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汉语》第十课教案
新教版汉语十,十一课教案

第十课在班会上的讲演授课时间:课时安排:7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辨别什么是真正的爱,确立自立的意识。
2.通过课文学习,识读29个词语,重点掌握下列词语:苦恼,造成,适当,含,准确,喝彩,反倒。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学会运用下列句子:(1)您疼爱的不仅仅是您的子女,后代,也是祖国的未来。
(2)您发现没有?(3)水火无情,动不得。
4.通过课文和词语学习,积累词语,提高汉字书写能力和词语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字,词,句。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引导法,合作法,自主学习,启发式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课文学习让学生辨别什么是真正的爱,确立自立的意识。
2.通过汉语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汉语的信心。
教具:词卡,图片,小黑板。
教材说明:课文一是一篇讲演稿,以今天小学生的“苦恼”为题,批评大人对孩子娇惯的现象,呼吁让孩子独立成长。
课文二以手表的内外为例,说明要做没有人喝彩的工作是高尚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词语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学习课文中出现的新词,会组词造句。
一.导入:1.谈话导入: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班会上都讨论过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有个孩子在班会上演讲,我们一起听听他的演讲吧!2.板书课题:在班会上的讲演二.初读课文1.学生同桌合作自由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序号,找出新词。
(老师巡视指导)2.指名读课文并进行评议。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词语(1)认读词语1.板书词语(学生说出偏旁部首及结构)2.领读,生跟读,齐读3.去掉拼音读词语(师生进行评议)4.打乱顺序读(师生进行评议)5.讲解词语,学生组词造句。
(1)苦恼—苦恼的时候,苦恼的很。
(2)造成—做成。
(3)适当—合适。
(4)含—把东西放在嘴里。
6.板书重点句子四.巩固复习。
1.组词组。
()苦恼()苦恼造成()适当()2.组词。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十课教案

新实用汉语课本第十课教案
制作人:柴俊星、辛慧
海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1.教学类型:
新实用汉语课本(英语版),出版于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教学对象:
3.
4.
5.
6.
7.
8.
9.
(一)
(二)、课文。
(三)、课文生词:
在生词部分可用英语、中介语、图片、ppt展示来讲解。
(四)、语法讲解
(1)了解并初步掌握介词词组。
(2)初步掌握双宾语动词谓语句“给”和“送”。
(3)初步掌握形容词谓语句和副词“很”。
(4)初步掌握用“……是不是/是吗?”问句。
(5)初步掌握指示代词“这”、“那”作定语。
(6)初步掌握“怎么+V”。
(7)初步掌握“一斤……多少钱?”
(8)初步掌握用疑问代词的问句小结。
(五)、会话练习
(1)初步学会交际内容“喜欢不喜欢”,并初步就“喜欢”、“不喜欢”的话题进行交际。
(2)初步学会交际内容“解决语言困难”。
(3)初步学会交际内容“买东西”,并初步就“买东西”的话题进行交际。
(六)、课后练习。
对泰汉语 体验汉语高中第2册 第10课 城市

巴差:谁是你最好的朋友?
孙丽:那还用问?当然是你。
nǐ xǐ huān hái shì 问:你喜欢……(A)还是……(B) wǒ xǐ huān wǒ dōu xǐ huān 答:我喜欢……/我都喜欢。
听老师读,判断对错。
哈尔滨人 1.孙丽是北京人。
(
2.巴差是孙丽最好的朋友。 喜欢
3.孙丽不喜欢曼谷。 北边 4.哈尔滨在北京的南边。
孙丽:我都喜欢。因为我在哈尔滨有很多
péng yǒu, zài màn gǔ yě yǒu hěn duō péng yǒu.
朋友,在曼谷也有很多朋友。
bā chāi: sūn lì: shuí shì nǐ zuì hǎo de péng yǒu? nà hái yòng wèn ? dāng rán shì nǐ.
) × (√ ) (× ) (
×)
描述泰国的季节。
我们都是小老师
1、你喜欢曼谷,____喜欢哈尔滨? A.还是 B.是 C.总是 2、清迈在泰国的_____。 A.东部 B.西部 C.北部 D.南部 3、哪幅图属于“前面” ( Which one is “qián mià n” A. B. C. D. )
bā chāi: sūn lì: bā chāi:
sūn lì,
nǐ zài zhōng guó de shí hòu zhù zài nǎ’ er?
巴差:孙丽,你在中国的时候 住 在 哪儿?
wǒ zhù zài hā’ ěr bīn hā’ ěr bīn zài nǎ’er?
孙丽:我住在哈尔滨。 巴差:哈尔滨在哪儿?
เครื่องทาความร้ อน
fēng
风
ลม
xià yǔ
《体验汉语》-第7-10课-第5周-110-赵梦颖

第八课《现在几点》教案
一班 110 赵梦颖
一、课型
初级汉语综合课
二、使用教材
《体验汉语基础教程上》第八课
(姜丽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出版)
三、教学对象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掌握本书前七课内容的泰国五年级小学生。
四、教学内容
1、时间的表达方法
2、时间词作状语
五、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时间的表达方法能够让学生准确地用汉语表达时间。
2、通过语法点的学习能够准确地运用时间词语。
六、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时间的表达方法。
2、难点是时间词的运用。
七、教学方法
1、总体采用“听说领先,认读和书写跟上,精讲多练,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
2、本课采用展示法、归纳法和演绎法,通过展示法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习效率也很高,归纳法和演绎法能够把语法点呈现地更加清楚和完善。
八、教具
实物教具:自制表盘,卡片。
九、教学进度安排
1、复习:2分钟
2、时间的表达方法:10分钟
3、时间词作状语:10分钟
十、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课
复习生词:采用闪现法复习生词。
教师向学生展示词卡,并迅速消失,让学生说出自己看到的词语。
首先教师向全班学生。
快乐汉语第十课教案

快乐汉语第十课教案
第十课中文课
海南师范大学宋安琪
教学目标:
1、谈自己学习的课程
2、掌握生词“星期、中文、法文、英文、体育课、没有”。
3、掌握句式“星期一我有中文课。
”,“星期一我没有法文课”。
4、学会写汉字“文、星、课、法”。
教学重点:谈自己学习的课程。
教学难点:汉字“文、星、课、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课件、日历、课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复习第二课的生词“中国”、“英国”、“美国”,引入学习生词“中文”、“英文”。
二、学习其他生词。
1.老师范读,带读生词表。
2.讲解生词,用生词组词造句。
星期;展示日历,扩展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星期日
体育;体育课
课;中文课英文课法文课
没有;有——没有展示课表,引导学生说句子:星期一有中文课。
星期二没有中文课。
三、做练习1,让学生熟悉生词的发音和意思,把音和义结合起来。
四、做练习3,可以反复听录音并让学生跟读,巩固对本课词语和句型的理解。
五、图片展示课表,学生练习对话。
教师跟一个学生先示范;
师;星期一有中文课吗?
生;星期一没有中文课。
师;星期二有法文课吗?
……
学生两人一组对话,互问互答。
六、写汉字,动画演示笔顺。
学生观看笔顺演示视频,学写汉字“文、星、课、法”。
七、做练习8。
数字歌。
八、课堂活动。
制作自己的课表,把能够用汉语表达的课程都换成汉语。
邢雯—体验汉语—第十课

三班23 邢雯第十课苹果多少钱一斤
教学目标:可以用汉语买东西。
教学重点:课文操练课后听说读写练习
教学方法:演示法ppt
教学过程:
1 复习分名词动词量词复习,名词先出图片,看同学们能否记住,再出汉字,看同学们能否认读汉字,最后出拼音。
量词和动词就是先出汉字,再出拼音。
2分句型练习,
A:你要什么?
B:我要苹果。
A:给你苹果。
还要别的吗?
B:我要香蕉。
A:给你香蕉。
每个同学手里有一张画着苹果的卡片,两人一组,一人A一人B,跟着老师读。
然后老师请一名同学上来和老师配合,表演该对话,A跟着老师读,B跟着那名同学读。
然后做替换练习,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卡片香蕉,芒果等水果进行对话。
3 复习钱的读法用手中真实的钱检验同学们是否掌握了钱的读法。
A:苹果多少钱一斤
B:三块五一斤
老师带读,然后分组练习,然后坐替换练习,同学们可以用手中画好的钱和水果进行替换练习
4 请同学打开书,请同学们两人一组练习课文,然后请一组同学读,然后全体分角色读。
老师事先写好一张没有拼音的课文,看大家是否会读。
5 老师出几张卡片分别写着您要还别的吗你买什么还等词语,依次举出卡片,请同学们认读,然后把卡片分发给学生,以第一句为例,请拿有卡片您要别的吗现在老师规定的位置,请拿有还的卡片的同学选择一个恰当位置站好,如果站错,两次同学要把他挤出去。
下一轮游戏,每个字每个词语的顺序都打乱了,请同学门自己站好位置。
布置作业:分组表演买东西,下节课抽查。
快乐汉语第十课教案

第十课你今天上了什么课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年龄13-15岁,母语为非汉语的外籍学生。
据前任方老师及谈院长介绍,该国际学校的学生因大部分是汉语选修课,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学生没有教材。
学生汉语基础较差,而且课堂纪律不好,学习进度很慢,有对教师不尊敬现象。
针对学生的特殊情况以及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拟从以下几个方面按次序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创造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学生能够积极主动、情绪饱满、愉快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师生彼此交流的场所。
2.知识目标:(1)认读生词:德语、历史、地理、数学、明天、上(课)、了,并掌握这些词的音形义。
(2)熟练运用:你今天上了什么课?我今天上了历史课。
句型:主语+时间词语+动词+了+宾语3.能力目标:(略)二、教学流程安排本节课的教学包括三个方面内容的教学。
第一,师生交流,重点解决学生对汉语学习的态度问题。
因为是第一次上课,这部分内容占用时间很长。
第二,学习生词。
第三,学习句型。
流程一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对学习汉语的态度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流程二导入。
运用各种直观的的手法展示所学内容,便于学生理解。
流程三操练。
运用各种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操练,在操练的过程中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生词。
三、教学过程设计第一阶段沟通与交流1.自我介绍。
2.现场调查。
根据对学习汉语“喜欢”、“不喜欢”、“不知道”三种态度,将学生分为三组。
分别进行提问,搞清楚原因,有针对性进行相应的引导。
第二阶段(一)导入:给学生出示实际的课表(英文),让他们试着用汉语说出上面的课程,启发他们回忆学过的表达课程的词语:汉语、法语、体育等。
提示出本课要学习的课程名称:历史、地理、音乐、美术。
领读生词表,让学生有初步印象。
课程表 curriculum schedule数学 maths语文Chinese英语 English体育 P.E.(physical education)微机 computer科学 science音乐 music美术 arts综合 integration(二)问学生:你喜欢什么课?学生可用汉语或英语自由回答。
一年级汉语第10课教案

一、课题10.比尾巴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云、公、车”3个字。
认识1个笔画撇折和3个偏旁部首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学习朗读问句。
⑶.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3.情感与态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朗读问句,了解动物尾巴的特点,激发喜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特别是藏族学生来说识字、写字和朗读更加的重要,难度也理所当然。
四、教学难点:是识字和读好课文和文中的问句。
课前准备:猴子、兔子、公鸡等各种动物图片及相关动物尾巴图。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六、教学课时:用四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字词教学)1.复习:班里开展活动我的前面是_____________。
我的后面是_____________。
我的左面是_____________。
我的右面是_____________。
2.导入: 今天,动物园里要举办一场非常有趣的比赛,有人知道它们比什么吗?揭示课题:比尾巴指名拼读课题教师正音,尾巴的巴是轻声,要读得轻短。
3.新课:板书生字:在黑板上写出每个生字注音,且说出笔画笔顺,结构,近义词,组词。
出示相关图片及带拼音词语,学习生字“猴、公、鸭、松、鼠”。
猴:学习新偏旁反犬旁;板书带反犬旁的生字,提示多和动物有关;可与提手旁加以区分。
公:学习新偏旁八字头,可和“云”进行区分。
鸭:学习新偏旁鸟字边,说明部首在左称“旁”在右称“边”,板书“鸭、鸡、鹅”进行区分。
松:木字旁加公鸡的公,进行扩词,注意纠正发音。
鼠:进行扩词记忆,注意纠正发音4.知识点: 会读会写以上生字的读音,且说出笔画笔顺,结构,近义词,组词。
5.巩固练习:在练习本上给下面生字注音并组词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6.布置作业:回家后在作业本上给下面生字注音并组词比尾巴短把猴松鼠扁最公鸭第二课时(分析课文)初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节1.运动员们都到齐了,比赛开始了,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小动物们是怎样比尾巴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验汉语》初中二册第十课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1、教学对象:
(1)年龄——泰国14-15岁(初中二年纪学生)
(2)汉语水平——有初级汉语水平,掌握了一部分初级汉语词汇,能听懂课堂用语。
2、课型:
综合课
3、教学目标
(1)学习者知识背景
——学生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汉语学习,本学期的课程是学生进一步的汉语学习。
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会接触到汉语圈的人,了解到中国的事物和文化。
(2)本课总体目标:
——学会颜色的表达,学会有关服饰的词语,学会叙述和评价。
子目标1:有关汉语的知识
——语音:“不”的变调。
——词汇:颜色和服饰的词语。
——汉字:风、贝
——句型:我有------;这件衬衫怎么样?
——语法:量词“件”“双”“条”。
子目标3:有关交际的技能
——学生在这一课中要学会叙述和评价一件事物。
子目标4:有关文化活动
——了解中国对红色的热爱和情感。
4、教学内容
(1)课文内容
–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体验汉语》第二册第十课
(2)话题:叙述、评论衣服
A. 叙述衣服
B. 评论自己喜欢的颜色和衣服
(3)语言要素:
A. 语音:“不”的变调
B. 语法:量词“件”“双”“条”。
句型: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这件衬衫怎么样?
C. 词汇:量词(件、条、双);名词(衬衫、裤子、外套、T恤衫、鞋、颜色);形容词(黄色、黑色、红色、好看)、动词(买)
扩展词语:形容词(蓝色、绿色、紫色、灰色、白色、橙色);量词(顶);名词(帽子、裙子)
D. 汉字:风、贝
(4)教学重点:
句型:“我有一件黄色的外套”
“这件衬衫怎么样”。
语法点:量词
交际:叙述和评价事物。
(5)相关文化:了解中国对不同颜色的看法,尤其是红色。
5、教学活动
(1)活动方式: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颜色和服饰。
——快速反应:指着不同颜色和服饰的图片,让同学们快速反应出词语。
——朗读训练:有领读、跟读、个别读等训练。
——学生互动:给国旗涂色、你画我猜(一个学生画出服饰,其余的同学说出汉语名称)、对话练习。
——扩展训练:由词语到短语,由短语到句子,进行扩展表达。
(2)活动目的:
——图片展示使学生直观了解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快速记住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能就本课的内容进行交际
(3)活动内容:涉及汉语基本声韵调和本课的生词及句型。
6、教学步骤
(1)课时:这一课分4个课时完成(每课时以40分钟计算)
(2)教学环节:每个课时分为5-6个环节,具体环节见下面的教案;
(3)教学步骤:步骤及步骤组成见下面的教案
7、教学测评(学生是否掌握所学内容,掌握程度如何)
(1)测评内容:
A. 是否已经学会本课生词。
B. 是否能够就本课生词进行叙述和评价事物。
(2)测评方式:
——课堂提问:提问内容“你喜欢什么颜色”“你有什么样的衣服”
——课后作业:
8、教具:
ppt、图片、生词卡、彩色笔
第一课时(40分钟)
本课教学内容:
颜色生词,学会颜色词的表达,学会“我喜欢···色”的表达。
一、导入:(5分钟)
在ppt上展出不同国家的颜色,问学生们国旗上都有什么颜色,学生可能会用非汉语的语言来回答。
这时告诉学生,这节课来学习颜色词语,学完后就知道怎么说这些颜色了。
二、讲解新课:(30分钟)
1、在ppt上展出蓝、黄、绿、红、紫、灰、白、黑、橙等颜色板,教会学生认识这些颜色的汉语词汇,重点词汇是“黄色、黑色、红色”这三个颜色词。
(8分钟)
2、带领学生读这些生词、点学生个别读。
(5分钟)
3、快速反应:在ppt上展出有不同颜色的小圈圈,随机点颜色圈,让学生反应出是什么颜色;让学生反应出ppt上消失了什么颜色的圈圈。
(2分钟)
4、再次展出不同国家(泰国、中国、英国、加拿大、韩国)的国旗,点学生说国旗上有什么颜色。
(5分钟)
5、在黑板上贴出不同的图画,问学生们喜欢什么颜色。
让他们上来涂色。
并且在涂完颜色后,让学生说出“我喜欢···”的句型。
点不同的学生说这句话。
(10分钟)
三、复习总结:
再次展出颜色词,让学生读。
(3分钟)
四、布置作业:
让学生们选择一件衣服涂色。
(2分钟)
第二课时(40分钟)
本课教学内容:
服饰词语,量词,“我有···”的句型。
一、复习旧课(5分钟)
1、在ppt上展出有不同颜色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
二、讲解新课(30分钟)
1、在ppt上展出关于服饰的图片,带学生读汉语词。
(5分钟)
2、再次展出有颜色的不同服饰的图片,从“···(颜色)的衣服”过渡到“数
量词+颜色+的+服装词”。
分小组读,点学生读。
(10分钟)
3、给学生看写有生词的卡片,点学生读。
并且组织玩抱团游戏,练习学生会说
“数量词+颜色+的+服装词”。
(4分钟)
4、老师做示范,说“我喜欢···(颜色),我有一件···(颜色)的···(衣服)”。
示意学生说这个句型。
点不同的学生,指着他们的衣服,让学生练习。
(5分钟)
5、在黑板上写出“我喜欢,我有”的句型。
让学生展出上一节布置的
作业,让学生拿着他们涂色的衣服,练习“我喜欢···(颜色),我有一件···(颜色)的···(衣服)”的句型,每个学生都要说。
(6分钟)
三、复习总结:(3分钟)
随意指着学生的衣服,问学生用汉语怎么说,并且要说出“我喜欢,我有”的句型。
四、布置作业:(2分钟)
让学生回去预习课文
第三课时(40分钟)
本课教学内容:
复习前两个课时所学的内容引出课文,并通过做课后练习进行巩固。
一、复习巩固(10分钟)展示PPT
1、展示生词:衬衫、裤子、外套、T恤衫、鞋、帽子、裙子、颜色、黄色、紫色、蓝色、橙色、红色、灰色、、黑色、白色、绿色、好看、条、顶、件、买、双
2、展示句型:——你喜欢什么颜色?——我喜欢___色。
——我有一件/双/条___色的外套、衬衫、T恤/鞋/裤子。
二、讲解新课(15分钟)
1、打开课本,老师带读。
2、练习。
同学齐读,分组朗读。
3、角色扮演。
分角色演绎课文场景,也可让学生适当自由发挥。
4、指认。
老师示范,指着自己的衣服“我喜欢红色,我有一件红色的外套。
我喜欢。
”指着学生的鞋子“他喜欢黑色,他有一双黑色的鞋子。
”叫学生依据自
己的方式指认自己和同学的衣服。
三、带领学生做课本的练习作业(25分钟)
1、听录音,看看你听到的和图片是否一致。
2、听一听,指一指。
3、和你的同伴一起完成句子。
4、仿照书本所示,抛球做游戏。
5、带领学生书写汉字:风、贝
四、布置作业(2分钟)
抄写生词风、贝,每个十遍。
第四课时(40分钟)
本课教学内容:
中国文化教学,使学生对红色在中国的重要文化含义有所了解。
一、中国文化教学(35分钟)展示PPT,播放视屏
1、展示红旗袍、红灯笼、红包、五星红旗等,提示红色在中国代表喜庆。
2、播放红色中国的视屏。
(唯美的中国红,传统的红色服饰;中国古代结婚仪式;幸福歌、喜庆福字、中国结)
二、布置作业(5分钟)
1 记生词,下次课听写
2 背说课文
3 通过书刊或网络,了解一下其他国家的人们都喜欢什么颜色,不喜欢什么颜色,不同颜色有什么不同的含义,把你的发现做成文档,展示给大家。
课后小记(课后记录:值得注意的问题、学生提出的问题等)
从教学内容来看,大多数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但是有少数学生,朗读课文不流畅,回答问题有难度。
还有个别学生课堂项目完成得比较好,但是书面作业问题还比较多。
从教学过程来看,复习的环节多占用了5分钟时间,致使后面的课文操练时间不够,草草收场,练得不够透彻。
一班程慧曾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