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浅析影响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

浅析影响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

浅析影响城乡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摘要:本文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模型,根据1978-2007 年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统计数据,利用Excel拟合了城乡居民消费函数。

同时采用梯次回归方法对1978 - 2007 年我国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据此分析影响边际消费倾向的因素及其长期趋势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边际消费倾向长期趋势实证分析引言:消费需求、投资需求与出口需求是促进一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遭遇瓶颈,扩大内需,深度开发国内市场显得尤为关键。

而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正是制约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同时决定了投资所带来的乘数效用,因此对于边际消费倾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 消费函数的拟合:模型选择:本文基于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消费函数,函数形式为:C= a + b YD, a>0, 0<b<1中C代表人均消费,a是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YD是人均可支配收入,C为人均消费支出。

数据:本文采用1978 - 2007年间的时间序列数据,即为期间各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

采用各年CPI 代替通货膨胀率,据此计算城乡居民实际收入与实际消费支出,以使拟合结果具有实际意义。

模型拟合:本文利用Excel软件,分别对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采用普通二乘法进行回归。

其OLS回归结果为:农村居民OLS结果:C=62.862+0.7286*YDR2 = 0.9949城镇居民OLS结果:C=162.5+0.8549*YDR2 =0.9675回归结果显示了基于凯恩斯消费函数的C与YD具有高度的线性相关性。

2.边际消费倾向长期趋势实证分析分析方法:本文采用梯次回归的方法,以每10年数据为一组对凯恩斯消费函数C = a + b YD 进行回归。

首先对1978 —1987 年的城镇人均消费水平和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回归,得到该期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1,然后对1979 —1988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该期的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Mpc2,依此类推,对1998-2007 年的数据进行回归得到Mpc19。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运用E views 软件建立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计量经济模型,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可能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人均实际纯收入、人均实际消费性支出对我国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消费性支出具有重要的影响关键字: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一、问题的提出今年以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市农村经济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

从农村市场看,中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

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有规模如此巨大的城镇化。

农村居民的收入虽然低于城市居民,但是基数巨大,且农村人口的收入也在稳定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

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调查显示有的地区都不及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三分之一。

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极少。

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只挑选了五种典型的消费支出作为代表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

二、理论依据(一)、1.三、模型设定(一)、影响因素的分析1、.农民收入偏低,增收困难抑制消费。

消费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可支配收入,虽然农村居民近几年人均收入增长明显,但相对仍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作者:王长顺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8期【摘要】消费是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本文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现状分析,选取1985~201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被解释变量,人均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价格指数为解释变量,得出农村居民纯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商品销售价格指数对农村居民的消费性影响都非常突出。

最后就如何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计量经济模一、引言在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消费是伴随其左右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如何促进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热点和重点。

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世界性的农业大国,农业人口7.73亿,占总人口的56%,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其水平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研究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现状分析(一)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逐年上升,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5~1988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相对缓慢,从1985年到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349元增长至385.6元,之后出现回落,1989、1990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低于1985年的状态,这是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为1991~2014年,居民消费支出呈逐步增长的态势。

2009年突破了千元大关,达到了1032.3元。

(二)城乡消费水平对比分析虽然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自身水平来看,从1985~2014年大体上一直都在上涨,可实际增长速度缓慢。

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在1985~2013年期间,经历了一个先逐步扩大,接着大概保持平稳,最后再缩小的过程。

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之比由1985年的2.19:1扩大到1995年的3.76:1,1996~2004年城乡消费支出的比值在3.40到3.77之间波动,2004年达到最大比值3.77。

城乡消费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消费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

城乡消费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城乡消费的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一、引言城乡消费的差异一直是社会经济学和消费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城乡经济发展的差异化和进一步扩大化,城乡消费差异也愈发凸显。

本文将从城乡消费差异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以及在国家政策和经济转型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城乡消费差异的表现形式1. 消费结构差异城市消费主要以商品消费为主,高档商品和服务,以及国际品牌的消费比重较高。

而农村消费主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辅以少量的生活质量提升消费。

2. 消费品价格差异城市消费品价格普遍高于农村,尤其是一些高档商品和服务。

这主要由于城市的市场开放程度高、信息透明度高、物流配送便捷等因素所致。

3. 消费能力差异由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城市人均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因此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也较强,能够购买更多高质量的商品和服务。

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较弱,购买力有限。

4. 消费理念差异城市居民注重品牌、时尚、个性化,更加追求个人的享受和尊严感;而农村居民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追求性价比。

5. 数字消费差异城市居民更加注重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方式,而农村居民在数字消费方面普及率较低。

三、城乡消费差异的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决定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差异。

城市经济发展比较成熟,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各类产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因此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而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水平较低。

2.教育因素教育水平不同也是造成城乡消费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消费观念,更愿意进行高端消费;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更倾向于传统消费模式,追求实用性。

3.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差异化发展,使城市消费更趋向于高端化和多元化,而农村消费则更趋于农村特色消费。

城市化进程也推动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城乡消费差异的缩小。

4.社会文化因素城市和农村在社会文化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居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

浅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

浅析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率的主要因素

村居 民人均 纯收 入增长 速度 的下 降。 从 是 由于 持久 收入 决定 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虽 然农村 居民
97 4 4% 01 7 直辖 以 来 ,重庆 市 的经济 以年平 均 1 9 年的1 2 下降 ̄2 0 年 的4 1% 。 的 工资性 收入快 速增 长 从 1 6年 的 9 9 7 7 01 9 . 元 增加 9 7 的速 度高速 增长 ,但是 , % 随着 经济 人均纯 收入 增长 速度 的下降 又导致 重庆 2 6 4 提高到 2 0 年 的 6 6 5
益 突 出 ,但 是 目前 宏观 经 济 运行 当中 ,
收入 ,以 2 0 0 2年为例 ,家庭 经营收入所 并且 这种 差距 不但没 有随着经 济 的增 长 占比重为 6 % .工资性收入 占3 %。可 而缩 小 ,反而 加剧 。城 乡收入 差距 的扩 1 5
相 当部 分的 比重 。由于近 年 来由于 农业 高 , 重庆市城 乡消费水平对 比 ( 以农村 为 投入 不足 ( 2 0 以 0 2年为例 ,对农业的投
家庭经营收入增长速度 的下降不仅导
7的 致农村 居 民人均 纯收入增 幅下 降 而且 9 进经济 增长 具有很 强 的现实 意义 。 以下 庆市家庭经 营收入 的增长幅度 从 1 9 9% 2 01 .2 将 以重 庆市 为例 .讨论 如何 根据 当前农 年的 1 9 下降到 2 0 年 的一O O % , 直接影 响农 村居 民的平均 消费倾 向 。根 村居 民消 费存在 的主要 问题 因地制 宜 由于家庭经营纯收入是重农村居 民收入 的 据美 国著名 经济 学家弗里 德曼 的持久 收 地制定 积极 的消 费政策 以提 高居 民消费 主要来源 该部分收入增幅 下降就导致农 入 的消 费理论 ,消费者 的消费 支 出主 要 率 ,促进经 济的发展 。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俞懿窈、张利、王越、李洋、张寅摘要一直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和消费三驾马车的拉动,而其中又以投资和出口的拉动作用最为巨大。

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遭遇增长上的瓶颈,为了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据我国农业大国的国情,农村隐藏着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那么如何挖掘农村的消费潜力就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居民的消费水平的根本影响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另外还受收入水平,消费品的价格,收入差距,消费习惯,前期消费,收入预期等因素的的影响,由于数据的可获性及影响的重要性,对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主要选取了以下两个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关键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人均纯收入商品零售价格一、理论综述西方经济学中有很多关于需求、消费等的理论。

微观经济学中供求与均衡价格理论中的需求定理中阐述了需求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本身的价格、其他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及人们对未来的预期等等。

二、文献综述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大部分,农村居民的消费在国民消费总量中占有很大比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整个国名经济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面对农村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成了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所面对的重大问题。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就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三、数据收集1989年到2008年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年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Y(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1(元)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元)X2人均国内生产总值X3(元)基尼系数X41989 549.00 601.50 118.80 1519.00 0.3391 1990 560.00 686.30 102.10 1644.00 0.3314 1991 602.00 708.60 102.90 1892.76 0.3495 1992 688.00 784.00 105.40 2311.09 0.3688 1993 805.00 921.60 113.20 2998.36 0.3939 1994 1038.00 1221.00 121.70 4044.00 0.4008 1995 1313.00 1577.70 114.80 5045.73 0.3935 1996 1626.00 1926.10 106.10 5845.89 0.3715 1997 1722.00 2090.10 100.80 6420.18 0.3710 1998 1730.00 2162.00 97.40 6796.03 0.3784 1999 1766.00 2210.30 97.00 7158.50 0.3892 2000 1860.00 2253.40 98.50 7857.68 0.40892001 1969.00 2366.40 99.20 8621.71 0.4031 2002 2062.00 2475.60 98.70 9398.05 0.4326 2003 2103.00 2622.20 99.90 10541.97 0.4386 2004 2301.00 4039.60 102.80 12335.58 0.4387 2005 2560.00 4631.20 100.80 14053.00 0.4700 2006 2847.00 5025.10 101.00 16165.00 0.4960 2007 3265.00 5791.10 103.80 19524.10 0.5000 2008 3756.00 6700.70 106.70 22698.00 0.469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四、模型的建立根据经济学知识,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做出一下选择: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是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会越高。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引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要想实现中国的全民小康,农民必然是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大幅迈进,这也大大的提高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水平,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也有大幅提升。

但是在我国GDP 快速增长、工业产品物价不断提高,农产品物价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农村居民在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日用品、住房、医疗、教育等生活消费支出方面不断增大。

满足农民的日常生活消费支出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低要求。

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是否得到提高?提高的幅度有多大?以与农民收入的提高与农民消费水平的上升的相关程度有多大?对此我们建立模型来研究分析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

一、模型设定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应该被考虑进去;再者,农民的消费支出主要集中在生活消费支出和生产费用支出。

因此农民的消费价格指数以与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也应该加以考虑。

因此,准备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作为模型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当然就是农民的人均消费。

消费模型可设定为t 0112233y =t t t t b b x b x b x u ++++式中,t y 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t x 为农村人均居民纯收入,2t x 为每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为每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t u 为随机误差项。

表1是从《中国统计年鉴》收集的中国农村居民1994——2010年的收入、消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数据。

表1 1994——2008年年度数据其中:Y为1994——2010年17年间每年的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X1t为1994——2010年17年间每年的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2t为1994——2010年17年间每年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X3t为1994——2010年17年间每年的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二、模型的估计与调整先做y对x1,x2,x3做回归,得回归结果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11/26/12 Time: 15:54Sample: 1994 2010Included observations: 17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C -1269.886 426.4273 -2.977967 0.0107X1 0.774799 0.016888 45.87944 0.0000X2 -6.794324 3.654804 -1.859012 0.0858X3 18.79477 6.978946 2.693066 0.0184 R-squared 0.996084 Mean dependent var 2278.481Adjusted R-squared 0.995180 S.D. dependent var 980.1092S.E. of regression 68.0446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48053Sum squared resid 60190.96 Schwarz criterion 11.67658Log likelihood -93.58450 F-statistic 1102.188Durbin-Watson stat 1.566965 Prob(F-statistic) 0.00000由结果可以读出:Y = -1269.886344 + 0.7747991113*X1 - 6.794324029*X2 +18.79476505*X3S(bi)=(426.4273)(0.016888)(3.654804)(6.978946)T(bi)=( -2.977967)( 45.87944)( -1.859012)( 2.693066)R2=0.996084 S.E=68.04465三、模型检验1、经济意义检验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每增加1元,农村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就会增长0.7747991113元;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生活每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就会减少6.794324029元,这与经济理论和经验判断不一致,出现反号现象,模型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每人平均生活消费支出就会增加18.79476505元,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相一致。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

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统计分析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居民的收入与消费状况,我们对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便为政策制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一、农村居民收入分析1.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

2019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021元,比2018年增长了8.9%。

其中,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同比增长了7.9%、9.2%、12.5%和8.6%。

2.收入结构优化农村居民的收入结构逐渐优化,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比逐年下降,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比逐年上升。

2019年,工资性收入占比为54.3%,经营性收入占比为34.2%,财产性收入占比为5.7%,转移性收入占比为5.8%。

这表明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通过多种途径增加收入,收入来源更加多元化。

3.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2019年达到19143元;中部地区为14383元;西部地区为13415元;东北地区为12411元。

这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农民收入来源广泛。

二、农村居民消费分析1.消费水平提升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到13327元,同比增长8.5%。

其中,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比为31.6%,衣着消费支出占比为7.1%,居住消费支出占比为23.7%,交通通信消费支出占比为11.1%,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为10.2%,其他消费支出占比为16.3%。

2.消费结构升级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逐渐升级,生存型消费需求逐步满足,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在食品消费中,粮食消费占比下降,肉类、蔬菜、水果等多样化消费需求逐渐上升。

在居住消费中,农村居民越来越注重居住环境和舒适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性支出关系研究
李卓蔚梁希11-1
一、研究目的
本案例分析根据1980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应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之间数量关系的基本规律,并在预测2010年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发展趋势。

从理论上说,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应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提高。

随着消费更新换代的节奏加快,消费日益多样化,从追求物质消费向追求精神消费和服务消费转变。

因此,政府在制定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时,考虑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来鼓励消费,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模型设定
Expend = β0 +β1*income+ε
1、被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Expend):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用于日常生活得全部支出,包括购买商品支出和文化生活、服务等非商品性支出。

不包括罚没、丢失款和缴纳得各种税款(如个人所得税、牌照税、房产税等),也不包括个体劳动者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单位:元。

2、解释变量: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income): 指被调查的城镇居民家庭在支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及其他经常性转移支付后所余下得实际收入。

单位:元。

三、数据来源
本模型选取了1980年~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的基本数据。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表1 1980—2009年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
四、
描述统计分析
4.1散点图
E x p e n d 4.2样本描述统计
五、回归结果
本结果使用Stata软件进行估计
六、回归分析
根据上面的结果,一元回归的方程为:
Expend = 184.5959 + 0.7806454 * income
t = (4.49) (182.34)
R2 =0.9992 F(1,28)=33247.99
1、检验结果分析
从F(1,28)=33247.99通过F检验,说明整体方程是显著的;
从t值看,收入系数和截距项都很显著,即显著不为零。

2、经济分析
此方程是消费方程,根据经济理论(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Expend =β0+β1*income+ε,式中β0 >0,0<β1 <1。

β1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既每增加一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所增加的消费的数额,β1=0.7806454说明每增加1元的可支配收入,有0.7806454元用于消费。

此方程同时也说明了消费者的储蓄行为,1-β1表示边际储蓄倾向,既每增加1元的可支配收入,其中用于增加的储蓄的数额,1-β1=0.2193546说明每增加1元的收入,有0.2193546元用于储蓄。

七、Stata原程序
scatter Expend income (画散点图)
sum (样本描述统计,包括样本数、均值、标准差、最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