现阶段在临床工作中一般留取随机尿液的中段尿。
一般要求留取尿液5—10ml。
女性标本的留取时间注意与月经期隔开。
操作流程:
1每天工作之前检查沉渣仪器的清洁液是否足量,然后将干化学仪器与沉渣仪器打开。
进入登陆界面登陆。
打开每日工作界面。
进入镜检实时监控,将镜检的序列号设置为与尿液干化学仪器的序列号相同。
2首先将病患取来的一次性尿杯中的尿液留置到专门的配套的尿液沉渣分析仪器的试管中并编辑序列号(注意序列号与美侨试纸条德机器序列号同步)。
3取尿液干化学试纸条在尿液中浸湿,放入美侨干化学仪器中点击开始按钮,之后仪器将自动感应作干化学尿液分析。
4、将盛有尿液的试管放入尿液沉渣分析仪器中,需注意干化学仪器与尿沉渣仪器序号同步。
点击尿液沉渣仪器的开始镜检按钮,使机器作自动取样,涂片,扫描。
5、在审核界面输入病人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科室,年龄等主要信息。
镜检审核,观察镜检涂片里面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结晶,真菌孢子的数量与形态。
每高倍镜下红细胞白细胞1个数目在镜检结果里面发5个。
结果输入之后点击保存。
审核并打印报告。
在审核者处签署检验者的名字。
6、每日工作结束之后,点击软件右上方的关闭软件界面的图标退出仪器,并作关机保养。
关闭机器电源。
质量控制:每日工作之前,用标准试验品在美侨干化学试纸条机器上做干化学质量控制。
然后打印出质量控制的结果,观测质量控制是否在控。
将质量控制的结果粘贴在本子上。
镜检质控主要是观测镜检的图像是否清晰。
如果镜检结果不清晰,可以进入镜检实时监控处点击调节。
首先配比一管低浓度的红细胞悬液,然后点击调试。
点击调节处的上下粗细箭头直到镜检的图像清晰为止。
注意事项:
1、注意标本的留取中段尿液。
2、女性标本的留取需与月经期错开。
3、注意球形红细胞与皱缩红细胞的判别。
4、高血压,外科手术,消化内科等病人注意尿液比重的大小。
5、放置过久的尿液易有尿酸盐结晶的析出,此为正常现象,无特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