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参观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前几天去参观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那感觉就像是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刚到卢沟桥,那狮子就先给我来了个“下马威”。
你看那卢沟桥的狮子,一个个形态各异,活灵活现的。
以前光听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次真的站在跟前,还真有点眼花缭乱。
不过呢,在这种带着历史厚重感的地方看这些狮子,心里就多了一份肃穆,感觉它们也像是那段历史的见证者一样。
走进抗战纪念馆,那气氛一下子就凝重起来了。
里面的陈列啊,就像一部立体的历史书。
那些生锈的枪炮,发黄的照片,还有战士们用过的简陋的生活用品,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
看着那些照片上战士们坚定的眼神,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得有多勇敢啊。
那时候的中国,被日本侵略者欺负得不成样子,可咱们的先辈们没有退缩,就像一群硬汉,挺起了脊梁跟敌人干。
有个展柜里放着一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人的思念,可写信的战士最后还是选择了留在战场上。
我站在那儿看了好久,就好像能透过这些字看到那个战士写信时的情景,他可能一边写一边在想,打完这仗就回家,可是他也许知道,这仗很残酷,自己可能回不去了。
这时候我就觉得,现在的和平生活真是来之不易,那都是这些英雄们用命换来的啊。
我印象特别深的还有一个场景复原,模拟的是战斗时的场景。
那硝烟弥漫的样子,战士们奋勇杀敌的姿态,还有枪炮的轰鸣声(虽然是模拟的),都让我心跳加速。
感觉自己好像也置身于战场之中,能感受到那种紧张和热血沸腾。
我当时就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勇敢呢?估计一开始得害怕得腿发软,但是被那种爱国的热情一激励,也得冲上去跟小鬼子拼了。
从纪念馆出来,再看卢沟桥,就觉得这桥承载的不仅仅是交通的功能了,它简直就是一座英雄桥。
这一趟参观下来,就像上了一堂超级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我想啊,咱们现在这些人,可不能忘了这段历史。
要像那些抗战英雄们学习,该硬气的时候就得硬气,也要珍惜现在的和平日子,好好生活,可不能让先辈们的血白流了。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前几天去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那感觉就像一下子被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真的是超级震撼又特别有感触。
一到纪念馆外面,就能看到卢沟桥那古朴的模样。
站在桥上,我就想啊,当年这儿可发生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呢。
那些石狮子就静静地蹲在那儿,好像它们也是历史的见证者,说不定它们心里都藏着好多当年战斗的故事,只是没法说出来。
走进纪念馆,那氛围一下子就变得严肃起来。
展厅里的灯光打在那些展品上,就像聚光灯打在舞台上的主角一样,只不过这些主角是充满了历史沧桑感的。
从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到士兵们用过的破旧军用品,每一件东西都在无声地讲述着当年的艰难和壮烈。
我看到了一幅幅当年战争的照片,那些画面简直让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那副丑恶的嘴脸让人恨得牙痒痒。
但是咱们中国的军人和老百姓,那可真是硬骨头啊!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没有精良的武器,没有充足的物资,就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和敌人死磕。
有一个场景复原的部分特别让我印象深刻。
那是模拟的一场战斗场景,逼真得我好像都能听到枪炮声和战士们的呐喊声。
战士们趴在简陋的掩体后面,眼睛里透着坚定的光,向着敌人冲锋。
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心里得多害怕啊,可是为了国家、为了家人,就那么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
这种勇敢,现在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可能很难真正体会到。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普通老百姓支援抗战的事迹。
他们虽然没有直接上战场杀敌,但是送粮食、抬伤员、做情报工作,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抗战贡献力量。
这让我明白了,抗战的胜利不是某一个人的功劳,是全民族齐心协力的结果。
从纪念馆出来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就想啊,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可真是来之不易。
以前总是听老人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但是只有亲身到这个地方走一遭,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分量。
我觉得这个纪念馆就像一本生动的历史书,它把那些书本上枯燥的文字都变成了鲜活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
说起来,这真不是一次计划之中的行程,但往往这种偶然,更能带来深刻的触动。
刚到纪念馆门口,那凝重的氛围就已经扑面而来。
建筑外观庄重严肃,仿佛在默默地诉说着那段沉重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还有那逼真的场景复原,一下子就把我拉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我在一个展示抗战时期武器的橱窗前面停住了脚步。
那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枪支弹药,有老旧的步枪,还有已经生锈的手榴弹。
看着那些武器,我忍不住想象当年的战士们是怎样拿着它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
这些武器虽然现在看起来已经破旧不堪,但在那个时候,它们可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重要依靠。
继续往前走,我看到了一面墙上挂满了抗战英雄的照片。
他们的眼神坚定而勇敢,那是一种视死如归的神情。
其中有一张照片吸引了我,那是一位年轻的战士,看起来也就二十来岁的样子。
他的脸上还带着些许稚嫩,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坚毅。
我盯着那张照片看了好久,心里想,他在奔赴战场的时候,有没有害怕过?他的家人是不是在家乡日夜盼着他归来?想到这儿,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在一个展区里,有一个模拟的战场场景。
地上是泥泞的土地,周围是被炸得残破不堪的房屋和断壁残垣。
我仿佛能听到炮弹的爆炸声,能看到硝烟弥漫在空中。
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我们的战士们毫不退缩,为了保卫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他们舍生忘死。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一封战士写给家人的家书。
信中的字迹歪歪扭扭,但每一个字都饱含深情。
他告诉家人不要担心他,说他为了国家而战感到无比光荣。
可字里行间,又能让人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我想,他在写下这封信的时候,心里一定是五味杂陈的吧。
在纪念馆的一个角落里,展示着一些当年老百姓支援抗战的物品。
有一双破旧的布鞋,那密密麻麻的针脚,看得出是主人用心缝制的。
还有一个装满干粮的布袋,也许这就是老百姓能拿出来的最好的东西了,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支持着前线的战士们。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去红色抗日战争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去了卢沟桥,就像翻开了一本沉甸甸的历史大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块石头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沧桑。
一到卢沟桥,那狮子就把我给震住了。
都说“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我还真不信邪,站在那儿就开始数。
数着数着就晕乎了,这狮子形态各异,有的在怒吼,有的在嬉戏,有的好像在沉思。
但再看这些狮子的时候,我心里突然就泛起一阵悲凉。
这些狮子经历了那场残酷的抗日战争,它们是那场战争的见证者啊。
站在卢沟桥上,望着桥下的永定河水,我就想象着当年的画面。
1937年7月7日,这儿就像被恶魔撕开了平静的口子。
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枪声打破了夜空的宁静。
那时候的桥肯定不是像现在这样平静,而是战火纷飞,战士们在这儿拼死抵抗。
我仿佛能听到战士们的呐喊声,能看到他们挥舞着大刀,冲向敌人。
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保卫祖国,保卫这片土地。
走在桥上,脚下的石板路都好像带着历史的余温。
那些斑驳的痕迹,也许是当年战争留下来的伤疤。
我想,这桥得多疼啊,可是它又那么坚强地挺立着,就像我们中华民族一样。
在抗日战争纪念馆里,看着那一幅幅黑白的照片,那些简陋的武器,还有烈士们的遗物,我的心情特别沉重。
我们的先辈们用那么差的装备去对抗装备精良的敌人,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但他们没有退缩,每一个牺牲的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从纪念馆出来,再回头看卢沟桥,我对它有了一种全新的敬意。
它不仅仅是一座桥,它是连接着过去和现在的纽带,提醒着我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可不能把这些英雄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当作理所当然。
卢沟桥之行,就像是给我上了一堂超级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我觉得自己以后得更努力地生活,也要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让大家都记住,在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多么悲壮又伟大的事情。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汇编4篇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汇编4篇第1篇: 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单位组织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该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伟大胜利》展览展示了中华民族从1931年到1945年的抗战历程。
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突出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员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突出表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的巨大民族牺牲和作出的重要贡献,深刻揭露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经过这次参观学习,我受益匪浅,让我更加深刻明白了做一名中国共产党员是多么无比光荣,没有共产党当年的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何来今天的美好生活。
让我深刻了解到该如何做一名合格党员,一个党员同志在社会中所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想象一下当年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员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曾看过《拯救大兵瑞恩》电影中,一名士兵在战场上临牺牲那一刻不停的喊着妈妈、妈妈……共产党员也是人,谁都有亲人,他们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他们与家人离别到战场上杀敌,多么艰难……他们的心情又是如何……我想这不光是心情沉重所能表达的,虽然那个战乱年代牺牲了很多人,惨死了很多百姓……然而他们还是走过来了,他们胜利了,他们战胜了一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在发挥伟大作用,共产党员应该是旗帜,是模范!我们要牢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且认真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工作学习上有所建树,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员是平凡的,他们需要那份默默无闻的贡献和宁静致远的衣钵;党员也应该是优秀的,他们战斗在各条战线上,起着模范带头作用,他们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或是精湛的技术,进步的思想。
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通用6篇)

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通用6篇)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篇1这几天注定不能平静的度过,参观完抗日战争纪念馆,我内心深深被震撼,于是有感而发。
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全国唯一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坐落于七七事变的爆发地——北京西南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庄严,肃穆。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抗战历程。
在参观中,我们首先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
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随着缓缓移动的参观人流,杨靖宇,佟麟阁,左权,张自忠?一个个熟悉而崇高的名字印入大家的眼帘。
国难当头,英雄辈出。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牺牲时,年仅37岁;东北抗联将领杨靖宇牺牲后,日军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竟无一粒粮食;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正是无数抗日先烈的爱国奉献精神凝聚起了中华民族不屈的脊梁。
可以说,没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国奉献的崇高精神,中国抗战的胜利是不可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绝不会是在1945 年。
今天,当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时,我们应当谨记团结奉献的抗日精神。
把满腔爱国之情化为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工作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努力而扎实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历史虽已过去,我们不仅看看就完了,而是要记住这一段历史,勿忘国耻,将理性的爱国主义发扬光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努力奋斗。
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篇2 清明节的前一天,马老师带我们去烈士陵园为烈士扫墓。
到了大门口,我们排好队,整装待发,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走去。
在烈士陵园,我们都严肃地站在纪念碑前,我们唱了队歌,庄重地宣誓。
随后老师带领我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走进大门,映入眼帘的就是解放军叔叔和日本鬼子拼杀的壁画。
抗日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

抗日纪念馆卢沟桥观后感去卢沟桥的抗日纪念馆走了一遭,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严肃“冒险”。
一到卢沟桥,那石狮子就像历史的见证者一样,一个个威严又透着岁月的沧桑。
它们好像在无声地诉说着当年在这里发生的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每一只狮子的表情都像是藏着故事,有的愤怒,有的坚毅,仿佛它们也想投身到那场抵御外敌的战斗中去。
走进抗日纪念馆,那感觉就更强烈了。
一进去,气氛就变得沉甸甸的,仿佛空气里都弥漫着当年战争的硝烟味儿。
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展品,那些锈迹斑斑的枪炮,破破烂烂的军衣,还有战士们用过的简陋的生活用品,都让我心里一阵发酸。
我就在想啊,当年的先辈们就是拿着这些“家伙事儿”,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和装备精良的小日本鬼子干仗的,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看着墙上那些黑白照片,照片里的战士们虽然面黄肌瘦,但眼神却像燃烧的火焰一样。
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有的拿着大刀,有的扛着土枪,那股子拼命的劲头,仿佛要从照片里冲出来似的。
还有那些记录平民百姓遭受苦难的照片,老百姓们流离失所,眼神里满是惊恐和无助,看得我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
这小日本鬼子当年在中国的土地上可真是干了太多丧尽天良的事儿了。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展柜里放着的一封家书,字迹歪歪扭扭的,应该是一个战士匆忙之中写给他家人的。
虽然字写得不好看,但字里行间透出来的那种对家人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让我特别感动。
我想,他在写这封信的时候,心里一定是既想着家人的安危,又坚定地要在战场上保卫国家,这种矛盾又伟大的情感,我们现在的人可能很难完全体会到。
从纪念馆出来,再看卢沟桥,就感觉这桥不仅仅是一座桥了,它更像是一座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历史大桥”。
我们现在能在和平的环境里生活、工作、玩耍,都是当年那些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要是没有他们,咱们现在说不定还在被小日本欺负呢。
这次参观卢沟桥和抗日纪念馆,就像上了一堂特别生动又深刻的历史课。
这堂课让我知道,历史不能忘,那些英雄们更不能忘。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参观观后感朋友们!我前几天去了卢沟桥抗战纪念馆,那可真是一次特别又震撼的经历啊。
刚走到卢沟桥那儿,就感觉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桥的石板路啊,好像都在默默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你看那石狮子,形态各异,可它们见证的却是一段沉重又伟大的历史。
走进纪念馆,那里面的氛围一下子就把我带入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就像时光机一样,把当年日本侵略者的残暴毫无保留地展现在我眼前。
那些枪炮的模型,还有战士们破旧的军装、简陋的武器,让我心里一阵发酸。
咱们的先辈们就是拿着这些并不精良的装备,去对抗装备精良的侵略者啊,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组反映卢沟桥事变的场景复原。
那小小的模型里,仿佛藏着千军万马。
看到日本军队无理挑衅,蓄意发动战争,我气得直咬牙。
而咱们的守军呢,毫不畏惧,坚决抵抗,那种视死如归的精神,真的让我由衷地敬佩。
这卢沟桥事变啊,就像一颗火种,点燃了全民族抗战的熊熊烈火。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还看到了很多老百姓支援抗战的事迹。
那时候大家真的是众志成城,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妇女们给战士们做军鞋,孩子们也帮着传递情报,这就是全民皆兵啊。
我就在想,要是我在那个时候,我能像他们一样勇敢吗?我想我肯定也会冲上前去,因为这是咱们的国家,咱们的家,怎么能让侵略者肆意践踏呢。
参观完出来,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觉得咱们现在的幸福生活,真的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就像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一样。
现在有时候我走在大街上,看到那些嘻嘻哈哈的年轻人,我就想啊,要是他们也能来这儿看看就好了。
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它告诉我们要珍惜和平,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因为历史虽然过去了,但有些东西永远不能忘记。
卢沟桥抗战纪念馆,就像是一座历史的灯塔,它照亮了我们前行的路,也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更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坚定的信念。
朋友们,有机会真的一定要去看看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有感
应史纲作业的要求,我们班全体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首先,我们参观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园内有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亲笔题写碑名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有以《国歌》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民八年浴血奋战历史的雕塑群区以及下沉式中心广场、宛平城墙、绿林等主要景观。
雕塑群区22500平方米,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过程,分为“日冠侵凌”、“奋起救亡”、“抗日烽火”、“正义必胜”四个部分,摆放38尊直径2米,高4.3米的柱形铸铜雕塑。
站在这巨大的雕塑面前,听着导游包含深情的讲解,一幅幅历史画卷仿佛展开在面前。
我看到了,祖国母亲在日寇铁蹄践踏下的痛苦呻吟。
看吧,1937年12月的南京,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万生命被一群没有人性的野兽残忍的毁灭;在哈尔滨,有个令人不寒而栗的魔窟,日军731部队正在那里凶残解剖活人,灭绝人性的用中国百姓做细菌毒气实验;还有那惨绝人寰的万人坑,无数中国人的血肉层叠堆积着,累累的白骨仿佛在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
1937年7月7日,日本法西斯集团经过充分准备后,悍然发动了卢沟桥事变,把6年前在中国东北挑起的局部战争升级为全面侵华战争,率先在世界的东方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八年抗日战争的序幕。
一个以宽容、和善、仁义作为道德标准的民族,开始在一种痛苦中学会以血还血、捍卫生命和民族的尊严。
卢沟桥畔的枪声引燃的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日圣火,将中国推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以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辉煌战绩,一扫中国近百年尽遭侮辱、积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赢得了反对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卢沟桥上的石狮,仿佛在无声的向我们讲述着73年前的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作为抗击侵略者的英雄部队而永远的留在历史的长河中。
副军长佟麟阁,师长赵登禹英勇牺牲。
29军大刀队的一位战士用大刀接连砍死砍伤日军13人,自己也壮烈殉国。
驻守在卢沟桥北面的一个连的战士,战到最后只剩下4人。
7月7日是中国人自己的国殇日,这一天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太多的意义了。
在纪念七.七事变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千千万万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而战斗和牺牲的中国共产党的战士们;不能忘记抗战期间,坚持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为反抗日本侵略而牺牲的国民党军队将士们;正是他们的奋起反抗,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我们更不能忘记日本军国主义屠杀3500万中国人民的血泪史。
抗日战争纪念馆丰富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了解。
一幅幅触目惊心的照片,文物,场景再现,强烈的激荡着我们的心灵,把我们又带回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东北抗联、在太行山上、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地雷战、地道战,杨靖宇,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台儿庄大捷,一幅幅图片,一段段文字,一个个雕塑无一不是在向我们讲述着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印象最深的是上海南站的一张老照片,一个小孩子在哭,车站候车室已经被惨无人道的日本法西斯炸为一片废墟,候车室几百个无辜的中国平民的生命就这样被无情的毁灭。
或许,他在为失去的身边照顾他的亲人而哭泣吧,或许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害怕的哭了,但是天真的孩子的哭声拷问着人们的灵魂和良知,向人们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
参观结束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那场让中国人不堪回首的战争虽已过去整整65个春秋,但在那场战争中,正义与邪恶、理智与狂热,均展现得淋漓尽致,留给后人恒久的思索。
战争灾难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部历史教科书,需要后人反观和阅读。
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拿什么去纪念我们的抗战胜利?应该尊重和正视历史、提高警惕,珍惜和平,发愤图强、。
这次活动非常有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深受教育,对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愿死者安息,愿历史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