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
俄罗斯是什么制度国家

俄罗斯是什么制度国家俄罗斯是一个主权国家,采用议会制的半总统制政体。
该国政府分为总统、议会和政府三个主要机构,分别代表行政、立法和监督职能。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负责执行行政权力。
议会是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
政府由总统任命并负责行政管理。
俄罗斯联邦总统是俄罗斯的最高领导人,是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总统由公民普选产生,任期为六年,每个人只能连续连任两次。
总统负责国家的内政外交和国防事务。
总统具有行政命令的全面权力,并直接指挥军队和安全部队。
议会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国家杜马和联邦参议院。
国家杜马拥有全部立法权力,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五年。
联邦参议院则有代表联邦主体的成员组成。
议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批准国家预算和国际协议。
政府是俄罗斯的行政机构,由总统任命,并由国家杜马通过不信任案决定。
政府负责行政管理,推动国家发展和实施国家政策。
政府的首脑是总理,由总统任命。
总理提名并领导政府的成员,并协助总统管理国家事务。
俄罗斯政府是一个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总统在政府中拥有很大的权力。
总统有权任命高级政府官员、决定国家政策和行政命令。
然而,议会在制定法律和监督政府方面拥有重要的角色。
俄罗斯政府在国内外政策制定上具有广泛的权力。
总统和政府负责国家的内外事务,包括国家安全、外交关系和国内经济发展。
通过国家杜马,俄罗斯民众参与政策制定和决策过程。
总的来说,俄罗斯是一个由总统、议会和政府统治的议会制半总统制国家。
俄罗斯政府有相对集中的权力,总统在政府中起主导作用。
议会负责制定和修改法律,监督政府的行政职能。
这种政治体制使得俄罗斯的政府在国内外事务中具有广泛的权力和责任。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

俄罗斯帝国时期的历史俄罗斯帝国时期,是指从1721年至1917年,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历史阶段。
这一时期内,俄罗斯帝国经历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变与发展。
本文将依次介绍俄罗斯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一、政治制度在俄罗斯帝国时期,政治制度呈现出沙皇独裁的特点。
沙皇作为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他们通过官僚制度来管理帝国的各个领地,分封地主和贵族掌握着实际的地方政权。
同时,整个帝国还划分为行省和地方,由省长和地方官员负责统治与管理。
沙皇们积极参与西方列强的政治格局,致力于巩固俄罗斯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地位。
例如,彼得大帝通过改革,使俄罗斯逐渐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并通过战争扩张俄罗斯领土。
尼古拉一世时期,俄罗斯参与了克里米亚战争,丧失了战争中的优势地位。
但亚历山大二世下令解放农奴,并进行一系列改革,为俄罗斯帝国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经济发展在经济上,俄罗斯帝国时期出现了明显的现代化趋势。
自18世纪中叶开始,俄罗斯的工业生产逐渐发展,尤其是在矿产资源和重工业领域。
此外,农业也是俄罗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规模的农奴制度使得农业生产保持着较高的产量。
然而,俄罗斯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工业化进程相对较慢,与西欧列强相比存在差距。
其次,农奴制度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农奴们缺乏自由和权益保障,限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此外,农奴制度也阻碍了农地的合理配置和农产品市场的形成。
三、社会变迁在社会方面,俄罗斯帝国时期经历了重大的社会变迁。
一方面,随着农业和工业的发展,城市人口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形成加剧了社会阶级矛盾。
工人们在面临劳动条件恶劣和低工资的同时,开始觉醒并有组织地进行抗议和要求改革。
另一方面,农民这个社会基础群体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权益的重要性,加强了反对农奴制度的斗争。
同时,俄罗斯帝国还面临着民族问题的挑战。
帝国内部拥有多个不同民族的地区,这些民族之间存在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差异,因此频繁发生民族冲突和民族主义情绪。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
俄罗斯人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系统,涵盖了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价值观等方面。
1.政治体制:俄罗斯的政治体制是总统制,由选举产生的总统作为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掌握着广泛的权力。
2.权力分配:俄罗斯的权力分配主要分为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层面。
立法机构负责制定法律和政策,行政机构负责执行法律和政策,司法机构则负责维护法律和秩序。
3.公民权利和义务:俄罗斯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结社自由等。
同时,公民也有义务遵守法律和秩序,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
4.政治参与:俄罗斯的政治参与程度较高,公民可以通过选举、公民投票、游行示威等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5.法律体系:俄罗斯的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公民的权利和自由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6.经济发展: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形成了以能源、重工业和农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
7.文化和社会价值观:俄罗斯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比较多元化,包括爱国主义、公民意识、家庭价值观等。
总之,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涵盖了政治体制、权力分配、公民权利和义务、政治参与、法律体系、经济发展和文化社会价值观等方面,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俄罗斯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俄罗斯是什么社会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俄罗斯是什么社会制度篇一:俄罗斯社会政治制度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变化必然引起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历史学的反响。
20xx年2月,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
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尔科夫具体而简练地描绘了这个“悲剧性”状况厂最近15年来俄罗斯的确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性的变化,生活水平下降,道德水准乃至整个文明程度都在滑坡”[3]。
资深政治家齐普科教授在《我们怎样认识斯大林?》一文中指出:“今天俄罗斯……试图重新评价历史,是俄罗斯现实存在深刻的社会危机的反映。
可以说500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
提出或实践“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的,不仅有著名的俄罗斯学者,还包括相当部分的前“持不同政见者”、国家领导人、主要政党、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等等。
据最近的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已经不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
自由民主党肯定斯大林者比例最高(占该党被调查者的83%),而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
俄罗斯民众。
十余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历史的认识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
在各种民意调查、特别是全民投票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他们的情感。
例如对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还赞同继续这些改革,到90年代末,则有超过2/3的人反对它。
这里要特别提及俄罗斯年轻人情感的变化。
以往肯定或者怀念苏联历史的人确实集中在老一代人,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20xx年3月5日,齐普科教授指出:“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尖锐感受到国家的衰落和混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
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对斯大林的向往。
”〔4〕20xx年2月27日,基里尔·亚基梅茨在《斯大林先生万岁》一文中写道:“目前20岁一代的人更希望国家强大和有秩序,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俄罗斯所缺的。
初一地理教案:详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2

初一地理教案:详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2详解俄罗斯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一、概述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大国,其政治制度和外交关系备受关注。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和外交关系。
二、政治制度俄罗斯政治制度是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是最高的行政和军事领袖。
总统由公民选举产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总理为政府首脑,由总统任命,负责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
俄罗斯的议会为联邦议会,由两院组成:国家杜马和联邦院。
国家杜马是直接选举产生的下议院,联邦院则为上议院,由地方行政区和共和国的代表组成。
议会对国家的法律、外交关系、国防和安全等事宜有审查和监督权力。
俄罗斯宪法赋予了人民宗教信仰、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媒体自由等基本权利和自由,但实践中政府的控制比较严格,言论和媒体自由常被限制。
三、外交关系俄罗斯被认为是一个拥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大国,其重要性在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核武器的拥有。
因此,俄罗斯被各国视为一个重要的外交对象。
俄罗斯在近年来的外交政策中,在推进外交多样化的同时,也注重与周边国家的深度合作和改善。
其中,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双方在贸易、投资、能源、科技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
俄罗斯还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国际事务,在联合国、欧盟、亚信、金砖国家等国际机构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此外,俄罗斯还推动了以其为核心的欧亚经济联盟等区域合作组织。
四、结语作为一个拥有庞大领土和人口的大国,俄罗斯在政治制度和外交关系方面都具有独特性和复杂性。
本文仅是对其政治制度和外交关系的简单介绍,希望能为读者提供一些了解和认识。
俄罗斯什么制度

俄罗斯什么制度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半总统制。
俄罗斯采取的是多党制,但是由于普京党员背景,目前由统一俄罗斯党在议会中占据主导地位。
俄罗斯的政治权力分为三个主要机构:总统、政府和议会。
首先,总统是俄罗斯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的领导人。
总统由全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六年。
总统有广泛的权力,包括任命和解雇政府成员、签署和否决法律、决定国家政策等。
目前的俄罗斯总统是弗拉基米尔·普京,他自2000年起担任总统。
其次,政府是俄罗斯的最高行政权力机构。
政府由总理领导,总理由总统任命。
政府负责执行总统的命令和政策,制定法律和经济政策,并处理国内和国际事务。
政府的成员由总理提名,并由总统任命。
最后,议会是俄罗斯的立法机构,也被称为杜马。
议会由两个部分组成:国家杜马和联邦委员会。
国家杜马是被全国民选举产生的,任期为五年。
国家杜马负责制定法律、审查政府政策和决策以及监督政府行动。
联邦委员会由各个地区的代表组成,其中一部分由地方政府任命,另一部分由地方议会选举产生。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在普京的领导下趋向于威权主义。
普京执政期间,政府和议会的权力被削弱,总统的权力增加。
他通过控制媒体、打压反对派和限制公民自由来巩固自己的权力。
此外,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也时常受到质
疑。
总之,俄罗斯采取的是半总统制,政权分散在总统、政府和议会之间。
然而,普京的执政方式促使政府和议会的权力受到限制,导致俄罗斯的政治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偏向于威权主义。
通选3、俄罗斯主要的政治制度

2、第二届总统选举 ( 1996年6月16日) 总统候选人11位,主要包括 俄罗斯在任总统叶利钦(二;53.8%)、 俄共主席久加诺夫、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 “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 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 退役将军列别德等。
3、第三届总统选举( 2000年3月26日) 总统候选人11位,主要包括 代总统普京(一;52.94%)、 俄共领导人久加诺夫(一;29.21%)、 俄罗斯自由民主党主席日里诺夫斯基、 “亚博卢”集团领导人亚夫林斯基、 前联邦总检察长斯库拉托夫等
(二)俄罗斯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
1、司法独立原则 2、司法公开原则
3、司法平等原则
4、陪审团参加庭审原则
5、无罪推定原则
五、议会选举制度与议会选举
(一)议会选举体制的演变 1、苏联时期的“议政合一”与政治体制改革
1988年12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 联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这是苏联历史上第一部 有关公开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法律。
统一俄罗斯党主席格雷兹洛夫 第四、第五届国家杜马主席
六、总统选举制度与总统选举
(一)总统选举制度的演变 1、总统选举制度的初步确立 1991年4月24日,俄罗斯最高苏维埃 讨论并通过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 主义共和国总统选举法》和《俄罗斯苏 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法》。
总统由具有选举权的公民根据普遍、 平等、直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 生;总统候选人的年龄限定在35周岁至 65周岁,任期为五年,且同一人不得连 任两届以上总统职务;设立副总统一职, 副总统候选人由总统候选人提名,两人 作为联盟者一同参加竞选;在选举方式 上,均采用由选民直接投票的绝对多数 制,即在选民参选率过半,且有两名以 上候选人参选的情况下,所得选票超过 投票总数半数以上的候选人当选。
俄罗斯的制度

俄罗斯是什么制度
俄罗斯的政治制度是半总统共和制。
俄罗斯联邦实行的是联邦民主制。
以俄罗斯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资产阶级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是属于资本主义国家。
俄罗斯联邦目前是按照三权分立的原则来调整其国家的政治生活的。
俄罗斯联邦宪法规定,俄罗斯联邦是共和制的民主联邦制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和总统制。
俄罗斯的政党制度十分特殊。
1993年制定的俄罗斯联邦宪法明确规定,俄罗斯政党制度原则上是多党制。
然而,从俄罗斯的政治结构及其实际运行来看,俄罗斯应该属于“无执政党的政党政治”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社会变化必然引起意识形态领域包括历史学的反响。
2004年2月,普京总统指出:“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其间“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
俄罗斯科学院政治研究所所长马尔科夫具体而简练地描绘了这个“悲剧性”状况厂最近15年来俄罗斯的确发生了一系列悲剧性的变化,生活水平下降,道德水准乃至整个文明程度都在滑坡”[3]。
资深政治家齐普科教授在《我们怎样认识斯大林?》一文中指出:“今天俄罗斯……试图重新评价历史,是俄罗斯现实存在深刻的社会危机的反映。
可以说500年来俄罗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衰弱。
提出或实践“重新审视苏联历史”这个命题的,不仅有著名的俄罗斯学者,还包括相当部分的前“持不同政见者”、国家领导人、主要政党、广大民众(特别是年轻人)等等。
据最近的统计,重新肯定斯大林者已经不限于共产党(占该党被调查者的75%)。
自由民主党肯定斯大林者比例最高(占该党被调查者的83%),而在亲总统的俄罗斯政权党“统一俄罗斯”中,肯定斯大林的也占到被调查者的58%。
俄罗斯民众。
十余年来,俄罗斯民众对苏联历史的认识也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变化。
在各种民意调查、特别是全民投票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他们的情感。
例如对待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如果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大多数俄罗斯人还赞同继续这些改革,到90年代末,则有超过2/3的人反对它。
这里要特别提及俄罗斯年轻人情感的变化。
以往肯定或者怀念苏联历史的人确实集中在老一代人,现在
这种情况有所改变。
2003年3月5日,齐普科教授指出:“俄罗斯的年轻人比其他人更尖锐感受到国家的衰落和混乱,在他们中间产生了强烈的希望国家强大、民族复兴的感情。
在这样的条件下有了对斯大林的向往。
”〔4〕2003年2月27日,基里尔·亚基梅茨在《斯大林先生万岁》一文中写道:“目前20岁一代的人更希望国家强大和有秩序,而这些恰恰是现在的俄罗斯所缺的。
对这一代人,苏维埃政权和斯大林在其心目中是不坏的象征。
”〔12〕这就说明,当前俄罗斯重新审视苏联历史确实不是个别人或少数团体的行为,而是涉及相当广泛的民众范围,是值得加以关注的。
苏联解体初期,一些人曾预言:“这是资本主义和民主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将出现公正和持久的和平,将建立一个有新的世界秩序的社会”〔15〕(P184)。
当时广大俄罗斯民众似乎都比较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甚至认为苏联解体有利于俄罗斯发展:因为建立了“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模式。
十年后,饱受艰辛的俄罗斯人态度有了改变。
1999、2000、2001年俄罗斯几次民意调查证明,认为苏联解体造成悲剧性后果的人分别占被调查者的77.1%、73.5%和72.0%。
俄罗斯社会和民族问题独立研究所在1993~2001年,共7次向俄罗斯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1998年4月、8月分别调查1次,(缺94、95年资料)。
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获得好处的俄罗斯人,每年分别占被调查者的25.1%、13.9%、7.5%、7.6%、6.5%、9.3%、15.9%;认为由于这些年的“改革”而遭到损
失的人,每年分别占被调查者的57.4%、86.1%、64.8%、65.6%、72.4%、63.7%、51.3。
〔14〕(P114)可见大多数俄罗斯人对十余年来俄罗斯社会的发展状况是不满意的。
!2002年6月12日(俄罗斯国庆日),独立研究所就“俄罗斯是否建立了民主体制国家”进行民意调查,结果高达56。
6%的人否认现行俄罗斯政体是“民主体制”,只有30.4%的人同意这个看法。
2005年10月15—16日,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对46个地区153个居民点的1579人展开调查,结果发现,有66%的俄罗斯人为苏联解体感到遗憾。
只有23%的人认为毫无遗憾的必要。
还有6%俄罗斯人对于生活在俄罗斯还是苏联毫不关心。
5%的人难以确定自己的感情取舍。
在18—24岁的年轻人中,对苏联解体感到遗憾者的比例相当高,达到38%。
不遗憾的人数大致相当,为39%。
无所谓者占14%。
在45岁以上人群中,对苏联解体感到遗憾的占大多数,达78%—80%。
尽管九十年代初以来国家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仍有57%的人相信,苏联本可以保存下来。
与此同时,34%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解体不可避免。
还有近9%的被调查者表示难以确定。
与对苏联解体的伤感相伴随的,是对充满浪漫与辉煌色彩的旧日时光的怀念。
76%的俄罗斯人认为,苏联的解体击碎了许多人曾经信仰并为之骄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