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
合集下载
数字注入式仿真的红外侦察告警系统作用距离等效推算

e v a l u ar ng a e o f I R wa ni r n g — r e c o na i s s nc a e s y s t e m u n d e r di f f e r e n t we a he t r c o n d i io t ns .
Di s t a n c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i n j e c t i o n t e s t f o r I R
wa r n i ng - r e c o nn a i s s a nc e s y s t e m
第 4 2卷 第 7期
VO 1 . 4 2 NO. 7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n f r a r e d a n d La s e r E n  ̄ i i
2 0 1 3年 7 月 J u1 . 2 0 1 3
数 字 注入 式 仿 真 的 红外 侦 察告 警 系统 作 用距 离等 效 推 算
摘 要 :作 用距 离是 红外 侦察 告警 系统 一 项重要 的性 能指标 ,一般 采 用外场 动 态飞行 试 验 方法进 行
考核 。飞行 试验 只 能获得 特 定 气象条件 下的作 用距 离 , 为评估 系统在 不 同气 象条 件 下的作 用距 离 , 提 出基 于数 字 图像 注入 式仿 真 实验 的红 外侦 察告 警 系统作 用距 离等 效推 算 方法 。介 绍 了“ 电影 回放 式” 的数 字 图像 注入 式仿 真 实验模 式 , 以及 用于作 用距 离等 效推 算 的数 字图像 的 生成 方 法 , 给 出 了仿 真 实
Y a n g Mi a o mi a o , L i u L i a n w e i , Xu Z h e n l i n g , F a n . H o n g j i e , Wa ng Mi n , L i u Y a n f a n g ’
Di s t a n c e e q u i v a l e n t c a l c u l a t i o n b a s e d o n i n j e c t i o n t e s t f o r I R
wa r n i ng - r e c o nn a i s s a nc e s y s t e m
第 4 2卷 第 7期
VO 1 . 4 2 NO. 7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n f r a r e d a n d La s e r E n  ̄ i i
2 0 1 3年 7 月 J u1 . 2 0 1 3
数 字 注入 式 仿 真 的 红外 侦 察告 警 系统 作 用距 离等 效 推 算
摘 要 :作 用距 离是 红外 侦察 告警 系统 一 项重要 的性 能指标 ,一般 采 用外场 动 态飞行 试 验 方法进 行
考核 。飞行 试验 只 能获得 特 定 气象条件 下的作 用距 离 , 为评估 系统在 不 同气 象条 件 下的作 用距 离 , 提 出基 于数 字 图像 注入 式仿 真 实验 的红 外侦 察告 警 系统作 用距 离等 效推 算 方法 。介 绍 了“ 电影 回放 式” 的数 字 图像 注入 式仿 真 实验模 式 , 以及 用于作 用距 离等 效推 算 的数 字图像 的 生成 方 法 , 给 出 了仿 真 实
Y a n g Mi a o mi a o , L i u L i a n w e i , Xu Z h e n l i n g , F a n . H o n g j i e , Wa ng Mi n , L i u Y a n f a n g ’
一种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试验评估方法

VO2. 040 N. O 1 2 . 06 2N V
亮度 可 以采 用 大 气 辐 射 传 输 软 件 ( L 如 OWTR AN7 ) 计算 , 或者 从 背景 特 性 数 据 库 中 调 用 相 近 条 件 下 的数
目标 , 图像信噪 比为 S R0 的 目标距离 即为被试 品 N g 时
跟 踪 作用 距离 。
2 试 验 方 法
首先 通 过静 态 测试 的 方 法 , 定 系 统 响 应 曲线 和 标 非背 景空 间起伏 噪 声 , 后 利 用 外 场 动 态 实 际 飞行 试 然
验 处 理得 到 S 值 , 后按 信 噪 比准 则 , 据 目标 特 NR 最 根 性 和气象 条 件参 数 对作 用距 离进 行 推 算 。
红外 成 像 系统 的 响应 曲线 为 :
e— AL +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1
距离 试 验 及折 算方 法 。 或 车载 、 载装 备 , 测 背 景 为 均 匀 晴 朗天 空 , 舰 观 目标 为
飞 机 或导 弹 , 迎 着 观 测 方 向飞 行 , 见 度 不 小 于 8 并 能
k 。 m
1 2 评估 准 则 .
记 录被 试 品 在 作 用 距 离 时 刻 的 原 始 图 像 灰 度 数 据 , 算 目标 的灰 度 e、 景 灰 度 值 e 计 背 和 图像 空 间 噪 声 e 则: ,
S 一 ( 一 ) e NR / () 2
根 据 目标 检 测 、 提取 和跟 踪算 法 特点 , 我们 把 图像 信 噪 比作 为被 试 品 作 用 距 离 评 估 的着 眼点 , 即 只 要 亦
4 )进 行作 用 距离 推 算
① 根 据被 试 品 作 用 距 离 指 标 规 定 情 况 下 的 目标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目录中还包含了红外成像系统的实际应用案例。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 好地理解红外成像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通过阅读这些案例,读者可以了解红 外成像系统在军事、航空航天、工业检测等领域的应用情况,进一步加深对红外 成像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估》这本书的目录结构严谨,内容丰富,涵盖了 红外成像技术的多个方面。通过对目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红外成像系统 的基本原理、测试方法、评估标准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和研 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红外成像系统在军事、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重要 性。例如,在军事上,红外成像系统可用于夜间侦查、目标跟踪等;在航空航天 领域,红外成像系统则可用于气象观测、空间探测等。医疗领域也开始应用红外 成像技术,如红外热像仪在中医诊断中的应用。
书中还提到了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估方法。作者详细介绍了各种测试设 备、测试条件及数据处理方法,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同时, 书中还强调了测试与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只有经过科学、客观的测试与 评估,才能保证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估
读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红外
介绍
红外
成像
读者
测试
比较
成像
系统
系统 评估
这些
测试
方法
分析
性能
实际应用
参数
提供
内容摘要
《红外成像系统的测试与评估》是一本全面介绍红外成像系统测试与评估的书籍。本书从红外成 像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红外成像系统的性能参数、测试方法以及评估标准。
复杂大气条件下红外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

第3 7卷 第 6期
V01 . NO. 37 6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fae n srE gn eig n rr da dLa e n i e rn
20 0 8年 l 月 2
De 20 8 c. o
复杂 大气 条 件 下红 外 系统 作 用 距 离 的估 算
高 思 峰 ,吴 平 ,何 曼 丽 ,王 晓 ,张 明
( .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10 ; 1中 江 1 1 1
2 南 京 航 空航 天 大 学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1 . 江 1 0 6)
摘 要 : 过 对 海 平 面 上 水 蒸 气 、 氧 化 碳 含 量 对 应 大 气 吸 收 透 过 率 的 数 据 进 行 拟 合 , 出在 3 通 二 得 ~ 5 m 和 8 1 m 大 气 窗 口 , 蒸 气 吸 收 透 过 率 与 可 降 水 分 , 氧 化 碳 吸 收 透 过 率 与 海 平 面路 程 长 度 ~ 3l x 水 二 的 关 系 。 依 据 相 关 文 献 进 行 高 度 和 斜 程 修 正 。 析 了 大 气 对 红 外 辐 射 的 散 射 衰 减 以 及 总 衰 减 。 此 并 分 在
基础 上基 于 MR D 法和 约翰逊 准则 给 出 了扩展 源 目标红 外辐射 作 用距 离的估 算方程 。综合 考虑 了 目 T
标 形 状 、 气 能 见 度 、 拔 高度 、 大 海 目标 天 顶 角 和 空 间 频 率 以 及 探 测 概 率 等 多种 因 素 对 热 成 像 系 统 作 用 距 离 的 影 响 。 出 了作 用 距 离估 算 实例 及 结 果 。 给
i fae s se n r d y tm f r x a d d a g t r o e p n e t r e wa p e e td. Th f co s f a g t ie, amo p e c iiii s rsne e a t r o tr e sz t s h r v sb l y, i t
V01 . NO. 37 6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fae n srE gn eig n rr da dLa e n i e rn
20 0 8年 l 月 2
De 20 8 c. o
复杂 大气 条 件 下红 外 系统 作 用 距 离 的估 算
高 思 峰 ,吴 平 ,何 曼 丽 ,王 晓 ,张 明
( . 国 人 民 解 放 军 理 工 大 学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10 ; 1中 江 1 1 1
2 南 京 航 空航 天 大 学 理 学 院 , 苏 南 京 2 0 1 . 江 1 0 6)
摘 要 : 过 对 海 平 面 上 水 蒸 气 、 氧 化 碳 含 量 对 应 大 气 吸 收 透 过 率 的 数 据 进 行 拟 合 , 出在 3 通 二 得 ~ 5 m 和 8 1 m 大 气 窗 口 , 蒸 气 吸 收 透 过 率 与 可 降 水 分 , 氧 化 碳 吸 收 透 过 率 与 海 平 面路 程 长 度 ~ 3l x 水 二 的 关 系 。 依 据 相 关 文 献 进 行 高 度 和 斜 程 修 正 。 析 了 大 气 对 红 外 辐 射 的 散 射 衰 减 以 及 总 衰 减 。 此 并 分 在
基础 上基 于 MR D 法和 约翰逊 准则 给 出 了扩展 源 目标红 外辐射 作 用距 离的估 算方程 。综合 考虑 了 目 T
标 形 状 、 气 能 见 度 、 拔 高度 、 大 海 目标 天 顶 角 和 空 间 频 率 以 及 探 测 概 率 等 多种 因 素 对 热 成 像 系 统 作 用 距 离 的 影 响 。 出 了作 用 距 离估 算 实例 及 结 果 。 给
i fae s se n r d y tm f r x a d d a g t r o e p n e t r e wa p e e td. Th f co s f a g t ie, amo p e c iiii s rsne e a t r o tr e sz t s h r v sb l y, i t
红外探测系统作用距离试验与评估方法

受 鉴定试 验 时间 、 场环境 等 因素 的限 制 , 建 并按 外 构
照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环 境要 求进行 红外 探测 跟踪设 备 性 能的 评估
比较 困难 , 外 场鉴 定试 验 组 织 复 杂 , 资 、 料 消 且 物 材
用 过 程 中不可 缺少 的重 要 环节 , 是装 备 性 能和 质 量
Vo . 3 , . 1 7 No 7
火 力 与 指 挥 控 制
FieCo to r n r I& Co ma d Co to m n nr1
J12 1 u ,0 2
第 3 7卷 第 7期 21 0 2年 7月
文 章 编 号 : 0 2O 4 ( O 2 O — 1 20 1 0 一 6 O 2 1 ) 70 9 — 4
Ke r s i fa e e e t r , c i n r n e v n d sg P R y wo d : r r d d t c o a t a g ,e e e i n, LS n o
引 言
武 器系统 鉴定试验是 系统从 设计 到装 备部 队使
温度 、 湿度 、 见度条 件下 能达 到 的指 标 参数 。由于 能
红外 探测 系统作 用距 离试 验 与评 估 方 法
王
(.解 放军 99 1 队 9 分 队 , 宁 1 24 部 3 辽
琦 张 继 旭 曹 艳 霞 , ,
葫 芦 岛 I5 0 ) 2 0 1
葫 芦 岛 15 0 ,.解 放 军 9 4 3部 队 3分 队 , 宁 2012 29 辽
(. 1 PLA,te9 nto 9 9 1Tr o , ld o1 5 0 , ia, . h 3u i f 2 4 opsHu u a 2 0 1Ch n 2 PLA,t e3u i o 2 9 opsH uu a 2 0 1, h n h nt f 9 4 3Tro , l d o 1 5 0 C ia)
红外系统作用距离计算方法研究

式, 并对该公式进行 了试 验验证. 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表 明 , 当探测背景对探 测器 的噪声 影响 高于探测 器 自身 噪声 时 , 作用距
离与红外系统的入瞳孔径不直接相关 , 而与红外系统角分辨率有关 . 关键词 : 红外系统 ; 作用距离 ; 信噪 比; 探测概率
中图 分 类 号 : i ;N 7 5T 9 6 文献 标 识 码 : A
b h e e tr i ef y t ed t c o t l.Ex e i n a a s o t a h q a in i o g u u o t e f c . s p rme td t h w h tt e e u t s c n r o st h a t o Ke r s i fa e y t m ;o e a ig r n e NR ;d tc i n y wo d : r r d s s e n p r t a g ;S n ee t o
psd o e .Ba e n q a t m fiin yo e e t r h p r t g r n ee u t n o s s e i d rv d. c r i g s d o u n u ef e c fd tc o ,t eo e a i a g q a i fI y t m e i e Ac o d n c n o R s t h q a in,o e a i g r n eo R y t m ea e o t e r s l t n o h y t m ,b td e o i c l ea e o t ee u t o p r t a g fI s se r l ts t h e o u i ft es s e n o u o s n t r t r lt d e y
Ca c l tng M eho fOp r tng Ra g fI r r d S se s lu a i t d o e a i n eo nf a e y tm
红外点目标作用距离数学建模与评估

第4 2卷 第 8期
VO1 . 4 2 NO . 8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n ra f r e d a n d La s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年 8 月
Aug . 201 3
红 外 点 目标 作 用 距 离 数 学 建 模 与 评 估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Ad v a n c e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ng a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Op t i c s , F i n e Me c h ni a c s nd a P h y s i c s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C h ng a c h u n 1 3 0 0 3 3 n or d e r t o q u i c k l y a n d a c c u r a t e l y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mpa c t O f p e fo r r ma nc e r e q u i r e me nt s b y a n u mb e r o f pa r a me t e r s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r a n g e,wh i c h i s a n i mp o r t nt a p ra a me t e r i n I R d e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w a s s t u d i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Fi r s t l y, c o n s i d e in r g t he s pe c t r a l t r a n s mi t t nc a e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o f t h e f il t e r a nd t he e n c i r c l e d e n e r g y a f f e c t e d b y he t r e l a t i v e p os i t i o n b e t we e n p o i n t s p r e a d f u n c t i o n a n d he t p i x e l ,t he n u mb e r o f e l e c t r o n s p r o d u c e d b y c o n t r a s t r a d i a t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b e t we e n t rg a e t a n d b a c k g r o u n d i n t he i ma g e p l a n e wa s p r e s e n t e d.S e c o n d l y,i r r a d i nc a e p r od u c e d b y b o t h t e mp o r a l a n d s p a t i a l n o i s e i n he t i ma g e p l a n e b a s e d
VO1 . 4 2 NO . 8
红 外 与 激 光 工 程
I n ra f r e d a n d La s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2 0 1 3年 8 月
Aug . 201 3
红 外 点 目标 作 用 距 离 数 学 建 模 与 评 估
( 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O p t i c a l S y s t e m Ad v a n c e d Ma n u f a c t u r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ng a c h u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Op t i c s , F i n e Me c h ni a c s nd a P h y s i c s , C h i n e s e Ac a d e my o f S c i e n c e s ,C h ng a c h u n 1 3 0 0 3 3 n or d e r t o q u i c k l y a n d a c c u r a t e l y u n d e r s t a n d t h e i mpa c t O f p e fo r r ma nc e r e q u i r e me nt s b y a n u mb e r o f pa r a me t e r s ,t h e o p e r a t i n g r a n g e,wh i c h i s a n i mp o r t nt a p ra a me t e r i n I R d e t e c t i o n s y s t e m ,w a s s t u d i e d i n t h i s p a p e r . Fi r s t l y, c o n s i d e in r g t he s pe c t r a l t r a n s mi t t nc a e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o f t h e f il t e r a nd t he e n c i r c l e d e n e r g y a f f e c t e d b y he t r e l a t i v e p os i t i o n b e t we e n p o i n t s p r e a d f u n c t i o n a n d he t p i x e l ,t he n u mb e r o f e l e c t r o n s p r o d u c e d b y c o n t r a s t r a d i a t i o n i n t e n s i t y b e t we e n t rg a e t a n d b a c k g r o u n d i n t he i ma g e p l a n e wa s p r e s e n t e d.S e c o n d l y,i r r a d i nc a e p r od u c e d b y b o t h t e mp o r a l a n d s p a t i a l n o i s e i n he t i ma g e p l a n e b a s e d
焦距作用距离理论计算-131119

2 理论计算
此项目要求对弦长 40m~50m 的船实现 3km 探测,2km 识别,采用非制冷 384*288,25μ m 探测器,探测识别成像像素线对按 4:8 来计算。 2.1 非制冷机芯焦距选型按照 50%概率计算如下: a)经过大气衰减后,根据公式(1) ,假设船体与大气背景温差 5℃,则 5℃ ×0.2=1℃>0.65℃,远高于系统的最小温度分辨率(MRTD=0.65℃) ,此 条件可满足。 b)焦距计算 理论值: 根据 40m~50m 弦长的船,暂定船宽 6m,则船的临界尺寸为 40 ∗ 6=15.5m, 实现探测 3km, 识别 2km, 按识别 2km 计算, 成像 8 个线对 (一个线对 2 个像素) 来计算所需焦距值,根据公式(2) ,焦距 f=Rne /H=2*8*2*25μ m /15.5m≈52mm; 依据上述计算, 理论上 52mm 焦距即可满足需求,以及参考大量的实际工程经 验建议采用我司 SIM3075、 SIM3100、 SIM3150, 即 SIM 机芯配 75mm、 100mm、 150mm 三款机芯均可, 在体积重量等允许的情况下建议选用 150mm 焦距, 可以保证在满 足监控距离的需求上对目标监测更清晰,效果更好。 2.2 制冷建议选配公司 IR256+100mm 焦距镜头,即可满需求。
其中: Δ Te 为目标与背景的实际等效温差; Δ T 为大气衰减后,目标与背景的视在温差;
τ
a
(R)为 R 距离上的平均大气透射比;
H 为目标大小; ������������ 为不同观察等级要求时的目标在红外探测器上成像大小,即像素数*象元 尺寸; R 为目标作用距离; Δ θ 为目标在探测器上成像所对应的张角; f 为红外热成像焦距。 对大气透过率的估算:对 10km 以内的目标,长波为 0.2;大于 10km 的目标 与背景温差衰减每增加 10km,除以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引
言
作用距离是衡量热成像系统综合性能的一个重 要参数。有关红外热成像系统的书中都只给出了求 极限作用距离的公式。文中从探测概率与信噪比的 关系出发, 推导了不同探测概率下点目标和面目标的 作用距离公式。
( ( ( 为信噪比, 当 "+ 时, 分布退化为瑞利分布; 当 " " " 分布趋向高斯分布, 即: , - 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 ) % ( & *+ ( ) 2 , 1 0 - + .#" 1 / & ! )&
— —空间频率; 1— — — —系统总的传递函数; 2( 0 1) — —人眼积分时间; 0 -— — —阈值显示信噪比; -*% *+—
[ %’
" %
( & #( " # %) ! ! $ !")
# 探测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在信号和噪声同时输入系统的情况下, 信号加噪 声的幅值的概率密度分布服从零阶第一类变形贝塞 耳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
# (&#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以 * 为变量的零阶变形贝塞耳函 )( + *) 数值; — —信号加噪声的幅值; #—
]
(&) 当背景全充满探测器单元时, 红外系统入 瞳上的辐照度为: ( !( " # !! " # %)
— —噪声等效温差。 *!0, — 计算作用距离时应根据目标的几何尺寸和形状及分 辨等级对实验室所测得的 /%0, 进行修正, 具体如 下: ( 1 )" /%0, /%0,( 1
2
(’) 目标与背景在入瞳上辐照度差为:
[
]
对上式从 $ 到无穷积分, 就可得出超出门限电平的 信号加噪声的概率值, 即探测概率 # *:
) $
" 虚警概率与门限信噪比的关系
光电系统中的噪声被当作各态历经的平稳随机 过程看待, 其振幅符合高斯分布。信号检测时, 总是 在一定门限下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判断。当实际没 有信号而报告信号存在时即形成虚警。为了尽可能 滤去噪声突出信号, 通常让信号和噪声通过一窄带滤 波器。信号为零时, 噪声通过该窄带滤波器, 其幅值 概率密度分布满足瑞利分布, 即: & ! ! ( ! !)" ! "#$ % ! " "
很多参考书都采用基于红外成像系统的综合性
# ’(
!
$ 如果给出了 # ’(就可确定门限噪声比 。 "
能参数噪声等效温差 ( +,$- ) 的方法求取作用距离, 文中采用基于噪声等效辐照度 ( +,.- ) 的方法计算 作用距离, 避免了用第一种方法时需对大温差目标进 行校正的问题, 下面予以推导。 当目标离红外系统很远时, 目标的像不能充满探 测器单元, 此时目标可视为点目标。 (&) 点目标在红外系统入瞳上的辐照度为: ,1 " 式中 )1 ( ・ & ( /) /!
辐照度 *!+, 的比为信噪比, 即: ! -*% " # *!+, 将 #! 代入即可推出作用距离 % 为: ( ’ " $ # ! ) ") ( " # %) % % " *!+, ・ -*% 式中 . — —信噪比, 即上面所求的 。 -*% — $ 上式是距离 % 的隐函数, 通过迭代法求解。迭代求
!"#$%&’() $%()# "$#*’+&’,( ,- ’(-$%$#* ’.%)’() /0/&#.
,- ./0$12/0,34+* 56708$970,:+* ;26$8708,;4< =7>$?/0
( @AB7CDEA0D >F GHAIDC>06I JI6A0IA 70K )AI20>H>89,L7CM60 -01D6D/DA >F )AI20>H>89,L7CM60,N2607,!("""!)
文章编号: (%""!) !""#$%%#& "!$"""!$"’
!
%""! 年 % 月 :AMO %""!
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
李润顺, 袁祥岩, 范志刚, 左保军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黑龙江!哈尔滨 !("""!)
摘要: 在红外成像系统中, 任何虚假和不需要的信号统称为噪声。噪声的存在干扰了有用信号 的探测, 减少了系统的作用距离。从信号和噪声的统计特性出发, 文中详细推导了虚警概率与门限 信噪比、 探测概率与信噪比的关系, 基于此推导了红外成像系统对点源目标的作用距离公式。对面 源目标, 重新确定了温差的概念, 综合考虑目标的面形尺寸、 观察等级和探测概率的要求, 以 !"#$ 为基准计算作用距离。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可以快速计算出不同探测概率下的作用距离。最后给 出了计算实例。 关 键 词: 红外成像系统; 信噪比; 虚警概率; 探测概率; 作用距离 文献标识码: + 中图分类号: )*%!&
值时最好采用中值法, 即取相邻两次计算的 % 值的 中值作为下次迭代的初值, 这样既减少迭代次数又可 避免死循环。
! 面源目标的作用距离
计算面源目标的作用距离时, 采用参考文献 [ )] 中的方法, 即以系统的综合极限特性最小可分辨温差 为依据, 综合考虑目标、 大气的实际情况和 ( /%0, )
・$・
收稿日期: %"""$"&$!S 作者简介: 李润顺 (!ST!$) , 男, 教授, 多年从事红外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科技工作, 多次荣获国家与部级科技进步奖。
・!・
李润顺: 红外成像系统作用距离的估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信号幅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当 # * 给 定 时, 由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值表可求出 (%$ 的值, 再根据事先给定的虚警概率确定门限噪 " $ ( ( (%$ 从而可以求出信噪比 的值, / 声比 , 0 " " " " $ 。 " 在一般的书中, 计算系统作用距离时都是直接给 出某一探测概率下的极限信噪比, 进而求得极限作用 距离, 而没有指明其与虚警概率的关系。文中在以上 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相应的软件, 可以快速求出某一 虚警概率下不同探测概率对应的信噪比, 并基于此推 导了点源目标的作用距离公式。
12/&$%+&:-0 60FC7CAK 6E78608 191DAE,7HH F7H1A 70K /00AIA117C9 16807H 7CA I7HHAK 0>61A O )2A AP61DA0IA >F D2A 0>61A 60DACFACA1 KADAID6>0 F>C /1AF/H 16807H,70K 7FFAID1 191DAE >BAC7D608 C708A O JD7CD608 FC>E D2A 1D7D61D6I I27C7IDAC61D6I1 >F D2A 16807H 70K 0>61A,D2A CAH7D6>0126B MADQAA0 F7H1A$7H7CE BC>M7M6H6D9 70K D2CA12>HK %&" 61 KAK/IAK,71 QAHH 71 KADAID6>0 BC>M7M6H6D9 70K %&" O )2A F>CE/H7 >F >BAC7D608 C708A F>C 1B>D D7C8AD 61 86RA0 O +1 F>C APDA0KAK D7C8AD,D2A I>0IABD >F DAEBAC7D/CA K6FFACA0IA 61 CAKAF60AK,70K D2A F>CE/H7 >F I7HI/H7D608 191DAE >BAC7D608 C708A M71AK >0 !"#$ 61 86RA0,I>016KAC608 >F D2A K6EA016>0 >F D2A D7C8AD,K61IC6E607D6>0 HARAH 70K KADAID6>0 BC>M7M6H6D9 O + 1>FDQ7CA 61 KARAH>BAK Q26I2 I70 F71D I7HI/H7DA D2A >BAC7D608 C708A /0KAC K6FFACA0D KA$ DAID6>0 BC>M7M6H6D6A1 O +D H71D,70 AP7EBHA 61 86RA0 O 3#04,$*/: -E78608 60FC7CAK 191DAE;J*.;:7H1A$7H7CE BC>M7M6H6D9;@ADAID6>0 BC>M7M6H6D9;<BAC7D$ 608 C70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