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

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5则范文第一篇: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六种常见食物中毒预防知识1、四季豆(又称芸豆、小刀豆、豆角等)和油豆角(也称东北油豆角)中毒致病物质:皂甙、血球凝集素等天然毒素。
中毒表现:四季豆、油豆角中毒一般为食用后1-4小时内发病,快的可在十几分钟之内发病。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胃烧灼感及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可伴有头痛、头晕、出冷汗等神经系统症状。
严重者有脱水, 血压下降、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预防四季豆、油豆角中毒的方法简单,只要严格按照“一洗二浸三烫四烹调”的工序,把四季豆、油豆角彻底煮熟焖透就可以了。
2、木薯中毒致病物质:氢氰酸。
中毒表现:发病潜伏期为0.5-12小时,一般在食后1至数小时内出现症状。
轻者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嗜睡或烦燥等,较重者呼吸急促,心悸,紫绀,抽搐等,严重者呼吸困难、昏迷、瞳孔散大光反射消失、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征。
预防控制措施:要防止木薯中毒,可在食用木薯前去皮,用清水浸薯肉(有些地方的方法是水泡3~5天,每天换水1次),再加热煮熟,煮时将锅盖打开,使氢氰酸蒸发,弃汤,即可食用。
3、生豆浆中毒致病物质:皂素。
中毒表现:通常在食用0.5-1小时后即可发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可伴有腹痛、头晕、乏力等症状。
预防控制措施:在煮豆浆时,出现“假沸”后还应继续加热至100℃。
煮熟的豆浆没有泡沫,然后再用小火煮10分钟左右,若豆浆量较大或较稠,加热时一定要不断地搅拌,使其受热均匀。
4、河豚鱼中毒致病物质:河豚毒素。
中毒表现:一般在10分钟-3小时内发病。
早期表现为手指和脚趾刺痛或麻痛,口唇、舌尖以及肢端感觉麻木,继而全身麻木,严重时出现运动神经麻痹,四肢瘫痪,失声、呼吸困难、循环衰竭、呼吸麻痹;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心律失常等,最后呼吸麻痹死亡。
预防控制措施:河豚鱼中毒无特效解毒剂,重在预防,禁止供应和食用河豚鱼。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

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措施预防与措施:为了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保持饮食卫生。
在购买、加工、贮存和烹调食品时,要注意卫生,避免食品受到污染。
2、饮食有节制。
避免食用过多油炸、烤制、腌制等高油脂、高盐分、高热量的食品。
3、注意食品质量。
选择新鲜、无异味、无变质的食品,避免食用过期、变质、霉变的食品。
4、正确烹调食品。
要注意烹调时间和温度,尤其是肉类、蛋类等易滋生细菌的食品,要彻底煮熟。
5、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
野生动植物中有很多具有毒性的物质,不要随意采食。
6、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食物中毒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特征是来势凶猛,发病集中,潜伏期根据中毒种类的不同可从数分钟到数十小时,病人的症状表现类似,人与人之间无传染性,而停止进食有毒食品,发病很快停止。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最常见的类型,而动物性和植物性食物中毒也是常见的类型之一。
为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饮食卫生,饮食有节制,注意食品质量,正确烹调食品,不随意食用野生动植物,并且及时就医。
化学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食用被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中毒。
其中,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常见的中毒症状。
亚硝酸盐贮存过久的蔬菜或放置过久的剩菜,菜里的硝酸盐在细菌作用下就会转化为亚硝酸盐。
此外,腌制不久的蔬菜里也含有大量亚硝酸盐。
当人摄入亚硝酸盐超过0.2克时,就会发生中毒症状,超过3克会导致死亡。
除此之外,不法商贩为了以次充好,牟取暴利,不惜在食品中添加许多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如石蜡、福尔马林、___和三聚氰胺等,这些人为添加的化学品往往会造成大面积人员食物中毒。
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办法是注意个人卫生及食品卫生。
预防食物中毒要把好“七关”,即把好食品采购、保管、烹调制作、餐具消毒、进食用餐、食品入口和食后观察关。
购买肉类瓜果时要注意质量,在正规市场购买质量合格的食品或原料。
暂时不吃的肉、菜要及时加工后放入冰箱;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并尽量减少食品在冰箱中存放的数量和时间;米、面、干菜、水果等要妥善保存,严防发霉、腐烂、变质,防止老鼠、蟑螂等咬食污染。
食物中毒知识与预防健康教育

食物中毒知识与预防健康教育
一、食物中毒的定义和原因
食物中毒是指人体摄入有害微生物、化学物质或其他有害物质引起
的一系列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
非法添加。
二、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
食物中毒的症状因不同的病原体而异,但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
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还可能伴随发热、头晕等全身不适。
三、常见的食源性微生物和其对应的食品
1. 沙门氏菌:肉类、禽肉、蛋类等动物性食品。
2. 肠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品。
3. 金黄色葡萄球菌:奶制品(尤其是未经加工的奶制品)、蛋类等。
4. 真菌毒素:谷类及其制品。
四、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
1. 注意饮食卫生,保证饮用水、食品卫生。
2. 食品加工和烹饪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3. 购买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避免购买过期或不新鲜的食品。
4. 食用动物性食品时要确保彻底煮熟。
五、如何处理食物中毒
如果出现了食物中毒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在等待救护车或前往
医院的途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多喝水,补充体液。
2. 尽量不吃东西,以减轻胃肠负担。
3. 如果出现呕吐的情况,应该保持头部低垂,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
六、结语
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我们应该重视饮食卫生,并且掌
握预防和处理食物中毒的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常见食物中毒及防治

2021/7/13
34
2021/7/13
• 又称哈蟆菌、捕蝇菌毒蝇伞
• 黑龙江、吉林、四川、西藏、 云南等
• 误食后6小时内发病,产生剧烈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 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 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 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
• 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
• 该菌可药用,小剂量时有安眠 作用。还可治风湿痛
酶结合,妨碍正常呼吸,因组织缺氧,机体陷 入窒息状态。氢氰酸还能作用于呼吸中枢和血 管运动中枢,使之麻痹,最后导致死亡。
2021/7/13
36
含氰甙植物中毒
• 含氰甙植物中毒国内外均有报道,其中以 苦杏仁中毒最多,此外还有苦桃仁、枇杷 仁、李子仁、木薯。
• (2)中毒原因: 生吃苦杏仁中毒。 生食或 食用未煮熟的木薯,或喝洗木薯的水、煮 木薯的汤而中毒。
2021//13
鲐鱼
14
组胺鱼类中毒
• 鱼类主要是海产鱼中的青皮红肉鱼。如青川鱼, 金枪鱼、沙丁鱼、三文鱼中毒
• (2)中毒原因:因食用不新鲜或腐败的青皮红肉鱼 而引起中毒。
• 腌制咸鱼时,如原料不新鲜或腌的不透,含组胺 较多,食用后也可引起中毒。
2021/7/13
金枪鱼
沙丁鱼
15
组胺鱼类中毒
毒蘑菇大全--臭黄菇
2021/7/13
• 夏秋季在松林或阔叶林地上 群生或散生。 分布于我国 河北、河南、黑龙江、吉林、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 湖南、广西、广东、四川、 云南、山西、甘肃、陕西、 西藏等地区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

预防食物中毒十大要点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但可预防的健康问题。
为了确保食物的安全和消费者的健康,以下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十大要点:1. 保持清洁卫生:在处理食物之前,务必洗净双手和工作表面。
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确保工作表面干净无菌。
2. 分开储存:将生肉、家禽、海鲜和其他易腐食品与其他食物分开储存,以防止交叉污染。
使用密封袋或密封容器储存食物,以防止细菌传播。
3. 适当储存温度:食物在储存时需要适当的温度。
冷藏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4摄氏度以下,冷冻食品的温度应保持在-18摄氏度以下。
4. 充分烹饪:确保食物充分烹饪是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
使用食品温度计来检查肉类、家禽和海鲜的内部温度是否达到安全温度。
对于不同类型的食物,安全温度有所不同。
5. 注意交叉污染:避免在不同食物之间传播细菌。
使用不同的切菜板和刀具来处理生肉、家禽、海鲜和其他食物。
在处理生食和熟食时,务必清洁切菜板和刀具。
6. 及时食用:食物在室温下只能放置一段时间,超过此时间可能会滋生细菌。
尽量在短时间内食用剩余的食物,避免长时间放置。
7. 注意食品包装:购买食品时,注意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避免购买已经过期或有异常气味的食品。
8. 避免生食:生食如生肉、生蛋、生海鲜等容易携带细菌。
避免食用生食,尤其是对于孕妇、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
9. 注意食品来源:选择可靠的食品供应商和餐馆。
确保食品来源安全可靠,避免购买或食用不合格的食品。
10. 健康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健康教育,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预防食物中毒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推广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
通过遵循以上十大要点,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
保持清洁卫生、分开储存、适当储存温度、充分烹饪、注意交叉污染、及时食用、注意食品包装、避免生食、注意食品来源和健康教育都是确保食物安全的关键步骤。
预防食物中毒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只有保持高度的警惕和遵循正确的食品处理和储存方法,我们才能享受安全和健康的饮食。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一、豆浆中毒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
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四、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⑴不吃腐烂变质蔬菜。
⑵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
五、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菌:沙门氏菌属是很大的一组细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预防医学

食物中毒名词解释预防医学
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在食用被污染或感染有病原微生物的食物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疾病。
常见的食物中毒症状包括腹泻、呕吐、腹痛、发热等,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器官损伤和死亡。
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持厨房清洁卫生:在做饭前要洗手,保持厨房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污染。
2. 食材购买:购买新鲜并且没有变质的食材,并注意储存方式。
3. 烹饪加工:将肉类彻底加工熟透,尽量避免生食。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
4. 食品保存:尽量将剩余的食品放入冰箱储存,并在规定时间内食用完毕。
5. 饮食安全意识:提高饮食安全意识,不随意采摘野生动植物,不随意购买来源不明的食品。
医学预防方面,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加强个人卫生习惯、定期体检等方式来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同时,一旦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较常见食品中毒的病因及预防

较常见食品中毒的病因及预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食物中毒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仍然是一个比较常见的问题。
据统计,每年全球因食品中毒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200万人,并且还有数十亿人患上轻微或严重的食物中毒。
食品中毒的病因很多,从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微生物,到化学污染物和其他物质,都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因及预防1. 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常见于家禽、家畜、生鲜水产品等食品中。
患者通常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证家禽、家畜饲养场的卫生、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保持食品在低温下保存等。
2. 痢疾杆菌痢疾杆菌常见于排泄物污染的食品中,如未经过充分加热的肉类、鱼类等。
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环境的卫生、避免食品受到细菌污染、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等。
3. 嗜酸菌嗜酸菌常见于肉、蛋类、奶制品、海鲜等食品中。
患者会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保证食品的新鲜度、避免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保存食品、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等。
4. 梭状芽孢杆菌梭状芽孢杆菌常见于肉、蛋类、奶制品、海鲜等食品中。
患者会出现急性胃肠炎的症状,如腹泻、呕吐、发热等。
预防措施包括:保持食品在低温下保存、加强食品加工过程中的卫生管理等。
二、寄生虫性食物中毒的病因及预防1. 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常见于未充分加热的淡水鱼和田螺等食品中。
患者会出现慢性肝炎、胆囊炎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热的淡水鱼和田螺等食品、加强环境卫生等。
2. 肝吸虫肝吸虫常见于未充分加热的鱼类和虾、蟹等水产品中。
患者会出现腹痛、胀气、慢性胰腺炎等症状。
预防措施包括:避免食用未充分加热的鱼类和虾、蟹等水产品、加强环境卫生等。
三、化学中毒的病因及预防1. 农药农药是常见的化学污染物之一。
在蔬果的生产过程中,农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食物中毒 十项原则是:
• • • • • 1、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2、彻底加热食品。 3、立即吃掉做熟的食品。 4、妥善贮存熟食品。 5、彻底再加热熟食品。
预防食物中毒 十项原则是:
• • • • • 6、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7、反复洗手。 8、必须精心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9、避免昆虫、鼠类和其它动物接触食品。 10、使用符合卫生要求饮用水。 学校食堂应在食品采购、贮存、加工、销 售各个环节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操 作,杜绝食物中毒发生。
二、葡萄菌球食物中毒
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球菌主要是能产生肠毒 素的葡萄球菌,其中最常见致病力最强的是 金黄色的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广泛存在于土 壤、空气、水、粪便及污水中,在健康人的 咽部、手部也带此种细菌,所以加工食品必 须保证煮熟煮透。
葡萄菌球食物中毒
• 被葡萄球菌污染后的食品,如果在高温下保留 时间较长,(如在摄氏 25 ~ 30 度的环境中放置 5~10小时)就能产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的葡萄 球菌肠毒素,吃了这种被污染的食物,就会发 生中毒。容易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主要为乳 及乳制品、蛋及蛋制品、各类熟肉制品,其次 为含有乳制品的冷冻食品,个别也有含淀粉食 品。
食物中毒的特点:
• 3、潜伏期(食入食物至出现症状)一般较 短,发病较急,病程因致病因素的各类和 中毒者的个体差异而长短不一,但一般较 短。 • 4、一般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危害:
• 发生食物中毒后,轻者出现腹痛、腹泻、 发烧、头痛甚至昏迷等中毒症状, • 严重者还会因此而致残致死。特别是由于 一些非法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和个 别不法分子在食品中投毒的犯罪行为,常 会造成致人伤残和死亡的严重后果。
硝酸盐中毒的 预防:(2)
• 3、保持蔬菜新鲜。经测定,新鲜蔬菜几乎 不含亚硝酸盐,储存2天后,亚硝酸盐含量 为 0.24 毫克/千克; 4 天后为 1.10 毫克/千 克;第六天开始腐烂后达6.70毫克/千克; 第八天完全腐烂后,急增到146毫克/千克。 因此,最好食用新鲜蔬菜,存放过久的不 要食用,更不能信用腐烂变质的蔬菜。
常见食物中毒的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就是吃了被细菌或细菌毒素 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虽然细菌性食物 中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在夏秋季节发生较 多,这是因为这个季节的湿度适合细菌生长繁殖。 研究表明,大部分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细菌性食 物中毒的微生物,其最适宜繁的湿度在摄氏37度 左右,一般在摄氏20度以上即能迅速繁殖生长。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一个细菌经过8小时的连续 繁殖,大致可增长为1600万个。
• 1、被致病菌或致病菌产生的毒素污染的食 品。 • 2、外观与食品相似而本身含有有毒成分的 物质(如毒蘑菇)。 • 3、本身含有有毒物质,而加工、烹调不当 未能将去除的食品(如河豚鱼、四季豆、 豆浆等)。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品 主要有:
• 4、由于贮存不当,在贮存过程中产生 中毒物质的食品(如发芽马铃薯、霉 变粮食等)。 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通常在外 观上与正常食物没有明显区别,一般 凭肉眼观察是不易判断和鉴别的。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 主要措施是:
1、防止食品被细菌污染。在采购、生产、 加工等过程中要避免食品腐败变质和被苍 蝇、蟑螂等污染。 2、控制细菌繁殖。如剩余食品要在冷藏或 冷冻条件下保存。 3、杀灭病原菌。如充分加热、煮透食品。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种类
常见的两种: • 一是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 二是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中毒特点及症状
•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主要发 生在5~10月。 • 一般在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后12~24小时发病。 • 初期症状主要是恶心、头晕、腹痛、出冷汗、全 身无力等, • 而后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水样便)、 腹胀、发烧(体温可达摄氏38度以上), • 中毒严重者有昏迷、抽搐等症状,如果抢救不及 时会导致死亡。
含亚硝酸盐较多食物 :
• 1、存放过久和腐烂的蔬菜,以及煮熟后放 置过久的蔬菜,亚硝酸盐含量都较高。 • 2、腌制的咸菜(特别是腌泡时间不长的所 谓“暴腌菜”,即重庆人称的“跳水咸 菜”)中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经测试,腌 制 7 ~ 8 天的腌菜,如果加盐量少于 12 %, 气温高于 20 摄氏度时,其中的亚硝酸盐含 量最高。
怎样预防发芽马铃薯中毒:
• 1、把马铃薯贮存在低温、无阳光直射的地 方,防止生芽。购买马铃薯时最好吃多少 买多少,避免存放。 • 2、龙葵碱遇酸容易分解,烹调时最好加点 醋。 • 3、坚决不吃生芽和皮变成黑绿色的马铃薯。
五、四季豆中毒 :
四季豆中的毒素,是一种红细胞凝聚素, 对人体具有凝身作用。这种毒素怕热,如 果烹调时把四季豆彻底加热熟透,毒素就 被破坏掉了,一般不会引起中毒,如果烹 调方法不当,加热不足未熟透,毒素未被 破坏,食后就易中毒。四季豆中毒是我国 常见的食物中毒,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 但夏秋季节发生较多,也常发生在集体食 堂。
中毒特点及症状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多发生在夏秋季。一 般潜伏期为2~4小时。 2、主要症状是呕吐严重,可以吐出胆汗和 血性胃液,并有头痛、恶心、腹痛、腹泻 等表现。 3、年龄越小,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敏感性越 强,所以儿童发病较多,病状也比成人严 重。
葡萄球菌中毒的 预防措施:
• 1、严防肉类制品、奶制品等被葡萄球菌污染。食 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避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污染食品; • 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健康检测一次,查出 带菌者要立即调离工作岗位。 • 3、不食用已变质的肉类、奶类及其制品。不食用 患有化脓性皮肤病;上呼吸道感染者接触过的食 品,以及在较高温度下放置时间长的熟肉、奶、 蛋及其制品。
四、发芽的马铃薯中毒 :(1)
• 马铃薯又称土豆等。中毒的原因主要是发芽的 马铃薯中含有较多的龙葵碱,人食用后易发生 中毒。龙葵碱难溶于水,对人的胃肠道粘膜有 较强的刺激作用,还有麻痹呼吸中枢和溶解红 血球的作用。经测定,正常马铃薯内也含有少 量的龙葵碱,但不足以使人中毒,但在发芽马 铃薯的芽及芽眼部分,龙葵碱含量很高,食后 常使人中毒。
葡萄球菌中毒的 预防措施:
• 4 、 在低温、通风良好条件下贮存食物。
• 5、剩饭最好先加热后在常温下存放, 并应置于阴凉通风处,其放置时间不 就超过4小时,食用前还须再次彻底加 热。
三、亚硝酸盐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是一般归为化学性食物中毒 类。中毒的原理是: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 能在短时间内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推动输 送氧的功能,导致人体组织缺氧而发生中 毒。一般认为,食入0.3~0.5克亚硝酸盐即 可引起中毒,食入1~3克即会致死。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的预防
• 3 、加热煮透食品。沙门氏菌在摄氏 100 度时会被 立即杀死,在摄氏70度时5分钟即被杀死。 • (在烹制肉蛋食品时,一定要烧熟煮透。烹煮的 肉块不宜过大,一般每块重量不超过2千克,厚度 不超过8厘米,而且要使肉块深部湿度达摄氏80度 以上,边疆煮沸12分钟;禽蛋应煮沸8分钟以上) • 4,贮存、加工食品做到生熟分开,以避免熟食品 被含有沙门氏菌的生食品或食品工具、用具和容 器污染。
含亚硝酸盐较多食物 :
3、一些腌腊卤制肉食品,常用硝酸盐或亚 硝酸盐作为发色剂,使制出的肉制吕色泽 好看,如果加得过多,易发生中毒。 4、一些井水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常称此类 井水为“苦井水”)。如果用这种水煮饭 和其它食物,又将煮制的食物中不卫生的 条件下存放过久,其中的硝酸盐就会在一 些细菌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 5、亚硝酸盐还可以在人体内形成。
硝酸盐中毒的 预防:(3)
• 3、腌制咸菜时,食盐应加至合理浓度(不 低于 12 %),最好在腌制 20 天后再吃。切 勿吃变质的咸菜。 • 4、不在短时间内集中进食含亚肖酸盐的蔬 菜,如需食用大量叶类蔬菜时,应切碎后, 先用沸水预煮 3 ~ 5 分钟,弃汤后再食用。 煮熟的蔬菜,不要在高温下存入过久,并 要注意盛装的容器和环境卫生,防止微生 物污染。
食物中毒的分类 :
• • • • 细菌性食物中毒; 真菌毒素食物中毒; 有毒动植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和亚硝酸盐中毒 。 其中细菌性食物中毒较为常见,近年来, 随着假冒伪劣食品的出现,和人为投毒事 件的发生,以及食品被农药等有毒物质污 染的情况有所增多,化学性食物中毒也逐 渐增多。
引起食物中毒的食 主要有:
引起亚硝酸盐中毒 常见原因有 :
• 1、误食。常见的亚硝酸盐有亚硝酸钠和亚 酸钾,为白色或黄色结晶或颗粒状粉末, 无臭,无味微咸涩,易溶于水,它的这些 特性,易被人误作为食盐使用,导致误食 而中毒。 • 2、进食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食品。如过 量使用亚硝酸盐的腊卤制肉食品;腌制中 产生了大量亚硝酸盐的咸菜;存放过久, 保洁不好的煮熟蔬菜等。
乏力以口唇、耳廓、指(趾)甲发紫等症 状。中毒严重者,眼结膜(白眼仁)、面 部及全身皮肤严重发紫、嗜睡或烦燥不安、 呼吸困难、甚至出现昏迷、惊厥、大小便 失禁等,特别严重的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 死亡。
硝酸盐中毒的 预防:(1)
1、妥善保管亚硝酸盐,其包装上应有醒目标 志,绝不能与食盐及其它调料放在一起,严防 将其误作食盐而导致误食中毒。 2、制作腌腊卤肉食品,应严格按国家规定的 允许量使用,切勿多加。
常见食物中毒及预防
武进区卫生局
食物中毒的定义:
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 物质的食品或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 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 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物中毒的特点:
• 1、中毒病人在相近的时间内均食用过某种共同 的可疑中毒食品,未食用者不发病。停止食用 该种食品后,发病很快停止。 • 2 、同起食物中毒病人的临床症状基本相似。 (常表现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 症状,其它症状可能有发热、头晕等)。
一、沙门氏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中毒是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之一, 是因食人了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 沙门氏菌主要污染禽畜肉类和蛋类食品。其污染 来源有两个: 一是禽畜在被宰杀前已经被感染,称为生前感染; 二是宰后被带菌的粪便、容器或污水等污染,称为 宰后污染。 沙门氏菌在摄氏 20~ 37度条件下能迅速繁殖。在生 病和病死家禽家畜体内能大量存在。