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课文:马原文阅读
七年级语文29课_《马》

2、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 找出这些词语。 总特性:自由奔放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 “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 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 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 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 “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 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属于家马的是 2 3 6 7 10
属于野马的是 1 4 5 8 9
3、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文中的 依据在哪里? 深刻同情家马,由衷赞美野马。 4、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主要体现在哪 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采用对比手法来写。 全文: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 最后一段:以其他动物来衬托马的身体美貌 是大自然的杰作,突出并赞美马高贵的姿态。
5、理解下列语句含义: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 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 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 己去寻找食物;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 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2)指马从 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 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 者对马的深刻同情。
不迷失方向称
终日奔忙谓之
老马识途
马不停蹄 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冲锋在前领先曰
祝事功有成 英勇悲壮战死沙场则用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 作家。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 从小受到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 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 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 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 卷巨册《自然史》。他和百科全书派同时,但 并不参加启蒙运动。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 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 《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 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七年级语文下册《马》课文原文及赏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马》课文原文及赏析《马》课文原文巩乃斯的马,这些古今闻名的猛虎在草原下游荡寻食,它们出场是牧人最快乐的时候,也是草原上一幕壮景。
它们猛可地里像闪电般快速向你冲来,跟着又是雨箭般喷来,使你不能不闪退一旁,因而那样惊奇而又着迷。
我们几乎被吓得不敢确信自己的眼睛了。
面前群马奔腾,排山倒海,游人不由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你在任何地方也不可能见到这样一碧千里的草原,它绿得那么纯真,那么深沉,没有谁能这样让人心醉神迷。
我那时被30多匹腾空奔腾的骏马所吸引,它们个个披散着毛丛,冒着热气,胸脯竖得挺高,两肋下踏浪般起伏的腹部流线清晰突出,每一个动作都使人振奋。
牧民说,那正是它们的性格,勇往直前,前仆后继,死不回头。
它们虽然无声,却仿佛要用生命来宣告:生命只有前进,战斗才是尽头。
被暴雨的长鞭抽打着,被低沉的怒雷恐吓着,被刺进大地倏忽消逝的闪电激奋着,马,这不肯安分的生灵从无数谷口、山坡涌出来,山洪奔泻似的在这原野上汇集了,小群汇成大群,大群在运动中扩展,成为一片喧叫、纷乱、快速移动的集团冲锋!争先恐后,前呼后应,披头散发,淋漓尽致!有的疯狂地向前奔驰,像一队尖兵,要去踏住那闪电;有的来回奔跑,俨然像临危不惧、收拾残局的大将;小马跟着母马认真而紧张地跑,不再顽皮、撒欢,一下子变得老练了许多;牧人在不可收拾的潮水中被裹挟,大喊大叫,却毫无声响,喊声像一块小石片跌进奔腾喧嚣的大河。
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雪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而这一切,得在飞速移动中展现。
几分钟后,暴雨停歇,马群消失,那惊心动魄的大场面一下不见了。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
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比做一幅静态的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一刻凝固的历史图画。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马》

❖ 性情:呈训良
天然:美(自由)
❖ 形体:被奴役
品德:美(和平)
❖ 精神:被玩弄
形貌:美(匀称)
❖ 深深同情 ←─────对比─────→由衷赞美
互动研讨
1.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马”的驯良的? ①不逞自己的烈性,克制自己的动作;②迎合人的需要,毫 无保留的贡献自己。 2.驯养的马与野马相比,主要区别是什么? 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 赋予的美质,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 都是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3作者认为家马和野马哪个更美?为什么? 野马更美。因为天然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 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4.作者在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 写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是为了把马的“匀称”,“优美”的外形同其他动物 有缺陷的形体作比较;可以突出马的外形的高贵,完美。 5.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 终”? “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是指人类对马的驯养。马被人 类驯化,喂养,不能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作者说马“丧失 自由”。马被迫接受了人在它身上的缰绳,鞍,衔铁,蹄铁, 而且在长期驯化过程中,马已丧失了自己的天性,只知道服 从人的命令。文章用这句或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 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的作者的社会政治思 想。
❖ 因为这正是马与众不同的特征。颚骨过分伸长本 是“所有动物最卑贱的标志”,但马的颚骨却与 颈部的美相配合,凸显出其高贵的姿态。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 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 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 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 “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 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 衷赞美,对“被人养 育”“经过训练”“供人驱 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马》课件(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 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 佛窥伺着驾御人的颜色。
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
野马
________马? 战马 役马 宠马
这是一种可___的马?(一个字) (战马、役马、宠马)
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 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 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 都被铁钉洞穿了。
嘴巴被衔铁勒得歪在一边, 腹侧留下好多道的疮痍或被马 刺刮出好多条的伤疤,蹄子也 都被铁钉打穿了。
丧失自由,磨灭天性!
(可怜的家马啊,) 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变了形啊, 腹侧留下一道道(一道道)的疮痍, 或被马刺刮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 蹄子也都被铁钉(被铁钉)洞穿了。
.
布封的时代是一个神学时代, 人们的思想被挟制在不自由的空 间里……
他反对“权威”的臆说,出 版了《自然史》,被神学堡垒的 巴黎大学神学院指控为“离经叛 道”,要求给以“宗教制 裁” ……
“马”的成语
立了功说
汗马功劳
不迷失方向称
老马识途
终日奔忙谓之
马不停蹄
冲锋在前领先曰
一马当先
事功有成轻易取胜言
马到成功
英勇悲壮战死沙场则用
马革裹尸
马 .
写得最好的一篇“马文章”。
法·布封
与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 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
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 觑着。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
. “是的,我如果在对生命形式进 行选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 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一 匹野马,如果我的渴望得不到更大 的满足,那么就让我变成一匹野马, 在行动上去追求更大的自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马》课文-word文档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马》课文马①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②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
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马》课文原文

《马》课文原文《马》课文原文《马》是一部经典的作品,里面也是有着许多的内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课文的原文,欢迎大家的阅读。
《马》课文原文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
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
七年级语文29课_《马》精品课件

1、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 找出这些词语。
(1)无畏的精神,勇毅,慷慨以赴,兴奋鼓 勇
舞,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毅
(2)驯良的性格,克制,屈从,舍己从人, 驯
迎合,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舍弃生命。
良
特征:
一、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比 赛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二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 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例: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老马识途 马不停蹄 快马加鞭 马革裹尸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 作家。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 从小受到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 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 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 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 卷巨册《自然史》。他和百科全书派同时,但 并不参加启蒙运动。
窥伺 kuī sì 疮痍 chuāng yí
观瞻 zhān 妍媚 yán mèi
颚骨 è 遒劲 qiú jìng
畸形 jī
给予 jǐ yǔ
羁勒 jī lè 勒得变了形 lēi
思考: 作者介绍了几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天然野 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 这些词语。
两种马,一是天然野生,一是人类驯养
体
验
马是人类高贵而真诚的朋友, 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面对
与
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人类究竟该
反
怎样对待动物?
思
善待动物 珍爱生命
珍善 爱待 动生 物命
人教版七年级下《马》课件3

天然野生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或语段放声朗读,并说出 你喜欢的理由。
探究一
养人 的工 马驯
?
野 马
天 然 的
谁 更
美
这两类马中你更喜欢那种马?
家马的美 ACF 野马的美 BDEGH
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即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天性决 不凶猛,只是豪迈而犷野。群居行动,团结和睦。互相之间 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 作。
老马
臧克家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抬起头望望前面。
1932.4
马
布封
会
布丰(1707-1788),法 国博物学家、作家。贵族
晤
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 会法官。从小受到教会教
作 者
4.这场球赛幸亏他上场,我们才转败为胜,他真是马到成功
5.我们给长辈贺寿,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可以说龙马精神 6.不迷失方向叫 老马识途
7.冲锋在前,领先曰 一马当先
生活大课堂: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从出生就被喂养的 小猫,长到三岁时,主人想让它捉几只鼠, 谁知这只猫己毫无此概念,即使老鼠近在咫 尺,猫也不敢上前捕捉。再看看我们的大街 上,经常可以看见被人牵着抱着的宠物,这 些宠物穿着小毛衣、小背心懒洋洋地吃着主 人精心准备的食物。你家是否也养了小宠物 呢?请结合«马»中的驯马形象,谈谈你对上 述现象的认识和看法。(可从动物角度,也 可从人的角度来作答,要求吐真言,一两百 字左右即可)
探究二
作者在第五段运用了什么手法 写马?
对比—外貌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课文:马原文阅读
本文是关于七年级下册课文:马原文阅读,感谢您的阅读!
七年级下册课文:马原文阅读
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语言品味:开篇提出马和人的关系问题。
描述马的一种品格:勇敢。
无论在疆场上,还是斗争、射猎、演武、赛跑时,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第二种品格:驯良。
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意。
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眼的工具。
]
[段析:集中描述马的两种品格。
]
以上所述,是一匹所有才能都已获得发展的马,是天然品质被人工改进过的马,是从小就被人养育、后来又经过训练、专为供人驱使而培养出来的马。
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
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解除它们的羁绊,纵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嘴巴被衔铁勒得变了形,腹侧留下一道道的疮痍或被马刺刮出一条条的伤疤,蹄子也都被铁钉洞穿了。
它们浑身的姿态都显得不自然,这是惯受羁绊而留下的迹象:现在即使把它们的羁绊解脱掉也是枉然,它们再也不会因此而显得自由活泼些了。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人对马的“情意”。
残忍地禁锢。
人类把马彻底地摧残了。
马成了人类的玩物。
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
[段析:介绍人类对马的奴役。
]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
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自由自在地生活。
]
[段析:描摹大自然中马的美质。
]
这种动物的天性绝不凶猛,它们只是豪迈而犷野。
虽然力气在大多数动物之上,它们却从来不攻击其他动物;如果它们受到其他动物的攻击,它们并不屑于和对方搏斗,仅只把它们赶开或者把它们踏死。
它们也是成群结队而行的,它们之所以聚集在一起,纯粹是为着群居之乐。
因为,它们一无所畏,原不需要团结御侮,但是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
由于草木足够作它们的食粮,由于它们有充分的东西来满足它们的食欲,又由于它们对动物的肉毫无兴趣,所以它们绝不对其他动物作战,也绝不互相作战,也不互相争夺生存资料。
它们从来不发生追捕一只小兽或向同类劫夺一点东西的事件,而这类事件正是其他食肉类动物通常互争互斗的根源:所以马总是和平生活着的,其原
因就是它们的欲望既平凡又简单,而且有足够的生活资源使它们无需互相妒忌。
[热爱和平。
团结和睦。
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
]
[段析:描摹大自然中马的美德。
]
在所有的动物中间,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因为,如果我们拿它和比它高一级或低一级的动物相比,就发现驴子长得太丑,狮子头太大,牛腿太细太短,和它那粗大的身躯不相称,骆驼是畸形的,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
颚骨过分伸长本是兽类头颅不同于人类头颅的主要一点,也是所有动物的最卑贱的标志;然而,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
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
马一抬头,就仿佛想要超出它那四足兽的地位。
在这样的高贵姿态中,它和人面对面地相觑着。
它的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不大不小,不像牛耳太短,驴耳太长;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马尾和鹿、象等的短尾,驴、骆驼、犀牛等的秃尾都大不相同,它是密而长的鬃毛构成的,仿佛这些鬃毛就直接从屁股上生长出来,因为长出鬃毛的那个小肉桩子很短。
它不能和狮子一样翘起尾巴,但是它的尾巴虽然是垂着的,却于它很适合。
由于它能使尾巴两边摆动,它就有效地利用尾巴来驱赶苍蝇,这些苍蝇很使它苦恼,
因为它的皮肤虽然很坚实,并且满生着厚密的短毛,却还是十分敏感的。
[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
将马与另外七种动物作比较,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
[段析:写天然野生的马的美貌。
通过对比,表现了两种状态下马的不同生存状况。
]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