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经典案例
国内外10个经典办公园区景观案例

国内外10个经典办公园区景观案例△亚马逊新总部Spheres就像传统的管理⽅式在今天有很多已经不成⽴,传统办公环境已经⽆法满⾜新职场⼈的需求。
很多⼈今天⼯作不是为了谋⽣,⽽是为了兴趣,为了⼀种⽣活⽅式。
前⼏年我们羡慕⾕歌的员⼯喝着咖啡晒着⽇光浴的⼯作⽅式,紧接着亚马逊的员⼯们都要搬到“热带⾬林”中办公:亚马逊新总部开放,⽤40亿美元建了三颗⽣态球。
(点击查看)⼤部分⼈⼀⽣中在办公楼⾥的时间远远⼤于消遣城市公园的时间,创造优美的办公景观不仅能提升企业形象,同时增加了员⼯的归属感,提⾼⼯作积极性等。
今天给⼤家分享国内外10个办公园区案例,以可持续性景观规划和对话建筑进⾏分类。
以供参考学习,和羡慕嫉妒设计语⾔可持续性景观规划1项⽬名称:North Belt公司园区景观规划设计项⽬位置:美国景观设计:OJB在这个占地94英亩的企业园区,精⼼细致的室外空间巧妙地管理了该场地的⾬⽔,为7栋建筑(1.1M GSF)住房⾏政办公室,研究设施,⾃助餐厅,⼉童保健中⼼和健康中⼼创造了宁静的环境。
这种设计改造将来⾃休斯顿⼤都市区的不同设施整合到⼀个新的世界总部,现有的制造和运输设施。
詹姆斯·伯内特与建筑师密切合作,以确保整体设计是对环境负责,保留了空间的独特性,并为在那⾥⼯作的⼈们的许多计划需要创造了⼀个家。
新的结构位于场地内部,保护沿周边的森林冠层,并使⼈员免于制造操作。
树⽊的⼤型内部⽴场被保存,并且在这个⾮常⼤的站点上种植500个新树⽊以给出规模,阴影和分离。
建筑围绕中央湖组织,作为办公园区舒适和焦点,同时管理其暴⾬⽔。
毗邻湖泊并⼴泛种植本地植被的湿地系统提供额外的拘留并创造野⽣动物栖息地。
的清扫,椭圆形线条在⽔设施,⾛道,甲板和种植床的设计响应。
2项⽬名称:Facebook新总部MPK20景观规划设计项⽬位置:美国旧⾦⼭景观设计:CMG Landscape Architecture所获奖项:2017 ASLA通⽤设计类荣誉奖△场地平⾯图在硅⾕旧⾦⼭湾区的边缘地带,⼀处后⼯业化的场地被转变为了充满活⼒的园区,建筑和景观共同融合为⼀个诗意且⽬标清晰的⼯作场所。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

商务谈判经典案例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
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
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
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
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
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
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如果我们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
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遵循上述情形,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
然而,也可能经过沟通后是另外的情况,恰恰有一个孩子即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
这时,如何能创造价值就非常重要了。
结果,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谈。
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
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
另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
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
这次他可以用这五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两个孩子的谈判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沟通,创造价值的过程。
双方都在寻求对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时,也满足对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
商务谈判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样。
好的谈判者并不是一味固守立场,追求寸步不让,而是要与对方充分交流,从双方的最大利益出发,创造各种解决方案,用相对较小的让步来换得最大的利益,而对方也是遵循相同的原则来取得交换条件。
在满足双方最大利益的基础上,如果还存在达成协议的障碍,那么就不妨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替对方着想,帮助扫清达成协议的一切障碍。
国内外典型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案例是法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可以揭示法律的基本原则和司法实践中的热点问题。
本文将选取国内外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分别从案件背景、争议焦点、判决结果等方面进行解析,以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
二、案例一:美国“鹦鹉案”1. 案件背景2002年,美国一名男子购买了一只鹦鹉,取名“梅尔”。
然而,这只鹦鹉具有非凡的记忆力,能模仿人类的语言。
男子去世后,其遗嘱中将梅尔赠予了其女友。
然而,女友与男子的子女就梅尔的抚养权产生了争议。
2.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梅尔作为一只鹦鹉,是否具有财产权益,是否能够作为遗嘱的受赠对象。
3. 判决结果美国法院经过审理,认为梅尔作为一只鹦鹉,不具有财产权益,不能作为遗嘱的受赠对象。
因此,法院驳回了女友关于抚养梅尔的请求。
4. 案例启示“鹦鹉案”引发了人们对动物权益的关注。
在我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做出了规定,但动物权益的法律地位仍需进一步完善。
此案启示我们,在法律实践中,要关注动物权益保护,加强对动物福利的保障。
三、案例二:中国“拼多多数据泄露案”1. 案件背景2018年,拼多多平台上出现大量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涉及用户数百万。
泄露的信息包括用户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 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拼多多平台是否存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以及平台对用户信息保护的责任。
3. 判决结果法院经审理,认定拼多多平台存在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为,并判决平台赔偿用户损失。
同时,法院还要求拼多多加强用户信息保护,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4. 案例启示“拼多多数据泄露案”暴露了网络平台在用户信息保护方面的不足。
在我国,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平台的信息保护提出了严格要求。
此案启示我们,网络平台要切实履行信息保护责任,加强用户信息安全。
四、结语通过对“鹦鹉案”和“拼多多数据泄露案”的解析,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案例在司法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国内外经典谈判案例

国内外经典谈判案例1.柏林墙倒塌谈判案例柏林墙倒塌谈判案例是国际谈判历史中的经典案例之一、1989年11月9日,东德政府宣布允许其公民自由前往西德。
这一决定导致了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东西德统一的开始。
此次谈判背后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东德政府、西德政府、苏联和美国等。
这次谈判过程中,主要的难题是协商实现和平统一的方式和步骤。
各方通过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确定了柏林墙的拆除以及东西德的统一安排。
谈判中的核心要点包括:确保和平地解决统一问题,避免引发新的冲突;确保民众的安全、自由和权益;协商建立统一的政府体制。
此次谈判的成功,不仅结束了柏林墙的存在,还为东欧剧变开创了先例,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动荡局势的解决与发展。
这一经典案例证明了通过对话与谈判,可以实现重大历史性事件的和平解决,为后续的国际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2.环保组织与国际企业的谈判案例环保组织与国际企业之间的谈判案例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环保组织通常代表着全球社会的利益,而国际企业则代表着商业利益。
这两方在谈判中的目标和利益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寻找妥协的平衡点。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绿色和平组织与可口可乐公司的谈判。
绿色和平组织指责可口可乐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大量塑料瓶,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绿色和平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环保要求,包括推广可回收包装和减少塑料废弃物等。
在谈判中,双方需要就环保目标、时间进度和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协商。
可口可乐公司最终同意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增加可回收包装比例、推广绿色生产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次谈判案例凸显了环保组织和国际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妥协的重要性,为寻求环境保护与商业发展之间的平衡提供了参考。
3.伊朗核协议谈判案例伊朗核协议谈判是当代国际谈判中的重要案例之一、此次谈判涉及伊朗的核项目,涉及国际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谈判参与方包括了伊朗、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以及欧盟等。
谈判的重点是限制伊朗的核活动以及确保其核项目的和平用途。
典型案例展播

典型案例展播
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展播:
1. 美国佛罗里达州枪击案:这是美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枪击案之一,发生在2018年2月的帕克兰高中。
枪手尼古拉斯·克鲁兹进入学校并开火,造成17人死亡,17人受伤。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美范围内的枪支管制辩论。
2. 法国巴黎恐怖袭击:这是2015年11月发生的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武装分子在巴黎多个地点同时发动袭击,包括巴塔克兰音乐厅、国家体育场和多家餐馆。
这一系列袭击造成13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震惊了全世界。
3. 印度尼西亚亚齐地震和海啸:这是2018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亚齐省发生的一场地震和海啸灾害。
地震引发了海啸,导致超过2,2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成千上万人无家可归。
这一灾难给当地社区和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悲痛。
4. 澳大利亚山火:这是2019年至2020年期间在澳大利亚发生的大规模山火。
这场山火造成34人死亡,数千栋房屋被摧毁,数十亿只动物死亡,导致了环境破坏和生态灾难。
这场灾难引发了对气候变化和森林管理的广泛讨论。
5. COVID-19疫情:这是自2019年底开始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爆发的一场全球性疫情。
这种冠状病毒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导致数百
万人感染,数十万人死亡。
疫情对全球经济、卫生系统和社会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卫生危机。
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

02
国际案例
案例一:苹果的全球化战略
总结词
全球化布局、精准市场定位、品牌形象塑造
详细描述
苹果通过全球化战略布局,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世界各地,精准定位高端市场,塑造了独 特、高品质的品牌形象。
绿色发展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跨界融合
鼓励企业跨界融合和创新,拓 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全球视野
树立全球视野和国际化思维,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推
动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THANK YOU
绿色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城 市都开始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推动低碳、循环、生态城市建设 。
科技创新驱动
国内外城市都积极引进和培育科 技创新人才,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国内外案例的不同之处
城市化模式
国内城市更多采用集中式、高强度开发的模 式,而国外城市则更多采用分散式、低强度 开发的区市场需求和文化特点,推出符合当地消费者喜好的产 品和服务。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用户体验,苹果成功吸引了大量忠实用户,实现了 持续的盈利增长。
案例二:特斯拉的创新发展
总结词
技术创新、颠覆式商业模式、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特斯拉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致力于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通过颠覆式商业模式和创新战略,改变了传统汽车行业格 局。同时,特斯拉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应用,为环保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内外产业园案例分析

商业物业 寄宿物业 高科技物业 教育/研发物业
广播物业
住宅与商业物业
通用物业 文化与活动物业
政府办公物业 宗教用物业 都市工业物业 停车区域 教育/研发/高科技物业
商业/休闲物业
公共服务物业
用地功能规划 共有用地51块,总占地面积569,925平米,采取土地出售和出租两种形式,目前出租的土地有2块,未出售的土 地有7块,其余42块土地全部出售。 整个媒体称共分为8大区,并根据功能将物业细分成15种不同用途。包括: 商业物业、寄宿物业、高科技物业、 教育/研发物业、广播物业、住宅与商业物业、通用物业、文化与活动物业、政府办公物业、宗教用物业、都市 工业物业、停车区域、教育/研发/高科技物业、商业及休闲物业、以及公共服务物业。。
占地面积: 569,925 平米
核心商务: 有关媒体与娱乐的广播电视、电 影、动漫、游戏、音乐、数字化教育、以 及软件开发相关的IT服务。。
01 国外经典产业园案例
1.韩国首尔数字媒体城 “DMC”
金浦国际机场
仁川国际机场
首尔数字媒体城 上岩千禧城
5
园区优势
区位优势 距离金浦国际机场仅10分钟, 仁川机场30分钟 距离首尔市中心商业区7公里路程 距离北京、东京航程在3小时之内 周围有上岩千禧城、世界杯体育场、公共高尔夫球场和 外国人居住村等项目, 区域环境已相对成熟。。
人才优势
首尔是韩国高素质劳动力的聚集区 韩国60%的高中生都希望在首尔上大学产业优势 早在90年代,已有10,000多家小型数字媒体创 新型企业聚集首尔。政府最初开发本项目的目的 正是为了激励这些中校企业。 明确的产业定位: 媒体娱乐广播、电影动画制作 、音乐网络教育
01 国外经典产业园案例 6
国内外趣味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然而,在法律实践中,总会出现一些趣味横生的案例,让人忍俊不禁。
本文将盘点国内外一些趣味法律案例,带您领略法律的无穷魅力。
二、国内趣味法律案例1. 美女驾照被扣,原因竟是“光头”2019年,山东青岛一位名叫小王的女士,在驾驶过程中被交警查获。
交警发现,小王驾驶的车辆牌照竟然是“光头”(无车牌),于是对她进行了处罚。
原来,小王因为天气炎热,将车牌扔在了车内,导致车辆上路时无法悬挂。
这起案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纷纷表示“光头”车牌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2. 男子喝醉酒后打“110”,要求警方帮忙找老婆2018年,河南郑州一位名叫小李的男子,因喝醉酒后找不到妻子,竟然打电话给“110”报警求助。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小李的妻子就在附近,于是将其带回派出所。
在民警的调解下,小李的妻子原谅了他。
这起案件让网友感叹,小李的“奇葩”行为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3. 女子因拒绝送快递被快递员起诉2018年,广东广州一位名叫小张的女子,因拒绝收快递而被快递员起诉。
原来,小张拒绝收快递的原因是快递员敲门时间太晚,影响到了她的休息。
法院最终判决快递员败诉,要求其赔偿小张的损失。
这起案件引发了网友对快递行业服务质量的关注。
三、国外趣味法律案例1. 美国男子因拒绝戴口罩被罚款2020年,美国一位名叫汤姆的男子,因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而被罚款。
汤姆表示,他拒绝戴口罩是因为自己患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这起案件引发了美国网友对佩戴口罩的争议。
2. 英国男子因拒绝戴口罩被罚款,上诉成功2020年,英国一位名叫迈克的男子,因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而被罚款。
迈克表示,他拒绝戴口罩是因为自己患有严重的过敏反应。
法院最终判决迈克胜诉,认为罚款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
3. 澳大利亚女子因拒绝给狗让座被罚款2018年,澳大利亚一位名叫苏菲的女子,因在公交车上拒绝给狗让座而被罚款。
苏菲表示,她拒绝给狗让座是因为狗的主人没有给狗戴口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南海/查尔斯·斯内尔(一)背景1710年,南海公司成立,主要从事殖民地贸易,但随后10年经营惨淡。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以1000万英镑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互换,其股票价格为114英镑/股。
1720年,南海公司宣称可以按照股票面值的60%发放现金股利。
1720年3月,其股票价格上升为300英镑以上。
1720年4月-7月,南海公司股票狂涨至1050英镑/股,连著名物理学家牛顿也参与购买股票。
1720年,英国国会通过《泡沫公司取缔法》,同年8月25日-9月28日,南海公司股票价格跌至190英镑/股,随即宣布破产。
1720年9月,英国议会组织了13人参加的特别委员会,对“南海泡沫”事件进行查证,同年12月,其股价格跌至124英镑/股。
1721年,查尔斯·斯内尔提交《伦敦市彻斯特莱恩学校的书法大师兼会计师对索布里奇商社的会计账簿进行检查的意见》。
(二)案情公司存在舞弊行为允许转贷资金给投资者购买股票会计记录严重不实(三)后果投资者遭受严重损失1721年,南海公司董事长雅各希·布伦特及其合伙人的全部不动产被没收,其中乔特·卡斯韦尔爵士被关押至伦敦塔监狱1721年-1844年间,股份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在英国被严格禁止(四)警示二、弗雷德·斯特/塔奇·尼文(德勤)(一)背景1923年底,弗雷德·斯特公司(主要从事橡胶进口和销售业务)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
1924年3月,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对弗雷德·斯特公司1923年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了审计,并发表了无保留审计意见,即认为弗雷德·斯特公司超过250万美元的总资产以及100万美元的净资产是值得信赖的。
厄特马斯公司(主要从事应收账款等金融业务)对弗雷德·斯特公司提供了16.5万美元的三笔贷款。
另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对弗雷德·斯特公司提供了总额达30万美元的贷款1925年1月,弗雷德·斯特公司宣告破产。
同年,厄特马斯公司将负责该公司常年审计业务的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二)案情1923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虚增了应收账款70万美元,而审计人员由于普通过失未能予以揭示(三)后果美国纽约地方法院陪审团判决厄特马斯公司获胜,即塔奇·尼文会计师事务所应向其赔偿18.6万美元损失,美国纽约地方法院的法官推翻了上述判决,其理由是非合约关系人不能起诉和要求被告对疏忽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美国纽约最高法院以3:2维持了陪审团的判决美国更高一级的法院再次推翻了陪审团的判决,但暗示如果是重大过失的指控将可获成功随后,展开了厄特马斯主义的争论(其核心在于,由于审计人员和第三者不存在合同当事人关系,普通过失不足以构成对第三者的责任,但是,如果存在欺诈或重大过失,可判定审计人员对第三者负有责任)提醒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直接的受益人承担责任,而且要对可预见的第三者,甚至可合理预期的第三者承担法律责任促成了审计报告由“证明式”向“意见式”的转变(四)警示三、麦克森·罗宾逊/普赖斯·沃特豪斯(普华)(一)背景1938年初,长期贷款给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朱利安·汤普森公司发现后者的财务报表两个疑问,一是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的制药部门,原是个盈利率较高的部门,但该部门一反常态地没有现金积累,且流动资产亦未见增加,二是该公司董事会决议要求减少存货金额,但到1937年底,该公司的存货反而增加了100万美元。
1938年,麦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宣布破产。
同年,汤普森公司将负责该公司常年审计业务的普赖斯·沃特豪斯会计师事务所告上法庭。
(二)案情1.全部资产的25%并不存在,在1937年12月31日的合并资产负债表上虚构存货1000万美元、应收账款900万美元以及银行存款7.5万美元,同时虚构收入1820万美元和毛利180万美元;2.合谋舞弊。
总裁Philip Musica和他的三个兄弟都是犯有前科的诈骗犯。
(三)后果普赖斯·沃特豪斯退回10年来收取的审计费用50万美元作为赔偿(庭外和解)促成美国《审计程序的扩展》标准的出台(四)警示四、共同基金管理/安达信(一)背景1956年,贝尼·科恩福德用300美元在欧洲投资创立“海外投资服务中心”,并设计了11种投资基金,主要面向有美国背景的公司。
为了充分吸引闲散资金,该中心允许军人以少到25美元为单位进行认购投资,从而得到了迅猛发展。
不到十年后,该公司的净资产达到2亿美元。
1965年,美国SEC开始对“海外投资服务中心”的金融活动进行漫长调查。
1967年,贝尼·科恩福德与SEC达成协议,它保证将严格遵守SEC发布的各项法规,且不对任何一家美国的上市公司予以投资。
1968年初,贝尼·科恩福德开始寻求多样化合作伙伴。
1969年底,共同基金管理公司与金氏资源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将向后者购买约1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产业,并专门设立自然资源资本账户来管理这些投资,其购买价将是其成本价加7~8%的利润。
但事后,金氏资源有限公司违背口头协议,采取“低价买进、高价出售”,以及精心安排的欺诈信息等方式欺骗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其销售价格甚至相当于成本价的30倍),致使后者遭受了重大损失,并陷入破产境地。
同时,由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在知悉真相的情况下未能向共同基金管理公司透露内幕被起诉。
(二)案情1.1968年12月,金氏资源有限公司替共同基金管理公司向霍克斯-拉芙公司高价出售10%的自然资源产业,共同基金公司根据这10%的销售情况,来推定剩余90%的产业也将发生了增值,由此虚假地确认了90万美元的投资增值。
1969年,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共同基金管理公司1968年的财务报表却签发了无保留审计意见;2.1969年,金氏资源有限公司对外高价出售北极产业的部分产权,共用基金管理公司在进行价值重估时错误地认为,其投资组合的增值率将达到25%,金额为1.19亿美元,但事后发现该价值重估从方法到结果都是虚假的(事实上,金氏资源有限公司已经暗中与这些产业的购买者秘密签订了补充协议,目的在于欺骗共同基金管理公司)。
1970年,在获悉1969年12月发生在北极产业价值重估等交易的真相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对共同基金管理公司1969年的财务报表签发了有保留审计意见。
(三)后果1981年夏天,初次判决安达信应向共同基金管理公司破产托管人支付8079万美元的赔偿金1982年7月,再次判决安达信应支付1000万美元的赔偿金(四)警示五、美国权益基金/塞德蒙(一)背景1960年,美国权益基金公司成立(四人)。
随后,只剩下两位合伙人,即公司董事长迈克尔·瑞尔登以及总裁斯坦·戈尔布莱姆,其基本经济业务是销售人寿保险单和基金项目,即把人寿保险和互助基金并入财务的一揽子计划。
1964年,权益公司股票上市,其公司资产900万美元,年利润62万美元。
1969年1月,斯坦·戈尔布莱姆担任董事长一职(起因是迈克尔·瑞尔登1969年死于泥石流),并聘请1967年进入公司的员工弗雷德·列文(性格冷静、敏捷、幽默)担任执行副总裁。
1972年,进入全美十大人寿保险公司之列(在经营上稳健,在项目开发方面富有创新精神),其资产达到5亿美元,年利润达到2600万美元。
其时,董事长斯坦·戈尔布莱姆的私人资产达到3000万美元。
1973年春,一个心怀不满的小职员,透露了公司内部存在极大的欺诈行为,随后美国联邦调查员开始调查此事。
1973年4月,该公司倒闭。
(二)案情1.在公司上市前,由于存在收益极低的压力,斯坦·戈尔布莱姆经常忧心忡忡。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决定将经纪人销售共同基金所得到的折扣或回扣列为公司的收入(这些基金是公司买给一般公众的“基金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
2.伪造了20亿美元的保险单,这些保险单(虚构投保人员)的绝大部分,被售给再保险公司。
为了向保险检察员以及外部审计人员隐瞒真相,不得不经常半夜举行“填文件”会议。
3.1973年,公司崩溃之前,其公布的虚假财务报告宣称,其1972年的收益比1971年增长了17%,并欺骗地宣布,过去的12个月中,权益基金公司使得它所拥有的有效人寿保险单的平均值,增长了近50%。
4.欺骗保险监察员以及外部审计人员。
其手法包括安装窃听器偷听、利用中午就餐时间窃取审计人员抽样审计所选取的保险单号码(审计人员不懂计算机审计)。
(三)后果投资者损失150亿美元斯坦·戈尔布莱姆被判在美国加利福尼亚长滩的终极岛服役4年。
获释后的1984年,再次担任一家医用护理用品公司的总裁和董事长,该公司其时的审计师是塞德蒙会计师事务所,斯坦·戈尔布莱姆进入该公司后不久,塞德蒙会计师事务所即放弃了该客户弗雷德·列文被判决2年半,获释后他担任一家小型塑料厂的总裁,1984年由于贪污了公司的25万美元的养老基金被再次起诉,其罪行包括24项,包括伪造发票和文件22位涉案人员(包括三名审计师)被判有罪另外50多名涉案人员被谴责1974年,美国AICPA颁布了《审计准则说明》第3号——《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对EDP的影响》,美国GAO颁布了新文件,即《GAO补充审计准则——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系统审计》(四)警示六、林肯存贷款信用社/安达信及安永(一)背景1978年,查尔斯·凯汀在俄亥俄州收购了美洲大陆总公司。
1984年,美洲大陆总公司收购了林肯存贷款信用社。
在收购申请书中,查尔斯·凯汀向管制机构承诺,一是保留林肯存贷信用社的管理队伍,二是不动用经纪人存款来扩大公司的存贷款规模,并且继续开展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主要经营项目——住宅贷款业务。
但是,查尔斯·凯汀在取得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控制权后,改组了管理队伍,并开始从经纪人手中接受大笔贷款,使其存贷款规模在2年内扩大了近三倍。
查尔斯·凯汀还将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贷款重心,从住宅抵押贷款转移到土地开发项目上来。
1989年4月14日,联邦政府住宅贷款银行委员会没收了查尔斯·凯汀对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控制权,宣称它在通过“不稳妥、不慎重”的经营方式中消耗了资产,并发现林肯存贷款信用社的资产负债表上的53亿美元资产中,只有2.3%投资在住宅抵押贷款上,其他资产直接或间接地投资在高风险的土地开发和其他商业项目上。
随后,林肯存贷款信用社被联邦政府关闭。
(二)案情林肯存贷款信用社利用会计手段,虚构了房地产业务,创造了许多子虚乌有的利润,并以此为基础,出售了许多垃圾债券,使公众蒙受了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