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第十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公民在了解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 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决策。
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 村民委员会、城市居委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公民 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 民主监督,是指公民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 实施,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对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
政府必须秉持公仆精神
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 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 民,一切归功于人民。必须秉持一种精 神,这就是公仆精神。政府工作人员除 了当好人民的公仆以外,没有任何权力。
公仆意识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增强公仆意识, 关键是树立“人民至上”的信念,核心是正确使用 人民赋予的权力。
为公民行使 监督权提供 了有力的保 障。
公民将自己的意见建议 好比一条纽带, 能够使公民
和要求反映给人大代表,一头连着国家 行使监督权、
形成人大代表议案,上 机关,一头连 参与民主监
传到国家机关。
着人民群众。 督得以落实
和保障。
舆论监督制度
公民依法在新闻媒体上 透明度高威力 在监督中发
公开发表意见。
“服务型政府”的特征
▪ 以人为本,不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所谓 GDP至高无上;
▪ 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 增强对公众要求的回应,不是”千呼万唤始
出来”; ▪ 政务公开,信息透明; ▪ 办事高效、便捷,像实行一条龙、一站式、
大厅式服务
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职能
内容
执行部门
政治职能
保护国家、公民,惩治犯罪 分子,协调人民内部矛盾
全国首个舆论监督维权热线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开通
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精选资料

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摘要:所谓“民主”,是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民主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是解决很多社会问题的有效政治体制框架。
我们党和国家各方面的科学发展,都离不开民主政治为我们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发展和健全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的过程中,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呢?本文就这一论题展开探讨。
、当前保障民主权力中存在的问题(一)部分党员民主权利意识较弱。
某些党员干部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就想方设法地设障、阻挠党员民主权利的行使。
工作中就会受到牵制,实现党的领导就会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实践证明:党内民主建设举步维艰, 不是因为党员群众的民主意识不强,主要是在于部分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太弱。
(二)党员民主权利得不到落实。
现行党章明确规定了党员享有学习权、讨论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权、表决权、选举权、被选举权、申辩权、保留意见权与申诉控告权等一系列民主权利。
这些权利的确立和行使有力保障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
但是,在实际行使过程中,由于现实情况的制约,因此党员的一些民主权利并没有得到落实。
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的对策一)强化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
1.要加强党员民主权利意识的教育。
民主意识是人们在对民主的感知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民主的理性认识。
科学的、理性的观念不可能要求全体党员都自发产生。
以党内教育的形式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是被实践证明的有效做法。
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党内的教育机构加强党员民主意识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正确理解党内民主的本质,懂得民主权利的内涵及要求。
要在全党范围内开展民主集中制的经常性的教育活动,以求强化党员的民主权利意识。
二)努力营造发展党内民主的良好氛围。
第九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教案

第九课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一)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定义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3)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三)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
人民赋予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公民监督政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
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批评、建议、举报、信访、行政复议、申诉、行政诉讼、民主评议、民主测评。
2、能力目标: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重点
难点
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ຫໍສະໝຸດ 教 法案例讨论法、讲授法。
学法指导
理论联系实际
教具使用
多媒体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是指人民参加国家事务和企事业的管理,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利和承担宪法赋予的义务。
村民委员会、城市居委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4、民主监督
民主监督是指人民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对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以及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有党内监督、其他党派的监督、人民代表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等。
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小区评议会”,所反映的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之一——民主选举;“列车票价听证会”,所反映的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形式之一——民主监督。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采取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方式来形式民主权利。
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是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政治生活的关键点。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人民民主权利内容的概括。
图“公民旁听人大会议”,所反映的是我国公民有监督权。宪法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三)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有多种合法的途径和方式:
党员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精品文档

党员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精品文档党员如何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在当前形势下,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民主法制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的需要。
因此,强调党虽干部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正确理解民主权利的涵义民主权利是指公民按照国家的法律法令的规定,允许行使的权利和应当享受的利益。
理解“民主权利”这一概念,必须把握“两个关系”:一是权利与法律的关系。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表现,有什么样的法律,就有什么样的权利;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法律不一样,权利也不一样。
二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享受权利就要承担义务,而承担义务就应该享有相应的权利。
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党员民主权利,是指党员按照国家的法律法令、党章党规,享有的权利和利益。
党员除了享有《宪法》规定的公民16项权利和自由外,还享有《党章》规定的党员8项权利。
2004年9月,中共中央专门颁发《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共5章38条,对保障党员的权利作了具体规定。
根据《宪法》、《党章》和党的有关规定,概括起来,党员依法主要享有6个方面的民主权利: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控告权,申辩、辩护权。
二、党员行使民主权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采取非正常渠道反映问题的较多。
党章规定党员可以向上级直至中央反映问题,但同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也明确规定,一般情况下应该逐级反映,因为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越级反映,按程序办同样可以解决问题。
但在现实中,存在大量会上不说会后乱说,当面不讲背后乱讲,写匿名信,越级反映问题的现象。
二是反映问题失实的较多,经组织调查属实的较少。
三是有些举报人动机不纯。
如,有的出于报复心或出于嫉妒心而无中生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
四是写匿名信的多,署真实姓名的少。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九、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一、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1、什么是民主权利人民的民主权利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有明确具体的内容,包括自我权利和社会权利两个部分。
自我权力就是每个人有权在“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下,实现个人愿望的权利,社会权利就是每个人基于“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有益于社会”的义务,监督和控制社会组织管理过程,促使人人遵守“个人愿望的实现过程无损于他人”这一原则的权利。
2、我国公民依法享有什么政治权利宪法中的规定第三十三条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第三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但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这些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1)不得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通信秘密。
第四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刑法第九十二条【公民私人所有财产的范围】本法所称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是指下列财产:(一)公民的合法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生活资料;(二)依法归个人、家庭所有的生产资料;(三)个体户和私营企业的合法财产;(四)依法归个人所有的股份、股票、债券和其他财产。
优秀范文: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优秀范文: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享有民主权利,可以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决策,这是一个光荣
而崇高的权利。
然而,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并不仅仅是投票选举,更应该表现在个人的
言行举止中,切实加强作风建设。
首先,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意味着要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权益。
民主是一种平等自由的价
值观,每个人都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
在讨论和决策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尊
重他人的观点,尊重多样性,不断学习和倾听,以求达到更好的共识。
同时,我们也
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不侵犯、不歧视他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正确行使民主权利要注重实际行动。
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观点,而忽视真实的社会活动和参与。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社区活动,为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与社会活动不仅有助于增进对社会问题的了解,也
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成就感。
最后,正确行使民主权利需要注重制度建设。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关注社会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我们应该运用好法律法规和制度机制,通过合理的途
径和渠道维护我们的权益和利益。
同时,我们应该承担起公民的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
通过正确行使民主权利,我们不仅能够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的决策,也能够个人受益。
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和谐发展。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民主权利不只是自己的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只有通过正确行使和维护,
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民主带来的福祉。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6篇】

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6篇】依法行使权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1)我国公民法定的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内容;(2)我国公民法定政治性义务的内容;(3)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2、理解:(1)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的必要性;(2)政治自由与法律的关系;(3)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含义;(4)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分析:(1)联系实际,结合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来说明为什么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2)联系实际,结合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及原则,说明应如何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能力目标1、培养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运用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分析现实生活中的“特权”等问题。
2、培养应用能力。
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培养自己的权利观、义务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逐步确立公民的权利意识、义务观念,学会正确处理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和义务观,为今后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1、公民应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的内容。
2、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的基本原则。
3、如何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4、如何看待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收集体现我国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材料、事例、图片。
回顾旧课(1)国家的产生、国家性质和本质是什么?(2)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教学过程[走进新课]请学生说说自己收集的材料、事例、图片。
预设:公民投票选举;公民应征人伍;奥运健儿获金牌,面对国旗唱国歌;公民出版的著作;政府门口的举报箱……提问:在同学们所举的事例中,哪些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哪些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学生回答:略)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上。
这一节课我们就要探究公民有哪些政治权利,应履行哪些政治义务,怎样参与政治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使学生增强国家观念,增强公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的意识。
3、情感态度目标:使学生学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教学重点难点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以及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教法案例讨论法、讲授法。
教具使用多媒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教学内容复习提问
导入新棵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民主专政讲是我国的国体。
那么在我国人民到底想有什么样的权利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讲授新课第一节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一)广泛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定义
政治权利和自由是指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这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也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基础。
2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公民依法享有的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河北选举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称为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力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2)政治自由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
政治自由是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行使当家做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力。
(3)监督权
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权利。
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二)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民主选举,是指民根据自己的意愿,按照法定形式,选定国家各级代表机关的代表和某些国家公职人员的行为。
1. 公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民的代表计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和制定决策,这是公民参与决策的间接途径。
2. 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是公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三)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实行监督权
2.通过人大代表联系权重制度行使监督权
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村务公开栏、民主日、监督箱等形式。
二、我国国家机构及职能
汶川巨震,地动山摇。
它摧毁了祖国一片美丽的家园,却撼动了不了我们坚强无比的中国心。
这段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都整理成像一面特殊的镜子,彰显了人民政府对民负责,为民服务的公仆本色。
在老百姓心目中,政府成为有形的关爱之手。
(一) 感受服务型政府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政府必然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二)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文化职能
4.公共服务职能
(三)监督政府权力的行使
人民赋予政府行政权力的同时,还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对政府的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公民监督政府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有:
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批评、建议、举报、信访、行政复议、申诉、行政诉讼、民主评议、民主测评。
三、小结
学生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教师点评并进一步进行思想政治
教育。
四、作业
P111(1、2、3、4、5)
五、板书设计
第五章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一、公民享有民主权利
(一)广发的政治权利与自由
1.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政治自由
3. 监督权
(二)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形式
1. 民主选举
2. 民主决策
3. 民主管理
4. 民主监督
(三)行使监督权的主要途径
1.通过信访举报制度实行监督权
2.通过人大代表联系权重制度行使监督权
3.通过舆论监督制度行使监督权
4.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村务公开栏、民主日、监督箱等形式。
二、人民政府服务人民
(一)感受服务型政府(二)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
1.政治职能
2.经济职能
3.文化职能
4.公共服务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