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结-图文

合集下载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附件: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博奇环保杯)获奖名单一、特等奖(6项)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1 处理烟气中多种污染物的自由基强化催化过滤式脱除装置浙江大学王红孟杨张莉莉周浩波曲瑞阳吴祖良吴学成2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创新设计华中科技大学陈帆李明飞施培丽何海琴胡杨陈新李学敏3 低能耗变量喷洒喷灌机组研制及节能供水研究江苏大学刘俊萍骆寅梁赞魏洋洋朱兴业王涛袁寿其4 节能自动刷地机大连大学程成李航宇肖宏浩李晓琦蓝健关浩5 基于轮毂电机的混合动力概念车浙江大学王建强王帅邵凯王强叶锦徐焕祥段芝龙李道飞6 高效节能低热阻LED光源华中科技大学吴步龙胡润朱晓磊郭庭辉陈文杨明胡俊强罗小兵二、一等奖(21项)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1 教室节能智能控制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匡思维张雨萌刘鹏刘强吴尚尹仕2 选择性太阳光隧道太阳能墙体与建筑一体化设计中国矿业大学王磊杨丽徐海超刘芳徐宁吕伟超陈宁3 机械式定时节水水龙头华中科技大学曾元祁黎磊韩莹莹林倩倩周享杨家军4 利用水体波动供能的河道航标灯河海大学詹昕朱晖黄首孟杨正张峰姚振华娄保东5 热管型半导体冷热两用食品保温箱南京工业大学朱志刚冒咏秋庄永元张琛周远智周天学武文彬6 无酚水排放的冷煤气新工艺北京科技大学张艳肖林姝尚迎春陈良泽舒斌李一帆任玲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7 基于客流量变化的上海地区城轨列车空调系统节能潜力分析同济大学吴邦政李青松周逸李俊杰曹乐冯春华陆炜望邱骥藏建彬8 可调节植物遮阳通风围护结构南京理工大学何芸芸董大宇韩成付王芳9 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余热利用北京科技大学周华杨杰何力刘健冯妍卉10 杂散电流神经-模糊控制节能排流设备贵州大学李自立李志文刘佳秦虎吕慕超李江龙11 中国生物质炉灶的节能减排与碳交易潜力研究北京化工大学刘晓英马欣欣晋华东李叶青张伟豪肖潇刘广青12 一种新型防泄漏水龙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骁朱瑞祥13 聚光分频太阳能光伏-光热电联用系统浙江大学张冀翔魏葳江建平武婷婷项超苏道毕力格王璟余春江14 太阳能电动四轮车南京工程学院胡蓓沈博英吴东方朱晓金佳骏吕云嵩邹政耀15 自照明风动三面翻节能广告牌华中科技大学宋璐王琪柳灏宫兴隆邵亚旻郭磊陈思宇杨家军16 水平循环并行流化化学链燃烧装置南京师范大学张海马建军曹弘飞李霁光叶碧翠刘雅琪卢平17 纳米金属燃料动力装置浙江大学杨丽王国军何勇朱燕群18 节约资源网暨南大学祖岩曾洪斌李乐声欧阳耀文张卓欣谢伟红石怡雯林冬黄柏炎19 关于节能房在地震灾后重建中推广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以什邡市元石镇北京节能房为案例四川大学郑典张喆卢易李沛王黎华20 磁吸式辅助定位节水阀门北京科技大学林宇杨倩倩吴春京21 乌鲁木齐市既有建筑基本情况调查新疆大学胡毅哈丽娜格丽曼齐典伟汤高举三、二等奖(73项)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1 直接空冷火电站废热再利用系统华中科技大学王磊刘建军王超唐鹏程徐佳杨朔朱少春黄荣华2 基于液压原理的带先导控制的节能减排型截止阀浙江大学钱锦远王建凯杨楠张含鄢盛超牛野东周晓龙金志江3 基于液压传动的零能耗路禁系统华中科技大学李明飞刘霞陈景明杨蓓李键铭郭斌周怀春4 混合动力技术在三轮摩托车上的应用天津大学徐敬照刘文超张宝欢5 基于热电效应的汽车排气废热回收再利用发电系统同济大学卞江潘宾廖鑫李理光6 表面活性剂减阻技术在集中供暖系统中的节能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李德友唐顺林李东阳李丹刘鹏陈挺焦利芳李凤臣王洪杰7 利用电厂废气培养微型藻类生产生物柴油的技术上海交通大学张安娜乐金伟屈丽李朋林韩炜缪晓玲8 自动对光太阳灶北京交通大学郭一竹严林博王冠吴凡徐征9 太阳能储热供暖系统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庞积高赵英韩王宝高强张贵银10 天津地区太阳辐射对居住建筑节能影响研究天津大学原萌刘文斌赵轶恬王立雄11 单片机控制硫化铅蓄电池修复器安阳工学院王金刚梁后贤丁莹亮12 长沙铁路客运站能耗状况调查及节能潜力分析中南大学胡蔷刘小燕刘启一周成建张少哲何勇石向南马卫武13 碱性燃料电池清华大学龚玮黄润华余民余景文王淑娟14 大空间天然气催化燃烧红外辐射供暖设备北京工业大学王锐展宗城徐奥博孟立静卫婷何洪15 固体碱催化合成生物柴油新疆大学余传继赵新海杜珊赵俊美刘晨江16 太阳能巡日系统设计东北大学郑祥臣陈川马瑞雪尚文杰杨会林17 冰浆输送矿井降温装备中国矿业大学张晓磊汤元元陈建梅程永伟朱晓飞营从光18 可变叶过江水轮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张宇王丹韩铧波李辉舒东徐华强梁绍龙徐纯新19 绿色健身中心综合设计海南大学宋健陈敏亮康雪陈英妹陈玉环刘钟馨杨亮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20 静态低功耗欠压保护器华中科技大学佟留住董政郑世祺何俊伟马增帅刘波李建杨家军21 污泥复合菌肥的研发北京化工大学陈毅明黄法奇付岩帅陈畅22 基于低温法的沼气规模化集输技术浙江大学姚蕾陆军亮屠颖孙淑飞姜晓沈望俊蒋宇邱利民张小斌沈永年23 学生宿舍废水再利用系统河海大学安正韬谢升申刘震艾合买提.热合曼孙英明周澄沈德建24 剪叉式节能升降机安徽理工大学张亚东王剑侯波张东速25 建筑节能现场无线检测系统重庆大学袁克彬邢桂山孙庆楠杨熹张证鹏廖亚非郑开丽26 太阳能-电能联合驱动的复合式空调河南科技大学张灿段楠楠袁永超杨洋陈蕊胡蜜刘祥王林27 用电石渣制备硬硅钙石晶须材料贵州大学祝博袁铭鸿李静门晓刚吴洋曾白玉安媛曹建新刘飞28 便携式节能环保汽车洗刷器南京工程学院柯金亮曹枫陈黎霞王贤民29 家庭型污水处理回用系统中国计量学院冯会娟王成亮应仲明胡威徐建徐科杰闫志勇30 青稞秸秆制取燃料酒精的工艺研究青海民族大学贾岩岩苏继威齐铁盾马成龙刘阳蒙恒明宋萍31 天津某集中供热公司节能系统设计及软件开发天津大学袁闪闪李美霞尹亮亮魏慧娇吕恒田喆32 绿色公厕——未来城市公厕设计的探索广东白云学院叶国辉温惠婷梁燃君张羽邱泽江张旭敏招志芳丁斌33 增强型太阳能风能自动跟踪发电装置徐州工程学院杨明泽俪晨侠刘伟徐往陈鹏周艳梅滕道祥34 热回收型热泵在上海高校浴室热水系统中的应用初探同济大学徐钰琳王玉玮张文杰孟钒周游吴文娟贾书惠谭洪卫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35 沼气点亮文明生态村-海南谭脉村绿色能源循环利用和技术探讨海南大学王寅王黎明李辉张虎李彪王文彭福林韩才元张德拉潘莉莎36 珠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用电量调研分析报告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孙星蓉肖思娃刘晓麦春燕黄雅雯罗丽玲邓嘉燕兰淑娟37 一种节能的新型冶金反应器东北大学张刚刚刘中秋王强李宝宽38 印染厂废水余热回收系统设计嘉兴学院陈道南杨春燕李莹沈强汪水强权清梅马雨生王金良39 电动-液氮混合动力汽车浙江大学金圣涵潘权稳李扬王博张楷浩李聪航汤珂金滔40 太湖水体富营养化中农业面污染源的影响研究及解决方案西安交通大学史健鹏黄贤忠任泽周琛淏李旭祥41 循环流化床锅炉新型节能风帽的设计和实验研究清华大学黄志明匡佳雯杨海瑞42 一种节能减排的高效制革工艺—预鞣-鞣后一体化处理体系四川大学张涛陈政周晋张坤杰袁媛周相君王华陈武勇43 利用钢铁酸洗废液制备高效净水剂南阳师范学院宋文河赛明泽谭缓修周方高朱鹏惠郭应臣44 利用相变储能储存发电厂尾部烟气余热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刘维理段鹏飞刘维理郭永红45 我国农宅建设中的绿色建筑和节能环保问题分析——以都江堰农村为例上海交通大学丁科周航郑迦宁俞越申胡昊46 热化学硫碘开路循环联产氢气和硫酸系统浙江大学陈云朱俏俏杨剑林祥东王智化张彦威47 新型化学吸附蓄冷/热装置上海交通大学包华汕王晓蕾王丽伟48 新型集成式能量综合利用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李雅军张宝岭潘贤德徐鑫张哲衡张松周春良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49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利用研究——基于学生自习空间偏好与电能节省的北大教学楼自习室配置研究北京大学韩雅飞刘建新相云柯冯鑫锃吴辰熙牛启昆王晨辰付潇鹏卡哈尔陈彦光50 磁铁矿强化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全磁流程设计东北大学丁亚卓卢冀伟武慧芳印万忠51 多功能垃圾塑料能源化回收装置同济大学刘光宇栾健王中慧江浩马晓波52 高效紧凑新风换气机天津大学王启卢艳华胡江红袁忠强王一平53 智能节能照明控制系统华南农业大学张汉群潘斌斌刘建文马醒浩陈志勇王建54 双层套管油气回收装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翠伟胡载彬侯志强王爱玲李雪洁李自力55 桂林市星级宾馆中央空调节能减排调研——热泵技术应用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唐冠福徐百万杨盛耀马骏黄斯林莫绍媛卢崇刘隽56 城市旧区改造绿色建筑外衣设计重庆大学高帅冯立星吴晓帆黄炎郭彧唐鸣放57 收费站减速带联合发电与土壤源热泵一体化节能装置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刘鹏崔丕桓闫俊昌陈张刘连霞张倩钱江波谢英柏58 高效节能的泔脚处理新技术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胡媛媛邓丹凤邵箱箱夏雪彭晓阳郭祖田邹长武59 利用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制造北方新农村住宅建筑节能材料及其建筑节能体系研究吉林建筑工程学院李晶辉赵壮胡洪亮雒峰周雨辰肖力光60 新型多用途压力发电装置华中科技大学张高雄张森何梁吴孔祥胡艳青熊晓俊严野李顶根61 二次利用生活用水的太阳能空气加湿器淮海工学院王春岭魏理想赵帅张恒范海威鲁新新申屠留芳62 河流漂浮物自动处理系统郑州大学胡宾雷开亮李超旭陈大萌王常东吕建志左其亭63 温控节能饮水机惠州学院程致跃丁度旭丘怡山魏晓慧64 新型多用途温差发电器的研发西安理工大学谢俊杰李晓靓蔡博文王晨冯森华赵雄飞邹军涛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65 新农村建设中新能源使用状况及潜力研究清华大学王筱姜曦灼史琳66 抛物型太阳能集热器联合热管驱动式吸附制冷装置上海海事大学杨瑞夏勇孙祯汪铃陈威67 温差发电汽车节能减排器厦门大学张寅博申磊陈文陈文罗勇民刘敏陈忠68 页岩气—绿色能源新领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汪宗余宋晓微龙鹏宇张金川69 炭基催化法新型烟气脱硫及硫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四川大学范恩思李阳鲁永漾杜美玲施金豆管策霍蒙尹华强70 旋流喷射式低温乏汽回收利用装置性能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杨建军李波蔺宏杰刑秦安71 利用水泥窑处理城市污水厂污泥实验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刘志慧刘永超孙启王雷雷崔连喜王忠欣陈川蒋昊余郭立新72 高效、低耗、节能同步反硝化聚磷新技术、新设备设计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莫智杰麦志宏麦霓婷林妙娟万胜张敏李宁周康群刘晖孙彦富73 超低浓度可燃气体催化燃烧及其热能梯级利用技术西安交通大学王一坤满城波邓磊刘虎车得福四、三等奖(108项)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1 基于虚拟仪器的恒压节能供水系统安徽理工大学张站储星李光辉隗娜陈国凡陈清华2 北京大学绿色校园项目成果报告北京大学吴婧谢金开杨意峰罗锐徐文佳蒋毅张世秋3 基于气体工质的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北京工业大学梁晨朱永明纪常伟4 玻璃高效节能高透明纳米复合贴膜材料北京化工大学张庆波张欣胡赟李洁陈建峰5 校园灯管使用情况调研报告北京化工大学郑颖高三鹏宋卓李靓张佳李蕊李颖异党峰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6 EL冷光源广告牌北京交通大学王冠李文勋李超郭一竹谭天棋郑默晗刘颖7 太阳能充电器北京交通大学王峰超郑林锋张晓冬8 太阳能电动车实验平台的研究北京交通大学郑保磊陈彦张永娜曲昌琦郭新涛苏柏松丁朝钰张晓冬9 新型滚筒式除尘黑板擦北京交通大学雷朝刘德昆周坤玲李旺汪煜婷洪建平10 “热无忧” 洗澡自动节水装置北京科技大学刘鑫韬田强崔柳李娜任玲11 节能门窗缝隙密封片北京科技大学尹世帅李帅旷毅隋秀明董俞杉瞿绍成郭美荣12 一种多速节能空调的设计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徐然张敏张乃强13 基于调研的城市垃圾处理方案的决策分析华北电力大学(北京)陈昊曲直张鸿周少祥14 煤粉流量在线监测系统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吴迪陈智莹梅春雷刘石15 燃烧稳定性在线监测设计说明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白翔陈伟董雪李捷王能徐伟刘石16 多翅片降膜蒸发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清华大学郭巍翁方龙姜立雪李辉17 加热水温、水量可调式节能饮水机清华大学姚远罗逍曾文达林成涛18 高效节水马桶集美大学吴运强王军辉李庚曾涛刘钦王水金陈沪19 一种环境友好型净水剂的应用研究兰州理工大学钱涛郑小燕张璇丁辉鹿玲魏晓斌赵霞20 回热型槽式太阳能苦咸水淡化装置兰州理工大学白洁卓然何坚张明紫韩纪彬李金平21 风光互补光控照明装置广东工业大学黄江武颜卓可郑子斌朱江升王星华22 反漏窃电智能分析系统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林生佐黄昊聪罗芳陈少辉杨基吴琦陈壮强曹晶23 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黄冠达黄伟强吴家明肖辉鹏杨宁甄任贺24 自动调速风扇华南农业大学张荣春陈涛房柳煌曾星吴世杰姜晟25 关于珠海市“节能减排”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甘满兴陈景科陈科麦一凡佘喜红冼家乐陈东群蔡志廉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26 废旧塑料与粉煤灰制造建筑模板的研究贵州大学李贺军杨光均康熙瑞张坤罗国文刘彤27 关于城市居民使用水资源状况的调查及优化设计——以贵阳市云岩区煤矿村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唐玉张强张大伦庞礼军陈辉林28 压力发电在我国的应用潜能海南大学胡文涛郑吉智袁宇峰赵雪花熊春荣29 游泳池水循环利用体系改进设计说明书海南大学宋丽王阳翟利萍张迪张花张德拉30 网络设备智能节能器河北工业大学王亚楠张学迅卢旭李艳霞陈冀川31 免曝气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河北工业大学王振锋尹福斌李春冬冯林李萌王志强32 缓控释复混肥配肥系统软件河北农业大学乔雯萍刘梦云王欣若李雅丹王曦张振冉孙志梅苑迎春卞颖桃33 一种新型烟气液相脱汞吸收剂的研发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薛方明牛向楠赵珊张钧钧赵毅34 特高压试验线段电晕损失监测系统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尤少华余涛路杰高嵩曾文芳朱妮妮刘云鹏35 天然气管网压力能回收系统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刘迎福孙刚磊赵成麦英铖论立勇36 力量训练器械的发电装置解放军军械工程学院徐宝顺祖述琛施张杰李宝峰37 多功能控制盒河南理工大学任强郑剑张登攀38 多用途太阳能充电蓄能器河南理工大学彭飞陈东东罗凯凯符守英侯艇温小萍39 蔬菜节水节肥自动化栽培装置河南农业大学张果张晓颖王茜茜司丽君杨芳王吉庆40 淮河上游水体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污染调查与防治对策河南师范大学孙玉标张阳袁巍巍龙晓静孙剑辉41 建筑废弃物制备建筑材料的研究洛阳理工学院李传超魏瀚李静静高颖斌李铮铮张会军王青峰42 黄河泥砂—粉煤灰蒸压砖的研制洛阳理工学院李红建李中奎刘红花刘龙张新爱刘莉芳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43 数码涡旋空气源热泵-直接地板辐射空调技术研究郑州大学曾章传吴锦京常佳石磊姜逢章雷风林焦森林魏新利44 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工艺的节能减排研究郑州大学高明奇陈志浩李函刘佳佳张芬丁然刘寿长45 简节宝节能插座郑州大学李高强赵奕林井海洋郭翀郝腾飞冯启美范文兵46 利用工业废渣制备微晶玻璃建材郑州大学刘园园李晓临张鸿飞朱明明张鹏刘剑郭红亮卢红霞47 无线智能农田系统哈尔滨工程大学王依兴郭振华蒯明李宏宇刘春艳张贵麟李春东刘书勇48 活性焦烟气脱硫、再生一体化装置设计哈尔滨工业大学孙飞张敏李阳秦裕琨高继慧49 基于生态农庄的新型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华中科技大学汪翔汪君陈海陈海李开志陈昊阳王平张世红王贤华50 生猪养殖场污水真空收运及后续处理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姜鹏飞陈德江覃毅周敬宣51 双U形管道太阳能热水器节水装置华中科技大学聂晓楠亢飞刘文浩杨磊牛耀琪徐翔陈可昕尹仕52 火车再生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华中科技大学岳良张森吴孔祥袁蓓余雷彭宇姚洪53 基于引射原理的新型无极调温式吹风机设计武汉大学吴小路姚鑫龙新平54 新型恒温沼气发酵池武汉工程大学林先豹朱辉朱辉陆靓燕55 湖北省加强消耗臭氧层物质淘汰能力建设项目调查武汉理工大学许念周俊贾雪峰彭书海侯静涛刘艳李江丽张高科王珺婷56 建筑垃圾再生干混砂浆武汉理工大学余睿李海飞付志恒耿海宁段平陆建鑫丁沙水中和57 新型高效纳米磁流体热管换热装置的研制长沙理工大学梁龙王新华文梦南黄璟瑜曹浩张云峰58 新型大功率LED路灯高效散热节能环保装置湖南大学王阳阳焱屏生南南鄂加强59 一种新型生物质气化炉的研制湖南大学羊涛李敬黄志成邓元望60 制冷热水保温多功能电冰箱邵阳学院赵宁马泽林盛龙李钥熊伟周东一袁文华61 电梯节能发电装置湘潭大学廖恒宇陈建国张昕朱旭仁唐剑峰段志和丁毅文美纯刘吉普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62 染料敏化TiO2纳米纤维光电太阳能电池长春理工大学华浩范水高杨茂军陈禄国董相廷63 基于不同微生物的两组燃料电池的试制东北电力大学徐富超刘海英陈振华王刚高波尹旭杨梦宇于大禹64 多能源零污染混合动力车吉林大学曲大为宋昌庆杨成宏李楠楠李禹橦温占宇李深李君65 自适应节能灯的研制河海大学任杰桢胡文旺宫建峰王尚钦冯杨戴荣杰乐秀璠66 节能储能灯罩淮海工学院戴永雄黄文攀韦振华孙宇龙张政倪立学67 基于太阳能的电解食盐水消毒液的研究淮海工学院范茂飞冯建超程训涛徐健王永威倪立学68 江苏丹徒经济开发区循环经济调查及方案设计江苏大学付星星张丹汪小伟陈世雄赵喜仓69 膨胀石墨的表面修饰及其对甲醛吸附性能研究江苏工业学院凌婧刘思剑徐丽萍王大龙赵晓兵陈志刚70 基于目前电梯运行模式的优化方案南京工程学院杨林孟凡徐锴润张专张智盛国良71 硫酸铜废水的处理与生物毒性监测系统南京理工大学肖传毅杨雪刘志光纪子洋郑琳张瑞敏陈珠潘海朗王娟72 新型节能水处理装置南京师范大学钟佳王景云申晓宇张帆朱蒙佳倪致学王凤贺73 可建材化的太阳能集热构件徐州工程学院张小卫徐士林郭佳明王建坤朱忠杰史路路李丹74 节能减排型太阳能热处理炉扬州大学朱瑞刘韬朱兆波张显亮曹磊陈荣发王昌龙75 “关爱环境、节能减排”之农村秸杆焚烧调查及思考中国矿业大学边余佳汪娟吴玲玲吕凤东杨小芳倪芳芳刘培燕裴宗平单爱琴76 改进化学镀共沉积制备钯银陶瓷复合膜南昌大学钟铭锋朱超刘建波陈君宇蒋柏泉77 复合掺杂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光催化性能南昌大学王建军余唯刘铭李婷李忻婷刘乐章少华序号作品名称参赛学校参赛学生指导教师78 校园楼宇节水智能网络监测系统大连大学李航宇张晓晶孙鹏白智帆陈胜新石泽亮关浩蓝健79 小广告清洁机大连交通大学董健宋家雯田雨王学坤李随新吕斌葛宰林80 利用汽车余热的温差发电器东北大学钱毅杨浩德刘越明范然然安海强刘乙宏王文武毛宁81 集中供暖节能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制作东北大学叶舒帆孟凡钰王伟烈王仕刘书平胡筱敏82 鞍山城市生活污水作为鞍钢工业用水的可行性调查东北大学蒋庆梅穆晶陈康生龙海明陈礼清83 饮水机节电设备沈阳理工大学王学顺王军张大宇贾楠周向辉房。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引言:随着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节能减排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在中国,大学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参与和贡献对于推动节能减排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激发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比赛背景、意义和影响以及参赛方式和展望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比赛背景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对世界各国构成了严峻挑战。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更是承受着严重的能源压力和环境负担。

因此,为了响应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全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社会实践活动。

为了更好地推动大学生参与和贡献,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应运而生。

二、意义和影响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意义不仅在于激发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促进大学生参与到实际的环境保护工作中,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

首先,比赛能够激发大学生的环保意识。

通过参与节能减排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身环保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其次,比赛能够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需要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这要求他们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比赛的形式,大学生们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比赛在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参赛项目一般都是以节能减排为主题,围绕绿色生活、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展开。

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环保理念,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并为可持续发展构建新的思路和路径。

三、参赛方式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参赛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个人参与,也包括团队参与。

个人参与:大学生可以针对节能减排相关主题,独立完成参赛项目。

比如,他们可以通过设计并制作节能家电、开展能源管理方案、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方式来进行实践和创新。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第十一屆全國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
參賽與作品相關要求
大學生節能減排社會實踐與科技競賽(以下簡稱“節能減排競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的全國性大學生學科競賽,旨在通過競賽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領域的教育與實踐,增強大學生節能環保意識、科技創新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競賽內容:
以“節能減排、綠色能源”為主題,體現新思維、新思想的實物製作(含模型)、軟體、設計和社會實踐調研報告等作品。

競賽作品的要求:
1、研究內容與節能減排相關,具有明顯的節能、減排或節能減排成效;
2、作品由學生團隊獨立或在指導老師指導下完成,具有必然的創新性;
3、作品在正式參賽前既定的設計方案,完成計算論證、實物製作(實際調查)、實驗測試等研究任務,提交實物、模型,調研類作品提交調研報告;
4、作品能夠正常運行(包括功能的完整性);
5、作品具有實用性及推廣應用價值。

競賽作品可展现的形式:
1、實物、產品;
2、模型;
3、圖紙;
4、現場演示;
5、圖片;。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关注的焦点。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成为了当务之急。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和学习相关知识,努力为创建节约型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首先,我加入了大学校园的节能减排志愿者服务队。

我们团队的成员来自各个专业,共同致力于推动校园的节能减排工作。

在校园中,我们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节能行动。

我和队友们一起举办了一次主题为“小动作大节能”的互动体验活动,通过生动形象的展示和实践操作,向同学们传达了每个人都可以从小事做起,为环保出一份力的理念。

同时,我们还利用校内宣传栏、微博等媒体,发布了大量关于节能减排的知识和实际案例,提高了师生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我还积极参与了社区的节能减排行动。

通过了解社区居民的用能情况,我发现有很多老旧住宅的能源利用效率非常低下。

为了提高居民的节能意识和能源效率,我与志愿者们一起制作了一份全方位的节能指南,帮助居民了解如何在生活中节约能源。

我们还举办了一次节能家居展览,展示了节能照明灯具、节水装置等实用的节能产品,吸引了很多居民前来参观和学习。

通过这些举措,社区的节能意识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有不少居民开始采取行动,改造自家的能源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我还参与了志愿者团队组织的夏季节电宣传活动。

在夏季高温时期,人们普遍会使用空调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但过度使用空调也会导致能源的过度消耗。

为了提高人们的节电意识,我们团队通过发放宣传材料、上门宣传等方式,向居民传递了节电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技巧。

我们还与社区商户合作,推出了一些促销活动,鼓励居民购买节能电器。

通过这些宣传和活动,不仅提高了居民对节电的认识,还激发了他们改变行为,积极参与节能减排的热情。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节能减排对于保护环境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结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结

我校代表队喜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8月1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圆满结束,全国共有203所高校2059件作品报名参赛。

我校代表队喜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且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取得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我校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电气工程学院组织参赛,校内竞赛从2月中旬启动,历经立项、中期检查和终期答辩,最终于5月上旬评出校内选拔赛一、二、三等奖,并推荐了15件优秀作品报名参加全国竞赛。

我校有3件作品入围全国竞赛决赛,8名学生赴西安交通大学现场调试、展示作品与答辩,比赛历时4天,最终取得全国二等奖2项,另外还获得全国三等奖4项和优秀组织奖。

获得全国二等奖的作品是:刘小可等同学完成的《基于多元统计模型的教学楼自习智能引导系统》和王丽萍等同学完成的《节能灯中汞污染的防治》。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竞赛内容是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节能减排大赛是全国高校和我国能源与节能减排领域的一项盛事,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这一大赛的主题,积极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赛筹办与组织充分体现了高校与企业的结合。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

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报告一、实践背景与目的为了响应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我参与了一项节能减排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开展这次实践活动,旨在加深对节能减排知识的理解,培养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并通过实际行动来减少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二、实践内容与过程1.学习节能减排知识在活动开始之前,我首先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与调研,了解有关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和最新政策。

学习内容包括节能减排的原理、应用技术和实践案例等。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能源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碳排放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2.宣传与倡导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环保宣传和倡导对于节能减排的实践至关重要。

因此,我参与了多个宣传活动,包括校园宣讲、社区义工及线上平台等。

我通过口头宣传、海报展示和社交媒体等渠道,向广大群众普及节能减排知识,以期引起大家对节能环保的共同关注。

3.实践活动为了更好地了解节能减排的实践效果,我积极参与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首先,我通过参与节能家电换购活动,更换了我家的老旧空调、电视和电冰箱,提高了电器的能效比,减少了能源浪费。

其次,我还积极参与了共享单车的使用,减少了短程出行时的碳排放,同时也锻炼了身体。

此外,我还通过自发组织的社区清洁行动,倡导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也增强了我对环保意识的认同和责任感。

三、实践成果通过这次节能减排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我个人的节能减排意识得到了提高,养成了关灯、关水龙头、减少碳排放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我成功参与了各种宣传活动,传播了节能减排的理念,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和行动。

最后,通过实践活动的推行,我们社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改善,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也逐渐普及开来。

四、实践体会与反思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以更环保的方式生活。

无论是从节约用水、用电开始,还是从饮食习惯、交通方式转变,节能减排都需要每个人承担起责任。

开展节能减排竞赛工作总结

开展节能减排竞赛工作总结

开展节能减排竞赛工作总结
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单位积极组织开展了一场节能减排竞赛,旨在激发员工的环保意识,推动各部门的节能减排工作。

首先,我们通过宣传和培训,提高了员工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组织开展了节能减排知识讲座和培训班,使员工了解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学习了解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和方法,激发了他们参与竞赛的热情。

其次,我们设置了具体的节能减排目标和指标,明确了竞赛的要求和标准。


赛包括节能减排项目的提出和实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估和总结等环节,每个部门都要制定具体的节能减排计划,并在竞赛期间全力以赴地实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

最后,我们对竞赛结果进行了总结和评选,对取得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进行
了表彰和奖励。

同时,我们也对竞赛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为今后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通过这次竞赛,我们不仅激发了员工的环保意识,推动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
开展,也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了力量。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共同努力下,节能减排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们的地球家园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
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一项旨在推动大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该活动旨在通过大学生的参与,加强社会对节能减排的认识,提高大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从而促进节能减排的实施。

该活动主要分为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两大类。

社会实践类活动主要是大学生参与到当地社会的节能减排实践中,包括参与环境保护宣传活动、参与环境改善项目等,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促进当地节能减排的实施。

科技竞赛类活动则是针对大学生的科技素养,主要包括环保科技创新竞赛、节能减排技术应用竞赛等,旨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推动环保技术的发展,为节能减排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可以推动大学生参与到环境保护中,加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素养,促进环保技术的发展,最终实现节能减排的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总结-
图文
我校代表队喜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于8月10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圆满结束,全国共有203所高校2059件作品报名参赛。

我校代表队喜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并且还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取得参赛以来最好成绩。

我校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由电气工程学院组织参赛,校内竞赛从2月中旬启动,历经立项、中期检查和终期答辩,最终于5月上旬评出校内选拔赛一、二、三等奖,并推荐了15件优秀作品报名参加全国竞赛。

我校有3件作品入围全国竞赛决赛,8名学生赴西安交通大学现场调试、展示作品与答辩,比赛历时4天,最终取得全国二等奖2项,另外还获得全国三等奖4项和优秀组织奖。

获得全国二等奖的作品是:刘小可等同学完成的《基于多元统计模型的教学楼自习智能引导系统》和王丽萍等同学完成的《节能灯中汞污染的防治》。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办、唯一由高等教育司办公室主抓的全国大学生学科竞赛,
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紧密围绕国家能源与环境政策,结合国家重大需求,起点高、规模大、精品多,覆盖面广,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

竞赛内容是以节能减排为主题的,体现新思维、新思想的实物制作(含模型)、软件、设计和社会实践调研报告等作品。

节能减排大赛是全国高校和我国能源与节能减排领域的一项盛事,对提高我国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的参赛作品充分体现和诠释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这一大赛的主题,积极推动了全社会节能减排活动的开展;参赛作品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赛筹办与组织充分体现了高校与企业的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