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质谱仪检测样品的详细操作步骤
全二维气象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操作规程

全二维气象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作业指导书1. 仪器工作条件环境温度:16℃~26℃液氮压力:<30psi,0.2Kpa氮气压力:15psi,0.1Kpa压缩空气压力:30psi,0.2Kpa氮气气路上至少加一个除水装置2. 开机程序①检查所有电源及信号线是否连接好。
②检查分子泵上的放空旋钮是否拧紧。
③打开TOFMS 后面的主电源开关。
④打开TOFMS 前面的真空泵开关(Vaccum)。
⑤打开电脑电源进入ChromaTOF®软件应用程序,选择“EnableData Processor”选项,进入工作站。
观察工作站右下方的真空状态。
⑥当显示真空值小于3×10-7Torr 时,打开TOFMS 前面的电气开关(Electrical)。
⑦进入诊断(diagnostics)栏,弹出对话框“是否选用新的检测器?”,选择“否”,诊断完后,在温度选项中设置传输线温度和离子源温度。
⑧待温度稳定后,进行仪器优化和检漏,一切正常后可进样。
注意:真空泵开关打开后时刻关注涡轮分子泵的状态,系统正常情况下工作站真空状态栏很快会显示真空数据,并随着时间推移,真空度逐渐下降;若发现涡轮分子泵泵体温度明显高于室温,且真空状态栏无数据显示,则说明系统有严重漏气,请立刻关闭真空泵开关,检查各个接口处,并重新拧紧,待涡轮分子泵泵体温度降至室温后,再重新打开真空开关。
3. 创建方法3.1 创建自动进样方法创建存储方法的文件夹,选中文件夹,在该文件夹内创建一个新的自动进样方法,重命名。
选择自动进样器类型:Agilent?CTC Combi PalAgilent 进样器C TC Combi Pal3.2 创建气相色谱方法如下图所示,选择菜单栏中“instrument”→“Gas Chromatograph”→“Options”编辑柱参数。
Pegasus4DPegasusHT编辑气相色谱方法:Hardware Control:选择正确的气相色谱类型;Option:Pegasus 4D 系统中LECO®GC×GC 必选;Capillary Configuration:点击鼠标右键,选择“Use Global Options”,上传柱参数信息;Corrected constant flow via pressure ramps:Pegasus 4D 系统时选用该栏;Enable secondary Oven:Pegasus 4D 系统必选项。
质谱仪操作说明书

质谱仪操作说明书一、引言质谱仪是一种高精度的科学仪器,主要用于分析和鉴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使用者正确操作质谱仪,提高实验效果和数据准确性。
二、安全须知在操作质谱仪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规定:1. 遵守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穿戴个人防护设备。
2. 确保仪器的电源接地良好,以防止静电引起的潜在危险。
3.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直接接触样品,使用必要的防护措施。
4. 阅读并理解质谱仪的安全操作手册,并严格遵守其中的要求。
三、仪器介绍1. 质谱仪的外观及组成部分质谱仪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质谱仪本体、离子源、分析管道、检测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等。
2. 质谱仪的工作原理质谱仪通过将样品中的分子物质转化为离子,并根据离子质量与电荷之比(m/z)的不同,将其分离并进行检测,从而得到物质的成分和结构信息。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确保质谱仪的环境温度、湿度、电源电压等符合要求。
b. 检查质谱仪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
c. 打开质谱仪的电源,并等待其启动自检完成。
2. 样品准备a.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样品进行准备。
b. 将样品加工处理(如溶解、稀释等),使其符合质谱仪的测试要求。
3. 样品进样a. 打开质谱仪的进样室门,并将待测样品置于进样台上。
b. 根据质谱仪的要求,设置进样方式和进样量。
4. 仪器参数设置a. 使用界面上的控制面板或电脑软件,设置质谱仪的相关参数,如电压、电流、离子化方式等。
b. 根据实验要求,设定离子源温度、质谱仪工作模式等参数。
5. 开始测试a. 点击启动按钮或设置相关触发条件,使质谱仪开始工作。
b. 观察质谱仪的运行状态,确保其稳定工作。
6. 数据采集与分析a. 利用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获取质谱仪测得的离子图谱和质谱图谱等数据。
b. 根据数据分析的需要,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与解读。
七、故障排除在操作质谱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故障:1. 仪器无法启动或停止工作:检查电源、电缆连接是否正常,机械部件是否卡住等。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引言:质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环境等领域的分析仪器。
它通过分析样品中分子或原子的质量和结构,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本文将介绍质谱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
一、质谱仪的原理:1. 电离:质谱仪中,样品首先被电离成带电粒子。
最常用的电离技术是电子轰击电离,即用高能电子轰击样品分子,使其失去电子而带电。
其他常用的电离技术还包括化学电离、光解电离等。
2. 分离:电离后,带电粒子会被引入质谱仪的分离部分。
分离的原理是基于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的分辨率。
常见的分离技术有时间飞行法和磁扇形法。
时间飞行法基于不同离子飞行时间的差异,将粒子分离。
磁扇形法则是通过施加磁场,使得离子在磁场中的轨迹受到影响,从而实现分离。
3. 检测:分离好的粒子通过检测器进行检测和信号采集。
检测器的种类有很多,最常用的是离子倍增器和光电离器。
它们能够接受质谱仪中离子的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4. 数据处理:检测到的离子信号经过放大和处理,最终转化为质谱图。
质谱图显示了样品中各种离子的相对丰度和质量。
通过分析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组分并检测有害物质。
二、质谱仪的操作步骤:1. 准备样品:在进行质谱分析之前,需要准备样品。
样品通常是溶液或气体,要求无害、纯净且浓度适中。
2. 样品引入:样品可以通过气体色谱或液相色谱等分离技术引入质谱仪。
其中,气体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最常用。
样品分子先通过气相色谱分离,再进入质谱仪进行质谱分析。
3. 设置参数:根据所检测的样品类型和目的,需要设置质谱仪的相关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电子能量、离子进入质谱仪的速度、电场强度等。
合理设置这些参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4. 开始质谱分析:设置好参数后,开始质谱分析。
样品中的分子将被电离,然后进入质谱仪进行分离和检测。
此时,质谱仪会产生质谱图,并通过电脑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5. 结果解读:得到质谱图后,需要对其进行解读。
通过比对数据库中已有的质谱图,可以确定样品中的化合物组成;通过对谱峰的相对丰度进行分析,可以定量检测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
使用指导质谱仪的操作说明书

使用指导质谱仪的操作说明书操作说明第一章:介绍指导质谱仪(以下简称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和鉴定化合物的仪器。
本操作说明书旨在帮助用户正确操作质谱仪,以提高实验效率和结果准确性。
第二章: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质谱仪之前,请务必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并确保仪器的操作环境安全。
1. 在操作质谱仪时,应穿戴合适的防护设备,包括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等。
2. 仪器的操作环境应保持干燥和整洁,以防止损坏和意外事故。
3. 严禁私自拆卸质谱仪的任何零部件,除非经过授权的维修人员。
第三章:质谱仪的启动与关闭本节将详细介绍质谱仪的启动与关闭过程,并提供相应的操作指导。
1. 启动质谱仪:按下电源按钮,待仪器启动完毕后,进入以下步骤。
2. 设定实验参数:通过系统设置界面,设定所需的离子源和检测模式等参数。
3. 校准质谱仪:使用标准样品对质谱仪进行校准,以确保准确的质谱分析结果。
4. 进行质谱分析:将待测试的样品放入样品槽内,按下开始按钮,质谱仪将开始自动分析过程。
5. 关闭质谱仪:在使用结束后,按下关闭按钮,将质谱仪完全关闭。
第四章:操作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质谱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问题,本节将列举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源连接是否正常,如有必要,更换电源线。
2. 实验结果不准确:重新校准质谱仪,确保实验参数和样品准备工作正确无误。
3. 发生故障:质谱仪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联系售后服务人员,避免个人进行修理。
第五章:维护与保养为保持质谱仪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用户需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
本章提供一些常见维护方法。
1. 仪器清洁:使用干净柔软的布进行清洁,避免使用含有酸碱成分的清洁剂。
2. 部件更换:按照质谱仪附带的维护手册,更换磁子、离子源和探测器等部件。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质谱仪的内部和外部连接线,确保连接牢固。
第六章:故障排除质谱仪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故障,本章将列举一些常见故障与相应的排除方法。
飞行时间质谱(TOF-MS)操作规程

飞行时间质谱操作规程一,靶板清洗程序1.用丙酮冲洗靶板直到去除所有可见的样品残余2.用1%甲酸溶液超声10分钟3.用去离子水超声10分钟4.用分析纯丙酮超声10分钟5.用分析纯甲醇超声10分钟6.放入盒中,自然干燥二,样品制备基质选择及配置标准溶液本实验室现有基质如下:3-Indoleacetic acid (IAA),3-Hydroxypicolinic acid (HPA),Trihydroxyanthracene (DI),2,5-Dihydroxybenzoic acid (DHB),2',4',6'-Trihydroxyacetophenone monohydrate (THAP),2',6'-Dihydroxyacetophenone (DHAP),2-(4-Hydroxyphenylazo)benzoic acid (HABA),根据测试人样品特点,参考相应文献报道,选择合适基质(以下表格仅供参考)Dissolve 10 mg in 1 mL of mixed solution of acetonitrile and 0.1% TFA (2:3). Most samples such as protein, DNA, sugar, lipid and synthetic high polymerFor 1 mg of high polymer, dissolve 10 mg and 1 mg of NaCl, LiCl or KCl in demineralized water. Polar synthetic high polymer (All become Na, Li or K added ions.)Gentisic acid, Aldrich 14,935-7 2,5-Dihydroxybenzoic acid (DHB) (C7H6O4:154.1)Dissolve 108 mg and 16 mg of ammonium citrate dibasic in a 50% acetonitrile solution. Single stranded DNA, RNA of 50 mer or moreFor 1 mg of high polymer, dissolve 10 mg in chloroform or THF. Non-polar synthetic high polymerDithranol, Sigma D-27731,8-Dihydroxy-9[10H]-anthraceno ne(C14H10O3:226.2) For 1 mg of high polymer,dissolve 10 mg and 1 mg ofsilver trifluoroacetate inchloroform or THF. Non-polar synthetic high polymer (All become Ag added ions.)Remarks:1, 由于本仪器主要用于合成化合物的表征,故以以上两种基质使用最为广泛。
质谱仪操作流程

质谱仪操作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物质成分的高科技仪器,可以通过测量离子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严密的步骤和严格的操作规范。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质谱仪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操作质谱仪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工作,检查所需的溶剂和试剂是否充足,清洁和校准仪器等。
还需要准备好样品,并将其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以便于进行质谱分析。
二、样品进样在准备好样品之后,就可以将其注入到质谱仪中进行分析了。
样品进样的方式有多种,常见的方式包括直接进样和气相进样等。
进样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并注意样品的浓度和纯度,以确保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
三、质谱分析质谱分析是质谱仪的核心部分,主要通过离子化和质谱分析两个步骤来确定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在离子化过程中,样品会被加热或离子化气体撞击,生成离子化合物。
然后,这些离子会通过质谱分析器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质谱图谱。
根据质谱图谱的特征峰,可以确定样品的分子量和成分。
四、数据处理和解释在完成质谱分析之后,还需要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释。
这包括对质谱图谱进行分析和比对,找出其中的特征峰,并通过数据库比对或其他方法来识别样品的成分和结构。
还需要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结果验证和报告需要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和总结,并编制成报告。
报告应包括样品的基本信息、分析手段和结果、数据处理和解释过程等内容,以便于其他人能够了解和复制分析结果。
还可以将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或机构,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和注意安全事项。
只有经过充分的准备和严密的操作,才能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持。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质谱仪的操作流程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质谱仪是一种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种化合物的仪器,它能够通过分析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组成。
质谱仪的操作和样品制备技巧

质谱仪的操作和样品制备技巧质谱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仪器,用于分析和鉴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和结构。
它通过测量样品中分子之间的质荷比,来确定它们的质量以及相对丰度。
质谱仪操作和样品制备技巧对于获得准确的分析结果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质谱仪的操作步骤和一些常用的样品制备技巧。
首先,质谱仪的操作步骤包括样品准备、仪器准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在进行质谱分析之前,必须对样品进行处理和制备。
常见的样品制备技巧包括:提取、纯化和富集。
提取是将混合物中要分析的成分从其他干扰物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有机溶剂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首先,将样品与适当的有机溶剂混合,并通过搅拌或超声波处理使溶解。
随后,通过离心或过滤的方法分离溶液中的有机相和水相。
有机相中包含待测物质,可以进一步用于质谱分析。
纯化是去除样品中的杂质,以获得更纯净的待测物质。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色谱技术和膜分离技术。
色谱技术根据色谱柱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将样品中的成分分离开来。
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
膜分离技术则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不同成分分离开来。
例如,通过反渗透膜可以去除溶液中的大分子或离子。
富集是将待测物质的含量提高到分析所需的浓度范围。
常见的富集方法包括固相萃取和液液萃取。
固相萃取是将待测物质吸附在固相吸附剂上,然后用适当的有机溶剂洗脱。
液液萃取则是将待测物质从一种溶剂移至另一种溶剂中,通过差异溶解度使其富集。
这些富集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待测物质的浓度,从而增加质谱分析的灵敏度。
在样品制备完成后,需要对质谱仪进行准备。
首先,设置仪器参数,包括质子化方式、碎裂能量和扫描范围等。
然后,通过校正仪器,确保质谱仪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这包括校准质量标准物质,调整仪器的质荷比校准曲线等。
最后,进行质谱仪的自检,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当仪器准备完成时,可以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
质谱仪会产生一系列的质谱图,其中横轴为质荷比,纵轴为相对丰度。
利用质谱仪测量物质分子质量的实验步骤

利用质谱仪测量物质分子质量的实验步骤质谱仪是一种重要的分析仪器,常用于测定物质的分子质量。
它通过测量物质中离子的质荷比,来推断物质分子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利用质谱仪测量物质分子质量的实验步骤。
一、实验前准备在进行实验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顺利进行。
1. 样品准备:选择待测物质,并将其制备成气体或溶液的形式。
如果物质是固体,需要先将其转化为气体或溶解于合适的溶剂中。
2. 准备质谱仪:打开质谱仪,并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校准所需的电压和电流,以及调整过滤器和检测器的位置和参数。
3. 仪器背景校正:在测量之前,进行仪器背景校正。
关闭进样源,让质谱仪进行空白背景扫描,以消除仪器自身的影响。
二、进样与分析实验中的进样与分析过程是关键的步骤,它决定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进样方式: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质谱仪的进样方式。
常用的进样方式包括直接进样、静电萃取、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等。
2. 进样量控制:根据待测物质的特性和仪器的要求,确定进样量,并使用进样针或进样器将样品引入质谱仪。
注意避免样品的污染和损失。
3. 离子化方式:选择适合的离子化方式,将样品转化为离子形式。
常见的离子化方式有电子轰击、化学离子化和光解离等。
4. 质谱分析:开启质谱仪的分析模式,收集样品离子质荷比的信号。
可以通过调整仪器的参数和运行时间来优化信号的强度和分辨率。
三、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实验结束后,需要对采集到的离子质荷比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物质的分子质量。
1. 数据导出:将质谱仪中收集到的数据导出,保存到计算机中。
常用的数据格式包括ASCII格式和原始质谱图像文件。
2. 数据处理:使用专业的质谱软件,对导出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解析。
可以根据峰值的位置、强度和形状等信息,进行数据峰提取和质量校正。
3. 分子质量计算: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计算物质的分子质量。
转换公式根据离子质荷比和离子化方式的不同而异,可参考质谱仪设备和软件的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手动点靶(Preparation onto MALDI TOF-Target)
干点法(Dried droplet method):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1. 2.
Mix equal volumes of sample with HCCA Apply 1ul onto the target 按图示模式点靶
一、样品制备
(一)准备基质溶液(Matrix preparation protocol) (说明:根据样品类型选用合适的基质,此处的HCCA适 于肽类和小分子蛋白) 1. 2. 3. Produce a saturated solution of HCCA in (acetonitrile : 0.1%TFA, 1 : 2 v/v) Mix solution in ultra sonic device Spin down excess matrix in a centrifuge (5 min at 14000 RpM) and use the clear supernatant
较脏的样品,检测不到肽峰
七、特别说明
就象DNA测序仪的检测结果好坏与模板、测序纯化 反应等有关一样,MALDI-TOF检测结果主要取决于样 品前期处理的好坏. 一方面质量较差的容器、溶剂和角蛋白污染等会导 致谱图中含有大量的假样品峰. 另一方面,样品中盐的存在会抑制样品的离子化,最 终导致检测不到样品峰,所以要严格操作过程,控制好 样品中的含盐量。
MALDI-TOF检测样品
详细操作过程
仪器名称: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简称 MALDI-TOF)
型号:autoflex
主要功能与应用
1. 对生物大分子分子量的测定; 2. 对蛋白质进行高通量的鉴定(高纯度单一蛋白); 3. 对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分子量的测定; 4. 对寡核苷酸的分析; 5. 对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析。 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研究 领域。
五、校准样品谱图
校准样品有四种:
1、peptide calibration standard (~1000Da - ~4000Da) 简写为:pep_cal 2、protein calibration standard (~3000Da - ~25000Da) 简写为:pro Ⅰ _cal 3、protein calibration standard Ⅱ (~20000Da - ~70000Da) 简写为:pro Ⅱ _cal 4、oligonucleotide calibration standard (~3000Da - ~10000Da) 简写为:oligo_cal
3.
Dry at room temperature
样 样 样
样 标 样
样 样 样
样 样 样
样 标 样
样 样 样
样品 “靶”( MALDI TOF-Target)
“自动点靶设备
四、谱图解析
蛋白鉴定பைடு நூலகம்品:进入下一步网上数据库检索
下面介绍: “肽指纹谱”网上数据库检索
两种方法: 一、登陆mascot网站,直接调用.peaklist文件,进行检索。 二、用biotools软件,打开样品的原始谱图,设定参数,重新 标峰,自动链接mascot网页,进行检索。将检索到的结果与 原始谱图比对,检查峰匹配情况。此法可以省略步骤(三、 标峰)
pep_cal的谱图
pro Ⅰ _cal的谱图
pro Ⅱ _cal的谱图
oligo_cal的谱图
六、举例
以下几张谱图供大家参考。
肽谱干净无杂质,清晰易准确标峰,检索结果得分值高
肽谱干净无杂质,清晰易准确标峰,检索结果得分值高
角蛋白污染严重
一组间隔均匀的峰,为质量较差的样品容器导致的污染, 并严重抑制了样品的电离。
第一种方法
登陆网站点击
设定各参数
调用 .peaklist 文件
点击开始
网上数据库检索结果
分值>76的区域
根据样品来源确定目标蛋白
点击选中的蛋白链接,则显示氨基酸序列等详细信息
蛋白序列信息
理论与检测值比较
检索结果
选中目标蛋白后,点击get hit(s)
Get hit(s)后显示的页面
可通过谱图,直观地查看峰的匹配情况
质谱专家建议:跑胶、切胶、酶切、除盐等 操作过程中,尽量戴上手套、口罩、头帽 等,并选用较好的实验材料;不要使用不 挥发性盐,挥发性盐含量控制在20mM以 下,最好做 Ziptip 除盐处理。
仪器外观
主要性能指标
1、 线性模式飞行距离:1.22米;反射模式飞行距离:2.7米 2、 质量范围:可高达300,000道尔顿或更高 3、 分辨率: 线性模式:ACTH18-39(m/z=2465.2),激光打30次,分辨率>4,000 反射模式:Somatostatin (m/z=3147),,激光打30次,分辨率>20,000 4、 灵敏度:1fmol ACTH18-39(m/z=2465.2),激光打20次 线性模式 信噪比大于10:1; 反射模式 信噪比大于10:1 5、 质量准确度: 线性模式 质量准确度≤ 250 ppm。 反射模式 质量准确度≤ 60 p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